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网络语言流行原因及其运用在社会中的影响

当前网络语言流行原因及其运用在社会中的影响

覃志鸿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网络语言应时而生。网络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交流和传播平台,在网际交流与传播中,网络语言应运而生并不断变化发展,它所形成的独特语言风格和特点,是由科技、文化等各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用网络语言交流,挑战了传统语言学的规范性,其语言的简洁、新颖推动了网络文化的发展。网络语言已经成为全社会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沟通工具。本文将从多方面论述网络语言流行原因及其产生的社会影响,为网络语言的发展提供一个参考方案。

[关键词]网络语言流行原因运用社会影响

[作者简介]覃志鸿(1972—),男,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讲师,研究方向:语言社会运用。

[中图分类号]G20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041(2013)04-0084-04

网络语言是信息时代的产物之一。网络世界,系统用户进行沟通、交流的语言工具。网络作为一种大众传播的媒介,以其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神奇魅力,成为当代社会文化传播的平台和媒介,人们在网络上进行信息交换和感情联络,所使用的语言就是网络语言。由于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等原因,使得网络语言与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有所不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影响和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口语、书面语中,这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社会现象。网络语言的产生、传播、丰富、自成体系都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网络语言作为一种比较新近出现的语言现象、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那么,针对这个现象的出现下面从三方面去论述网络语言流行的原因及其影响。

一、网络语言的流行原因

(一)语言的应用心理

使用传统的语言,进行沟通与交流,语言要求一定规范性,语言不够简洁,语言特有的诙谐性、实用性等不及网络语言。网络语言被用户在网络世界里进行交流时,可以大量使用音调上的谐音,数字、表情符号等,语言的构成有一定的规律性,进行沟通表达时,比传统的语言更为形象、新颖和风趣。

人在进行交流,使用的语言若能能够更简洁、风趣地描述某一事物,并在其中并恰当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聆听的一方更易于接受这种沟通方式,而说话者也会因此对方的反应而感到愉快,促进两者更一步的沟通。这是一种语言应用心理的表现,表明简洁性、有效性、实用性的语言更容易被人接受和使用。

网络语言的构成大量的使用了修辞手法,各种修辞手法的使用,达到更风趣、更简约和更直接的沟通效果,也是一种语言经济性的表现。

1、谐音。利用相似的语言发音来读写不同形式的词语。网络语言,网络世界的语言交流工具。网民在进行沟通和表达观点时,会使用一些谐音来表达想法、观点,例如交流中出现,“斑竹”这个词语,其实版主这个名词的谐音应用,还有更多的词语类似的谐音应用,如大虾,是大侠的谐音应用。彼此交流沟通时,双方能猜个大概意思,这样丝毫不会影响到双方的更进一步交流。我们很有必要在此了解一下网络语言的谐音应用规律及其构成,从中阐述一下人使用语言的应用心理。

(1)汉字的谐音构成法。在传统的语言学中,要求文字的创造要遵循一定的规范性,措词要求严格,但网络语言的谐音构词法则要求不高。可使用别的汉字代替与其发音相同或相似的字。不同于语言学的错别字定义,这一类词的应用比较常见,交流时,语言形象生动、风趣幽默、奇特的特点,令人难以忘怀,记忆犹深,同时拼音输入法时,不计较语言的正确性,节约输入词语的时间,交流更快捷。如童鞋(同学)、神马(什么)、稀饭(喜欢)、酱紫(这样子)、果酱(过奖)等一系列谐音构词法,表达观点、想法时,不仅生动形象,且十分有趣、新颖。

(2)英文字母读音谐音。例如,BB(宝宝、宝贝);MP(没品);e(恶心);T(踢);S(死机);ST(失态)等应用。网民的文化素质水平存在差异,因此,运用英语进行沟通交流时,还不会完全适应,打字速度往往比较慢,于是,网友们为了节约时间,就会使用简洁的英文字母来表达想法了。

