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岩溶陷落柱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岩溶,数值,地质,顶板,井田,华北,力场。
岩溶陷落柱论文文献综述
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1](2019)在《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阐述了华北型煤田陷落柱及其突水的研究历程和取得的成就。20世纪30年代煤田岩溶陷落柱偶然发现于煤炭开采中,因其带来开采及安全影响,研究不断深化。新中国成立伊始,百业待兴,能源先行,陷落柱对煤炭开发的影响逐渐显现,在解决现场技术问题的同时,基础理论得到蓬勃发展,至1984年开滦范各庄矿陷落柱特大突水事故震惊世界,其成功封堵复矿标志着我国治理技术基本成熟,该事件得以成功处理成为划时代的里程碑;其后能源行业从萧条到黄金10年,煤炭开发向深部、西部转移,陷落柱突水威胁日趋严重,新理论新技术的应用,促进相关研究不断向纵深发展,到目前为止,基本理论及治理技术日臻完善。由于其局域性和特殊性,国外仅有岩溶塌陷和采矿垮落的理论可作为研究借鉴。从基本特征、分布规律、成因机制、导水性、突水模式及机理、预测探查和治理等方面全方位进行了总结,归纳了岩溶陷落柱空间形态特征、充填物特点、揭露特征、结构构造特征等,系统梳理了岩溶陷落柱分类及类型;探讨了岩溶陷落柱导水性,建立了岩溶陷落柱预测指标体系及预测模型,分类提出了陷落柱突水模式和机理及力学判据,研讨了陷落柱突水量预测的可行性,规范了陷落柱预测探查及治理的程序,总结了陷落柱治理技术。作者指出了目前陷落柱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凝练了岩溶陷落柱成因、导水性、预测、突水机理及突水量预测等方面的待解科学命题,列举了陷落柱精细化探查、突水监测预警、治理装备技术等方面技术难题,指明了未来探索及发展方向。应当指出,尽管现有成果基本成型,但距离技术理论体系的完善、满足保障矿井安全生产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本文来源于《煤炭科学技术》期刊2019年11期)
常永强[2](2019)在《开滦范各庄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引发矿井水害的发生,以开滦矿区范各庄矿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测、采掘生产资料和钻孔资料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井下预测方法,讨论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陷落柱发育形态多样,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研究区岩溶陷落柱主要分布于构造复杂的褶曲地带,明显受控于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与断层和节理发育密切相关。奥陶纪灰岩顶部长期风化剥蚀为陷落柱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陷落柱发育规模与分布控制作用明显。(本文来源于《煤炭工程》期刊2019年07期)
李水利[3](2019)在《叁维地震属性技术在岩溶陷落柱探测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运用先进的地震属性图形分析技术与人工解释相结合的方法对岩溶陷落柱进行了解释,描述了采区内陷落柱的平面发育特征及空间分布形态,为矿井稳产高产、安全生产、提高效率提供保障,为煤矿开采设计及防水工作提供详细的地质资料。(本文来源于《华北自然资源》期刊2019年03期)
李杰[4](2019)在《回采面过岩溶陷落柱顶板控制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屯兰矿12505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顶板相对破碎、控制难度大,出现局部冒顶现象,采用"走梁搭棚+注浆"等技术措施对工作面过岩溶陷落柱时破碎顶板及片帮煤壁进行联合维护,有效防止了顶板下沉量及下沉速度,使支架初撑力提高至92%,保证了支架支护强度;同时采用注浆法对顶板及煤壁破碎岩体进行加固,提高了破碎煤体承载能力,使煤体单轴抗压强度提高至70%以上,避免了外力作用下破碎煤体出现顶板垮落、煤壁片帮事故,取得了显着的应用效果。