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新”二字含金几何?(论文文献综述)
邢理想[1](2021)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定量检测 ——基于金-银纳米颗粒基底的设计与制备》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贵金属(金、银)纳米材料在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领域具有优异的性能和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而金、银纳米材料的形貌、尺寸、结构、元素组成以及其排列情况等都会对其SERS性能有明显影响。因此,设计和制备基于金-银纳米材料的SERS基底对于实现其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银因其具有最高的等离子效率和电磁场增强性能,是目前已知最佳的SERS基底材料。随着银纳米颗粒的尺寸增加,其散射效率因子会逐渐增加,作为SERS基底的性能将显着提高。然而,目前制备大尺寸类球形银纳米颗粒的方法存在步骤繁琐、合成范围受限、产品质量差、结果重复率低等缺点,极大地限制了其作为SERS基底的定量检测应用。因此,通过简单的合成方法实现尺寸范围广、产品质量好、结果重复率高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对于实现其SERS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单分散类球形贵金属(金、银)纳米颗粒的SERS性能还不能满足日常测试要求。一般将其制备为有序排列的基底,它们不仅可以实现SERS性能的提升,而且可以得到均一、可重复的检测信号,这是实现SERS定量检测的基础。目前,油相中合成的金纳米颗粒的颗粒尺寸和表面高密度的有机配体限制了其后续SERS应用。而水相中表面弱配体的金纳米颗粒由于表面静电斥力的影响,较难得到有序密排的金纳米颗粒的宏观单层膜(MMF-OA-Au NPs)。因此,将水溶性金纳米颗粒制备成高质量的MMF-OA-Au NPs,有望实现溶液中痕量待分析物的定量检测。此外,超低浓度待分析物的SERS定量检测在环境监测和食品安全领域中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但是,MMF-OA-Au NPs作为SERS基底的检测灵敏度一般只能达到10-10~10-11 M。为了提高金基纳米材料的宏观单层膜作为SERS基底的检测灵敏度,可以在金纳米颗粒表面生长一定厚度的银层来提高其检测灵敏性,从而实现溶液中超低浓度待分析物的高灵敏定量检测。因此,可控合成不同银层厚度的金@银核壳纳米颗粒,并将其制备为有序密排的宏观单层膜(MMF-OA-Au@Ag NPs),对于实现溶液中待分析物的高灵敏SERS定量检测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问题,本论文以实现SERS基底在溶液中的定量检测为研究目标,首先,改进一步种子生长法来制备大尺寸类球形银纳米颗粒(31~300nm),然后探究其直接用于溶液检测的SERS性能;接着,以相转移到含油胺的甲苯中的类球形金纳米颗粒为结构单元,通过改良的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 MMF-OA-Au NPs,然后探究其作为SERS基底在溶液中原位定量检测待分析物的性能;最后,以具有核壳结构的金@银纳米颗粒为结构单元,也制备成相应的MMF-OA-Au@Ag NPs,并应用于溶液中待分析物的高灵敏SERS定量检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在第二章中,首先,探究了种子溶液中柠檬酸钠量、生长溶液中抗坏血酸、氨水浓度和体系pH值对以23 nm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为种子通过抗坏血酸还原银氨络合物制备大尺寸类球形银纳米颗粒的影响。通过改进的一步种子生长法,实现了尺寸范围为31~300 nm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它们的形貌椭球度和尺寸偏差率都小于10%。然后,以所制备的大尺寸类球形银纳米颗粒为溶液中SERS基底,探究了不同尺寸银纳米颗粒对溶液中待分析物(以罗丹明6G和结晶紫为例)的检测性能。在633nm激光激发波长下,平均尺寸为125 nm的类球形银纳米颗粒表现出了最佳SERS性能。作为溶液中SERS基底,其检测信号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信号强度的偏差率都小于5%,具有良好的光谱均一性和可重复性。在第三章中,首先,以相转移到含油胺的甲苯中的类球形金纳米颗粒为结构单元,以含10%水的二乙二醇(DEG)作为水相,实现了其在油水界面上有序自组装,得到高质量的MMF-OA-Au NPs。然后,将其负载在有机硅橡胶(PDMS)柔性衬底上用作SERS基底(MMF-OA-Au NP@PDMS),探究其在溶液中原位检测时的光谱均一性、灵敏度以及定量检测待分析物(以结晶紫和孔雀石绿为例)的性能。其SERS信号具有可重现性和高灵敏度,并且能够实现溶液中痕量待分析物浓度的线性定量检测。最后,利用4-疏基苯甲酸分子(4-MBA)对MMF-OA-Au NP@PDMS进行功能化修饰,探究其作为pH传感器件时对溶液pH值的检测性能。作为pH传感器件时,可以直接通过4-MBA的拉曼特征峰强度(vCOO-)实现溶液pH值(3~10)的线性检测,代替此前需要使用4-MBA的拉曼特征峰强度比值(vCOO-/v8a)校准。制备的pH传感器件可以长期保存使用,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在第四章中,首先,以5.5 nm的类球形金纳米颗粒为种子,通过抗坏血酸还原银氨络合物得到不同银层厚度的水溶性类球形金@银核壳纳米颗粒。接着,基于相转移技术和改良的界面自组装法,制备了一系列有序密排的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宏观单层膜(MMF-OA-Au@Ag NPs)。然后,系统地比较了不同类型金-银纳米颗粒有序密排的宏观单层膜作为SERS基底的性能差异。不同类型SERS基底进行检测时均具有良好的光谱均一性和可重复性。其中,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直径为16 nm,银层厚度为5.25 nm)的MMF-OA-Au@Ag NPs基底展现了最优的SERS性能。最后,探究MMF-OA-Au@Ag NPs作为SERS基底对溶液中超低浓度待分析物的定量检测和检测限。其可以实现溶液中超低浓度结晶紫(10-12~10-7M)和4-氨基苯硫酚(10-13~10-6M)的线性定量检测。通过延长吸附时间,SERS基底对溶液中结晶紫的可重复检测限最低可达10-13 M。在第五章中,对以上所有工作进行了总结与展望。综上所述,在本工作中,实现了贵金属金-银纳米颗粒(金、银纳米颗粒以及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合成和组装,并进一步制备了相应SERS基底,拓展了基于金-银纳米颗粒基底在SERS定量检测领域中的应用。
陈颖[2](2020)在《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中式风格是传统中式与现代设计碰撞后擦出的火花,并在空间设计中迅速传播,日渐获得国际认可。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星级酒店由原有的商务风格向时尚多元的方向发展。其中新中式的去繁就简却依旧大气端庄,传统韵味萦绕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特点,给人以高端的过活品质感而深受顾客们的青睐。在这样一个新生的风格空间下,七八十年代潮流并留用至今的制服款式,给80、90后主导的社会主义当家人产生视觉上的审美疲劳。尤其是作为管理阶层的高级白领,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与美学涵养,故此希望在酒店制服的设计上也能紧跟国家发展与号召:作宣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变化、作适应酒店新风格的变化。响应国家文化号召,挖掘市场新需求,顺应时代潮流,以创新的中式制服风格赢得新世纪酒店形象战役,并在酒店管理中展现强制、制约、统一一面的服装,被笔者定义为新中式酒店制服,尽显企业专业制度化风采,同时满足各工种需求。总结归纳出新中式酒店制服的发展历程,在设计过程中重点关注服装造型、面辅料、图案特征、色彩运用、制作工艺以及配饰与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关系,并强调其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法则与发展趋势,笔者还将实践中已落地批量生产的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作为案例并分析,加强课题研究说服力度。
