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审美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论文文献综述)
段吉方[1](2021)在《“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与问题》文中指出中国美学界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介"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经过40多年的理论旅行,"法兰克福学派"在中国美学界经历了一个从"批判/质疑/反对"到"认可/接受/赞同"的过程,也实质性地完成了与中国美学界的"理论对接"。作为一种西学话语,"法兰克福学派"理论和其他理论一样面临着中国语境的考量,"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接受客观上起到了促进中国当代美学话语转变的作用,使当代美学研究的问题性更加明显,增强了美学理论的现实批判性。但"法兰克福学派"在进入中国美学理论叙事的过程中也经历了美学意义上的理论重塑,客观上已经成为一种"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
岳亚[2](2021)在《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文中提出在阿多诺所有的理论里,他很少提及艺术哲学及范畴这两个词语,本论文题目上既出现了“艺术哲学”,又出现了“范畴”,是阿多诺的一大“忌”。那么,引入这两个关键词的理由是什么呢?就艺术哲学来说,第一,从其思想的存在谈。阿多诺在所有研究中,艺术是其最重要的研究对象,大量关于音乐的、文学的、电影的、戏剧的艺术批评与他的哲学观点交杂在一起,这成为可以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事实依据。第二,阿多诺的美学思想已经不局限于以往德国古典的“艺术的美”的思想,他探讨了大众文化视域下的流行的、娱乐的现象,批判了在大众文化视域下的古典艺术生活,即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现代艺术的发展状况。阿多诺的艺术思想已经不再局限于美,更多的是哲学上的思考——否定与反思。因此,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是成立的。就范畴来说,范畴是一种哲学的逻辑思维集合、概念的结合,在阿多诺反对以概念化手段谈论哲学的时候,本文所谈的范畴,并不是要违背他的本意,而恰恰是把他的哲学观点与艺术结合在一起,通过评论的方式、再结合哲学思辨的手段把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研究清晰。本论文共分为七个部分:绪论、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本体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认识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价值论范畴研究、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实践论范畴研究、结论。第一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从西方艺术的发展史开始,至20世纪初期,西方现代艺术面临的困境,以引出阿多诺思考现代艺术的原因。阿多诺所研究的艺术哲学思想已经与古典的美的艺术,有了一段距离,思考他的现代艺术思想,必须要了解他的大众文化(后更改为文化工业)——这种以技术的、工业化的模式产生出来的文化。另外,还需要了解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哲学基础,是一种对启蒙运动之后哲学思想的否定。第二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本质论。艺术本质论,以什么是艺术为逻辑起点,归纳出阿多诺的艺术自律与艺术唯名矛盾的思想、阿多诺艺术审美现代性的问题(现代艺术与传统的审美已经产生了距离)以及阿多诺所坚持的现代艺术非“商品性与拜物教性质”。但是,阿多诺所使用的方法是“排除法”,先排除什么不是艺术,再得出结论,什么是艺术——一种以性质归纳的艺术概念。由此可知,阿多诺所研究的艺术的本质,已经与西方古典艺术分道扬镳。但阿多诺也不是极端的保守主义者,他又接纳了勋伯格、贝克特等人的现代艺术,所以,阿多诺的现代艺术核心观点不是美了,而是从否定辩证法衍生出来的思考、批判。第三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的艺术认识论。艺术是阿多诺在现代社会情境下的“心灵避难所”。阿多诺在艺术中寄托了他对“奥斯维辛”之后的所有愤怒和不安,同时对风云变幻的德国社会环境,作出否定、非同一性的哲学思考。最后,他认为,艺术是认识世界的最后的真理。第四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价值论。艺术是认识世界的渠道,那么,艺术究竟通过何种渠道、何种方法去认识世界呢?本章摘取能够代表其艺术价值的两个关键词语:棱镜、中介,棱镜主要是阿多诺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思考艺术,中介是阿多诺通过社会学的方法来思考艺术,最后,阿多诺把艺术视为“拯救”自己的“真的”“美的”事物的集合。第五章: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实践论。阿多诺的艺术实践主要集中于艺术批评方面,具体表现在阿多诺评价音乐、文学、戏剧、电影这四大艺术类型上,并从这些艺术批评中,了解他的艺术哲学思想。结论:艺术是通往“谜语”世界的桥梁在阿多诺65年的人生中,他经历了生活由富裕到贫困,后又回到大学教授稳定生活状态的经历。在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关于音乐的、哲学的教育下,他把所有的思想寄托于艺术之中。他对欧洲古典艺术具有崇高感,同时也接纳了现代艺术(但他唯一没有接受的是大众文化以及大众文化下的艺术生活)。艺术,是他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他体悟世界的通道,亦是了解“谜语”般世界的桥梁。
