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局域性论文_刘玉洁

导读:本文包含了非局域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诱导,正交,黄芩,几何,测量,通信。

非局域性论文文献综述

刘玉洁[1](2019)在《双原子真空场系统中量子纠缠、非局域性和几何量子失谐的动力学演化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纠缠和量子非定域性是量子力学中最本质的概念,它们在量子信息领域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应用。比如:量子稠密编码、量子隐形传态、量子纠错码、量子调控、量子模拟、量子纠缠网络等方面。在不同的量子系统中二者之间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的研究热点,而且在研究过程中也取得了很多重要的进展,但是前人的研究工作大多数都是基于考虑马尔可夫环境或非马尔可夫环境,偶极相互作用以及原子本身初始状态的角度来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很少有人会考虑到原子的空间运动,本文在考虑原子空间运动的情况下,研究了纠缠和贝尔非定域性之间的关系。众所周知,纠缠是量子关联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一直将纠缠完全等同于量子关联。直到后来人们发现有一些量子系统纠缠为零,但是它们却可以实现单个量子位确定性量子计算的指数加速,由此使得人们认识到,纠缠并不能等同于量子关联,它仅仅是量子关联中的一种,所以促使人们从测量的角度,将关联分类,从而提出了量子失协的概念。由于量子失协的计算需要大量的优化程序,所以随着系统维数的增加,计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只能得到一些特殊量子态的量子失协的解析表达式,由此促使人们提出了几何量子失协这一概念来替代原来的量子失协。在计算几何量子失协的过程中,很少有人考虑到原子的空间运动,本文在考虑原子的空间运动的情况下,研究了几何量子失协和贝尔非定域性之间的关系。综上所述,在考虑原子空间自由度的前提下,本文研究了纠缠与贝尔非定域性以及几何量子失协与贝尔非定域性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概括如下:一、首先,我们研究了两个初始处于Werner类态型内态的原子,同一个真空多模噪音场相互作用的系统的贝尔非定域性和纠缠动力学,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1)贝尔非定域性随着时间演化进而突然死亡,而纠缠却总是渐进地趋近于0,并不出现纠缠突然死亡的现象。(2)我们还发现纠缠存在的时间远远长于贝尔非定域性存在的时间,而且贝尔非定域性发生突然死亡的时间要早于纠缠消失的时间。另外,我们还对两个Werner类态之间的量子关联时间做了比较。(3)我们也发现,对于这两个Werner类态,虽然纠缠和贝尔非定域性都随着纯度p的变化而灵敏地变化,但只有当p>>0.71时才开始产生贝尔非定域性,并且只有当p ≥ 1/3时纠缠才相应的产生。(4)虽然我们考虑了原子的空间自由度,但是我们注意到由真空噪音场诱使的因子z中的耗散因子exp(-Γt)×[1-exp(-Γt2/)]2远远大于z中的exp(-ξ),其中ξ=(Δx02+h2t2/4m1Δx02)×(ω0/c+iΓ/2c)2是两原子空间自由度诱导的因子,因此两原子空间自由度对于纠缠和贝尔非定域性的影响很小,两个原子的空间运动可以忽略不计。二、其次,我们还研究了在理想的单模环形腔中,处于Werner类态的两个原子的贝尔非定域性动力学和纠缠动力学,经过理论计算和数值分析,我们得到了如下一些重要的结论:(1)对于其中的一种Werner态,我们记为W'±,贝尔非定域性和纠缠都出现了突然死亡和突然再生的现象。然而对于另外一种Werner类态,我们记为W±,虽然贝尔非定域性仍然存在突然死亡和突然再生的现象,但是纠缠并没有出现突然死亡和突然再生的现象,而是渐进地衰减到零的。(2)我们发现纠缠存在的时间要远远长于贝尔不等式违背的时间。(3)纠缠和贝尔非定域性都明显地依赖于描述原子空间运动的因子—原子波包宽度,波包宽度可以延长贝尔非定域性存在和纠缠存在的时间,波包宽度越大,贝尔非定域性和纠缠的存活寿命越长;(4)纠缠和贝尔非定域性都明显地依赖于原子初态的纯度,只有当初态的纯度大于某一数值,纠缠以及贝尔非定域性才开始产生。叁、最后,我们研究了理想的单模环形腔中,一对处于拓展的Werner类态(EWL态)的原子的几何量子失谐和贝尔非定域性的动力学演化过程,研究得出如下的结论:(1)几何量子失谐和贝尔不等式的违背Bmax(ρ)-2均随着初始纠缠参数的增加而先增加,达到最大值之后又开始减小。当初始纠缠参数等于(?)/2时,EWL态约化为Werner类态(WL态),此时几何量子失谐和贝尔不等式的违背均达到最大值。(2)只有当初态的纯度大于某一数值时候,几何量子失谐和贝尔不等式的违背才开始发生,但是二者均随纯度的增大而增大。(3)波包宽度越大,几何量子失谐和贝尔不等式违背存在的时间越长,即波包宽度可以延长二者的寿命。(4)对于EWL态中的一种,虽然几何量子失谐和贝尔非定域性都出现了突然死亡和突然再生的现象,但是对于EWL态中的另外一种,贝尔非定域性仍然存在突然死亡和突然再生的现象,而几何量子失谐却是逐渐地衰减到零的。(5)几何量子失谐存在的时间要长于贝尔不等式违背的时间,也就是说在描述量子关联方面,几何量子失谐比贝尔非定域性更具有鲁棒性。而且,我们还对两个EWL态之间的量子关联时间做了比较。(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马雨心[2](2019)在《用两自旋模型研究系统量子非局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态的非局域性不仅是量子信息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量子通信的十分重要资源。最近提出的几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性是一种表征和量化量子态非局域性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混合态量子非局域性的度量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其他的经典的量子关联比较起来,几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性量化两组分混合态的结果存在差异却没有被重视。为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研究两自旋-1/2和两自旋-1的XYZ模型的非局域性,其中非局域性通过四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来描述,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利用数值和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两自旋-1/2和两自旋-1系统的四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性随着相互作用参数和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在低温下会展示一些相似的行为,比如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下,在自旋-1/2的系统中,随着耦合参数的变化,在低温下两个基态间存在跃迁,而在自旋-1的系统中存在叁个基态的跃迁。