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

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

岳爱峰[1]2003年在《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文中认为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与家庭各有其独立的价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替代。幼儿园与家庭中的任何一方都不能单独完成幼儿教育任务,幼儿的协调发展需要二者互相配合和补充。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主要是为调整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制订的。它对引导幼儿园与家庭的联系和相互作用,规范二者的职责和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研究1978年以来我国家园关系政策发展演变及其特点的基础上,试图发现决策者价值观念的变迁,据此提出启示与建议,为决策者提供理论借鉴,以进一步完善家园关系政策。 研究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概念界定。首先分析了什么是政策、教育政策、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指出家园关系政策是教育利益在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分配。其次,论述了教育政策是决策主体以一定的理论和价值观念为指导进行主动选择的过程。因此,政策必然涉及价值。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什么是价值和政策价值。政策价值分析,是对决策者价值观念的分析,反映决策者对政策问题的认识和看法,并随社会发展而有所变化。 第二部分,从四个方面、叁个时期回顾了1978年以来我国家园关系政策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一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幼儿园的布局考虑到方便家长和幼儿;家园联系目的是为了教育幼儿和指导家长,内容上注意双向联系和沟通,提倡联系的经常性和联系方式的多样化。二是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幼儿园设置和收托对象进一步方便家长和幼儿;家园联系目的和内容更加具体细致,明确提出幼儿园要帮助家长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家园联系制度化,规定了幼儿园在幼教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和影响、辐射作用,幼儿园和家长学校共同指导家庭教育;幼儿园设置家长委员会,争取外部支持。叁是90年代中期至今,与上一时期相比,家园联系目的与内容、家园联系的制度化都没作太大变动,只把“幼儿园可成立家长委员会”改为“幼儿园应成立家长委员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变,社区成为家园联系的新进展。 第叁部分,对家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在回顾1978年以来我国家国关系政策发展与演变基础上,分析了决策者的价值观念。一是儿童利益优先,关于儿童的一切行动均应以儿童的最大利益为一种首要考虑,家园关系政策也不例外。二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相结合而以幼儿园教育为主,它反映了国家对幼儿教育的干预和控制,其本质是教育权力的分配。叁是教育平等,其核心是教育机会均等。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配合和补充,保障教育机会利用的均等。四是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可为儿童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支持。五是组织应加强与外部环境的交流和联系。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相互联系,共同发展。 第四部分是启示与建议,针对实际提出“应该如何”的论断,以进一步完善家园关系政策。即灵活地为家长服务,提升幼儿园竞争力;幼儿园应成为社区幼儿教育中心;加强幼儿教育督导,为贯彻执行家园关系政策提供制度保障;关注教师在家园联系中的重要地位,促使教师成为家园联系的行为主体;加强幼儿园与小学、社区适龄幼儿家庭的联系;加强社区居委会在社区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郝晓岑[2]2013年在《中国幼儿体育政策研究:权利保障与权利救济》文中指出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幼儿的健康状况不但对其自身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未来我国人口的质量。因此,关心当前幼儿体育教育和管理的改革发展现状,关注当前幼儿体质健康素质的发展是关系到中国未来人口素质和社会未来发展前途的重要战略问题。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教育学、体育学、法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全面阐述幼儿体育政策的基本涵义和理论分析框架。以体育权利的保障和救济为突破口,对发达国家幼儿体育政策和具体的实践进行比较和梳理,总结建国以来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取得的成就,全面客观分析我国幼儿体育发展存在的政策问题,并对幼儿体育事故进行内涵、外延以及归责原则进行了拓展分析。研究最后从幼儿教育政策的内容、形式、体系和建设原则提出了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建设构想。研究不仅对政府完善幼儿教育决策具有积极的参考价值,同时全面拓宽了幼儿体育的研究视角。研究结论如下:第一,幼儿体育包括幼儿园体育和分散在家庭的幼儿体育,它指学龄前儿童利用身体活动达到教育目标的过程,幼儿体育是学前教育的主要内容。幼儿体育的全球化发展是在体育全球化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种全球化更多地缘于世界各国青少年体质普遍下降的现实危机。第二,幼儿体育的价值体现于幼儿体育的生物价值、社会价值、国家战略价值以及权利价值。第叁,幼儿体育权利是幼儿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幼儿体育权利,是指幼儿在有关身体练习的各种活动和各个方面所被确认和应该享有的权利。目前我国基本形成了较全面的幼儿体育权利保障体系。第四,国际幼儿体育政策发展经历了幼儿体育运动实践开展与政策酝酿阶段、现代幼儿体育政策萌芽阶段和现代幼儿体育的综合法治阶段叁个阶段。第五,中国幼儿体育政策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幼儿体育政策表现出“政策流”现象。第六,幼儿体育权利从属于教育权;幼儿体育权利在我国目前是一种推定权利。建国以来,我国幼儿体育政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同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第七,幼儿园和幼儿之间的法律关系是一种教育、管理、保护关系。目前,我国幼儿园体育事故归责实践中,更多地适用“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公平责任原则为辅”的归责原则。研究最后从幼儿体育政策体系建设、幼儿体育侵权案例的梳理、幼儿体育组织形式和内容的重构以及体育伤害事故社会保险机制的建设等方面提出政策性建议。

