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刘新明[1]2009年在《佛山市南海区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研究》文中指出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其中的作用功不可没,中小企业在经济和社会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和各级政府的关注。为了进一步发挥中小企业的积极作用,世界各国都纷纷采取积极措施以引导和扶持中小企业健康成长,近年来我国对中小企业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特别是珠叁角、长叁角、京津唐这些经济发达的区域经济带,都出台了各种政策措施以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选择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正在实施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雄鹰计划”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国内外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理论观点,分析和总结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在对南海区中小企业SWOT分析的基础上,对南海区目前实施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雄鹰计划”进行分析,找出该扶持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完善该“雄鹰计划”的政策建议供政府参考。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介绍选题背景、意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的目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第二部分是介绍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叁部分阐述南海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现状,分析了南海原有的中小企业政策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同时介绍和分析了南海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政策——“雄鹰计划”的情况以及存在问题;第四部分是介绍国内外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及对我们发展中小企业的启示;第五部分为完善南海区实施的“雄鹰计划”的政策建议。

王晓丹[2]2016年在《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主要发展趋势,促使越来越多的外贸型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产业间抑或产业内的全球分工也越来越常见,越来越精细。尤其加入WTO后,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受到这种趋势的影响也愈加明显,亟需做出调整或改变。另外,多年来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一直处在大型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的夹缝中生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环境下,中小型外贸企业面临着国内竞争国际化、国际竞争国内化的严峻形势,其生产经营越来越步履维艰!如何帮助它们尽快摆脱困境,适应国际经济发展趋势,培育并打造一大批具有世界竞争力的经济体,不仅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必然选择!调研结果表明,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尽管陆续出台了诸多政策法规、具体措施及配套办法,试图改善中小型外贸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经营环境,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依然存在着需要着力解决的诸多问题或制约因素,例如,当前的外贸管理体制落后,政府部门服务不到位,市场准入难,以及企业融资困难,信息缺乏等。笔者认为,若要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除了中小型外贸企业自身需要“苦练内功”以外,更需政府的强力介入,即亟需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以彻底改变中小型外贸企业的被动局面,切实提升其自主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推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此,笔者选择《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为论文题目,试图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基础理论),通过对中小型外贸企业的发展现状、机制需求及国外经验借鉴等方面的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保障机制框架及对策,以期为国家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供学界理论研究参考。本文内容共有五部分构成:第一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和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基于对中小型外贸企业概念的界定,首先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意义,其次阐述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即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的相关理论。第二章内容是“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制约因素”这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现状,其次归纳总结出我国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特点,最后从内外两方面分析了我国制约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因素。第叁章内容是“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这一部分,通过对主要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实践,归纳出发达国家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的主要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第四章内容是“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分析”。这一部分基于保障机制概念及功能的阐述,分别从叁个方面论证了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对保障机制的需求。第五章内容是“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原则、框架和对策建议”。这一部分,首先阐释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原则,其次设计出我国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基本框架,最终提出了我国构建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保障机制的对策建议。

