牛心包论文_金昌,吴泽斌,靳永富,王丽珍,钟生平

导读:本文包含了牛心包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心包,主动脉,瓣膜,基质,细胞,相容性,眼球。

牛心包论文文献综述

金昌,吴泽斌,靳永富,王丽珍,钟生平[1](2019)在《牛心包液氮冷冻减薄后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了牛心包液氮冷冻并减薄后的性能变化,并与猪心包进行了对比。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进行组织学微结构观察,并通过拉伸试验评价了冷冻和减薄对心包力学性能的影响,组织学观察和力学性能评价均采用猪心包作为对照。结果表明牛心包在液氮冷冻后性能未见区别;冷冻减薄后,割线模量和极限强度与猪心包基本相当,弹性模量略高于猪心包。研究表明,牛心包减薄容易获得理想的厚度和预期的性能,其可作为经导管瓣膜瓣叶材料的一种选择。(本文来源于《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胡昊宇[2](2018)在《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回顾性分析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获得患者使用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后的中长期生存状态、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情况及瓣膜相关并发症情况,总结预后影响因素,对其中长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旨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曾使用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临床资料获得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射血分数、手术方式等基本信息。通过对出院患者的进行随访,获得其生存状态、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瓣膜相关并发症等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年龄、射血分数进行分组比较,组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为264例患者共植入347枚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260例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260例患者中,男性152例(58.5%),女性108例(41.5%),平均年龄60.1±8.7岁(18-76岁),年龄≥60岁126例(48.5%),射血分数<50%患者46例(17.7%)。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共有113例(43.5%),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66例(25.4%)(其中包括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行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4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81例(31.2%)。围术期死亡17例,围术期死亡率6.5%(17/260)。243例患者成功出院,失访9例,成功随访到234例患者结局,随访率达96.3%(234/243)。平均随访时间为5.9±2.5年,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5.6年,共计1383.6人年。随访得到40例患者后期死亡(16.5%,40/243),8例行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根据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射血分数≥50%的患者与射血分数<50%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置换组的患者在术后5年、10年的生存率为90.7%、69.2%,免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率为96.6%、89.0%;主动脉瓣置换组的患者在术后5年、9年的生存率为93.8%、53.5%,无患者行二次瓣膜置换手术;双瓣置换组的患者在术后5年、9年的生存率为88.8%、68.7%,免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率为100.0%、89.1%。根据年龄对以上叁组患者进行分组后,二次瓣膜置换情况在年轻患者和年长患者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二尖瓣置换组中,无出血事件发生;主动脉瓣置换组中,患者无瓣周漏和结构性瓣膜毁损发生。结论:瓣膜置换患者术前射血分数<50%与中远期死亡明显相关。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在临床上使用的中远期效果总体上是满意的;BalMedic牛心包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近10年在患者术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方面、瓣膜毁损等方面表现非常满意。(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18-05-20)

盛卫勇[3](2018)在《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9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例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患者,均接受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观察患者治疗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无死亡病例,均成功建立主动脉瓣,瓣叶对合正常。术后主动脉瓣反流程度:0级4例,Ⅰ级2例;跨主动脉瓣峰压差平均为(14.27±2.81)mm Hg;主动脉瓣对合缘高度为0.59 cm。随访1个月,主动脉瓣反流0级4例,Ⅰ级2例,跨主动脉瓣峰压差为(13.39±3.14)mm Hg,主动脉瓣对合缘高度为0.57 cm,无再次手术及死亡病例,牛心包瓣叶无结构性衰败。结论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可有效治疗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血流动力学及中期随访结果良好,安全性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8年07期)

