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张庆峰, 尹培荣[1]2008年在《腰椎失稳的诊治现状》文中指出腰椎的运动节段随年龄的增长将发生不同程度的结构性改变,运动节段稳定性的维持与脊柱本身的结构和与之相关的肌肉系统有关。因创伤、感染、肿瘤、退形性变、各种减压手术、先天畸型或峡部裂等因素造成的腰椎不稳,和由此引起的下腰痛,已被广泛研究。然而对腰椎节段失稳概念

唐志辉, 谢天喜, 刘晓岚[2]2007年在《两种融合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05例疗效比较》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比较腰椎后路固定后椎间融合与后外侧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9月至2005年1月手术治疗105例退行性腰椎失稳症手术治疗效果,其中59例行椎间融合术、46例行后外侧融合术。分别评价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及综合评分。【结果】随访12个月至34个月,椎体间融合组手术时间少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两组术中失血量、住院天数接近,差异均无显着性(P>0.05);术后综合评分,椎体间融合组高于后外侧融合组,差异有显着性(P<0.05)。【结论】腰椎后路减压内固定后行椎间融合术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优于后外侧融合术。

唐雄[3]2007年在《脊柱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技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文中认为目的:研究新型脊柱外固定器(PETF)结合椎间盘镜下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生物力学性能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1、介绍并分析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经皮椎弓根系统)的结构、组成、设计原理与特点。结构与组成: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主要部件包括:经皮穿针椎弓根螺纹钉、纵向固定螺钉、侧方固定螺钉、连接器、纵连接棒和横向连接片。设计原理与特点:以相邻的上、下位椎体固定螺钉为支撑点,对滑脱不稳椎体进行提拉复位,器械的结构和安装相对简单。2、生物力学实验:成人新鲜尸体的脊柱(L1~S1)共6具(男4具、女2具),进行非破坏性的脊柱叁维运动稳定性测试。每一标本均进行五个状态的测试:状态A为完整腰椎标本,作为对照组;状态B为L4~5失稳的腰椎失稳模型;状态C为L4~5失稳使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械固定;状态D为L4~5失稳使用新型脊柱外固定器固定并椎间植骨;状态E为L4~5失稳使用RF—II固定并椎间植骨。评价该器械结合后路椎间融合在叁维运动范围方面的生物力学性能。3、初步临床应用:在临床工作中选择合适病例应用PETF结合椎间盘镜下后路椎间融合术,评价其初步临床疗效。结果:1、新型脊柱外固定器设计合理,遵循了简便、实效、微创的原则。2、生物力学评价: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结合椎间植骨与RF—II器械加椎间植骨一样均能增强不稳节段的稳定性。状态B的活动范围明显大于状态A,有显着性统计学差异(P<0.01);状态D、E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个方位的稳定性均明显优于正常脊柱(P均小于0.05) ;状态D、E之间在6个方位的稳定性的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均大于0.05)。3、临床疗效评价:本组病例均在随访中。近期疗效根据Steffee方法评定临床结果:优12例,良3例,中2例,所有病例腰腿痛均明显改善或消失。术后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隙高度恢复,术后3月已有骨性融合。外固定器无松动断裂。中晚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评价。结论:新型脊柱外固定器结合后路椎间植骨的生物力学测试表明该术式叁维稳定性良好,具备临床可行性,应用新型外固定器结合椎间盘镜下后路椎间融合术治疗下腰椎不稳具有创伤小,出血少,不遗留永久内置物,临床疗效可靠,是一种具有发展前景的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组合微创技术。