刘长青[3]2003年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及其启示》文中指出中小企业在各国都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企业群体。发达国家(地区)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中小企业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而且由于其所特有的机动性、灵活性和创造性,他们在事业创新、技术革新、创造就业、发展经济等方面,能够发挥大企业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注意发挥好中小企业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同大企业大集团相比,中小企业又有着某些“先天不足”。这使得中小企业在与大企业的市场竞争中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为此,各发达国家政府都制定了专门的政策措施,来保护、扶持本国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的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发达国家扶持本国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的研究,找出我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之路。全文共五章,摘要如下: 第一章:引论部分。本章首先涉及中小企业的界定问题,并以此为基础,介绍了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小企业发展概况。关于中小企业如何界定,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法定的标准。各国都有一套适合本国实际需要的界定方法,有的从企业特征入手给予定性定义,有的以特定经济参数为标准进行定量定义。这里着重对主要西方发达国家对本国中小企业的定量划分标准进行了叙述。在明确了各国对中小企业不同的划分标准后,本章通过大量的经济统计数据,介绍了各主要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发展概况,目的是要说明这样一个事实:当今世界,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经济活动中最重要、最具活力的因素,它已成为各国经济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层面。 第二章至第四章是本文的核心部分,从几个角度对发达国家为扶持中小企业发展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这些政策措施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中小企业已成为世界各国主要的经济力量,但因中小企业固有的问题和弱点,它在市场竞争中面临比大企业更多、更大的挑战。所以,各发达国家政府都十分关注中小企业的发展问题,十分重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工作。总结发达国家的经验,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措施主要包括进行中小企业扶持性立法,设立专门的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并实行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几方面内容。这些扶持性政策措施,对于发达国家中小企业繁荣发展局面的形成,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五章是对完善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体系所提出的政策建议。本章简要回顾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历程,客观分析了中小企业在当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论述了现阶段我国在支持中小企业发展方面的不足和薄弱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发展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包括构建完善的中小企业法律保护体系、优惠政策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以及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政府管理机构、理顺管理体制等。

崔彩周[4]2006年在《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其在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日显重要。研究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用实证分析与理论论证结合的方法,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国家学说作为理论指南,结合政府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法学基础理论,提出构建政府管理角色创新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发展理论框架。 本文认为,中小企业发展除了主要靠其自身努力外,外援性力量同样很重要,其中最大的外援力量来自于政府。政府对中小企业的管理行为是政府经济职能的重要体现。在新形势下,政府要根据市场发展与中小企业成长规律,实施管理角色的创新亦即政府管理创新,以更好推动中小企业发展。 在中小企业发展问题上,政府管理创新主要体现在创新管理理念,即以科学发展观和市场发展的眼光调整政府管理思维。创新扶持政策,包括产业政策上对产业选择、产业发展等予以指导和扶植;财政政策上推行多层次的税收优惠,以及在政府采购与政府财政投融资上予以政策倾斜;融资问题上,建立健全专门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规范直接融资,完善担保制度以推动间接融资发展,创建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完善风险投资制度;在人力资源上,推进人才中介市场建设,并以中介市场为平台,实施对人才的多方位优惠服务,对农民工要秉持“着眼长远、把握全面、以人为本”的战略思维,妥善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问题。政府管理创新也体现在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市场环境上即健全法制、革新政府规制制度;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发展,即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建设,推进信息社会化服务顺畅实现等;创新区域政府中小企业管理方式,即区域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既要坚持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对中小企业管理共性,也要体现地域管理的特色性。

