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推行水务一体化 缓解山西水危机(论文文献综述)
王军权[1](2017)在《黄河流域水权配置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世界各国开始越来越普遍地关注水治理及水资源使用权的配置与管理。如果没有全球性的气候变暖趋势、人口的大规模增长及经济的高速发展,水资源不会出现短缺。而随着水资源短缺危机的加剧,如何配置日益稀缺的水资源使用权,已经成为关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中华民族数千年发展的过程中,黄河一直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所以中国历代都十分重视黄河的治理。历史上黄河是一条利害相间的河流,在中国古代黄河治理的重点是如何在除害的同时兴利。明清以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及沿岸人口的增多,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问题开始凸显,关中地区及豫西地区开始频繁发生因争抢黄河之水的严重群体性冲突,政府对黄河的治理,不得不纳入对引水纠纷的解决。1949年以来,新中国政府在黄河流域兴建的许多大型水利枢纽及引水工程,在调蓄洪水的同时,为工农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早于新中国成立的黄河水利委员会,也对黄河的治理发挥了关键的主导作用。自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黄河流域的经济开始快速发展,人口规模也急剧膨胀,但流域内水资源短缺危机日益严峻。从上世纪70年代起,黄河开始出现连年断流,断流的长度与持续时间逐年增加,单纯依靠政府不断的巨额资金投放,建造水利工程的工程水利治理模式,已经难以满足工农业生产、人们生活及生态环境用水持续增长的需求。而许多建国初期建设的水利工程,设计或施工十分落后,部分引水渠系年久失修已濒临报废。黄河流域的水资源短缺危机,严重制约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严重影响了沿岸人们的正常生活。但一方面,黄河流域存在严重的用水短缺危机,另一方面,部分地区,尤其是上游地区的用水浪费十分严重,行政区之间、左右岸之间的争水、抢水的混乱无序状态长期持续。为了应对日益严峻的水资源短缺危机,同时结束长期的引水混乱与无序,国务院于1987年颁布了《黄河可用水量分配方案》,将黄河干流可引水量在流域内的各省(区)间进行了分配。1999年《方案》开始正式实施,自2000年起,即使在历史罕见的大旱之年,黄河再未发生断流。2010年,黄河水利委员会因在组织实施《方案》中的突出成就,于新加坡召开的国际水周会议上获得大奖。但由于政府计划的刚性,加上制度的约束,使黄河流域的水权配置模式过于僵化,且因市场激励机制的缺乏,造成公众节水积极性不高,黄河流域用水短缺与浪费并存的局面并未改观,黄河断流的危机并未真正解除。可见政府的计划配置模式,虽然缓解了断流危机,但是效果仍然有限。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应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国内、外的研究与调查也发现,引入市场及价格机制,对于调节水的供求、鼓励节约用水的效果非常明显。如果在黄河流域的水资源配置过程,引入市场机制鼓励节水,并通过市场将节余的水量配置到能产生更高经济绩效的领域,对于增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意义巨大。有学者通过对黄河断流原因的研究,也指出水资源短缺表面上看是自然原因,事实上是体制原因所造成。所以在黄河流域引入水权交易,对于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护生态的意义巨大。但通过对国、内外水资源利用与管理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单纯采用政府计划模式或市场模式,并不足以解决水资源的短缺危机。2014年7月,水利部在全国七省区启动了水权交易试点,涉及到黄河流域的内蒙、甘肃及河南三省区。在黄河流域发展水权交易市场,应当贯彻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降低水权市场的制度成本和组织成本,节约交易费用,在政府确权及有效监管的基础上,合理设置水权市场各交易主体的权利、义务与责任,使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充分发挥,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并维持生态环境发展的可持续性。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过程中,应采用政府与市场并重的“混合模式”,在政府主导的水权初始配置环节,引入更多的市场与价格机制;而在水权市场配置环节,加强政府的调节与监管,以遏制市场失灵、降低交易成本。相信如此的水权混合配置模式,可使黄河流域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好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
王婕[2](2017)在《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水是人类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也是城市建设与社会进步的命脉所在。自来水产业是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是城市化进程的重要部分,自来水的供应对人民生活质量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自来水产业由于公益性与自然垄断性,在世界范围内都对其进行政府规制,西方发达国家上世纪70年代通过以放松规制为核心的规制改革运动,确立了高效完善的规制模式。我国基于特殊国情背景,建国以来对自来水的规制一直处于一种行政垄断的落后状态。山西自来水产业作为传统的垄断与规制行业深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长期被看作公益性事业,其发展实行政府单一垄断投资经营、低水价、高补贴模式,效率低下,负担严重,严重制约了自来水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自来水产业的低效,同时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短板。随着经济高速前进、城市化水平不断深化,山西的水资源短缺状况加剧,对自来水产业的政府规制改革要求日益迫切。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已在全国范围内初步建立,并在发展中逐步成熟、有序,山西各产业也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中经历了变革与洗礼,可以说,市场经济体制给山西的经济社会带来了全方位影响,对于自来水产业,山西也逐步放开了市场准入限制,并通过各种形式的竞争吸引投资与技术,努力实现市场的多元化,以提高自来水产业发展效率与人民生活水平。本文结合自来水产业的经济特征及其导致的双重垄断市场结构分析了对自来水产业进行规制的必要性,提出规制的目标假设,以此为基础对几种常用的规制措施与不同的规制模式做出分析。并以晋中市为案例对山西自来水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规制状况进行进一步分析,据此提出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效果的理论预判,指出山西自来水产业在严格的进入规制下形成的行政垄断阻碍了竞争与投资的引入,价格规制方面收益率规制下产生的A-J效应也导致了山西自来水产业的低效。通过构建规制目标指标与行为指标对山西自来水产业的进入规制与价格规制效果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山西自来水产业普遍实行的特许经营与收益率规制对总量与效率均产生了消极影响,证实了山西省自来水产业规制的失灵。最后,对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的模式进行探索,指出要实现政企分开,建立独立高效的企业,通过对不同业务分拆经营并实行不同的规制方式,重组自来水产业的市场结构以实现有效竞争,价格上结合最高限价与标尺竞争实现对企业的激励,并推进阶梯式计量水价与分类供水的应用,规范价格听证程序,探索符合山西经济体制改革与城市化进程要求的自来水产业规制体制,以期为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的实践与理论提供一定参考。
刘俊秀[3](2016)在《基于LM-BP神经网络水务一体化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水务行业属于市政公用事业,和社会公共利益紧密相连,关系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历程我国水务取得了显着成效,但在实际问题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诸如地域上“城乡分割”、流域上“条状分割”、职能上“部门分割”、制度上“政出多门”以及基础设施落后、水务市场化不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单一,水务相关法律缺失等,要解决水务管理体制相关问题,关键是改革和创新。开展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研究,无论是实践角度和理论角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选取36个重要城市进行全面调研,并进行水务一体化管理总体评价,从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涉水职能管理角度着手,通过对水行政、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职能纳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分析得出36个城市中成立水务局的有24个,占比为67%,水务一体化的程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承担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的职能占比分别为56%、86%、44%、14%,其中污水处理回用纳入职能比例是最低的的。进而总结我国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其次,运用LM-BP神经网络数学模型对选取的典型城市进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的定量评价。要首先建立水务一体化管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标准,然后建立LM-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及仿真,并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模型进行对比分析,通过模型输出结果对比,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与LM-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综合分值相差不大,评价等级除了北京市略有差别外,其他五个城市评价等级完全一致,这表明基于LM-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评价的6个城市中,北京市评价结果显示优秀,天津、深圳、广州评价结果为良好,而郑州和济南略差,为中等水平。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克服了传统的神经网络模型的缺点,其收敛速度和精度都有所提高,相对于层次分析法,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批量数据的处理,神经网络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评价模型的客观性,准确性,效率性,为今后的水务一体化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文章最后提出了深化我国水务一体化改革的对策:一、构建新型城市水务治理结构;二、整合水务产业结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三、构建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四、完善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五、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体制保证;六、构建合理高效的竞争机制;七、加强水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水务。本文的创新在于:(1)从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涉水职能管理角度研究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通过对水行政、防洪、供水、节水、排水、污水处理回用职能纳入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更加具有针对性。(2)综合评价方法创新,以往对水务一体化的研究,多以定性的评价为主或者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进行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进行评价。本文选择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首先用定性的方法对36个重要城市进行总体评价。其次建立了LM-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对6个典型城市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评价模型实用有效,相对于层次分析法,提高了计算效率,对于批量数据的处理,神经网络显示了它的优越性。评价模型的客观性,准确性,效率性,为今后的水务一体化的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的评价方法。
