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效果分析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效果分析

张畅

(辽宁省丹东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一科118000)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将我院自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大小分为<60周岁的非老年组60例和≥60周岁的老年组74例,观察两组患者在活动时心律失常发生率、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的概率和和阵次。结果老年冠心病患者在活动时发生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概率、SMI阵次和心律失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使用动态心电图对老年SMI进行及时监测,便于对患者提出积极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动态心电图

【中图分类号】R5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4)29-0176-02

无症状心肌缺血又成为无痛性心肌缺血或隐匿性心肌缺血(silentmyocardialischemia,SMI),主要是指临床上出现心肌缺血的客观证据,但不表现出明确的胸痛或与正常心肌缺血相关的主要症状,上述患者在冠状动脉造影或者死亡后尸检会出现冠状动脉分支出现明显的狭窄[1]。其临床症状不明显,极易被医护人员忽视,由于本病是冠心病不良预后的高危因素,因此在诊断和治疗中要尤为注意。动态心电图(DynamicElectrocardiography,DCG)又称Holter心电图,是目前临床上监测SMI的主要方法之一,对老年SMI的评估和预后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63例,女性患者71例;年龄15~83岁,平均年龄46.78±5.32岁;将上述患者按照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74例和非老年组(<60岁)60例;两组患者性别、体重、病情严重程度等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使用UNAPlcompany公司pL2000AB型动态心电图分析仪系统,对每位患者连续记录24h12导联心电波形,并且对患者日常活动完成情况、症状起始、结束的感受进行记录,同时详细测量患者平均心率、缺血发作时的心率。在进行DCG诊断前每位患者均采用常规心电图进行监测作为对照,患者心电图ST段出现下移时表现出胸闷、疼痛等症状的则为有症状心肌缺血,没有明确临床表现的则为无症状心肌缺血。

1.3诊断标准

心电图ST段水平或下斜下移超过1mm,J点后持续80ms,ST段改变连续出现持续时间≥1min,两次缺血发作的时间间隔>1min的则诊断为心肌缺血。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使用t检验,组建比较使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无症状心肌缺血发生率

两组患者比较发现,老年组74例共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患者61(82.43%)例,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55(74.32%)例,非老年组60例共检出缺血性ST段改变患者45(75.00%)例,其中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40(66.67%)例,两组患者无症状缺心肌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发生SMI阵次情况

老年组发生SMI时ST段改变265阵次,人均3.58次,非老年组发生176阵次,人均2.93,老年组SMI发生率在活动时显著高于非老年组(P<0.05),两组患者SMI的发生与心率的关系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SMI发生与活动和心率之间的关系[阵次(%)]

注:*P<0.05为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在临床上,老年冠心病患者出现无症状心肌缺血的情况非常常见,由于缺少明显的症状而容易被患者和医生忽视,但是SMI对心脏的损伤极为严重,有可能引发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使用DCG诊断SMI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且已被广泛采用[3]。本研究134例冠心病患者通过动态心电图检测发现SMI95例,老年组发生率为74.32%(55/74),非老年组SMI发生率为66.67%(40/60),分析发生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老年人各项生理素质低下有关,如生理功能低下、疼痛报警系统功能缺陷或降低、神经反应迟钝等有关系;研究发现,冠心病患者在活动时出现SMI的几率较多,老年组为84.15%,非老年组为68.75%,由此可以证实在冠心病基础上心肌耗氧量增加是引起SMI的主要原因,同时也与老年患者机体代偿能力减弱有关;心肌长期缺血会引起心肌细胞发生不可逆转的损伤,从而引发心律失常,而心律失常反过来会加重心肌缺血造成低氧血症,进而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调节促使心脏窦房结和异位起搏点的自律性不断增高,冲动传导加速致使室上速、室早、房早等各种心律失常的发生[4,5]。

综上所述,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患者发生心律失常,导致不良预后,在临床上可使用动态心电图进行及时监测,便于对患者提出积极的治疗方案以改善预后。

参考文献

[1]赵婷,任进平.无症状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特点及十二导动态心电图诊断价值[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24):688-689.

[2]定腊平,林韬,刘尧等.老年无症状性心肌缺血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20):461-462.

[3]闫小玲.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的临床诊治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19):179-181.

[4]苏中谊.动态心电图用于无症状性心肌缺血诊断价值分析[J].吉林医学,2014,(18):342-343.

[5]王众国.动态心电图对冠心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120例的临床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4,(18):88-89.

标签:;  ;  ;  

老年冠心病无症状心肌缺血临床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