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熙巍[1]2004年在《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文中认为由于我国现阶段城市经济和人口的迅猛增长,使建设用地不断向外蔓延,造成了对本来就很稀缺的耕地资源的逐渐减少。因此,如何控制住城市建设用地的规模,保证基本农田不被侵占,又要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土地的增长需求,成为摆在城市规划工作者和管理者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为主要研究对象,首先回顾我国建国以来城市用地形态和规模在国家政策影响下不断变化的历程,然后针对国内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急剧扩张的现状,分析城市化水平飞速提高的过程中,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发展对城市中建设用地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居住、工业、道路广场和绿地这四大类基本城建用地,由于人口、经济、载体等方面的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其需求也将迅速增长的必然性。接下来,本文通过借鉴西方国家城市化进程中用地的形态和规模发展特征,以及在城市化发展中影响城市用地变化的理论和因子的作用等相关经验,推测我国未来20年内城建用地的发展趋势,并针对这一趋势,提出相应的土地利用规划措施,以起到规划和管理对城市建设用地的引导和控制作用,防止城市建设用地的无限扩张蔓延和保证满足现代化建设对土地的需求,使节约土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和保护生态环境四个目标在和谐的状态下共同实现。
秦志锋[2]2008年在《中国城市蔓延现状与控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蔓延最早出现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面积迅速扩大,最终导致了城市的低密度蔓延。这种蔓延发展模式不仅侵占了大量的耕地,而且对社会、环境、经济和人们健康等诸多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目前许多国家都在致力于解决城市蔓延这一问题,努力促进城市的“精明增长”。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率不断提高,城市逐步显现出蔓延的趋势。首先,对中国城市蔓延指数进行测度,结果显示我国许多城市已经出现低密度蔓延,主要有如下一些特征:城市蔓延导致耕地面积急剧减少;城市扩张速度明显高于城市人口增长速度;城市内部人均建设用地严重超标,城市用地粗放;城市建设密度不高,容积率偏低;道路投资加快,但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滞后。其次,在对中国城市蔓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中国城市蔓延的触因、独特性、阶段性和发展趋势,从整体上得到了中国城市蔓延的一个基本状况。从以上对中国蔓延状况的分析来看,我国存在城市用地扩张速度过快、城市用地粗放、城市内部用地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中国城市“精明增长”的基本框架,从限定城市发展边界、城市内部挖潜和完善城市内部结构这叁个方面入手,以期最终达到控制城市盲目扩张,保护耕地资源,完善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结构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的目的。对于中国“精明增长”框架的构建,主要借鉴了国外在治理城市蔓延时提出的“精明增长”的策略,这些策略主要包含了设定城市增长边界、填充式开发和公交导向发展模式等措施。对“精明增长”理念进行了“中国化”尝试,把中国实际和国外先进理念相结合。按照此思路,文中最后选择郑州市为案例,从郑州市城市空间演变过程、蔓延程度和蔓延驱动力叁个方面入手,对郑州市蔓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得到郑州市目前还未出现城市蔓延,城市形态趋于稳定,但是有蔓延的趋势的结论。为了避免郑州市未来出现城市蔓延,借鉴精明增长的一些策略,对郑州是未来发展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李文波[3]2007年在《城市用地规模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用地扩展是发展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必然要求,而城市扩展所不可避免地要占用稀缺的耕地资源。人多地少的这一基本中国国情,决定我国今后和未来都必须面对城市土地利用扩展与耕地保护这一对愈演愈烈的尖锐矛盾。能否妥善解决好这对矛盾,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乃至整个民族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城市用地扩展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武汉市作为华中地区的特大城市,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其建成区用地扩展也很快。故分析武汉城市用地变化及其驱动机制,为保护耕地、促进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同时也将为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本文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绪论。论述了本文写作背景和意义、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内容与研究目标、研究方法以及技术路线和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对本文研究中的几个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对城市用地规模的相关理论如区位理论、核心—边缘发展理论、聚集经济理论、土地报酬递变规律、系统理论做了简单的分析。第叁章,城市用地规模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在分析我国城市用地规模变化的总体趋势下,根据系统-要素理论,对我国城市叁种主要地类(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归纳出各个因素对不同地类的作用方向。第四章,武汉市城市用地规模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首先介绍了武汉市地理位置及社会经济概况,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武汉市用地规模变化趋势,包括建国以后武汉建成区面积扩展、扩展方式、扩展速度、扩展结构四个方面;然后,对武汉城市用地变化驱动机制进行如下分析,一是从经济因素、人口因素、科技因素、政策制度四个方面对城市用地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定性分析;二是应用定量方法,首先通过主成分分析判断城市用地、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商业用地的主导因素,然后,利用灰色关联度判断各个因素对用地类型的影响程度的大小,最后通过逐步回归建立相应的回归模型,并对其进行解释。第五章,结论与讨论。总结本文研究主要结论,并对论文中存在的不足和应进一步思考的方面进行了讨论。