张一鸣[4](2015)在《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利用在全世界都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国被联合国列为全球贫水国家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制约因素。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水资源短缺问题的解决之道似乎愈发明显,既在水资源配置中引入市场机制,培育水市场。然而水资源能否像一般财产一样在资源配置中引入起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还尚需验证。本文以水资源双重属性作为逻辑起点,通过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发现水资源管利用管理体制构架缺陷与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的缺失是我国水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得出我国应该在充分发扬与继承自身优势与传统的基础上,通过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以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改革为基础,构建以水权制度为核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第一章,水资源属性的分析。正确认识水资源的属性是构建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前提和基础。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的共生,导致水资源既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又是受人支配的物。水资源的财产属性推动了水资源财产权利体系的构建,对应着人类的财产利益;而资源属性则化身为水资源财产权利必须承担的“社会义务”,对应着人类的生存利益。在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必须兼顾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水资源相关立法应更多地关注分配的公平与利用的可持续性,“利用与保护兼顾”是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根本原则。第二章与第三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启示。这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近路、取得的成就及不足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在对制度生成过程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笔者对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提升水资源管理效果、平衡行政管制与市场配置两种力量,理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构建水资源财产权制度,既水权制度,将财产权作为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的特殊工具。第四章,对水资源利用国际经验的借鉴。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着水资源危机,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各国都在努力寻求解决办法。文章选取了美国、澳大利亚、欧盟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及组织,对其水文状况、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及水市场建设等情况进行考察,发现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构建的一些共性特征: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的公法色彩日益浓厚,国家公权力对水资源配置的干预力度逐渐加大;水资源管理逐渐从分散管理走向综合管理,从区域管理走向流域管理;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第五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水资源公有制、中央集权式管理与科层模式的治水传统及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是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的体制优势。水资源利用管理应该在发扬优势的基础上,延续传统水资源管理中优秀因素,借鉴适合我国国情的先进国际经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管理模式。该模式的核心一是构建统一协调的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理顺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的关系,实现涉水部门的协调合作,因为科学合理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水资源利用法制不健全而产生的不足。二是在水资源利用中引入市场配置机制,重构水权制度,拟制一项有独立物权性质,能够在市场中自由交易的水资源使用权,为水资源的市场配置创造基础条件。第六章,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的改革。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主要是规定中央、地方、流域机构在各自方面的管理范围、权限职责、利益及其相互关系的准则。水资源管理体制的设置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管理的效率和效能,关系到水资源利用的未来发展形态和方向。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主要分为中央、地方、流域三个层面,核心思想是实现我国法律规定的“流域管理与区域管理相结合”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在中央层面,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来实现水资源的综合管理。并确定水资源国家所有权的代表人,避免政府既管水又用水,既做运动员又做裁判员,一个可行的思路是成立一个与水行政管理部门相对分离的部门作为国家水资源所有权的代表,把水管理与提供水服务方面的职能分别交给不同的实体,降低利益冲突;在地方层面,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深化水务体制改革与地方政府水资源管理考核体制;在流域层面,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使其成为具有独立地位的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并通过建立流域管理委员会、流域保护管理局与流域咨询协调委员会,形成决策、执行、协调三层管理的组织框架,为实现流域综合管理的目标打下良好的体制基础。第七章,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造。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几近完善,唯独水权制度的供给十分稀缺,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都没有真正意义上对水权制度进行创设。然而,水权制度又是现代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基础性制度,尤其是对水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今后一段时间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建设应该是:以水权制度建设为基础,构建高效合理的水资源利用市场配置制度。水权包括水资源所有权与水资源使用权。水资源公有制的前提决定了水资源所有权无法直接进入市场交易,在水资源所有权国家所有的前提下,拟制一项具有独立物权属性的水资源使用权则是我国水权制度构建的核心。具体做法是将水资源所有权的部分权能转移给水资源使用权,使其成为一项活跃的、能够在市场中独立自由流转权利。同时,在水资源使用权拟制时注入水资源管理的目标,通过权利权能、运行范围、使用时间、水量份额等要素将其锁定,并设置权利运行的规则与形式,在实现水资源高效配置的同时,实现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水资源上都可以设置水资源使用权。通过对用水目的、产权界定成本高低等因素的考察,将水资源的供给分为“双轨制”,公共物品特性较强的用水由国家保留其所有权权能,这类用水上界定财产权的成本高昂,且公共物品在任何社会都是由政府提供比较妥当。
张秀琴[5](2013)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着深刻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综合经济实力及人均收入均有显着提高。我国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资源,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过度开发水资源、以粗放方式发展经济的后果不断显现。而全球变暖的态势更加剧了上述问题的严重程度,增加了未来水资源利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面对严重的水资源形势,我国政府把解决水资源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强调水是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把建设节水型社会作为解决中国水资源问题最根本的战略举措,积极采取行动进行一系列相关政策改革。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种植业用水的效益最低,可恰恰使用了最多的水量,高开采成本的深层地下水被大量用于低价值的作物灌溉,这与水价值理念反差甚大。解决公共河流资源所面临的问题以及管理和保护好水资源,需要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研究水资源的保护问题,从供给取向转向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取向,即在关注供给短缺的同时也要注意节制需求,建立水资源需求管理,建构节水型的社会;在运用工程技术解决问题时,要结合社会学和环境影响的评价。水环境的状况关系到气候的变化。自然的蒸发和气候的变化虽然可能影响河流的流量,但绝对不会在一个较短的历史阶段内直接导致河流的干涸和断流,因为如果人类在生产和生活中能根据降雨量和河流流量的大小来限制自己从河流中的取水量,如果没有人类行为的介入和影响,那么河流总可以保持有最低限度的或安全线内的流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关注的严重社会问题,环境保护成为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的公共事务。同样,环境保护问题也是中国社会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性问题。而在环境保护问题中,最为突出的和最重要的问题,可能是水资源危机以及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保护问题。水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资源,水资源是否得以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直接关系到水对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利与害:清洁的水有利于人类生活,而污染的水则给人类带来灾难;水量过多或过少,就会相应地带来洪涝或干旱等灾害。因此,这就要求人类能科学合理地保护和利用水资源。在以往关于水资源问题或水利问题的认识和研究中,人们把较多的注意力停留在工程技术的层面上,这是受那种“人定胜天”或科学主义观念支配和影响的结果。在对待水利问题和水资源保护问题上,人们对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观念中所包含的人文主义精神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其具体表现就是对水问题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相对滞后,对重大水利工程和水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存在严重不足现象,工程解决机制与社会解决机制存在不协调的现象。以往侧重以工程技术解决水资源问题的策略,某种意义上仍是通过再分配的机制来缓解资源稀缺问题,然而这一途径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短缺和生态的平衡问题,相反可能会进一步加剧生态的危机。由此表明,水环境问题不是一种简单的技术问题,而是复杂的社会问题。探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需要从技术和社会等多方面因素中寻找合适的路径和策略。中国的水资源危机不仅十分突出,而且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现代化进程中的根本性制约因素。由于水资源观念落后,涉水行为失当,水资源管理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巨大浪费,更加重了我国的水资源危机。制度因素是造成水资源危机的根本性原因,政府缺位造成水资源产权模糊,市场缺失造成水资源滥用,计划失效造成水资源配置混乱。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根源并不是缺少工程技术措施,而是没有建立起促进节水和治污等先进、高效、优良技术大规模应用的制度框架。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为人们在水资源利用与合作方面提供一个基本框架,以此规范人们的经济关系并对人们的用水行为进行监督,引导经济主体的外部利益内在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和保护水环境。设计水资源安全性制度的基本思路是要组成一个以水资源产权制度为核心,水资源统一管理制度为前提,水权交易与水资源市场制度为基础,水资源价格制度为手段,水资源法律监督制度为保障,水资源文化制度为条件的完整的水资源制度体系。