王凌玉[3]2017年在《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些年,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推动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紧抓学前教师的队伍建设,关键是要通过开展培训,促进学前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历史,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的发展经历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学前教师培训体系也在摸索中逐渐建立起来,有效促进了学前教师培训事业的发展。然而,由于学前教育在我国得到重视的时间并不长,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的制定并不完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本文凭借政策文本作为依托,对改革开放以来相关政策的演进历程做出梳理与总结,以考察其影响因素,并从中归纳出其发展演进的特点,进而结合政策文本材料分析当前政策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对策和建议。本文综合使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案例研究法,结合教育学、政策学等相关理论,共分为五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前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历程进行深入探究,具体如下:第一部分为引言,包括概念界定、与研究相关的文献综述,及对本研究价值的论证说明。第二部分按照时间顺序,将1978至2016年间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政策的恢复与探索阶段(1978-1988年)、政策的法制与规范阶段(1989-1998年)、政策的巩固与创新阶段(1999-2009年)、以及政策的系统与完善阶段(2010-2016年),并对每一阶段相关的文本内容展开分析和解读。第叁部分主要是基于对学前教师培训政策演进历程的梳理,分析影响政策演进的主要因素,即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环境的作用;国内学前教育发展条件的制约;我国教师教育体制改革的驱动;政府职能范围方式转变的影响四个因素。第四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的特点。史论结合,归纳出了政策总体追求由数量转向质量;政策文本之中学前教师主体性不断凸显;政策核心价值由效率转向公平叁个特点。第五部分通过综合考量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的演进历程,探究文本背后反映出的问题与矛盾,即政府实施某些学前教师培训政策缺乏支持;学前教师培训立法工作缺位;学前教师培训政策评估体系不健全。在反思现状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与建议,一是要强化政府职能,为学前教师培训履行公共服务职责;二是要加强立法保障,为学前教师培训事业保驾护航;叁是要完善评估体系,对培训政策注重反思与改进。

