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19例临床分析

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19例临床分析

陈绍萍赵永莉彭崟斌(云南省瑞丽市人民医院儿科678600)

【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3-0225-02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的相关资料,以期达到减少相关药物中毒的发生率。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诊断的19例药物性呼吸抑制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9例均为3岁以内婴幼儿。年龄最小14天最大3岁。中毒药物由复方地芬诺酯片引起4例,感冒冲剂引起9例,止咳化痰冲剂引起4例,地西泮一例,滴鼻净一例,家长擅自加量服药是主要原因(89.47%)两例为误服中毒(10.52%)给予洗胃及纳洛酮治疗,防治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全部病例预后良好。结论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可由一些常用药物引起,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为纳洛酮。医生正确用药并告诫家长保管好药品切勿盲目加量是减少中毒的关键。

【关键词】呼吸抑制药物中毒婴幼儿纳洛酮

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是儿科急危重症,易误诊,可致死。我院2005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了19例该患儿,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9例患儿中男11例女8例年龄最小14天最大3岁;其中14天至6个月8例、6个月至1岁6例、1岁至2岁3例、2岁至3岁2例、发病时间最短为1小时,最长为24小时。中毒药物:由复方地芬诺酯片引起4例,年龄1-2岁3例3岁1例为误服误服药物1次出现症状者1例≥3次3例;感冒冲剂引起9例,年龄14天-6个月5例,6个月-1岁4例,服用药物3-6次;止咳化痰冲剂引起4例,年龄19天-6个月2例,6个月-1岁2例,服用药物3-5次;地西泮1例,误服20mg1小时后发现呼吸抑制;滴鼻净1例,0.1%滴鼻净每次两滴,滴两次后出现中毒症状。19例中2例为误服,1例误服复方地芬诺酯片,1例误服地西泮,其余17例均为均为家长过量喂服药物引起。

1.2症状和体征

不同程度的烦躁不安、嗜睡、昏睡、呼吸困难、呼吸节律不齐16例,昏迷2例,1例小婴儿表现为呼吸暂停伴不哭、不吃、少动。所有患儿均伴唇周发绀。原发病婴幼儿腹泻3例,肺炎1例,上呼吸道感染13例。血常规白细胞>10×109/L5例,3-10×109/L8例;血生化低血钾1例,2.9mmol/L低血钠1例,130mmol/L低血钙1例,1.6mmol/L低血糖3例,1.6mmol/L-2.1mmol/L尿液分析基本正常,所有患儿均排除了其它疾病导致呼吸抑制的可能,19例患儿既往无特殊病史,无食物药物过敏史。

1.3治疗与转归

两例服药时间<1小时的患儿给予0.9%NS洗胃,其它患儿均未洗胃,全部病例给予纳洛酮治疗,首剂0.01-0.04mg/kg静脉注射2分钟后无反应可重复应用,呼吸抑制缓解后予小剂量维持,维持量每小时0.05mg/kg,(1)所有病例总量≤4mg,对有呼吸暂停的小婴儿给予氨茶碱兴奋呼吸每次2mg/kg,对缺氧严重者给予小剂量甘露醇防治脑水肿每次0.5g/kg。所有病例均给予吸氧对症支持,调节水电解质平衡等综合治疗措施,全部病例均于入院后12小时内恢复正常呼吸,无临床后遗症发生。

2讨论

复方地芬诺酯为地芬诺酯和阿托品的复方制剂,具有止泻,解痉作用,用于治疗腹泻,儿童应用后阿托品抗胆碱能综合症,使得地芬诺酯阿片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很明显,由于治疗量与中毒量很接近,若用于婴幼儿可致呼吸抑制。(2)某些止咳化痰冲剂含有罂粟壳成分为阿片类药物,通过抑制咳嗽中枢而发挥镇咳作用或含有盐酸麻黄碱为拟肾上腺素药,能松弛支气管平滑肌,过量可出现呼吸抑制。某些小儿感冒含有马来酸氯苯那敏,溴苯比胺等抗组胺药,可缓解鼻塞、流涕症状,过量可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地西泮常用于抗惊厥治疗,中毒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滴鼻净为含0.1%或0.5%萘唑啉,过量引起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和心血管方面的改变。越小的患儿越应警惕中毒。(3)本组婴幼儿呼吸抑制4例由复方地芬诺酯片引起,4例由止咳化痰冲剂引起,9例由感冒冲剂引起,1例由地西泮引起,1例由滴鼻净引起。本组病例病情进展一方面与服用剂量有一定的关系,另一方面与儿童机体发育不成熟,易受损伤有关。(4)提示儿科医生在应用上述药物时要权衡利弊,准确选药。一般情况下婴幼儿腹泻不宜首选复方地芬诺酯片,婴幼儿鼻塞禁用滴鼻净;在应用止咳化痰冲剂,小儿感冒药时,必须向家长详细讲明服药量,用药间隔时间,错误加量或减量的危害等知识,并告知家长观察可能出现的毒副反应,一旦出现毒副反应,应立即送小儿专科诊治处理。本组有两例系误服药物引起,误服药物情况危险可致死,医生在开处方时有责任和义务告诫有小孩的家长,无论什么药物都不宜放在小儿能拿到的地方,要增强防范意识。

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一旦确诊必须立即停用该药物并积极采取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开通静脉通道,对症支持及其它儿内科综合治疗措施。纳洛酮为阿片类药物中毒的特效解毒剂,可有效逆转β-内啡肽所介导的病理效应。(5)有逆转呼吸抑制,拉升体质量,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等作用(6)纳洛酮在临床上应用安全性较好,静脉给药吸收快,本组病例都及时、足量、足疗程地静脉应用了纳洛酮,成为提高治愈率的关键,本组所有病例运用纳洛酮后呼吸抑制症状都得到了及时地缓解,提示纳洛酮不但可治疗阿片类药物中毒性呼吸抑制,也可用于其它药物性呼吸抑制。

参考文献

[1]祝益民.纳洛酮在儿科急救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儿科杂志.1999.14.(11)643-644.

[2]陈永谦,金有豫,汤光主编.新编药物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年10月16版500-501.

[3]许巍,王丽杰.儿童容易忽略的药物中毒.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年8月(17)300.

[4]钱素云.小儿急性中毒的特点和诊治进展.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0年8月(17)289.

[5]陈爱勇,高辉.纳洛酮在小儿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年4月(18)150.

[6]王若松.静脉麻醉与药物输注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152-153.

标签:;  ;  ;  

婴幼儿药物性呼吸抑制19例临床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