基态都会随系统外部参数而发生改变,所以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也会作相应的改变。另一方面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由于数学概念中两个或多个函数之间的交叉会出现两个折点。在有限的温度下,量子非局域性依赖于强耦合参数,但是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量子非局域性会衰减为零,这是因为高温会削弱量子相干性。这就意味着耦合参数和温度对量子非局域性有显着的影响。虽然在态参数较大的范围内四种测量诱导测量非局域性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某些耦合参数区域内,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会在出现差异.比如,在自旋-1/2的系统中,在适当温度下,随着耦合参数的增大,基于迹范数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在突然增加,而其他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减小。在自旋-1的系统中,在合适温度下,随着称合参数的增大,基于保真度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在突然减小,其他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增大,并且由于温度和耦合参数的作用,基于相对熵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会消失一段区域。总之,我们考察了两种自旋系统的量子非局域性。量子非局域性的大小依赖于自旋-自旋耦合相互作用、温度和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量子非局域性特性,也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合适的非局域性量度。(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史林磊[3](2019)在《基于超算符的腔—人造原子耦合系统的非局域性及线性熵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非局域性作为量子信息论中重要的一个性质,在量子编码、量子计算机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是量子力学最显着的特性之一。熵作为量子信息理论的一个重要概念,可以作为系统纠缠度(纯度)的度量。本文主要研究了腔-人造原子(transmon)耦合系统的量子非局域性和线性熵,并取得了一定的结果。研究表明,系统的非局域性具有周期性,线性熵也发生周期性的涨落;当我们考虑腔场损耗时,量子非局域性会被破坏,线性熵的值也会因为损耗而趋向一个渐进值。全文具体内容如下:首先,我们介绍了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知识,主要包括了以下几方面:EPR谬误的基本理论、贝尔不等式的提出及其最大破坏、贝尔不等式的推广形式——CHSH不等式、量子非局域性的检测方法、求解主方程的超算符方法以及线性熵的定义及其性质。其次,本文介绍了系统模型,然后对于不同腔场初态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单说明,最后对我们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主要研究了腔-人造原子(transmon)耦合系统分别在光子数态以及相干态时,量子非局域性的演化规律。最后,在论文模型基础上,应用不同腔场的初态,计算和研究了原子、场和系统的线性熵随时间的演化规律;针对我们计算的最终结果,我们进行了分析和总结。(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刘娟[4](2019)在《环境中两量子比特的非局域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关联是实现量子信息方案的基本资源。量子失协是一种非经典关联,被认为是当代量子信息科学的关键性概念。近年来,由Luo和Fu引入的测量诱导的非局域性(MIN)是另一种量子关联,它揭示了复合量子系统中也存在的一种非局域性,在量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最优化计算十分的复杂,一般情况下量子失协和非局域性的解析公式都很难得到。在本文中,我们研究环境中两量子比特的测量诱导非局域动力学和测量诱导的几何量子失协动力学,利用蒙特卡洛模拟法和下坡辛算法计算了叁种测量诱导的非局域性和几何失协。此外,我们将这叁种非局域性和几何失协分别进行了比较。首先,我们给出了相关的理论基础,介绍了密度矩阵和约化密度矩阵的概念,并给出了叁种测量诱导的非局域性和叁种几何测量量子失协的定义,以及蒙特卡洛模拟和下坡辛算法两种重要的数值模拟方法。其次,利用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在给定初态和模型参数的条件下,我们分别研究了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两量子比特的非局域动力学和几何失协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叁种测量诱导的非局域性随时间的演变具有相似的特性,都表现为先随时间递减后随时间递增的趋势,会出现极小值,并在此处发生突变。在同等环境条件下,叁种几何失协随时间的演化特性也是相似的,均呈现为随时间衰减,会出现极小值和极大值,并且通过调节模型参数平均热光子数,极小值会逐渐消失。不同的地方是,1-范数几何失协随时间的演化呈现出近似于线性变化的曲线,而原始的2-范数几何失协和基于保真度测量的几何失协呈现出非线性。对于测量诱导的非局域性没有渐近衰减的行为,而几何失协存在渐近衰减的表现。这些特性能激发人们从理论和实验上深入研究量子关联,从而建立合适的量子关联量度,更好地完成量子信息任务。总之,我们研究了环境中两量子比特的量子关联动力学。我们发现不同的关联度量有不同的动力学行为,可以通过初态和模型参数来调节量子关联度量。在将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研究其它系统的量子关联特性,探讨它们在量子信息中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华中师范大学》期刊2019-04-01)

