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华稻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华,血细胞,基因,若虫,形态,芽孢,测量学。
中华稻蝗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莉[1](2019)在《中华稻蝗免疫反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昆虫血细胞是其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近年来科研学者对昆虫血细胞的免疫研究较少,对稻蝗的免疫研究更少。研究昆虫血细胞的免疫反应,不但为研究更有效更安全的治理害虫方法提供思路,而且为研究昆虫的免疫学提供理论依据。本课题通过给稻蝗感染颗粒物(C粉、Fe粉和Si粉)、细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农药(氯氰菊酯、印楝素和阿维菌素),利用Wright-Giemsa混染法观察稻蝗血细胞形态和数量的变化,来分析血细胞中参与免疫的细胞类型;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血淋巴中抗氧化物酶(SOD)、酚氧化酶(PO)、细胞色素氧化酶(P450)和羧酸酯酶(CES)的活性,来评价稻蝗的体液免疫能力。通过观察血涂片,发现感染外源物后血细胞出现凋亡、细胞核变形、空泡化、粒细胞脱粒和细胞固缩等现象;此外,感染颗粒物和细菌后,发现浆血胞的吞噬现象和浆血胞以及粒血胞的结节和包囊现象;感染细菌后发现浆血胞吸附、吞噬和消化细菌的细胞免疫过程。通过统计不同时间段血涂片中各种类型的细胞数量,发现血细胞中浆血胞、粒血胞和囊血胞的数量变化最明显,浆血胞的数量变化为先增加后降低;粒血胞的数量变化为先降低后升高;囊血胞的数量持续增加。通过测定不同时间段血淋巴中酶活性,发现感染颗粒物和细菌后,SOD和POD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感染农药后,浓度越高,SOD和POD活性也越高,且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颗粒物组Si粉的PO活性在8 h-48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粉组和Fe粉组PO活性在24 h-48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叁种菌PO活性在12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印楝素组PO活性在10 h和24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120μg/L的PO活性变化明显;阿维菌素组PO活性在10 h时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80μg/L的PO活性变化明显;氯氰菊酯组中,PO活性在6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40μg/L的PO活性变化明显。颗粒物组CES和P450活性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细菌组CES活性在8 h-48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P450活性在24 h-48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印楝素组P450活性在6h-24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120μg/L活性变化最明显,CES活性无显着差异性(P>0.05);阿维菌素组P450活性在24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CES活性在10 h和24 h时极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其中80μg/L的P450和CES活性变化明显;氯氰菊酯组P450活性在6 h时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CES活性在2 h-24 h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其中40μg/L的P450和CES活性变化明显。(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王小莉,张雪娟,张欣,刘庆华,张小民[2](2019)在《印楝素对中华稻蝗血细胞的毒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近年来,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产生抗性,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多数研究侧重于化学农药对昆虫酶活性的影响,而植物源农药对昆虫的免疫毒理研究较少。