林佳锋[3](2021)在《“别现代”批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文艺理论批评发展面临建构中国文论批评体系的问题,存在着中国文论“西化”、自创批评理论不足的窘境。即使学界已有一定的反思与自省以及“破”与“立”的努力,但依然存在着理论创新及应用的问题。批评家们使用着西方文论的话语、范畴、方法对当下中国的文艺作品进行阐释与批评,“强制阐释”及“场外征用”等不恰当的批评现象盛行。进入新时代以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切合中国当下实际的文论体系是文艺界目前最为紧迫的任务之一,这不仅是主流话语强调的“特色论”“自信论”的要求,也是中国文艺理论现代性建构的重要一环,是中国文艺理论趋向成熟的自觉表现。为当下中国的文艺理论量身打造一套“解决方案”既需“师夷长技”——学习西方理论建构的过程,更应深刻理解、把握中国的社会现实。出于对当下社会现实的特征概括,王建疆提出“别现代”概念,并提出“别现代主义”及建立中国学派的主张,逐步形成别现代理论话语,渐次构建别现代理论体系。“别现代”提出后引发国内国外学者讨论,形成了别现代艺术流派和别现代批评思潮。论文绪论在讨论选题的来源与背景的基础上,对研究现状做综述及评价,阐发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论文主体以五个部分划分形成结构框架及主要内容。一是对“别现代”及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辨析。首先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进行梳理与阐释;其次,对“别现代”概念进行阐发,意指当代中国社会存在着“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杂糅的状况,可以“别现代状况”作为概括。别现代主义是针对这种状况所提出的的理论主张,旨在对别现代状况进行批判,以达成对别现代状况的超越,完成对别现代的时代跨越;最后,在前两点的基础上对“别现代批评”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行阐发。二是把握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基础。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基础在于别现代理论,主要涵盖哲学、美学等方面理论内容。其中,别现代哲学理论具体包括“别”的哲学思想、时间的空间化理论、别现代发展四阶段论、“跨越式停顿”理论等理论;别现代美学理论具体包括美学待有论、别现代审美形态论、别现代人生论美学等。三是研究并建构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内容。论文在别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内,从别现代批评理论的批评观、对象、功能及方法论等方面入手对别现代批评理论进行建构及阐发,提出了别现代理论-批评-艺术双向生产机制。四是引入并进行别现代艺术批评的具体实践。别现代批评的具体实践目前主要集中于艺术作品、影视作品及文学作品。其中,别现代艺术批评主要有水墨艺术批评、油画艺术批评、装置艺术批评等;别现代影视批评主要关注了“穿越”题材影视剧、现实及超现实题材电影以及喜剧电影;别现代文学批评实践目前较少,主要有对莫言、阎连科、李洱、周大新、刘庆邦等作家的作品批评。论文在引入相关艺术作品、批评实践的同时,讨论了别现代理论-批评-艺术双向生产机制的形成。五是探讨别现代批评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别现代批评的理论价值一方面体现在对别现代理论的补充与建设上,并以别现代理论-批评-艺术双向生产机制为别现代理论注入理论活力;另一方面为当代文艺理论批评提供理论创新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中国文艺理论批评的国际影响力。其现实意义主要在于为艺术家与批评家提供对话平台、为理论创生的路径提供实践经验、为中国学派的建设提供参考价值等。当然,别现代理论体系及批评实践体系仍然还在不断丰富完善的建构过程中,仍然需要深化拓展研究空间。目前,别现代主义正在进行着其“理论的世界旅行”,这种理论的中国经验在国际上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有效提升了国内学界的学术自信,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与理论自信的具体践行。对别现代批评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有参与当代中国文艺学美学理论建构、促进当代中国文艺理论发展的意义。
田义[4](2021)在《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选定以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作为题目,主要考察电子媒介对文学生态产生的影响,事实上,这种影响绝非任何程度的“外部冲击”可以形容,而是深入到文学生态的内部,真正意义上参与了文学生态的变革。展开来说,主要关注从口头媒介、印刷媒介向电子媒介变革的过程中文学生态出现的新局面、新现象和新动态,继而深入挖掘隐匿于这些影响背后的深层机理,思考和制定切实可行的策略以应对不利于文学发展的局面。论文的研究对象并不拘囿于以电子媒介作为母体直接催生出来的新文学形态,或者与电子媒介有着间接关联的新文学现象,而是以宏观视野考察整个文学生态的变化。对此,本文依托文艺学、媒介学、传播学、符号学、文化学、哲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在内的多个学科、多种领域的知识,拟从以下七个方面展开研究:在绪论中,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电子媒介”、“电子媒介时代”及“文学生态”概念进行界定,阐明选题的缘由除了现实依据外,J·希利斯·米勒教授提出的“文学终结论”也是重要原因;第二部分探究选题的背景,即媒介何以可能影响文学生态,对于这一问题,是从媒介的三个主要性质出发——媒介是一种文化偏执、媒介即生产力、媒介带有启蒙性和专制性来探究的;第三部分概括选题研究现状,并且从“量”和“质”的角度分别总结得失之处;第四部分阐明研究理路,阐释论文架构,以及论述创新点。第一章——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在本章起始阶段,论述文学生态的关键词由“文学生产”取代“文学创作”的合理性,以及交代考察文学生产而非文学创作的原因。继而,选取三个问题展开讨论,分别是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建构、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以及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它们不仅是文学生产活动的结构性成分,而且较为典型地彰显电子媒介之于文学生产的复杂影响。在对当代文学生产方式建构的研究中,主要考察媒介对文学生产方式建构作用的理论依凭,从理论溯源的层面,结合当下的创作实情,分析当代文学生产方式的新特征。在对文学生产主体后现代性的探讨中,一方面,通过对比印刷媒介确立的自律主体,综合后现代文化语境,从而确立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主体的非自律文化身份;另一方面,从文学主体性理论的哲学溯源层面,探寻审美转型的发生及其缘由。在对文学生产客体变迁的讨论中,探析文学生产客体从自然、世界到新闻事件的媒介化转变,厘清变迁的原因。第二章——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本章将研究视角转移到电子媒介对文学文本的影响上来,在本章伊始,对“文本”、“电子文本”概念做出了界定。