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地形象论文_朱中原,王蓉,胡静,李亚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旅游地形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旅游地,形象,旅游,丽江市,东坡,海岛,舆情。

旅游地形象论文文献综述

朱中原,王蓉,胡静,李亚娟[1](2019)在《西南民族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龙脊梯田和傣族园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网络点评数据,以西江千户苗寨、龙脊梯田、傣族园西南地区叁大着名的民族旅游地为案例地,综合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从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两个维度对比分析了旅游者对叁大民族旅游地形象感知的特征和差异,研究发现:旅游者对这叁大民族旅游地的形象认知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且叁大民族旅游地分别类属于叁种不同的旅游体验类型,西江千户苗寨是民俗风情体验型的代表,龙脊梯田是典型的田园风光体验型,而傣族园则为综合型的代表;旅游者对叁大民族旅游地均持相对积极的情感态度,整体满意度较高,且旅游者对叁大民族旅游地的特色餐饮和民宿客栈的关注度均较高。(本文来源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徐帆,余军,王雅茜,何鑫[2](2019)在《游客凝视视角下海岛旅游地形象研究——以蜈支洲岛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文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将图文与旅游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通过图文表达,进行海岛旅游地形象研究的相关文献尚且较少。本文尝试从游客凝视视角探究海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宣传,文章以游客凝视为着眼点,以蜈支洲岛为例,通过获取蚂蜂窝网站上的游客游记作为网络文本资料,提取高频关键词,发现游客凝视的焦点,进而形成对海岛旅游地形象的探讨,提出海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推广方面的相关建议,促进旅游地发展,以求实现经济效益。(本文来源于《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刘雨萌[3](2019)在《沈阳城市旅游地形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发展迅速,城市旅游地之间竞争加剧,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注重自身旅游形象的建设。同时,旅游业实现互联网转型,旅游网站快速增长,为用户提供了UGC信息搜索的渠道和分享的平台。沈阳拥有众多优秀的旅游资源,但是其旅游发展在全国来看并不突出,因此有必要对沈阳旅游地形象进行研究,通过分析沈阳UGC游记信息,解析旅游者对沈阳城市旅游地的关注因素,有助于从传播学视角构建沈阳城市旅游形象的形成路径,并针对沈阳城市旅游地形象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基于这样的研究目的,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内容分析法,在厘清城市形象、旅游地形象、用户自生产内容等概念的基础上,加入旅游凝视理论,根据信息传播的路径构建了UGC传播中沈阳城市旅游地拟态环境的因素和旅游地形象的形成过程。在说明数据来源,研究设计,筛选样本等预先处理之后,利用内容分析的Rost CM6软件,按照旅游地形象分析的“认知——情感”模式,从用户群像,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印象四个维度来分析沈阳旅游形象。同时,从传播学角度,利用旅游凝视理论,通过凝视行为的作用与反作用对象分析,对旅游信息的传播加以剖析,并研究旅游地形象的正负影响因素与沈阳旅游地形象的传播特征。最后,依据统计数据,研究分析出沈阳城市旅游地形象和存在的问题,并以此结论从传播学视角为沈阳城市旅游地形象和吸引力的提升提出建议。主要结论有:第一,从用户的景观偏好来看,游客对沈阳市旅游形象感知存在差异。第二,从用户群像的调查来看,“东北城市”是沈阳旅游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叁,在情感形象上,消极评价凸显塑造文明形象的重要性。根据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传播内容层面上注重城市文明形象的打造,传播内容上提炼文化内涵,打破刻板印象,媒介层面上适度影视植入,利用新兴媒体宣传等。(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9-05-01)

李阿芳[4](2019)在《基于实验法的微博信息属性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微博逐步成为人们获取旅游地信息的重要渠道和参与建构旅游地形象的重要力量。在此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通过微博平台塑造、维护旅游地形象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旅游地管理者管理网络信息的目的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通过正面信息进行旅游地营销;另外一方面,通过危机公关应对旅游地负面信息。现有文献多是从微博营销或者微博负面信息影响的角度进行研究。综合考虑正面和负面微博信息的属性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不仅可以深化微博信息对旅游地形象影响的研究内容,而且能够为旅游地形象管理提供理论指导。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旅游地形象研究历程,重点回顾旅游地形象形成过程中涉及的众多影响因素,进一步梳理媒介信息对旅游地形象影响的研究成果。在分析微博信息属性的基础上,提出微博博主类型、信息类型以及卷入度对旅游地形象影响的研究假设。文章试图从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分别从正面信息、负面信息的角度,以大学生为被试者,通过组间因子实验,获取不同博主类型和信息类型组合刺激下的旅游地形象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进行假设检验,对比正负面微博信息的博主类型和信息类型对旅游地形象影响的异同,并探讨正负面信息条件下微博信息属性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机理。主要研究结论有:(1)微博博主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对认知形象、整体形象影响显着。正面主观评价型条件下,博主类型对认知形象、整体形象影响显着。正面客观事实型条件下,博主类型对认知形象、整体形象影响显着。负面客观事实型条件下,博主类型对认知形象影响显着。(2)微博信息类型在一定条件下对认知形象、整体形象影响显着。正面知名旅游博主条件下,信息类型对认知形象影响显着。正面普通微博用户条件下,信息类型对整体形象影响显着。负面普通微博用户条件下,信息类型对认知形象影响显着。(3)信息卷入度高低在正面微博信息条件下对旅游地形象影响显着,在负面微博信息条件下对旅游地形象影响不显着。正面微博信息条件下,卷入度调节信息类型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负面微博信息条件下,卷入度在信息类型影响旅游地形象的过程中不具有调节作用。(4)从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整体形象的均值来看,知名旅游博主的正面客观事实型微博、普通微博用户的正面主观评价型微博对旅游地形象的积极影响效果更好,知名旅游博主的负面主观评价型微博、普通微博用户的负面客观评价型微博对旅游地形象的消极影响更大。旅游地管理者在不同情况下需要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微博信息,以便更好地塑造、维护旅游地形象。(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韦鑫[5](2019)在《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旅游目的地之间的蒋正也日益激烈。本文在现有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的基础上,梳理了其概念、构成要素及基于网络文本的研究情况,并进行总结,期望找出其未来发展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4期)

