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刘国平,郭叶丽,李莎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刘国平,郭叶丽,李莎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施工管理,动态防护策略,信息技术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文献综述

刘国平,郭叶丽,李莎[1](2019)在《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施工动态防护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施工管理现状出发,阐述在接触轨供电条件下,施工管理中固定区域防护模式存在的不足。为解决轨行区施工中资源利用率、施工安全等问题,提出了动态防护策略。介绍了动态防护区域模型的组成及其运行机制,并通过信息技术对该方法进行优化。(本文来源于《城市轨道交通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孟庆珍[2](2018)在《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城市动态网络车辆路径优化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现状造成的社会成本和在运输过程中实时变化的动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阐述了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概念,并利用实时交通信息系统,构建城市动态网络环境中车辆路径优化的模型,并运用经典的遗传算法进行模拟,将优化后的车辆路径路径系统能够根据道路状况的更新,及时规划合理的行车路线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本文来源于《时代汽车》期刊2018年12期)

白静[3](2018)在《基于动态交通流信息的城市交通突发拥堵控制与诱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交通拥堵作为城市化溢出的负外部性产品,其应对与治理在全球范围内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领域。交叉口信号控制及路径诱导作为智能交通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在日益严峻的交通环境下,正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然而,在硬件设施迅速发展和完善的同时,交通管理系统智能化程度低的问题依然存在,交通管理部门面临着从海量的交通流数据中,尤其像交通突发拥堵所产生的具有非重复特性的数据中,获取隐藏的内在信息,以及充分利用信息优势制定科学的疏导策略等问题。因此,在海量交通数据的基础上,开展动态交通流信息处理及拥堵的控制与诱导策略研究,对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交通突发拥堵这一有别于常规性拥堵的现象制定专门的交通管理策略,分析城市交通突发拥堵的特点、传播规律,利用深度学习算法具有快速、充分学习数据内在特征的能力,从大量交通流数据中快速判别出交通状态并预测短时动态交通流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文中给出的突发事件下交通流传输模型,分别从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和路径诱导系统两方面,研究交通突发拥堵的事先疏导及协调控制的策略,并对几种策略的作用机制和效果进行仿真评估。具体工作如下:首先,分析了城市交通突发拥堵现象的特点,包括拥堵产生的原因、拥堵的评定指标以及突发拥堵的交通流时空分布特征。利用交通波动理论分析了不同情形下拥堵传播的规律,讨论了交通突发拥堵情况下交通管理部门的应对方案流程。分析了城市交通突发拥堵交通流参数的时空相关性,针对预测模型输入数据的高维特性以及交通流数据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利用深度学习工具构建未来短时动态交通流信息预测模型。构建深度信念网络对交通流数据作无监督特征学习,引入Logistic回归实现有效、实时的交通拥堵状态识别,同时为交通流信息预测提供分类预训类,在分类预训练结构顶层添加反向微调网络,通过后向反馈预测动态交通流信息。然后,考虑微观仿真软件在进行解析分析时受到软件功能制约,交叉口信号控制需要结合路段的排队情况,为了准确描述排队的形成及消散过程,构建一种能够刻画突发拥堵可能出现排队溢出现象的交通流传输模型:事件双排队模型,分析证明了模型的理论特性,利用算例数值计算验证模型的实用性。进一步根据模型的理论特性,建立了信号控制优化模型,并利用遗传算法对离散化后的模型进行求解,通过数值算例验证该模型对交通突发拥堵疏散的有效性。其次,分析了动态交通流信息对交通分配的影响,设计了考虑用户紧急程度的基于动态交通流信息的在途诱导方案。为了充分利用动态交通流信息并提高诱导效率,提出了时变路网下改进的A*算法,考虑用户不同紧急程度对拥堵感知存在差异,提出了基于紧急函数的行驶时间感知效用算法,并构建了基于用户紧急程度的备选路径分配方案。再次,考虑目前大部分的协同优化策略都需要反复迭代运算来实现目标优化,且计算量过大,提出了基于动态交通流信息的线下学习-线上控制的信号控制与诱导系统协同优化方案,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利用人工智能无监督学习功能,掌握交通拥堵的交通流特征,将主要计算问题转移到线下,从而实现线上管理决策应有的快速性。分析交叉口时间延误,对文中提出的信号控制、在途诱导策略做适当改进,以助于实施协同控制方案。最后,为了表征不同控制策略的作用机制及效果,利用微观仿真软件SUMO建立了典型交通仿真环境,将O-D数据分成两组,在此仿真环境下,利用一组数据分别制定信号控制策略、在途诱导策略以及协同优化策略,同时利用所得到的交通数据信息进行训练以学习预测模型参数,然后用另一组作为仿真评估数据,通过四种指标评估所提策略的实用性及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8-12-01)