然后,选择了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和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三个问题展开讨论。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包括超文本、网络文学和超链接,它们不仅是以数字技术为核心的电脑网络与现代文艺交融的产物,而且还直观地反映出文学的电子化和技术的审美化是如何参与到电子诗性的营构中。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具体表现为叙事载体由原子转向“比特”,叙事体制从主客对立转向“主体间性”,叙事立场由精英化转向民间化。电子文本的叙事显示了后现代主义的文化逻辑,表现出非理性、非主体性和反抗性的特征。在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中,深入探究由电子媒介驱动的图像文化和复制技术对诗性语言造成危机的深层机理。第三章—一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在本章伊始,论述把文学传播开辟为独立专题的必要性,阐明文学传播在电子媒介时代的双重性质。而后,重点考察两个问题: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与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在对第一个问题的探究中,论证媒介技术会对文学传播发生作用的前提下,进一步考察电子媒介在时空结构、实时能动方面带给文学传播的变化。在对第二个问题的研究中,主要探析注意力的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产生的影响:首先,探寻注意力商品化的深层机理,涉及到注意力自身的文化性质,对信息生产的决定性地位,以及注意力商品化形成的原因;其次,探究注意力商品化对传统文学传播等级制度的颠覆,以及对新的等级秩序的重构;最后,探讨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价值取向转型的影响。第四章——电子媒介视阈下的文学接受。对文学接受活动的考察,主要划分为四个小节,分别是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与特征,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网络文学欣赏论与网络文学批评论。在第一节中,对“文学接受”概念进行界定,概括文学接受活动的意义,以及罗列文学接受活动的特征。在第二节中,论述在主导传媒的变革下,读“屏”、听书与文学IP产业链驱动下的多样化接受构成了当代文学全新的接受方式,全新的接受方式刷新了公众的思维方式、体验形式与认知模式。在第三节中,考察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一的网络文学欣赏论,从实时欣赏与自由欣赏两方面谈及两者带来的全新的欣赏心理和阅读情境。在第四节中,探析作为当代文学接受活动之二的网络文学批评论,从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谈起,指出当前阶段网络文学批评存在的不足,继而通过对比大众批评、传媒批评和学院派批评的优势与劣势,探讨网络文学批评标准的制定。第五章——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对文学消费活动的考察,其缘由不仅在于文学消费是一种新的文学现象,更为重要的是,文学消费凸显了当下的时代语境,它的背后凝结了消费社会、媒介变革、解构思潮和后现代文化等多种力量。本章主要包括三节: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第一节是从文学消费的发生谈起的,阐明文学消费的非理性特征与时尚化特征,继而探究文学消费发生的深层原因。第二节主要考察媒介变革对文学消费主体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救赎与沉沦,即自我意识的觉醒与“主体之死”。第三节探究电子媒介对文学消费客体的建构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为空间增殖、矛盾的调节与加剧。在结语中,从学理层面证明本文以媒介视域审视文学生态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概括电子媒介时代文学生态革命性变化的具体表现,包括涌现出了一系列全新的文学生态景观,文学生态的变革负载了技术理性价值,强调与过去的断裂、对传统的颠覆及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同时,也总结了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暴露出的问题,并且指出在电子媒介时代,创作主体应该坚守对自由的追求和高雅的文学观念,避免耽溺于电子媒介散发的声色犬马,尽力摆脱消费文化带来的纸醉金迷,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文学经典。
吴子林,徐蓓[5](2021)在《“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文中认为面对日趋复杂、剧变的社会生活,2020年度的文艺学研究立足于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与整体把握,紧密联系文艺创作与批评实践,自觉融汇古今中西的文艺理论与美学资源,围绕马克思主义文论、文学基础理论、古代文论、西方文论、中西美学以及当代文论话语体系建构等问题域,提出了不少视野宏阔、思想开放的理论创见,呈现出永葆生机与活力的理论雄心。本文试择取一些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评述如下。
张伟[6](2021)在《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文中研究表明论文从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发展和繁荣三个方面对百年中国美学发展历史进程进行了回顾与反思。从历史来看,百年中国美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20世纪初到20世纪40年代末是中国美学的开创和形成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初到本世纪20年代是中国美学的创新和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国美学经历了认识论美学、实践论美学和本体论美学的三个发展时期,形成了"中国气派美学"。这三种美学研究思维范式的嬗变说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美的理解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体现了百年中国美学研究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大大促进了中国美学的当代繁荣。