皇甫晓涛[3](2017)在《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与价值研究》文中提出在商品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广告成为人类从事商业活动和发展商品经济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然而广告产生以来,不同的广告创意观念就开始影响着经济的发展,这些广告创意观念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而且还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念、社会观念,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助推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消费文化在广告创意观念的影响下显得多元而又苍白,今天我国的经济发展和广告创意观念的演变,一如二十世纪美国所经历的历程,那么在二十世纪美国经历的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能给我们带来哪些理论上的价值和实践上启示,这是本文研究的核心意义诉求。二十世纪是美国经济迅猛发展和多次转型的重要时期。本研究以广告创意观念的时间脉络为主线,对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和价值影响主脉进行了梳理,企望揭示广告创意观念流变的历程及其深层动因,探析广告公司及其灵魂人物的参与导致的广告创意与广告产业发生的重要变化,以及对经济发展、品牌崛起、社会日常生活所带来的深刻影响。论文的主体共分为十一个部分,分别梳理了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兴起的背景、流变,详细论述了拉斯克尔、霍普金斯、瑞夫斯、奥格威、李奥贝纳、伯恩巴克、韦伯杨、路易斯、格塞雷等广告创意大师的理念与实践。试图阐释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流变过程中广告公司及其代表人物为二十世纪美国广告流变的重要角色。提出了关于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根基何在,以及广告创意观念与经济发展、当时的社会观念、艺术观念之间的作用力问题,并对之进行了解答。广告创意观念就是对广告创意的基本理念,是如何看待广告的核心观念,是进行广告创意的指导思想。经济的发展决定了广告主的需要,广告主的需求反过来又大大影响到广告人的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也无法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比如人们所持的消费观念、社会观念、艺术观念,也是广告创意人不得不考虑的因素,对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也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广告创意是经济发展的助推器,能够在不断更新完善广告创意观念流变过程中更加注重对社会观念、艺术观念的构建和改良,以这种可行性的方式促进社会良性消费文化的生成;整个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实践与创意理论成为二十世纪世界广告发展历史的经典缩影,他经历了从广告大师兴起到广告大师终结的百年历史。二十世纪前60年的广告历史其实就是广告大师的历史,从二十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开始,里斯与特劳特的定位理论的提出,使得广告从以创意为中心向以战略为中心转移,到90年代,唐·舒尔茨等提出的整合营销传播的发展使得广告创意进一步让位于传播和营销,再到二十世纪末,广告传播生态被互联网改变,这个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核心特征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去中心化”,这种去中心化表现在媒介、信息、消费者和广告创意等诸多方面,广告创意大师的时代已经被终结了。
王璇[4](2017)在《《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文中研究指明《说文解字》是东汉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所撰写的一部影响深远的字典,其在收录和训诂古文字的过程中,“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造字方法巧妙而完整地保存了当时人们生活创造性活动和成果的基本面貌,亦成为承载遥远古代社会生活中宝贵造物设计信息的重要载体。本文把《说文解字》中涉及造物内容的相关汉字作系统性、多角度、定性定量分类考析,从文字的形音义方面考察《说文》字系中上古社会先民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工具、农具、兵器、乐器”等生产生活方面的设计内容,并作有条理的梳理、归纳。以《说文解字》中的文字构形、字音和经史典籍的印证为基础,探讨造物产生的背景、形态的演化、工艺的制作、材料的拓展、功能的兼容,以及因经验积累、宗教信仰、等级礼法等因素影响而造成的造物设计的规范、禁忌与演进,以尽力还原上古社会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造物内容的真实设计状况,试图透析出这种原生态设计中所渗透着的宝贵的造物思想与观念。
廖慧敏[5](2016)在《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在传播媒介方面,微信显现出与微博、博客、论坛等媒体不同的特性,它以平等、互动、沟通和关系为主,使人与媒介深度融合,并建立了完备的生态系统,其带来的不仅是传播方式的改变,更是传播理念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在这样的背景下,微信成为“后Web2.0时代”的典型代表,显示出新的互联网环境下这类新型移动社交媒体所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化。微信已成为企业推广的主要渠道之一,微信营销成为营销者们关注和思考的重要课题。本文以整合营销传播、协同营销理论和分众传播为理论视角,结合具体案例,力图解析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的特点和策略。文章首先从微信的传播特征出发,分析微信具有重视关系、平等交流,兼顾熟人社交与陌生社交,传播圈相对隐蔽及封闭的特点;继而系统分析了朋友圈、公众号、LBS营销、微信支付、购物等微信营销载体;同时文章选取微信营销的典型案例对微信营销策略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最后和一个具有较大传播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号进行对比,以进一步分析及完善微信营销手段。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得出微信具有以下营销特点:微信营销需要重视关系,粉丝即是效益;进行分众传播时,内容是王道;且微信营销既是多种途径的整合,也是多种方法的协同。针对营销者进行微信营销时面临的诸多问题,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营销策略:组建专业而完备的微信营销团队;针对分众特点建立有效的顾客沟通渠道;运用多种手段,做好整合营销传播;采用多样化的协同营销手段等。通过对微信营销策略的研究,本文对“后Web2.0时代”新新媒体形式营销进行阐释和提出建议,对其和Web1.0、Web2.0营销的不同特点进行对比和归纳,深化了本文研究的价值。
