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低温流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流体,低温,热力学,数值,液氢,燕山,测量。
低温流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燕,刘淼儿,杨亮,陈杰,许佳伟[1](2019)在《LNG低温波纹软管内流体流动特性模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耐超低温波纹软管输送LNG流体的流动复杂性,以实际工程卸料系统工艺参数为基础,构建了LNG低温波纹软管内流体流动的数值模型,通过流动传热机理研究,分析了LNG流体在低温波纹软管内的流动特性。结果表明,LNG低温波纹软管进口处的波纹会引起流体壁面剪切力的变化,产生流体扰动效应;LNG流体在波纹软管进口及出口处均出现较大的压力变化,同时可引发高雷诺数下流动的流体产生气泡及管内空蚀现象,但该现象随着流体在软管内的流动趋于稳定后会逐渐消失;流体扰动效应会导致一定的压力损失及LNG温度波动,但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可控,造成的热量损失基本可以忽略。本文分析结果对低温波纹软管应用于LNG卸船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文来源于《中国海上油气》期刊2019年05期)
谢黄骏,陈虹,高旭,郑旭东,张小斌[2](2019)在《应用于低温流体两相流测量的修正电容层析成像线性反演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低温流体液、气两相的介电特性,通过向传统的电容-介电分布函数关系的线性近似方程中引入修正偏量,得到了修正的电容层析成像线性反演算法。以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作为几何模型,对液氧-氧气管内两相流进行了模拟,对比了4种不同流型下原始线性算法、修正的线性算法及以全变分1范数正则化为代表的非线性算法的反演结果。采用相关性系数及图像误差定量衡量了反演结果的质量,结果表明,修正线性反演算法显着提升了反演结果的质量,全变分1范数正则化的求解耗时是修正线性算法的10倍以上。当赋以3%测量噪声时,非线性算法表现出对噪声极强的敏感性,修正线性算法具备更好的抗噪能力和反演结果准确性。(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陈红兵,龚雨桐,张晓坤,李思琦,王聪聪[3](2019)在《基于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的相变流体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前期对相变流体的实验研究,选定了以质量分数为20%的烃类相变流体作为基液,制备了多组以TiO_2纳米颗粒为添加剂,SDBS为分散剂的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通过改变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粒径以及分散剂质量分数,分析不同相变流体随温度变化的热物性及稳定性,最终得出烃类相变流体中分别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20 nm TiO_2纳米颗粒及质量分数为0.1%的SDBS分散剂,其热物性及稳定性最佳。为添加纳米颗粒的相变流体的制备及其在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功能材料》期刊2019年08期)
冯健,张德胜,施卫东,高雄发,沈熙[4](2019)在《湍流模型在低温流体空化数值模拟中的影响及适用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湍流模型在低温流体空化数值计算中的影响,本研究以Hord翼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密度修正(Density Corrected Model,DCM)的RNGk-ε湍流模型和滤波器(Filter-based Model,FBM) RNGk-ε湍流模型,计算液氮绕翼型的空化流动,获得了两种湍流模型计算得到的压力、空穴区域及相间质量传输的分布规律,通过与实验结果比较对两种湍流模型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DCM模型相比,FBM模型计算得到的空化区域压降更大,空穴长度更小,蒸发质量梯度与凝结质量梯度更大,计算结果更接近实验值,说明FBM模型在低温流体空化模拟计算中适用性更好。(本文来源于《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期刊2019-08-16)
