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淳陶瓷 配售发行3000万股(论文文献综述)
林娟[1](2013)在《基于BP神经网络下的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业企业是我国企业的主体,矿业融资是矿业经济活动的第一步,如何取得资金、提高资金效率是矿业企业发展的关键。随着国际矿业企业向大规模化发展,企业间兼并浪潮日趋扩大,矿业企业需要大量资金。由于矿业投资回收期长、地质风险大等特点,矿业企业融资风险大、融资方式少和融资渠道有限,矿业企业融资困难,因此需要研究矿业企业融资风险。基于样本和数据的可获得性,选取矿业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论文以矿业经济理论、融资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和财务风险预警理论等理论为指导,运用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矿业上市公司非融资活动和融资活动进行融资风险进行分级预警分析,设计采矿类融资活动中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运用MATLAB7.0对24家煤炭矿业进行BP神经网络融资风险预警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从确定样本角度,汇总国内外矿业上市公司划分标准,建立矿业上市公司板块价值链的新划分标准;(2)从矿业融资活动和融资环境角度分析,矿业企业不同阶段融资活动和融资方式不同,国内外矿业资本市场组成和发达程度不同;(3)从确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角度,通过矿业非融资活动和融资活动存在的风险,确定非融资活动指标,从融资效率角度设计融资活动创新性指标体系;(4)从融资风险预警思想设计角度,结合风险管理和财务预警设计思想,基于数字准确性和模型精确度,选取融资活动中的融资风险进行预警分析,并设计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流程;(5)从融资风险预警应用角度,提出融资风险综合指数(SWI),选取24家煤炭矿业上市公司,应用MATLAB7.0分析软件对其进行BP神经网络融资风险预警的应用。研究相关结论包括:(1)矿业上市公司样本确定结论:探矿业阶段企业风险大,融资方式少,采矿阶段企业风险相对小,融资方式多,国外矿业资本市场允许不同规模的探矿阶段和矿业阶段企业上市,我国矿业资本市场只允许少量的大型采矿阶段企业上市;(2)矿业融资风险风险分析结论:受中观的政策风险和微观的资源和储量风险影响,矿业企业的融资风险受非融资活动影响程度大,其中包括融资规模、支付性风险、盈利性风险等因素影响,矿业融资活动存在一定风险,但总体风险不大;(3)融资风险预警应用结论:24家煤炭采矿类上市公司应用BP神经网络精度高适用性强,综合融资风险预警指数(SWI)呈周期性波动,原因是煤炭周期性生产,煤炭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大,处于黄色预警区域,主要原因是债务融资比例、资金到位程度和债务融资成本等因素影响较大。
武俊桥[2](2012)在《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法治述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1年,我国证券市场立法秉承"加强监管,放松管制"的理念,证券发行、上市公司监管、诚信监管体系等制度逐步推进和深入。证券监管机构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严打资本市场的"欺骗"和"盗窃"。司法机关颁布司法解释、出台司法政策,进行民事审判、对违法行为人予以刑事处罚等为资本市场的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谢琳,唐松莲,尹宇明[3](2011)在《内幕交易、股价操纵和大股东侵占效应——基于全流通时代定向增发事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前后超额累计收益率与相对交易量的分析,发现我国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前后存在严重的内幕交易和股价操纵行为。从定向增发前后日均超额收益与相对交易量、相对换手率变动来看,发现我国定向增发期间,存在流通股股本变动的现象,从流通股本变动的原因分析,我们发现50%的股本变动是由于股改产生的受限流通股解禁上市流通引起的,这证明了全流通时代存在大股东通过选择定向增发时机对中小股东及新股东进行利益侵占。
胡改蓉[4](2010)在《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2009年的中国证券市场逐渐走出国际金融危机所造成的阴影,开始平稳发展。上证综指从1820.81点起步,8月初创出年内最高的3 478.01点,此后总体上在3000点上方振荡,截至2009年12月28日上证指数年涨幅达到75.13%。对比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中国A股的涨幅处于前列。该成绩的取得,一方面得益于明显的经济刺激政策,另一方面,则归功于证券市场法制的不断发展。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证券公司监管制度的细化、证券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交易机制的规范、监管方式与理念的更新、司法审判制度的日趋专业都成为2009年证券市场稳步发展的支撑力量。
曹立[5](2010)在《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证券市场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证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调整金融结构,是我们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明确指导方针。然而,证券市场的发展却面临诸多的瓶颈与难题,现有的经济理论却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解答。在此背景下,证券市场研究成为十分重要与紧迫的理论课题。那么,该怎样进行证券市场研究呢?当然,可以从多种角度进行探讨,可以选择某一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但是,首先应当研究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因为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反映证券市场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是分析证券市场现实问题、把握证券市场未来发展的根本所在。