其标志为:美学研究队伍壮大;世界美学平等对话;美学领域学派纷呈;美学问题深入展开;命题概念丰富多彩;审美文化勃然兴起;美学着述多不胜数;中马美学独树一帜;古代美学现代阐释;文艺美学中国创立;美育教育成为国策等,这些显着的成果将进一步推进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发展。回顾中国美学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到中国美学学人百年来辛勤耕耘,守正创新,所创造的理论成果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美学历史回顾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回到过去,而是为了让美学更好地走向未来。百年中国美学继承中国古代美学优秀传统,借鉴西方美学学术资源,回归感性生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建构与世界美学同步的"中国气派美学",立足于世界美学之林,进而使"中国美学世界化",应该成为我们中国美学学人头等重要的学术理想。我们进行百年中国美学思想和学术历程的回顾,其实更是一种对于中国美学创新发展的热切期待,这种期待不仅仅属于当代中国美学学者,更多地则是来自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内涵和我们中华民族内在精神中蕴涵着的一种必然要求。
韩清玉[7](2020)在《西方艺术自律观念与中国当代文论的范式革新》文中研究指明艺术自律作为审美现代性的重要表征,承载了西方美学从古典到现代的转型使命,并在中国当代文论中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深厚的"文以载道"传统中铸就了别样风景。关于艺术自律的讨论触发了诸多真正意义上的中国问题,形成了具有本土特征的"向内转""审美意识形态"等理论形态,其中体现了接受"文以载道"传统的先在前提、艺术自律的辩证理解、自觉建构文艺美学学科等主体意识,引发了具有中国文学阐释力的范式革新。这一研究在方法论上启示我们要以中国本土理论需求为立足点,面向中国文学发展现实,借鉴西方理论加以综合创新,建构文学理论的本土话语体系。
崔佳[8](2020)在《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文中研究说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性的生成与完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为核心的主题。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异化劳动的经济学哲学批判、对资本与经济合谋的政治与哲学解构、对共产主义必然实现的历史唯物主义判定中无不指向这一核心问题。也正是在追求人的自由与解放的思想历程中,马克思表达了对完满丰富的感性人性和自由主体的历史唯物主义建构,也明确地表达了立基于具体人性的审美思想。“美的规律”的理念、“劳动创造美”的观念、“音乐的耳朵”和“形式美的眼睛”的观点等具体地表达了他审美思想的核心。马克思基于具体人性论的审美思想将感性活动这一形下活动升华成审美活动的存在论根基,回应了传统审美观念的形而上学的困境、面对了现代审美的物质主义难题,将审美真正导入到改变世界与实现人类全面自由解放的思想境遇之中。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将创造美的过程作为审美应有的内容,又使审美的既定对象复活了与生存与发展的互动关系,从根本上变革美与审美二元对立的美学范式。本文就在此意义上来展开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以期探寻审美回归的思想路径与实践智慧。审美是美对人的感性触动,更是人对美的主体回响。审美是关乎人的心理、感官、情感和想象,是对心灵与道德的指引,对人生活的观念、存在的理解、价值的追求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然而,现代性审美日常化的沉沦、大众化的享乐、抽象化的疏离、商品化的客观等事实,戕害了人的审美能力、物化了人的审美体验、弱化了人的审美批判,为资本逻辑宰制和意识形态把控创造了可乘之机。依循审美观念的思想历程、重拾审美的人性根基、重建审美的体验逻辑、追录审美的价值理想成为直面审美困境、开掘审美意蕴、生成审美能力的重要问题,也是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为,马克思的审美思想要求我们既要关注审美对象所体现出来的美的本质,又需要关注审美主体能够感受美的能力本身。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审美观念不再是分裂人的创造美和感受美这两种活动的审美范式。而是在人的生存和发展,自我理解的意义上,去创建审美的实践范式。可以说,马克思的审美思想真正走出了传统形而上学的思想地基,筑起对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批判的塔楼,同时达到了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社会的肯定性理解与否定性理解的辩证统一之中。基于此,本文以马克思的人性理论为根基,探讨马克思如何以审美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的社会、现代的历史发展逻辑,如何以审美实践实现人类的全面自由解放。形成以思想发展史为前提,哲学理论为依据,时代发展现实为背景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思路。论文共分为五章:论文的第一章在梳理西方审美观念的历史演变中透视和把握不同时期审美主体与人性生成的内在关系,在审美的思想史定位中,探析传统审美观念的思想疑难与实践困境。论文认为,从古代到近代,审美经历了从主体被赋予神性、理念和上帝的聚焦形式,导致审美主体自我迷失,形成审美观念实体化阶段;到注重感受和趣味的先在性,导致固化主体的物化审美阶段;再到将实在的理性和抽象的感性予以综合的、主体人性分裂的形上审美过程,来呈现马克思审美思想的思想史根基。论文的第二章基于马克思哲学革命和立足人性观变革来透视马克思的审美思想变革,从感性活动的真实意义揭示人性的“类本性”和“类特性”,建构具体人性观的感性活动;并以感性活动为中心来理解人的存在和人的发展,在人性基底中获得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内在地敞开了一个以人的感性活动为存在论根基的审美原则,形成了马克思研究审美的理论根基和自身理论逻辑阐发的独特维度。论文的第三章从马克思的自身理论把握其审美思想的内涵,构建以感性活动、现实历史和自由个性为核心概念的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在逻辑。作为审美存在论根基的感性活动,不再是外在于审美的附属性内容,而构成了审美的内在环节和要素。审美所体现的不仅是关于人的现实生活过程的“对象意识”,更是关于自身存在状态和价值追求的“自我意识”。审美直观与个性的生成在根本上呈现为一种历史性关系,在全面把握人类审美活动的复杂构成中,实践活动既是人类性与自由个性的结合,又具有审美的自由意境和构成了“现实的历史的人”的形上追求。