程雪梅,曹淑云,李俊瑜,喻遵谱,董彦龙[5](2018)在《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中迭加低温糜棱岩的变形-变质、流体及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点苍山变质杂岩是发育在哀牢山-红河走滑断层带上的四个变质杂岩体之一,其遭受了多阶段的变质-变形改造,特别是自晚渐新世以来其深变质岩石广泛遭受了高温韧性剪切变形及从地壳深部剥露到地表过程.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及详细的野外地质观测的基础上,对新生代点苍山杂岩的深变质岩石变形-变质作用和剥露过程开展了相关研究,尤其是重点针对迭加低温糜棱岩开展了详细的研究.其中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的附件电子背散射衍射以及结合阴极发光技术方法和手段,开展了迭加低温糜棱岩的显微构造、变形矿物晶格优选定向以及矿物相的深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点苍山深变质杂岩经历了早期的高温左行剪切变形以及晚期的伸展快速剥露过程,其低温变形-变质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迭加在早期的高温变形-变质基础之上,且高温显微构造和组构部分或全部遭受晚期迭加低温剪切变形作用改造;(2)迭加低温变形-变质出现在韧-脆性转换过程中;(3)同构造剪切迭加低温变形-变质过程中的流体非常活跃,以及伴随由动态重结晶作用和/或伴随的破裂-微破裂作用导致岩石中主要组成矿物强烈细粒化,并进一步致使变形应变局部化(如微剪切带发育),其常常伴随着岩石强度的降低,并在进一步的演变过程中影响着岩石的整体流变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地球科学》期刊2018年08期)
王夕,王珏,容易,黄辉,朱平平[6](2018)在《热力学排气系统低温流体轴向掺混过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低温推进剂长时间在轨蒸发量控制问题是发展低温末级、轨道转移运载器以实现未来长时间在轨空间任务的关键;热力学排气系统为蒸发量控制提供了有效方案,而轴向流体掺混过程是热力学排气实现贮箱压力控制的关键。为研究轴向掺混过程下的流体行为特性,对流动、传热、相变过程建立了CFD仿真模型,利用国外地面试验进行了验证,对不同流量、流速、温度、喷口直径等因素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的掺混流量和流速下,表现出4种不同的流动模式,流动模式决定了贮箱内流动、换热及相变的趋势,掺混剧烈的流动模式压力下降快,较低的掺混温度对推进剂品质的提升有积极意义。(本文来源于《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期刊2018年04期)
周绍华,黄永华,叶君建,高旭,陈虹[7](2018)在《采用低温流体氘和氧的介电常数测量流体的密度》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测量低温流体在不同受控状态下的密度,设计了一套基于G-M低温制冷机的介电常数法低温流体密度测量实验装置,该实验装置适用温度测量范围为15~300 K,压力测量范围0.01~0.30 MPa。实验中的低温液体由常温气态流体经低温制冷机冷却液化得到,蓄流在装有平行板电容器的样品流体测试腔内。该测试腔上开有视窗,可用于观察冷却过程中低温液体的形成及其液位情况。对受控压力及温度下的液氘、液氧的密度进行了测量,所得数据与文献实验值及美国NIST标准数据吻合良好,液相区相对偏差小于±0.5%,满足高精度p-ρ-T热物性参数的需要。(本文来源于《真空与低温》期刊2018年03期)
马原,孙培杰,李鹏,王磊,厉彦忠[8](2018)在《低温流体微重力池沸腾气泡脱落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微重力下的气泡动力学行为及其脱落特性是揭示微重力下流体沸腾换热机理的基础,而气泡处于空间复合弱力环境下,表现出不同于常规的特殊现象。以微重力下平板加热面上氢沸腾气泡为对象,展开了受力分析,考虑到Marangoni效应的影响,构建了受力平衡模型,进一步计算并分析了不同重力、压力、流体过冷度、壁面过热度下的气泡脱落直径。研究结果表明,当重力降低至某一临界值后,沸腾气泡存在3个不同尺度的脱落直径,且重力水平越低,气泡最大脱落尺寸越大,直径最大可达几十厘米。在常重力下,沸腾气泡仅存在0.01~0.1mm量级的脱落直径,压力对常重力与微重力下气泡脱落直径的影响差异显着,随着压力的升高,常重力气泡脱落直径不断减小,而微重力下最大气泡脱落直径有所增大;在微重力下,流体温度越低则过冷度越大,因此气泡最大脱落直径也越大,液氢过冷度每提高1K,最大气泡脱落直径增大约10%。当重力一定时,存在临界壁面过热度,且只有当壁面过热度超过该临界值时,沸腾气泡才会存在3个脱落直径。当压力越高、流体温度越低时,该临界过热度越小。(本文来源于《西安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9期)