李轶艾[4](2018)在《牛心包瓣膜与猪瓣膜在主动脉置换比较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目前应用于主动脉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的生物瓣膜疗效仍存在较大争议。本文对已发表的研究主动脉瓣生物瓣膜置换相关研究进行了系统回顾及meta分析,并对牛心包瓣膜(Perimount Magna,CEPM)和猪瓣膜(Medtronic Mosaic,MM)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近期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方法:1.全面检索了Embase,Pub Med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共纳入15篇比较CEPM及CEP(Carpentier-Edwards Perimount)和MM的研究。Review Manager 5.3软件用于对提取的实验数据进行meta分析。2.回顾运用CEPM或MM瓣膜行AVR手术患者的围术期资料及检查结果及术后1月生存状况。结果:meta分析结果:1.CEP比MM表现出较低的平均跨瓣压(Mean Pressure Gradient,MG),包括在静息状态时(P<0.00001)和不同运动负荷下(25 Watts:P<0.00001;50 Watts:P<0.0001;75 Watts:P<0.0001),较低的峰值跨瓣压(Peak Pressure Gradient,PG)(P=0.01),较大的有效开口面积(Effective Orifice Area,EOA)(P=0.009);但左室扩大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有效开口面积指数(Effective Orifice Area Index,EOAI)和严重的患者瓣膜不匹配(Severe Patient-Prosthesis Mismatch,SPPM)发生率方面,均未发现显着差异。2.CEPM与MM相比表现出较低的MG(P<0.00001),较低的PG(P<0.00001),较大的EOA(P<0.00001)和EOAI(P<0.0001),较低的LVMI(P=0.01)和较低的SPPM(P<0.00001)发生率。3.对于较小主动脉瓣环开口AVR的患者,19mm标定瓣膜尺寸组内比较发现,CEPM和MM Ultra瓣膜组间在EOAI方面无显着差别。但在主动脉瓣瓣环直径≤23mm病人组中CEPM比MM Ultra拥有更大的EOAI(P<0.00001)。回顾性研究结果:术后10天CEPM组表现出较低的平均跨瓣压MG(P=0.001)和收缩期前向血流速度(Peak velocity,PV)(P=0.003)。左心功能恢复方面,两组瓣膜左室舒张末直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P<0.001)和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P<0.001)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左室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EF)(P=0.290)和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pressure,PAP)(P=0.051)无显着变化,CEPM组较MM组具有明显较小的术后左心房前后径(Left atrial diameter,LAD)(P=0.025),但左室射血分数EF(P=0.301),左室舒张末直径LVDD(P=0.459)及肺动脉收缩压PAP(P=0.222)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eta分析:CEP比MM在MG,PG,EOA等血流动力学指标上表现更好,但在LVMI和EOAI,远期瓣膜结构退变发生情况和免于瓣膜患者不匹配等远期耐久性预后指标上与猪瓣膜MM相比无显着差异。第叁代牛心包瓣膜CEPM具有全面的血流动力学优势和免于瓣膜患者不匹配发生率,但是目前缺乏对此瓣膜远期结构退变,远期生存率,免于再手术率等瓣膜耐久性的研究结果。回顾性研究:在术后10天CEPM较MM瓣膜具有明显的血流动力学优势,体现在较低的平均跨瓣压MG,和较低的收缩期前向血流速度PV。CEPM和MM瓣膜植入后左心功能均有改善,术后3月生存率高,临床可靠,但两组之间无显着差别。研究未发现术后早期瓣膜相关并发症,但仍需进行长期跟踪随访。(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徐庆康,张启辉,于田强,徐哲丰,于永涛[5](2018)在《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与牛心包脱细胞基质修复前尿道狭窄疗效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与牛心包脱细胞基质在治疗前尿道狭窄的疗效。方法:分析我院2013~2016年采用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与和牛心包脱细胞基质治疗共30例前尿道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应用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的16例,应用牛心包脱细胞基质的14例。比较2种不同材料修复前尿道狭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手术成功率。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定期随访复查显示采用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16例中术后未出现尿路感染、排斥反应等并发症,最大尿流率15.6~45.0ml/s,平均尿流率27.1ml/s。采用牛心包脱细胞基质14例中,术后6例出现尿路感染,其中1例并发排斥反应,最大尿流率7.6~45.1 ml/s,平均尿流率19.5ml/s。结论:与牛心包脱细胞基质比较,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在治疗前尿道狭窄中具有疗效好,术后感染率、排斥发生率低等优点。(本文来源于《临床泌尿外科杂志》期刊2018年03期)