(3)数字谐音构词法。利用阿拉伯数字音调构成汉语表达,其应用可达到方便而快捷,只需要阅读音就可以快速明白意思了。例如,555(呜呜)、848(不是吧);8错(不错)、88(拜拜)等。

(4)数字与字母混合。使用该网络语言构词,含义的理解比较复杂,但还是存在一定的使用率,甚至全球化通用。例如,F2F(facetoface)面对面等。

2、隐喻。网络语言利用传统词语的隐喻进行新词的引申,描绘新事物的出现。例如,楼主(主题帖子的发表人);剩斗士(表示剩男、剩女);嫩模(年轻靓丽的少女模特)等。

3、缩略。该构词法发挥了语言经济实用的作用。如BF(男朋友)等词。

4、借代。例如表情符号的运用。如:O__O"…(无语)、O(∩_∩)O~(哈哈)、加油(↖(^ω^)↗)、⊙﹏⊙b(纠结)等。

5、反诘。如:天才(天生的蠢才)、讨厌(讨人喜欢、百看不厌)等。

分析一系列的网络语言构成法,可以很明确的了解到网络语言特有的魅力性,各种构词的法应用不仅能增强表达效果,聆听者可以更加快领会说话人的意图,各种修辞构成的词语不仅幽默风趣、新颖、活泼,避免了平淡与呆板的语言表达方式,更进一步激活人们创造性语言思维,完全符合语言的应用心理要求,人们更喜欢接受新颖、生动、活泼的语言。

(二)社会外部原因

1、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语言产生的首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是网络的出现。网络的更进一步发展,互联网世界诞生,在网络世界里,网民的交流速度与文字输入存在一定的矛盾,词语表达不当等情况普遍存在。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网民可以顺利的进行交流和沟通,于是,网络用户的不断实践,网络上就渐渐形成了属于自己的语言形式,这就是网络语言。

2、网络语言的产生环境是网络。网络世界没有一定准则,网民可以随意发表意见,隐瞒身体等一切真实信息,容易将本性表露出来,自然、轻松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同时,现实世界,人的交际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而网络则解决了这个问题,在这种较轻松、自由的网络环境下,人可以达到最大的交际自由,随意去创造富有鲜明个性特点的语言。同时,网民在网络创造语言,不受传统语言的限制,人可享受一种打破传统性的快感,从中体会到创造给予的快乐。

3、计算机汉字输入法的制约。汉字的特殊性,输入方式不同于英语。汉字的输入法一般分两种,一种是笔画输入法;另一种是拼音输入法。笔画输入法,一般人难掌握,更别说去灵活应用,尽管笔画输入法较少出现重码词的情况;因此,网民普遍使用拼音输入法。拼音输入汉字的缺陷就是重码率高,尽管输入速度快捷,但网民进行沟通与交流时,选用的字花费时间长,一般寻找困难,从而导致使用大量的同音字词代替,慢慢就发展了网民世界里的通用网络语言。

(三)群体内部原因

1、追求个性、蔑视传统、崇尚创新的思潮影响。该思潮的特点是人的个体性、主观性、自我表现等要突出;轻视或者不在乎社会认同;强调个体的非理性和潜意识作用;蔑视或反对权威中心、理论观点,主张返朴归真;反对群体意识,认同个体主义和及时行乐的观点等。

2、思维、表达习惯受到浅阅读时代的影响。浅阅读时代的来临,读图现象的出现,表明现代年轻人变得不愿意花费过多的时间去阅读需要充分调动思考和想象的文学名著,而更喜欢看以名著为剧本改拍而成的影视作品。久之必然会影响到人的思维、表达习惯,更习惯性去思维与表达中出现的图像或形象化符号。另一方面,浅阅读时代的影响,网民们也更喜欢去接受新颖、诙谐、轻松的图形化的表达方式。网络语言中大量的表情类、图片类词汇形式基本受群体心理影响而创造出来的。

