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工业四一六医院成都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四川成都610051)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7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患者数一致,对照组选早期康复训练联治疗,观察组选用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治疗,2个月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情况相关评分。结果:肢体恢复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各项指标的评分较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结论: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的恢复以及预后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脑卒中;早期康复训练;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偏瘫;上肢功能;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6-0373-02
脑中风又称脑卒中,是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该病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是高于年轻人的,脑卒中时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损伤,表现为相关肢体的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能力以及生存质量[1-3]。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治疗是临床医生研究的热点问题,如何有效的使患者肢体功能恢复,以往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而传统的早期康复训练已经不能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4],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逐渐走向前台,被医生和患者广泛接受。我院对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及预后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在院方批准的前提下,经医务人员沟通,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选取2014年2月到2017年6月间在我院治疗的70例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年龄区间在29~76岁,平均年龄是(68.56±5.18)岁。随机将其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年龄的年龄区间在29岁到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8.23±2.28)。观察组年龄50~70岁,平均年龄(56.56±2.51)岁。两组患者均为脑卒中首发,单侧病灶,且上肢活动障碍。两个组的患者手术治疗过程、基本病情、文化、年龄、性别等差异无可比性,差异没有意义(P>0.05)。
纳入研究的要求:符合1995年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经检查发现均为一侧发病,患者均无意识障碍,脑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无家族性疾病,无精神性疾病;能积极配合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后,待患者脑卒中的危险症状好转后,生命体征恢复常态时积极尽早的行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括软瘫期患者早期床上良肢位的正确摆放、桥式训练、翻身、坐-站立训练、锻炼肢体协调能力、锻炼抓握能力、肌肉锻炼等综合训练。出现肌肉痉挛期患者进行抑制痉挛的训练。以上的早期锻炼方法,每天三次,每次进行半个小时,持续两个月。
观察组:给予常规的药物治疗后,在早期锻炼的基础上配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根据患者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模块,向患者讲解仪器的使用,并嘱咐患者配合医生。待清洗皮肤干燥后选用电极片分别置于偏瘫侧上肢三角肌、肪三头肌、前臂伸肌肌群肌腹处。用导线连接仪器,令肌肉运动所产生的肌电信号显示在显示屏上。教导患者做指定动作,并采集初始信号。以初始信号为基线,指导患者下次的锻炼超过第一次的信号,直至不能超出。指导并鼓励患者进行治疗,每天3分钟刺激治疗,坚持2个月。治疗2个月后,观察治疗的效果,判断患者的上肢功能恢复情况。
1.3观察和评价
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中的上肢评定项评定上肢运动功能[5];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ADL能力[6],100为满分;测定三角肌、肱三头肌、前臂伸肌肌群最大等长收缩时肌电积分。
治疗效果的判定:治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可正常活动。有效:肢体功能恢复大部分,活动能力恢复不完全。无效:肢体功能严重障碍,无法自由活动。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各组患者相关评分
治疗2个月后各项功能指标评分相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发现,aP<0.05,差异显著
3.讨论
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偏瘫侧上肢功恢复缓慢,可能是由于大脑控制上肢的活动比较复杂的原因。因此,上肢运动功能的早期锻炼恢复在治疗脑卒中患者上肢瘫痪的过程中尤为重要[7]。
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疗法是一种新兴的康复方法,是现代物理治疗学的一项新技术,是借助肌电接收设备记录自主收缩肌肉时的微弱电信号,将体内功能变化转变为可感知信号,让患者在相关仪器的指导下,根据信号的变化,通过指导和自我锻炼,控制肌肉的运动功能,让瘫痪的上肢功能恢复正常。通过电极片,从肌肉处接收的信号,呈递在电脑上,让患者能明确了解自己锻炼是否有效,从而让患者锻炼的积极性,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锻炼中,促进患者疾病的转归,提高生活质量。生物刺激反馈治疗,大幅度的提升肌肉收缩和关节运动的程度,向中枢神经系统提供感觉冲动,影响控制上肢的大脑中枢,使大脑中枢逐渐恢复对瘫痪的上肢肌肉的自我控制,重新建立完善的神经系统通路,使冲动信号的交流更加的迅速,促使神经肌肉功能障碍的恢复,是一种理想的康复训练方法。早期康复锻炼疗法多为被动的进行,患者不会主动支配肌肉进行锻炼,因无法自我判断自己的锻炼是否有效,从而不愿主动锻炼。在患者的主动训练感到疲劳时,联合基础的功能恢复锻炼,不仅可以加强治疗效果,而且还能缓解患者的疲劳程度,使治疗更加有效。
本次的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两组患者肢体恢复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97.14%)高于对照组(68.5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对比相关的评分标准发现,观察组的FMA评分、BMI评分、iEMG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数据具有可比性。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训练联合操作性肌电生物反馈治疗对脑卒中偏瘫病人上肢功能恢复及预后具有积极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治疗。
【参考文献】
[1]朱海霞,郝利霞,张淡,等.早期康复训练联合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药,2015,3(8):499-503.
[2]王金宇,卢昌均,唐朝正,等.早期应用桥式训练辅助器对老年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J].老年医学与保健.2015,6(3):421-423.
[3]何亚昌.行为学疗法治疗老年脑卒中偏瘫的临床效果[J].光明中医,2016,24(3):3586-3588.
[4]林少英,欧紫琳,郑一帆,等.早期康复训练对改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肌张力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8):44-46.
[5]陈瑞全,吴建贤,沈显山.中文版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的最小临床意义变化值的研究[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5,50(4):519-521,522.
[6]胡登科,尚勤,刘晓海,等.病情评估表与Barthel指数评定表对分级护理的比较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4):2055-2057.
[7]邱小鹰,杨明秀,肖岩,等.早期康复对脑卒中后神经功能、生活能力及精神障碍的影响[J].临床荟萃,2014,29(9):1037-1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