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生物,群落,碳源,多样性,土壤,功能,烟土。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论文文献综述
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1](2019)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Biolog Eco微平板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响应。结果表明:细菌数量、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均表现为自然恢复处理(NR)显着高于苜蓿处理(SC)和裸地(BL)处理。NR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酚酸类和氨基酸类的利用显着高于对羧酸类和胺类的利用;SC处理土壤微生物对碳水化合物、多聚物和氨基酸的利用显着高于其它类化合物; BL处理对氨基酸的利用显着高于其它碳源。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NR和SC处理的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情况类似,且与BL处理显着不同。(本文来源于《土壤与作物》期刊2019年04期)
马文育,杨塍希,国伟强,王影,曲同宝[2](2019)在《火炬树对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火炬树(Rhus typhina)根为试验材料,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模拟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生长指标的影响;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法和土壤理化性质常规测定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性,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对火炬树不同浓度根水浸提液的响应,探讨火炬树对波斯菊化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B条件下波斯菊的生长状况最好;不同处理对土壤pH、电导率、总氮含量、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的影响显着(P<0.05);不同浓度处理下,波斯菊土壤微生物单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并在180 h时AWCD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不同处理间依次为TB>TA>TC>CK>TD;各根水浸提液处理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物质的利用,抑制了对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物质的利用;不同处理对波斯菊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Gini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RDA分析表明,总氮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一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从而影响波斯菊的生长。(本文来源于《北方园艺》期刊2019年21期)
路花,张美俊,冯美臣,王超,王晓雪[3](2019)在《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碳源代谢特征,从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变化角度探讨燕麦田有机肥替代部分氮肥的可行性。设置不施肥CK、常规施氮N1(含纯N 90 kg·hm~(-2))、氮肥减半N2(含纯N 45 kg·hm~(-2))、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N2O1(O1含总N量为90 kg·hm~(-2))和N2O2(O2含总N量为45 kg·hm~(-2))的5个处理。采用Biolog-ECO法,研究不同施肥处理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氨基酸类、胺类、羧酸类、聚合物类和其他类碳源的代谢利用特征。结果表明: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改变了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聚合物类的代谢偏好;随有机肥配施量增加,对六类碳源的利用得到显着提高;主成分分析显示,氨基酸类和胺类是引起不同施肥处理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代谢特征差异的主要碳源;氮肥减半后随配施有机肥量增加,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显着提高;氮肥减半后,配施有机肥量增加到总N量90 kg·hm~(-2)时,能通过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提高燕麦产量。因此,减氮配施一定量有机肥是提高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和增加产量的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生态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官鑫,向阳,祝友朋,韩长志[4](2019)在《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于发挥土壤作用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尚不明确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情况。因此,为了明确不同土层深度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特征及其变化趋势,本研究采用Biolog-ECO板技术及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不同土层深度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土层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差异显着,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随培养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加,不同土层土壤AWCD大小顺序为20~40 cm>40~60 cm>0~20 cm;同时,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的总体趋势为20~40 cm>0~20 cm>40~60 cm。不同土层深度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之间差异不显着。不同土层深度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对不同碳源的利用能力存在差异,其中40~60 cm土层利用率最高,0~20 cm利用率最低,糖类、氨基酸类、羧酸类和多聚物类为各深层土壤微生物的主要碳源。此外,通过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主成分1和主成分2分别能解释变量方差的45.21%和33.47%,在主成分分离中起主要贡献作用的是糖类、氨基酸类和羧酸类。该研究为进一步解析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与生防菌之间的关系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7-20)
