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民族主义论文_马春花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民族主义,文化,德国,浪漫主义,东正教,民族,新文化运动。

文化民族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马春花[1](2019)在《父系想象、文化民族主义与寻根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1980年代的重要文学思潮,寻根文学是一种文化民族主义文学,反映了在现代革命的普世价值发生危机之后,中国当代文学不得不转向内在的一种趋势。通过想象传承有序的父系家族谱系表征"原初中国",以及将"母子一体"的象征结构转变为"父子相认"的书写策略,寻根文学建构起一个男性自我与文化中国同构的主体认同结构。实际上,从不存在一个纯粹的"原初中国",也没有任何可靠的父族根系以供寻找,寻根文学只能在历史文化废墟中再发明父系中国,其文化民族主义叙事在重构中国主体的同时,并不能完全排除各种他者的挑战与质疑,并因此不可避免地具有自我瓦解的倾向。(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期刊2019年11期)

尚晓进[2](2019)在《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德国浪漫主义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具有明确的民族主义意识,其民族国家观念可以用文化民族主义来界定,然而,它不是传统上"天下主义"的翻版,而是明显融合了西方影响。很少被提及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尤其是源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的理念,构成周氏思想与学问的潜隐地基。回溯其思想中的德国渊源,可以发现,周作人以浪漫主义的有机论(organicism)为根基形成了相当系统的民族观念,从留日归来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致力于一(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9年07期)

徐志伟[3](2019)在《从废名到沈从文: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的启蒙叙事及其所引导的现代化改革引发了新一轮乡村社会危机。在新的危机的刺激下,废名和沈从文开始探寻重新理解"乡土中国"的新范式,重塑"乡土中国"形象,重构中国文化主体。两位作家遥相呼应,不但完成了一种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而且也为中国贡献了一种独特的现代性表达。(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4](2019)在《“台湾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文化认同提升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吴乐杨博士2018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台湾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文化认同提升机制研究(项目批准号:18BMZ028)。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未来将"推动两岸同胞共同弘扬中华文化,促进心灵契合"。为了回应国家号召与现实需要,本课题将研究对象聚焦于"台湾文化民族主义"的起源、建构、影响及应对机制。梳理"台湾文化民族主义"的起源、演变趋势,分析"台湾文化民族主义"兴起的背景、动力与媒介,研究"台湾文化民族主义"的构筑场域、理论特质与策略取向,探索"台湾文化民族主义"思潮对台(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晨怡[5](2019)在《现代民族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发生学——以五四文学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历史发生学的视角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是启蒙文明和进化史观所主导的现代民族主义话语在近代中国持续传播的产物。对"历史停滞"的批判和对"立人"、"立国"的诉求构成新文化运动表意实践的一体两面,其目的则是建立一个现代化的民族国家。这一话语实践,也贯穿在五四文学的叙事话语之中,并且通过对"风景"和"人"的叙述体现出来。(本文来源于《贵州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李武装[6](2019)在《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思想史的视角——基于梁启超的思想转变对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所做的审视》一文中研究指出民族"历史"一旦承载太多的现实政治砝码,思想的民族史注定重新划分与书写。梁启超的思想转变与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流变具有内在学理一致性,二者都围绕中国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问题递嬗了如下轨迹:从狭隘的"普遍主义"的民族主义转向以西方现代性为依托的政治民族主义,再转向现代性反思基础上的文化民族主义。必须承认,梁启超的思想转变是西学与东学、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等多重交互的必然结果,如今以梁启超为切点考察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演进,不仅在学理上契合着国际学界近年来"文明转向"——通过厘定"轴心文明"和"现代性"的关系来澄明"多样现代性"之进路,而且在历史和现实上契合着中华民族"现代"追寻的思想节点和"国家"形象塑造的"民族"语法。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必须以民族国家和民主国家建构为前提,以文明国家擘画为着力点,充分借助"自塑"与"他塑"双重力量,确保"外形"与"内神"同频共振。(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尚晓进[7](2019)在《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德国浪漫主义渊源》一文中研究指出周作人具有明确的民族主义意识,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尤其是源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的理念,构成他思想和学问的潜隐地基。回溯其思想中的德国渊源,可以发现,周作人形成了一整套以有机论为核心的民族观念,从留日归来至1930年代中期,他致力于一种浪漫民族主义的事业,围绕民俗学和新文学创建,从地域、乡土和民间的层面,发掘民族纯正的特质,保存民族生机,构筑文化认同。然而,周作人刻意淡化政治认同,抱着一种保全民族的退守姿态,这使得他的民族构建工程显得过于清静无为。(本文来源于《现代中文学刊》期刊2019年02期)

