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护理

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护理

陈美英缪星黄秀芳

(福建省立医院心血管内科<26区>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目的总结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我院2006年12月至2012年5月施行的258例行封堵术的患儿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260例患儿中,房间隔缺损(ASD)102例,室间隔缺损(VSD)8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67例,肺动脉瓣狭窄(PS)2例,其中封堵器脱落1例,经外科手术后出院,4例因缺口大封堵未成功,室间隔缺损封堵术后溶血2例,术肢皮下血肿1例,经术后积极对症处理,患儿痊愈出院。其余252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经皮介入封堵术对一些常见先心病可达到根治效果[1],护士在术前、术中、术后密切的观察和细致的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关键词】封堵术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8-0130-02

术前加强介入手术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术后身心康复[1],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2],术后密切观察病情、细致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发生,缩短住院天数,提高治愈率。

经皮介入封堵术因创伤小、痛苦少、成功率高成为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重要方法,但患儿年龄小,血管细,不配合、手术操作难度大、风险高,细致的护理尤为重要。我院自2006年-2011年12月共施行260例,手术针对患儿特点,采取相应护理措施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本组患儿260例,其中男178例,女82例,年龄3.3-15岁,平均年龄12.4±8.1岁,体重12.1—46kg。其中房间隔缺(ASD)损102例,室间隔缺损(VSD)89例,动脉导管未闭(PDA)67例,肺动脉瓣狭窄(PS)2例。

1.2手术方法患儿平卧导管床上,根据年龄大小、视合作程度给予基础麻醉和/或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右股静脉或股动脉,在X线透视下手术医生根据缺口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放置封堵器前观察缺口的位置、形态、分流情况及周围解剖结构,确定所放位置效果满意后释放封堵器。

2结果

260例患儿中,4例因缺口大封堵未成功,室间隔缺损堵术后溶血2例,经术后积极对症处理,封堵器脱落1例经外科手术后患儿痊愈出院。其余252例封堵术后无发生封堵器脱落、机械性溶血、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心包填塞、肺栓塞等并发症。

3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术前加强介入手术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术后身心康复[2]。介入手术是一项有创的治疗方法,对患儿用小儿能理解的语言主动与之交谈、做游戏,消除其陌生及恐惧心理。患儿家长担心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应与患儿家长充分沟通,医务人员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图片等讲解有关封堵的知识,告知他们成功病例,消除忧虑心理;同时告诉他们术后术肢制动、卧床时间、饮食、排便、术后伤口观察护理上注意事项,主动配合诊疗。

3.1.2术前准备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的术中配合是手术顺利进行的保证[3]。做好术前各项检查,如心电图、两维心脏彩超、x线胸片、凝血功能、血尿常规、粪常规、肝肾功能等,术前训练床上大小便,基础麻醉的患儿术前禁食禁饮6小时以上。术前监测生命征做好记录,术前30分钟对哭闹不止的患儿给予肌肉注射5-10mg镇静。选择左上肢建立安全静脉留置通路备用。

3.2术中配合及护理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脉搏,严密观察有无心律失常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注意心电图示波变化。麻醉过程始终在场,观察患者面色表情,做好各项应急处理。密切配合医生,及时听取患者的主诉,以便及时发现由于导管操作引起的心包填塞等。导管进入心腔时,可能出现心律失常,应立即提醒医生暂停操作,迅速退出导管,同时备好2%利多卡因、阿托品0.5mg/ml,以便急用。术中严密观察血压变化,防止低血压。术中出现低血压,可能与术前禁食、导管操作刺激迷走神经反射引起,需及时撤管和补液处理。

3.3术后观察与护理

3.3.1基础麻醉后护理去枕平卧,头偏一侧,常规备吸引器,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L/分,保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对麻醉苏醒期间出现的躁动,给予适当约束肢体,密切看护防止意外事件发生。