黄蕊[6](2013)在《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文中认为21世纪人类面临环境、资源与人口三大问题的挑战,而“水问题”则处其中最为严峻的位置。黄河作为我国第二大河,流域大部分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紧缺状况严重,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用水矛盾进一步凸现,对水质、水量、水环境等领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促进黄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和谐利用,如何健全行政和法律体系建设,实现水资源的高效管理,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运用经济学、生态学、环境学和法学基本理论,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以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生态建设相统一的思想,解析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管理与法律管理。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水权问题、水价问题、生态补偿问题与法律管理问题,主要结论如下:(1)黄河流域管理机构地位权限不明,管理体系成多龙治水局面,管理方式简单粗放,节水机制不明,配套法规不健全。流域管理中,立法是基础,机构设置是保证,合理规划是前提,经济与科技手段是支撑,利益方参与是要求。黄河流域应以提高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统一管理为目标,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调控系统,赋予流域管理机构高度自主权和行政管理权,形成流域管理委员会为主体,多部门协调配合的综合管理体制。(2)水权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与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黄河初始水权分配不仅要明确到省区,而且要明确到各用水户,水权分配要考虑政府预留水量,分配方案的执行和监控要到位。黄河流域水权置换中,水权界定要明确,要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运作模式,建立第三方补偿机制和协调机制,加强监督管理。(3)黄河流域水价标准偏低,水费不能全面按时征收。城市水价改革中,应建立科学水价核算体系和完备的水费征收机制。农业水价改革中,应从增加农民收入入手,实行最高限价下的差别定价,稳步推进市场化,规范农村水费计收,积极发挥用水者协会作用,探索建立对国有水管工程补贴、群管工程补贴、农业用水户补贴的“三补贴机制”。黄河流域水价改革有必要,但要走出涨价依赖误区,提价为节水误区和亏损应提价误区。(4)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问题是:确定流域生态补偿领域时,向国家和省级层面确定的重点生态功能区倾斜,加大补偿力度;合理确定生态补偿的支付主体与受偿主体;建立生态保护成本标准、发展机会成本标准和生态服务价值标准三种补偿标准;保障补偿资金足额按时到位;加强区域间横向补偿;完善生态补偿资金使用与补偿方义务履行情况的监督。(5)建议制定《黄河法》,明确四大问题:实行流域管理为主,区域管理相结合的综合管理体制;流域特点和资源状况不同,水土保持重点不同;水资源市场化,水量与水质并重、开发与节约并举;明确侵害法定权利、不执行法定义务的赔偿与惩罚措施。黄河流域执法要探索建立权责明确、运行协调、相互配合的执法新机制,加大执法装备投入,提高执法人员综合素质和执法水平,强化执法监督。黄河流域管理监督方面,要改进权力机关监督,健全行政监督,完善司法监督,加强社会监督。
秦岭[7](2013)在《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文中指出前言:一次宿命的行走我穿行在荒山枯岭之中,却恰似一叶小舟,独行水上。水在哪里?抬望眼,到处都是旱地。安全的行走,却在考察中国农村饮水的安全与不安全。水,生命之源,它是在呼唤我吗?我宁可相信,给我安排这样一次行走的,是水,更是命运。二者必然是兼而有之的。水既然能成为生命之源,必然与命运有关。我的行走,由北国到江南,由内地到边陲,因水而来,为水而去。中国农民与安全的饮用水之间,撼动我的,是缺一口水而遭遇的死亡、流血以及满脸泥石流一样的眼泪;是得到一口水
杨卫国[8](2011)在《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文中认为2000年11月后,我国城市水务产业开始了市场化改革。事实证明,引入多元化的投资主体和水务专业管理公司进入水务市场,对于解决我国水务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和效率低下的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然而,中国水务产业发展的任务依然艰巨,同时,在改革进程中仍然存在着关于水务产业改革方向和道路的激烈争论。因此,探究我国水务产业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和发展途径,无疑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运用科学发展观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根据城市水务产业的技术经济属性,以制度创新的角度研究了发展壮大我国水务产业的制度构建,包括城市水务产业的产业组织形式、投融资模式、水务监管体制特别是价格监管体制,并分析了新型水务产业的发展方向。本文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本文的第一章,提出中国水务产业研究的背景、意义以及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内容。第二部分为第二章,运用水务产业发展的基础理论,提出了发展我国水务产业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论文运用了科学发展观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外部性理论、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分析了城市水务产业产品服务和产业技术经济特征。城市水务产业产品服务属于准公共品、公共资源,具有较强的外部性以及自然垄断性,与公众健康和安全密切相关。这些理论成为分析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投融资模式、监管体制和水价机制的出发点和基础。第三部分包括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第三章分析了水务产业组织形式,指出要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进行变革,要利用市场力量,推动水务产业实现四个一体化:供水排水一体化、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流域一体化和城乡一体化;第四章分析了水务投融资模式,指出应实施产权改革,积极拓展融资渠道、完善水务投资主体,不能忽视政府的政策性投融资职能,应大力支持发展水务产业投资基金;第五章详细论述了城市水务产业监管体制变革,主要加强经济监管、技术监管和环境监管。经济监管要对市场准入、投资、价格进行严格监管,水价、成本监管应兼顾经营者、公众多方利益,贯彻保本微利或者合理利润原则,政府要切实履行好最终的责任人和公正的市场监管者职责,增加工作的透明度,保障公众对政府决策的知情权。第四部分为实证分析。第六章实证研究了武汉水专项—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指出即便是城市水环境治理这样的公益事业,也可以利用市场机制,公司化运作,创新投资、运营和管理机制提高效率。第五部分是国际比较部分。第七章对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得到了四点启示:水务产业发展应坚持市场化方向、应依法治水、实行流域一体化管理以及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健全的水务监管体系。第六部分即第八章,给出发展中国水务产业的七个方面的建议,并对新型水务产业发展做了展望,主要对水资源金融和功能水产业进行了分析。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对水务产业概念内涵进行了新的认识和界定,提出了“大水务”概念,利于准确把握该产业的发展方向;论文较系统地从产业组织、投融资制度、监管制度、水价形成机制等方面研究了水务产业发展的制度体系。论文运用“武汉水专项”案例,实证分析了水环境治理市场化中的制度创新,即项目业主公司制、项目费用补偿机制和环境项目双代制,并对公益项目的投资、运营和管理作了进一步的思考。
刘继平[9](2008)在《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水务产业是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共利益,关系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关系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提高城市水务产业运行效率,本文通过对水务、城市水务、城市水务产业等基本概念的梳理和内涵界定,立足公共物品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政府规制等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以理论开拓与实际应用为目标,以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时序和特定的地理空间为脉络,采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配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城市水务产业的属性与技术经济特征,对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内涵、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绩效及国外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构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并以四川省18个城市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前面分析研究的基础之上,结合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多年改革探索的实践,提出促进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9章。第一章为导论。主要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主要思路和研究框架;论文可能的创新与存在的不足。第二章对相关理论进行总结评述。首先从水务的含义出发,引出水务产业的概念,然后对与水务产业发展相关的经济理论以及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小结,以此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关于城市水务产业内涵与发展基础的研究。城市水务产业具有一般公共产业的共性,同时也具有自身的内涵和发展基础。本文把城市水务产业界定为城市范围内以自来水生产供应和污水收集处理为核心业务的涵盖取水水源、城市供水、节水、城市污水收集、处理及其回用等内容的城市市政公用事业。研究认为城市水务产业具有耦合性、整体性、层次性和动态性的基本属性;具有区域垄断性、准公共物品性、外部性、资本密集和投资回收期长等技术经济特征。论文进一步指出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市场主体、价格机制、政府规制及技术条件是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基础,并对中国现阶段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需求、市场主体、价格机制、政府规制及技术条件进行了具体分析。第四章是关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的探讨。本章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和概括,将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历程总结为传统的政企不分阶段、政府控制水务企业经营阶段及产业化发展三个阶段;对中国城市供水排水行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经济和技术的角度对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模式进行了探讨,结合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实践,概括总结出了四种发展模式:即城市供水排水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跨城市经营的大型水务集团发展模式、厂网分离发展模式和同城分区比较竞争发展模式。第五章对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进行了研究。