崔冬初,于悦,白雪[4](2016)在《基于多源动态交通信息的城市区域交通状态判别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拥堵、事故、环境污染为代表的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城市交通管理愈发困难。先进的交通控制系统和交通诱导系统是缓解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其宏观策略的制定需要大区域交通状态数据作为支持,目前交通状态判别算法均针对微观路口或路段,不能简单移植于区域交通状态的判别。本文从区域交通状态判别的信息需求分析出发,确定用于状态判别的基础交通参数种类,给出基于多源动态交通信息的路段平均车速及路口排队长度参数获取方法,最后建立基于聚类分析的区域交通运行状态判断模型,仿真验证模型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6年28期)

向清河,朱圣瑞,晏飞,伍锦龙[5](2016)在《基于LCD动态地图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国内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显示信息单调、直观性差、修改成本高、时间长、编辑难度大等缺点,设计了基于LCD动态地图的乘客信息系统,并对系统的原理设计,以及控制信号的发送、接收流程作了阐述。(本文来源于《现代城市轨道交通》期刊2016年01期)

杨洁,李岩,过秀成[6](2015)在《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分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城市干道间断流交通运行特征,采用动态时间弯曲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指标对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进行分析。建立由数据预处理、动态时间弯曲距离计算、路径信息提取叁步骤构成的干道流量信息相似性度量方法,应用实地观察数据,计算干道内不同检测点交通流量信息的相似性度量值,识别信息一致性良好的关键路径;比较同一路径内不同检测点交通流量信息的相似程度,检验信息的传递特征。该方法能自动区分城市干道系统内的关键路径与非关键路径,并反映交通流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衰减特征,用以确定干道信号协调控制的对象与范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S1期)

牟春鹏,王德喜[7](2014)在《动态分段技术在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动态分段技术在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存在局限性的问题,文中在分析城市交通信息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城市道路的弧段-结点线性参考系统;建立了基于弧段-结点模型扩展的动态分段数据模型;研究了基于该模型的动态分段算法;并以长春市的局部路网为例验证了其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矿山测量》期刊2014年06期)

陈远龙[8](2014)在《城市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诱导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 ITS)作为解决各种城市交通问题的新途径,近年来得到了大力发展。在ITS的七大子系统中,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dvanced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 ATIS)和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Advanced Traffic ManagementSystem, ATMS)在治理城市交通拥挤,方便居民出行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本文主要对ATIS、ATMS子系统中的动态交通信息采集技术和交通实时诱导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叁点:(1)为了解决交通信息采集的GPS数据点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System, GIS)的地图匹配问题,本文研究以道路交叉口为分界点对路段进行划分的方法,针对某些相邻道路交叉口距离比较远的路段,本文提出划分子路段的概念。在对道路进行路段划分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一种先拟合再取算术平均的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方法。(2)为了解决动态交通信息采集精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以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的相对误差作为指标,研究了在不同道路服务水平等级下浮动车最小样本量与该相对误差的定量关系。仿真结果表明当要求路段平均行程时间估计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5%,在道路服务水平等级为A~E时,浮动车的相对样本量取15%能满足要求。(3)为了解决交通分配与诱导过程中交通出行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用户最优与系统最优协调的交通分配诱导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系统总体出行费用方面和基于系统最优的交通分配模型比较接近,而且在出行者个人出行费用方面也能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本文来源于《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4-04-01)

李妍峰,高自友,李军[9](2013)在《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城市动态网络车辆路径优化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将动态城市交通路网与车辆路径问题相结合,考虑一类实时交通信息下的城市动态网络车辆路径优化问题.在问题中考虑常发性交通拥堵和偶发性交通拥堵两种情形.提出一类将初始路径安排与实时路线调整相结合的求解策略.初始路径安排通过采用遗传算法求解常发性交通拥堵情形对应的时变网络车辆调度问题得到.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针对偶发性交通拥堵环境下的突发事故情形,引入一种在关键点更新路线的新机制.数值算例验证了新实时路线更新机制比目前文献中已有的更新机制更有效,且随着网络动态性增加其优越性更加明显.(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期刊2013年07期)