卫沈丽[4]2017年在《美国“家长参与”政策批判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儿童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最主要的两个实施单元。学校伴随着家庭教育功能的部分衰退而兴起,经过大规模扩展、专业化建设以及现代制度建构,已经成为现代世界中教育的压倒性主力,家庭的教育职能则处于边缘和次要地位。然而,随着儿童对现代学校制度的依赖和儿童发展标准多元化之间张力的扩大,家校合作已经势在必行。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以政策路径进行持续而坚定的家校合作关系建构,希图将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涵盖所有家庭。应该如何看待这一政策倡导下的家校关系的本质?美国对家校关系的政策倡导,代表着家庭的独立教育职能重回儿童发展主流视域,还是代表着家庭已经作为一种现代学校制度的附庸工具而被重新界定?家校关系是否需要政策引导?政策系统能否对家校关系作出合法的、有效的引导?又该以什么作为评判其合法性和有效性的依据?本研究试图通过以下几个部分对上述研究问题加以探讨:第一章确立家校关系的政策考察路径,即依据哈贝马斯的系统与生活世界学说这一理论视角确立考察家校关系政策的有效性和合法性标准,对美国“家长参与”政策研究进行一种政策价值定向。第二章进行美国“家长参与”政策的历史背景和文本解析,通过厘清政策的目标人群、政策目的与宗旨、政策方案的设计以及政策逻辑特征等基本轮廓,初步辨识出美国“家长参与”政策的基本价值定位的“失真”。第叁章阐释美国“家长参与”政策的理念基础,揭示美国主流文化群体的家校关系特征、“家长参与”观念的演化,及其对当下的“家长参与”政策进行的“自以为是”的同构。第四章从种族隔离和歧视对政策目标人群的生活和教育经历、文化传统,以及价值观念等层面的影响来审视其家校关系方面的认知基础,并以此质疑美国“家长参与”政策的针对性、适切性、合法性和有效性,从而揭露美国以主流阶层的家校关系观念为基础建构起来的家校关系政策正在对政策目标群体进行着系统的意识操纵的现实。第五章诠释美国“家长参与”政策以经验分析为主的科学研究、各种标准化工具以及联邦权力与联邦基金等作为其“合法化”路径,试图让所有家校关系实践的利益相关者接受它并付诸实践。揭示政策在专家统治意识、技术主义以及工具理性的驱动下,以各种工具性途径引导和强化社会主流阶层的家校关系意识,呈现出政策系统对家庭教育的“侵占”。第六章梳理并展示美国“家长参与”政策实践中的矛盾,进一步指出“家长参与”政策对处境不利儿童家长和教师主体间的文化冲突、处境不利家长与中产阶级白人家长主体间的文化冲突的忽视已经严重地影响了政策对有效性的价值定位。在结语部分,本研究指出:1.美国“家长参与”政策在基本价值定位和价值选择上存在“失真”与“自以为是”的扭曲现象,政策对政策目标人群的家校关系型塑并非基于其共享的意义和生活世界,而是基于各种“工具理性”的合法化路径,这直接导致政策对家校关系行动者的主体间性的忽视,家校关系符号意义再生产的过程变成一个去政治化的、意识操纵的过程;2.美国家校关系的政策导向导致美国儿童养育“学校化”;3.美国“家长参与”政策代表着一种受现代工具理性侵袭的家校关系,它会导致家庭的独立教育职能、亲子关系以及儿童养育理念等的逐渐异化。通过对美国“家长参与”政策的考察研究后发现,家校合作热潮所倡导的,并非家校的真正合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家庭也远非是一个独立的教育职能单位。相反,政策导向的家校关系中,家庭已经成为现代学校制度的附庸工具,强大的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因素已经将家庭吸附于学校的经济功能的实现过程中,家长所能掌控和发挥的对学校教育的监督、建议、问责和申诉的功能都是被囿限于家庭对学校的经济功能的依赖的范围内,很难真正独立地、有意识地自主关注儿童的自由发展。家庭和儿童都已经成为现代理性的规格产品,非理性的情感沟通以及儿童的基本生活需求等方面都已经逐渐被学业成绩这一中心任务所掩盖,甚至无视;各种严肃的道德也都被适应体制内生存和发展的各种个性品质所代替。这是现代理性对家庭和儿童生活的“侵占”,而非人的理性选择下的认同与共识。

刘园园[5]2015年在《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4)》文中指出人生百年,立于幼学。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础中的基础。制度化是现代化的基本特征,制度变革的成效,往往决定着教育现代化的成败。反思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对当前及今后学前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启示作用。本研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搜集、整理、提炼与归纳,系统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六十多年来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变迁历程。从新中国各时期学前教育制度内容入手,深度探究影响学前教育制度变迁的内外因素,总结学前教育制度发展的整体特点,进而反思制度变迁过程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对策与完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提出新中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这一研究问题,系统总结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清晰界定了核心概念,并具体阐述了研究价值与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按照时间发展顺序,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学前教育制度变迁的进程,划分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1949—1956年)、社会主义建设及动乱时期(1957—1977年)和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2014年)叁个阶段。并对每一时期学前教育制度发展状况和主要内容进行概括和总结,旨在梳理新中国成立以来不同历史阶段学前教育制度的主要内容。第叁部分旨在从国内外两个环境以及教育制度内外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的影响因素,即:世界学前教育改革的推动;国内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教育制度本身的利益驱动。第四部分试图通过对我国学前教育制度的变迁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建设过程中呈现出的整体特点,即:学前教育制度的变迁与社会制度的变迁密切相关;学前教育制度的变革存在路径依赖;学前教育制度建设有赖于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第五部分是在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建设进行宏观把握和分析的基础上,对学前教育制度建设中尚存的主要问题进行反思,以期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对策与完善建议。