【方法】通过给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注射不同浓度的印楝素,用Wright-Giemsa染液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感染后血细胞的形态,对各种类型细胞进行数量统计;酶联免疫测定SOD,POD,PO,AchE,P450氧化酶和CES的活性变化。【结果】实验组血细胞发生固缩、空泡、脱粒和细胞变形等现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后不同时间段浆血胞的数量先升高后降低,粒血胞的数量先降低后升高,感染后期囊血胞数量显着增加;与溶剂组相比,60μg/L和120μg/L的SOD活性被极显着(P<0.01)激活;60μg/L和120μg/L的POD活性在注射后6-24 h间被显着(P<0.05)激活;120μg/L的PO活性在6-24 h被极显着(P<0.01)激活;实验组中AchE活性均在10-24 h被极显着(P<0.01)激活;30μg/L的CES活性被极显着(P<0.01)激活;P450活性均被激活,但激活效果不明显。【结论】研究表明:植物源农药使稻蝗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发生显着变化,血细胞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可推测出稻蝗对印楝素的毒害产生免疫反应,进一步探讨了稻蝗的免疫机理。本研究不仅为稻蝗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昆虫的免疫毒理学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王小莉,张雪娟,张欣,刘庆华,张小民[3](2019)在《不同菌种对中华稻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枯草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华稻蝗血淋巴,并在不同时间段测定血淋巴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结果表明,试验组中SOD活性高于对照组,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枯草芽孢杆菌组在染菌12 h时活性达到最高,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在染菌8 h时活性达到最高,且枯草芽孢杆菌组SOD活性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试验组中POD活性高于空白对照组,活性变化不稳定,但枯草芽孢杆菌组的POD活性要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组。可见,枯草芽孢杆菌对稻蝗的血细胞抗氧化酶系统影响较大,其结果可为研究稻蝗的免疫反应提供试验依据,也可为研究新型的蝗虫治理方法提供思路。(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王耀,张小民[4](2018)在《中华稻蝗血细胞分裂相的研究方法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促细胞分裂物质PHA和抑制细胞分裂的秋水仙素处理中华稻蝗虫体,再用赖特-吉姆萨混合法对中华稻蝗血细胞涂片进行染色,从而建立一种中华稻蝗细胞分裂相的新型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胡鑫,潘晓丹,周斌灵,王奇美,陈佳航[5](2018)在《中华稻蝗不同龄期的形态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个体发育中经历体型渐变发育过程,随着龄期增加,一些功能器官逐渐发育完善,并执行相应的功能。研究中华稻蝗的个体发育规律,对于充分认识蝗虫体型的形成规律,机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运用几何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不同虫龄的中华稻蝗身体结构的发育过程,探讨各器官结构的形成规律以及其功能的实现。【结果】研究结果表明:中华稻蝗不同龄的后翅、前胸背板、腹板、颜面、后足股节大小存在显着差异,随着虫龄的增加,各结构呈线性增大。PCA法和薄板样条法结果表明后翅从4龄到6龄,翅型结构呈渐变规律,成虫时肘脉域变小,轭脉域及臀脉域扩大,后翅的形状随其功能的实现显着不同于翅芽时期。前胸背板、颜面和后足股节随虫龄的增加在PC1轴呈渐变规律,随着取食和运动能力的增强,前胸背板变得更加宽阔、颜面的颊侧更加宽大,后足股节更加细长。腹板的形状在低龄阶段差异不大,成虫时在后足股节的着生区大而且向外突出。【结论】中华稻蝗不同虫龄间在后翅、前胸背板、腹板、颜面、后足股节等功能器官上存在显着差异。随着龄期的增加,各功能器官的形态呈渐变规律,然而这些功能器官的形成并非等比例扩大,而是形成特定的形态来实现其功能。