贾丽琼,杨丹,王梁,龙娜[9](2018)在《九瑞矿集区燕山期中-低温热流体系统特征及其矿化作用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蚀变-流体地质填图是近年来用于了解流体系统和指导矿床勘查的重要方法。九瑞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铜金铅锌矿集区。对九瑞矿集区开展系统的野外观测与综合研究,结果显示九瑞矿集区存在海西期喷流沉积流体系统、燕山期岩浆流体系统和燕山期中低温热流体系统。本文探讨了九瑞矿集区中-低温热流体的特征及其空间分布,同时也讨论了与其相关的矿化作用及矿化分布情况。与中-低温热流体相关的矿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岩体外围与硅化断裂破碎带密切伴生的Au(Ag)矿化,以及迭加在海西期层状硫化物之上的层孔改造型Ag(Au)-Cu-Zn-Pb矿化,且在矿集区内小腊山、港南、邓家山、东雷湾、金鸡窝、白杨畈等多地均有发生。(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期刊2018年S1期)
芮骥才[10](2018)在《用于低温两相回路传热的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微型流体泵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机械泵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散热(MPTL)技术是通过机械泵驱动流体工质循环于换热器之间进行相变实现热量传输的技术。作为新型的主动热控制技术,因其具有良好的传热效率以及较高的可靠性,能适应空间载荷日益增长的高热流密度散热需求,在空间热管理以及电子元器件温控领域有着良好的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国内外有关应用于两相流体回路泵的开发相对较少的现状,设计了一款磁致伸缩驱动的隔膜式金属微泵。通过理论以及仿真分析,得到了整机的设计参数以及优化方案,研制样机并对其流动性能进行了测试,最终搭载微槽道换热器同时以氨为工质进行了多温区传热性能实验,验证了其有效性。本文首先对近年来泵流体散热技术的背景以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调研和归纳,并对其驱动方式进行分析比较。用于流体回路的泵的驱动形式多采用旋转动力类,如离心泵及齿轮泵,鲜有关于往复位移式的泵用于两相传热回路的报道。在详细比较微泵结构形式、材料物性以及驱动方式的优劣基础上,分析了隔膜振动式微泵用于流体回路的可行性,进而确定磁致伸缩驱动的金属隔膜泵作为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超磁致伸缩材料(GMM)在交变磁场中可发生周期性地应变,其变形规律由压磁方程决定,该材料配合驱动线圈即可组成磁致伸缩致动器(GMA)。根据选定的致动器与后端隔膜泵的耦合方式,在低频工况下对磁致伸缩材料的控制方程进行了线性化处理,建立了整泵的电-机简化模型。分析GMA的磁路结构,并基于ANSYS Maxwell电磁分析软件对整个致动器的磁路进行了磁场分布仿真,并利用形状因数作为判据对几何结构取最优值,结果表明线圈内外径分别为20mm与50mm时致动器有最低的铜损。搭建了激光位移测试平台对致动器进行位移输出测试,验证了磁路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致动器位移输出达到了1000ppm以上的设计值,但需偏高的95W输入功耗。为了降低致动器功耗,分析了使用永磁体作磁偏置的方案,就可行的四种永磁体空间结构布置方案进行了磁场分布及输入功耗的的仿真比较,结果表明中间均布两段磁体的方案能提供最合适的偏置。随后对永磁体偏置方案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永磁体偏置方案可将整个致动器的功耗降低至41.6W,但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位移损失。基于磁致应变的线性化以及场强的正弦化假设,仿真结果定量地解释了该位移损失发生的机理。对分析确定的隔膜泵结构形式,从设计所需流量及驱动压力出发,对泵体组成部件中的连杆、隔膜以及微型阀门结构,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和详细设计。