黄相玲[5](2019)在《施肥对罗汉松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罗汉松是白垩纪第叁纪遗留下的古老植物,在园林景观、医学药用、营林套种等领域有潜在的应用价值,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探讨不同的复合施肥配比对罗汉松根系结瘤和根系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以2年生罗汉松实生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不同配比的叁因素叁水平正交实验设计进行施肥研究。采集罗汉松根系土壤,应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现代Biolog微平板技术手段分析土壤微生物的变化特征。揭示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及丰富度与复合施肥配比之间的内在关系,找出改善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变化的施肥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在氮磷钾不同配比复合施肥下,罗汉松土壤微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数量分别达到106、105、104、103量级。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均随施氮水平的增大而减小,在N1P1K1配比施肥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8.1O×106Cfu/ml、19.47×105Cf/ml;固氮菌和真菌数量均随氮磷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在N3P3K2配比施肥下达到最大,分别为13.23×103Cfu/ml、4.67×104Cfu/ml。罗汉松土壤放线菌数量与真菌数量呈极显着性负相关,与固氮菌呈显着性负相关,真菌与固氮菌呈极显着性正相关。除放线菌外,其他叁种微生物数量总数均显着高于非根际土壤,其中在N3P2K1水平处理下四种微生物数量总数最大,并且细菌>放线菌>真菌>固氮菌。(2)氮磷钾不同配比混合施肥下,罗汉松根际土壤蛋白酶、蔗糖酶、酚氧化物酶活性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脲酶、酸性磷酸酶活性均低于非根际土壤。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随着施氮量水平的增加而增大,酚氧化物酶与过氧化物酶活性随施氮水平的增大而降低。根际土壤蛋白酶与脲酶、酸性磷酸酶、蔗糖酶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酚氧化物酶与过氧化物酶呈极显着性正相关,非根际土壤蔗糖酶与蛋白酶活性呈极显着性正相关。(3)氮磷钾不同配比混合施肥下,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生物量C、N均高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C随施氮量水平的增大而增大,在氮素水平相同的处理组差异不明显。微生物量N随施氮量水平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C、N含量较低且差异不显着。SMBC/SMBN在不同配比混合施肥下均高于对照组,根际土壤>非根际土壤。微生物量C与酚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显着性负相关,与蔗糖酶、蛋白酶、脲酶、酸性磷酸酶、真菌、固氮菌数量呈显着性正相关,微生物量N与脲酶、蛋白酶、固氮菌、真菌数量呈显着性正相关,与过氧化物酶、酸性磷酸酶活性、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显着性负相关。(4)氮磷钾不同配比混合施肥下,罗汉松根系土壤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均在培养120h后达到稳定,且N1>N2>CK>N3,非根际土壤中AWCD值为N1>N2>N3。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为根际>非根际,且为:N1>N2>N3,NiPiK1配比最佳,Simpson指数为根际>非根际>CK,且N2>N3>N1,N1P3K1配比最佳,非根际土壤中N2P2K3最佳。McIntos指数均高于对照组CK,,在N3水平处理下达到最高。经相关性分析得知,微生物在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多样性指数与土壤脲酶相关性较多,脲酶成为影响多样性指数的主导酶活性因子。(5)通过对罗汉松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类型进行主成分分析,罗汉松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碳源利用主要为糖类、羧酸类、氨基酸类,聚合物类四大类类。根际土壤中主成份PC1为40.24%、PC2为47.32%,累积贡献率达到87.56%;非根际土壤中主成份PC1为38.70%,PC2为45.20%,累积贡献率达到83.90%,根际与非根际两主成分均能较好的解释微生物大部分信息。(6)氮磷钾不同配比混合施肥下,罗汉松根瘤数量随施氮水平的增大呈先增后减的趋势,固氮酶活性随施氮水平的增大而减小。固氮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脲酶活性呈极显着正相关,与根瘤、细菌数量、酚氧化物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着性正相关。根瘤数量与细菌、放线菌数量呈极显着性相关,与蔗糖酶、蛋白酶呈显着性负相关。(7)综合分析得知在N3、P2氮磷配比组合下罗汉松土壤各项指标显示良好,N3、P2组合施肥下罗汉松根际土壤微环境更适宜罗汉松根系生长。(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温昕承昊[6](2019)在《峰峰矿区叁种植物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矿产资源消耗量与日俱增,也对矿区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矿产资源开采利用过程中,大量重金属元素外泄,通过地表径流作用进入周边区域,导致矿区周围土壤不同程度的重金属污染。