一旦认识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其他问题便会迎刃而解。又怎样揭示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呢?这就要认真总结证券市场操作的实践经验,对证券市场运行所呈现的各种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从中提炼出证券市场运行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内在的本质联系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以为,那就是“资本流量运动”。证券市场运行所呈现的各种现象,总体上说,都是资本流量运动的反映。借鉴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西方经济学的流量概念以及现代工程技术中的系统理论,将证券市场纷繁复杂的现象,提炼为资本流量运动,勾画出证券市场的崭新图景:证券市场是一个资本流量运动的大系统。证券市场的资本流量表现为三种形态——虚拟资本、货币资本、现实资本,证券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依此分为三种形式——虚拟资本流量运动、货币资本流量运动、现实资本流量运动。“三种形态”之间的相互转换,“三种形式”之间的相互交错,演绎了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换言之,我们决定从资本流量运动的角度切入,研究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这一选择既来自对于证券市场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现实难题的观察与分析,也来自对于证券市场运行所呈现的一般现象的观察与分析。我们的研究,以资本流量运动分析为主线,以社会财富再分配为辅线,试图对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进行了一次全景式的描绘与刻画,深刻揭示证券市场运行的内在规律。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主要机制是:虚拟资本与货币资本相向运动;一级市场的这种相向运动,一方面是投资者提供货币资本并获得虚拟资本,另一方面是证券发行人筹集到货币资本,并将现实资本注入证券市场;二级市场的这种相向运动,带来交易价格的起伏。倘若交易成本为零,全体投资者作为整体所占有的货币总量不变,即Moneyl=Money2。交易成本打破这一平衡,现金分红则恢复这一平衡,即Cash1补偿Cash2;衍生品的交易,虽然Money1=Money2,但不存在Cash1补偿Cash2;虚拟资本与货币资本的相向运动,始终伴随着社会财富的再分配。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是一个全新的课题,需要拿出理论创新的勇气来,进行开创性、探索性的研究。以往的证券市场研究恰恰是忽视了对于资本流量运动的考察。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对于洞悉证券市场的经济过程、把握证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提出证券市场发展的政策建议、引导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门彦顺[6](2010)在《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在国际市场上,对IPO定价机制的研究历来是证券市场不衰的话题之一;作为一个新兴加转轨的证券市场,在我国IPO定价机制的发展与改革也备受业界关注。IPO发行与定价的合理性,不仅关系到一级市场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二级市场的健康稳健发展。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研究IPO市场异常现象,改善股票市场资本运作模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还可以为我国IPO定价机制改革提供实证支持。本文在对我国IPO发行制度演变进行总结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比较分析法就国内外IPO定价机制进行了对比分析。其结果认为:我国现行IPO发行方式存在诸如网下网上申购资金效率存在明显差异、同时回拨机制和“绿鞋”机制形同虚设,网上申购最高限额制并没有真正起到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作用,余额包销方式对承销商约束不强、不能发挥其IPO价格发现功能等问题;我国现行IPO定价方法则存在相关机构易于合谋操纵IPO发行价格,初步询价与累计投标过程的分离易引发机构投资者不诚信,过于单一的IPO定价方法不利于证券公司的竞争与发展,及以市盈率作为参考的定价方法本身存在缺陷等问题。同时文章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就发行方式、定价方法的不同对IPO定价机制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在理论上现行IPO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具有历史进步性,且符合证券市场市场化发展的方向与需求,但与我国证券市场上曾采用的其它发行方式和定价方法相比,现行IPO发行方式与定价方法下的IPO定价机制效率并不高。为促进我国股票市场发行制度改革的深化,提高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结合前文研究中所提问题与所得结论,本文认为我们可以采取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分配制度、建立健全公司IPO过程中承销商约束机制、着力改进现行累计投标询价制使其更加完善、推动IPO定价方法朝多元化方向发展等措施来推动我国IPO定价机制进一步发展与完善。
