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芋头淀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芋头,淀粉,乳液,蛋白酶,阳离子,丙烯酰胺,莱阳。
芋头淀粉论文文献综述
李莎,王敬涵,戴瑞,唐红,刘杰梅[1](2019)在《芋头淀粉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进一步研究芋头淀粉及其提取工艺,实现对芋头资源的充分利用,对芋头淀粉及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更高效地提取芋头淀粉以及开发芋头系列产品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食品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张琳琳,朱宇竹,李大鹏,李锋[2](2018)在《热改性莱阳芋头淀粉颗粒稳定皮克林乳液的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莱阳芋头为原料制备原淀粉,利用热处理方法对淀粉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对热改性淀粉进行表征;以乳液粒径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探讨了热改性淀粉对皮克林乳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热处理淀粉的平均粒径为1.56μm,Zeta电位为-20.3 mV,与原淀粉相比,其更适合于制备稳定皮克林乳液。在淀粉浓度为12.5%wt,油体积分数为0.5,均质强度为16000 rpm,均质时间为4min时,制备的乳液具有最好的稳定性,且乳液颗粒大小更均一。在乳液中添加少量的盐离子(50-100 mM NaCl)可以调节淀粉颗粒在水相中的絮凝程度,从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丰富莱阳芋头淀粉的利用途径和开发新型乳液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1-07)
周捷[3](2018)在《阳离子型芋头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越发严重,此时亟待一种环境友好型絮凝剂以解决用水紧张的状况。淀粉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能源之一,通过对其醚化,酯化,接枝共聚等手段制备成高效,可生物降解的淀粉基絮凝剂,可实现淀粉资源可持续化利用。芋头资源来源广泛,产量高,每年因过多芋头废料的堆放造成资源的浪费,且开发应用少有报道,因此本论文提供了一种深加工芋头淀粉的方案,将芋头淀粉制备成环境友好型淀粉基絮凝剂,不仅可以减少废料的堆放,提高经济效益,还可以拓宽芋头淀粉的应用领域,提高产品附加值。首先,NaOH沉淀法提取芋头淀粉后,采用2,3-环氧丙基叁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NaOH为碱催化剂,制备了阳离子型芋头淀粉(Cationic Taro Starch,CTS)絮凝材料,确定合成体系含水量为25%后,采用了响应面法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淀粉5g,反应温度为54.95℃,反应时间为2.63h,GTA的投加量为0.92g,NaOH的投加量为0.09g。优化所得最终产物阳离子取代度(DS)为0.509,溶解度为53.5%,膨润力为46.4%,糊液透明度为67.2%,相比于原淀粉,溶解度,糊液透明度变大,膨润力变小。后对产品进行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表征,结果发现:红外光谱上显示CTS有季铵盐特征峰,扫描电镜显示产品颗粒表面粗糙有褶皱,两者皆表明产品与目标产物一致。其次,选用直接紫N,活性翠蓝KN-G,中性深黄GL,分散艳蓝E-4R为研究对象,进一步考察CTS絮凝材料对染料的絮凝脱色性能。对直接紫N,活性翠蓝KN-G,中性深黄GL,分散艳蓝E-4R投加量分别为0.6g/L,0.5g/L,1.0g/L,1.8g/L,吸附平衡时间分别为30min,50min,20min,20min,染液pH为8,8,7,7时为最佳条件。脱色的吸附热力学研究表明,CTS对四种染料的絮凝吸附均可用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描述,其中对直接紫N和分散艳蓝E-4R更符合Langmuir模型,是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多分子层吸附共存的复杂过程;对活性翠蓝KN-G和中性深黄GL更符合Freundlich模型,是以多分子层吸附为主,单分子层吸附共存的过程。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脱色过程均为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对直接紫N以化学吸附为主,对活性翠蓝KN-G,中性深黄GL,分散艳蓝E-4R以物理吸附为主,过程均为熵增过程。动力学方程拟合得出,对四种染料的脱色过程均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方程阐述,活化能分别为47.963kJ/mol,69.730kJ/mol,66.278kJ/mol,79.269kJ/mol,为活化能小,反应速率快,可在常温条件下自发进行的过程。最后,为拓宽CTS的适用范围,将CTS与市售叁种絮凝剂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聚丙烯酰胺(PAM)进行复配,制备了叁种复合型絮凝剂:CTS+PAC,CTS+PFS,CTS+PAM。当CTS:PAC,CTS:PFS,CTS:PAM质量比分别为1:1,3:2,3:2时,为最佳复配组合。后考察了投加量,pH,沉降温度对叁种复合型絮凝剂出水浊度的影响。当CTS+PAC投加量为60mg/L时高岭土上清液剩余浊度最低,高于对照组CTS和PAC对高岭土的最佳絮凝性能,相对于单一CTS,性能提升了14.2%,适合在弱碱性(pH=8)和中低温条件(20-30℃)下进行;CTS+PFS在投加量为80mg/L时出水浊度最低,絮凝性能高于对照组PFS,但与CTS相当,适合在中性及弱碱性,20-50℃条件下进行;CTS+PAM在投加量为80mg/L时,絮凝性能高于对照组CTS和PAM,相比于单一CTS,性能提升了16.2%,适合在pH=8,20-50℃条件下进行。将叁种复合絮凝剂比较结果发现:叁种絮凝剂最佳絮凝性能大小为:CTS+PAC≈CTS+PAM>CTS+PFS,CTS+PAC相比于其他两种复合型絮凝剂,在少剂量条件下,便有优秀的絮凝性能,但CTS+PFS和CTS+PAM相比较CTS和CTS+PAC受pH、温度影响较小,其中CTS+PAM受温度影响较小,CTS+PFS受pH影响较小。(本文来源于《苏州科技大学》期刊2018-06-01)
