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课5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3课5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包万胜(重庆市华蓥中学校重庆400000)

新课改的目的是“培养整体的人”,新课程的课堂就是要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手段实现学生主动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其教学方法经过9年的探索,到今天已成为百川归海的局面,也就是要通过相应的组织即教学模式,达成学生主动参与,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培养完整的人的目的。

“3课5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是在借鉴课改先进地区的经验,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实践、创新而形成的教学模式。“三课”指的是新授课、评讲课、复习课;“五环”是指上述三种课型中的五个环节。

1.“3课5环绿色课堂”的基本思想

1.1绿色课堂——是要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为了没一位学生的发展,培养有生命活力、健康向上的“整体的人”。

1.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主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过程应强调建构性、生成性和多元性。

1.3新课程理念要通过构建“新教法、新学法、新课堂”来落实。

1.4教学效果=时间x效率(时间加汗水不等于效果,时间再长,汗水再多,如果效率为零则效果为零)。

2.改革目标

实现学生由被动接受与主动参与的转变、要我学与我要学的转变、教师主演与教师导演的转变、学生观众与学生主演的转变(学生的参与度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学生通过老师设定的程序,主动学习,达成目标,从而提升教学效率,培养“整体的人”,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3.“3课5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

3.1小组建设。

3.1.1舆论先导:班主任用班会,让学生形成如下共识:我们都是一家人;人人参与、机会均等;不懂就问,学会求助;帮助别人不意味着代替别人,各同学讲解的时候自己得到提升;只有愿意学,才能学得好。

3.1.2学习小组构建:由班主任负责组建合作学习小组,每个小组4—6人(最好4人)。编组的基本原则为“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组员按成绩分成ABCD……,选出组长,学习小组要相对稳定,组内可以选出语文组长、数学组长……。

3.2教学模式。

3.2.1新课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图解

①感知自学:学生自学、初步认识

A、情景或实验导入;

B、展示本节课要学生学习(探究)的问题。这些问题多数来源于书本,少量的拓展问题。

C、学生独立地带着老师展示的问题看书,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认识,在书上进行必要的沟画圈点;

D、理出没明白的问题(我的疑问)。

注意:教师要给学生留出独立学习的时间,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个性特点,自主地、能动地、自由地、有目的地进行独立思考,自主尝试解决问题,突出个性化学习,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②合作探究:小组研讨、形成共识

A、组长组织,逐一提出自己的疑问;

B、组内解答,不能解答的记下。在独立学习阶段,每个学生以不同的方式建构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不同学生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在小组讨论中,大家各抒己见,互相补充,互相启发,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每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互教互学,共同提高。

注意:在学生研的时候,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研中,进行巡查并指导小组的研,了解学生研的情况,为后面的“展”做准备。

③展示反馈:小组展示、思想碰撞

a、由小组提出需要讲的问题或提出疑问,老师根据观察的结果和课题难度,选择不同层面的组员展示;

b、多数组不能理解的问题老师讲;少数组的问题学生讲;学生将后由同组或其他组补充、质疑;

注意:学生讲的时候会出现差“一层纸未挑破”的现象,此时老师要及时介入、点拨帮助学生生成。

④精讲提升:教师总结,反馈评价。

a、多数组有质疑的问题由老师讲或者领学。

b、对学生学习内容作出必要的归纳和总结,以便学生了解自己小组的学习成果,自觉弥补缺陷与不足;对学生的见解给与分析、反馈,促使学生改善学习。

c、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表现作出评价性的总结,评价的对象以小组为单位,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合作小组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

注意:要注意发挥评价的正面导向作用,评价的目的是引领发展而非甄别优劣。

⑤达成目标:巩固拓展,达成目标。

通过拓展训练、矫正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注意:这一步可以在课外完成。

3.2.2讲评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图解

①自我纠错:

课前下发作业或试卷,学生根据老师批改情况,对错了的问题进行修改订正。同时查找出错的原因并思考:我错在哪?我为什么错?以后怎么杜绝?

注意:本环节的耗时由具体情况而定,课在课内安排10-15分钟。

②同伴互助:

由组长组织,每个组员都发言,提出自己的问题,组内会了的同学讲解答疑。记下都不会的问题。

注意:在学生研的过程,老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去,了解情况、指导研讨、适当答疑。

③学生展示:

各组提出不会的问题和有创新的解答,老师统计,多数不会的老师讲,少数不会的学生讲,学生没讲清楚的有学生补充或指导。

④教师精讲:

老师讲多数学生不会的问题。

⑤矫正训练:

对多数学生不会的问题,进行矫正训练一达成目标。

说明:本步骤课安排课外完成。

3.2.3复习课的教学模式:

教学程序图解

①知识回炉

学生通过看书和笔记,列出本单元或本章的知识点和知识结构(体系);做练习,寻找解题规律。

②构建体系

小组研讨,完善知识体系,形成共识。知识体系用“{”层层构建;探究解题规律。

③展示交流

小组展示,选出最优,作为本部分的规范体系(全班用)。展示结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④反馈整合

老师精讲,理清脉络,揭示解题方法和解题规律。

⑤巩固拓展

做练习题,巩固解题方法。

3.3评价体系。

3.3.1评价的目的: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学习探究的热情。

3.3.2方法:每位教师有一份评分记录表,当堂评分,一周公示一次(评分表由教务处印发)。

3.3.3小组得分的效力:①综合素质评价的过程分。②评优秀学习小组的唯一依据。③三好生等评比的重要依据。④也可作为学期成绩的一部分。⑤选座位的依据。

3.3.4优秀学习小组的评比:①每月由年级组收取任课教师记录,按小组得分多少排序。每年级评30%的学习小组为优秀小组。②教务处收集各年级组上报小组名单,制作展板(含组名、组员照片)公示。

4.教学案的编写

“教学案”是对“教案”和“导学案”的综合,是居于“导学案”与“教案”之间的一种教学媒体。由于我校的作息时间安排的特殊性,学生自己调控的时间十分有限,所以采取一个折中办法以实现教学过程全部在课内完成。

由于要引导学生学习、探究,所以有大量导的成分,因此像“导学案”。由于课堂上学生生成的东西难以预料,所以,老师在备课时,要做好充分准备,要把讲的内容,要解决的问题在教学案中要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也像“教案”。

4.1教学案的结构。

4.1.1导学部分。

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问题不宜太多,太碎;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

问题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一个一个填空的方式,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对号入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思维。

问题的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参与。如:你认为是怎样的?你判断的依据?你的理由?你的发现?为什么等等。

4.1.2教学部分。

按老师的设想,做好教的部分的预设,内容与讲授法类似,准备这一部分的目的是为了“有备无患”,备来为老师教做准备。但预备的内容不一定都要讲,学生懂了的不讲。

4.2教学案模板。

“3课5环绿色课堂”教学案

标签:;  ;  ;  

“3课5环绿色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