郑博巍[7](2010)在《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基于江苏与广东经验数据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从产权理论和制度转变成本评估理论角度分析了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过程、国有企业改制成本以及产权结构改革对公司治理结构与经营绩效的影响。文章特点是以江苏为研究重点,通过江苏和广东的比较,识别制度转变过程中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采取的策略。本文以沪深股市中江苏和广东省2004年以前上市的公司作为研究依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案例分析和回归模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进行深入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对价机制是一个实现制度转变的有效机制,非流通股比例与对价水平有关系。数据验证了江苏国有上市公司国有非流通股比例越高,对价支付水平越高的假设。股权分置改革有效地改善了上市公司产权结构,使得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股权集中度两大指标都有明显改善。股改的对价支付机制使江苏国有上市公司的国有控股比例平均下降10%左右,但股改后国有股东主动减持意愿并不大,这可能与国资管理部门害怕失去控股权有关。与广东相比较,江苏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工作更为到位,但存在的问题是江苏对某些一般竞争领域行业进行了增持。本文分析结果表明,国有上市公司的产权结构改进已经开始对公司治理结构和对经营绩效产生了一定的正面影响。上述对价模型和股改股权结构变化模型的分析结果也证实了制度转换成本评估中7个环境变量的真实存在。由此,从制度经济学成本评估角度和计量经济学角度均证明,江苏省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总体上是成功的。最后根据分析结论,本文提出了今后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进一步改革的建议。
毛亚琴[8](2009)在《“大小非”解禁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文中提出从2001年6月2245点开始到2005年6月的那轮大熊市,时间长达5年,上证指数跌幅为40%左右,而本轮熊市从6124点到跌破1664点大关,上证指数在短短的12个月不到的时间里下跌的幅度达到72.83%,迅速的下降一度造成了市场的恐慌。究其原因,外部因素难辞其咎,但是国内股改的“后遗症”同样成为众矢之的。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方面研究“大小非解禁”对市场的影响,探寻其负面效应以及影响程度。本文从行为财务的相关理论及中国制度背景出发进行相关的理论分析,指出当市场处于“熊市”时,“大小非”解禁更加推动市场的下行;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基础假设,以事件研究法对2007年4月-2008年10月共5个月A股上市公司的股改后期影响进行研究,首先对其市场异常收益率进行单样本T检验,发现个股异常收益率存在显着差异;其次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看“大小非”解禁对异常收益率的影响程度,研究发现解禁相对比例对异常收益率存在显着影响;最后是对个股系统性风险及其检验结果等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个股系统性风险不降反升,“大小非”解禁使得个股价值失效,市场投机行为增加。
赵传勇[9](2007)在《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合理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股票市场开始建立时,由于对市场经济和股票市场的认识不足,设立之初股票市场就被人为地分为可上市流通的社会公众股和不可上市流通的国有股和社会法人股,由此形成了两类股票“同股不同权不同价不同利”的局面,这就是股权分置现象。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的三次改革都因没有很好地保护好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而失败,并最终引导了股权分置改革。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进行研究。在理论分析上,首先论证对价理论依据混乱,对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支撑不够,然后通过法律法规对中小股东保护不够、大股东利用自己的优势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和扩容压力的保护措施不足三方面指出,在具体股改过程中没有很好的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在实证分析上,通过政策中性原理和套利均衡理论,结合股改对价方案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推导出均衡对价公式,对沪深两市1264家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平均均衡对价为0.608,平均实际对价为0.302。说明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支付偏低,尤其是中小板块市场,并在分析以上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建议,指出研究不足。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利用推导出来的均衡对价公式计算1264家上市公司的均衡对价,并与这些公司的实际对价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大部分公司存在对价支付不足现象等一些具有实质性的结论。此外,对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的相关内容也进行了系统分析,其中包括股权分置的弊端分析,股权分置改革的对价理论,法律法规,扩容压力和制定对价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等,这些讨论和分析对于从整体上把握股权分置改革和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张文杰[10](2007)在《基于最优新股分配机制的投资收益率差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IPO即首次公开发行。IPO投资已经成为了投资者的“香馍馍”,这是因为IPO普遍存在高抑价现象,能否成功申购到新股成为广大投资者普遍关心的问题。在新股首次公开发行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总能够获得比普通投资者更多的高回报率新股,从而获得比普通投资者高得多的投资收益;而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则只能获得一些低回报率新股,广大的普通投资者因此而受到“赢者的诅咒”,普通投资者往往成为机构投资者套利的“牺牲品”。这些理论研究都是从新股的首日收益率来进行研究的,却少有人对这两类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差异进行研究。