(本文来源于《江西煤炭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严长虹,王如猛,王少强,李兴东[5](2018)在《采动下底板岩溶陷落柱突水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采动对底板岩溶陷落柱突水的影响,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FLAC3D,以个葛亭煤矿地质条件为背景,分别研究了工作面不同采高、不同推进距离下的煤层和岩溶陷落柱周围围岩的应力场、位移场、渗流场和塑性破坏区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工作面采高的不断增加,煤层底板的塑性破坏与岩溶陷落柱上部的塑性破坏不断增加;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不断推进接近岩溶陷落柱,当推进到陷落柱上方时,煤层底板的塑性破坏与岩溶陷落柱上部的塑性破坏达到最大并相连接,容易发生岩溶陷落柱突水事故。(本文来源于《煤炭技术》期刊2018年12期)
吴俊生[6](2018)在《采掘工作面遇岩溶陷落柱的安全开采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岩溶陷落柱"的地面及井下特征以及对煤矿生产安全的影响,提出采掘工作面遇岩溶陷落柱时,采取陷落柱顶塔搭建中注重锚杆和锚索的可锚性、小距离锚索间距的加强支护、喷浆封闭、注浆填充胶结陷落柱内的顶板,实现了采掘工作面安全生产。(本文来源于《陕西煤炭》期刊2018年06期)
徐旭东[7](2018)在《寺河矿承压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突水风险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煤炭储量丰富,产煤量多,但原煤大部分来自地下开采。由于我国煤田地质条件复杂,约27%的煤炭探明储量受水患威胁严重,采矿中经常发生的地质灾害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寺河矿3号煤层属带压开采,受水患威胁较为明显,陷落柱、导水构造等已经成为制约寺河矿3号煤层带压开采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因此,本论文通过收集、获取寺河矿以往详尽的水文地质钻探、物探等资料,结合以往钻探、物探、水化学特征,研究岩溶发育规律;通过研究寺河矿陷落柱发育的成因机理、地质背景、分布规律及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井上下陷落柱探测研究,总结陷落柱充填的地质特征;采用井上下多种物探方法联合探测对寺河矿西井区w2301工作面的X2陷落柱进行研究;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对煤层开采过X2陷落柱过程中展开数值模拟研究,对煤层开采通过X2陷落柱时及通过后突水的安全风险性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寺河矿西井区陷落柱分布和地质构造条件关系更为密切,使陷落柱整体呈现沿褶曲轴部和断层走向呈带状集中分布。陷落柱的发育带主要位于褶曲走向与岩溶水强径流带方向的斜交叉位置,具有成群集中分布的规律。(2)寺河西井田通过叁维地震共解释8个陷落柱。寺河煤矿西井区陷落柱的平面形态特征中,有4个呈椭圆形,有2个似圆形,有2个呈不规则形;剖面形态特征均呈现倒漏斗状。(3)通过井上下多种物探方法联合探测,得出X2陷落发育至3号煤层顶20~30m,陷落柱呈椭圆形,长轴75m短轴50m,陷落柱内部岩体破碎,具有一定的富水性,在9号煤层位置上富水性相对较强,在15号煤层及其底板部分,X2陷落柱与奥灰水力联系较弱或无水力联系。(4)通过数值模拟技术,在揭露陷落柱前,工作面前面的支承压力随工作面的推进而不断前移,形成超前移动的支承压力,并且垂直应力随着煤柱减小而增大;推进陷落柱过程中,陷落柱X2的塑性破坏的程度明显比正常岩层塑性范围大,陷落柱的活化裂隙沿着陷落柱的边壁往下发育,发育深度可达57m左右,而且陷落柱靠边处有底臌,底板应力得到大大释放,应力减小,这为水力往上涌提供条件,如果陷落柱边壁继续活化,很有可能与下部的奥灰水导通,造成突水危险。(本文来源于《华北科技学院》期刊2018-06-01)