杨清[6](2017)在《牛心包主动脉瓣修复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填补国内关于牛心包主动脉瓣修复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调查分析报告的空白;本文主要调查分析此手术对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武汉市某叁甲医院心脏外科初次接受开胸或微创体外循环下牛心包主动脉瓣修复术的228例成年患者纳为研究对象。以同期行主动脉瓣生物瓣置换术的204例成年患者作为对照组。取得研究对象知情同意后,由调查者亲自通过电话访问的形式对两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工具:SF-36生活质量调查简表、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及人口学资料。采用统计学方法有:?~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2检验发现,两组患者的一般因素,除家庭人均收入、每月治疗费用、住院费用、术后是否工作等因素外,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态、职业、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医疗支付方式、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术前有无合并其他疾病、术前心功能分级、术后EF值、住院时间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SF-36自评量表中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各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CQQC自评量表中体力状况、病情、医疗情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功能、工作状况各维度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AVP术后患者的一般因素中性别外,患者的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每月治疗费用、住院费用、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术后是否工作、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术前心功能分级、术后EF值、住院时间等因素在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自评量表的不同维度存在差异,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VP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在不同维度上优于ABVR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对生活质量有影响的一般因素有:年龄、婚姻、职业、文化程度、居住环境、家庭人均收入、医疗支付方式、每月治疗费用、住院费用、术后有无相关并发症、术后是否工作、术前合并其他疾病、术前心功能分级、术后EF值、住院时间。(本文来源于《武汉轻工大学》期刊2017-06-01)

侯楷[7](2017)在《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对组织扩张器包膜形成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在生物体内的转归及力学特性变化的初步研究目的:利用小型猪建立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在生物体内转归的动物模型,观察脱细胞补片在生物体内融合、血管化及降解过程,并测定主要力学性能变化,为其在乳房重建及整形领域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植入小型猪体内,分别于1月及3月取材,观察大体标本形态及皱缩比例;通过HE及Masson染色,观察补片移植后排斥反应、血管生成、组织长入及降解情况;通过α-SMA、VEGF及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补片包膜生成、肌成纤维细胞转化及细胞因子表达情况;通过强力测试仪测量补片抗张强力及断裂伸长率。结果: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植入体内后炎症反应轻微,未形成明显的纤维包膜组织。补片在3月较植入前出现明显皱缩(1.99±0.04cm2 vs 1.83±0.05cm2,P<0.05),厚度未见明显变化,而内部胶原纤维可见结构松解,胶原纤维含量较明显下降(0.693±0.071 vs 0.821±0.038,P<0.05);补片内部可见明显血管长入,且外部密度高于内部;补片周围未见明显肌成纤维细胞转化,VEGF及TGF-β1也未见明显表达;3月后抗张强度及断裂伸长率也出现较明显下降(3.45±0.39Mpa vs 1.77±0.31Mpa,P<0.01;108.02±13.31N/cm vs 54.04±5.62N/cm,P<0.01;68.76±12.77%vs 11.12±2.34%,P<0.01)。结论:牛心包脱细胞基质材料生物相容性良好,能良好的进行血管化及降解,同时也有较长的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能提供较为优秀的生物力学性能。牛心包脱细胞基质材料是较为良好的生物材料,满足对乳房重建及整形手术的需求。第二部分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对组织扩张器包膜形成影响的动物研究目的:利用组织扩张器模拟人体内假体包膜的形成过程,并通过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的使用,建立脱细胞基质材料对包膜形成影响的的动物模型,观察脱细胞补片在包膜形成过程中对纤维包膜形成的影响,为脱细胞基质材料对改善包膜挛缩症状的现象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实验用小型猪(n=8),将组织扩张器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其中实验组部分扩张器覆盖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分别植入小型猪双侧腹壁。先后于术后1月及3月取材(每组n=8),观察扩张器包膜形成情况;通过HE及Masson染色,观察包膜形成及补片对包膜影响的特点;通过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包膜中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通过测量包膜厚度及α-SMA染色组织区域,了解补片对包膜形成厚度的影响;通过VEGF及TGF-β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了解包膜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联合扩张器植入生物体后,其覆盖范围内未见明显致密层包膜形成,亦未见明显肌成纤维细胞;包膜组织分为致密层及疏松层,其中仅致密层存在α-SMA表达,且致密层中TGF-β1较疏松层中明显,而VEGF并未见如此分布;术后1月及3月,实验组内,远离脱细胞基质补片的包膜与对照组相比并没有出现明显的降低,但补片近处的包膜厚度较远处包膜有较明显降低;包膜中α-SMA阳性表达区域厚度与包膜厚度提示同样的趋势;补片在包膜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较明显血管长入,且外侧边缘血管生成多余内侧边缘。结论:牛心包脱细胞基质材料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且降低了覆盖区域炎症反应,并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使得扩张器包膜部分区域内无法形成具有收缩能力的包膜组织,同时降低周围包膜组织的厚度,因而进一步降低了包膜挛缩的风险。(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7-05-01)