随着金融学的发展,行为金融理论成为研究投资者行为的重要理论,为研究两类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差异提供了重要的手段。本文主要研究中国证券市场上机构投资者和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差异。本文将整个研究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新股的分配过程研究。本文将最优机制引入新股的分配过程,建立一个简单的分配模型对这一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最后发现机构投资者获得高比例新股的原因;第二阶段是对两类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差异进行实证研究。这一阶段的研究是建立在第一阶段研究的基础之上,运用行为金融理论的噪音交易模型,对两类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分析,然后对两类投资者的投资收益率差异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在中国证券市场上,普通投资者是可以获得比机构更高的投资回报率的。“乐观情绪”是广大普通投资者获得高投资收益率的必要条件。(2)机构投资者获得高比例新股是保证发行人发行收入最大化的“补救措施”。发行人的发行收入与机构持股比例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但是其发行收入与普通投资者持股比例负相关,正因为如此,发行人不得不将更多的新股分给了机构投资者,以保证募集资金的最大化。
二、高淳陶瓷 配售发行3000万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淳陶瓷 配售发行3000万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P神经网络下的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矿业融资活动 |
1.1.2 矿业融资理论 |
1.1.3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方法 |
1.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研究进展 |
1.2.1 相关概念界定 |
1.2.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技术方法 |
1.2.3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研究 |
1.3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3.1 选题依据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4.3 研究内容 |
1.5 论文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1.5.1 主要结论 |
1.5.2 创新点 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理论基础 |
2.1 资源经济理论 |
2.2 融资管理理论 |
2.2.1 融资管理理论基础 |
2.2.2 融资管理具体理论 |
2.3 风险管理理论 |
2.4 财务预警理论 |
小结 3.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状况分析 |
3.1 矿业上市公司划分 |
3.1.1 国内矿业上市公司划分标准 |
3.1.2 国外矿业上市公司划分标准 |
3.1.3 国内外矿业上市公司划分 |
3.1.4 国内矿业上市公司板块设计 |
3.2 矿业不同阶段融资状况 |
3.2.2 探矿阶段融资状况 |
3.2.3 采矿阶段融资状况 |
3.2.4 矿业行业融资特点 |
3.3 国内外矿业资本市场状况 |
3.3.1 国外矿业资本市场 |
3.3.2 国内矿业资本市场 |
3.4 国内矿业上市公司融资状况 |
3.4.1 上市公司分布情况 |
3.4.2 上市公司融资情况 |
小结 4.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分析 |
4.1 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风险分类 |
4.1.1 非融资活动风险 |
4.1.2 融资活动风险 |
4.1.3 融资风险重要程度比较 |
4.1.4 融资风险级别判别 |
4.2 采矿类上市公司非融资活动风险 |
4.2.1 宏观融资风险 |
4.2.2 中观融资风险 |
4.2.3 微观融资风险 |
4.2.4 非融资活动融资风险汇总 |
4.3 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活动风险 |
4.3.1 采矿类上市公司资金融入风险 |
4.3.2 采矿类上市公司资金融出风险 |
4.4 采矿类上市公司融资活动风险级别判别 |
4.4.1 模型的构建 |
4.4.2 数据收集与指标计算 |
4.4.3 检验结果及分析 |
小结 5.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实证分析 |
5.1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设计框架 |
5.2 矿业融资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 |
5.2.1 指标体系研究现状 |
5.2.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5.2.3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2.4 指标体系构成 |
5.3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模型实证分析 |
5.3.1 BP神经网络模型原理 |
5.3.2 BP神经网络样本和数据选取 |
5.3.3 BP神经网络模型建立 |
5.3.4 BP神经网络结果预测和分析 |
小结 6. 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对策研究 |
6.1 融资活动风险防范 |
6.2 非融资活动风险防范 |
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
(2)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法治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以“加强监管,放松管制”为理念的证券立法 |
(一)证券发行改革的“市场化”与上市公司监管的“规范化” |
1.新股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
2.多规“深耕细作”上市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 |