郝娜,李志慧[5](2019)在《一种基于非局域性的量子通信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通信是指利用量子效应加密并进行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已逐步从理论走向实验,并向实用化发展,高效安全的信息传输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1993年,6位来自不同国家的科学家,提出了利用经典与量子相结合的方法实现量子隐形传态的方案。在这个方案中,纠缠态的非局域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超出人们普通认知范畴的特性,构成了保密量子通信的基础,复合系统正交量子态不一定能被局域区分是量子非局域性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文章致力于研究d■d中相互正交乘积基量子态的局域不可区分性。文章针对a■d (d>2)量子系统,构造了另一类局域不可区分的正交乘积基量子态,其包含3(d-1)个正交乘积态,并可用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证明这些状态是局域不可区分的,这个结果也可用于说明无纠缠的非局域现象.(本文来源于《信息网络安全》期刊2019年02期)

张弘弛,刘百祥,文捷[6](2018)在《量子非局域性与量子通信复杂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论述国内外量子通信研究现状,研究量子非局域性问题和量子通信复杂度问题,通过纠缠态粒子解决GHZ问题,利用分布式算法讨论传递比特的最小数目。分析非局域性与通信复杂度之间的关联关系,进而研究同时消息传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与经典通信相比,量子通信效率较高,且量子非局域性问题和量子通信复杂度问题可以相互转换。(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期刊2018年12期)