二、网络语言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影响

网络语言使用谐音、缩略、借代等修辞方式进行构词,语言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语义更加丰富和形象简洁、生动诙谐,活泼新颖,促进了网民在网络世界的交流便捷。但是网络语言,语言特性具备的主观性与随意性很强,冲击与影响了现实生活中所使用语言规范,也网络语言的放肆大规模的应用,也会威胁与挑战传统语言的规范性和纯洁性。

一是传统语言具有一定的规范性。网络语言随意性过强,不合语法规则的短语泛滥,例如用“稀饭”代替“喜欢”。错别字连篇。这样不仅破坏了语言原有的规范性及纯洁性,增加理解上的困难。

二是传统语言具有准确性。而大量使用缩略的修辞手段的网络语言,尽管适应了当前社会的快节奏生活方式,但滥用就会造成词义上的表达模糊,也会直接影响到沟通、交流。

三是传统语言具有一个独特优点,语言的含蓄美。网络语言普遍通俗易懂、语义苍白、口语化,缺乏含蓄美与文化底蕴。甚至,有些语言粗俗低下,令人厌恶和鄙视。

四是思想的载体是语言。人们使用语言来表达情感,沟通,交换观点和知识。因此,语言不可能是停滞不前、不改变,它必须跟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网语的形成与发展也是一个时代的产物,语言发展的一个历程点。因此,流行的网络语言,其生动、活泼、新颖等语言特性,提高网民的沟通效率,我们不能一言蔽之。

五是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手段,目的是为了进行信息的交流。而网络语言新颖、形象生动又极具表现力,不乏创意,网民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更加快捷,提高了生活效率。而网民在进行网络语言的创造,想象力与创造性思维得到一定的发展,也丰富了语言的多样性。

正是因为网络语言在社会中有那么大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是利弊共存,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网络语言流行的利处:

(一)标新立异

具有革命意义的创新性是网络语言最大的特点。网络是一个在推崇个性、追求方面走得有点极端的世界,它为网民们提供了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最自由的空间,这种空间因缺少了传统社会生活中无所不在的“监督”而显得更加自由、更加珍贵。大部分网民都是受过教育且有着创新意识和好奇心的年轻人。他们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遐想无限,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新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一是对已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一是对常规语法的突破。前者如“东东”意指“东西”;“偶”是“我”的一种比较调皮的说法,并由此推衍出“偶们”。这些词语在网络中已司空见惯了。后者如“难过得死掉了”、“累死掉了”、“走先(先走)”,常采用港式语法的说法。

(二)经济简练

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前面提到的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网络语言对现有语言成分的改变主要体现在“形”上,它是用最简洁的“形”来巧设言语交际的跨度,缩短信息交际的宝贵时间,并且这种跨度的设置,在一定的语境中,人们凭借自己的知识储备,完全可以逾越,而一旦跨越,便会带来一种愉悦,具有一定的刺激性。

此外,从句式的选用上也可以看出网络语言的经济性,网民们为了提高交流速度、节约时间和上网费用或是在打字时没有耐性,他们很少运用长句子、复杂句子,而多用短句。句子的省略现象也很普遍。经常上网聊天的人对这一点是深有体会的。我们在某聊天室随机选取了10句聊天记录,其中字数低于5个字的有9句,超过5个字低于10个字的有一句;标点符号1个;有修饰成分的3句;没有复句。虽然这不能代表网上聊天的所有记录,但也可窥一般,透露出网络语言经济性的特点。