论文对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关于结构、行为与绩效的分析范式进行了回顾和评析,认为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三者之间应该是一种复杂的动态的相关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因果关系。通过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进行实证研究,认为现阶段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结构是行政性垄断与经济性垄断的复合体;通过分析城市水务企业的价格行为、投资行为和技术创新行为,认为现阶段的价格政策和管理体制不利于激励城市水务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通过解析DMU绩效的含义,用数据包络分析理论(Data Envelope Analysis)构建了评价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相对有效性分析模型,并以成都市不同服务区域、不同所有制的15家城市水务企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认为所有制不是决定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存在市场竞争、规模效应和政府有效监管才是促进城市水务企业提高效率的重要途径。第六章对国外水务产业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进行了研究。本章主要对美国、英国、法国等几个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务产业进行了研究比较,认为国外水务产业的发展具有一些共性的成功经验:如以法律为保障的由政府主导的水务综合管理体制、以市场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水价形成机制、注重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以及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值得中国学习和借鉴。第七章是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本章论述了建立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意义,提出了建立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结合城市社会经济状况、水资源条件、城市供水、用水、节水及水环境六个方面的因素,建立基于层次分析理论(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的由39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并以四川省18个城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第八章是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问题与改革探索的研究。论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水务事业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制约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严重问题,如城市水务管理体制不合理,城市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恶化及水资源配置不合理,国有企业垄断经营、效率低下,价格机制不完善,市场失灵,缺乏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改革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相应的配套政策等问题。近年来中国在城市水务投资体制、市场化改革、水价形成机制、水务管理体制等方面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改革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实践探索对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第九章是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本章在前面几章的研究基础之上,提出了中国应加快建立有利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水务管理体制、坚持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并重、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市场化进程、尽快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切实发挥城镇供排水协会的作用及加强规制建设六个方面的对策建议。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课题,部分研究者在这方面开展了一些非常有益的开拓性和启发性的工作。论文作者充分吸收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并根据这几年学习的经济理论和掌握的分析工具,结合多年管理城市水务行业的实际体会,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作者认为本论文可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创新:(1)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研究路径。目前国内关于水务产业的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关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系统研究成果就更少,那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供水行业市场化进程中的民营化或私有化讨论及政府监管问题,也有少部分关于水价、水权、水务管理的研究,只见“树林”不见“森林”,都不太系统。本论文按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及应用研究的路径,探讨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问题。对“城市水务产业”等基本概念进行了梳理,立足公共物品理论、自然垄断理论、循环经济理论、产权理论、外部性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及政府规制等经济学理论和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的相关研究进展,对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内涵、发展基础、发展历程、发展模式、发展绩效及国外水务产业的发展经验进行了研究;构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合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多年改革探索的实践,提出了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与已有的关于水务产业发展的研究成果相比,似乎显得要系统一些。(2)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内涵的界定。国内关于“城市水务产业”一词使用的频率比较高,但很少有人对其概念进行界定。本研究在梳理学术界对“水务”和“城市水务”各种不同理解的基础上,对城市水务产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把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概括为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市场结构合理、市场竞争规范有序、供给满足城市生产和生活需要、城市污水能得到及时收集处理和回用以及政府监管规范高效;论文总结的7个平衡关系式和6个约束关系式揭示了城市水务产业中取水、供水及污水收集处理与回用彼此之间的有机的量化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对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深入研究。(3)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模式与适用条件。论文在考察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结合城市水务产业的有关工程技术和经济技术分析,概括总结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四种模式,即城市供水排水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跨城市经营的大型水务集团发展模式、厂网分离发展模式和同城分区比较竞争发展模式,明确了每种模式的适用条件,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4)城市水务企业所有制性质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论文以成都市不同服务区域、不同竞争环境及不同所有制的15家水务企业的实际运行数据进行DEA有效性分析,得出了所有制不是决定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是否存在竞争、是否具有规模效应及政府监管是否有效才是决定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主要因素的结论,为推进国有水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水务产业的所有制结构提供了实证基础。这与一般研究者就事论事的讨论城市水务企业民营化和竞争问题存在较大区别。(5)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论文针对城市水务产业的特点,紧扣水务产业发展的城市社会经济因素、城市水资源因素、城市供水因素、城市用水因素、城市节水因素、城市水环境因素六个方面构建城市水务产业评价体系,建立了由39项具体操作指标构成的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这39项指标基本反映了城市水务产业的全貌,评价模型层次清晰、应用方便,对于研究城市水务产业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象这样系统评价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评价模型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还不曾发现。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应用型研究,涉及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资源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多方面的经济理论,还要涉及工程技术、企业运营等多方面的知识,更需要比较了解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真实状况,因此,对研究者的综合知识要求很高。由于本人知识结构所限,论文存在缺陷在所难免。比如:对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及绩效的研究,虽然有分析、有论证,但不够深入;由于时间紧、收集数据的难度比较大,对四川省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只用了2006年的数据,如果能够多收集几年的数据,从动态的角度对四川省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甚至把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状况进行模型评价,指导意义会更强一些;再比如论文提出对城市非基本用水通过水权市场配置的问题,文中虽然提到了水权,但并没有对水权问题进行具体探讨等,这些方面既是论文的不足,也是值得今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谢京[10](2007)在《城市水务大系统分析与管理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被称为“水的世纪”,水问题的严重性和重要性已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而城市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在于管理,因此研究城市水务管理问题是一个迫在眉睫的课题。城市水务是城市的防洪、水资源、水源、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及回用等所有涉水有关事务的统称,它为城市社会、经济、环境三个系统提供服务,并受这三个系统的制约。从功能上来说,城市水务系统包括水资源环境、水源、供水、用水、排水、水处理与回用,以及相关的资源管理和产业管理,其主要任务是为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和保护,它是城市建设与发展的基础。本文主要以水市场模式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结合我国水务系统的运营和管理模式,利用大系统理论、系统评价与预测等方法研究我国城市水务系统的管理,进而研究我国城市水务的创新问题。首先介绍国内外有关城市水务管理的相关理论,然后分别研究水务系统自身的系统结构、水资源的需求及其预测、城市水务系统的安全、系统的效率及核心竞争力、供水系统管理、污水、排水和中水管理以及水务管理一体化,最后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的创新问题。