刘小红[6]2013年在《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文中认为任何一次教育改革都可以说是课程的改革,而每一次课程改革又都是一次课程价值的选择。我国幼儿教育课程领域还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是诸多问题的关键所在。研究幼儿教育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需要借鉴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发展演变的历史经验与教训,而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对我国幼儿教育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进行专门、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选取我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演变的历史作为研究对象。从1903年湖北武昌幼稚园的开办至今,我国有专门机构的幼儿教育已经发展了百余年。在1922年进行的学制改革中,幼儿园教育制度正式成为学制系统的一部分,幼儿园课程改革也因此受到教育界的高度重视。1932年《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使中国拥有了第一个自己的专门的幼儿教育课程文件,这标志着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幼儿教育界所进行的第一次课程改革取得了较大的成果。此后,在不同历史背景下,我国幼儿教育史上陆续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幼儿园课程改革,在改革中,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也发生了相应的嬗变。本文以课程价值取向为历史主线,研究中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幼儿园课程的变化,旨在明晰我国幼儿教育现代化进程中不同时期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取向的流变,及造成如此流变的影响因素,以为当前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提供咨鉴。根据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采用文献分析、历史比较、内容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其中内容分析方法主要是用于对幼儿园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价值分析,以定量的内容分析法为主,辅以定性的内容分析方法。文章包括导论共有十个部分:导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问题提出的背景、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及创新之处、文献综述和研究设计等。正文第一部分论述了近百年来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渊源。把中国传统蒙学思想作为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历史源头,把清末民初新式幼儿教育的出现及学前课程价值取向的位移作为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历史转点。正文第二部分至第七部分分别论述了各个时期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背景、形成过程及价值表征。这六个时期分别是民国“单元中心制”课程时期,新中国建立初“仿苏分科”课程时期,“文革”期间的“革命文体”时期,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统编教材”时期,20世纪90年代形成的“领域课程”时期,2001年《幼儿教育指导纲要》颁布之后的“活动体验课程”时期。每个时期课程的价值背景基本从政治形态、文化生态、教育理论思潮、国家教育方针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价值形成过程大致从国内学术界关于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成果、幼儿园课程改革与实验等方面进行阐述;价值表征是基于每个时期课程文件和代表性幼儿园教科书的内容分析,包括课程目标的价值指向、课程目标的叙写方式所反映的价值取向、课程内容选择的价值取向、教科书价值取向、课程组织形式及教学模式所体现的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分析。正文第八部分基于对这六个时期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结果,纵向比较了不同时期课程价值取向的发展,以曲线图等形式展现其流变态势。通过比较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中国近百年来幼儿园课程目标取向的历史流变呈现出这样的趋势:第一,几种课程目标价值取向的关系从“单元中心制”时期的价值“和合”,历经多次摇摆,至今再次趋向“和合”;第二,在几种目标取向中,“价值灌输”呈现出最为剧烈的起伏变化;“基本知识和技能”取向呈现出最为平稳的流变态势;第叁,“价值灌输”和“能力学习”在不同时代呈现出博弈状态,而“能力的学习”与“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流变态势则具有趋同性;第四,“自我实现”价值取向基本呈现不断升高的趋势,文革这一特殊时期除外。(2)课程目标叙写方式越来越凸显表意目标、凸显儿童主体。(3)幼儿园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上,趋于价值和合,即强调内容来源的丰富性、兼容性。(4)教学模式的变化呈现出与课程组织形式的相关性,趋向灵活多样性。(5)教科书价值取向的流变呈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价值关涉类故事一直居于主导,但价值无涉类故事处于上升趋势;第二,教科书的“道德价值”基本处于绝对主导地位,意识形态教育价值自改革开放之后呈现逐渐减弱趋势,自然生态教育价值取向、科学价值和人文精神所占比重一直较少,但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第叁,自改革开放以后,道德价值取向趋向于侧重个性品质,意识形态取向从重“领袖”走向重“爱国家爱民族”意识;第四,教科书中文本人物的流变呈现出故事角色类型的丰富均衡、突出儿童形象、“男性为尊”意识的消减、“精英意识”的消减等特点。(6)在课程组织类型上,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组织取向在实质上一直属于学科形式,区别只是在于单一学科还是学科融合,以及是学科统摄活动还是活动统摄学科。正文第九部分是基于历史分析和历史流变趋势的总结和反思。首先总结了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流变的整体特点:传统蒙学思想是影响着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一条文化暗流;教育理论思潮是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嬗变的风向标;课程实验的力度和广度决定着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科学性;时代精神总是较为明显地体现在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之中;中国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历经百年流变之后进一步呈现出“和合”之势。反思包括四个方面:第一是基于幼儿园课程影响因素的反思,在政治与幼儿课程价值取向的关系上,提出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应超脱于政治,保持政治与幼儿园课程价值间的张力的观点;在文化与幼儿园课程的关系上提出正确处理传统文化及新文化对于幼儿园课程的价值和意义,根据本土“情境”即当下的国情及幼儿园课程的本质属性,做出取舍,使“静水”与“浪潮”和谐交融,形成富有生命力的“活水”的观点;在外来教育理论与本土课程实验的关系上,提出立足本土幼儿园课程实验,构建本土幼儿教育理论,以保存课程价值取向稳定性持续性的观点。第二是基于“幼儿园应该教什么”的反思,包括对“传统知识”命运的反思,提出要正确对待传统知识,确立科学的幼儿园课程知识价值观;“教什么”的反思中还针对人文精神不足的问题,提出加强幼儿园人文精神涵育问题,以幼儿教育名着“窗边的小豆豆”为案例阐释了人文精神的“真、善、美”内涵。第叁是对幼儿园课程价值体系中存在的几组对立取向进行反思,提出辩证看待不同取向,树立“和合”的课程价值观。第四是基于幼儿园课程价值存在的“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反思,提出打破二元论,构建基于儿童发展的幼儿园课程价值体系的观点。最后,提出幼儿园课程编制主体和实施主体应把价值慎思作为一种职业习惯,以确保课程价值取向从设计到实施的一致性。