彭晔[4](2018)在《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酯化改性及其在润肤霜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芋头栽培历史悠久,种植范围广,产量逐年增加,但芋头块茎水分含量高,易腐烂,不利于芋头产业的发展,进行芋头深加工显得尤为重要。芋头淀粉占芋头干重的70%左右,具有许多优良性质,颗粒小,颗粒均匀,白度高,是芋头精深加工的重要方向。本文以芋头淀粉为原料,研究了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性质及辛烯基琥珀酸改性,以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为乳化剂制备了Pickering乳液,并将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应用到润肤霜中,为芋头淀粉的精深加工提供了参考依据。以粒径为指标,通过酶解回生法研究了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并分析了其理化性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乳浓度、酶添加量、酶解时间和回生时间对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粒径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取这四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为:淀粉乳浓度12.16%、酶添加量3.03PUN/g淀粉、酶解时间4.02h、回生时间18.12h。经过改性后,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粒径在200nm左右,比表面积增大,相对结晶度降低,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增强。通过湿法对芋头淀粉纳米颗粒进行了辛烯基琥珀酸改性,采用响应面法优化了制备工艺,并研究了其性质。通过单因素实验研究了淀粉乳浓度、反应p H、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OSA添加量对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取代度的影响,选取淀粉乳浓度、反应p H、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四个因素进行响应面试验,优化了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确定最佳工艺条件为:OSA添加量为10%、淀粉乳浓度22%、反应p H为8.5、反应温度为36℃、反应时间5h。对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性质研究发现,酯化改性主要发生在无定形区,颗粒的晶型没有发生变化,引入了羰基基团,颗粒的粒径大小没有明显变化。以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为乳化剂制备了Pickering乳液,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水分散性很好,颗粒的乳化能力随取代度的增大逐渐增大,乳液乳化稳定性也呈增大趋势,制备的乳液的粒径在8.7μm~16.92μm,荧光显微镜观察到乳液液滴随着取代度的增大逐渐减小,粘度逐渐增大,具有明显的非牛顿假塑性行为。将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添加到润肤霜中,取代了原润肤霜配方中的单硬脂酸甘油酯,确定了制备润肤霜的最佳条件:酯化改性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添加量为1%,香精添加量为0.3%,乳化时间30min,乳化温度75℃,搅拌速度600r/min。对制备的润肤霜进行感官评价,理化指标检测,卫生指标检测,结果表明润肤霜呈均匀的乳白色,细腻,有良好的涂抹性,理化、卫生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8-04-01)
彭晔,余振宇,郑志,姜绍通[5](2018)在《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芋头淀粉为原料,经普鲁兰酶脱支不同时间,在4℃下回生制备淀粉纳米颗粒,通过Zeta电位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对芋头原淀粉和淀粉纳米颗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过不同酶解时间(4、6、8和10 h)回生得到的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分别为354.7、235.4、274.6和400.9 nm。傅里叶红外光谱显示芋头淀粉纳米颗粒没有出现新的特征峰,但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都有所增强。与芋头原淀粉比较,淀粉纳米颗粒的糊化温度和焓值降低,糊化温度范围增大,晶型由A型变为V型,相对结晶度明显降低。芋头淀粉纳米颗粒呈多边形或球形,比表面积增大,出现了一定的团聚现象。(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8年09期)
周捷,李东芳,徐婧,汪丽丽,邱业先[6](2018)在《阳离子型芋头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中直接紫N和分散艳蓝E-4R的吸附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芋头淀粉为原料,采用2,3-环氧丙基叁甲基氯化铵(GTA)为阳离子醚化剂,制备一种阳离子型芋头淀粉絮凝剂,对其进行表征,并考察其作为一种絮凝剂对水中直接紫N(C.I.Direct Violet 1)和分散艳蓝E-4R(C.I.Disperse Blue 56)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当所制备淀粉絮凝剂投加量为0.6 g/L和1.8 g/L时,分别对直接紫N和分散艳蓝E-4R达到吸附平衡,脱色率均在90%以上。阳离子型芋头淀粉絮凝剂对直接紫N和分散艳蓝E-4R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均是自发进行的单分子层吸热反应,其中对直接紫N的吸附以化学吸附为主,对分散艳蓝E-4R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6期)