王春枝[6](2017)在《三重拐点期城镇化质量与效率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视角》文中指出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进入“城镇化拐点”、“刘易斯拐点”、“老龄化拐点”三重拐点交汇期,“城市病”与“农村病”凸显城镇化的质量危机;而另一方面,城镇化作为我国未来几十年经济社会主要的发展动力,又承载着重振内需、结构转换、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重任,我国新型城镇化处于“二律背反”的困境之中。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现有理论与经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完整的理论框架下研究我国劳动力转移与吸纳、城镇化效率、城镇化质量问题,探索城镇化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吸纳劳动力的效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期为我国未来促进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城镇化高效率运行从而实现高质量、均衡化的城镇化提供决策参考。本文首先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以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征的基础上,测算了近些年我国绝对转移的劳动力数量、农业隐性剩余劳动力数量、转移就业的劳动力数量,并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刘易斯拐点”并没有真正到来,农业部门仍有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岭回归分析表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农村产业化水平、城乡收入差距。其次,从8个维度构建了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了城镇对转移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评价: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质量处于上升之中,系统总体的耦合协调度总体也保持了上升特征,但处于低度耦合状态;我国城镇化质量呈“东、中、西”递减格局并且省域之间差距较大。象限图方法的应用表明高人口城镇化率并不意味着高城镇化质量。再次,优化ISBM模型以及非径向超效率BCC模型的研究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城镇化效率以及城镇化的劳动力吸纳效率均偏低,且省际之间差异显着,“东、中、西”递减的逐次递减的格局固化,2000年以来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的改善。最后利用面板模型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驱动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行政力、外向力、市场力、内源力对我国城镇化效率都具有正向作用,与这四种因素对城镇化质量的驱动方向是一致的。此外,老龄化对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影响显着。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坚持内生型城镇化发展、坚持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逐渐转变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等政策建议,以应对三大拐点的挑战。
张冬冬[7](2015)在《Al-Cu-Mn体系600℃和500℃等温截面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以X-射线衍射(XRD)和配备有能谱仪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EDS)的方法,研究Al-Cu-Mn体系600℃和500℃全成分范围的完整等温截面。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方法,对几个关键合金的液相线温度和零变量温度进行测定。本研究首次发了现两个新的三元化合物T4和T5。其中,T4-AI61.8CU34.4Mn3.8相成功制备了单相合金,并得到了其XRD谱线,结构精修结果显示,它是一个面心立方晶体结构,空间群为Fm-3m (NO.225),晶格参数为a(A)=5.8270393,与AlCu2Mn (L12)的结构类型相同。而T5,成功制备了单相合金得到了其XRD谱线,但本文并没有解析出它的晶体结构。证实了文献报告的4个三元相的存在:τ1、τ2、τ3和β,其中T3相是只存在于500℃等温截面,并测定了它们在600℃和500℃的固溶范围,在600 ℃和500 ℃等温截面,8个二元相Al8Mn5、(βMn)、 Al4Cu9、LT-Al11Mn4、R-Al4Mn、AlCuθ、AlCuη1(AlCuη2)和AlCuδ也固溶了第三元素;此外我们还测定了固溶体(Cu)的成分范围。
肖然[8](2015)在《古建筑测绘中真实性的体现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古建筑测绘是一门综合实践类项目,本论文选题来源于山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项目:古建筑测绘实践教学方法研究。本文就测绘中的真实性等问题作出研究。作为对文物建筑研究的方式,它能够起到保护和记录文物古迹的目的,其操作的基础理论来自于多学科知识的综合,集合了对各种历史信息的整理总结,综合了全面的内容及详实的数据,广泛应用于建筑学、城市规划、人文考古学、历史学、地理学、人类学等众多专业门类。本文着重探讨古建筑测绘中有关建筑真实性研究的相关问题。通过对各种测绘方式的梳理总结,分析不同类型测绘中对古建筑真实性记录的特点,同时就古建筑研究、保护规划制定、古建筑修缮工程及展示利用等相关领域说明对古建筑真实性记录的需求因素。通过修缮中及修缮后的两个测绘实例分析各自测绘过程及真实性的辨别与记录。最后总结整理了真实性记录在测绘图纸的表达、不同测绘精度广度深度对真实性的要求、不同测绘等级评定对真实性的体现这些方面的内容。文章共有五个章节组成: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内容有课题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并且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课题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进行了阐述。第二章是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以介绍古建筑测绘的方式方法为主要内容,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对比。然后对测绘之后数据获得的表现形式进行了总结介绍。第三章是建筑真实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及真实性记录需求分析,主要分析了现代建筑和古建筑真实性的内涵,明确建筑真实性评价的基本概念,总结真实性的价值及意义。并通过古建筑研究、保护规划的制定、保护工程及展示利用等四方面对古建筑真实性需求进行分析。第四章是具体实例中古建测绘对真实性的体现,测绘分析了小张村碧云寺和太原纯阳宫两组实例,在古建筑修缮中及修缮后两种不同条件下分析测绘过程中古建筑真实性的体现等问题,并做真实性分析。第五章是综合分析及结论部分,总结了真实性在测绘图纸中的表现问题,以及测绘精度、广度、深度和测绘等级评定与测绘真实性的体现等内容。