刘路平[4]2006年在《老年人退变性腰椎疾病手术治疗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探讨(1)老年人退变性腰椎疾病的近中期手术疗效;(2)手术适应征的掌握、手术方式的选择、内固定及融合节段的选择以及围手术期等问题。 方法 选择2003年9月~2006年3月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骨科符合入组标准的146例退变性腰椎疾病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及手术组。对照组41例采用保守治疗(对症、牵引、卧床、腰背肌功能锻炼、理疗等治疗)。手术组105例均采用经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后路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分别于治疗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学会(JOA)腰痛疗效评分法评定疗效,并对比手术组手术前后的腰椎正侧位X线片影像学改变,了解术前与术后椎间隙高度、滑脱角、融合率、断钉率及过屈过伸动态X线片上下椎体间活动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1)JOA评分:手术组术后评分较术前有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段的JOA评分比较,手术组术后各时间段评分均有显着的提高(P<0.05)。手术组术前JOA评分为7~10分组比11~15分组的术后优良率更高(P<0.05)。(2)手术组术后随访1~2年X线片显示所有病例均达骨性融合,融合率100%;术后椎间隙高度较术前恢复,腰椎不稳病例椎间活动度较术前减小;未发现骨不连或假关节形成;无断钉、断棒情况。 结论 (1)经腰椎后路全椎板减压+椎体间融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固定术治疗老年人退变性腰椎疾患临床疗效满意,愈后良好。(2)掌握好手术适应症、手术方案得当,围手术期良好的护理,可很好的缓解症状,提高手术疗效,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马金梁[5]2012年在《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文中指出脊柱疾患在临床很常见,多发于中老年人及某些特殊职业;腰椎以及颈椎病变居多,发病率高于胸、骶椎疾病;二者的发病率在中老年人中可占百分之八十以上,严重妨碍了人们正常工作并降低了生活质量。一般来说,采用各种非手术疗法后仍无缓解的脊柱疾病患者有必要采取手术治疗。作为一种治疗脊柱疾病与创伤的外科手术,椎间融合术被人们应用至今有接近百年的经验积淀。椎间融合术因其术后良好的治疗效果被看做是脊柱外科史的里程碑之一。作为手术金标准的自体髂骨移植具有较高的融合率,然而,随之而来的并发症是一个较难避免的问题,文献报告自体髂骨植骨融合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百分之二十五,而且自体髂骨常因强度较弱而塌陷,继而出现椎间高度下降,导致椎管内空间变小,或降低减压效果。虽然椎间融合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但长期积累随访的数据资料显示,目前椎间融合器仍存在一些缺陷,无论材料上或设计上,均有较大的进一步改进空间。椎间融合器按其材料是否可在体内生物降解分为可吸收型和非吸收型两类。最先设计研制的cage材料是非吸收类材料。金属是最早被使用的非吸收型椎间融合器材料,主要为不锈钢、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然而,众所周知,金属类较人体骨骼强度高许多,制出的融合器刚度太大;而且金属类材料与人体组织相容性差,另外,金属不被X线穿透难以观察融合情况及影响术后MRI检查而被逐渐淘汰。其他较多的非吸收型融合器有碳纤维椎间融合器、聚醚醚酮(PEEK)及新近开发研制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融合器,弹性模量均较金属类更接近于正常成人骨骼,而成为目前手术台上的主流融合器。大量研究证明,适宜的压应力刺激可以促进骨折愈合,加速植骨融合。虽然PEEK等材料制作的融合器在植入早期应力遮挡效应不明显,但后期随着其内部植骨逐渐吸收降解,而作为非吸收型融合器,其并没有随内部的植骨相应的吸收下降,导致椎体植骨融合界面之间的压应力下降,出现显着的应力遮挡效应,产生了不利于椎间植骨融合的生物力学环境,由此而影响了融合速度及效果。异体骨虽然可吸收,没有应力遮挡效应,但由于来源有限以及疾病传播风险,另外还存在和自体植骨块同样的后期塌陷问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当前,许多学者已开始转向研究开发可能更适宜人体的生物可吸收型融合器。其中,研究较多的融合器材料是多聚乳酸(Polylactideacid,PLA)。理论上,采用聚乳酸制成的可吸收椎间融合器能克服可吸收类融合器因其内早期植骨降解后产生的应力遮挡效应。然而聚乳酸椎间融合器也存在自身的不足之处,主要包括力学强度欠佳、聚乳酸在体内的降解速度过快,因此导致在椎间融合前聚乳酸类融合器的强度往往已经不能达到胸腰椎脊柱载荷所需了。聚乳酸类融合器在脊柱轴向载荷的作用下极易发生塌陷椎间高度丢失进而出现脊柱不稳等现象;另外其组织相容性也不太理想,降解产生的乳酸局部堆积可出现无菌性炎症及溶骨等不良反应。因上述原因,聚乳酸类以及类似的多聚乙醇酸类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尚未在临床上推广普及使用。鉴于上述可吸收型及非吸收型椎间融合器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提出了早期主动增加压应力刺激,加速椎间与植骨的融合,后期防止椎间融合器塌陷的新型设计理念。具体实施方法是组合可吸收型材料和非吸收型材料制作新型椎间融合器。新型可吸收材料采用新开发的多聚氨基酸/硫酸钙;非吸收型材料采用临床上已使用多年的cage材料n-HA/PA66。将两种材料组合,以期实施上述理念,达到早期增加对椎间融合器内植骨的压应力刺激,提高融合速度,后期仍具有足够的强度支撑椎体的预期效果,改善融合效果的目的。目的:1.设计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PBIFC),制造出实验样本。