论文的第四章力图在自由、全面解放和发展中建构马克思的审美理想,并从“美的规律”的审美实践,超越受现代意识形态形塑的认识主义和心理主义的审美观念。在人的双重属性和审美关系的双向建构的互动关系中,构建审美的内在规范,满足人们对审美的需求,将审美作为人生存的本质维度。使人能够从直观、体验和移情等审美环节中看到人性的更高存在和理想存在,实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自由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自由全面发展。论文的第五章以现代性批判回应现实时代,马克思基于感性活动的审美思想同时是一种审美现代性批判。不仅展开了理解资本主义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维度,而且对当代西方审美思想的演变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审美现代性批判建立审美实践的当代视野,从资本主义现代社会生产关系的经济批判、社会批判,重建现代社会的审美现代性,是我们理解和把握当代审美状况和发展趋向的重要思想参照。
林文[9](2020)在《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为主导,以后现代文化意蕴为基调,以微艺术创造为依托,彰显了当代社会独特的时代定位和审美特征,重构了人类的艺术形态、文化思维和生存方式。在微时代,人类广泛置身于赛博空间的技术与文化背景之下,运用微博、微信、APP等新媒介强化信息的发布、传播与接受,主动参与微艺术与微生活的创造,体验具体而微、微小叙事、小而美好的审美文化。在微时代审美的总体观照中,审美形式、审美感知、审美理念的变迁颠覆了传统美学观念,西方传统美学理论的阐释力在微时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网络Web2.0及移动终端促动了人机新感性的形成,日常生活的具体内容和过程碎化为互联网世界的信息碎片,生活意义的获取演变为移动网络构造的多媒体视听传播与消费,对文化的历史反思置换为感官情绪的自我满足。人类从单纯地借助媒介技术手段走向媒介化生存,因而,新媒介的应用与使用日益成为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的重要背景,深度地影响着人类的日常审美、审美体验和审美风格。微时代审美以充满鲜活生命力和感性感官满足为主要特点,既有微观、微化、个体的表征,也有经验、感知、创造共同体的生成。审美主体置身于迭变的移动互联网审美场域之中,借助微众生产、即时传播、多元互动的审美实践,推动了微时代审美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本文紧扣审美媒介化特征,将技术分析、心理分析和文化分析有机结合,通过宏观审视和微观文本相结合,考察鲜活生动的审美状况和人类审美经验,多维地透射和剖析微时代审美变迁的原因、形式、内容与影响,呈现微时代审美的新特点与新范式。论文内容将微时代的审美问题域置于四个层面进行阐释:在本体层面,审美主体的具身性与后人类转向,突显出主体性的在场以及与移动媒介的深度融合;在形式层面,微审美呈现出审美形式竖屏化、审美趣味多元化、视听审美碎微化、审美接受沉浸化、风格审美小众化、生活美学深层化的特质;在逻辑层面,赛博空间的技术层面、消费主义的经济层面、审美政治的政治层面,拓展了微时代审美的多元范畴与影响疆域;在价值层面,对审美秩序的失落、失序、失衡引发的审美困境进行反思。总之,微时代审美突破了高雅与通俗、公共与私人、主流与边缘的边界,强调感性经验回归并在日常生活深层渗透,在审美经验方面呈现出不同于传统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审美主体彰显主体性和在场性,通过自主自觉地参与、分享、共情式的审美传播,建构了复杂的审美经验和艺术实践形态,这不仅是作为审美的人的本真意义所在,更突显出微时代审美变革的时代性和现实性。
马丽[10](2020)在《艺术的永恒“真理”性 ——以叔本华、尼采、阿多诺的音乐美学精神为主线》文中研究指明艺术终结是一个现代性问题,是伴随着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和浪漫主义运动而产生的现代性话语。艺术的终结并不是艺术的消亡,在被物化的黑夜时代,艺术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改变,但其艺术本质依然具有真理性。艺术终结遵循审美现代性话语模式,在对传统美学和现代社会进行批判与否定的同时,又对现代艺术危机作出积极回应,表达某种批判性的价值立场。本文研究对象是叔本华、尼采、阿多诺三者音乐美学思想的转变以及三者音乐思想的永恒真理性,而关于三者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独立研究,论及最多的是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对尼采与叔本华的音乐美学思想的论述只有寥寥几篇;此外,几乎没有学者从时间线的维度对三者音乐美学思想的发展与转变做出梳理。因此,本文试图以古典主义审美向现代主义审美这一转化发展的历史视角出发,通过对叔本华、尼采、阿多诺音乐美学精神的具体阐释,揭示出在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艺术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以至具体内容与形式的改变都是与社会环境发展相适应的,是现代化历史变革的必然结果。并通过艺术的永恒“生存-存在”论真理观回应艺术终结论,艺术所揭示的永远是人与世界相融一体的意义世界。艺术与美学在当下的社会中不仅不会终结,而且正在以一种新的形式与内容存在,并具有独特的时代价值。本文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绪论、正文和结语。绪论部分主要阐释了本文的选题依据与意义,叔本华、尼采、阿多诺三者的音乐美学思想研究综述,以及论文的基本思路与不足。正文第一章主要是对叔本华、尼采、阿多诺三者的音乐美学思想进行阐释。叔本华认为音乐是意志的直接显现,尼采哲学基础“权力意志”的实质“酒神精神”就是从音乐中产生的,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的否定性实质与他的哲学理论“否定辩证法”亲密无间。由此可见,在现代性进程中,艺术没有终结,而是具有了更加有力量的精神实质,获得了与哲学媲美的地位。第二章的主干内容是对叔本华、尼采、阿多诺三者音乐美学思想中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发展变化的阐释,从而对现代性进程中美学艺术理论的建构及转变过程进行说明。在本体论上,三者体现出了从一元主体到多元主体的转变;在认识论上,体现了从工具理性认识为主到以人为主体的感性与理性并存的认识论;在价值论上,体现了传统的重无功利的精神审美到与重实践的精神审丑。这些音乐美学思想的转变都伴随着人的主体地位的觉醒,人与世界的存在论关系成为了艺术关注的主要内容。第三章展开了对音乐美学精神的“生存-存在”论真理以及音乐艺术的现代性特征的简要论述。三者的音乐美学真理观都与人的生存息息相关,艺术的本质在于显现一个人与世界交互主体的意义世界,叔本华、尼采、阿多诺三者的音乐美学思想体现出来的否定性精神是对此在生存状态的本质性揭示,是对同一性意识形态强制操控的反抗,使人认识到自己的异化状态与生存本质,进而以期为真正自由的意义世界做出努力。