姜绍通,殷嘉忆,王华林,姜苏薇,郑娟[7](2014)在《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芋头淀粉工艺参数》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碱性蛋白酶作为蛋白质酶解剂,对提取芋头淀粉的工艺进行研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提取芋头淀粉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芋头淀粉酶法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酶解时间137 min、酶用量0.9%、酶解温度41℃、pH 10,在此条件下芋头淀粉的实际提取率达88.92%。碱性蛋白酶法制得的芋头淀粉主要理化指标为蛋白质含量0.08%、白度94.45%、平均粒径1.23μm。扫描电子显微镜图显示该提取方法未对淀粉颗粒造成损伤。(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14年06期)
申艳敏,刘文举,朱春山,任保增[8](2014)在《反相乳液法芋头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吸水倍率的测定研究了各反应因素对反相乳液体系中芋头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的接枝聚合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60℃,单体中和度70%,油水比1.3∶1,交联剂用量0.06 g,引发剂用量1.0 g,反应时间2.5 h时,产物树脂吸水倍率达到了129 g/g,具有较快的吸水速率和较强的再生能力。(本文来源于《热固性树脂》期刊2014年01期)
张晶,张滢滢,陈海华,王雨生[9](2014)在《双酶法提取芋头淀粉的工艺及性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芋头为原料,研究了木聚糖酶和中性蛋白酶的处理条件对淀粉回收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优化确定了木聚糖酶的酶处理时间2 h,酶处理温度50℃,酶处理pH值5.0,酶添加量750 u·g-1;中性蛋白酶的酶处理时间3 h,酶处理温度50℃,酶处理pH值7.0,酶添加量500 u·g-1的工艺参数。比较不同加酶方式,表明先添加木聚糖酶后添加中性蛋白酶的二次加酶法所得淀粉回收率最高,可达78.77%。通过与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红薯淀粉黏度特性的比较发现,芋头淀粉糊化温度高,热稳定性好,抗老化性强,但是凝胶性质较弱。(本文来源于《中国粮油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席亭亭,沈镝,巩敏,李庆典[10](2013)在《芋头粘多糖的去除工艺及芋头淀粉特性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NaOH、HCl和H2SO4叁种提取液的浓度、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选择比较,并进行正交试验,研究对粘多糖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NaOH浓度0.04 mol/L、温度60℃、时间2 h条件下,粘多糖的去除效果好,淀粉提取率高。NaOH浓度对粘多糖的去除影响最大,温度次之,时间较小。鲜芋平均含水量为79.07%,芋头淀粉含量70.92%,水分含量12.17%,透明度8.9%,沉降积4.3 mL;溶解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增加,75℃以后上升加快;膨胀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糊化温度为76~83℃,不容易糊化。(本文来源于《粮油食品科技》期刊2013年06期)
芋头淀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莱阳芋头为原料制备原淀粉,利用热处理方法对淀粉进行表面修饰后,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粒径分析仪、X射线衍射仪(XRD)对热改性淀粉进行表征;以乳液粒径和稳定性为考察指标,探讨了热改性淀粉对皮克林乳液的稳定作用。结果表明,热处理淀粉的平均粒径为1.56μm,Zeta电位为-20.3 mV,与原淀粉相比,其更适合于制备稳定皮克林乳液。在淀粉浓度为12.5%wt,油体积分数为0.5,均质强度为16000 rpm,均质时间为4min时,制备的乳液具有最好的稳定性,且乳液颗粒大小更均一。在乳液中添加少量的盐离子(50-100 mM NaCl)可以调节淀粉颗粒在水相中的絮凝程度,从而提高乳液的稳定性。这些研究结果对于丰富莱阳芋头淀粉的利用途径和开发新型乳液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芋头淀粉论文参考文献
[1].李莎,王敬涵,戴瑞,唐红,刘杰梅.芋头淀粉及其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J].食品工程.2019
[2].张琳琳,朱宇竹,李大鹏,李锋.热改性莱阳芋头淀粉颗粒稳定皮克林乳液的作用研究[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2018
[3].周捷.阳离子型芋头淀粉絮凝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苏州科技大学.2018
[4].彭晔.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酯化改性及其在润肤霜中的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8
[5].彭晔,余振宇,郑志,姜绍通.芋头淀粉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表征[J].食品工业科技.2018
[6].周捷,李东芳,徐婧,汪丽丽,邱业先.阳离子型芋头淀粉絮凝剂对印染废水中直接紫N和分散艳蓝E-4R的吸附性能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
[7].姜绍通,殷嘉忆,王华林,姜苏薇,郑娟.响应面法优化酶法提取芋头淀粉工艺参数[J].食品科学.2014
[8].申艳敏,刘文举,朱春山,任保增.反相乳液法芋头淀粉/丙烯酸/丙烯酰胺接枝共聚[J].热固性树脂.2014
[9].张晶,张滢滢,陈海华,王雨生.双酶法提取芋头淀粉的工艺及性质研究[J].中国粮油学报.2014
[10].席亭亭,沈镝,巩敏,李庆典.芋头粘多糖的去除工艺及芋头淀粉特性的研究[J].粮油食品科技.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