李钊[7](2018)在《开放系统双量子比特几何量子失谐与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几何量子失谐和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作为量子信息论中重要的量子关联度量方式,它们在量子隐形传态、量子逻辑门、量子稠密编码、远程态控制等诸多量子信息处理任务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是任何系统中的量子关联都不可避免地受到环境的影响,从而导致量子关联的快速衰减。因此研究开放系统中量子关联的动力学行为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探讨了以海森堡XY相互作用耦合的双量子比特系统与其周围玻色型热库相互耦合时,对应系统的几何量子失谐和测量诱导非局域性。我们详细研究了各系统参数和热库参数等对系统演化的具体影响,并基于此讨论了如何实现该类系统中几何量子失谐和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的可靠调控方案以及长时间保持等问题。首先,我们考察了双量子比特系统被制备在不同初始态时,迹距离量子失谐、Hellinger距离量子失谐和Bures距离量子失谐的动力学演化行为。对比量子比特间完全无相互作用时的情形,我们的结果表明:在系统演化的初始阶段,自旋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大小和外加磁场对于量子失谐的影响很小;长时域演化下,它们将很好的帮助量子失谐摆脱在环境中消失的命运,并且达到一个较稳定的数值,这种稳定值取决于系统的各向异性参数、磁场强度和退相干因子,而与系统初始状态无关。热库温度的升高不利于几何量子失谐的长时间保持。此外,我们还在迹距离量子失谐演化中观察到了“多突变”这一奇异行为。其次,我们考察了双量子比特系统中迹距离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冯·纽曼熵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和Bures距离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的动力学演化行为。对比两种不同类型的系统初始态,我们发现可以通过引入自旋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或者施加外部磁场,可以获得比完全无相互作用情形时明显增强的非局域性。我们还发现长时极限下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的稳定值与系统的初始态无关。对于零磁场情形,我们给出了稳定值对各向异性参数和热库温度的依赖关系。此外,我们还发现热库温度不利于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的长效保持,自旋相互作用的各向异性可以使初始零测量诱导非局域性态演化为非零测量诱导非局域性态。(本文来源于《西安邮电大学》期刊2018-06-01)

张志超[8](2018)在《正交量子态的非局域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正交量子态的局域区分作为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的基础理论,在分布式量子计算和量子密码中有着重要的应用,是量子信息处理领域中的研究热点。所谓正交量子态的局域区分是指从一个已知的正交量子态集合中随机选取一个量子态,仅通过局域操作和经典通信来确定这个量子态的信息,这个过程中是不需要量子通信和全局操作的。如果一组正交量子态不能被局域区分,就说明这组量子态具有非局域性。因此,这个问题的研究一方面有助于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节省通信和操作资源,另一方面也是探索量子纠缠和量子非局域性之间关系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手段,有助于人们更好地认识量子非局域性理论。本文主要研究两类非常特殊的正交量子态的局域区分性——直积态和最大纠缠态,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在具有非局域性的正交直积态的构造方面,本文首先给出了d(?)d量子系统中,其中d是奇数,一类不能被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基的构造方法,这个结果再次证明了“没有纠缠的非局域性”这个奇特的现象。然后,对于d(?)d量子系统,构造了一类具有不同结构的正交直积基,并且证明了该正交直积基也是局域不可区分的。更进一步地,把这个结果推广到了一般的两方量子系统m(?)n中。最后,基于一些两方局域不可区分的正交直积态,我们给出了叁种一般的方法来构造多方量子系统中具有非局域性的正交直积态。2.在最大纠缠态的局域区分性研究方面,本文首先给出了广义Bell式最大纠缠态能被单向局域区分的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并且用这个结果构造了叁组不能被单向局域区分的最大纠缠态。其次,在d(?)d量子系统中,基于加法群的傅里叶变换,我们构造了数目很少的最大纠缠态组合,并且证明了其是不能被单向局域区分的。最后,给出了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来判断广义Bell式最大纠缠态的单向局域区分性。3.在纠缠辅助区分正交量子态方面,先是对一类不能被局域区分的正交直积态,证明了其在单拷贝2(?)2最大纠缠态的帮助下可以局域区分。然后,针对两类不同的正交直积态,设计出了其在多拷贝2(?)2最大纠缠态的帮助下能被局域区分的协议。当被局域区分的量子态的维数和种类发生变化时,以前的协议用的单拷贝高维纠缠资源也需要改变,而我们的方法只需要一个能制备同一种低维纠缠资源的设备,仅在制备个数上变化,有利于在实际中应用,并且节省纠缠资源。(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8-04-26)