由于重金属污染具有长期性、不可逆性和累积性,所以由重金属引发的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而土壤微生物作为植物—土壤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群落活性与土壤健康状况关系密切,群落活动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是生物修复的基础,对土壤微环境也存在监测功能,在整个生态系统的结构优化与功能塑造方面占有重要地位。研究重金属污染矿区微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特征,可以阐明微生物的生态功能,对污染区生境恢复和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择河北峰峰矿区作为研究样地,采集冬青(Ilex chinensis)、构树(Broussonetia papyrifera)、小檗(Berberis kawakamii)3种常见绿化植被根围土壤,利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BIOLOG方法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与功能多样性,结合土壤环境因子,探讨植物与土壤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为重金属污染区域生态环境恢复提供依据。主要试验结果如下:1、峰峰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代谢在植被间差异显着。土壤磷脂脂肪酸含量表现为:小檗>构树>冬青;不同碳源利用强度表现为:小檗>构树≈冬青。小檗土壤环境更适合微生物生存,是矿区恢复的理想植被。2、峰峰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代谢的时空分布存在异质性。2017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丰富,碳源利用强度大;随着土层加深,土壤中PLFA种类、含量减少,碳源利用率降低,微生物活性表现为:0-20cm土层>20-40cm土层。3、峰峰矿区土壤微生物以细菌为优势种,其群落结构表现为:细菌>放线菌>真菌>厌氧菌>原生生物。从土壤中检测到72种磷脂脂肪酸,其中15:0 anteiso是显着影响冬青土壤微生物的PLFA;15:0 iso、16:0 10-methyl是显着影响构树土壤微生物的PLFA;16:0 iso、16:1ω7c和18:1ω7c是显着影响小檗土壤微生物的PLFA。4、峰峰矿区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碳源类型为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类,对酚酸类和胺类利用最少。其中,冬青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碳源为:D-半乳糖酸γ-内酯、α-环式糊精、2-羟基苯甲酸、L-天门冬酰胺、L-苯丙氨酸和L-苏氨酸;构树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碳源为:β-甲基-D-葡萄糖苷、D-木糖/戊醛糖、i-赤藓糖醇和1-磷酸葡萄糖;小檗土壤微生物主要利用碳源为:D-半乳糖酸γ-内酯、肝糖、衣康酸、4-羟基苯甲酸、L-丝氨酸、L-苏氨酸和甘氨酰-L-谷氨酸。5、峰峰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较高,其中Cd元素含量显着高于国家叁级土壤标准,其余重金属元素含量均符合国家环境质量标准。通过PCA分析发现,pH、有机碳、全磷和土壤酶活是峰峰矿区主要影响因子,可以反映矿区土壤营养状况。6、有机碳、土壤酶活与细菌群落显着正相关,氨氮与全部土壤微生物群落显着负相关;pH、磷酸酶与碳水化合物显着正相关,有机碳、脲酶与大部分碳源显着正相关。有机碳和土壤酶活是影响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关键因素。7、峰峰矿区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功能存在相关性。细菌、真菌群落与碳水化合物、多聚物类碳源显着正相关,革兰氏阳性菌与羧酸、胺类碳源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北大学》期刊2019-06-01)
兰家萍,赵详,刘鸯,杨美玲,王绍明[7](2019)在《2种灌溉方式下新疆栽培红花根区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滴灌和大水漫灌2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红花根际土和非根际土为研究对象,采用Biolog-ECO微平板检测法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种不同灌溉方式下红花根际土含水率以及全氮、全钾、全磷、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速效磷含量均高于非根际土壤,而电导率、pH值则低于非根际土,滴灌下红花根际土中大部分理化因子的含量大于大水漫灌;滴灌下的过氧化氢酶、碱性磷酸酶、纤维素酶活性显着高于大水漫灌;滴灌下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香农多样性指数(H)、丰富度指数均整体高于大水漫灌。说明滴灌有助于改善微生物的生存环境,提高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而增强应对外界环境影响的能力。(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9年10期)
张维,刁朝强,李斌,包自超,张家韬[8](2019)在《复配拮抗菌FP246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复配拮抗菌FP246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及其对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其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效,并利用Biolog-ECO技术分析施入复配拮抗菌FP246后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复配拮抗菌FP246能显着降低黑胫病的发病程度,防效为85.40%。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结果显示,复配拮抗菌FP246处理(T1处理)与58%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处理(T3处理)无显着差异,但与1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处理(T2处理)及对照(T4处理)差异显着;McIntosh指数及丰富度指数大小整体为T3>T1>T2>T4;T1、T2、T3处理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没有明显变化。T1、T2、T3处理的AWCD值均显着增加,且与对照差异显着。主成分分析发现,微生物在96~144 h对碳源的利用较为活跃,其中对糖类、氨基酸、羧酸类以及聚合物类碳源利用较多。(本文来源于《烟草科技》期刊2019年07期)