颜钰荛[6](2019)在《基于文本挖掘的文化康养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重庆江津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取文化、康养和旅游要素齐备的重庆江津为例,基于文本挖掘的方法选取各大知名旅游论坛与江津有关的博文为研究样本,结合共现聚类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了江津的旅游地形象感知特征。从研究结论看出,江津的旅游产业与文化和康养要素结合紧密,融合发展。(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03期)

蔡礼彬,朱晓彤[7](2019)在《基于SCCT理论的网络舆情危机后旅游地形象修复策略研究——以“丽江打人毁容”事件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越来越多的旅游危机事件由社交媒体曝光、推动、放大,网络舆情对旅游目的地的影响不断增强。本文运用案例研究法,结合情境危机传播理论(SCCT),通过分析2017年影响力最大的旅游网络舆情危机——"丽江打人毁容"事件,着重挖掘、梳理并分析事件危机情境、政府回应策略、媒体相关报道、公众反应等内容。研究表明,该事件危机情境复杂,混合了意外和可预防两种危机类型,而丽江政府回应时以指示性信息和否认策略为主,与SCCT主张的回应策略有很大偏差,致使危机处理效果不佳。最后,本文针对旅游地政府在形象修复中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同时对SCCT进行局部优化,使其更好地为目的地提供指导和帮助。(本文来源于《旅游导刊》期刊2019年01期)

罗惠扬[8](2019)在《基于叁苏文化视角的眉山旅游地形象构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地形象构建越来越追求差异化、特色化,如何打造出更好的旅游形象来吸引消费者成了旅游地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其中特色文化成为其首选要素。对于四川眉山来说,如何更好地将叁苏文化融入城市,形成当地特有的文化氛围对其旅游地形象构建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叁苏文化与眉山旅游地形象,结合眉山旅游实际情况来探讨眉山旅游地形象构建,以期为眉山旅游地形象构建建言献策。(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9年02期)

崔霄[9](2018)在《基于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研究——以洛阳重渡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塑造良好的旅游地形象,树立强有力的旅游品牌,已成为乡村旅游地突破发展瓶颈的重要途径。本文以洛阳重渡沟为例,采用ROST CM6.0软件对旅游网站中的游客点评进行词频分析,基于高频词设计类目并进行编码,以此提炼出游客对重渡沟景区的认知、情感和意动形象,形象感知结果反映了景区在开发管理、餐饮、住宿、交通、卫生、价格和娱乐等方面的问题。(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王东林[10](2018)在《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丽江市旅游地形象感知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文化符号学理论为指导,以知名旅游网站的游记文本为基础,运用ROST和Netdraw软件揭示游客对丽江旅游地形象的感知过程。结果表明:游客对丽江景物偏好明显,但游客对丽江的认知并不完整,游客在行为动机方面侧重关注交通状况,游客对丽江的态度感知以积极方面为主。(本文来源于《旅游纵览(下半月)》期刊2018年09期)

旅游地形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文传播的方式越来越多,将图文与旅游联系在一起进行的研究也日益增多,但通过图文表达,进行海岛旅游地形象研究的相关文献尚且较少。本文尝试从游客凝视视角探究海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宣传,文章以游客凝视为着眼点,以蜈支洲岛为例,通过获取蚂蜂窝网站上的游客游记作为网络文本资料,提取高频关键词,发现游客凝视的焦点,进而形成对海岛旅游地形象的探讨,提出海岛旅游地形象塑造与推广方面的相关建议,促进旅游地发展,以求实现经济效益。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旅游地形象论文参考文献

[1].朱中原,王蓉,胡静,李亚娟.西南民族旅游地形象感知对比研究——以西江千户苗寨、龙脊梯田和傣族园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2].徐帆,余军,王雅茜,何鑫.游客凝视视角下海岛旅游地形象研究——以蜈支洲岛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9

[3].刘雨萌.沈阳城市旅游地形象研究[D].辽宁大学.2019

[4].李阿芳.基于实验法的微博信息属性对旅游地形象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9

[5].韦鑫.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综述[J].当代旅游.2019

[6].颜钰荛.基于文本挖掘的文化康养旅游地形象感知研究——以重庆江津为例[J].当代旅游.2019

[7].蔡礼彬,朱晓彤.基于SCCT理论的网络舆情危机后旅游地形象修复策略研究——以“丽江打人毁容”事件为例[J].旅游导刊.2019

[8].罗惠扬.基于叁苏文化视角的眉山旅游地形象构建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

[9].崔霄.基于感知视角的乡村旅游地形象研究——以洛阳重渡沟为例[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

[10].王东林.基于文化符号学理论的丽江市旅游地形象感知分析[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

论文知识图

旅游地形象要素构成  1.核心...旅游地形象设计“双筛法”技术...旅游地形象的概念结构二、旅游旅游地形象定位关系模式图旅游地形象建构的地方性原理 ...喀斯特旅游地形象塑造流程示意图

标签:;  ;  ;  ;  ;  ;  ;  

旅游地形象论文_朱中原,王蓉,胡静,李亚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