何浩[7]2014年在《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研究》文中提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建设一支稳定、专业、高素质的幼儿园教师队伍,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也是我国幼儿教育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保证。而明确而合理的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是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保障的核心因素,是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规范化、法制化、制度化的首要条件和基本内容。本研究以我国社会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以及教育体制改革为背景,本着公正、科学、适用的价值基准,主要运用文献法与访谈法,重点分析了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的历史变迁、现实状况及成因,并提出了自己的思考与建议。本研究中的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构建,是从教育法理学的层面为幼儿园教师队伍发展进行一个初步的探索,旨在对幼儿园教师队伍管理与基本权益保障提供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本论文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以理论思考为主,旨在明确教师法律身份的概念、基本规范以及影响教师法律身份建构的主要因素,这也是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建构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对1949年以来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变迁的历史线条与教师队伍发展的现实挑战进行梳理与分析,并在对我国当前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现状进行分析后发现:目前,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是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这一定位模糊了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特征与劳动特点,在实质上降低了教师的社会地位,引发了幼儿园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中一系列的问题与困境。第叁部分是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模糊的原因分析,包括我国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滞后性、我国学校与教师法律关系不清晰以及我国学前教育管理体制的特殊性。第四部分是思考与建议,通过对其他国家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类型、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趋势、幼儿园教师的特殊性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的分析基础之上,对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进行如下的定位:以公益性为经营目的,按照政府定价进行收费幼儿园,包括教育行政机关举办的公立幼儿园和各种类型的普惠性幼儿园(包括民办普惠性幼儿园,小区配套的普惠性幼儿园,未改制的差额拨款、自收自支型的国有企事业单位办幼儿园,各种集体办幼儿园等),在这些幼儿园中任教的教师的法律身份为国家公务雇员:以营利为经营目的,由民间单位、团体及私人举办的幼儿园,在其任教的教师的法律身份为从事幼教工作的教育雇员。为保障幼儿园教师的法律身份,应尽快制定《学前教育法》,在法律中明确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明确民办幼儿园的法人身份属性;完善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强化教师准入:构建幼儿园教师职称职务制度,保障教师的专业属性;完善幼儿园教师聘任制度,规范教师聘任过程。