马丛丛[9](2014)在《妙果寺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妙果寺位于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松台山南麓,寺前为人民路,与妙果寺商场隔路相望。寺西紧邻张璁碑亭,东为孝子亭。该寺依托九山公园,也是温州市一处旅游景点。松台山又名净光山,是唐代永嘉大师所瘗之处,宋太宗曾赐匾“宿觉名山”,颠有净光塔,麓旧有净光禅寺。妙果寺始建于北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1008),位于温州古城西南门外,以妙果文昌为始祖。文昌出自宋代杭州天竺寺慈云遵式门下,深得其旨。其后,宋代高僧继忠、从义、宝印等皆曾驻锡于此。扶宗继忠是天台宗山家一系传人,为十七祖四明知礼的徒孙,传承山家教义;神智从义二十七岁讲《四教仪》于妙果寺,后辑录成集解行世,今达照又在此基础上作集释;潜涧宝印为潜涧处严之徒,曾住持妙果寺不满一年即退隐。宝印为宋人王十朋之叔父,今多流传王十朋的诗文,其中多为宝印与之唱和所作,然未有宝印作品传世。宋仁宗嘉佑四年(1059),继忠建千佛石塔,共一十三层,该塔于1951年修建丽温公路时被拆毁,曾引起中央文物局及浙江省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位于松台山顶的净光塔,最初为唐时建,元末明初时逆川曾重建此塔,明弘治己未年(1499)毁,不复建。1999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决定重新修建净光塔,并于2006年完工,期间出土永嘉大师舍利,并将之寄存妙果寺。今妙果寺的主体建筑为改革开放以后兴建,得旅法华侨黄忠英等人捐助,经雪生、达崇、达照三代住持的兴修完善,始有此貌。2008年,值妙果寺建寺千年,社会各界赠送书画等祝贺,辑成《妙果寺收藏书画集》。2013年11月,是为永嘉大师圆寂1300周年,净光塔举行开光大典,位于松台山顶的永嘉大师纪念馆落成,舍利重归地宫。
范小青[10](2013)在《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成语的定义和范围,向来众说纷纭。对成语定义和成语范围的含糊其辞或者曲折回避,是对成语及其相关内容进行研究的一大弱点。无论是汉语成语本身的研究、汉外成语的对比研究、以成语为内容的第二语言教学研究,还是成语类教材、词典、考试大纲、读物的编写等等,都需要明确的成语定义和准确的成语范围作为基础。本文从成语研究的起点出发,抓住汉语成语的基本问题——成语的定义和数量问题展开研究。在分析梳理成语研究史的基础上,本文整理各家成语定义并从中提取定义要素,逐一分析对比,提出成语定义要素中的“来源于古籍或有较早的出处”是成语和其他固定短语的重要区别,并把时间下限定在1919年以前,强调了成语的历史继承性是成语的区别性特征。成语和俗语并列,共同构成固定短语中的“熟语”。成语是具有古代汉语特征的熟语,俗语具有现代汉语特征,包括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惯用语中有一部分现当代的仿造“准成语”,随时间的积淀在将来有成为成语的可能。在明确了汉语成语的定义后,我们对汉语成语的数量进行了调查统计,正式统计前的筛选工作经历了三个层次。首先广泛收集大型成语词典,并逐本统计条目数。在统计中注意该词典的收词原则是否是只收严格定义的成语。第二步,从收集到的众多大型成语词典中,精选定义严格、编辑严谨、影响力大、学术水平高的词典,作为我们调查的底本。第三步,采用抽样统计条目群的方法,从精选的四个大型成语词典样本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一”“无”“人”等字开头的成语条目群,按照同一时期不同编者、同一编者不同时期等多个角度,进行多个条目群的多层次对比研究,分析若干个条目群随编者、时期变化而产生差异的幅度,探讨不同成语词典在条目数量和条目内容方面差异较大的原因,进而得出结论:成语条目在本体之外具有多个衍变体,是不同成语词典的条目数量和内容差异较大的根本原因。本文归纳了成语衍变体的特征,分析了成语在使用中产生衍变体的种种方式,对汉语成语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通过以上统计和分析,估算出汉语成语的总体数量超过了2.5万条,可达3.2万条左右。在明确了成语的定义并对汉语成语的总体规模做出调查和估算后,本文提出了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定义,并分析指出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关系应该是:常用成语集合包括在成语集合内,教学用成语有小部分超出了常用成语甚至成语集合的范围。本文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为底本,以严格的成语定义为标准,制定出《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该表的形成经过三个层次的筛选和最后的补充完善,首先从《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的56008个词中,提取所有字数在四字以上(含四字)的条目6114个;接着按照“从宽检读,存疑保留”的原则,剔除所有明显不是成语的条目,如专有名词、学科术语、新生事物、惯用语等等,得到所有可能是成语的条目4656条;然后以《成语源流大词典》为标准,剔除所有未收录条目,得到符合严格定义的成语3443条;为了避免错漏,将被剔除1213条放入国家语委语料库古代汉语分库和北京大学语言研究中心语料库古代汉语分库中再次查找,补充了31条有确凿古籍出处的成语;另外,从《成语源流大词典》中提取二三字成语,放入《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中检验,得到常用二三字成语62条;最后,形成《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该表收入现代汉语中的常用二三字、四字和多字成语总计3536条,包括主体部分的四字及以上成语3474条,及单另开列的二三字成语62条。表中的每一条成语都带有来自《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的频序号作为其常用程度的衡量指标,全表有频序和音序两种排列方式。在《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研制完成后,本文采用ZiCiFreq软件分析了表中现代汉语常用成语的用字频率和用字特点,发现现代汉语常用成语所用汉字绝对数量较少,仅2375个;用字难度较大,超出2500常用字范围的有587个,超出3500常用字范围的有302个。以上数据可供学习者学习常用汉语参考。汉语成语凝聚了汉民族的文化,无论是母语学习者还是第二语言学习者都有学习适量成语的需求。《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研制正是以“教学适用”为宗旨,通过调查成语教学中的热点问题,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了确定教学成语的数量和具体条目以及等级划分上。通过对市面上常见成语词典、成语教材和成语读物的调查统计,我们把教学用成语的条目总数确定在300-400条。在条目选取上,我们采用频率排序和人工干预相结合的方式,最终选取高频常用汉语成语321条(其中包括来自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的符合严格定义的成语87条),并从教学需要出发,选取代表性强、认知度高的文化成语15条,并酌收不符合严格成语定义的高频“准成语”30条,汇总构成《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366条。全表共分三个等级,一级成语145条,供学习者熟练掌握,可供备考HSK和口常使用;二级成语150条,供学习者了解掌握,可供进一步扩大成语词汇量和日常使用;三级成语71条,供有兴趣的学习者了解,可帮助了解中国文化、历史故事,并有助于阅读新闻报刊等正式文体。经字频分析和人工干预,和新汉语水平考试大纲相比,一级成语超纲汉字1个,二级成语超纲汉字18个,三级成语超纲汉字29个。为方便教学使用,《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按音序和分级频序两种方式排列。