王素贞[5]2016年在《两岸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比较研究——兼论以扶持政策对接促进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文中指出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力军,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应对金融危机造成的冲击,两岸都不约而同地选择将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作为激发经济活力的重要手段。2014年台湾反服贸事件发生以来,两岸又进一步将推动中小企业合作作为双方未来经贸交流和产业合作的重点。然而,由于中小企业天生的脆弱性,其可持续健康发展往往又离不开恰当的政策支撑。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综合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统计分析和调研访谈等方法,围绕两岸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及合作发展层层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在回顾和评述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两岸中小企业发展现状出发,旨在对两岸中小企业的发展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大体而言,大陆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整体上仍处于高速发展的成长期;台湾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早,目前已经处于低速发展的成熟期。在此基础上,从金融支持、财税支持,科技创新扶持以及社会化服务体系四个方面分别对大陆和台湾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归纳总结。其次,论文进一步对两岸的扶持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挖掘各自政策的异同,以对政策本身和两岸各自的特点有更加深刻的理解。研究发现,两岸中小企业扶持政策的共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都有法令作为依据,大陆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台湾地区的《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二、都有正式的业务主管部门,大陆是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台湾是"经济部中小企业处";叁、政策架构具有相似性,都涉及金融、财税、科技创新、社会化服务体系等内容;四、都高度重视对中小企业创新创业的扶持。两岸政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一、大陆更侧重于运用财税政策,台湾更善于发挥辅导服务体系的作用;二、两岸都涉及的政策领域,台湾的扶持政策在深度上更胜一筹;叁、在对政策效果的评价上,台湾方面获得的评价要明显高于大陆,意味着大陆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环境和服务水平都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再次,论文更进一步总结提炼台湾的政策建设与运作经验,并从中挖掘其对大陆的借鉴和启示意义。研究表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摸索及创新发展,台湾在扶持中小企业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主要表现在:构建了多层次的融资体系,包括由一般性的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专业银行以及民营小区银行共同组成的间接融资管道,以及由债券市场和叁个层级的股票市场共同构成的直接融资管道;建立并不断健全辅导体系,形成了十一大辅导体系;形成了有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其他社会力量共同组成的多元化服务体系;在政策执行层面,以"马上办服务中心"为载体形成了高效务实的操作模式。借鉴台湾好的经验,大陆应与时俱进不断完善中小企业法规,持续健全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体系,不断拓宽和深化面向中小企业的支持服务范畴,建立健全"国家中小企业发展基金"运作与管理制度,并积极探索设立服务中小企业单一窗口。最后,论文从扶持政策对接的视角阐述了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第一,从两岸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对接的背景来看,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然而当前推动实质合作仍有许多现实的障碍,包括制度层面的瓶颈、企业文化的差异、经营策略的不同以及还面临体制和人员上的矛盾等,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是双方各自推出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很难惠及对方投资的中小企业。因此,有必要通过政策对接来解决这一问题。第二,就政策对接内涵而言,两岸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对接主要是从目前的状态走向政策彼此兼容、相互协调,具体包括两层意思:一方面彼此兼容,也就是两岸彼此允许对方来投资的中小企业享受与本地中小企业一样的扶持政策;另一方面相互协调,两岸在制定各自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时能通过常态化、制度化的沟通机制,协商制定有利于双方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的政策。第叁,对接路径可以采取叁步走:第一步,广泛引入台湾的辅导服务机构,辅导包括台资中小企业和大陆中小企业,促进其更好发展;第二步大陆给予台资中小企业同等待遇;第叁步两岸在ECFA框架下推动双向同等待遇和常态化沟通协商。第四,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有多种模式,主要包括市场拓展模式、股权合作模式和联合研发模式。第五,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应突出重点,可能的重点领域包括绿色能源与节能产业、生物技术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养老与健康产业。此外,论文还提出了近期推动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的具体建议:一、设立台资企业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联合服务机构,针对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化诊断辅导;二、设立两岸中小企业信息收集机构,为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提供信息资源;叁、搭建两岸中小企业融资服务平台,切实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难题;四、搭建两岸中小企业合作研发和人才培训公共平台,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升级和人才升级;五、规划打造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核心基地,除应包括专业辅导机构、公共技术平台、公共人才平台、融资服务平台、产学研合作平台以及政府相关部门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等要件外,还应积极鼓励建立产业群聚交流机制,推动两岸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共同产销合作,共同采购资源,共同开展教育训练和技术转移推广。