易新涛[8]2009年在《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是指由政府、社会公共组组织和广大农民集体供给,农民都能公平、普遍享用,以保证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之基本需要的公共产品或公共服务。人民公社时期,以农村集体经济为基础和依托,国家必要投入和农民参与为补充,国家、集体、农民共同为广大农村提供了农业生产基本建设、文化教育、合作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它马克思主义农村公社思想的实践和丰富,是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关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特色鲜明,又存有不足。随着人民公社的解体,尽管这些制度设计早已成为不复存在,但是对于当今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首先从中外思想宝库中搜寻和分析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并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追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发展沿革;然后,横向展开,具体研究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农村文化教育、农村合作医疗、农村社会保障等主要基本公共服务;最后,从宏观上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进行总结性思考,分析它的主要特点,评价它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它的局限性,以及对当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并使之均等化的启示。本文分叁大部分八个章。第一部分即第一到叁章,主要是绪论、理论渊源和历史溯源;第二部分即第四到七章,分章论述主要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第叁部分即第八章和结束语,总体分析其主要特点、地位和作用、局限性和对当今的启示。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提出了选题的缘由,分析了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阐释了相关概念,提出了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和框架,并对本文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作了一些说明。第二章主要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理论渊源,即欧洲空想社会主义理论中有关未来社会的设想、马克思主义关于未来社会的设计(共产主义社会理论和农村公社理论)、苏联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主要是列宁的农业公社理论和合作社理论、斯大林的农业集体化理论),以及中国传统思想中的民本、大同、均平思想。第叁章是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历史溯源及其概述。本文简要考察封建王朝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民国时期不同历史语境下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包括乡村建设运动、国民政府的农村合作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互助合作运动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结合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分析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时代背景,概述性地介绍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内容。第四章主要论述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围绕“农业八字宪法”,人民公社时期,国家、集体和农民共同努力,为农业生产所提供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即治理江、河、湖、海,大兴水利工程;改良土壤,治理水土流失;推进农业机械化、工业化、化学化和电力化;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建立推广服务体系,提供农业气象服务,以及建设农村公路,发展邮电事业等。本文最后对这一时期农业生产基本建设进行了总体评价。第五章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文化教育。本文分别从基础教育、扫盲和业余教育、职业教育叁个方面,逐一阐述了各自的体系、内容、形式,以及民办教师问题,并对农村文化教育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六章围绕“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的医疗卫生方针,着重论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包括: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历史沿革、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主要服务内容等。最后,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合作医疗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进行了一些分析。第七章着重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以集体保障为主、国家保障为辅的农村社会保障。在回顾人民公社时期农村社会保障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思考了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和方式,包括农村社会优抚、灾荒赈济、贫困救助、“五保户”供养、麻风病人医治、回乡精简职工救济、下乡知识青年安置等,并对此进行了总体评价。第八章从宏观上阐述了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主要特点、作用和意义、局限性及其原因,以及对当今建立和完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启示。最后是结束语,在回顾本文研究的基础上,着重分析本文研究的不足和尚未研究的问题,并对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后续研究提出了一些设想。