王尧[9](2017)在《基于弱微波信号检测技术的量子非局域性和互文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量子力学产生,量子特性就由于其与经典物理的不同而广泛的受到关注,尤其是如何理解作为基本量子特性的量子非局域性和量子互文性,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争议。近年来,由于量子相干调控技术的发展,使得学术界可以在实验上验证这些基本量子特性。确实,这两种基本的量子特性已经成为实现未来量子通讯与量子计算的物理基础。因此,对这两种基本量子特性的研究,不但涉及量子力学本身的基础研究,也是未来量子计算和量子通讯应用的实际需要。这就是本文立体的主要出发点。量子力学原理的争论,来自于早年的着名EPR佯谬的讨论。从EPR佯谬的分析出发,导致量子非局域性的推论和量子互文性的争议。在本文的绪论部分,我们首先介绍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从而为下面开展的实验验证做好理论铺垫;进而介绍实现这些验证所需要的一些实验基础知识。第二章将具体介绍我们在量子非局域性实验验证方面的工作。为此,我们搭建了一个参量下转换纠缠光子操纵和检测实验平台。按国际通行的办法,量子非局域性的验证是通过检验着名的Bell不等式的违背来实现的。在通常最大纠缠纯态的认定下,我们也获得了 Bell不等式违背的初步实验证据,但所获得的Bell函数值为S=2.735±0.062。这个值离理想的违背值(2.82)仍有相当大的距离。这意味着测量基的选择并不是最优的。通过应用量子层析技术,我们对测量基的选择进行了优化,由此得到新的Bell函数值为S = 2.772±0.063,实现了 Bell不等式的更大违背。针对Bell不等式实验中激光器的功率不足以产生足够多的纠缠光子对,我们更换了一台新的半导体激光器并对其进行了调试,得到了较大的功率,满足了实验研究的需要。第叁章是我们关于量子互文性的数字实验验证工作。验证量子互文性的最简单物理系统是叁态(或叁能级)系统,但需要对量子态进行非破坏性的高保真测量。为此,我们建立了通过微波腔透射谱的检测来实现叁能级原子量子态的非破坏测量方案,理论模拟表明,每个量子态的布居与相应透射谱的相对强度(或者说高度)一一对应,所以微波腔的透射谱线就可以表征相应每个能级的量子态及其布居。其次,通过数学分析,我们给出了无需两体关联测量而仅依赖于单态测量的互文性违背不等式,即Kochen-Specker不等式的具体形式。利用这一非破坏测量方案,可以使用腔量子电动力学系统来验证量子互文性,通过数值实验,我们实现了态无关的Kochen-Speckor不等式和态依赖的KCBS不等式违背的验证。由此,证实了量子互文性。第四章是我们关于超导边界转换传感(TES)单光子探测器的制备工作。在量子特性验证的实验中,所需要测量的都是微弱光子(甚至是单光子)信号,因此需要实现高效率的单光子探测,以确保没有探测漏洞的存在。遗憾的是,目前实验所用的半导体光子探测器都达不到这一要求。为此,我们对基于超导边界传感效应的单光子探测器进行了探索。利用实验室现有的微纳器件制备和加工平台,我们制备处了初步的TES单光子探测器芯片样品,在极低温环境下对其超导转变特性进行了测量和表征,这为下一步实现高效率单光子探测打下了很好的器件制备和测试基础。第五章主要介绍我们关于光子轨道角动量态的制备和操纵工作。光子轨道角动量是光子偏振特性外的另一种物理属性,之前大家关注得不多。实际上,光子轨道角动量所承载的信息比通常的自旋角动量(即偏振)自由度更多,因此它在未来光量子通讯与光量子计算将具有更大的应用前景。利用空间光调制器,我们在实验上实现了光子轨道角动量的制备和表征,建立了利用光子轨道角动量自由度来实现多自由度Bell不等式违背验证的可行方案。第六章是我们关于光子聚束效应调控的研究,它可看作是对我们之前对腔量子电动力学研究的一个具体应用。最后是全文的总结以及未来一些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7-06-01)