张广宁[6]2009年在《破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文中认为融资困境被公认为困扰中小企业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之一,也成为困扰世界各国经济理论界、实业界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世界性难题。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重要地位已被国内许多学者认可和政府的重视,已经成为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创造就业机会的重要力量。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不仅是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而且也成为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课题。除绪论部分外,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国内外文献综述。从中小企业融资结构、信息不对称与中小企业融资的市场失灵、发展中国家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困境、克服中小企业融资信息不对称障碍、完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和制度环境方面对国外文献进行理论综述;从中小企业信贷融资的信息障碍及解决对策、中小企业融资的制度障碍及解决对策对国内文献进行理论综述。国外相关研究成果虽然比较丰富,但是基于发达市场国家的背景,其所做出的理论解释和所提出的政策措施并不完全适合我国的实际。国内学者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有关问题进行的研究也较多,但需要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备适用性、系统性和有效性的政策措施。第二章,中国中小企业的发展、融资渠道和融资困境。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指出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解。从需求和可得性视角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进行的理论和实证分析表明,目前中小企业外部主渠道仍然是银行贷款,中小企业融资难主要指的就是信贷难,由此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陷入信贷困境。第叁章,中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成因分析。本文尝试建立一个系统的分析框架,对我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困境的成因进行分层次研究,深入探寻中小企业贷款难的成因。首先,研究中小企业特征、信息环境和法治环境等对单一商业银行信贷行为的影响,按照银企信息不对称—银行交易成本高的逻辑线索,分析中小企业信贷困境的成因。中小企业治理结构不规范导致信息内部化倾向更加明显、经营不稳定、信用缺失严重;我国社会征信体系和企业信用评级制度尚不完善;相关法律和司法体系尚不健全,银行债权得不到应有的保护。因而,商业银行中小企业贷款面临信息不对称问题更为严重、交易成本更高,从而导致银行“拒贷”或实行抵押型信贷,而抵押品的普遍缺乏必然导致中小企业信贷陷入困境。同时,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不发达也是中小企业信贷难的重要原因。其次,分析金融管理体制,信贷市场结构等制度变量对中小企业信贷的重大影响。本文指出,我国国有垄断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存在规模歧视和所有制歧视。垄断地位还使银行倾向于提高贷款条件、缺乏获取企业信息及建立信用评估和监督体系的激励、采用财务报表型信贷和不动产抵押信贷,因而,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信息问题更为严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状况不理想,民间借贷也发展不足,也很不规范,远远不能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要。对商业银行信贷过度监管使银行治理结构和经营战略发生改变,导致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第四章,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的国别和地区比较与借鉴。以美国、日本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为样本,对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的特点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指出,虽然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各具特色,但是都建立了多层次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系,并辅之以必要的融资政策扶持体系和扶持措施,这是从根本上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的基本经验。我国处于经济转型阶段,具体国情、经济体制、金融管理体制、金融体系等有着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不同特点,期望简单照搬其他国家成功经验,短期内彻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是不切实际的。必须结合我国实际,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逐步建立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系和政策扶持体系。第五章,破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分析。近年来,我国采取了一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政策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破解我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根本途径在于建立完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系,以实现中小企业融资在商业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为此,需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消除“金融抑制”,发展一大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地方性民营中小银行;发展各类直接融资市场,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建立功能完善的中小企业融资政策扶持体系,并不断加强社会信用信息、法治等基础环境建设;建立以多层次、多元化的信用担保体系为核心的政策扶持体系。短期内,破解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银行应进行组织结构创新,成立独立的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创新审批机制、激励机制和尽职免责机制。在此基础上,政府要加大各大中型商业银行信贷投放指标,完善风险补偿机制,改革现有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使部分符合条件的民间融资合法化,引导和规范其发展。从长远看,中小企业信贷专营机构应独立为中小企业法人银行;将原有地方中小银行改造成为产权多元化的中小企业银行;放松金融市场管制,发展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民营中小银行;发展各类资本市场。以最终建立起地方中小金融机构为主体的中小企业融资市场体系。在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的基础上,应鼓励中小企业贷款专营机构信贷业务的创新,商业银行应积极开展适合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关系型融资、发展动产质押融资、创新信用评级;建立、完善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信用担保体系,短期内需要加大政策性信用担保体系建设,而从长期看,应由政府主导型向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型方向发展,建立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互助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政策性担保为辅的多元化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中小企业社会信用信息、法律和司法环境建设,不断推动中小企业征信体系建设,鼓励、推动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信息中介的建立。