赵彦[4]2014年在《基于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大都市空间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的国际化成为引领大都市发展的两大趋势,并引发了城市间激烈的竞争关系。为了提升城市综合实力,扩大影响范围及腹地,吸引更多外部资源,城市空间外拓成为大都市竞争的重要战略手段。城市空间外拓能够迅速释放城市发展要素,扩充城市发展空间,提升内部发展水平,因此,城市空间外拓已成为大都市发展的必然。进入21世纪,我国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城市空间结构的研究步入新的历史时期。大都市作为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发展动力充足,城市空间外拓迅速。但是由于大都市历史基础,时空尺度,生态和城乡统筹的要求,使得当代大都市空间外拓呈现全域化的特征,与传统城市化的机制体制不协调,上述矛盾给城市空间外拓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影响。党的十八大将新型城镇化作为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转型突破口,提出“探索建设新型城镇化”的战略任务,新型城镇化成为影响我国未来城镇化发展方向的重要依据。当前,针对“什么是新型城镇化”?政府和学术界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研究思路以既应立足实际特色,又需整合时代发展趋势为标准。对新型城镇化的研究,不是全新重构一种城镇化模式,而应寻找在较多方面满足需求的现有理论或实践模式的修正和发展。本文认为:“全域城市化”作为当前大都市新的城市化发展方向和表现形式,是适应城市能级提升,促进城市发展的新发展方式,正是具备这样一个潜质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因此,研究全域城市化的发展内涵,特征,并提出全域城市化的对策,对指导未来我国大都市发展,探索新型城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于大都市全域城市化的研究还主要集中在发展特征,方向两个方面,对于全域城市化的内在机制还难以准确把握,对全域城市化的空间效应,影响要素研究不足,且缺少对我国大都市全域城市化的系统研究,使得全域城市化经常被误解为“全部城市化”,“消灭农村”等错误的方向,不但与新型城镇化发展要求相差甚远,还背离了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因此,本文将在原有理论基础上,结合新型城镇化提出的发展要求和目标,以及我国当前大都市自身发展的特征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全域城市化的概念,方向进行明确。采用“理论分析一实证检验一理论重构”的方法,以“全域城市化对空间影响”为主线展开理论研究,解析全域城市化的演化机制及发展特征,以国内外大都市空间发展历程为实证,总结大都市空间全域城市化的发展要素。并结合当代指导城市发展的新理论和新方向,制定新的全域城市化发展对策,并定量研究全域城市化空间绩效,通过制定指标体系,检验大都市全域城市化发展的方向。在此基础上,以我国大连为案例,将影响要素与实际空间发展特征相结合,定性总结未来的发展对策;同时结合指标体系,验证大连全域城市化空间绩效,定量分析总结未来全域城市化对策。最终制定适合大连的全域城市化发展战略对策,指导大连城市空间图景布局。
汪军[5]2007年在《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评析与更新对策》文中认为城市建设用地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的载体,是城市中重要的稀缺资源,也是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所关注的领域。对城市建设用地标准的控制一直是城市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与时代背景的变迁,我国现行的《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显得难以满足当前城市发展的要求。这主要反映在其对现实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与引导作用的下降,无法对不同的市场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对应外部制度环境的变化,城市建设用地的控制方式的变革势在必行。 本文以《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中关于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指标规定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政府、市场与城市土地的基本关系出发,分析了现行的城市建设用地标准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中和实施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继而阐述对城市建设用地具有影响的诸多因素:在厘清市场机制控制和政府政策控制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对现行标准的改进思路,并尝试构建适合我国当前城市发展的城市建设用地控制体系。
叶林[6]2016年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叁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叁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叁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程茂吉[7]2012年在《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南京城市增长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精明增长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规划界为应对城市郊区化过程中无序蔓延以及由此带来的土地资源环境问题而提出的城市规划和管理理论,并在城市增长管理实践中起到有效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入加速发展时期,城市用地规模迅速扩张,粗放式城市化造成土地资源的破坏性增长、城市生态环境和生活品质下降,选择合理的城市增长策略,引导我国城市化健康有序发展显得尤为紧迫。目前国内对于精明增长的理论研究和引介较多,研究的深度也越来越深入,但多限于定性介绍和分析,缺乏对精明增长如何进行定量评价的学习借鉴。本论文在分析西方精明增长理论和实践基础上,选取我国东部发达地区的区域中心城市南京为案例,借鉴国内外经验架构了适合于我国特点的精明增长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对南京等全国36个可以获得数据的省级城市15年来的精明增长的综合评价,揭示了影响城市精明增长的主要要素和内在机制,并根据南京城市增长的自然和历史分析,提出了优化南京城市增长的策略性措施建议。本文首先在研究综述和精明增长理论以及实践分析的基础上(第1章、第2章、第3章),对其理论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探索,将其研究的物质空间视角转向城市空间的高效利用和城市空间品质提升;接着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和政策引导等方面历史地系统地梳理了南京城市空间增长的过程,并对影响城市空间增长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第4章);借鉴国内外学者的己有研究成果和我国城市的现实情况,从城市增长强度、城市增长效益、城市增长和谐水平等叁个方面,构建了一个有实用性和针对性的城市精明增长的综合测评指标体系;然后以全国省会城市、直辖市和副省级城市为参照系,以定量方式分析南京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精明增长状况和变化情况(第5章);根据对南京自然条件的评价和城市发展趋势的分析,结合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布局和精明增长综合评价,在划定城市增长边界、优化城镇布局结构、强化公交优先、落实公共管理政策等方面对南京市未来城市精明增长提出相应政策措施建议(第6章)。