文章的主要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为文章的第一章和第二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介绍城市水务管理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分析国内外有关水务管理研究的现状和缺陷,进而分析水务市场的发展市场,并给出本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思路和主要创新点。第二部分是本文的第三章,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进而探讨实现城市水务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此同时分析城市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关系。第三部分主要研究城市水务资源供需平衡以及系统安全的问题,它包括本文的第四章和第五章。这一部分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建立城市水资源需求预测模型,研究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判定的方法,同时还将构建城市水安全承载力评估的指标体系,进而研究有关城市水安全的问题。第四部分是本文的第六章,它主要进行城市水务系统的效率以及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从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个角度来综合评估城市水务系统在各年的效率情况,以及影响其效率变化的关键性因素。与此同时探讨有关如何构建城市水务系统的核心竞争力的问题。第五部分将从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角度来综合研究城市水务管理的问题,进而进行水务管理一体化的研究,这一部分的内容涵盖了本文的第七章、第八章和第九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城市的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其发展策略,在此基础上,利用循环经济的有关理论,分析中水的再利用问题,并利用CVM方法探讨供水、排水收费的可行性问题及其实施步骤。第六部分是本文的第十章,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进行城市水务管理的创新研究,将从水务建设的投资模式以及水务市场化改革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并结合海口水务管理的基本情况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其市场化改革的策略。根据前面有关本文论文的阐述,文章的创新点包括以下几点:第一、使用大系统理论和系统分析方法对城市水务管理系统的结构及其控制方法进行以及,进而探讨实现城市水务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策略第二、基于DEA方法和Malmquist指数法从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两个角度来综合评估城市水务系统在各年的效率情况,以及影响其效率变化的关键性因素。并对中日六个城市进行实证分析第三、将从水务建设的投资模式以及水务市场化改革两个角度来进行探讨,并结合海口水务管理的基本情况和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其市场化改革的策略。
二、推行水务一体化 缓解山西水危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推行水务一体化 缓解山西水危机(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水权配置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1.2 本文研究范畴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方法与实施路径 |
1.5 选题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及水权配置模式的变迁 |
2.1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 |
2.2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模式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
2.3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计划体制与水治理、水权配置模式 |
2.4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水治理与水权配置模式 |
2.5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水治理与水权配置模式的要求 |
3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历史演变 |
3.1 黄河流域水权政府配置的历史及现状分析 |
3.2 黄河流域水权市场配置的历史沿革 |
4 国外水权配置、交易实践及其对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启示 |
4.1 从水权到可交易水权、水权交易市场的发展 |
4.2 国外水权配置与交易实践及其经验与教训 |
4.3 国外水权配置与交易实践对黄河流域水权配置的启示 |
5 我国现行制度条件下黄河流域两种水权配置模式比较 |
5.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两种水权配置模式 |
5.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水权政府配置模式与市场配置模式的比较 |
5.3 水权配置中的混合模式建议方案的提出 |
6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混合模式的构建 |
6.1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宏观要求 |
6.2 黄河流域水权配置混合模式的合理性 |
6.3 黄河流域水权混合模式具体方案的建议 |
6.4 水权配置混合模式制度方案的可行性 |
7 结语与研究展望 |
7.1 结语 |
7.2 研究展望 |
后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附录2 对黄河水利委员会及郑州市河务局等的调研题纲及解答整理 |
(2)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 |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
第2章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及规制模式 |
2.1 规制含义及分类 |
2.2 自来水产业概念界定、特征及规制必要性分析 |
2.2.1 自来水产业概念界定 |
2.2.2 自来水产业特征分析 |
2.2.3 自来水产业规制必要性分析 |
2.3 自来水产业规制理论基础及模式分析 |
2.3.1 自来水产业规制目标假设 |
2.3.2 自来水产业规制理论基础 |
2.3.3 自来水产业规制模式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案例分析及规制效果检验——以晋中市为例 |
3.1 案例分析 |
3.1.1 自来水产业基本概况 |
3.1.2 自来水产业规制改革演进 |
3.1.3 自来水产业规制模式分析 |
3.2 规制问题分析及规制效果理论预判 |
3.2.1 进入规制对解决投资压力的影响分析 |
3.2.2 价格规制对促进效率提高的影响分析 |
3.3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效果检验 |
3.3.1 指标说明 |
3.3.2 规制效果检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模式探索 |
4.1 规制体制构建 |
4.2 进入规制 |
4.3 价格规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改革建议 |
5.1 进入规制要解决投资压力 |
5.2 价格规制要促进效率的提高 |
5.3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
(3)基于LM-BP神经网络水务一体化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研究主要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我国重要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调查与分析 |
2.1 基本概念 |
2.1.1 水务与水利概念 |
2.1.2 城市水务系统的相关概念 |
2.1.3 水务一体化管理 |
2.2 研究对象范围的确定 |
2.2.1 确定研究对象所考虑的因素 |
2.2.2 纳入研究对象范围的城市总体情况分析 |
2.2.3 总体分析框架图 |
2.3 重要城市水务一体化职能落实情况分析 |
2.3.1 全国水务管理机构基本情况 |
2.3.2 研究重要城市水务管理机构涉水职能情况分析 |
2.4 重要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总体分析 |
2.5 我国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成效 |
2.6 我国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存在的不足 |
2.7 本章小结 |
3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水务一体化管理综合评价 |
3.1 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原理 |
3.2 BP神经网络的概述 |
3.2.1 BP神经网络的拓扑结构 |
3.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 |
3.2.3 LM-BP神经网络的算法及流程图 |
3.3 水务一体化管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1 指标选取的原则 |
3.3.2 水务一体化管理指标体系的建立 |
3.3.3 水务一体化管理指标评分标准 |
3.4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水务一体化管理现状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1 评价对象的选取 |
3.4.2 基于LM-BP神经网络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评价模型的建立 |
3.4.4 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4 深化我国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改革的对策 |
4.1 深化我国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及新要求 |
4.1.1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落实治水新方针的需要 |
4.1.2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和推进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的需要 |
4.1.3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的需要 |
4.1.4 水务一体化管理是水务行业适应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需要 |
4.2 深化我国水务一体化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 |
4.2.1 构建新型城市水务治理结构 |
4.2.2 整合水务产业结构,健全多元化投融资机制 |
4.2.3 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 |
4.2.4 完善水务行业相关法律法规 |
4.2.5 实现城乡水务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有力体制保证 |
4.2.6 构建合理高效的竞争机制 |
4.2.7 加强水务信息化建设,实现智能水务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主要研究创新 |
5.3 研究中的不足 |
5.4 进一步研究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水资源危机 |
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内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
二、国外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意义 |
一、为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建设指明方向 |
二、优化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
三、完善我国水权制度的理论构建 |
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构建提供理论支撑和典型样本 |
第四节 论文研究创新性 |
第五节 论文研究方法及思路 |
一、论文研究方法 |
二、论文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水资源的属性 |
第一节 水资源的内涵及自然特性 |
一、水资源的内涵 |
二、水资源的自然特性 |
第二节 水资源的财产属性 |
一、水资源的可占有性 |
二、水资源的稀缺性 |
三、水资源的有价值性 |
第三节 水资源的资源属性 |
一、水资源的生物伦理性 |
二、水资源的准公共物品性 |
第四节 水资源财产属性与资源属性的关系 |
一、纯粹资源属性的水 |
二、资源的财产属性彰显 |
三、水资源资源属性与财产属性共生 |
四、资源性财产与非资源性财产 |
第五节 水资源属性与水资源利用 |
一、水资源利用手段 |
二、水资源利用模式 |
三、水资源属性对水资源利用模式的影响 |
