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定南县第三中学341900
长期以来美术欣赏课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形式来进行的,被学生戏称为“听书”。由于其主、辅位置的颠倒,其弊病不言自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很大的挫伤,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亦只能是浮光掠影,难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如何有效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现代化手段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外,本人进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前准备”、“课上发挥”和“课后延伸”的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教学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体会点滴小结如下:
一、“课前积累”作铺垫
按常规而言,在上新课之前,教师总会要求学生进行预习,而“课前积累”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预习,而是按照老师的要求在课前做比较充分的准备——去发掘欣赏内容中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积累。这里包括知识的积累、资料的积累与问题的积累。通过这种“课前积累”的“自由探索”,让学生逐步学会学习,自己去开启知识的大门。
如在江苏版初中美术课本第二册第一课“中国古代雕塑、建筑欣赏”这一课的教学时,我针对本课内容所涉及的历史时间跨度大(达三千多年)、内容广(涉及美学、宗教、哲学、陵墓文化等)、图片多(有二十多张)等特点,提前两周就向同学提出了准备的内容与要求:
例:1.请了解中国陵墓雕塑的类型和特点。
2.请了解中国古代宗教雕塑类型与特点。
3.请了解中国宫廷建筑类型与特点。
4.请了解中国园林建筑类型与特点。
并将这些内容分配给四个小组分头进行,而每个小组内部也要做到分工明确。在做好本组内容准备的同时,鼓励对其他组分工的内容有所了解,以便在课堂上提问。准备要求:A.做有关资料的收集(如图片、照片、影象带、实物等);B.做有关知识说明的准备;C.把收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归类。教师可适当提供一些学生容易阅读的书籍和有关内容的因特网网址,同时宣布将引入竞赛机制,将对各组的准备工作进行打分并纳入小组总分,以此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发挥”是关键
所谓“课堂发挥”即围绕书本内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如讨论式、辩论式、问答式、讲述式、抢答式等与学生为主体的横向交流,我称之为“兵教兵”的自主性学习方式。因为有了充足的“课前准备”,“课堂发挥”就有望成为“有米之炊”。
再以上述欣赏课为例:
首先,分小组讨论,综合本组收集的材料,进行整理归纳,然后推荐一位学生有重点地进行介绍。同学们显得情绪高涨,充满自信,侃侃而谈,大概是因为“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的缘故吧。
其次,由其他小组的同学进行提问,或提出自己的见解进行辩论,相互问答,各抒己见。教师则利用多媒体手段对学生介绍的内容做一些补充。另外教师还设计了部分常识性的抢答题供大家回答(用以拉开各组积分差距),并对学生自主学习中意见相左或概念模糊的地方做好记录,以备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解释。
第三,教师提前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分标准设定,此时由学生评委按标准进行打分,评出优胜小组,并将每个小组的成绩纳入到个人期末总分。而评分标准主要以鼓励为主。
例:1.介绍内容重点突出,语言表达简练、清晰、流畅。
2.准备充分,回答问题正确。
3.提问、抢答积极。
4.小组协作精神好,参与性广、热情高等。
第四,教师总结。首先,对学生自主学习中存在的知识性问题进行释疑;其次,对学习内容做一个简要而全面的归纳,使学生的认识更为条理。
在教师总结中,更重要的是要对学生自主学习中认真的态度与热情加以肯定与表扬,这对学生以后进一步开展自主性学习、更积极地思考发言和对研究探索精神的培养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课后延伸”成双赢
所谓“课后延伸”是学生带着老师的问题进一步去共同探索、学习的过程。在自主学习课的最后,教师可提出学生课堂上尚未涉及的有关问题,提示学生到教师制作的开放性网络课件上去查阅,并鼓励学生在网上与教师、同学交流。还可以设一个自主性学习心得园地,专门发表同学美术欣赏自学经验介绍等。通过“课后延伸”活动的开展,就教师而言,通过了解学生学习的情况,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就可以有备而来,并做到及时沟通,从而缩短师生距离。就学生而言,可进一步培养他们运用现代化信息渠道来获取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可提高学习兴趣。
四、小结
实践证明,学生通过“课前积累”不但把握了书本有关知识,介绍时还加上了自己的亲眼目睹、亲身体验,并附上自己拍摄的照片、旅游纪念品等,再加上课外书籍与网上的相关知识的补充,有效地拓展了课本知识的层面,使之形象更生动,记忆更深刻。“课堂发挥”与“课后延伸”则有利于学生各种能力的锻炼与培养。如口语表达能力、竞争能力、分工合作能力、自学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对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以学生为主体”这一教学理念,在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不断实践、探索的方向。教有法而无定法,只要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兴趣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以上拙见,愿以同行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