(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王耀,徐军[6](2017)在《叁四龄中华稻蝗消化道菌群分离及主要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采用平板稀释分离、斜面纯化培养等方法,对叁四龄的中华稻蝗消化道内菌群进行分离,并应用多种培养基对分离出的菌群做初步生理生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其消化道内菌群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多。这些菌种在体外氮源利用率很低,对无机碳源的利用率较有机碳源高;可产生纤维素酶的菌种较少;绝大多数菌种可发酵多种糖并产酸产气;明显有酵母菌存在,且其活力很强。(本文来源于《生物化工》期刊2017年03期)
杨国国[7](2017)在《基于机器视觉的中华稻蝗早期蝗蝻的识别和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长期以来都是我国人民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当今人们对于粮食的安全和产量都提出双重要求的情况下,对稻田进行精细化管理,尽量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是我们当今需要面对的问题。中华稻蝗占到稻田土蝗数量的80%左右,是稻田土蝗的优势种。目前对于中华稻蝗的预测和防治都还存在大量使用人力普查,盲目防治的问题。根据中华稻蝗在叁龄前的群居特性,叁龄后才扩散稻田的生态习性,本文着重探讨利用黏性陷阱诱捕中华稻蝗的前期蝗蝻,获取黏板图像,并在田间背景下采集中华稻蝗的图像,进行中华稻蝗的龄期识别、分类以及早期稻蝗的检测。(1)设计了一种针对中华稻蝗和稻田早期越冬害虫的图像获取系统。固定相机的高度和光圈以获得稳定的图像。实现了基于图像识别技术的中华稻蝗的龄期的识别和计数。将图像转化为HSV空间,利用V通道的灰度图像对原图的灰度图像进行增强,改善了不均匀光照、目标与背景灰度接近、目标较小的情况下Otsu法难以计算最佳阈值的缺陷。通过图像的增强和形态学处理对图像中的中华稻蝗进行分割,进而根据中华稻蝗不同龄期体态的阶跃性变化,完成对中华稻蝗的龄期识别和计数,为稻田蝗虫的虫情在线监测及管理决断提供依据。(2)提出了基于图像特征提取的早期中华稻蝗害虫和典型越冬害虫的识别方法。采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分类器设计"的技术路线,在图像分割阶段,将早春时期的越冬害虫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与中华稻蝗的幼虫进行分割并将图像填充为相同大小;介绍了模式识别的主要方法,进一步针对图像分割后的害虫目标,提取了形态、不变矩、颜色和纹理等全局特征;基于图像的全局特征建立了 SVM分类模型,针对早春的越冬害虫和蝗蝻进行识别,识别准确率达到了 88.3%。(3)将DPM引入中华稻蝗的检测。类似于人体检测,害虫由于姿态变化多样,所处的环境复杂,对于害虫的检测也是一个很有挑战的课题。目前对于人体的检测已经有很多的方式,其中DPM(可变型部件模型)是在人体检测中效果较好的一种方法。本文研究了基于DPM的中华稻蝗检测。详细介绍了DPM的原理,将中华稻蝗的自然环境样本图像作为训练样本,应用训练的DPM模型对自然环境下获取的中华稻蝗图像以及黏板上的中华稻蝗图像进行检测。应用DPM算法,实现对大田复杂背景下稻蝗的检测。(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5-10)
马平顺[8](2017)在《中华稻蝗若虫龄期的观察与鉴别》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稻蝗是山西省土蝗种群中的一个优势种,但人们在防治中对稻蝗若虫龄期的鉴别常有失误。为了较准确地鉴别若虫龄期,笔者对其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稻蝗在个体发育中,若虫(蝗蝻)与成虫的形态、生活习性基本相同。若虫龄期的大小标志着昆虫个体的大小,同时与田间为害程度及抗药性关系密切。对若虫龄期的鉴别准确与否,在防治上有重要意义。若虫(蝗蝻)历期52~70 d,平均59.6 d,孵化前,卵由黄色变为深绿色。(本文来源于《植物医生》期刊2017年02期)
史学凯,寇利花,张育平,马恩波,张建珍[9](2016)在《温度对中华稻蝗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小分子热休克蛋白(s HSPs)能够被环境胁迫所诱导,不同温度可诱导中华稻蝗体内sHSPs基因表达。【方法】本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技术,分析不同温度处理后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体内6个Ocs HSPs基因的表达。【结果】结果表明,OcHSP19.1、OcHSP19.8、OcHSP20.4和OcHSP20.7基因的表达水平在27、32和37℃相同处理时间没有显着变化,但其表达量均在42℃显着升高,尤其是在42℃处理后2 h表达量升高明显。OcHSP21.1和OcHSP23.8基因的表达水平在不同温度处理后无显着变化。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与处理温度间具有显着的交互作用。【结论】由此可见,温度能够对中华稻蝗s HSPs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但是,不同温度处理下各基因的表达模式存在差异。(本文来源于《应用昆虫学报》期刊2016年06期)