第二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水资源利用制度历史考察及启示 |
第一节 1949—1977兴修水利,夯实发展根基 |
一、防治水患,兴修水利 |
二、组建流域性水利机构 |
第二节 1978-1987调整过渡:水资源利用立法萌芽 |
第三节 1988-1997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
一、明晰水资源权属,明确水资源管理体制 |
二、初步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比较科学合理、相互配套的水法规体系 |
三、水资源财产属性逐渐显现 |
四、建立水事纠纷解决制度 |
第四节 1998-2008年 法治完善:水资源利用的可持续发展 |
一、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二、确立以取水权为核心的取用水管理制度 |
三、水资源保护制度体系初步建成 |
四、建立节水型社会的目标提出 |
五、水权与水市场 |
第五节 2009年至今 建立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
一、“三条红线”和“四项制度”为框架的的基本体系 |
二、编制实施水功能区划 |
三、确立水资源管理责任和考核制度 |
四、健全水资源监控体系 |
第三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 |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的成就 |
一、基础与保障--水资源管理体制统一 |
二、建章立制—水资源利用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
三、人水和谐—水资源利用理念从传统走向现代 |
四、产权配置—水权制度建设框架 |
五、强化监督管理—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 |
第二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一、以流域为单元的水资源综合管理体制没有完全形成,部门协调机制没有完全建立 |
二、水量分配体系不完善,水资源竞争性开发利用 |
三、水资源产权法律制度缺失 |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变迁的启示与方向 |
一、两种力量:市场配置与行政管制的平衡 |
二、管理体制:水资源管理体制影响资源管理效果 |
三、水资源财产权:自然资源管理模式改变的基础 |
第四章 水资源利用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美国水资源利用 |
一、美国水资源概况 |
二、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体制 |
三、美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 |
四、小节 |
第二节 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 |
一、澳大利亚水资源概况 |
二、澳大利亚水资源管理体制 |
三、澳大利亚水资源利用法律与政策 |
四、墨累-达令流域管理 |
五、澳大利亚水权和水市场 |
六、小结 |
第三节 欧盟水框架指令与水资源利用 |
一、欧盟水资源概况 |
二、欧洲水资源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三、欧盟水框架指令主要内容 |
四、小节 |
第四节 水资源利用管理的启示 |
一、水资源利用管理制度公法色彩日益浓厚 |
二、综合管理是水资源管理的发展趋势 |
三、水资源管理从区域控制走向流域管理 |
四、水权制度是水资源管理的核心 |
五、市场是水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选择 |
第五章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 |
第一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选择与本土资源 |
一、我国水资源自然环境因素 |
二、我国治水的历史传统 |
三、国家经济、政治体制发展及转型 |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框架 |
一、水权制度--我国水资源利用管理法律制度的核心 |
二、政府与市场--政府宏观调控下的有限度的水市场 |
三、公私融合--公有制基础上的水资源使用权利体系构建 |
四、统一协调--多层次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我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模式的优势 |
一、水资源所有权公有制 |
二、中央集权降低水资源管理成本 |
三、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体制与水资源的双重属性契合 |
第六章 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第一节 中央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构建涉水领域部门管理的协作机制 |
二、构建自然资源综合管理协调机制 |
三、构建水资源国家所有权代表制度 |
第二节 地方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地方政府负责水资源管理具体职能 |
二、深化水务体制改革 |
三、深化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流域层面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 |
一、加强流域机构的法律地位 |
二、综合性流域管理机构组织框架 |
第七章 具有中国特色的水权制度构建 |
第一节 水权概念厘清 |
一、水权的内涵 |
二、水资源所有权 |
三、水资源使用权 |
四、取水权 |
第二节 水资源供给的双轨制 |
一、水权及其类型化探讨 |
二、水资源使用权界定的可行性分析 |
三、公共性用水的政府供给 |
第三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构造 |
一、水资源使用权构造的基础分析 |
二、现行水量分配方式带来的启示 |
三、用水比例--强化水资源使用的排他性 |
四、配水量--水资源使用权的量化 |
第四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与期限 |
一、水资源使用权的取得方式 |
二、水资源使用权的利用期限 |
第五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实现基础 |
一、严格执行水资源规划 |
二、明确水量分配方案 |
三、水量监测计量系统建设 |
四、水资源使用权侵权损害的救济方式厘清 |
五、建立完善的权利登记系统 |
第六节 水资源使用权的市场交易 |
一、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主体 |
二、水资源使用权市场交易的管理 |
三、水银行(Water banks)制度 |
四、水权交易所制度 |
五、水资源使用权的期权交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2 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气候变化及其对我国水资源的影响 |
2.1 我国气候变化的现状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 |
2.1.1 中国气候变化的观测事实与趋势 |
2.1.2 中国温室气体排放现状 |
2.1.3 中国减缓气候变化的努力与成就 |
2.2 我国农业水资源支撑可持续发展能力 |
2.2.1 水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
2.2.2 中国水资源与现代农业发展 |
2.2.3 中国水利建设发展的历程 |
2.3 气候变化对中国农业环境的影响与挑战 |
2.3.1 中国与气候变化相关的基本国情 |
2.3.2 气候变化对中国水资源的影响 |
2.3.3 水资源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
2.3.4 中国水资源开发和保护领域应对气候变化面临新的挑战 |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1 水利工程技术的作用与局限 |
3.1.1 跨流域调水工程与水资源危机 |
3.1.2 南水北调工程布局 |
3.1.3 南水北调的矛盾与困境 |
3.1.4 南水北调不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
3.2 灌溉水资源与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 |
3.2.1 从南涝北旱和秋涝春旱看中国水资源高效利用方略 |
3.2.2 解决中国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方略 |
3.3 利用水权市场优化配置农用水资源 |
3.3.1 水资源与农业发展 |
3.3.2 中国的农用水权制度 |
3.3.3 农用水权制度的选择 |
3.3.4 农用水权的期权配置 |
3.3.5 水权市场在农用水配置中的作用 |
第四章 国内外农业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比较研究 |
4.1 中国农村水资源管理的制度问题现状 |
4.1.1 我国现行水资源管理存在的制度缺陷分析 |
4.1.2 农村社区在水资源管理实践中参与权利的缺失 |
4.1.3 基于相关利益群体分析水资源管理中参与的缺失 |
4.2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进程 |
4.2.1 以单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
4.2.2 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大规模水利建设时期 |
4.2.3 以现代水管理为中心的综合治理时期 |
4.2.4 人与水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时期 |
4.3 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主要特点 |
4.3.1 治水思想的现代化 |
4.3.2 工程设施与装备的现代化 |
4.3.3 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
4.3.4 管理的现代化与信息化 |
4.4 国外水资源管理经验借鉴 |
4.4.1 国际水资源管理趋势 |
4.4.2 发达国家水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相关要素分析 |
4.5 中国与发达国家水利现代化差异 |
4.5.1 防洪减灾保障能力 |
4.5.2 抗旱减灾保障能力 |
4.5.3 供水普及与保障能力 |
4.5.4 水环境及生态安全建设 |
4.5.5 科技进步与用水效率 |
4.5.6 水法制建设和体制创新 |
4.5.7 水利发展机制 |
4.5.8 能力建设与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 |
第五章 适应气候变化的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政策 |
5.1 推进水资源管理现代化的保障措施 |
5.1.1 气候变化公众意识 |
5.1.2 机构和体制建设 |
5.1.3 中国对气候变化若干问题的基本立场及国际合作需求 |
5.2 水资源循环经济理论 |
5.2.1 发展水资源循环经济的意义 |
5.2.2 节约用水 |
5.2.3 水资源循环经济的生活减量化模式 |
5.3 水资源健康循环经济管理机制 |
5.3.1 人类社会用水循环 |
5.3.2 水环境恢复机制与方略 |
5.3.3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概述 |
5.3.4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原则 |
5.3.5 水资源循环经济管理的方法 |
5.3.6 推动水资源循环经济的对策建议 |
5.4 水循环与气候变化应对机制 |
5.4.1 水循环机制 |
5.4.2 加强国际合作,明确分工,建立三元应对机制 |
5.5 全新的水文伦理观:与水共存 |
5.5.1 地方性知识的价值——以中国哈尼族梯田稻作为例 |
5.5.2 灌溉管理的成功因素——保持传统对当前气候变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
5.6 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的理想 |
5.6.1 宏观层面的农村社区参与水资源管理 |
5.6.2 社区层面的农民参与水资源管理 |
5.7 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7.1 水资源管理中权利配置的善治理论 |
5.7.2 善治视角的水资源管理参与模式 |
5.8 “养护者受益”下的水法研究 |
5.8.1 水资源的“公地的悲剧”现状以及现行法律制度的缺失 |
5.8.2 现行法律制度下水资源污染之成因分析:基于权能的视角 |
5.8.3 水资源法律制度的重构:“养护者受益”原则之确立 |
第六章 结论 |
6.1 理顺水资源管理体制 |
6.2 加强水量、水质和重视生态环境用水的管理 |
6.2.1 钢铁、煤炭在中国具有显着的地位,未来第二产业与第一产业发展争水矛盾将更加突出 |
6.2.2 加强对农业水权的保护,保障基本农田用水;全额征收农业开采深层地下水水资源费,逐步限制开采深层地下水用于灌溉直至禁采 |
6.3 健全水资源产权制度 |
6.4 完善水资源水权市场制度体系 |
6.5 创新新型的水资源价格管理机制 |
6.5.1 水价和水资源费标准严重偏离水价值,不利于节水 |
6.5.2 依据行业水经济价值合理提高第二、第三产业水价,利用价格杠杆提高水分生产效率和用水效率 |
6.5.3 大力推行农业用水计量,适度提高农用水价,按方收费按亩返还,促进节约用水 |
6.6 建立和完善水资源法律制度 |
6.7 重视水资源管理的社会资本投入——自愿节约合作机制 |
6.8 加强水资源科学技术建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世界水资源态势 |
1.1.2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1.1.3 流域行政管理需要加强 |
1.1.4 流域法律管理需要加强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内外水资源管理研究进展 |