2.采用有限元模型评估部分可吸收融合器的生物力学性能,并与非吸收型椎间融合器比较。3.评估部分可吸收融合器的体外生物力学性能。4.在大型动物体内进行腰椎融合实验,评估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融合效果,探讨其作为椎间融合器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1.在目前国内临床上使用多年的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间融合器的基础上,设计出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并与公司合作造出样品。2.选29岁健康男性自愿者进行腰椎CT扫描(重医二院放射科),通过工作站将扫描获得的图像导入计算机中,建立完整L3/L4腰椎功能节段的有限元模型,并进行验证。在该模型基础上,模拟经前路植入一枚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或非吸收型椎间融合器,分别建立了腰椎融合术后即刻和术后4周的模型,包括: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植入即刻和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入即刻的模型,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植入4周和n-HA/PA66椎间融合器植入4周的模型。依次在L3上表面施加400N轴向压缩模拟脊柱轴向压缩运动;400N轴向压缩预载荷和10Nm扭矩模拟脊柱前屈、后伸、旋转和侧屈运动,采集融合器、植骨、L4上终板的应力值及L4上终板应力分布轮廓数据。比较各椎间融合器及植骨在不同运动状态下的应力值和L4上终板的应力分布图。对植入两种cage四周前后进行生物力学评估。模型的建立及运算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12.10。3.选健康小牛的新鲜L3-L4腰椎制作成单独的腰椎功能节段,模拟前方入路行椎间融合器植入。部分前纵韧带及纤维环被切去,钳出髓核并尽量清理终板软骨。打磨平部分骨性终板后分别斜向植入一枚PBIFC、一枚n-HA/PA66融合器和自体髂骨块。通过加载扭矩模拟脊柱的各种功能运动状态,测试各cage植入后腰椎节段的活动范围,比较各组数据,评估PBIFC用于腰椎融合的稳定性;然后测试PBIFC的拔出力学性能;最后测评PBIFC的抗压性能。4.16只本地雌性山羊,随机分为3组:A组,植入载满自体髂骨的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B组,植入载满自体髂骨的n-HA/PA66椎间融合器;以及C组自体髂骨块。在每只动物L2-L5叁个椎间隙经前路植入以上两种椎间融合器和一枚自体髂骨块,顺序随机,行腰椎间融合术。成功手术的实验动物在术后即刻以及术后每月拍摄山羊腰椎侧位片,观察植骨融合情况,测量计算融合前后椎间隙高度(DSH)变化。术后24周处死动物行CT扫描,观察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融合度评分;随后取术段标本切片,作Masson、甲苯胺蓝染色后镜下观察,了解植骨与椎体间融合、材料与椎体界面成骨及新骨形成情况,以及材料在体内降解情况。结果:1.成功设计出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并制造出产品样品。2.建立出完整L3/L4脊柱功能节段有限元模型。各工况结果显示,在融合器植入即刻,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内植骨的应力值高于n-HA/PA66椎间融合器;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自身以及L4上终板的应力值均低于n-HA/PA66椎间融合器;两组融合器在L4上终板的应力轮廓未见明显区别。各融合器植入4周,两组模型的应力差值较植入即刻时更大;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在L4上终板的应力轮廓较n-HA/PA66椎间融合器大。3.体外力学测试结果显示,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具有和n-HA/PA66椎间融合器相近的抗压、抗扭及抗拔脱性能,结果无显着性差异;各指标均高于作为椎间融合术金标准的自体髂骨块,具显着性差异。4.在部分可吸收腰椎间融合器的动物体内融合实验中,术前及术后即刻叁组间DSH无显着性差异;术后4周至24周,nHA/PA66组与PBIFC组及髂骨组DSH差异显着(P<0.05),其中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组及髂骨组的DSH降低更显着;术后4周至16周,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组同髂骨组间DSH无显着性差异,但术后20周和24周髂骨组DSH较PBIFC组显着降低(P<0.05)。影像学检查,术后24周X检查显示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组的融合度与自体髂骨相比已无显着统计学差异,但较nHA/PA66组融合度高。24周时,叁组CT层面融合度评分,髂骨组的融合度评分高于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组,但无统计学差异;PBIFC组的融合度评分高于nHA/PA66组,具统计学意义。术后24周行组织切片:PBIFC组可见作为cage盖的多聚氨基酸/硫酸钙材料已降解完全;在上下椎体界面的植骨区可见到较多成熟骨小梁,材料上下表面与终板骨组织已经相互嵌合,融合器与终板界面可见大量新生骨组织及纤维骨痂形成。结论:1.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外形规格等设计符合目前主流,并将设计理念成功融入;部分可吸收融合器强度合适,空间足够,结合紧密,适应腰椎的生理结构;各部分材料与人体骨骼弹性模量接近。2.有限元结果说明:部分可吸收融合器能长时间维持其内植骨的压应力;相应的融合器自身对终板压应力更小。3.PBIFC用于腰椎融合将具备足够的抗压及抗滑脱、抗扭转力学性能。4.PBIFC应用于山羊椎间融合,能够维持腰椎间隙高度,在观测时间内实现融合,效果优于同样外形结构的非吸收椎间融合器。