孔繁熙[8](2017)在《单瓣牛心包补片重建右室流出道的动物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第一部分单瓣牛心包补片血液相容性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改性符合交联处理过的单瓣牛心包(VBP)与单瓣自体心包(VAP)在体内、体外血液相容性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说明VBP是否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通过观察动物模型是否能够存活及是否存在严重并发症,说明使用VBP进行手术操作的可行性。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15只雄性小尾寒羊,随机分成实验组(VBP组,n=9)和对照组(VAP组,n=6),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将一个肺动脉瓣环连同部分肺动脉壁和右室流出道心肌剪除,实验组用VBP重建,对照组用术中缝制瓣兜的VAP重建;(2)体内血液相容性检测,检测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动物造模前后静脉血中的f Hb、血常规各项(包括RBC、HGB、PLT、WBC、NEUT、NEUT%)指标,并进行比较;(3)体外血液相容性检测,将15只实验动物的静脉血液在体外分别与实验组(VBP组,n=15)和对照组(VAP组,n=15)接触后进行溶血试验、补体激活试验(C3a、C5a、TCC、Bb、C4d)、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试验以及体外动态凝血试验,并进行比较。结果(1)入组实验动物全部存活,未出现严重并发症;(2)体内血液相容性检测中,红细胞损伤评价结果为VBP组与VAP组中f Hb含量在术前、术后1天、术后3天、术后7天对应时间点上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1天f Hb含量较术前明显增加(p<0.05);血常规检测结果为VBP组与VAP组RBC、HGB、PLT、WBC、NEUT、NEUT%各指标在对应的时间点比较均无差异显着性(p>0.05),VBP组与VAP组中RBC及HGB在术后较术前降低,第3天降至最低(p<0.001);WBC,NEUT及NEUT%在术后第3天升高(p<0.05);PLT术后第1-3天较术前下降(p<0.05);(3)体外血液相容性检测中,溶血实验结果为VBP组溶血率(1.28±0.14%)与VAP组溶血率(1.26±0.06)均小于5%,两者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VBP组与VAP组在补体激活实验中测定C3a、C5a、Tcc、C4b、Bb各项指标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VBP组与VAP组在血浆可溶性P-选择素测定含量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VBP组与VAP组在体外动态凝血试验中在各个时间点上所测得的OD值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VBP与VAP接近,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VBP具有手术操作的可行性。第二部分单瓣牛心包补片的组织相容性及抗钙化性的动物实验研究目的通过比较改性符合交联处理过的单瓣牛心包(VBP)与单瓣自体心包(VAP)在手术造模过程中的操作证实VBP是否具有手术操作可行性;通过心脏彩超测量动物模型的肺动脉瓣返流面积及跨瓣压差证实VBP的瓣膜功能;通过标本的病理观察证实VBP的组织器官相容性;通过钙含量测定证实VBP是否具有较好的抗钙化性能。方法(1)建立动物模型,15只雄性小尾寒羊,随机分成实验组(VBP组,n=9)和对照组(VAP组,n=6),在全麻体外循环下将一个肺动脉瓣环连同部分肺动脉壁和右室流出道心肌剪除,实验组用VBP重建,对照组用术中缝制瓣兜的VAP重建,并记录手术时间、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2)VBP组与VAP组动物模型在术中、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分别行心脏彩超检查,测量计算肺动脉瓣返流面积及跨肺动脉瓣压差,并进行比较;(3)动物模型饲养至术后6个月,取出VBP和VAP以及相关脏器(包括心、肝、脾、肺、肾、脑)进行病理学观察(包括肉眼、光镜、扫描电镜);(4)对移植后VBP和VAP的钙含量进行测定,并进行比较。结果(1)入组实验动物全部存活,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本次动物造模手术过程中,整体手术时间VBP组(126±13.2min)较VAP组(151±15.6min)用时少(p<0.05);体外循环时间VBP组(73±8.6min)较VAP组(98±11.5min)用时少(p<0.05);主动脉阻断时间VBP组(33±6.8min)较VAP组(58±7.4min)用时少(p<0.05);(2)心脏彩超测量肺动脉瓣返流面积的结果为,术中与术后1个月时VBP组与VAP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时VBP组较VAP组返流面积更小(p<0.05),VBP组术后6个月(1.87±0.32cm2)与手术当日(1.76±0.53cm2)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VAP组术后6个月(2.54±0.35cm2)与手术当日(1.81±0.48cm2)相比较,返流加重(p<0.05);(3)心脏彩超测量计算跨肺动脉瓣压差结果为,术中、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时VBP组与VAP组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4)动物模型术后饲养6个月取出标本进行病理观察,肉眼可见VBP与VAP补片瓣兜质地柔软,开闭功能正常,瓣兜未见血栓,内壁颜色与自体肺动脉内壁颜色接近或一致,移行处平整光滑,吻合处未见增生、坏死等改变,其他脏器无病理改变;HE染色光镜下观察可见VBP与VAP致密纤维结缔组织,局部纤维母细胞增生,灶状淋巴、浆细胞浸润,局灶可见手术缝线,未见血栓,内壁均可见内皮细胞附着,其他脏器未见病理改变;扫描电镜可见术前VBP内壁纤维结构排列整齐致密,期间附着细胞较少,术后VBP可见内皮细胞附着,纤维结构仍然排列紧致,未见疏松、断裂等情况;(5)流出道补片钙含量测定结果为,VBP组(1834±53μg/g)与VAP组(1795±61μg/g)相比较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手术过程中,单瓣牛心包操作相对简单,手术耗时少,优于自体心包,手术具有可行性;VBP具有较好的抗返流功能;VBP具有较好的组织器官相容性;VBP具有良好的抗钙化性能。(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马建霞,马朝霞,王彦,刘德成[9](2017)在《脱细胞牛心包补片在眼球萎缩整形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脱细胞牛心包补片在眼球萎缩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轻中度眼球萎缩34例(34眼),术中将萎缩眼球的角膜上皮层和角膜缘上皮组织彻底清除,将直径20mm补片覆盖于角巩膜,上方球结膜与眼球筋膜同时向下滑行,覆盖整个补片并固定于下方角膜缘,与下方眼球筋膜及结膜缝合。术后1个月定做义眼片佩戴,随访6~24个月,观察其效果。结果:34例轻中度眼球萎缩患者,术后结膜筋膜均覆盖良好,无角膜暴露,佩戴义眼片后无明显异物感及刺激症状,双侧睑裂对称,外观改善良好。结论:轻中度眼球萎缩采用脱细胞牛心包补片治疗,术后角膜不易暴露,佩戴个性化义眼片后无明显异物感及刺激症状。(本文来源于《中国美容医学》期刊2017年04期)