1.2.2 国内外水权研究进展 |
1.2.3 国内外水价研究进展 |
1.2.4 国内外生态补偿研究进展 |
1.2.5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况 |
2.1 黄河流域分区概况 |
2.1.1 上游 |
2.1.2 中游 |
2.1.3 下游 |
2.2 黄河干流主要水利工程 |
2.3 黄河流域水资源概述 |
2.3.1 黄河流域水资源情况 |
2.3.2 黄河流域水资源质量综述 |
2.3.3 黄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情况 |
2.4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与趋势 |
2.4.1 黄河流域用水特点 |
2.4.2 黄河流域用水趋势 |
2.5 黄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三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问题 |
3.1 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类型 |
3.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现状 |
3.3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不足 |
3.4 国外流域管理体制概况 |
3.4.1 澳大利亚 |
3.4.2 美国 |
3.4.3 英国 |
3.4.4 日本 |
3.5 国外流域管理经验的借鉴 |
第四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权问题 |
4.1 水权与水权管理的概念 |
4.1.1 水权的概念与分类 |
4.1.2 水权管理的概念与内容 |
4.2 黄河流域加强水权管理的必要性 |
4.2.1 水权管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
4.2.2 水权管理是促进灌区节水的需要 |
4.2.3 水权管理是建设节水型社会的需要 |
4.3 初始水权分配的概念和意义 |
4.4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及分配现状 |
4.4.1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影响因素 |
4.4.2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现状 |
4.5 水权置换的概念与意义 |
4.6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
4.6.1 水权界定存在法律缺失 |
4.6.2 水权交易机制不明 |
4.6.3 水权转让监管机制不明 |
4.7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的改进 |
4.8 黄河流域初始水权分配的典范——宁夏段水权分配 |
4.8.1 宁夏水资源概况 |
4.8.2 宁夏水资源利用要求 |
4.8.3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 |
4.8.4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取得的成效 |
4.8.5 宁夏初始水权分配应完善之处 |
4.9 黄河流域水权置换的尝试——陕北水权置换 |
4.9.1 陕北水权置换问题的提出 |
4.9.2 陕北水资源需求预测 |
4.9.3 陕北水权置换的第一步——引汉济渭 |
4.9.4 陕北水权置换的第二步——黄河水入陕北 |
4.9.5 陕北水权置换中的重点问题 |
第五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水价问题 |
5.1 黄河流域水价改革历程 |
5.2 水价在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双刃剑作用 |
5.2.1 合理水价的积极作用 |
5.2.2 不合理水价的消极作用 |
5.3 黄河流域水价原则 |
5.4 水价运行机制与黄河流域水价制定依据 |
5.4.1 水价运行机制 |
5.4.2 黄河流域水价制定依据 |
5.5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与国际水价比较 |
5.5.1 水价结构比较 |
5.5.2 城市用水价格比较 |
5.6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存在的问题 |
5.7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的完善 |
5.8 黄河流域城市水价改革尝试——河南南阳阶梯水价 |
5.8.1 河南省城市水价现状 |
5.8.2 南阳为试点实行阶梯水价 |
5.8.3 南阳阶梯水价评价 |
5.9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制度与国外农业水价制度比较 |
5.9.1 美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2 法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3 英国农业水价制度 |
5.9.4 加拿大农业水价制度 |
5.9.5 其他国家水价制度 |
5.9.6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制度 |
5.10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存在的问题 |
5.11 黄河流域农业水价的完善 |
5.12 农业水价管理与改革尝试——宝鸡峡引渭灌区 |
5.12.1 灌区概况 |
5.12.2 灌区水价调整情况 |
5.12.3 灌区农民水费负担情况 |
5.12.4 灌区水价计收方式改革 |
5.12.5 宝鸡峡灌区水价改革取得的成效 |
5.12.6 宝鸡峡灌区水价存在的问题 |
5.12.7 宝鸡峡灌区农业水价的改进 |
5.12.8 探索农业水价实行三补贴制度 |
5.13 黄河流域水价改革应走出的误区 |
第六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
6.1 流域生态补偿的概念 |
6.2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地位重要 |
6.3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特点 |
6.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障碍 |
6.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尝试——河南省生态补偿 |
6.5.1 河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发展历程 |
6.5.2 黄河流域河南省生态补偿取得的效果 |
6.5.3 黄河流域河南省生态补偿存在的问题 |
6.5.4 黄河流域河南生态生态补偿应改进之处 |
6.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陕南生态补偿 |
6.6.1 背景(南水北调工程) |
6.6.2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生态补偿的提出 |
6.6.3 生态补偿研究区——陕南概况 |
6.6.4 陕南地区水源地现状考察 |
6.6.5 陕南地区水源地生态补偿建立的紧迫性 |
6.6.6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应明确的重点问题 |
6.6.7 陕南水源地生态补偿所需资金情况 |
6.6.8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存在的不足 |
6.6.9 陕南地区生态补偿应改进之处 |
第七章 黄河流域法律管理问题 |
7.1 黄河流域立法问题 |
7.1.1 流域立法的内涵及地位 |
7.1.2 我国流域立法的发展历程 |
7.1.3 我国流域立法现状 |
7.1.4 黄河流域立法成效 |
7.1.5 黄河流域立法的主要问题 |
7.2 黄河流域执法问题 |
7.2.1 黄河流域环境问题的特点 |
7.2.2 黄河流域执法的特殊性 |
7.2.3 黄河流域执法机构应具备的条件 |
7.2.4 黄河流域执法的障碍 |
7.3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问题 |
7.3.1 监督的内涵 |
7.3.2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的不足 |
第八章 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和法律管理的体系构建 |
8.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完善 |
8.1.1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目标 |
8.1.2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的原则 |
8.1.3 黄河流域管理体制的重心是水资源配置 |
8.1.4 黄河流域水资源管理体制的构想 |
8.2 黄河流域水权的完善 |
8.2.1 水权制度改革的趋势 |
8.2.2 水权制度改革的影响因素 |
8.2.3 黄河流域水权制度设计框架 |
8.3 黄河流域水价的完善 |
8.3.1 合理水价的特点 |
8.3.2 利益相关方的关系 |
8.3.3 黄河流域水价利益相关方改革方案 |
8.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完善 |
8.4.1 发展民生水利与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关系 |
8.4.2 流域生态补偿的经验 |
8.4.3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指导思想 |
8.4.4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原则 |
8.4.5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总体框架 |
8.4.6 黄河流域生态补偿的重点工作 |
8.5 黄河流域法律管理的完善 |
8.5.1 黄河流域立法的完善 |
8.5.2 黄河流域执法的完善 |
8.5.3 黄河流域管理监督的完善 |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 |
9.1 结论 |
9.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表目次 |
图目次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我国水务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
二、我国水务市场化改革过程中需要解决的理论和现实问题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创新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 |
第二章 水务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水务、水务产业概述 |
一、水务与水利概念 |
二、大水务概念 |
三、城市水务系统的一般概念 |
第二节 水务产业发展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科学发展观理论 |
二、公共物品理论 |
三、外部性理论 |
四、自然垄断与规制理论 |
五、我国水务产业发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三章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变革 |
第一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现状分析 |
一、城市水务产业组织形式 |
二、我国城市水务产业组织现状 |
第二节 城市水务产业一体化分析 |
一、城市水务产业效率 |
二、城市水务一体化的效率改善 |
第四章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模式创新 |
第一节 城市水务投融资模式概述 |
一、城市水务投融资渠道 |
二、影响城市水务投融资渠道选择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现行投融资模式 |
一、我国现行城市水务投融资模式 |
二、我国现行投融资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中国城市水务产业投融资模式发展思路 |
一、拓宽融资渠道 |
二、完善水务投资主体 |
三、实施产权改革 |
四、转变政府角色与职能 |
第四节 产业投资基金在水务产业投融资的应用 |
一、产业投资基金 |
二、基础设施产业投资基金 |
三、水务产业投资基金 |
第五章 水务市场化条件下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监管体制 |
第一节 城市政府的水务监管责任 |
一、政府的水务监管责任 |
二、政府对城市水务的监管目标 |
第二节 中国城市水务监管及其发展 |
一、监管体系的演变 |
二、现阶段监管格局 |
三、水务监管发展的趋势 |
第三节 城市水务的经济监管 |
一、市场准入监管 |
二、投资监管 |
三、价格监管 |
四、绩效管理监管 |
第四节 城市水务的技术监管和环境监管 |
一、水务工程可靠性监管 |
二、供水水质监管 |
三、排水与污水处理及污水水质监管 |
四、水务服务质量监管 |
五、供排水管网监管 |
六、环境监管 |
第五节 城市水务监管体系及公众参与 |
一、城市水务监管架构 |
二、水务监管局的职责 |
三、公众的知情与参与 |
第六章 武汉水专项—基于外部性理论的城市水环境治理机制研究 |
第一节 “武汉水专项”产生的背景 |
第二节 “武汉水专项”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 |
一、绿色投资—“武汉水专项”项目的产生 |
二、“武汉水专项”项目主要内容 |
三、“武汉水专项”项目资金筹措 |
四、“武汉水专项”项目成果 |
五、“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运营管理模式 |
第三节 “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投资、运营和管理的思考 |