二、“高新”二字含金几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新”二字含金几何?(论文提纲范文)
(1)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定量检测 ——基于金-银纳米颗粒基底的设计与制备(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米材料 |
1.2.1 纳米材料的分类 |
1.2.2 纳米材料的性质 |
1.2.3 纳米材料的性能 |
1.2.4 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5 纳米材料的应用 |
1.3 贵金属金-银纳米材料 |
1.3.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 |
1.3.1.1 SERS简介 |
1.3.1.2 SERS增强机理 |
1.3.1.3 SERS基底材料的设计与开发 |
1.3.2 银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2.1 银纳米材料的性质简介 |
1.3.2.2 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1.3.3 金@银核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3.1 金@银核壳纳米材料的性质简介 |
1.3.3.2 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 |
1.4 金-银纳米颗粒的自组装 |
1.4.1 自组装简介 |
1.4.2 金-银纳米颗粒的自组装方法 |
1.4.3 金-银纳米颗粒有序密排单层膜的研究现状 |
1.4.3.1 金-银纳米颗粒有序密排单层膜的制备 |
1.4.3.2 金-银纳米颗粒有序密排单层膜的SERS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和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大尺寸单分散类球形银纳米颗粒的可控制备及其在溶液中的SERS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柠檬酸钠配体稳定的23nm银纳米种子的制备 |
2.2.3 一步种子生长法可控制备31~300nm的银纳米颗粒 |
2.2.4 溶液SERS基底的制备与测试 |
2.2.5 银纳米颗粒消光光谱的理论模拟 |
2.2.6 样品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生长过程中氧化还原电势的变化 |
2.3.2 反应条件对制备大尺寸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
2.3.2.1 种子溶液中柠檬酸钠浓度对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
2.3.2.2 抗坏血酸浓度对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
2.3.2.3 氨水浓度对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
2.3.2.4 体系pH对制备银纳米颗粒的影响 |
2.3.3 可控制备不同尺寸类球形银纳米颗粒 |
2.3.4 不同尺寸银纳米颗粒的光学性质 |
2.3.5 不同尺寸银纳米颗粒的溶液SERS性能 |
2.3.6 溶液中SERS光谱的均一性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有序密排金纳米颗粒宏观单层膜的制备及其在溶液中的原位SERS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16nm水溶性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3.2.3 金纳米颗粒的相转移 |
3.2.4 有序密排金纳米颗粒宏观单层膜的制备 |
3.2.5 溶液中原位SERS测试 |
3.2.6 基底功能化再处理及其SERS测试 |
3.2.7 样品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MF-OA-Au NPs的改良制备 |
3.3.2 MMF-OA-Au NPs的表征 |
3.3.3 溶液中原位SERS检测 |
3.3.4 溶液中原位定量SERS检测 |
3.3.5 溶液中SERS基底的pH稳定性 |
3.3.6 基于SERS的pH传感 |
3.3.7 传感器件的耐久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有序密排金@银核壳纳米颗粒宏观单层膜的可控制备及其SERS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2 金-银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2.1 金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2.2 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 |
4.2.3 金-银纳米颗粒的相转移 |
4.2.4 金-银纳米颗粒的界面自组装 |
4.2.5 SERS基底的制备 |
4.2.6 SERS性能测试 |
4.2.7 样品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金@银核壳纳米颗粒的制备 |
4.3.2 MMF-OA-Au@Ag NPs的制备和表征 |
4.3.3 SERS基底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3.3.1 SERS基底的均一性 |
4.3.3.2 SERS基底的性能比较 |
4.3.3.3 SERS基底的定量检测 |
4.3.3.4 SERS基底的检测灵敏度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论文总结 |
5.2 本论文创新点 |
5.3 有待开展的工作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件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2)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
四 研究现状 |
五 研究基础 |
六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概述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起源与演变 |
一、新中式酒店制服初期表现 |
二、新中式酒店制服变化过程 |
第二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酒店划分对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影响 |
一、设计需求细化 |
二、客户接受度差异 |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存在的问题 |
一、设计整体需提升 |
二、新中式元素个性化需加强 |
三、生产工艺的不足与不适 |
第三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要素特征 |
第一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款式造型特征 |
一、表现新中式酒店风格 |
二、体现工作岗位特色 |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面辅料材质特征 |
一 面辅料的经济性 |
二 面辅料的时尚性 |
三 面辅料的功能性 |
第三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传统图案特征 |
一、形的变化性 |
二、意的传递性 |
第四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色彩运用特征 |
一 服装色彩与空间的协调性 |
二、服装色彩与客户的亲昵性 |