廖弘宇[10](2016)在《基于16S rRNA、12S rRNA和Cyt b基因的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遗传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隶属于直翅目Orthoptera蝗总科Locustidae斑腿蝗科Catantopidae稻蝗属Oxya,两者在我国各大水稻种植区皆有分布,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形态相似、习性相同,喜欢取禾本科植物幼嫩叶片,对叶片造成重大损害,主要危害水稻、茭白、玉米等农作物,是我国主要的农业害虫。研究两种蝗虫的遗传差异不仅对两种稻蝗的分类鉴定具有理论意义,也为生产实践中蝗虫防治等方面具有及其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基于线粒体基因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两者间的遗传差异性研究以及遗传分化和地理变异研究较少,本论文以16S rRNA、 12S rRNA、Cytb基因部分序列作为分子标记,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两者进行了相关研究分析,为揭示两种稻蝗间的亲缘关系、各自种内亲缘关系与地理变异的关系、两种稻蝗的进化机制等提供分子证据。本研究运用PCR产物直接测序法,测定了中华稻蝗5个地理种群与日本稻蝗4个地理种群的线粒体基因16S rRNA(508bp)、12S rRNA(357bp)、Cyt b(579bp)基因部分片段,对这叁个基因片段的碱基组成、碱基替换、碱基替换饱和性、遗传距离进行了检验。用数学模型对叁个基因片段间的相合性进行了分析与检测。并分别采用ML、NJ、UPMGA、ME等4种方法依次对16S rRNA基因片段、12S rRNA基因片段、Cyt b基因片段以及12S rRNA & 16S rRNA &Cyt b联合数据集进行建树得到如下结论:(1)通过PCR扩增出的中华稻蝗16SrRNA基因片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9%、31.6%、17.1%、12.4%,A+T碱基含量为70.5%。日本稻蝗16S rRNA基因片段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8.6%、32.2%、17.4%、11.8%,A+T碱基含量为70.8%。中华稻蝗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2.1%、41.4%、16.9%、9.6%;A+T碱基含量为73.5%。日本稻蝗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0.7%、41.6%、17.6%、11.0%,A+T碱基含量为72.3%。中华稻蝗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40.3%、33.5%、10.6%、15.5%,A+T碱基百分比分别为73.8%;日本稻蝗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A、T、C、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9.9%、32.1%、12.0%、15.9%。A+T碱基碱基含量为72.0%。符合线粒体基因的明显的A+T碱基偏向性。(2)对16S rRNA基因片段进行统计,可知该数据集总的转换数值为12颠换值为8,R值为1.53,且碱基置换最活跃的位置在密码子第一、叁位点上。对12S rRNA基因部分序列的信息进行统计,结果可知:该数据集总的转换数值为9颠换值为3,R值为2.80,在密码子第一、叁位点是碱基置换最活跃的位置。应用MEGA6对Cyt b基因数据集的转换值Ts、颠换值TV、转换/颠换比R等信息进行统计分析。可知该数据集总的转换数值为22,颠换值为8,R值为2.81,且碱基置换最活跃的位置在密码子第一位上。(3)以校正遗传距离p为横坐标,转换数(Ts)和颠换数(Tv)为纵坐标作饱和替换分析图。结果表明16S rRNA、12S rRNA、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转换数(Ts)的值要都高于颠换数(Tv),且伴随着横坐标遗传距离p数的增加,转换数(Ts)与颠换数(Tv)两者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但颠换数(Tv)趋向平缓,而转换数(Ts)则呈线性快速增长趋势。两者皆成线性增长,说明序列无替换饱和迹象。