3.企业并购重组制度走向规范化和市场化 |
4.上市公司退市制度完善取得新进展 |
(二)规范证券公司业务发展,推动证券公司业务创新 |
1.融资融券转“常规”和转融通制度推出 |
2.规范券商直投业务,“直投+保荐”模式受限 |
3.新规推动券商报价回购发展和试点约定购回式证券交易 |
(三)放松基金行业管制,强化基金行业监管 |
1.RQFII试点推出,推动境外人民币投资境内资本市场 |
2.规范证券投资基金销售,基金第三方销售重新起步 |
3.基金专户理财门槛取消,进一步推动基金产品市场化 |
4.基金公平交易再规范,防范利益输送 |
5.规范股权投资企业发展,PE备案制推开 |
(四)整顿交易场所,防范金融风险 |
1.国务院发文清理整顿交易场所,防范金融风险 |
2.证监会牵头部级联席会议,破解交易场所乱象 |
(五)期货监管多规出台,积极促进期货行业健康发展 |
二、以发展和诚信为核心的证券市场制度创新 |
(一)债券市场制度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
(二)推动资本市场诚信建设,构筑诚信监管体系 |
三“公开和规范”的证券市场行政执法 |
(一)证券发行监管市场约束逐步呈现 |
1.八菱科技发行中止加快深化新股发行改革 |
2.夯实证券发行保荐监管,推动保荐监管公开化 |
(二)券商“研报门”事件频出,证券分析师监管有待加强 |
(三)严打资本市场“盗窃”,内幕交易行政执法认定规则逐步确立 |
1.建立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制度,从源头遏制内幕交易 |
2.积极探索内幕交易案件行政执法,逐步确立执法认定规则 |
(四)资本市场新“诈骗”泛滥,市场操纵监管“零容忍” |
1.传统“坐庄”销声匿迹,“抢帽子”、短线等新型操纵层出不穷 |
2.单账户、单一手段的操纵渐少,复合化、多账户和谋化操纵趋重 |
3.新“诈骗”手法考验市场操纵立法,《证券法》操纵条款亟须修改 |
(五)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执法,严管各种违规信息披露 |
1.出台信息披露违法行为行政责任认定规则,规范信息披露行政执法 |
2.大额持股信息披露违规认定规则进一步明确,切实保护投资者权益 |
3.严查上市公司常规信息披露违规行为 |
(六)“老鼠仓”继续蔓延,监管仍应加强 |
(七)严管短线交易及其他违规交易行为,确保资本市场交易公平 |
四、“保障和引导”资本市场发展的证券司法 |
(一)最高法颁解释出政策,为资本市场规范发展保驾护航 |
1.最高法出政策从证据视角规范和保障证券行政监管权力 |
2.最高法颁解释进一步确立自律管理指定管辖和特殊目的财产司法豁免的原则 |
(二)欺诈发行罪再显威,“达摩利斯之剑”剑指绿大地 |
(三)内幕交易罪案件频发,司法认定标准逐步确立 |
(四)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实践,韩刚、许春茂“老鼠仓”获刑 |
(五)最高法公报期货交易纠纷典型案例,积极维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 |
(六)证券侵权民事赔偿诉讼仍步履维艰,司法解释亟待出台 |
五、以《证券法》修改完善为主题的研讨活动相继举行 |
结语 |
(3)内幕交易、股价操纵和大股东侵占效应——基于全流通时代定向增发事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和文献综述 |
1.1 内幕交易行为与大股东侵占效应实证研究综述 |
1.2 股价操纵与大股东利益侵占效应研究 |
2 研究变量设计 |
2.1 超额累计收益率的计算 |
2.2 公告效应与内幕交易程度的计算 |
2.3 市场交易行为及流动性变量 |
3 统计描述与结果分析 |
3.1 样本的选择 |
3.2 研究变量统计分析 |
3.3 基于EasleyandO'Hara (1987) 理论的内幕交易行为分析 |
3.4 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期间股价操纵与内幕交易者利益最大化的行为研究 |
4 结论与建议 |
(4)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概况 |
二、上市公司治理机制的规范 |
(一)董事的选任程序 |
(二)董事的行为准则 |
三、证券公司监管机制的发展 |
(一)分类监管制度的确立 |
(二)上市证券公司监管的强化 |
(三)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完善 |
1. 证券经纪人与证券公司的法律关系 |
2. 证券经纪人的权益保障 |
四、证券新股发行制度的市场化改革 |
(一)询价制度的规范 |
(二)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维护 |
1. 强化风险提示 |
2. 增强中小投资者中签率 |
(三)改革方向的深化 |
五、证券交易法律制度的规范 |
(一)关于交易主体的扩充 |
(二)关于交易异常的处理 |
(三)关于债券发行与上市的管理 |
1. 公司债的分类管理机制 |
2. 地方政府债的发行与交易 |
六、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建设 |
(一)创业板制度体系的形成 |
1. 发行与上市规范 |
2. 交易规范 |
3. 信息披露规范 |
4. 退市机制 |
5.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机制 |
(二)中小企业板制度的完善 |
1. 诚信制度建设 |
2.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上市首日交易监控和风险控制 |
(三)企业国有产权交易规则的统一 |
1. 统一国有产权交易机制 |
2. 构建国有资产交易安全网 |
3. 严格资金管理 |
七、基金法律制度的修订 |
(一)关于私募基金是否应纳入的问题 |
(二)关于监管的适度问题 |
1. 产品与业务创新 |
2. 关联交易 |
(三)关于基金持有人合法权益的保护问题 |
1. 严打“老鼠仓” |
2. 厘定基金持有人、基金经理人与上市公司的法律关系 |
3. 完善基金持有人大会 |
八、国有股法律制度的规范 |
(一)关于国有股转持 |
(二)关于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 |
(三)关于金融企业国有资产转让 |
九、监管制度的完善 |
(一)政府监管机制的发展 |
1. 工作人员的行为规范 |
2. 行政许可程序的完善 |
(二)自律监管机制的探索 |
1. 上交所“查、审分离”制的深化 |
2. 深交所自律监管措施的细化 |
3. 证券业协会对证券业从业人员行为监管的强化 |
十、执法与司法 |
(一)执法 |
1.“打非”成果显着 |
2. 操纵市场予以严控 |
3. 内幕交易仍为困扰 |
(二)司法 |
1. 相关的司法解释 |
2. 代表性的典型案件 |
(5)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由来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分析 |
1.1.3 研究意义 |
1.2 主要内容与学术创新 |