赵优珍[7]2003年在《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是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具体内容涵盖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和实践,包括我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 传统理论一直把国际经营看作资源丰富的大公司的竞技场,然而,近年日益活跃在国际舞台上的中小企业对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提出了挑战。在欧洲、亚洲(包括澳大利亚)和美国,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市场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加之其它促进因素,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开始向海外拓展业务。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吸引了大量的外资,学者们对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的研究亦较为广泛与深入。时至今日,一部分中国企业已经形成了“走出去”的要求,也具备了“走出去”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良好条件,加之我国已经加入WTO,我国已经到了以“引进来”为主向“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的新时期,急需不失时机地推进企业的国际化。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有比较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那么,我国的企业,尤其是占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是否有“走出去”的可能?“走出去”以后,又该如何推进其国际化进程?对这方面问题的探讨,国内外的研究都显得相当薄弱。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选择中小企业的国际化为研究对象。鉴于中小企业在国际市场上日益活跃,而传统理论主要解释的是那些资源丰富的大型跨国公司的行为,为此,本论文试图开拓新的理论视角,来解释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现象。同时,与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才刚刚起步,如何加快、迈好中小企业的国际化步伐,是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因此,从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研究世界各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情况,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提出推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策略建议,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和很强的现实意义。 论文由八章组成,其中,第一章首先明确了研究的背景和选题的意义,接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中小企业的存在,论述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进而在讨论世界各国对中小企业的界定、学术界对企业国际化的界定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所指的中小企业和企业国际化的具体含义,并介绍了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接着,第二章从阐述传统的企业国际化理论着手,分析了传统理论在解释中小企业国际化方面的局限性,从而引出针对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探讨。论文分别从企业家精神、企业集群和网络能力、信息和知识内化、资源基础论视角等多个维度,探讨中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并进一步阐述了中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理论。 第叁章从国际视角一芳察了中小企、}卜国际化的实践,包括发展趋势、中小企业跨卜}经营的总况,还论述了美国、日本、欧洲和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实践.并综合国外的实证研究来验i}自1,小企业国际化的理论。 此后,刘“天生{l{Jf川坏企业”这中小企、!卜的特殊群体和新现象作出专门讨沦。“天生的国际企业”对国际化阶段模型提出了挑.咙,因此,第四章在介绍川际f七阶段模型基木观点、分析‘I.小企业国际化的实践对一其挑战的基祝!l土,闸述丁“尺生的国际企业”的概念和国内外,},小企l!,!勺勺跨越式国际化发展情况,分析丁“天生的国际企业”的成活1{11特征,井就该新领域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第五章是对中小企业国际化促进政策的国l你比较和借鉴,_币点考察了欧盟、关ll;l和日木推进中小企业川际化的具体政策,以便我国在比较、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纤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推出促进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的具体政策。 i仑文最后rl勺立足点为我国中小企业自{]l司际化经营,山六、七、八只章组成。第,‘、行首先分析了我国,},小企业国际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简要回)顿、描述r一f蛇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和现状,井结合自己对力”浙10家中小企,1眨的训研、访淡,分析了我国,卜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动因、国际化程度、{_111!,{.,.牌、国内、危争优势和自主研发能力,离lJ析了我IFl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中而临的问题,分训从外部环境和中小企业两个层而加以阐述。 很据第六章的分析和沦述,我们发1见,我}_即},小企业国际化虽然取得了不少成么{,,但还而临着诸多问题,其,!,,)已以融资问题、技术创新问题、人力资源问题阳J空制问题最为突出和关键,}){l此,第L」章专门讨沦我国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这且场卜要问题,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融资、技术创新、人力资源和控制方而的现状不11}11」题,并探i寸了个}·又」卜卜l’1勺策日洛。 第八章从总体卜研究我国,{“小企业国际化的对策,首先阐述了我国中小企业国内、化发展路径选择,少卜针对前文指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进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企业层而和外部环境层而的对策建议。