结合有限元仿真,从应力分布、振动等方面进行了设计参数校核,同时给出了相关的材料物性及密封工艺,得到了整个微泵的设计参数。从振动力学的角度出发,对原理样机的机械耦合方式建立了动力学模型,提取了包括GMA在内的所有关键弹性参数,对响应函数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在降低隔膜刚度及合理设计连杆刚度的情况下,泵体可实现共振,在理想情况下系统能够实现超过100的位移放大比。搭建了开式的流体测试平台,测试并分析了在不同驱动电压和频率下的泵流量输出特性。结果表明:以乙醇为工质时,泵具有2ml/s以上的体积流量输出,压头高于0.2MPa,达到了驱动两相流体回路所需的条件,同时在一定范围内,体积流量输出与驱动频率近似呈线性关系。通过对叁款阀片与泵整体性能的影响分析比较,刚度越小的阀片,可使微泵的工作频率范围更宽。对设计的共振系统进行了测试,结果显示使用聚酰亚胺的隔膜在10mm接触直径下能实现22.6倍的输出位移放大。使用上述设计的GMA驱动金属隔膜泵为压力源,以斯特林制冷机为冷源,乙醇为工质,搭载微槽道换热器组成流体回路,在0℃~-60℃条件下进行单相回路测试,对系统漏热进行标定,对大气条件下实验系统进行了误差分析。此后使用氨为工质,实验研究了磁致伸缩隔膜泵驱动两相流体换热系统的启动特性、在不同的外热流条件下的温度响应特性以及稳态传热特性。以氨为工质,在-30℃工作温度和1m传输距离时,系统可具有150W以上的传热能力。本文最后,对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器隔膜泵的设计以及实验规律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基于实验数据的分析及实际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对泵的进一步优化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期刊2018-06-01)
低温流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低温流体液、气两相的介电特性,通过向传统的电容-介电分布函数关系的线性近似方程中引入修正偏量,得到了修正的电容层析成像线性反演算法。以8电极电容层析成像传感器作为几何模型,对液氧-氧气管内两相流进行了模拟,对比了4种不同流型下原始线性算法、修正的线性算法及以全变分1范数正则化为代表的非线性算法的反演结果。采用相关性系数及图像误差定量衡量了反演结果的质量,结果表明,修正线性反演算法显着提升了反演结果的质量,全变分1范数正则化的求解耗时是修正线性算法的10倍以上。当赋以3%测量噪声时,非线性算法表现出对噪声极强的敏感性,修正线性算法具备更好的抗噪能力和反演结果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低温流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海燕,刘淼儿,杨亮,陈杰,许佳伟.LNG低温波纹软管内流体流动特性模拟分析[J].中国海上油气.2019
[2].谢黄骏,陈虹,高旭,郑旭东,张小斌.应用于低温流体两相流测量的修正电容层析成像线性反演算法[J].化工学报.2019
[3].陈红兵,龚雨桐,张晓坤,李思琦,王聪聪.基于太阳能低温集热蓄热的相变流体制备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9
[4].冯健,张德胜,施卫东,高雄发,沈熙.湍流模型在低温流体空化数值模拟中的影响及适用性研究[C].第叁十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暨第十五届全国水动力学学术会议论文集(上册).2019
[5].程雪梅,曹淑云,李俊瑜,喻遵谱,董彦龙.滇西点苍山变质杂岩中迭加低温糜棱岩的变形-变质、流体及地质意义[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8
[6].王夕,王珏,容易,黄辉,朱平平.热力学排气系统低温流体轴向掺混过程研究[J].导弹与航天运载技术.2018
[7].周绍华,黄永华,叶君建,高旭,陈虹.采用低温流体氘和氧的介电常数测量流体的密度[J].真空与低温.2018
[8].马原,孙培杰,李鹏,王磊,厉彦忠.低温流体微重力池沸腾气泡脱落特性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18
[9].贾丽琼,杨丹,王梁,龙娜.九瑞矿集区燕山期中-低温热流体系统特征及其矿化作用探讨[J].中国矿业.2018
[10].芮骥才.用于低温两相回路传热的基于磁致伸缩致动微型流体泵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