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精明增长是指导中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的有效理论;精明增长的本质是调控城市扩展的综合性策略;南京城市增长的方式和实施机制急需变革;南京城市增长的质量较高但波动性较大;南京优化城市增长的主要途径在于政策和体制创新。南京市位于人地关系较为紧张、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东部发达地区,经济和城市发展与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的矛盾较为尖锐,城市快速重构的过程中土地资源环境和社会问题凸显。因此,选择精明增长的城市发展策略更有其紧迫性。具体策略主要为:基于精明增长策略,重点选择都市区作为南京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重点,建立城镇增长边界,保护基本农田、生态用地;在都市区建设用地扩展层面,要按照丘陵江河密布的环境条件,选择跳跃式组团扩展模式形成多中心的城市空间布局,保护具有生态安全意义的生态空间和风景名胜资源。综合实施精明增长策略,推动南京都市区的精明增长是解决未来南京城市增长的关键。本论文的创新点:探求了精明增长对调控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适应性;架构了适合我国城市特点的精明增长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适合我国特大城市特点的城市精明增长系统策略。精明增长策略不仅对城市空间的合理扩展有积极的优化调整作用,对整个城市的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也有积极的推进作用,对以GDP为导向的、背离于我国基本国情、资源环境基础与城市化进程要求的我国城市增长提供了借鉴契机。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南京城市增长历史和环境视角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精明增长综合绩效的评价,定量分析了南京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的城市增长集约化水平,并据此提出优化南京城市增长的政策建议。
熊国平[8]2005年在《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文中指出90年代以来我国有着新的经济社会背景,城市形态演变呈现新的特征,有着新的动力和机制,及时总结,对城市理论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城市形态演变研究的实践性强,直接关系到城市发展规模、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功能组织、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绿地系统等方方面面,在目前我国城市扩展迅速、规划实践空前发展的情况下,开展此项研究对规划管理和编制实践均有重要的实践价值。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城市形态研究的综述,指出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本研究观察问题的基本途径;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循环反复,逐步提高是本研究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以人为本是本研究判断问题的基本标准。首先从城市内部结构的急剧变化和外部轮廓的迅速扩展两个方面归纳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演变的总体特征,指出两者互相关联、互为因果,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次从90年代以来新的社会经济背景出发,建立了信息化、全球化、知识经济和快速城市化与城市形态演变的基本联系,在新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城市形态的动态演变。分析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别为经济增长、功能调整、新的消费需求等,外在动力分别为快速交通、行政区划的调整等,指出城市形态演变是内外动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复杂性。揭示了推动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分别为市场机制、产业进化机制、投资机制和调控机制,认为无形的机制的综合作用引起了城市形态有形的变化。城市形态演变的机制并不是一个线性的具有明显因果关系的过程,而是一个非线性的多因素多层面的交织耦合过程。同时,各机制之间存在着相互反馈,机制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体现出了城市形态演变的综合性。基本总结了9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形态的演变,指出外延跳跃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形式,以产业空间为中心的新空间主导城市形态的演变,人文关怀和人地和谐将是城市形态演变的主要方向,认为这既是中国转型期的特色,也适应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发展。还从形态的协调性,形态的成长性,形态的生态性,形态的经济性等方面初步提出合理形态的评价标准,为规划编制和管理提供有益的参考,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沈磊[9]2004年在《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城市发展史角度观察,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空间发展往往具有突变性和非理性的现象,因为城市发展在较大程度上受社会主导利益和人为选择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城市空间发展面临方向性的选择。笔者本着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发展为出发点,以浙江省沿海地区高速发展的城市空间发展为例,分析其原因、探求其真理。希望从城市规划方面,辨证与综合、长远而动态地把握城市发展中的各种要素,试图建构空间发展平衡观及倡导无限规划的合理途径,以此能较好地解决这段时期城市空间发展中的问题。本文以城市化快速发展为背景,以空间发展为主线,在城市空间发展中选取了城市空间拓展、新城建设、城中村这叁个较具典型的现象,作为本文探求现代城市规划理论观点和运作手段的实际对象。本文分导论、上篇、中篇、下篇等部分。导论:介绍本文选题的背景和写作的缘起,并在对以往研究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提出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上篇:现实与问题,共一章。本章在深刻理解城市化内涵及其发展阶段判读标准的基础上,回顾了浙江省城市化发展历程及特点,解读了当前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空间发展存在的主要现象与问题,即城市空间扩展的“无序”、新城建设的“迷茫”及对“城中村”的孤立与忽视,并简要分析了问题间的内在联系。中篇:思考与探索,分为叁章。分别以杭州、宁波、台州为研究对象,从深处透视,以求其本,从阔处搜索,以求其类,更深入、更全面地分析快速城市化背景下浙江沿海地区城市空间发展的问题,找出其“症结”所在。受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人类聚居系统等思想的启示,以平衡观念为指引,分别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动态――融合――调优的空间扩展观、适时――适地――适度的新城建设开发途径及城乡统筹中解决“城中村”等观念与方法。