二、审美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审美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1)“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与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旅行”历程 |
二、语境、主体与对象:“法兰克福学派”与中国美学的“理论对接” |
三、“法兰克福学派”理论的“中国形式”:中国语境下的理论重塑 |
(2)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及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述评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研究缘起 |
第一节 西方艺术与哲学相关史简述 |
第二节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界定 |
一、阿多诺的艺术范围界定 |
二、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的社会学归宿 |
第三节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立论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本体论 |
第一节 艺术自律与艺术唯名论的矛盾 |
一、阿多诺艺术自律思想简论 |
二、阿多诺艺术唯名论思想的批判 |
三、个体的特殊性:自律与共相统一的艺术 |
第二节 阿多诺的艺术审美现代性问题 |
一、现代性话语体系下的艺术 |
二、阿多诺审美现代性的批判 |
三、个体的表达:审美与现代性的契合 |
第三节 阿多诺对商品性与“拜物教性”的批判 |
一、“文化工业”与“社会水泥”的关联 |
二、“文化工业”之艺术商品性和“拜物教性” |
三、虚伪的个体:“伪个人主义”的文化工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认识论 |
第一节 否定与“非同一性”的辩证 |
一、否定的辩证法与“非同一性” |
二、以“非同一性”思维认识艺术 |
三、否定即反思:艺术的责任 |
第二节 感性经验与客体观念的联系 |
一、艺术感性经验的批判 |
二、艺术先验性主体与权威性主体的批判 |
三、艺术客体相关问题思考 |
第三节 艺术的真理性 |
一、艺术不是意识形态 |
二、艺术真理观 |
三、艺术真理性内容的辨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价值论 |
第一节 “棱镜”之谜 |
一、何谓“棱镜” |
二、“棱镜”反射资本主义的强权文化 |
三、“棱镜”透视法西斯的极端民族主义 |
第二节 “中介”之思 |
一、何为“中介” |
二、中介:艺术与社会的联结 |
三、中介的效果:间离 |
第三节 艺术与拯救 |
一、“反犹主义”的困顿 |
二、“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残忍的” |
三、艺术是个体自我拯救的手段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的艺术实践论 |
第一节 音乐——世界本质的直接反应 |
一、贝多芬:西方古典哲学与音乐结合的完美典范 |
二、瓦格纳:暗藏的“反犹”动机 |
三、勋伯格:无调性的解放 |
第二节 文学——现代社会的符号 |
一、抒情诗:个人情绪的发泄宣泄 |
二、小说:意识流与现实主义的差别 |
第三节 戏剧——现代性的变异 |
一、莎士比亚:戏剧“乌托邦”的典范 |
二、歌德:不理解的权威 |
三、贝克特:现代社会的迷茫 |
第四节 电影——大众文化走向艺术 |
一、技术理性的批判 |
二、电影娱乐性的批判 |
三、自律的电影美学 |
本章小结 |
本文结论:艺术以“谜语”特质来认识世界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参考文献 |
二、英文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别现代”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RACT |
绪论 |
(一)选题来源与背景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别现代研究现状述评 |
2.国外别现代研究现状述评 |
(三)选题价值与意义 |
一、 “别现代”概念辨析 |
(一) “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概念厘清 |
(二) “别现代”概念阐释 |
(三)别现代批评的辨析 |
二、别现代批评的理论基础 |
(一) “别现代”思想基础 |
1. “别”的思想内涵及特征 |
2. “别现代”的空间理论 |
3. “跨越式停顿”理论 |
(二)别现代美学理论 |
1.别现代美学“待有”论 |
2.别现代审美形态论 |
3.别现代人生论美学 |
三、别现代批评的理论构成 |
(一)别现代批评观 |
1.批评观阐释 |
2.别现代批评观内涵 |
(二)别现代批评的对象 |
1.别现代艺术 |
2.别现代主义艺术 |
3.批评对象的别现代研究视角 |
(三)别现代批评的功能 |
1.别现代批评的评价功能 |
2.别现代批评的整合功能 |
3.别现代批评的生产功能 |
(四)别现代批评方法论 |
四、别现代批评实践 |
(一)艺术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1.水墨画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2.油画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3.装置艺术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二)影视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1. “穿越”题材影视剧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2.现实及超现实题材电影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3.喜剧电影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三)文学作品的别现代批评 |
五、别现代批评的价值与意义 |
(一)别现代批评的理论价值 |
(二)别现代批评的现实意义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后记 |
(4)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 |
二、选题的背景 |
三、选题研究的现状及分析 |