三、服装色彩与管理的严谨性 |
第五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工艺特征 |
一、点缀装饰工艺特征 |
二、便捷功能性特征 |
第六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整体配饰特征 |
一、配饰的多样性 |
二、配饰的功能性 |
第四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应遵循的基本法则 |
第一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实用法则 |
一、强化酒店标识 |
二、划分工作岗位 |
三、提升员工形象 |
第二节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审美法则 |
一、整体统一与局部变化法则 |
二、节奏与韵律法则 |
第五章 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民族风范与国际接轨 |
第二节 地域特色与时尚融合 |
第三节 特色酒店与个性设计碰撞 |
第四节 人文关怀下的可持续发展 |
第六章 设计实践 |
第一节 康缘集团养生谷酒店制服设计 |
一 项目概况 |
二 设计要求 |
三 风格定位 |
四 设计定稿 |
第二节 苏州黎花建国度假酒店制服设计 |
一、项目概况 |
二、设计要求 |
三、风格定位 |
四、设计方案稿 |
五 封样试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图片来源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3)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与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二十世纪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及其价值:美国样本 |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二)本选题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一章 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两个源头和三个种理论 |
第一节 影响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两个源头 |
一、英国的路牌广告 |
二、法国的海报 |
第二节 影响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三个理论 |
一、消费心理研究:广告学起源于心理学 |
二、二十世纪的设计理论和流派 |
三、二十世纪的营销理论与流派 |
第二章 美国媒体与广告文化:广告创意观念形成的背景 |
第一节 美国媒体的兴起与广告产业化 |
第二节 美国广告文化的发展与演变 |
第三节 美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与广告创意的关联 |
第四节 麦迪逊大道:美国广告文化的缩影 |
第三章 兴起与开拓:产品与推销时代的美国广告创意观念 |
第一节 约翰·肯尼迪及其广告创意观念 |
一、约翰·肯尼迪广告创意观念产生的背景 |
二、约翰·肯尼迪的广告创意观念 |
三、约翰·肯尼迪的广告创意观念的价值和影响 |
第二节 拉斯科尔及其广告创意观念 |
一、拉斯科尔的传奇经历 |
二、拉斯科尔的广告创意理念 |
第三节 雷蒙德·罗必凯及其“情感诉求”创意观念 |
一、雷蒙德·罗必凯的经历 |
二、雷蒙德·罗必凯广告创意观念 |
三、雷蒙德·罗必凯与麦克马纳的“情感氛围派”创意理念 |
第四节 霍普金斯及其广告创意观念 |
一、霍普金斯时代的美国社会背景 |
二、霍普金斯的广告创意理念 |
第四章 传承与嬗变:消费与需求时代的美国广告创意观念 |
第一节 瑞夫斯及其独特销售主张 |
一、USP理论形成的三大背景 |
二、USP理论的内涵及其意义 |
三、USP理论的发展和对广告的影响 |
四、USP理论的价值及局限性 |
第二节 韦伯·杨及其广告创意魔岛论 |
一、詹姆斯·韦伯·扬的经历 |
二、韦伯·扬的广告创意魔岛论 |
第五章 变革与转型:创意革命时代的美国广告创意观念 |
第一节 奥格威及其广告创意观念 |
一、奥格威的传奇经历 |
二、奥格威的广告创意理念和广告经营管理思想 |
四、奥格威思想对奥美文化的影响 |
第二节 李奥贝纳及其广告创意观念 |
一、广告:从文案开始 |
二、李奥贝纳的广告创意观念 |
第三节 伯恩巴克的广告创意观念 |
一、伯恩巴克的广告作品 |
二、伯恩巴克的广告创意观念 |
三、伯恩巴克与DDB(恒美)广告公司 |
第六章 碰撞与转型:战略与整合时代的美国广告创意观念 |
第一节 特劳特和里斯及其战略创意:定位理论 |
一、特劳特和里斯在定位理论上的实践与探索 |
二、特劳特和里斯的战略创意观念:定位 |
第二节 路易斯及其创意观念 |
一、乔治·路易斯的经历 |
二、乔治·路易斯的广告创意理念 |
第三节 格塞雷等的广告创意观念 |
一、阿夫来德·波立兹:“熟悉感”(Familiarity)原则 |
二、格塞雷:20种广告传播类型与60种广告创意策略 |
三、随机创意理论 |
四、创意的RAM传送器理论 |
五、高度介入的劝服 |
第四节 唐·舒尔茨的营销创意:整合营销 |
一、整合营销传播产生的内在动因 |
二、唐·舒尔茨的营销创意:整合营销 |
三、整合营销传播的价值与影响 |
结论:更高维度的流变——大创意时代 |
(一)丰富多元: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流变的形式 |
(二)不断延展: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流变的范畴 |
(三)经济发展:20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流变的内在动因 |
(四)媒介技术:美国广告创意观念流变的主要诱因 |
(五)艺术观念:美国广告创意观念流变的重要影响因素 |
(六)更高维度的流变:互动创意促生大创意时代 |
参考文献 |
研究成果 |
致谢 |
(4)《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对象概念界定及主要研究范围 |
第一章 “衣”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衣饰的起源 |
一、由“冠”的由来看元服的起源 |
二、从“市”的构形与含义看衣饰的起源 |
三、从上古社会巫术宗教中孕育而生的蚕丝制品 |
四、藏礼于“衣”的等级初分 |
第二节 服饰的萌芽 |
一、因狩猎得来的服饰材料演变过程 |
二、由采集、种植而来的服饰材料演变过程 |
三、源于植桑养蚕的丝织品演变过程 |
第三节 服饰设计的初始形态分类 |
一、头衣服饰 |
二、体衣服饰 |
三、足衣服饰 |
第四节 社会等级规范下的服饰设计 |
一、服饰样式中的等级规范 |
二、服饰色彩中的身份象征 |
三、服饰材质中的贫富差距 |
四、服装玉饰中的身份隐喻 |
第五节 服饰的设计规范 |
一、尺寸有度的制衣规范 |
二、神鬼观念下的色彩禁忌 |
三、“功能”至上的男女服饰差异 |
四、服饰天性使然的遮丑趋美 |
第二章 “食”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饮食炊具的发端 |
一、由火引发的饮食炊具的革命 |
二、酉(酒)的肇始 |
三、祭祀活动推动下的饮食器变奏曲 |
第二节 饮食炊具的形态分类 |
一、炊具分类 |
二、餐具分类 |
三、酒具分类 |
四、一般通用器皿 |
第三节 饮食炊具的制作工艺 |
一、陶器的制作工艺 |
二、金属器皿的制作工艺 |
三、竹木器皿的制作工艺 |
第四节 饮食炊具的功能演变 |
一、饮食炊具中的生活功用 |
二、饮食炊具中的原始崇拜 |
三、饮食炊具中的等级差异 |
四、饮食炊具中的美感追求 |
第五节 饮食炊具的礼仪规范 |
一、饮食炊具与祭祀之礼 |
二、饮食炊具与宴饮之礼 |
第三章 “住”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先民居住观念与建筑的起源 |
一、从“住”类字看先民的居住观念 |
二、建筑的起源 |
第二节 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分类 |
一、传统建筑的类型 |