1.2.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2.2 主要的学术创新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文献综述 |
1.4.1 经济学家关于资本流量运动问题的相关论述 |
1.4.2 西方学者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1.4.3 国内学者对证券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1.4.4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基本分析 |
2.1 资本流量与资本流量运动的界定 |
2.2 证券市场的运行流程与资本流量运动 |
2.3 证券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诠释 |
2.4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基本特点 |
2.5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影响因素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级市场相对开放的资本流量运动 |
3.1 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1.1 单次有价证券发行的资本流量运动 |
3.1.2 持续有价证券发行的资本流量运动 |
3.1.3 一级市场的边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2 股票一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3.2.1 股票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2.2 申购资金与资本流量运动 |
3.2.3 募股资金与资本流量运动 |
3.2.4 发行费用与资本流量运动 |
3.3 债券一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3.3.1 债券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3.2 政府债券发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3.3 金融债券发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3.4 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发行与资本流量运动 |
3.4 基金一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3.4.1 基金一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3.4.2 封闭式基金模式下的资本流量运动 |
3.4.3 开放式基金模式下的资本流量运动 |
3.4.4 私募基金与资本流量运动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级市场相对封闭的资本流量运动 |
4.1 二级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4.2 股票二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4.2.1 股票交易价格与资本流量运动 |
4.2.2 股票交易成本与资本流量运动 |
4.2.3 股票交易对货币资本流量运动的影响 |
4.3 债券二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4.4 基金二级市场的资本流量运动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一、二级市场并存的资本流量运动 |
5.1 证券上市与资本流量运动 |
5.1.1 增量有价证券上市与资本流量运动 |
5.1.2 存量有价证券上市与资本流量运动 |
5.1.3 股权分置改革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 一级与二级市场之间的资本流量运动 |
5.2.1 上市公司募股资金流回证券市场 |
5.2.2 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3 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4 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与资本流量运动 |
5.2.5 股票二级市场货币资本流向一级市场 |
5.2.6 基金分红与资本流量运动 |
5.3 一级与二级市场之间资本流量运动的平衡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上市公司重组与资本流量运动 |
6.1 资产置换与资本流量运动 |
6.1.1 全面的资产置换 |
6.1.2 部分的资产置换 |
6.2 股权置换与资本流量运动 |
6.3 资产——股权置换与资本流量运动 |
6.4 以股抵债与资本流量运动 |
6.5 重组失败而退市的资本流量运动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衍生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1 衍生品交易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7.2 证券型衍生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2.1 证券型衍生品要点 |
7.2.2 权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2.3 可转债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3 契约型衍生品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3.1 契约型衍生品交易资本流量运动的一般性 |
7.3.2 股指期货交易与资本流量运动 |
7.4 衍生品交易对资本流量运动的影响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市场开放与资本流量运动 |
8.1 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跨境流动 |
8.2 B股、H股的探索与经验 |
8.3 QFII带来的资本流动与监管问题 |
8.4 市场开放条件下的资本流量运动分析 |
8.5 理想的过度性选择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的计量 |
9.1 现金流量表与资金流量表的启示 |