袁永建[6]2008年在《入路及Cage对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的影响》文中提出目的:探讨手术入路及椎间融合器(cage)对下腰椎椎间植骨的融合率的影响。方法:首先回顾性的总结和分析了2004年—2008年期间,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骨创科对96例患者行下腰椎椎间植骨手术,其中腰椎滑脱52例,男26例,女26例;下腰椎不稳症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6例,男8例,女8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35-78岁,平均52.23岁。采用ALIF、PLIF、TLIF、ILIF四种手术入路,均进行椎体内固定,对椎体间处理时随机分为2组,单纯植骨组:椎体间植入叁面皮质骨的骼骨块;填充碎骨块的cage组:平行植入2枚填满自体骨的方形PEEK cage,2组分别于术后3,6,12,24个月通过影像学检查测定椎间融合情况。结果:通过对这96例患者术后的跟踪观察,在术后24个月后,采用ALIF、PLIF、TLIF、ILIF四种手术入路,椎体间融合率无统计学差异(t=20.537,P=0.593)。但是,单纯植骨组和填充碎骨块的cage组,椎体间融合率有显着统计学差异(t=22.617,P<0.001)。前者明显低于后者(t=81.327,P<0.001)。结论:术后椎体间融合率与手术入路无明显相关性,但一定要根据不同的疾病、不同个体的身体差异,选择最为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单纯自体植骨,还是采用填有自体骨的椎间融合器,对融合率有着明显的影响,后者的效果明显好于前者。无论是采用单纯自体植骨还是使用填有自体骨的椎间融合器,都要尽可能提高植骨量。无论是采用单纯自体植骨还是使用填有自体骨的椎间融合器,都要选用合适的内固定。

参考文献:

[1]. 腰椎失稳的诊治现状[J]. 张庆峰, 尹培荣. 贵州医药. 2008

[2]. 两种融合方法治疗退行性腰椎失稳症105例疗效比较[J]. 唐志辉, 谢天喜, 刘晓岚. 医学临床研究. 2007

[3]. 脊柱外固定器结合微创技术治疗下腰椎不稳的生物力学研究及初步临床应用[D]. 唐雄. 南华大学. 2007

[4]. 老年人退变性腰椎疾病手术治疗的研究[D]. 刘路平. 昆明医学院. 2006

[5]. 部分可吸收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研究[D]. 马金梁. 重庆医科大学. 2012

[6]. 入路及Cage对下腰椎椎间植骨融合率的影响[D]. 袁永建. 山东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螺纹椎体间融合器治疗腰椎节段性不稳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