米尔阿迪力江·阿布都帕塔尔,陆树洋,陈金淼,何晨,王春生[10](2017)在《国产牛心包补片在羊肺动脉和主动脉补片实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对国产牛心包补片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价,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采用绵羊肺动脉及降主动脉补片植入模型,以4只羊作为实验组,在肺动脉干和降主动脉干两处共植入8枚国产牛心包补片;以2只羊作为对照组,在肺动脉干和降主动脉干两处共植入4枚进口牛心包补片。术前对所有动物进行常规生化检查,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随访超声心动图,第3个月时进行取材,比较两组植入补片的内皮化、炎症和钙化程度等。结果 (1)所有动物均存活,未发生手术相关并发症;(2)超声心动图第1个月、第2个月的结果显示肺动脉和主动脉补片内无缝合处漏血、无钙化、无血栓形成、无赘生物、无明显动脉瘤样扩张;(3)肉眼观察两组补片均无内膜增生,厚度和韧度较术前无明显改变;两组补片内膜光滑,均无肉眼可见的钙化和异物。(4)微生物学检测提示两组补片均未出现微生物感染,均有良好的内皮化,均有炎症细胞浸润,坏死、钙化程度差异无显着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牛心包补片在绵羊肺动脉和主动脉补片试验中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复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2期)

