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李太存[1]2003年在《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以探讨HCMV致病、致畸的分子机制。 方法:以鼠抗HCMV晚期抗原单克隆抗体作免疫组化以证实病毒能够感染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以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分析HCMV感染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后不同时间总p38MAPK、磷酸化p38MAPK蛋白表达水平;并用流式细胞仪观察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凋亡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结果:HCMV感染U251细胞5天后,胞浆内表达晚期抗原;HCMV感染后U251细胞总p38MAPK蛋白的表达水平不变,但能使p38MAPK磷酸化而活化,磷酸化p38MAPK于HCMV感染后6h显着升高,10h之后下降至基础水平;HCMV感染能诱导U251细胞凋亡,于感染后第5天凋亡率最高;HCMV感染使G1期的U251细胞减少,细胞周期阻滞于S和G2期。 结论:HCMV能够感染人神经胶质细胞瘤U251细胞株:HCMV感染U251细胞能够激活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并诱导U251细胞凋亡、细胞周期阻滞,这可能与HCMV的致病、致畸机制有重要关系。

郭一迪[2]2010年在《建立HHV-6体外感染U251细胞模型并对其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疱疹病毒6型(Human herpesvirus 6,HHV-6)是一类嗜人淋巴细胞的双链DNA病毒,于1986年由美国癌症中心的Salahuddin等首先从淋巴增生性疾病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分离到,对其进行抗原性和酶切图谱分析表明,它有别于其它疱疹病毒,是一种具有疱疹病毒科形态特征和嗜淋巴细胞特性的新型疱疹病毒,故命名为人类疱疹病毒6型,属于疱疹病毒β亚科。HHV-6可分为A和B两个亚型。HHV-6感染具有广泛的嗜细胞性,主要侵犯CD4+T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神经胶质细胞等。1988年日本学者Yamanishi确认了HHV-6是婴幼儿急疹(ES)的病原体,后来有报道神经胶质瘤、脑炎、慢性疲劳综合症、器官移植后感染、多发性硬化症等多种疾病有关,但对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神经胶质瘤(Glioma)是人类最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到目前为止对其病因不清楚。近年来病毒在神经胶质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引起了多学科的广泛关注。有多篇报道在神经胶质瘤患者瘤组织中能检测到HHV-6 DNA的存在,但未能拿到病毒。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是一种星形胶质瘤细胞株,具有星形胶质细胞部分特性,因此若能够建立HHV-6体外感染U251细胞模型,对研究HHV-6与神经胶质瘤的关系有指导意义。本论文分叁个部分,(一)HHV-6GS株在CBMCs中的培养扩增及病毒效价的滴定。通过PCR检测到HHV-6的DNA,间接免疫荧光检测到HHV-6抗原。病毒的滴度最终确定约为5×103TCID50/ml。(二)HHV-6感染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建立体外感染模型。结果发现HHV-6能感染U251细胞引起细胞病变,促进细胞增殖,使细胞周期发生改变及细胞因子IL-6分泌增加;成功建立了体外感染的模型。(叁)对有丝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 MAPK)信号通路的分支JNK和P38通路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在HHV-6的作用下磷酸化JNK和P38蛋白表达增加,病毒感染可能通过活化JNK和P38信号通路,引起肿瘤细胞的分化。在成功建立HHV-6感染U251细胞体外模型的基础上,对HHV-6感染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的功能及机制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说明HHV-6与神经胶质瘤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联系,为进一步研究神经胶质瘤的病毒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参考文献:

[1]. 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D]. 李太存. 中南大学. 2003

[2]. 建立HHV-6体外感染U251细胞模型并对其生物学功能及机制的研究[D]. 郭一迪. 南京医科大学. 2010

标签:;  ;  ;  ;  ;  

HCMV感染对人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p38MAPK信号转导通路及细胞凋亡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