9.2 证券市场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2.1 股票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2.2 债券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2.3 基金券虚拟资本流量的计量 |
9.3 证券市场货币资本流量的计量 |
9.3.1 股票一级市场货币资本流量的计量 |
9.3.2 股票二级市场货币资本流量的计量 |
9.4 证券市场现实资本流量的计量 |
9.5 总体的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表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1 资本流量运动调节的基本理念 |
10.2 虚拟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2.1 应当发行优先股 |
10.2.2 大力发行债券 |
10.2.3 鼓励发展私募基金 |
10.3 货币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4 现实资本流量运动的调节 |
10.5 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风险的控制 |
10.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
(6)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状况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2.3 对现有文献成果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我国IPO 发行制度的演变 |
2.1 IPO 发行审核制度演变 |
2.1.1 审批制阶段(1990 年12 月~2001 年3 月) |
2.1.2 核准制阶段(2001 年3 月~至今) |
2.2 IPO 发行方式的演变 |
2.3 IPO 定价方法的演变 |
第三章 国内外IPO 定价机制比较分析 |
3.1 国际常用IPO 定价机制基本理论 |
3.1.1 国际常用IPO 发行方式 |
3.1.2 国际常用IPO 定价方法 |
3.2 我国现行IPO 定价机制及其主要问题 |
3.2.1 我国现行IPO 发行方式及其主要问题 |
3.2.2 我国现行IPO 定价方法及其主要问题 |
第四章 我国IPO 定价机制效率分析 |
4.1 IPO 定价机制效率及其衡量标准 |
4.1.1 IPO 定价机制效率的含义 |
4.1.2 IPO 定价机制效率的衡量标准 |
4.2 我国IPO 定价机制效率状况 |
4.3 不同影响因素下我国IPO 定价机制效率差异性分析 |
4.3.1 发行方式 |
4.3.2 定价方法 |
4.4 分析结果 |
第五章 完善我国IPO 定价机制的建议 |
5.1 进一步完善新股发行分配制度 |
5.2 建立健全公司IPO 过程中承销商约束机制 |
5.3 着力改进现行累计投标询价制使其更加完善 |
5.4 推动IPO 定价方法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沪市相关IPO 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深市相关IPO 数据一览表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基于江苏与广东经验数据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对象 |
1.2.1 股改对价与国有资产保值 |
1.2.2 股改是否提升了上市公司绩效 |
1.2.3 江苏国有上市公司股权改革的特点 |
1.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3.1 产权和交易费用理论 |
1.3.2 代理成本和委托代理理论 |
1.3.3 制度转换成本理论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有资本比重及投向 |
2.2 经营权改革和所有权改革的讨论 |
2.3 股权分置改革 |
2.4 对价确定影响因素 |
2.5 股权分置改革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制度演进历程 |
3.1 经营权改革(1978-1990) |
3.1.1 放权让利(1978-1984) |
3.1.2 两权分离(1980-1990) |
3.2 股权分置问题的产生(1992-1994) |
3.3 现代企业制度改革(1993-1998) |
3.4 国有股减持试点(1999-2004) |
3.5 产权改革(2003-现在) |
3.6 重启股权分置改革(2005-现在) |
第四章 江苏股权分置改革对价绩效研究 |
4.1 制度背景及分析 |
4.1.1 制度背景简介 |
4.1.2 制度转变成本分析 |
4.2 股改对价影响因素理论分析 |
4.2.1 股权结构影响因素 |
4.2.2 价格补偿期望 |
4.2.3 公司规模、盈利能力与成长能力 |
4.2.4 其它承诺 |
4.3 江苏控股股东对价支付水平影响因素描述性分析 |
4.4 江苏控股股东对价支付水平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分析 |
4.4.1 模型构建及多元回归模型的设计 |
4.4.2 回归模型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江苏与广东国有上市公司绩效改进实证分析 |
5.1 江苏上市公司改革效果描述性统计分析 |
5.1.1 总量发展 |
5.1.2 资产规模变化 |
5.1.3 市值变化 |
5.1.4 产业结构 |
5.1.5 所有权结构变化 |
5.1.6 所有权结构改进对绩效的影响 |
5.2 江苏国有上市公司绩效变化比较 |
5.2.1 模型构建 |
5.2.2 2004 年ROE 和ROA 与股权结构关系分析 |
5.2.3 2008 年ROE 和ROA 与股权结构关系分析 |
5.3 广东国有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变化对经营绩效影响模型分析 |
5.3.1 广东国有上市公司配对样本T 检验 |
5.3.2 广东国有上市公司ROE 和ROA 与股权结构关系分析 |
5.4 江苏与广东股权分置改革效果对比评析 |
5.4.1 两种不同改制路径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不同影响 |
5.4.2 国有资本持股比例行业结构调整 |
5.4.3 送股对价对国有股比例下降的影响 |
5.4.4 改制过程中人情关系与转让价格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进一步完善国有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
6.2.2 通过地方管理制度竞争完善战略投资者进退机制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文中样本企业的股票代码和股票名称 |