郑洁,范玉玲[10](2017)在《黄芩苷、黄芩素治疗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黄芩苷及黄芩素在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中已被广泛应用及研究。对黄芩苷、黄芩素及配合其他化学治疗佐剂的组合策略在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研究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亚太传统医药》期刊2017年07期)

非局域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量子态的非局域性不仅是量子信息理论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量子通信的十分重要资源。最近提出的几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性是一种表征和量化量子态非局域性的重要工具,特别是对混合态量子非局域性的度量有重要意义。但是与其他的经典的量子关联比较起来,几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性量化两组分混合态的结果存在差异却没有被重视。为此,在本论文中,我们将研究两自旋-1/2和两自旋-1的XYZ模型的非局域性,其中非局域性通过四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来描述,并比较他们之间的差异。我们利用数值和分析的方法,分别计算了两自旋-1/2和两自旋-1系统的四种测量诱导非局域性随着相互作用参数和温度的变化。研究表明: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在低温下会展示一些相似的行为,比如在接近绝对零度的条件下,在自旋-1/2的系统中,随着耦合参数的变化,在低温下两个基态间存在跃迁,而在自旋-1的系统中存在叁个基态的跃迁。基态都会随系统外部参数而发生改变,所以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也会作相应的改变。另一方面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由于数学概念中两个或多个函数之间的交叉会出现两个折点。在有限的温度下,量子非局域性依赖于强耦合参数,但是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量子非局域性会衰减为零,这是因为高温会削弱量子相干性。这就意味着耦合参数和温度对量子非局域性有显着的影响。虽然在态参数较大的范围内四种测量诱导测量非局域性有较好的一致性,但是在某些耦合参数区域内,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会在出现差异.比如,在自旋-1/2的系统中,在适当温度下,随着耦合参数的增大,基于迹范数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在突然增加,而其他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减小。在自旋-1的系统中,在合适温度下,随着称合参数的增大,基于保真度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在突然减小,其他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增大,并且由于温度和耦合参数的作用,基于相对熵的测量诱导非局域性会消失一段区域。总之,我们考察了两种自旋系统的量子非局域性。量子非局域性的大小依赖于自旋-自旋耦合相互作用、温度和自旋-轨道耦合相互作用,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量子非局域性特性,也能帮助我们建立一个合适的非局域性量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非局域性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玉洁.双原子真空场系统中量子纠缠、非局域性和几何量子失谐的动力学演化特性[D].东北师范大学.2019

[2].马雨心.用两自旋模型研究系统量子非局域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9

[3].史林磊.基于超算符的腔—人造原子耦合系统的非局域性及线性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

[4].刘娟.环境中两量子比特的非局域性[D].华中师范大学.2019

[5].郝娜,李志慧.一种基于非局域性的量子通信的研究[J].信息网络安全.2019

[6].张弘弛,刘百祥,文捷.量子非局域性与量子通信复杂度研究[J].计算机工程.2018

[7].李钊.开放系统双量子比特几何量子失谐与测量诱导非局域性研究[D].西安邮电大学.2018

[8].张志超.正交量子态的非局域性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8

[9].王尧.基于弱微波信号检测技术的量子非局域性和互文性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7

[10].郑洁,范玉玲.黄芩苷、黄芩素治疗病灶非局域性恶性肿瘤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7

论文知识图

良时间增加的非平稳信号;(b)神经网络结P神经网络模结构模型如图旋转45度角后的偶极模光束在强非局域...初始态为c时,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初始态为|时,测量诱导非局域性初始态为|时,测量诱导非局域性

标签:;  ;  ;  ;  ;  ;  ;  

非局域性论文_刘玉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