二、非居住类房屋的传统建筑类型 |
三、传统建筑的组成构件 |
四、室内陈设与装饰 |
第三节 传统建筑的建造材料与工艺 |
一、夯土筑基 |
二、版筑技术 |
三、烧砖制瓦 |
四、榫卯结构 |
第四节 传统建筑的功能延展 |
一、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生活功能 |
二、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祭祀功能 |
三、从“住”类字看传统建筑的政教功能 |
第五节 传统建筑的建造规范与禁忌 |
一、宇宙观下的传统建筑图式规范 |
二、礼仪规范下的等级化 |
三、宗法有序的布局要求 |
四、传统建筑的审美标准 |
第四章 “行”的设计解读 |
第一节 交通工具溯源 |
一、“交通”的概念理解 |
二、从“宙”看上古生存环境 |
三、舟车欙橇的传说 |
第二节 交通工具的品类划分 |
一、水上交通工具 |
二、陆上交通工具 |
第三节 交通工具的功能演化 |
一、从“载”看车类交通工具的核心功能 |
二、交通工具的战争用途 |
三、丧事用车的功能拓展 |
四、隐性的炫耀 |
第四节 交通工具的设计规范与标准 |
一、以人为本的设计标准 |
二、尺寸有度的车船规范化完善 |
三、尊卑分明的车舟制度 |
四、阴阳五行的用车讲究 |
五、文与质的审美争论 |
第五章 其它类设计解读 |
第一节 工具设计解读 |
一、猎捕工具设计解读 |
二、计算度量工具设计解读 |
三、书写工具设计解读 |
四、冶金工具设计解读 |
五、其它工具设计解读 |
第二节 农具设计解读 |
一、农具的孕育环境 |
二、农具的形态发展 |
第三节 兵器设计解读 |
一、进攻类兵器设计解读 |
二、抛射类兵器设计解读 |
三、护卫类兵器设计解读 |
第四节 乐器设计解读 |
一、《说文》中的各式乐器 |
二、乐器的制作工艺 |
三、礼乐中的乐器设计 |
结论 |
一、从《说文》的文字发展特点看上古社会的设计思维体现 |
二、由《说文》引发的设计思考 |
致谢 |
图片来源 |
参考文献 |
论文发表情况 |
(5)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及框架 |
2.1 概念解析 |
2.1.1 后Web2.0时代 |
2.1.2 营销策略 |
2.2 研究的理论框架 |
2.2.1 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
2.2.2 协同营销理论 |
2.2.3 分众传播理论 |
2.3 研究框架 |
第三章 后Web2.0时代的微信营销传播 |
3.1 微信的传播特征 |
3.1.1 关系为主,平等交流 |
3.1.2 兼顾熟人社交与陌生社交 |
3.1.3 隐蔽及相对封闭的传播圈 |
3.2 微信营销载体 |
3.2.1 朋友圈 |
3.2.2 公众号 |
3.2.3 LBS营销 |
3.2.4 微信支付 |
3.2.5 购物和游戏 |
3.2.6 其他 |
第四章 微信营销案例分析 |
4.1 案例选取 |
4.2 公司及产品介绍 |
4.3 整合营销传播下的3D Box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4.3.1 传播定位 |
4.3.2 内容营销 |
4.3.3 线下活动营销 |
4.3.4 微信互动营销 |
4.3.5 多渠道整合传播 |
4.4 协同营销下3D Box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4.4.1 内容产出 |
4.4.2 品牌联合推广 |
4.4.3 合作推出微信互动活动 |
4.4.4 合作举办线下活动 |
4.4.5 口碑传播 |
第五章 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特点及营销策略 |
5.1 MINISO名创优品的微信营销策略 |
5.1.1 MINISO名创优品公司及公众号简介 |
5.1.2 MINISO名创优品的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5.2 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特点分析 |
5.2.1 重视关系,粉丝即是效益 |
5.2.2 分众传播,内容是王道 |
5.2.3 多种途径的整合 |
5.2.4 多种方法的协同 |
5.3 微信营销存在的困境 |
5.3.1 客户关系管理面临挑战 |
5.3.2 营销者传播监控及舆论监管困难 |
5.3.3 传播圈子相对封闭 |
5.4 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策略分析 |
5.4.1 组建专业而完备的微信营销团队 |
5.4.2 针对分众特点建立有效的顾客沟通渠道 |
5.4.3 运用多种手段,做好整合营销传播 |
5.4.4 采用多样化的协同营销手段 |
5.5 微信营销对后Web2.0时代新新媒体营销的启示 |
5.5.1 赋权差异化的消费者 |
5.5.2 整合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 |
5.5.3 协同社群传播和社群经济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6)三重拐点期城镇化质量与效率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镇化发展已进入“拐点”交汇期 |
1.1.2 质量危机:“城市病”与“农村病” |
1.1.3 城镇化“三问”体现了“效率”的基础地位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2.2 研究目的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文献述评 |
2.1 概念界定与解析 |
2.1.1 城镇化与城市化 |
2.1.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2 城镇化质量研究综述 |
2.2.1 关于城镇化质量内涵 |
2.2.2 关于城镇化质量的评价 |
2.2.3 城镇化质量的演化机制 |
2.3 城镇化效率研究综述 |
2.3.1 城镇化效率与城市效率 |
2.3.2 关于城镇化效率测算 |
2.4 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化效率、质量的关系 |
2.4.1 国外相关研究 |
2.4.2 国内相关研究 |
2.5 现有研究不足与本文研究空间 |
2.5.1 现有研究不足 |
2.5.2 本文研究空间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状况分析 |
3.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基本状况 |
3.1.1 历史演变轨迹分析 |
3.1.2 空间差异分析 |
3.1.3 绝对转移劳动力数量测算 |
3.2 农村劳动力转移特征分析 |
3.2.1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产业结构特征分析 |
3.2.2 农民工数量特征分析 |
3.3 “刘易斯拐点”的判断——农业隐性剩余劳动力数量估算与预测 |
3.3.1 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 |
3.3.2 剩余劳动力估算主要方法概览 |
3.3.3 状态空间模型构建 |
3.3.4 实证结果与分析 |
3.3.5 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预测 |
3.4 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测算与分析 |
3.5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分析 |
3.5.1 研究思路与理论模型构建 |
3.5.2 模型结果实证分析 |
3.6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因素分析 |
3.6.1 决策试验和评价实验法(DEMATEL) |
3.6.2 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系统分析 |
3.6.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计量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质量评价与分析 |