附录Ⅱ: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8)“大小非”解禁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3 论文框架及创新 |
2 相关文献回顾 |
2.1 股市扩容的相关研究 |
2.2 股权分置改革的相关研究 |
2.3 系统性风险的相关研究 |
2.4 "大小非"相关问题研究 |
3 制度背景介绍及概念界定 |
3.1 股权分置改革历程及"大小非"由来 |
3.2 基于行为财务的"大小非"解禁对市场影响分析 |
4 实证研究 |
4.1 研究假设的建立 |
4.2 样本选取 |
4.3 异常收益率模型及实证分析 |
4.4 异常收益率影响因素分析 |
4.5 解禁前后系统性风险变化分析 |
4.6 实证结果的经济学意义解释 |
5 结论 |
尾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合理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 |
1.2 文献回顾 |
1.2.1 流动性溢价理论 |
1.2.2 股权分置改革及对价理论 |
1.2.3 中小股东利益保护的探讨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股权分置的产生及其弊端 |
2.1 中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的产生 |
2.2 股权分置的制度性缺陷 |
2.2.1 导致非流通股股东与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关系的不协调甚至对立 |
2.2.2 导致非流通股股东疯狂追求高溢价股权融资 |
2.2.3 导致非市场化战略行为盛行 |
2.2.4 导致流通股股东和非流通股东在受益与风险上处在严重不匹配状态 |
第三章 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 |
3.1 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的三次试点 |
3.1.1 1999 年国有股配售试点 |
3.1.2 2001 年国有股存量减持改革 |
3.1.3 2004 年C 板启动 |
3.2 股权分置改革的提出及重要事件 |
3.3 股权分置改革的意义 |
第四章 对价的理论分析 |
4.1 股改中对价的含义 |
4.2 对价的模型解释 |
4.3 股改中对价的理论分析 |
4.4 实际支付对价计算公式的缺陷 |
第五章 股权分置改革中中小股东的利益保护缺失 |
5.1 政策法规对中小股东利益保护不够 |
5.2 大股东利用自己的优势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 |
5.3 扩容压力的配套措施不足 |
第六章 基于套利均衡理论的均衡对价公式 |
6.1 政策中性原理和套利均衡理论 |
6.2 弱式有效市场与股权分置改革 |
6.3 制定股权分置改革对价方案需要考虑的因素 |
6.4 均衡对价公式的推导 |
6.5 均衡对价公式的优点 |
第七章 基于均衡对价公式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解析 |
7.1 沪市上市公司对价分析 |
7.2 深市上市公司方案解析 |
7.3 关于模型及实证分析的说明 |
第八章 研究结论、建议与不足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研究不足 |
附注一:沪市证券交易所781 家公司均衡对价与实际对价比较 |
附注二:深市证券交易所433 家主板公司均衡对价与实际对价比较 |
附注三:深市交易所50 家中小板块公司均衡对价与实际对价比较 |
附注四:折算对价推算过程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10)基于最优新股分配机制的投资收益率差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及内容 |
1.3 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国外文献综述 |
2.2 国内文献综述 |
3 IPO 新股分配过程研究 |
3.1 国内外新股分配过程介绍 |
3.2 基于最优机制的新股分配过程 |
3.2.1 最优机制的内涵 |
3.2.2 基础模型分析 |
3.2.3 模型扩展分析 |
3.3 实证研究 |
3.4 小结 |
4 新股投资收益率差异研究 |
4.1 新股投资收益率差异研究方法优劣分析 |
4.1.1 基于传统经典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
4.1.2 基于行为金融理论的研究方法 |
4.2 行为金融学对证券投资者行为的研究 |
4.2.1 中国投资者整体状况分析 |
4.2.2 中国证券投资者行为对证券市场有效性的影响 |
4.3 中国证券市场上投资策略分析 |
4.4 投资收益率定义及样本分析 |
4.4.1 投资收益率定义 |
4.4.2 样本的选取及分析 |
4.5 两类投资者收益率差异分析 |
4.5.1 噪音交易模型分析 |
4.5.2 噪音交易模型对中国股市两类投资者投资收益差异的解释 |
4.5.3 实证检验 |
4.6 小结 |
5 结论与建议 |
5.1 本文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6 后续研究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高淳陶瓷 配售发行3000万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P神经网络下的矿业上市公司融资风险预警研究[D]. 林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08)
- [2]2011年中国证券市场法治述评[J]. 武俊桥. 证券法苑, 2012(01)
- [3]内幕交易、股价操纵和大股东侵占效应——基于全流通时代定向增发事件研究[J]. 谢琳,唐松莲,尹宇明. 科技管理研究, 2011(03)
- [4]2009年中国证券市场法制研究报告[J]. 胡改蓉. 公司法律评论, 2010(00)
- [5]中国证券市场资本流量运动研究[D]. 曹立. 湖南大学, 2010(04)
- [6]我国IPO定价机制研究[D]. 门彦顺. 河南工业大学, 2010(05)
- [7]国有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基于江苏与广东经验数据的分析[D]. 郑博巍. 南京财经大学, 2010(02)
- [8]“大小非”解禁对股市波动影响分析[D]. 毛亚琴. 暨南大学, 2009(10)
- [9]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对价合理性研究[D]. 赵传勇. 重庆工学院, 2007(06)
- [10]基于最优新股分配机制的投资收益率差异研究[D]. 张文杰. 重庆大学, 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