闫伟杰[8](2018)在《梁漱溟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梁漱溟心怀振兴中华的热愿,通过深入开掘儒家文化资源,重新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从而为近代中国开出一条超越西方的现代化新路。在他看来,文化是一个国家强弱与否的本原。近代中国之所以落后,其根源在于文化的失调。早熟的中国传统文化尽管在价值方面超过西方文化,但是在征服外物、应对国际竞争等方面却是不及西方文化。尽管如此,复兴中华民族却是既不能也无法走西方化的路子,只能从中国的文化传统出发,兴发儒家学说的真意,重建民族文化。总体来看,梁漱溟的文化民族主义主张具有明显的文化决定论倾向、儒家中心主义倾向、中体西用倾向和天下主义倾向。(本文来源于《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刘矜[9](2018)在《想象的共同体——从安德森笔下的民族主义理解后殖民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想象的共同体》~([1])中,安德森对"民族"(民族属性或民族主义)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可以看到,安德森认为"民族"是一种存在于人们的想象之中的心理的建构。在他的书中他主张先有民族而后再有民族主义,后者是主观上感性上的想象,是一种意识形态。这也让我联想到在众多后殖民文学作品中,大多是以文化身份的追寻为主题。在理解安德森对民族与民族主义的形成过程之下,能更好地理解后殖民文化以及它的作品背后其深刻的文化含义。(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9期)

李志强,王逸群[10](2018)在《当代俄罗斯文论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俄罗斯学界的文学批评家,如杜纳耶夫、叶萨乌洛夫、扎哈罗夫等人通常把宗教性视为俄罗斯文学的首要属性,甚至将诸多文学作品看作是福音书文本的衍生形态。此类文学批评通常以东正教作为俄罗斯文学的母题,隐含着借助东正教文化精神与西方文明分庭抗礼的姿态,其内在继承了19世纪霍米亚科夫、梅烈日可夫斯基等人思想的文化民族主义立场。(本文来源于《阿坝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文化民族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周作人具有明确的民族主义意识,其民族国家观念可以用文化民族主义来界定,然而,它不是传统上"天下主义"的翻版,而是明显融合了西方影响。很少被提及的德国浪漫主义传统,尤其是源自德国哲学家赫德尔(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的理念,构成周氏思想与学问的潜隐地基。回溯其思想中的德国渊源,可以发现,周作人以浪漫主义的有机论(organicism)为根基形成了相当系统的民族观念,从留日归来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致力于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民族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1].马春花.父系想象、文化民族主义与寻根文学[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9

[2].尚晓进.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德国浪漫主义渊源[J].社会科学文摘.2019

[3].徐志伟.从废名到沈从文:乡土中国形象的再生产与文化民族主义的建构[J].青海社会科学.2019

[4]..“台湾文化民族主义”思潮与中华文化认同提升机制研究[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5].张晨怡.现代民族主义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发生学——以五四文学为中心[J].贵州社会科学.2019

[6].李武装.国家形象塑造与民族文化认同:思想史的视角——基于梁启超的思想转变对晚清以降中国民族主义思想所做的审视[J].青海社会科学.2019

[7].尚晓进.周作人文化民族主义与德国浪漫主义渊源[J].现代中文学刊.2019

[8].闫伟杰.梁漱溟文化民族主义思想述论[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8

[9].刘矜.想象的共同体——从安德森笔下的民族主义理解后殖民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8

[10].李志强,王逸群.当代俄罗斯文论中的文化民族主义倾向[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8

论文知识图

传统手工艺知识产权立法保护需求层次...民族 宗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1)“于无画处笔生花·石鲁艺术大展”专题石鲁...2:乐于学习的态度与善于学习的能力对促...民族 宗教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2)6:钱君匋设计的《文艺月报》创刊号封面...

标签:;  ;  ;  ;  ;  ;  ;  

文化民族主义论文_马春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