(三)形象传神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

这些网络符号在电脑屏幕上构成了一张张卡通式的脸庞,不仅形象传神,而且使网络聊天具有了“可互视、可互听”的近距离交际效果。网络符号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成分:它没有语音形式,书写形体也不同于文字形式,但可以表达一定的意义内容。它给虚拟的网络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和实在感、即时感。例如:情人节到了,网友间都会互相问好,这时,发个“鲜花”图片过去(表示节日快乐),可以让对方很容易明白你的意思,而且比单纯问声“圣诞快乐”要幽默诙谐得多。对方则发了个“^-^”(表示咪着眼睛笑)过来,又让这边感到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因为你也许笑了但人家还不知道。这样一来,网络的即时性和乐趣也发挥到了很高的阶段。

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等。再如,把“这样子”连续为“酱紫”(多少受到了风靡于网民中的卡通片《蜡笔小新》的影响),既有视觉效果,又隐含了味觉效果。

(四)幽默诙谐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民的相对年轻化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且反主流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充分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诙谐性的特点。

网络语言流行的弊端

正是因为网络语言有上述所说的各项优点它才可以如此流行。当然,网络语言在给人们带来新奇感觉的同时,也给人们的交流带来不便,尤其是它对规范汉语的运用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概括一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粗俗泛滥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洪流中,语言的粗俗化也是确实成为了一帮人的低级趣味。中国的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造就了许多优美的词句。但网络语言如此简单草率,不就糟蹋了中国文字的内涵和美感了吗?青少年正在接受教育的阶段,如果长期使用网络语言,会使自己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下降。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佻的语言,像“TMD(他妈的)、WBD(王八蛋)、P(屁)、NQS(你去死)、SHIET(狗屎)”等随处可见。我们通过Google进行搜索,发现包含“TMD(他妈的)”字眼的中文网页有521个,而这被鲁迅先生当年讥讽为“国骂”。虚拟世界心烦意乱的生活,网络空间一次性的人际关系,全球范围内城市文化的色情暴力倾向都是网络粗俗语言泛滥的原因。

2、过度流行

流行当然是一件好事,但什么事情总得有个度吧。网络上的新兴词语层出不穷,这就难免会产生大量的超出汉语言规范的词语。网络语言已不甘心只有网络上生存,开始走出虚拟的网络,有进入现实生活中的倾向。现在的孩子开口“286”,闭口“7456”的,甚至在其作文、日记、周记中也使用类似的语言。这些语言夹杂着大量的错字、别字、怪字、甚至是语法和结构上的错误,有很多根本就没有遵循汉语规范。例如,气死我乐——气死我了;“气疯”——“弃轰”等等。对于正处于学习汉语言规范、打语言基础阶段的孩子及青少年而言,汉语规范只是刚刚接触,根本无法清楚地辨别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不符合规范的,这样就会混淆他们对汉语规范的正确认识。

3、语意模糊

网络语言给网民们带来了便利,同时也出现了让我们这些以汉语为母语的人看不懂的现象。不是所有人都能完全了解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对于从未接触过电脑或电脑初学者,简直就像密码那样难以弄懂。比如,在聊天时为了方便,发了个“Y(Why?为什么?)”你明白这是什么意思,但你知道对方是否也和你一样弄懂了呢?也许,对方会发一大堆问号回来,问:“这是什么意思?”

4、过度求新

网络语言在求新度方面有些过头,例如E-mail有电子邮件、电子函件、伊妹儿之称;BBS有电子公告板、电子公告牌、电脑告示牌、在线公告牌多种说法;版主也被写成“班主、版猪、斑竹、版竹”等等。常常是一种创意还未定型又有一种创意又出现了。这些问题不能不日益引起人们的担忧。