3.3.2生命征的观察给予心电监护,密切观察心率、心律、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变化,并做好护理记录。每天监测体温4次,连续3天。体温﹥37.5℃时注意是否穿刺处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根据医嘱给予抗生素静脉输入。观察心率变化,及早发现房室传导阻滞。如出现呼吸困难,气促等注意是否发生肺栓塞,立即汇报医生进行处理。

3.3.3穿刺部位护理密切观察伤口情况,伤口出血、渗血是封堵术的主要并发症之一。儿童血管管径小,导管对血管损伤大,术中肝素化易造成伤口出血。伤口使用弹力绷带“8”法包扎,不易松脱,有利于伤口处血小板凝集;术后肢体严格制动,保持直立位,经静脉穿刺制动6小时,经动脉穿刺制动12小时。因患儿年龄小,自制力差,不合作易哭闹等特点,要求术后卧床休息12-24小时增加了护理难度。我们采用和蔼的语言告知伤口出血危险,表扬其优点,取得他们的信任,运用注意力分散法,如讲故事、玩玩具、看电视、玩电脑等方法缓解卧床带来的不适感。术肢在制动期间给予按摩,指导健侧肢体活动,床上翻身缓解术后卧床不适。本组患儿1发生局部小血肿,经过10天自行吸收,6例局部渗血,经换药包扎后3天出院。

3.3.4观察皮肤、尿液情况动脉导管未闭堵术后注意观察尿色,警惕机械性溶血发生;尿量多少反映肾功能情况,及早发现对比剂肾病的发生。注意皮肤情况,造影剂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引起黄疸。麻醉清醒6小时后饮水1000-1500毫升或水化治疗,减轻造影剂的影响。

3.3.5封堵器脱落及栓塞是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严重病并发症[4],由于封堵器型号选择不当或放置位置不合适所致,封堵器脱落易进入肺循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等症状,注意心脏杂音,及早汇报医生及时处理。

3.3.6肢端血运观察和护理患儿血管细,易致术后血运不畅,下肢血栓形成。术后注意观察足背动脉搏动,肢端皮肤颜色、温度、有无肿胀等情况,术后常规应用阿司匹林100mg口服,低分子肝素钠(速避凝等)3000单位皮下注射。使用抗凝期间注意观察牙龈出血、大小便颜色,皮肤、粘膜有无出血倾向。本组无血栓、出血倾向发生。

3.3.7饮食护理本组患儿均系基础麻醉,清醒后6小时给予饮水,进食顺序以少量开水、流质饮食、普食过渡。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富为主,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3.8排便护理术后患儿需卧床12-24小时,大小便管理较困难,对8-14岁患儿,我们指导床上排便,男患儿使用尿壶或保鲜袋接尿,女患儿使用尿不湿或根据病情、伤口情况摇高床头35-45°指导排便,同时护理人员按压伤口防止出血或渗血。便后及时处理伤口纱布,对被尿液浸湿的纱布及时更换重新包扎伤口。本组5例患儿经各种诱导措施仍无法自行排尿,使用导尿术。

3.3.9出院指导术后遵医嘱口服抗凝药如阿司匹林3-6个月,适当活动,避免剧烈活动及感冒,保持情绪愉快。术后1、3、6个月12个月复查心脏彩超,无异常即可正常生活。出现气促、胸闷等不适症状及早到医院就诊。

4小结

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是近年来开展的新技术,是一种损伤小、不留疤痕、痛苦少、患儿恢复快的介入治疗方法。但任何手术均有风险,小儿又是特殊的人群,因此要求护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细致地观察力,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及早汇报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健康教育,有利于患儿身心健康,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参考文献

[1]赵玉红,王青,高金秀,等.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J].交通医学,2008,22(2);203-205.

[2]胡洁,杨永丽,王超.提高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术后患儿及家属护理需求的认知度[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12(7):331。

[3]杨春萍,林素清.先天性心脏病经皮介入封堵术128例护理体会[J].海南医学,2010,3(21):143-145.

[4]钱明阳,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的远期疗效及并发症的防范[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2,27(1):8-10.

标签:;  ;  ;  

经皮介入封堵术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围手术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