(4)根据Kimura双参数模型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遗传距离进行分析,分别基于16S rRNA、12S rRNA、Cyt b基因部分序列的结果都显示两种稻蝗种内不同地理种群均存在一定的遗传距离,但总体分析,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不大,尚未出现种群的遗传分化;而两种间遗传距离较大,差异明显。(5)通过LID检验16S rRNA、12S rRNA、Cytb叁个序列的联合数据集。得到的P值为0.51,远大于不可联合建树值阈0.05,同样根据PHT检验得到12SrRNA& 16S rRNA& Cyt b联合数据集的P值为0.4,远大于不可联合建树值0.05,说明12S rRNA & 16S rRNA & Cyt b联合数据集适用于联合建树。(6)采用ML、NJ、UPMGA、ME等4种方法依次对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的线粒体基因16SrRNA片段、12S rRNA片段、Cytb片段以及12SrRNA & 16S rRNA &Cytb联合数据集进立系统发育树,比较叁个基因部分序列与联合数据集所建树以及3个数据集4种方法所建树与联合树有的存在些许的差异,但都支持共同的分支关系。即:中华稻蝗与日本稻蝗种间遗传差异明显,中华稻蝗种内不同地理种群间都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但不同地理种群间遗传距离不大,遗传差异并不明显,其亲缘关系与地理距离远近没有相应的关联。日本稻蝗的武汉、济南、哈尔滨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小,而海南岛儋州种群与叁者的遗传距离相对较大,在各系统发育树中单独聚合为一分支。(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期刊2016-05-01)
中华稻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近年来,农药的长期使用使害虫产生抗性,同时造成了环境污染,目前多数研究侧重于化学农药对昆虫酶活性的影响,而植物源农药对昆虫的免疫毒理研究较少。【方法】通过给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Thunberg)注射不同浓度的印楝素,用Wright-Giemsa染液染色和光学显微镜观察感染后血细胞的形态,对各种类型细胞进行数量统计;酶联免疫测定SOD,POD,PO,AchE,P450氧化酶和CES的活性变化。【结果】实验组血细胞发生固缩、空泡、脱粒和细胞变形等现象;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感染后不同时间段浆血胞的数量先升高后降低,粒血胞的数量先降低后升高,感染后期囊血胞数量显着增加;与溶剂组相比,60μg/L和120μg/L的SOD活性被极显着(P<0.01)激活;60μg/L和120μg/L的POD活性在注射后6-24 h间被显着(P<0.05)激活;120μg/L的PO活性在6-24 h被极显着(P<0.01)激活;实验组中AchE活性均在10-24 h被极显着(P<0.01)激活;30μg/L的CES活性被极显着(P<0.01)激活;P450活性均被激活,但激活效果不明显。【结论】研究表明:植物源农药使稻蝗血细胞的形态和数量发生显着变化,血细胞中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可推测出稻蝗对印楝素的毒害产生免疫反应,进一步探讨了稻蝗的免疫机理。本研究不仅为稻蝗的预防和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昆虫的免疫毒理学提供了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华稻蝗论文参考文献
[1].王小莉.中华稻蝗免疫反应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9
[2].王小莉,张雪娟,张欣,刘庆华,张小民.印楝素对中华稻蝗血细胞的毒性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9
[3].王小莉,张雪娟,张欣,刘庆华,张小民.不同菌种对中华稻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19
[4].王耀,张小民.中华稻蝗血细胞分裂相的研究方法初探[J].生物化工.2018
[5].胡鑫,潘晓丹,周斌灵,王奇美,陈佳航.中华稻蝗不同龄期的形态多样性研究[J].应用昆虫学报.2018
[6].王耀,徐军.叁四龄中华稻蝗消化道菌群分离及主要特性研究[J].生物化工.2017
[7].杨国国.基于机器视觉的中华稻蝗早期蝗蝻的识别和检测研究[D].浙江大学.2017
[8].马平顺.中华稻蝗若虫龄期的观察与鉴别[J].植物医生.2017
[9].史学凯,寇利花,张育平,马恩波,张建珍.温度对中华稻蝗小分子热休克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J].应用昆虫学报.2016
[10].廖弘宇.基于16SrRNA、12SrRNA和Cytb基因的中华稻蝗和日本稻蝗遗传多样性分析[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