四、选题的研究理路和创新点 |
第一章 电子媒介下的文学生产 |
第一节 “口袋妖怪”:电子媒介与文学生产方式的新变化 |
第二节 文学生产主体的后现代性 |
第三节 文学生产客体的媒介化变迁 |
第二章 电子媒介与文学文本 |
第一节 电子文本的主要存在方式 |
第二节 电子文本叙事的后现代转型 |
第三节 电子文本诗性语言的危机 |
第三章 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传播 |
第一节 文学传播的技术化变革 |
第二节 注意力商品化对文学传播的影响 |
第四章 电子媒介视域下的文学接受 |
第一节 文学接受的概念、意义及特征 |
第二节 当代文学接受方式的多元化 |
第三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欣赏的方式 |
第四节 当代文学接受活动: 网络文学批评的发轫、形态与标准 |
第五章 电子媒介语境中的文学消费 |
第一节 文学消费的发生、特征及其原因 |
第二节 文学消费主体的救赎与沉沦 |
第三节 电子媒介建构下的文学消费客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中国美学的开创形成 |
(一)中国古代美学的奠基 |
(二)百年中国美学的开创 |
(三)百年中国美学的形成 |
二、百年中国美学的当代嬗变 |
(一)认识论美学开创了百年中国美学新格局 |
(二)实践论美学推动百年中国美学走向新阶段 |
(三)本体论美学成为百年中国美学主要学说理论的共同走向 |
三、百年中国美学的当代繁荣 |
(一)美学研究队伍壮大 |
(二)世界美学平等对话 |
(三)美学领域学派纷呈 |
(四)美学问题深入展开 |
1.现代性和后现代性问题凸显 |
2.审美时间哲学和空间美学相应而生 |
3.“本质论”的消退与“本体论”的登场 |
(五)命题概念丰富多彩 |
1.“美在意象” |
2.“新感性价值本体”论 |
3.“体验美学” |
4.“中国在场美学” |
5.“认知美学”(审美认知模块论) |
6.“休闲美学” |
7.“乐感美学” |
8.“别现代主义美学” |
9.“类美学” |
1 0.“新技术美学” |
(六)审美文化勃然兴起 |
(七)美学着述多不胜数 |
(八)中马美学独树一帜 |
(九)古代美学现代阐释 |
(十)文艺美学中国创立 |
(十一)美育教育成为国策 |
四、百年中国美学的创新发展 |
五、结语 |
(7)西方艺术自律观念与中国当代文论的范式革新(论文提纲范文)
一、艺术自律观念的多重面相及其中国接受 |
二、新时期艺术自律观念的理论语境与范式革新 |
三、从艺术自律观念的接受看中国文论发展的主体意识 |
(8)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及评述 |
(一) 西方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二) 当代中国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研究现状综述 |
三、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 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传统审美观念的局限与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开启 |
一、 古代“实在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拼接 |
(一) 仰视“神性”的审美观念 |
(二) 分有“理念”的审美观念 |
(三) 回归“上帝”的审美观念 |
(四) 实体审美的主体迷失 |
二、 近代“经验主体”与审美感性的回归 |
(一) “形式性-主观式”的审美转向 |
(二) “认识论-感觉论”的审美逻辑 |
(三) “经验论-人性论”的审美趣味 |
(四) 物化审美的主体固化 |
三、 德国古典哲学“形上主体”与审美感性的抽象 |
(一) 审美判断力与人性的完善 |
(二) 审美教育与人格的健全 |
(三) 审美理想与人性的自由 |
(四) 形上审美的人性割裂 |
第二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人性奠基 |
一、 直面存在本身的具体人性观建构 |
(一) 超越唯心主义的感性回归 |
(二) 扬弃“类本质”的人性回归 |
(三) 立基感性活动的“具体人性观” |
二、 审美主体的感性生成 |
(一) “感性活动”的形上意蕴 |
(二) “感性存在”的审美欲求 |
(三) “审美主体”的现实生成 |
三、 具体人性论的审美原则 |
(一) 重置审美的社会根基 |
(二) 变革审美的内在旨趣 |
(三) 确立审美的实践追求 |
第三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内涵逻辑 |
一、 “感性活动”:审美的存在根基 |
(一) “感性活动”的存在论翻转 |
(二) “感性活动”的审美体验 |
(三) “感性活动”的双重统一 |
二、 现实的历史:审美的实践逻辑 |
(一) 审美直观的双重指向:对象与主体 |
(二) 审美反思的存在意境:自由 |
(三) 审美批判的现实存在:感性世界 |
三、 “现实的历史的人”:审美的形上追求 |
(一) “美的规律”的审美实现 |
(二) “自由个性”的审美生成 |
第四章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实践理想 |
一、 “实践观点”的审美观念 |
(一) 认识主义审美观的逻辑基底对实践的拒斥 |
(二) 心理主义审美观的物化基底对实践的物化 |
(三) 实践观点审美观的人性基底对实践的回归 |
二、 人性解放的审美实践 |
(一) 审美的过程与人性解放的历程 |
(二) 审美能力的解放与人性的解放 |
三、 自由劳动的审美理想 |
(一) 劳动的审美化与自由的现实化 |
(二) “第一需要的劳动”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
第五章 马克思审美现代性的审美批判 |
一、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批判的三个维度 |
(一) 审美观念的意识形态批判 |
(二) 审美活动的物象化逻辑批判 |
(三) 审美追求的个人主义批判 |
二、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现代性张力 |
(一) 和解超越性与世俗性的现代审美观念 |
(二) 统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现代审美活动 |
(三) 表达自然感受与自由追求的现代审美体验 |
三、 马克思审美思想的当代视野 |
(一)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审美批判与审美生产 |
(二) “艺术之为感性活动”与审美重建 |
(三) “生命感觉异化”与审美现代性批判的理论延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9)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二)国内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三、基本观点、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一)基本观点 |