5、代沟影响

网络语言网络符号不但在网络中流行,而且在校园里在生活中,学生也以用网络语言说话为时髦,许多老师和家长说,现在孩子们写的东西是越来越看不懂了。孩子的日记,家长是不应该看的,特别是在大力倡导要尊重孩子隐私权的今天,很多家长也愿意给他们一点隐私空间。可孩子写东西自己看不懂,确实让不少家长着急上火。我们调查中一位家长董女士抱怨地说:“我家孩子回家就上网,和我们说话的时间越来越少了,好不容易在一起聊天,却时不时不自觉地蹦出一个令人听不懂的词,说两句听不懂的话。”她还发现女儿的日记中有这样的文字:“……没想到我最要好的朋友竟欺骗我,TMD(他妈的),7456,我恨不得一脚TST(踢死她)。”董女士看后不知所云,直到女儿放学回家一翻解释她才明白过来。董女士无奈地对我们说:“这是什么话呀,根本看不明白!看来我和孩子之间已经有了新的代沟。”

三﹑应对措施

清楚地认识网络语言的“双刃性”,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寻求应对网络语言的措施呢?

首先,应该尽快制定网络语言的规范管理方法,包括网络词语的规范要求等。同时,针对网络语言存在一些不法的使用现象,加强网络立法,从法制上对网络语言进行疏通和引导。对“网语”进行大规模清理与整顿,严禁在网上说脏话,谐脏字以及建议不要生造模棱两可,表意不清的“网语”。

其次,要提高网络语言使用者的语言素养及语言运用能力。一方面积极地学习和接收符合新时代规律的网络语言,并可将其运用到现实生活当中。另一方面又不忽视传统语言的学习,并认真区分两者的使用场合,使用领域,决不乱窜,避免造成语言混乱现象。即应具有深厚的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言规范意识,良好的语言素养和语用能力等。

再者,应客观发展地看待网络语言,并引导公众正确使用网络语言。不盲从,因势利导发展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优化语言学习环境,积极倡导网上用语的健康、文明及规范。也可以设置或创建一个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共同交流使用网络语言的利弊,使公众使用网络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更加深刻的体验或感受,激发出创造性和想象力。摒弃和定期处理大家公认使用不合理的怪字、错字、别字,从而提高的驾驭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们辨证地对待网络语言,更加合理有规律地使用网络语言。

四、总结词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是互联网的时代产物,其存在、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众人对网络语言所产生的影响褒贬不一。而事实上,我们应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看待网络语言的发展,正确引导网络语言朝着一个健康、规范的方向发展,限制和摒弃那些低级粗俗和过于脱离现实生活的语言,也使语言更加鲜活、生动,满足社会发展及人们现实生活中的需要。

主要参考文献:

1.谢峰.网络语言的社会语言学研究[J].西南大学学报,2009.

2.刘玥玥.社会语言学角度研究网络流行新字[J].青年文学家,2011.

3.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网络交际语言的特点[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

4.秦秀白.网语和网话[J].华南理工大学,2005(6).

5.陈佳璇."火星文":网络语言的新发展[J].广东韩山师范学院,2008(4).

6.郭小璐,于海丹.论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J].黑龙江科技学院人文学院,2011(7).

7.张晓苏.当代网络语言的特点及流行的文化原因[J].学术探索,2012(5).

8.梁琦秋,程婷立.网络语言模糊性的社会文化基础[J].江西社会科学,2011(12).

9.施春宏.网络语言的语言价值和语言学价值[J].语言文字应用,2010(3).

(责任编辑:沈敏)

TheCausesofthePopularityofNetworkLanguageandItsSocialImpact

QinZhihong

Abstract:After20yearsofdevelopment,networkhasbecomeanimportantplatformofexchanging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onwhichthenetworklanguagecomesintobeingandconstantlychangesitself.Theuniquecharacteristicsofnetworklanguagearedeterminedbyscientific,technological,culturalandotherfactors.Theuseofnetworklanguagechallengesthenormativetraditionallinguistics,anditsnoveltyandsimplicitypromotesthedevelopmentofInternetculture.Networklanguageisanimportanttoolindispensabletothesociety.Thisarticlediscussesthecausesofthepopularityofnetworklanguageanditssocialimpact.

Keywords:networklanguage,causesofpopularity,use,society,impact

标签:;  ;  ;  

当前网络语言流行原因及其运用在社会中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