周伟[10](2012)在《城市动态路况信息下交通行为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缓解目前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挤问题,通过先进的出行者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dvanced Traveler Information Systems, ATIS)向出行者提供实时路况信息,协助制定合理的出行计划,调整或改变交通方式、路线和出发时间,因此有助于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分流高峰期的出行需求。路况信息的准确度会显着影响出行者对信息的信任程度,进而改变其出行行为,但是以往对信任度的研究多集中在信息费用、使用便利性等定性分析,而且路况信息中的出行时间变化属性对出行行为的影响作用的论文成果比较少见,另外,传统的出行决策分析主要是基于期望效用理论,采用有限理性行为分析方法还有待完善。针对上述不足,本文旨在研究动态路况信息条件下的交通行为(出行路线和出发时间选择行为),通过设计交通意愿问卷,在大连地区采集交通行为选择数据,定量分析影响路况信息信任度选择的关键因素,同时重点对路况信息与出行者的交通出行选择行为之间的作用机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有以下叁个方面:首先,综合考虑了可能影响出行行为的六种路况信息因素,构建了路况信息信任度选择Probit模型。通过对ATIS信息影响出行者选择行为的相关论文成果进行回顾,以此为基础,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实施了大连市有驾车经验出行者的路况信息信任度选择意愿问卷调查,重点从空间域和频率域两个维度对信息准确度进行定量考查,即出行时间预测误差的绝对值属性和时间信息在固定周期内出现较大预测误差的频率属性,深入探讨了信息准确度属性对出行者的信息信任度选择行为的影响作用,模型标定结果显示,出行时间信息出现较大预测误差的发生频率是出行者最敏感的因素,个人属性中的驾龄和学历对路况信息信任度有显着影响,同时对其它个人属性因素的影响作用分别进行讨论,并针对国内城市提供个性化ATIS信息服务提出了相关建议。其次,针对路况信息动态特征中最典型的出行时间存在变化的特性,构建了以变化的出行时间为参数的、路况信息条件下的出行行为选择模型。针对大连市有驾车经验的出行者,设计实施出行意愿问卷调查,其中包括路线选择和出发时间选择情景调查,在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假定时间参数和费用参数为常数、费用参数服从正态分布、对数正态分布和SB分布,建立了出行选择Logit和Mixed Logit模型,模型中引入了两个独立的解释变量描述时间信息的变化属性,分别从时间域和空间域两个方面进行量化,并对其影响出行行为改变倾向进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出行者对静态的时间信息和出行时间在时间域上发生变化的敏感度十分接近,但是出行者对出行时间信息在空间域上的变化属性,即最大和最小出行时间的敏感度则存在显着差异,另外,个人属性中的年龄、驾龄和收入是影响出行选择行为的主要因素。最后,针对路况信息影响出行选择行为的作用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出行时间存在动态变化的不确定的出行情景算例,分别采用完全理性的期望效用理论和有限理性的前景理论、遗憾理论对出行选择行为进行分析,重点对叁种方法计算结果之间的差异展开讨论。另外,根据出行意愿问卷调查数据,构建了基于期望效用理论和遗憾理论的出发时间选择Logit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效用最大化和遗憾最小化原则的模型参数估值存在明显差异,这体现了完全理性和有限理性决策方法在行为分析中的区别,但是遗憾模型的性能指标与期望效用模型相比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采用遗憾理论的有限理性决策方法还无法完全反映出行者的主观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前景理论和遗憾理论值得完善的地方。(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1)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城市交通拥堵现状造成的社会成本和在运输过程中实时变化的动态车辆路径优化问题,阐述了实时交通信息系统的概念,并利用实时交通信息系统,构建城市动态网络环境中车辆路径优化的模型,并运用经典的遗传算法进行模拟,将优化后的车辆路径路径系统能够根据道路状况的更新,及时规划合理的行车路线以有效降低企业运输成本。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参考文献

[1].刘国平,郭叶丽,李莎.基于信息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轨行区施工动态防护策略[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9

[2].孟庆珍.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城市动态网络车辆路径优化问题[J].时代汽车.2018

[3].白静.基于动态交通流信息的城市交通突发拥堵控制与诱导研究[D].燕山大学.2018

[4].崔冬初,于悦,白雪.基于多源动态交通信息的城市区域交通状态判别模型[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

[5].向清河,朱圣瑞,晏飞,伍锦龙.基于LCD动态地图的城市轨道交通乘客信息系统研究[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16

[6].杨洁,李岩,过秀成.基于动态时间弯曲距离的城市干道交通流量信息分析方法[J].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7].牟春鹏,王德喜.动态分段技术在城市交通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矿山测量.2014

[8].陈远龙.城市动态交通信息采集与交通诱导技术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4

[9].李妍峰,高自友,李军.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城市动态网络车辆路径优化问题[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13

[10].周伟.城市动态路况信息下交通行为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

标签:;  ;  ;  ;  

城市动态交通信息论文-刘国平,郭叶丽,李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