蔡秋华,黄俊杰,林云红,熊茜,左进香[9](2019)在《草木灰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施用草木灰旨在改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减少由土壤自身衰退而引发的土传病害,更好的维持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采用平板培养法和BIOLOG技术研究施用草木灰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施用草木灰显着增加了烤烟根际细菌、放线菌和微生物总量(P<0.05),真菌数量虽略有降低但差异并不明显;移栽后35、55、75天的3个时间段均有一致规律。同时,上述3个时间段烤烟根际微生物群落碳源利用率(AWCD)和对6类碳源的利用程度也以施用草木灰处理显着高于对照。施用草木灰后,烟株各时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Shannon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丰富度指数(S)(P<0.05)均有所提高,其中移栽后35天时差异显着。根际微生物群落的PCA分析表明,增施草木灰处理和对照在主成分坐标体系中差异十分明显,草木灰处理集中在第1主成分正方向,而未施用的对照则集中在第1主成分负方向,表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差异显着。上述说明增施草木灰在改善烟株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方面有明显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11期)
赵冬雪,王盼盼,常春丽,李金秋,王晶英[10](2019)在《绿肥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Biolog技术研究了套作绿肥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为绿肥与烟草套作栽培模式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团棵期和成熟期表征土壤微生物碳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均为套作草木犀>套作黑麦草>对照,说明套作绿肥对土壤微生物利用碳源的能力影响显着。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套作草木犀>套作黑麦草>对照,且套作草木犀的土壤微生物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均为最大值,说明套作绿肥影响了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提高了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不同碳源的代谢强度分析表明,不同绿肥及不同生长时期土壤微生物对氨基酸类、羧酸类和糖类的利用程度明显高于氨/胺类、其他化合物类和聚合物类碳源。主成分分析表明,套作绿肥及不同生长期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具有明显的差异,糖类、其他化合物类和羧酸类对微生物碳代谢差异起主要作用。套作绿肥增强了土壤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能力,提高了植烟土壤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群落功能多样性,并且套作草木犀的效果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华北农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火炬树(Rhus typhina)根为试验材料,波斯菊(Cosmos bipinnatus)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模拟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对波斯菊生长指标的影响;用Biolog-ECO微平板培养法和土壤理化性质常规测定法,研究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特性,通过冗余分析(RDA)研究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通过研究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及其对火炬树不同浓度根水浸提液的响应,探讨火炬树对波斯菊化感作用机理。结果表明:TB条件下波斯菊的生长状况最好;不同处理对土壤pH、电导率、总氮含量、有机碳含量、碳氮比的影响显着(P<0.05);不同浓度处理下,波斯菊土壤微生物单孔颜色平均变化率(AWCD)均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上升,并在180 h时AWCD达到最大值并趋于稳定,不同处理间依次为TB>TA>TC>CK>TD;各根水浸提液处理均促进了土壤微生物对胺类物质的利用,抑制了对氨基酸类和多聚物类物质的利用;不同处理对波斯菊土壤微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影响均存在显着差异(P<0.05),Gini多样性指数差异不显着(P>0.05)。RDA分析表明,总氮和有机碳是影响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的主要因素。火炬树根水浸提液可以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进一步改变土壤理化性质,从而影响波斯菊的生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论文参考文献
[1].严君,韩晓增,陆欣春,陈旭,邹文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黑土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土壤与作物.2019
[2].马文育,杨塍希,国伟强,王影,曲同宝.火炬树对波斯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9
[3].路花,张美俊,冯美臣,王超,王晓雪.氮肥减半配施有机肥对燕麦田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生态学杂志.2019
[4].官鑫,向阳,祝友朋,韩长志.核桃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C].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黄相玲.施肥对罗汉松土壤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D].广西大学.2019
[6].温昕承昊.峰峰矿区叁种植物根围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研究[D].河北大学.2019
[7].兰家萍,赵详,刘鸯,杨美玲,王绍明.2种灌溉方式下新疆栽培红花根区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9
[8].张维,刁朝强,李斌,包自超,张家韬.复配拮抗菌FP246对烟草黑胫病和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烟草科技.2019
[9].蔡秋华,黄俊杰,林云红,熊茜,左进香.草木灰对烤烟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9
[10].赵冬雪,王盼盼,常春丽,李金秋,王晶英.绿肥套作对植烟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