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敬斌[1]2012年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文中指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研究,是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理论。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系统研究,无论是对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理论的全面建设,还是提高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也是笔者选择这个题目作为学位论文的出发点和归宿。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吸收和汲取了以往研究者的理论和成果,特别是吸收和借鉴了当代国内外心理学、教育学、德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学科的最新理论成果,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与探讨,以期深化关于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问题的研究,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革和理论建设的深入发展。本文共包括四章内容:第一章主要探讨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础理论问题。论文从概念分析入手,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同时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确立依据及其特征进行了简要梳理,并从承载形式视角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构成进行了解读。第二章主要探讨了我国现行学校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本章在教材梳理、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批判性反思,从而力求全面把握我国现行思想政治品德课程内容体系在整体构建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叁章主要探讨了我国现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的基本情况。本章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等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考察了我国现行学校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的基本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对现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构建现状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从而力求全面把握我国现行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在整体构建方面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第四章主要探讨了新时期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整体构建的具体实施问题。针对前面的分析,论文首先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进而在此基础上从基本思路、实施策略两个核心层面对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的具体实施问题进行了针对性探讨。
冯丽琴[2]2016年在《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几点思考》文中研究说明在基础教育评价方面有一项重要的评价方法就是德育评价,其实德育评价一直以来在我国的德育工作中作为薄弱环节存在,因为在理论知识和实践研究角度,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从理论知识方面来说,德育评价没有系统性研究,也没有比较性的理论,基本理论研究功底不扎实。从实践操作方面来说,德育评价设定的目标和内容偏向于"高、大、全",没有针对性;德育评价的方法重点强调量化,没有人性化关怀;借用新技术为解决德育评价中的难点问题助力;德育评价在实践后期欠缺反馈意识。
李凡[3]2016年在《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文中研究说明大、中、小学德育体系有效衔接,必须加强对德育资源的梳理与整合,开展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设计,构建"纵向衔接、横向贯通、分层递进"的德育资源共享格局。在纵向上,根据不同学段的德育目标,加强对大中小学德育资源的分层梳理;在横向上,厘清"德育资源"与"一般教育资源"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一般教育资源的德育潜功能。在资源共享方式上,应改变高校单向度资源供给模式,构建大、中、小学各学段纵向衔接的网状资源共享机制。
杨曙霞[4]2013年在《新时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学校德育是由小学德育、中学德育、大学德育等处于不同层次的子系统有序排列而形成的有机整体,不同阶段的学校德育对于人的道德发展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的影响。所以,担负着不同任务的小学、中学、大学必须根据各自学段的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思想道德的实际,搞好分工与协作,完成本阶段的德育任务要求,使各学段德育有效衔接,保证人才培养不间断进行。这个系统一旦缺乏衔接,将会破坏德育的完整性和连续性,阻碍学生的思想道德向更高层次推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学校德育的衔接问题虽然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引起了相关专家和学者的注意,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德育衔接问题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比起德育的其它方面,对德育衔接问题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小学、中学与大学各学段几乎是各自为战,缺乏有效衔接,甚至还存在简单重复、脱节、倒挂现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学校德育的系统性和有效性。针对存在问题,本文在全面查阅文献资料、了解研究动态,力求从学理上给予求证外,还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调查等方法,通过了解当代小学生、中学生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实际状况以及各级学校之间的德育工作状况,寻找大、中、小学德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大、中、小学在德育目标、内容、途径与方法、评价和管理等方面的衔接上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探讨,查找原因,提出大中小学德育有效衔接的对策,以期在体现不同学段德育特点的基础上促进大、中、小学德育的有机衔接,提高德育实效。笔者认为通过研究,既可以从理论上对德育衔接问题形成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丰富和完善大中小学德育衔接的理论体系,也可以从实践上探索学校德育衔接的操作路径,有助于德育实践改革,增强德育实效。
吕晓霞[5]2017年在《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建设,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宗旨,立足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注重德育一体化的内涵发展和协同创新,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迫切需要德育主动对接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多元化、个性化需求,迫切需要德育一体化的整体谋划,加强德育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德育一体化纵向有效衔接,横向有效贯通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较深入研究了实现德育一体化目标的保障体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分析了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不足,并对加强和完善德育一体化的保障体系提出了可借鉴的意见和建议。本课题一共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的相关概念及其特点。对德育一体化、大中小德育一体化、大中小德育保障体系的几个主要概念做了界定和阐释,为深入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同时,提出德育保障体系具有方向性、主体性、适应性、协调性、系统性、层次性几个显着特点。第二部分主要是对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建设的现实考察。在肯定国家就保障大中小德育实现一体化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的同时,较全面地分析了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从思想、制度、队伍以及物质投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阐述。第叁部分就有效和科学合理地完善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提出对策,即确立科学的德育新思路是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目标的思想保障;建立完善的德育队伍体系是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目标的队伍保障;制定系统的德育制度是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目标的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系统的评价体系是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目标的评价保障;加强利用社会资源,建立校内外有效教育资源对接是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目标的社会资源保障。只有建立相互协同的保障体系,才能确保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目标,才能通过几个方面的互相合作,形成合力保障,最终实现大中小德育一体化的目标,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和整体效应。