(二)主要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微时代的存在语境 |
第一节 微时代的历史性考察和时代演进 |
一、微时代中“微”的哲学基础 |
二、微时代的媒介基础 |
三、微时代的宏观特征 |
第二节 微时代的文化基础与审美状况 |
一、微时代的文化基础 |
二、微时代的审美文化状况 |
三、微时代的媒介化审美状况 |
(一)重构:反美学的观念 |
(二)统觉:“感”美文化出场 |
(三)嵌入:屏幕美学隐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微时代的审美主体与审美实践 |
第一节 时空重塑中的审美主体 |
一、审美主体身份 |
(一)叠加与延伸:作为用户的主体身份 |
(二)媒介与具身:作为赛博格的身体隐喻 |
二、审美主体感知 |
(一)多重自我:普遍性与认同性 |
(二)参与式审美:互动与共情 |
(三)审美心理:微小、即时、快捷 |
三、审美主体自由 |
(一)机器交互与感官自由 |
(二)审美权力与身体事件 |
第二节 审美实践的具象图绘 |
一、文字圈 |
二、图文圈 |
三、音视频圈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微时代的审美特征 |
第一节 媒介审美经验的三次变奏 |
一、静观:纸质媒体时代 |
二、震惊:电子时代的发生 |
三、介入:走进“第五媒体” |
第二节 微审美的文化征象 |
一、场景:碎片与生产 |
二、图像:爆震与增殖 |
三、微众:感知共同体 |
第三节 微审美的呈现方式 |
一、审美形式竖屏化 |
二、审美趣味多元化 |
三、视听审美的碎微化 |
四、审美接受的沉浸化 |
五、风格审美的小众化 |
六、生活美学深层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微时代审美的内在逻辑 |
第一节 赛博空间的运行逻辑与审美经验 |
一、虚拟环境与审美感知 |
(一)基于拟态环境的审美符号生产 |
(二)基于移动社交的审美感知空间 |
二、自媒体崛起与审美公众的话语革命 |
(一)自媒体革命及文化意义 |
(二)审美公众的经验微化 |
第二节 消费社会的内在逻辑与审美转向 |
一、消费意识形态与审美泛化 |
(一)消费主义与文化特质 |
(二)深层审美与符号快销 |
二、微生产与资本逻辑 |
(一)微众共同体 |
(二)审美经济 |
第三节 微时代的政治样貌与审美平等 |
一、权利分解与感觉平等 |
二、审美共识与柔性政治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时代审美的困境反思 |
第一节 技术审美的伦理 |
一、媒介技术对审美的超越 |
(一)工具理性与审美遮蔽 |
(二)感官改造与审美“茧房” |
二、审美空间的异化与断裂 |
(一)机器视觉 |
(二)审美迷狂 |
第二节 图像的审美危机 |
一、内涵消解与表征过剩 |
二、拒绝阐释与感觉狂欢 |
(一)乌托邦式的观看行为 |
(二)荒诞的身体美学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从经典概念到现实问题 |
二、美学面向现实及未来的提问方式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艺术的永恒“真理”性 ——以叔本华、尼采、阿多诺的音乐美学精神为主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对叔本华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
(二)对尼采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
(三)对阿多诺的音乐美学思想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本文的理论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音乐本源上的思诗关系 |
第一节 叔本华音乐美学精神:和谐的余音 |
一、音乐作为意志的直接显现 |
二、音乐作为世界本质的产生 |
第二节 尼采音乐美学精神:沉醉中反抗 |
一、权力意志与世界 |
二、音乐作为艺术的本质 |
第三节 阿多诺音乐美学精神:否定一切的反叛精神 |
一、否定的辩证法与反同一性 |
二、音乐作品的内在规定性 |
三、音乐美学精神的“异在性”否定精神 |
第二章 世界永恒之变 |
第一节 本体论的一元性到多元性 |
一、叔本华的意志哲学:人的苏醒 |
二、尼采的权力意志:生存论哲学 |
三、阿多诺的多元本体论:概念的星丛 |
第二节 认识论的转变 |
一、理性认识的落寞 |
二、感性认识的崛起 |
三、理性与感性的辩证合一 |
第三节 价值论的转变 |
一、叔本华的审美自渡 |
二、尼采的个体审美超越 |
三、阿多诺音乐美学精神的社会批判功能 |
第三章 变中有常:音乐美学精神中的生存-存在论真理观 |
第一节 真理观的现代性转向 |
第二节 从叔本华到阿多诺音乐美学思想中的生存存在论真理观 |
第三节 从叔本华到阿多诺音乐美学精神中的现代性特征 |
一、科技的发展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 |
二、“艺术终结”与“艺术转型” |
三、美学体系的转变 |
四、音乐艺术审美及表现特征的现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中文文献 |
二、外文文献类 |
致谢 |
四、审美现代性批判──法兰克福学派与转型期中国美学的本体论阐释(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兰克福学派”的“中国形式”与问题[J]. 段吉方. 中国比较文学, 2021(04)
- [2]阿多诺艺术哲学思想范畴研究[D]. 岳亚. 哈尔滨音乐学院, 2021(12)
- [3]“别现代”批评研究[D]. 林佳锋.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4]电子媒介时代的文学生态研究[D]. 田义. 扬州大学, 2021(02)
- [5]“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020年度文艺学前沿问题研究述要[J]. 吴子林,徐蓓. 南方文坛, 2021(03)
- [6]百年耕耘、中国气派与当代繁荣——百年中国美学发展的历史回望与当下反思[J]. 张伟. 艺术百家, 2021(01)
- [7]西方艺术自律观念与中国当代文论的范式革新[J]. 韩清玉.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8]马克思审美思想研究 ——审美实践的人性意蕴及其现代性批判[D]. 崔佳.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9]微时代审美问题研究[D]. 林文. 黑龙江大学, 2020(04)
- [10]艺术的永恒“真理”性 ——以叔本华、尼采、阿多诺的音乐美学精神为主线[D]. 马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