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区域旅游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旅游,区域,形象,品牌形象,新疆,品牌,节庆。
区域旅游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周登芳[1](2019)在《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的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基于旅游区域形象的内涵,对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对策进行了分析。政府部门及旅游部门需要提高对旅游区域形象树立的重视,合理选择标志性建筑物,提升旅游区域服务水平,加强旅游区域旅游产品的开发,从整体上实现树立优秀区域形象的目标。(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熊振昌[2](2019)在《论区域旅游形象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不再仅局限于娱乐活动,然而在旅游业中,旅游形象设计是区域旅游策划中重要构成部分,许多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形象设计上非常讲究与注重细节,因为这关乎着地区旅游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2期)
门丽[3](2018)在《“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区域旅游品牌战略定位和形象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京津冀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给河北省带来了巨大的发展机遇,河北省作为一个具有丰富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地区,其旅游资源是比较丰富的。对此,在京津冀一体化的背景下,河北省必须抓住机遇,做好旅游品牌定位和形象设计,实现河北省旅游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明确了京津冀一体化对河北省区域旅游的影响,分析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影响河北省区域旅游品牌战略定位和形象设计的因素,探讨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区域旅游品牌战略定位和形象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科技风》期刊2018年36期)
鲁小波,皮特·斯特鲁奇科夫,陈晓颖[4](2018)在《中国东北区域的旅游形象体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北区域包括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过整理、分析东北区域3省及内蒙古自治区东部5个地区旅游形象与省自治区整体旅游形象的关系,再结合地区旅游资源的基础与特色分析,该研究对中国东北区域3省与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旅游形象体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国东北区域的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和内蒙古东五盟市的旅游形象体系初步形成,但还存在着定位不明确、对本地旅游特色概括不准确、对上级旅游形象支撑不足、对下级旅游形象概括不全等问题,需要继续完善、调整、优化。东北区域各地应重视旅游形象定位与研究,构建科学的旅游形象体系,促进地区旅游业蓬勃发展。(本文来源于《云南地理环境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黄泽平[5](2018)在《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经济中的热点发展趋势,是推动地区经济发展、贸易发展、社会发展的有效载体。旅游行业要顺应市场的发展,走区域旅游一体化道路。中原城市群是我国重要的城市群,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建设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并且进行传播,对于推动中原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本文来源于《决策探索(下)》期刊2018年02期)
黄杰,王立明,李晓东[6](2017)在《建构主义视角下网络媒介对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以新疆旅游网站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旅游形象对于塑造旅游地美誉度具有重要意义。伴随"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新疆旅游业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本文以2015年3月至2016年10月期间新疆旅游官方网对新疆旅游形象的建构为案例,依据网络媒介传播下的建构主义理论,基于内容分析法、AIDA模型评价对站内叙述性文本、图片、新闻、视频宣传片等元素进行实证剖析,探索新疆旅游官方网站对新疆旅游形象建构的路径,提出进一步优化新疆旅游形象建构的媒介策略,促进新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传媒》期刊2017年04期)
任旭彬[7](2017)在《依托优势资源确立区域旅游形象——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江州区在广西边疆旅游区域中的比较优势是区位优势,其民间歌舞节庆最具开发价值。立足国际特色和少数民族特色,把"壮族叁月叁"打造成为广西壮族文化的典型形态并建设"叁月叁民族文化风情园区",整合区域文化旅游资源,以世界级国际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把江州建设成为桂西南边疆旅游的核心城市。(本文来源于《沿海企业与科技》期刊2017年01期)
任唤麟[8](2017)在《基于地理特征的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形象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是一种特殊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但目前有关其旅游开发的形象策略少有专门研究。该文以世界文化遗产长安-天山廊道路网等线性文化遗产为例,基于多学科交叉视角,比较分析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不同于一般旅游目的地的地理特征:空间跨距大,呈点-轴式空间结构;文化景观变化多样,环境变迁复杂;整体体量大,游览所需时间长。并分析因此而产生的旅游形象问题:认知形象弱化,形象审美疲劳,存在内部形象竞争及形象的区际利益博弈。针对基于地理特征的形象问题,提出应采取增进文化认同、构建景观综合体与多层级形象体系、建立利益平衡机制等形象策略。(本文来源于《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期刊2017年01期)
陈丽军[9](2016)在《新常态下现代旅游产业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地区旅游业之间的竞争已由较为初级的资源竞争、产品竞争转变为较高层次的品牌形象竞争。本文在分析新常态下旅游业面临的战略机遇的基础上,分析了旅游产业竞争优势构建与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塑造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塑造的具体思路。(本文来源于《商业经济研究》期刊2016年24期)
詹琳[10](2016)在《基于文化品牌形象的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以沈从文与赵树理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文化对当地作家的文学创作具有较大的影响,这种影响体现在了作家的审美特征与个性之中,而这种审美特征随着时代的变迁又对当地的旅游文化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进而促进当地旅游的发展。本文以沈从文与赵树理为例来探讨区域文化与作家创作的相互影响,并希望通过这种相互影响的研究来探讨基于文化品牌形象的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的策略。(本文来源于《湖南社会科学》期刊2016年05期)
区域旅游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我国旅游业蓬勃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追求精神上的享受,不再仅局限于娱乐活动,然而在旅游业中,旅游形象设计是区域旅游策划中重要构成部分,许多旅游开发者在旅游形象设计上非常讲究与注重细节,因为这关乎着地区旅游的发展。本文主要以区域旅游形象设计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促进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区域旅游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周登芳.树立优秀旅游区域形象的方法[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2].熊振昌.论区域旅游形象设计[J].当代旅游.2019
[3].门丽.“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河北省区域旅游品牌战略定位和形象设计研究[J].科技风.2018
[4].鲁小波,皮特·斯特鲁奇科夫,陈晓颖.中国东北区域的旅游形象体系研究[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8
[5].黄泽平.中原城市群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建设与传播研究[J].决策探索(下).2018
[6].黄杰,王立明,李晓东.建构主义视角下网络媒介对区域旅游形象的构建——以新疆旅游网站为例[J].传媒.2017
[7].任旭彬.依托优势资源确立区域旅游形象——以广西崇左市江州区为例[J].沿海企业与科技.2017
[8].任唤麟.基于地理特征的跨区域线性文化遗产旅游形象策略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7
[9].陈丽军.新常态下现代旅游产业竞争优势与区域旅游品牌形象塑造[J].商业经济研究.2016
[10].詹琳.基于文化品牌形象的区域旅游文化开发策略研究——以沈从文与赵树理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