李彦琳[9]2012年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旨在研究改革开放至今叁十多年以来(1978-至今)我国大陆进行的幼儿(3-6岁)道德教育变革历程,揭示其经验教训,以资当今幼儿道德教育的历史借鉴。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目的:回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从社会背景、国家政策、学术研究、幼教实践等几方面总体呈现这段历史的面貌,获得比较完整和系统的认识;挖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动因,揭示变革的本质和特征;阐述幼儿道德教育,包括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在内的探索和变革,以及家庭和社会对幼儿道德教育的合作与影响等,揭示幼儿道德教育内外环境的相互作用;评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历史功过和正负社会效应,总结经验和教训,凸显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的理论抱负和实践教训,展示幼儿道德教育本土化、理论化、科学化、民主化的努力;探寻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未来路向,尝试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历史镜鉴和自己的思考,以期服务与指导当前中国幼儿道德教育建设。本研究在简论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幼儿德育变革的总体面貌基础上,再分叁个时期展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与发展的历程,最后在梳理我国传统幼儿道德教育宝贵遗产基础上展望未来幼儿道德教育之路结束。既考虑总体印象和时空的贯通性,给人完整的感觉,易于把握历史脉络,又在每一时期中抓住有代表性的、典型的、引起轰动效应的思想观点、理论思潮、历史史实、典型案例等,有点有面,力争史论结合,论从史出。具体采用的方法有: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现象学的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等。本文除文献综述和绪论外,正文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概略描述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幼儿道德教育的大致面貌,主要谈到以下几个历史时期的幼儿道德教育:1949-1956年间新中国幼儿德育以俄为师的基本格局;1956-1966年间中国幼儿德育出现的极左苗头;1966-1976十年浩劫中中国幼儿德育遭受的重创。这一部分是为后面本文的重点论述部分作历史的铺垫,明晓其中的前因后果,而不至于突兀和分裂之感。第二部分描述1978-1992年间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面貌。1978年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的破冰之旅,国门洞开,西方先进理论纷至涌来,中国在大量翻译外国相关文献的同时,也开始探索我国幼儿德育相关理论。这一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重整旗鼓,各项工作开展顺利,幼儿德育有规范的全国性大纲,德育目的明确,德育内容比较切合幼儿,运用了多种途径和方法。但此期幼儿德育受政治影响颇深,原因一是来自于新中国成立后过于强调教育的政治功能所形成的教育=政治的片面化、简单化和绝对化思维定势尚不能一蹴而就的转变;另一个原因在于高度划一的计划经济是此期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经济基础,令出一门的集权思维也使得幼儿道德教育呈现政治化、成人化、单一化倾向。第叁部分描述1992-1999年间我国幼儿道德教育的面貌。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掀起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二次浪潮,标志着我国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观念更为多样化,幼儿道德教育已经不能用政治的观念来解决一切了;加之中国此期面临的政治困境,也导致社会道德价值混乱。此期的幼儿教育事业一方面必须承受不规范的市场经济冲击带来的恶果,功利充斥,目光短浅,诚信回落,质量有所下滑,幼儿道德教育领域也深受影响,另一方面面对市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竞争协作、劳动报酬等观念的更新,能从道德的经济学角度更完整地认识道德的本质,认识更加多元。第四部分描述2000年至今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的面貌。新世纪是我国幼儿教育的又一次起步,经过二叁十年的修炼和积淀,新世纪的幼儿道德教育更加关注幼儿自身的道德建构,倡导以人为本的幼儿德育观,提倡道德教育回归儿童、回归生活、回归道德教育本身,对幼儿社会性发展与道德教育之间的关系进行厘清,认真对待了国学热中文化寻根对幼儿道德教育的意义。第五部分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功过进行总体评价,挖掘经验,总结教训。并在对我国儒家传统幼儿道德教育精髓和糟粕的认识上,前瞻中国幼儿道德教育未来之路,那就是:立足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实践、融会中西优秀幼儿道德教育价值观,守先待后,兼收并蓄,推陈出新。当前最重要的任务之一,是在尊重儿童的主体性发展基础上,以升华儿童道德生命为重要使命,建设以儿童为本位的有中国特色的幼儿道德教育理论体系。总之,改革开放30多年来,幼儿道德教育在中国社会变革的浪潮中,在儿童道德哲学理论指导下,在借鉴儿童道德心理学相关成果基础上,最突出的转变乃是思维方式的转变。我国的幼教工作者变得日趋理性和善思,转变了过去单、片面、刻板、僵化的思维,正在学会整体、多元、辩证、开放的思考,对幼儿道德本质、幼儿道德心理结构特点、幼儿道德教育方式方法的合理运用等一系列幼儿道德教育的基本问题有了较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并通过国家干预等行政手段使幼儿道德教育趋于合理和完善。中国幼儿道德教育的美好未来必将:从泛政治走向人本化、从外铄走向内发、从片面走向多元、从灌输走向对话、从规范走向发展、从分离走向融合!

