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表污染物累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面源,地表污染物,累积
地表污染物累积论文文献综述
江燕,秦华鹏,肖鸾慧,何康茂,赵志杰[1](2017)在《常州不同城市用地类型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面源污染物在城市复杂的不同下垫面具有不同累积特征的问题,以常州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采集居住用地、工业用地、交通用地、商业用地和文教用地等5种用地类别的64个样点地表累积物,测试累积物中总悬浮固体(SS)、氨氮以及全量和溶解态的COD,TP,TN含量,分析不同城市用地的污染物累积特征和居住用地、交通用地累积强度的季节变化差异,得到如下结果。1)交通用地各污染物的累积强度普遍高于其他功能用地,尤其是SS和全量COD,均值分别为59004.5和11179.7 mg/m2;商业用地上溶解态污染物均高于其他用地;文教用地、居住用地和工业用地上各污染物的累积强度较低。2)交通用地在2014年10月(秋季)和2015年3月(春季)的累积强度存在显着性季节差异,春季SS累积强度均值比秋季低约7.7%;全量TN和溶解态COD,TN,TP和氨氮的累积强度均值比秋季高约3.3%,49%,85%,61%和200%;居住用地的累积强度则没有季节差异。3)各类用地上颗粒态COD,TP和TN占全量的比例平均达86.5%,85.1%和71.1%,说明污染物主要吸附在颗粒态物质上,颗粒态污染物占大部分。因此,加大城市清扫力度有利于减少面源污染。4)商业用地单位颗粒物中COD和TN的含量均高于其他用地,均值分别为532.6和17.5 mg/g。交通用地COD,TP和TN的含量比最低,均值分别为212.2,0.86和2.9 mg/g。(本文来源于《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韩龙,余麟[2](2016)在《深圳市建成区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地表累积-降水-径流冲刷-输送"这一城市面源污染形成过程的基础,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的研究对于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深圳市建成区的地表污染物进行采样检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SS,COD和NH3-N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污染物含量的差异主要与地面材质、卫生管理水平、人类活动频率等方面有关,就深圳而言,建成区屋顶和道路的地表污染物累积量相对较高,应对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6年02期)
边博[3](2010)在《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表污染物为城市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科学认识和计算地表污染物是有效控制城市面源污染的关键。从2006年3月开始,选择镇江具有代表性的土地使用类型实测城市地表污染物,研究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地表污染物随着晴天时间的增长逐渐趋于上限值并呈周期性变化,根据"贮存-输入-输出"平衡原理,引入污染物输入速度系数和去除速度系数,建立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拟合和其他模型对比,模型计算精度较高,计算结果可作为城市地表污染物冲刷模型的输入,从而为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控制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0年06期)
陈桥,胡维平,章建宁[4](2009)在《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和降雨径流冲刷过程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地表污染物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的主要来源,其累积和降雨冲刷过程分别是沉降—悬浮—再沉降以及悬浮—沉淀—再悬浮的动态过程。描述累积过程的模型主要有线性、指数、对数等形式,其中以指数及一些变形形式发展相对成熟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些模型都将雨前干期天数(ADWP)作为主要的影响因子。而描述冲刷过程的模型主要基于一级反应动力学假设,这类模型已被人们广泛接受。为使冲刷模型更接近实际,人们进一步在其中引入了雨天排污因素,并取得较好的成效。虽然城市地表径流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目前的模型基本属于经验型或基于大量监测数据的统计学模型,尚缺对污染物输移过程的机理性描述。因此,从城市地表污染物输移过程的机理出发,建立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和降雨冲刷过程的物理模型是今后城市降雨径流污染研究工作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9年10期)
地表污染物累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作为"地表累积-降水-径流冲刷-输送"这一城市面源污染形成过程的基础,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的研究对于面源污染的治理具有重大意义。文章通过对深圳市建成区的地表污染物进行采样检测,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SS,COD和NH3-N的累积特征,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污染物含量的差异主要与地面材质、卫生管理水平、人类活动频率等方面有关,就深圳而言,建成区屋顶和道路的地表污染物累积量相对较高,应对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表污染物累积论文参考文献
[1].江燕,秦华鹏,肖鸾慧,何康茂,赵志杰.常州不同城市用地类型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2].韩龙,余麟.深圳市建成区地表污染物累积特征研究[J].广东化工.2016
[3].边博.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模型研究[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0
[4].陈桥,胡维平,章建宁.城市地表污染物累积和降雨径流冲刷过程研究进展[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