黄小平, 胡中锋[6]2014年在《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几点思》文中认为中小学德育评价是基础教育评价领域中重要的内容,但当前不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理论研究层面:德育评价基本理论研究不足;德育评价缺少系统性和比较性研究。在实践操作层面:德育评价目标和内容"高、大、全",缺少结构效度;德育评价方法追求量化,缺少人文关怀;德育评价主体单一,缺少多元化;德育评价功能强调选拔、控制和奖惩,缺少正确的价值取向。
赵鑫[7]2015年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文中提出中小学道德教育内容的衔接是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重要内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研究不仅能促进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的实践发展,同时对于完善整体构建大、中、小学德育课程体系理论也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诚实信用、孝亲敬长、遵守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四个叁级类目为范例,对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现状进行深层次的探析,从而揭示道德教育内容衔接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策略。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选题缘由、选题目的与意义,并对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对象进行论述。同时梳理了国内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现状,对当前的研究状态进行了论述。第二部分为本文分析框架和衔接标准的提出,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部分。首先,梳理分析了国家相关文件和学者们研究中有关道德教育内容的划分,并结合人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内容实际编排情况,把道德教育内容的二级类目确立为个人品德、家庭美德、社会公德、环境道德。其次,对叁个学段课程标准中规定的道德教育的内容进行梳理、分类,形成本文的15个叁级类目,从而构成本文分析框架。最后,通过对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布鲁纳“螺旋课程”编写理论进行探讨,提出本文的四个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的标准。第叁部分主要探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分布情况。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叁个方面对道德教育内容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教材中的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出分布情况,从而把握道德教育内容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的分布情况,为下一步进行具体的内容分析做铺垫。第四部分主要针对中小学德育教材中具体的道德教育内容纵向衔接状况进行探讨。文章选取了诚实信用、孝亲敬长、遵守秩序、保护生态环境四个叁级类目为范例探讨其衔接情况。在具体分析时,首先对叁个学段《课程标准》中的相关内容衔接情况进行分析,然后呈现出中小学德育教材中相关的内容,并对每一内容进行细致分析,判断该内容属于布卢姆认知学习领域目标分类中的某个层次。最后从整体上分析该部分内容在中小学的衔接情况。第五部分主要探讨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关解决对策。文章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整体化意识缺乏、内容断裂脱节;层次性意识不足、内容简单重复;递进性特征不足、内容跨度大;序列化意识欠缺、内容编排混乱。针对以上问题,文章提出了科学确定中小学各学段道德教育内容的有序层次;统一规划中小学德育教材;着力提高德育工作者的衔接意识以及构建衔接的保障机制等策略。
易建强[8]2015年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应增设法律知识》文中提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今年两会期间,共带来两份提案,其中一份就是《关于在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增加法律知识的建议》。易建强表示,我国的法制教育体系并不健全,上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中小学中开设德育课,侧重于学生的思想德育教育,涉及的法律知识少之又少。目前,30多岁以上的成年人中,除法律专业毕业生外,绝大部分都没有学习过法律知识,更没有掌握系统性的法律知识。
蔡登峰[9]2003年在《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中小学德育同样面临着转型社会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当前中小学德育的现状,剖析存在的问题,推动中小学德育开创新的局面是教育界的一大问题。 作者总结了几年来的教学经验,以所在市几所学校作为调查研究的范本,认为,家庭、学校、社会德育都是极其重要,它们都用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影响人们道德品质的形成发展。由于我们认识上的偏颇,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缺乏粘合的机制而没有形成互动的格局,这种割裂是造成当前德育实效性低的重要原因。因此,我们应当成立一个有家长代表、学校、社区组织参加的德育指导委员会,在它的指导和协调下,建立一个以学校为中心的,家庭、学校、社会良性互动的德育系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同时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的道德素养,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建设者。
黄佳运[10]2016年在《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是培养人专门活动,是创造性的社会公益事业。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育工作以学生为本,德育为先。全面贯彻落实中小学德育整体建设工程,全面促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改进和创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特殊要求,让每一位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能健康的成长,是我国教育战线必须长期坚持并为之不懈努力才能实现的奋斗目标。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振兴的希望,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学校是青少年受教育的主要阵地,加强中小学德育努力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全面发展的教育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我们党和国家建设未来社会的战略举措,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但是,在实践中,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学校和教师都面临着相同或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如何建立和形成科学规范公正的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涉及到对德育评价功能的认识、德育评价的有效性和激励性的认识、德育成果评价中的终极目标评价或德育过程评价的关系、德育实践考评等等,这些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学校办学成绩的考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评定,其作用和意义不容忽视。实践证明,只有实行科学的中小学德育评价,更加注重体现对学生道德行为实践的检验,注重对德育活动的评价与对学生品德的评价相结合进行,德育结果与德育过程相互印证,才能使德育评价研究走上正确轨道,德育评价才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才能有助于科学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德育评价理论体系,有助于推进我国德育实践和德育改革的进程,不断提升德育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等部分构成,主要观点和内容集中在第一至第五章。具体说来,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德育评价概念的界定以及中小学德育评价的必要性及其功能;第二部分是分析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评价实践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包括德育评价的目标、内容以及评价方式等方面凸显的问题;第叁部分针对构建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目标依据和基本原则两个问题的思考,归纳和总结出了九个构建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原则,并对此进行了相关论述;第四部分是对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主客体和指标体系的探究;第五部分尝试提出构建出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的基本内容以及实施方式。
参考文献:
[1]. 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整体构建研究[D]. 郑敬斌. 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 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几点思考[J]. 冯丽琴.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
[3]. 大中小学德育资源一体化机制建设探究[J]. 李凡.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6
[4]. 新时期大中小学德育衔接问题研究[D]. 杨曙霞. 大理学院. 2013
[5]. 大中小德育一体化保障体系研究[D]. 吕晓霞.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6]. 对中小学德育评价理论与实践问题的几点思[J]. 黄小平, 胡中锋. 中小学德育. 2014
[7]. 中小学德育教材中道德教育内容衔接研究[D]. 赵鑫. 上海师范大学. 2015
[8]. 中小学德育课程中应增设法律知识[J]. 易建强.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15
[9]. 中小学德育系统性研究[D]. 蔡登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10]. 中小学德育评价体系研究[D]. 黄佳运. 云南师范大学.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