牛心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获得患者使用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后的中长期生存状态、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情况及瓣膜相关并发症情况,总结预后影响因素,对其中长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旨为心脏瓣膜置换术后的患者提供进一步指导。方法:对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心外科曾使用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进行瓣膜置换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查阅临床资料获得患者性别、年龄、心功能、射血分数、手术方式等基本信息。通过对出院患者的进行随访,获得其生存状态、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瓣膜相关并发症等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年龄、射血分数进行分组比较,组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进行比较,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单因素生存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2007年6月至2015年3月,我院共为264例患者共植入347枚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共有260例患者纳入本次临床研究。260例患者中,男性152例(58.5%),女性108例(41.5%),平均年龄60.1±8.7岁(18-76岁),年龄≥60岁126例(48.5%),射血分数<50%患者46例(17.7%)。二尖瓣置换的患者共有113例(43.5%),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66例(25.4%)(其中包括诊断为“A型主动脉夹层”,行Bentall+全弓置换+降主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4例),二尖瓣合并主动脉瓣置换的患者81例(31.2%)。围术期死亡17例,围术期死亡率6.5%(17/260)。243例患者成功出院,失访9例,成功随访到234例患者结局,随访率达96.3%(234/243)。平均随访时间为5.9±2.5年,随访时间的中位数为5.6年,共计1383.6人年。随访得到40例患者后期死亡(16.5%,40/243),8例行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根据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射血分数≥50%的患者与射血分数<50%的患者相比,总体生存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尖瓣置换组的患者在术后5年、10年的生存率为90.7%、69.2%,免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率为96.6%、89.0%;主动脉瓣置换组的患者在术后5年、9年的生存率为93.8%、53.5%,无患者行二次瓣膜置换手术;双瓣置换组的患者在术后5年、9年的生存率为88.8%、68.7%,免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率为100.0%、89.1%。根据年龄对以上叁组患者进行分组后,二次瓣膜置换情况在年轻患者和年长患者之间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二尖瓣置换组中,无出血事件发生;主动脉瓣置换组中,患者无瓣周漏和结构性瓣膜毁损发生。结论:瓣膜置换患者术前射血分数<50%与中远期死亡明显相关。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在临床上使用的中远期效果总体上是满意的;BalMedic牛心包人工主动脉瓣置换术后近10年在患者术后二次瓣膜置换手术方面、瓣膜毁损等方面表现非常满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牛心包论文参考文献

[1].金昌,吴泽斌,靳永富,王丽珍,钟生平.牛心包液氮冷冻减薄后性能研究[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9

[2].胡昊宇.BalMedic牛心包人工生物瓣膜置换术后中长期临床疗效研究[D].青岛大学.2018

[3].盛卫勇.主动脉瓣叶牛心包置换术治疗主动脉瓣二瓣化畸形合并主动脉瓣反流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

[4].李轶艾.牛心包瓣膜与猪瓣膜在主动脉置换比较的系统评价及临床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18

[5].徐庆康,张启辉,于田强,徐哲丰,于永涛.小肠黏膜脱细胞基质与牛心包脱细胞基质修复前尿道狭窄疗效比较[J].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18

[6].杨清.牛心包主动脉瓣修复术后生活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D].武汉轻工大学.2017

[7].侯楷.牛心包脱细胞基质补片对组织扩张器包膜形成影响的动物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

[8].孔繁熙.单瓣牛心包补片重建右室流出道的动物实验研究[D].首都医科大学.2017

[9].马建霞,马朝霞,王彦,刘德成.脱细胞牛心包补片在眼球萎缩整形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7

[10].米尔阿迪力江·阿布都帕塔尔,陆树洋,陈金淼,何晨,王春生.国产牛心包补片在羊肺动脉和主动脉补片实验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复旦学报(医学版).2017

论文知识图

2 GA、GP 交联脱细胞牛心包组织厚...房间隔缺损牛心包补片修复术后心...脱细胞( B,HE,×400) 及未脱细胞( A...组织工程牛心包修补后的部分房室...各型号的Perefot牛心包瓣的血流...

标签:;  ;  ;  ;  ;  ;  ;  

牛心包论文_金昌,吴泽斌,靳永富,王丽珍,钟生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