李丹[8]2010年在《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自身的缺陷和所处的宏观环境等方面的原因,中小企业在发展规模、融资能力、市场竞争等方面上处于劣势,无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与大企业抗衡。中小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问题,十分需要政府的政策扶持。近几年,我国政府已经给予了中小企业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发达国家的支持政策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支持政策还存在一系列突出的问题。我国政府应该从整个政策支持体系所包含的内容出发,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对中小企业进行扶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功能,改善中小企业的宏观经营环境,实现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文章阐述了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含义,并利用信息不对称理论、庇古津贴理论论证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必要性;运用掠夺性定价原理、政府规制理论和波特竞争力模型证明了政府保护中小企业市场地位的重要性;从企业边际收益的角度论证了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文章从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支持体系、法律支持体系、行政管理体系、财政政策支持体系、技术创新支持体系这五个方面深刻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发展现状和所存在的问题;对我国典型地区的中小企业经济发展模式和支持政策的特点进行了评述和对比,并总结了美国、日本以及我国台湾地区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的形成过程及在融资、财政、法律、行政管理和技术创新这五大体系方面的先进经验。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文章从企业成长周期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健全以金融机构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体系,加强信用担保机制和发展非金融机构融资支持为主的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体系、加强以基本法律和其他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为重点的中小企业法律支持体系,以及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财政政策体系和技术创新支持体系建设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对于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张春凤[9]2014年在《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比较及启示》文中认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探索与积累,以美国、日本和德国为代表的许多发达国家,逐步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中小企业扶持政策与措施体系,主要包括法律法规支持、行政管理机构设置、财税金融政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等。这些政策措施,随着各国经济发展不断更新完善,为中小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借鉴发达国家经验,中国应理顺并落实各类中小企业扶持政策,在融资方式上有所创新,增强融资支持的绩效与导向作用,引导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协作,形成相对合理的产业分工体系,鼓励中小企业走出区域和国门,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加快构建和完善中小企业社会服务网络体系,以真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繁荣。

周睿[10]2008年在《中小企业促进法研究》文中提出截至21世纪初,中国有98.5%的企业属于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解决了全国75%的劳动力就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50%以上和国家税收的40%以上。这些数据已经显示出中小企业对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2002年6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随着该法于2003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为了中小企业的日益增长的重要性,立法者希望为金融支持、技术创新、市场发展和服务系统制定一套政策框架。一般而言,立法的目的在于为中小企业创造一个有力的社会环境,这将保证大中小企业能够受到同等的待遇。中小企业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其工业产值、实现利税和出口总额分别占全国的60%、40%和60%,并提供了75%的城镇就业机会。1978~1996年间,从农村转移出的2亿劳动力大多数在中小企业就业。1998年中小企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460万人。中小企业在保证经济适度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方便群众生活、推动技术创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但中小企业发展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享受政策不公平、管理体制不顺、融资困难、资产负债率高、技术落后、信息和人才缺乏等等。因此,制定中小企业促进法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从国外看,许多国家都很重视用法律手段保障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美国、德国、日本国家都制定有专门的《中小企业法》;从国内看,台湾地区也有制定中小企业法的相关立法,以维护中小企业权益,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因此,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做法,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立法步伐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佛山市南海区完善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研究[D]. 刘新明. 华南理工大学. 2009

[2]. 我囯促进中小型外贸企业发展及保障机制研究[D]. 王晓丹.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3].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及其启示[D]. 刘长青.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

[4]. 政府管理角色的创新与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D]. 崔彩周. 福建师范大学. 2006

[5]. 两岸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比较研究——兼论以扶持政策对接促进两岸中小企业合作发展[C]. 王素贞. 第十一届(2016)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 2016

[6]. 破解中国中小企业融资困境的对策研究[D]. 张广宁. 辽宁大学. 2009

[7]. 中小企业国际化理论与实践研究[D]. 赵优珍. 复旦大学. 2003

[8]. 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支持体系研究[D]. 李丹. 天津财经大学. 2010

[9].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比较及启示[J]. 张春凤. 社会科学战线. 2014

[10]. 中小企业促进法研究[D]. 周睿. 武汉理工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  ;  ;  ;  ;  ;  ;  ;  ;  

发达国家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措施及其启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