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国文学,中国,二十世纪,戏曲,经学,胡适,小说。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论文文献综述
刘月悦[1](2019)在《场域理论视角下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变革》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作为方法来观照21世纪的中国文学变革,可提供一种流动的、可变的观察剧烈变化中的中国文学的视角。"文学场"作为文化生产场中的一个次场,在政治场、经济场、媒介场等场域及其资本作用下,生产、流通、接受等各个环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的精英文学观念中反复陈述的文学"式微",其实不过是场域的边界日渐模糊的表现,"去精英化""媒介化"正在成为新世纪中国文学变革的可能道路。(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李茂民[2](2019)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再批判与再解读——基于社会主义启蒙视域旳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观存在很大问题,它把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排除在外,无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文学史观是西方现代启蒙话语影响的结果,而这种西方现代启蒙话语无法解释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也无法解释中国的革命历史和现实。这就需要对启蒙重新认识和阐释。事实上,启蒙不仅包括自由主义启蒙,也包括社会主义启蒙。社会主义启蒙是对18世纪启蒙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它改变了世界格局,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方向。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启蒙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社会主义启蒙性质,社会主义启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底色和主旋律。社会主义启蒙为20世纪中国文学准备了理论和创作队伍,规划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营养,使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自己的叙事特色,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特征。(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刘小毓[3](2019)在《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较文学形象学成型于20世纪90年代,文学作品中的异国形象不是对异国现实的复制或再现,而是经过"文学化"和"社会化"的异国想象总和,即包含了创作者个人理解和再诠释以及注视国长久以来的社会集体想象。本文研究了二十世纪美国文学的中国形象并取典型作品加以分析,包括"陈查理"系列、《大地》等,旨在分析作品中的中国形象及其产生的背景原因。(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9年20期)
金涛[4](2019)在《致敬五四学人 嘉惠当代学林》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上半叶,自1911年清王朝灭亡辛亥革命成功,到1919年“五四”运动,再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时期的思想解放促进了文学研究的繁荣,由此产生了大量优秀的论文和着作,为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产生于这一时期的着作,或分(本文来源于《中国艺术报》期刊2019-05-22)
[5](2019)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叁人谈·慢说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本书系钱理群、黄子平和陈平原叁人合着。书中收入《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和《关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对话》等名文。《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一文,发表于1985年,其提出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说,对于今天的中(本文来源于《当代文坛》期刊2019年03期)
赵敏俐[6](2019)在《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文学研究的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1917年,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一变革标志着“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用这段话来形容自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前期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变革,真是再贴切不过了。自1911年清(本文来源于《人民政协报》期刊2019-04-22)
王铭曦[7](2019)在《浅谈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与文学的跨界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美术和文学都存在自身的局限性,美术家或作家受到美术或文学的专业视野遮蔽,愈发精专的美术与文学相对阻碍了对社会与个人情感的准确表达。美术与文学需要一定的介质将其糅杂在一起,建立审美共通感,以达到其功能上的不断强化,才能更好的承担起时代赋予它们的共同责任。(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9年04期)
张治[8](2019)在《钱锺书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反思》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现代文学家的钱锺书,一直有意疏离于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之外。而作为学问家的钱锺书,也很难列于某个具体研究领域之内的学术谱系。假如沟通"文学"之"文"与"学"之异同关系,则可认识到钱锺书的学术思想和文学风格对于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具有独特的反思性价值。从他对于明季与晚清的西方文学对中国之影响的种种批评与讨论来看,他将异质文明的交流视作更具本质意义的文学生态,以此建立迥异于现代国族话语路向的世界主义文学观念。而汇通中西的学术眼光,使钱锺书在评骘近现代中国文学的热点问题时能够充分深入其所倚仗的思想资源之中,重新检览新创与因袭的虚实情况,由此呈现真正有价值的部分。钱锺书对于展示个人才能的文学形式感的重新强调,对于文学修辞与学术思想密切关联的揭示,在新时代的汉语文学环境下都有助于启发学界,激活看似陈旧、"死去"的文学资源,从而彰显和发扬作为"永恒之当下"的文学本质意义。(本文来源于《学术研究》期刊2019年03期)
王再兴[9](2018)在《作为批评概念的“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批评实践中的"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概念,长久以来显得粗略和本质化;它应该表现出来的历史化底蕴和内在肌理,也一直显得模糊不定。这一概念的诸多义项,实际上都植根在文学史的遗留论域,阐释的概念、资源和结构,以及叙述的混沌与罅隙等所构成的互文系统中:"20世纪"已经具有了区别于传统"时间"的内质、结构、特征和意义;处在阐释方法、独特性空间和知识装置等层面中的"中国",也让我们在整体化地运用这一概念时充满了犹疑;"乡土"的复杂面向,则不仅包括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内容,还包括典型的阐释难题。这些都在"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的叙述和批评中留下了广泛的征候。我们就此提出"研究‘乡土文学’,将思何为"的自我警醒,或许并不是多虑。(本文来源于《青海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6期)
杨剑龙[10](2018)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的回眸与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按照文学史本身的发展特点和脉络进行思考,将中国现代文学置于世界文学发展的背景中展开梳理分析,关注和强调文学史的艺术形式等的内部研究。黄修己、唐金海、周斌、顾彬、严家炎等主编的文学史,都受到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的影响。有学者反思和探究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批评该观念存在的缺憾和不足,然而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的提出,其贡献与价值仍然是功不可没的。(本文来源于《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种文学史观存在很大问题,它把社会主义性质的文学排除在外,无法使自己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种文学史观是西方现代启蒙话语影响的结果,而这种西方现代启蒙话语无法解释社会主义的发生和发展,也无法解释中国的革命历史和现实。这就需要对启蒙重新认识和阐释。事实上,启蒙不仅包括自由主义启蒙,也包括社会主义启蒙。社会主义启蒙是对18世纪启蒙思想的批判继承和发展,它改变了世界格局,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方向。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就是社会主义启蒙不断扩展和深入的过程,20世纪中国文学在这个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世纪中国文学具有社会主义启蒙性质,社会主义启蒙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底色和主旋律。社会主义启蒙为20世纪中国文学准备了理论和创作队伍,规划了发展方向,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营养,使20世纪中国文学形成了自己的叙事特色,呈现出了独特的美学特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论文参考文献
[1].刘月悦.场域理论视角下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变革[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李茂民.“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再批判与再解读——基于社会主义启蒙视域旳考察[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3].刘小毓.二十世纪美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J].北方文学.2019
[4].金涛.致敬五四学人嘉惠当代学林[N].中国艺术报.2019
[5]..《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叁人谈·慢说文化》[J].当代文坛.2019
[6].赵敏俐.二十世纪前期中国文学研究的特色[N].人民政协报.2019
[7].王铭曦.浅谈二十世纪初中国现代美术与文学的跨界现象[J].风景名胜.2019
[8].张治.钱锺书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反思[J].学术研究.2019
[9].王再兴.作为批评概念的“二十世纪中国乡土文学”[J].青海社会科学.2018
[10].杨剑龙.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整体观的回眸与思考[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