一、“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对各方利益主体行为的影响 |
二、“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运营管理的示范价值 |
三、“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的运营管理的市场化程度 |
四、“武汉水专项”公益项目的运营管理的社会资本积累 |
五、城市水生态系统修复需要制度创新 |
第七章 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 |
第一节 英、法、美三国水务运行体制的特点 |
一、英国水务运行体制 |
二、法国水务运行体制 |
三、美国水务运行体制 |
第二节 英、法、美三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分析 |
一、英法美城市水务运行体制比较 |
二、对中国城市水务运行体制的启示 |
第八章 中国水务产业改革与发展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传统水务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一、坚持市场化改革之路,推进水务改革与发展 |
二、完善水务法律法规体系,构建水务发展的法治基础 |
三、实现流域一体化管理,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体制保证 |
四、利用市场手段,推动水务一体化 |
五、完善水价形成机制和调整机制,提高水资源配置效率 |
六、以投融资模式创新为突破口,推进水务发展 |
七、构建现代水务监管体系,强化水务监管 |
第二节 促进我国新型水务产业发展 |
一、水务产业现代服务业 |
二、水资源金融产业 |
三、水资源的深化开发利用—“功能水”产业 |
参考文献 |
中文部分 |
外文部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后记 |
(9)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可能的创新点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现状 |
2.1 学术界关于“水务”和“水务产业”的不同理解 |
2.2 理论研究基础 |
2.2.1 公共品理论 |
2.2.2 自然垄断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2.4 循环经济理论 |
2.2.5 产权理论 |
2.2.6 政府规制理论 |
2.3 国内外关于水务产业的相关研究进展 |
2.3.1 关于水务管理体制与政府规制的研究 |
2.3.2 关于水权与水价的研究 |
2.3.3 关于水务产业市场化与民营化的研究 |
2.3.4 关于水务企业所有权与绩效的实证研究 |
3. 城市水务产业内涵与发展基础 |
3.1 城市水务产业内涵的界定 |
3.2 城市水务产业的基本属性 |
3.2.1 耦合性 |
3.2.2 系统整体效应 |
3.2.3 层次性 |
3.2.4 动态性 |
3.3 城市水务产业的主要经济技术特征 |
3.3.1 区域垄断 |
3.3.2 “准”公共物品 |
3.3.3 外部性特征 |
3.3.4 资本密集与投资回报的长期性 |
3.4 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基础 |
3.4.1 市场需求 |
3.4.2 市场主体 |
3.4.3 价格机制 |
3.4.4 政策基础 |
3.4.5 技术基础 |
4. 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历程及发展模式探讨 |
4.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历程 |
4.1.1 传统的政企不分阶段 |
4.1.2 政府控制水务企业经营阶段 |
4.1.3 产业化发展阶段 |
4.2 城市供水排水现状 |
4.3 城市水务产业的发展模式 |
4.3.1 城市供水排水纵向一体化发展模式 |
4.3.2 跨城市经营的大型水务集团发展模式 |
4.3.3 厂网分离发展模式 |
4.3.4 同城分区比较竞争模式 |
5. 城市水务产业的结构、行为与绩效分析 |
5.1 SCP分析范式的演进与评述 |
5.1.1 哈佛学派与SCP分析范式 |
5.1.2 芝加哥学派与SCP分析范式 |
5.1.3 对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分析范式的评述 |
5.2 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结构分析 |
5.2.1 市场结构的基本类型及主要特征 |
5.2.2 市场结构的衡量指标 |
5.2.3 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结构 |
5.3 城市水务企业的主要市场行为分析 |
5.3.1 市场行为定义与类型 |
5.3.2 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行为主体 |
5.3.3 城市水务企业的主要市场行为 |
5.4 城市水务产业的绩效分析 |
5.4.1 市场绩效的含义 |
5.4.2 基于生产前沿的DMU绩效 |
5.4.3 评价城市水务企业绩效的DEA模型 |
5.4.4 城市水务企业DEA有效性评价:以城市供水企业为例 |
6. 国外水务产业的发展状况及经验借鉴 |
6.1 国外水务产业的发展状况 |
6.1.1 美国的水务产业发展 |
6.1.2 英国的水务产业发展 |
6.1.3 法国的水务产业发展 |
6.1.4 荷兰的水务产业发展 |
6.2 国外水务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6.2.1 完善的法律体系是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 |
6.2.2 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水务综合管理体制 |
6.2.3 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投融资体制 |
6.2.4 以价值规律为基础的水价形成机制 |
6.2.5 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 |
6.2.6 国外水务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7. 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分析 |
7.1 构建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模型的意义 |
7.1.1 理论意义 |
7.1.2 现实意义 |
7.2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建立 |
7.2.1 评价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总体研究思路 |
7.2.2 指标体系设置原则 |
7.2.3 评价模型的指标体系构建 |
7.3 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指数的计算 |
7.3.1 确定指标权重的理论与方法 |
7.3.2 指标值的无量纲化处理 |
7.3.3 城市水务产业发展评价指数计算 |
7.4 实证:四川省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状况的模型评价 |
7.4.1 四川省地级市水务产业发展分类指数的计算与比较 |
7.4.2 四川省地级市水务产业发展综合指数的计算与比较 |
7.4.3 四川省地级市水务产业发展差异的原因分析 |
8. 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改革探索 |
8.1 城市水务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
8.1.1 城市水务管理体制不合理 |
8.1.2 水资源紧缺、水环境恶化及水资源配置不合理 |
8.1.3 国企垄断经营、产业总体分散、效率不高 |
8.1.4 定价机制不合理、价格偏低 |
8.1.5 城市水务产业存在市场失灵 |
8.1.6 缺乏推进水务改革和监管的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 |
8.2 城市水务产业的改革探索 |
8.2.1 投资体制 |
8.2.2 特许经营 |
8.2.3 价格改革 |
8.2.4 水务管理体制 |
9. 促进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建议 |
9.1 建立有利于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的水务管理体制 |
9.2 坚持城市水污染治理与水资源优化配置并重 |
9.2.1 加强城市水污染治理、改善城市水环境 |
9.2.2 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水资源优化配置机制 |
9.3 加快推进城市水务产业的市场化进程 |
9.3.1 推进国有水务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优化产业所有制结构 |
9.3.2 合理选择水务产业的发展模式,促进市场结构优化 |
9.3.3 采取多种方式培育市场主体 |
9.4 完善价格形成机制和价格调整机制 |
9.4.1 水价制度设计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9.4.2 完善价格机制应着力解决的二个问题 |
9.4.3 探索科学民主的城市水务价格决策体制和决策程序 |
9.5 切实发挥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的桥梁作用 |
9.5.1 协助政府水务管理部门科学决策 |
9.5.2 发挥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的中介职能 |
9.5.3 依靠城镇供水排水协会促进城市水务企业加强自律 |
9.6 加强规制建设、引导和规范城市水务产业健康发展 |
9.6.1 完善水务行业的法律法规、加强经济司法 |
9.6.2 强化政府对城市水务产业的有效监管 |
9.6.3 定期进行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状况评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城市水务大系统分析与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概述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标和范围 |
1.3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 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第二章 国内外城市水务管理与理论研究现状 |
2.1 理论回顾与相关研究 |
2.2 国外城市水务管理研究综述 |
2.3 国内城市水务系统管理现状及发展趋势 |
2.4 水务市场发展现状 |
第三章 城市水务大系统分析 |
3.1 城市水系统结构及其系统分析 |
3.2 城市水系统控制 |
3.3 城市水务可持续发展研究 |
3.4 城市水资源与国民经济的关联分析 |
第四章 城市水务资源需求预测模型 |
4.1 用水量预测理论综述 |
4.2 基于向量夹角余弦的组合预测模型的用水量预测 |
4.3 城市水资源供需平衡 |
第五章 城市水务系统安全分析 |
5.1 城市水安全的概念与特征 |
5.2 城市水安全承载力概念及其度量方法 |
5.3 城市水安全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市水务系统效率评价与核心竞争力研究 |
6.1 城市水务系统静态效率评价研究 |
6.2 中日城市供水系统效率的动态评估 |
6.3 城市水务系统核心竞争力研究 |
第七章 水资源与城市供水系统管理 |
7.1 我国水资源管理 |
7.2 城市水务供水系统的管理分析 |
7.3 中国供水设系统管理问题及改善策略 |
第八章 城市污水处理、排水及中水再利用系统管理分析 |
8.1 我国污水处理行业现状与发展 |
8.2 我国排水系统管理分析 |
8.3 基于循环经济理念的中水子系统管理 |
第九章 水务管理一体化管理及用水收费改探索 |
9.1 政府对城市水系统的管理 |
9.2 水务管理一体化 |
9.3 用水收费的管理分析 |
9.4 基于CVM法制定供排水收费的可能性及实施步骤 |
第十章 城市水务管理的创新研究 |
10.1 城市水务建设投资模式的研究 |
10.2 国家推进城市水务市场化改革的政策分析 |
10.3 实证研究案例:海口水务市场化改革分析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推行水务一体化 缓解山西水危机(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水权配置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 王军权.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1)
- [2]山西自来水产业规制分析[D]. 王婕. 山西财经大学, 2017(01)
- [3]基于LM-BP神经网络水务一体化管理评价及对策研究[D]. 刘俊秀.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6(05)
- [4]中国水资源利用法律制度研究[D]. 张一鸣. 西南政法大学, 2015(08)
- [5]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的适应对策[D]. 张秀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12)
- [6]黄河流域水资源行政与法律管理研究[D]. 黄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3(05)
- [7]在水一方——中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纪实[J]. 秦岭. 中国作家, 2013(06)
- [8]中国水务产业发展制度创新研究[D]. 杨卫国. 武汉大学, 2011(04)
- [9]中国城市水务产业发展研究[D]. 刘继平. 西南财经大学, 2008(04)
- [10]城市水务大系统分析与管理创新研究[D]. 谢京. 天津大学, 20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