宋明星[10]2016年在《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迄今为止,我国的住房制度改革实施已有叁十多年历史,其中同步进行了保障性住房制度建设,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保障性住房制度经历着从无到有,从计划到市场的过程。本论文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视角,对保障性住房的制度构建、城市空间分布、建筑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试图提出一个较为全面的,涵盖从体系建设到建筑细节全过程的策略。论文按“国内外保障房制度建设比较研究——基于保障房住区与城市关联性分析保障房城市空间形态——保障房体系制度、城市空间、保障房住区设计等宏观、中观、微观层面的设计策略”路线开展研究。首先,梳理出保障性住房制度在住房制度改革五个阶段中扮演的角色和发展过程,对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房、棚户区改造、城中村进行了专项研究。这部分研究的意义在于从宏观的角度看待城市关联性视角下的保障房建设,与我国保障性住房制度构建、城市非平衡性、未来发展趋势的预测等内容都有着密切的关联,这也是相比其他建筑学背景的研究者而言,本文花了更多笔墨于这个过程分析的原因。选取香港、新加坡、美国、英国等境外地区和国家的保障性住房制度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得出的启示包括:成立专门的运营管理机构;设计严密的保障性住房运行机制;准确把握市场与政府角色;发展住房公积金制度;注重资金平衡;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金融支持体系;提供租用和购买的渠道;“体面住房”标准的全面性;更新计划的公众参与度、关键工作者的住房保障问题等。论文结论部分借鉴了他们的先进做法和理念。很多学者的研究都分析了保障性住房建设中显性问题,如边缘郊区化、大型化趋势、公共服务设施缺乏、给城市形象和社会治安带来负面影响等。传统研究方法是从城市选址和规划层面分析,但得出的结论往往失之于表面。本研究基于保障房与城市关联性视角,提出了保障性住房与城市空间之间、保障性住房与被保障人群生活方式之间、保障性住房建设与运行模式之间这叁个彼此关联的本体间存在的问题,其关系对保障房在城市空间中规划、建设、分配、运转等会有深层次的影响,形成了保障性住房与相应城市空间的关联性,包含:城市非平衡性、城市间及城市自身非公平性、被保障人群自身非平衡性发展、生活肌理改变与社会属性的认知、硬质边界的规划与复合化界面、自组织行为带来的自生长性、资本的力量与保障属性的关系、混合居住模式和空置房等方面。从保障性住房与城市关联的密切程度来看,保障性住房小区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叁大类型和六种子型:自我完善型中的依托超大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企业及园区子型;城市迭加型中的自身带动城市发展子型和依托主城区迭合发展子型;斑块融入包含有机更新融入城市子型和城区地块新建融入子型。论文对每个子型的存在基础、规模、与主城区距离、配套设施完善度、就业岗位特点和交通方式等方面都做了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保障性住房形态构成分析是本文主要创新点之一。通过前文的分析,研究尝试提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制度层面的宏观策略,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中观保障策略,保障房住区公共空间营造与住宅设计微观策略。这几个方面同时也是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1、宏观策略。包含立法和制度两个方面。首先确定保障性住房体制社会公平性、保障适度性、长期动态性、地区非平衡性等基本属性,这些属性有的是各国之共性,有些则是我国特有的。从保障主体、保障房类型、保障标准、保障方式等几个主要方面做出法律构建的建议,尤其针对农民工、新就业大学生、各类引进人才、老龄化人口等保障对象做了长期趋势的预判。制度建设主要是操作层面的构建,包括:资金筹集的方式、建设与管理的框架建设、准入标准与退出机制、信息系统建设和公开等几个方面。2、中观策略。研究基于城市关联性下的城市空间提出:组团平衡与混合居住;公共交通导向;多元化房源下的空间选址;复合界面等四大方面十叁点针对性策略。针对这些通用性的策略在叁种保障性住房形态类型中的具体应用,又针对性的提出了相应的细则,例如自我完善型中提出了产业与生活安置的关系、相应的大运量交通体系、相对疏离与城市的邻里单元塑造、产业远景下的住区更新等策略。城市迭加型提出了快速聚集人气带动发展的方式、构建网络化交通、推动居住中复合化社区模式等策略。在斑块融入型中,棚户区改造等方式如何与保障对象和空间结合、当居民置换后,中心城区二次开发中保障性社区的社区活化方法和原则等策略。3、微观策略。保障房设计策略主要提出了小区总图层面的空间策略,户型和单元层面的类型和组合设计策略,单一空间内部的利用与改造策略,总体而言也是一步步将空间尺度由大及小,全方位对保障对象的居住条件进行研究。在小区整体空间层面重点在于提取了保障房与普通商品房不同的特点开展研究,这也是改变设计师只看到二者居住的共性,忽视了保障对象特殊性,从而提出的专门的设计策略。户型与单元策略上,收集了近百种近年来实施的保障性住房户型与商品房小户型,通过ldbk的功能体系分类法,对各种不同户型做了分门别类的研究。同时按多层与小高层、高层住宅研究了外廊式、内廊式、单元式、塔式、跃廊式等不同单元的组合特点。另外从人体行为需要的具体空间尺度、关联空间尺度、单一空间的综合利用方面,提出了套型间的空间置换、套型的合并与拆分、套型内部空间的局部重组、空壳支撑体等方式。

参考文献:

[1]. 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D]. 岳爱峰. 山东师范大学. 2003

[2]. 中国幼儿体育政策研究:权利保障与权利救济[D]. 郝晓岑. 北京体育大学. 2013

[3]. 我国学前教师培训政策演进研究[D]. 王凌玉.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 美国“家长参与”政策批判研究[D]. 卫沈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7

[5]. 我国学前教育制度变迁研究(1949-2014)[D]. 刘园园. 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 中国现当代幼儿园课程价值取向的流变与反思[D]. 刘小红. 西南大学. 2013

[7]. 我国幼儿园教师法律身份研究[D]. 何浩. 西南大学. 2014

[8]. 人民公社时期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研究[D]. 易新涛. 武汉大学. 2009

[9].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道德教育变革研究[D]. 李彦琳. 西南大学. 2012

[10]. 基于城市关联性的保障性住房发展历程与设计策略研究[D]. 宋明星. 湖南大学. 2016

标签:;  ;  ;  ;  ;  ;  ;  ;  

1978年以来我国幼儿园与家庭关系政策的价值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