严其,魏树林[8](2018)在《基于地面钻探技术的岩溶陷落柱探查研究——以淮南顾北煤矿2#陷落柱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进一步查明顾北矿井地震勘探圈定的2#疑似陷落柱的空间分布及其工程地质条件问题,确保煤矿安全生产,采用钻探工程技术对该陷落柱进行精细探查。探查施工4个钻孔,其结果表明,不同的钻孔岩心破碎程度和采取率差异较大、钻探过程中钻井液消耗量也明显不同。根据各钻孔的简易水文观测结果和钻探的岩心采取率与岩心的结构特征分析,并通过不同钻孔的剖面对比分析,不仅进一步确定了该陷落柱的存在,同时对其空间分布、陷落柱柱体的工程地质特性有了进一步掌握。(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地质》期刊2018年04期)
陈引锋,马长玲,魏奥林[9](2018)在《注浆加固法在治理煤矿岩溶陷落柱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高河井田1309工作面煤层和顶板节理、裂隙发育,断层与岩溶陷落柱发育,在井下对异常区Ⅱ陷落柱进行注浆加固,以保证W1309工作面安全回采。开采证明加固区域未出现底板突水事故,为矿区安全高效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指导。(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何召全,赵伟,黄晖,修中标,刘俊[10](2017)在《淮南矿区岩溶陷落柱叁维地震响应地质认识》一文中研究指出淮南矿区地质构造复杂,尤其是岩溶陷落柱的存在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目前,岩溶陷落柱的普查主要依靠叁维地震勘探,但受地震分辨率和方法技术制约,陷落柱解释成果与钻孔探查吻合度不高,解释精度不能满足安全生产需要。本文以现有叁维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谢桥、张集、顾北、潘叁等4对矿井发现的岩溶陷落柱叁维地震响应,结合钻探、采掘等成果资料,对叁维地震响应地质认识进行探索和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叁十五周年暨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期刊2017-11-24)
岩溶陷落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预防岩溶陷落柱引发矿井水害的发生,以开滦矿区范各庄矿发育的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基于野外勘测、采掘生产资料和钻孔资料数据,分析了研究区岩溶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分布规律,提出了岩溶陷落柱的井下预测方法,讨论了陷落柱发育的地质主控因素。研究表明:该区陷落柱发育形态多样,剖面上呈大小不一的圆柱状或圆锥状。研究区岩溶陷落柱主要分布于构造复杂的褶曲地带,明显受控于构造特征,分布规律与断层和节理发育密切相关。奥陶纪灰岩顶部长期风化剥蚀为陷落柱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研究区地下水动力条件对陷落柱发育规模与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岩溶陷落柱论文参考文献
[1].尹尚先,连会青,刘德民,尹慧超.华北型煤田岩溶陷落柱研究70年:成因·机理·防治[J].煤炭科学技术.2019
[2].常永强.开滦范各庄井田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其主控因素研究[J].煤炭工程.2019
[3].李水利.叁维地震属性技术在岩溶陷落柱探测中的应用[J].华北自然资源.2019
[4].李杰.回采面过岩溶陷落柱顶板控制技术应用[J].江西煤炭科技.2019
[5].严长虹,王如猛,王少强,李兴东.采动下底板岩溶陷落柱突水数值模拟研究[J].煤炭技术.2018
[6].吴俊生.采掘工作面遇岩溶陷落柱的安全开采技术[J].陕西煤炭.2018
[7].徐旭东.寺河矿承压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特征及突水风险性评价[D].华北科技学院.2018
[8].严其,魏树林.基于地面钻探技术的岩溶陷落柱探查研究——以淮南顾北煤矿2#陷落柱为例[J].中国煤炭地质.2018
[9].陈引锋,马长玲,魏奥林.注浆加固法在治理煤矿岩溶陷落柱的应用[J].西部探矿工程.2018
[10].何召全,赵伟,黄晖,修中标,刘俊.淮南矿区岩溶陷落柱叁维地震响应地质认识[C].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成立叁十五周年暨中国煤炭学会矿井地质专业委员会2017年学术论坛论文集.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