黄晓军[10]2011年在《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空间结构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题之一。传统的城市空间结构理论多从经济空间格局或社会区变化两个方面来探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规律,这种单一的研究视角难以对当前城市空间体系重构的复杂机制进行全面而综合的解释。本文认为我国城市空间研究应从单一的重视物质空间或社会空间转向物质与社会空间的有机结合,建立物质与社会融合的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概念与理论体系。因此,本论文提出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应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学等学科新的研究领域。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快速转型背景下,城市空间体系被不断重构,各种新的城市空间形式不断出现。在此过程中,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的“错位”及“非耦合”状态日渐凸显,导致城市资源的分配不均、城市公共利益与公共服务职能受到严峻挑战、城市社会空间的破碎化、弱势群体社会空间的边缘化等问题不断出现。探讨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机理,促进二者的有序耦合与协调发展是消除日益严重的城市社会问题,实现我国城市和谐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研究课题。基于上述理论研究需求与实践背景,论文从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视角入手,提出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概念体系,对空间耦合系统进行了解析,并以长春市为案例,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和GIS技术,建立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评价指标体系,揭示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阶段水平与地域类型差异,并对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提出了促进长春市及我国其它大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调控路径。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研究综述。对国内外城市空间结构的理论研究进展和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进行了综述,提出了本论文的研究视角与研究主题,建立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分析框架。第二章: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基础理论。对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概念、特征及内涵进行了界定与解析,对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系统的要素、结构和功能进行了辨识,并对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基础理论进行了探讨。第叁章: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过程。从伪满时期、计划经济时期和转型时期叁个历史阶段,对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并对不同时期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特征、耦合结构模式及耦合影响因素进行了重点研究。第四章: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评价及地域类型。建立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评价体系,引入了物质与社会空间协调度及耦合度模型,对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阶段水平进行了划分,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地域类型。第五章: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本章为论文的核心部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包括耦合动力、耦合机制和耦合方式。本章从理论层面和长春市实践层面探讨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第六章:转型时期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调控。建立了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调控体系,对长春市物质与社会空间“非耦合”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未来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趋势进行了预测,进而提出促进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的调控对策。
参考文献:
[1]. 对我国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趋势的分析及控制对策研究[D]. 许熙巍. 天津大学. 2004
[2]. 中国城市蔓延现状与控制对策研究[D]. 秦志锋. 河南大学. 2008
[3]. 城市用地规模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 李文波. 华中农业大学. 2007
[4]. 基于全域城市化战略的大都市空间发展研究[D]. 赵彦. 大连理工大学. 2014
[5]. 城市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评析与更新对策[D]. 汪军. 同济大学. 2007
[6].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
[7]. 基于精明增长视角的南京城市增长评价及优化研究[D]. 程茂吉. 南京师范大学. 2012
[8]. 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形态演变研究[D]. 熊国平. 南京大学. 2005
[9]. 快速城市化时期浙江沿海城市空间发展若干问题研究[D]. 沈磊. 清华大学. 2004
[10]. 城市物质与社会空间耦合机理与调控研究[D]. 黄晓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11
标签: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论文; 精明增长论文; 南京规划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杭州南京论文; 城市规模论文; 城市形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