4.1 城镇化质量评价主导思想 |
4.2 德尔菲法指标筛选 |
4.2.1 德尔菲法执行步骤 |
4.2.2 德尔菲法数据统计分析 |
4.3 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
4.3.1 指标体系框架 |
4.3.2 指标体系解释与说明 |
4.4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
4.4.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概述 |
4.4.2 突变级数—主成分法 |
4.4.3 “纵横向”拉开档次法 |
4.5 基于时序角度的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与分析 |
4.5.1 综合评价值计算 |
4.5.2 评价结果与分析 |
4.5.3 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分析 |
4.6 基于区域差异的我国城镇化质量评价与分析 |
4.6.1 一级指标评价结果与分析 |
4.6.2 城镇化质量总体评价与分析 |
4.6.3 聚类与收敛性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城镇化效率及劳动力吸纳效率测算与分析 |
5.1 我国城镇化效率测算与分析 |
5.1.1 测算方法的比较与选择 |
5.1.2 优化ISBM模型 |
5.1.3 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预处理 |
5.1.4 城镇化效率测算结果与分析 |
5.1.5 聚类与收敛性分析 |
5.1.6 城镇化效率与城镇化发展模式 |
5.2 城镇化的剩余劳动力吸纳效率 |
5.2.1 研究概况 |
5.2.2 非径向超效率BCC模型 |
5.2.3 指标体系构建 |
5.2.4 测算结果与分析 |
5.2.5 吸纳效率的收敛性检验 |
5.3 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效率、吸纳效率的时空演变 |
5.3.1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效率 |
5.3.2 城镇化质量与城镇化吸纳效率 |
5.3.3 城镇化效率与城镇化吸纳效率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城镇化质量与效率的驱动机制实证研究 |
6.1 城镇化质量驱动机制的理论分析 |
6.1.1 概念模型构建 |
6.1.2 计量模型构建 |
6.2 城镇化质量驱动机制实证分析 |
6.2.1 模型检验 |
6.2.2 模型结果分析 |
6.3 城镇化效率驱动机制实证分析 |
6.4 老龄化与城镇化质量、效率 |
6.4.1 城镇化进程中的人口老龄化现状 |
6.4.2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的影响机制 |
6.4.3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质量的影响效应 |
6.4.4 人口老龄化对城镇化效率的影响效应 |
6.5 促进城镇化质量与效率提升的政策启示 |
6.5.1 坚持内生型城镇化发展 |
6.5.2 坚持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
6.5.3 不断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
6.5.4 实施差异化的城镇化发展战略 |
6.5.5 积极应对老龄化挑战 |
6.5.6 逐渐转变效率优先的发展理念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总结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Al-Cu-Mn体系600℃和500℃等温截面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图与热力学 |
1.3 相图的应用 |
1.4 相图发展历史 |
1.5 小结 |
第二章 相图研究的实验方法 |
2.1 样品的制备及热处理 |
2.1.1 样品的制备方法 |
2.1.2 样品的热处理 |
2.2 相图的实验测定方法 |
2.2.1 热分析的方法(TA、DTA、DSC) |
2.2.2 金相法 |
2.2.3 X射线衍射分析法 |
2.2.4 扫描电镜及能谱仪 |
2.3 小结 |
第三章 Al-Cu-Mn体系的文献评估 |
3.1 Al-Cu二元系 |
3.2 Al-Mn二元系 |
3.3 Cu-Mn二元系 |
3.4 Al-Cu-Mn三元系 |
3.5 小结 |
第四章 本研究的实验过程 |
4.1 纯金属原材料的准备和关键合金的称量 |
4.2 关键合金的熔炼 |
4.3 铸态合金的热处理 |
4.4 实验测定方法 |
4.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分析 |
4.4.2 标准金相制备 |
4.4.3 扫描电镜及能谱仪(SEM/EDX)分析 |
4.4.4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 |
4.5 小结 |
第五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 600 ℃等温截面 |
5.2 500 ℃等温截面 |
5.3 τ_4的晶体结构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古建筑测绘中真实性的体现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选题研究对象及相关术语 |
1.3 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1.4.3 论文框架 |
第二章 古建筑测绘方法和技术 |
2.1 古建测绘数据获取方法 |
2.1.1 传统的手工测量方法 |
2.1.2 使用测绘仪器水准仪的方法 |
2.1.3 电子全站仪测绘的方法 |
2.1.4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测绘方法应用 |
2.1.5 三维激光扫描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 |
2.1.6 摄影技术 |
2.1.7 摄影测量 |
2.1.8 地理信息测绘系统 |
2.2 传统与现代测绘技术对获取数据的再现形式及处理 |
2.2.1 测绘图纸的表达 |
2.2.2 拍摄资料处理 |
2.2.3 实拓影印图片记录方式 |
2.2.4 数据表格的表现方式 |
2.2.5 文字记录 |
2.2.6 三维点云的数据处理方式 |
2.2.7 通过建立测绘模型的表达形式 |
2.2.8 利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虚拟现实的展现手段 |
2.2.9 对各种表现形式配合使用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建筑真实性评价的基本概念及真实性记录需求分析 |
3.1 现代建筑的真实性 |
3.2 古代建筑的真实性 |
3.3 古建筑真实性的意义 |
3.4 古建筑真实性记录的需求分析 |
3.4.1 古建筑研究的需求 |
3.4.2 古建筑研究中不同类型对数据需求粗细程度 |
3.4.3 保护规划的需求 |
3.4.4 保护规划对测绘过程中真实性记录的粗细程度 |
3.4.5 保护工程的需求 |
3.4.6 展示利用的需求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具体实例中古建测绘对真实性的体现 |
4.1 长子县小张村碧云寺测绘真实性分析 |
4.1.1 长子县小张村碧云寺概况 |
4.1.2 长子县小张村碧云寺大殿年代初判 |
4.1.3 长子县小张村碧云寺测绘 |
4.1.4 长子县小张村碧云寺真实性记录分析 |
4.2 山西省太原纯阳宫测绘真实性分析 |
4.2.1 太原纯阳宫概况 |
4.2.2 太原纯阳宫测绘 |
4.2.3 太原纯阳宫真实性记录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综合分析及结论 |
5.1 测绘图纸表现中对真实性的体现 |
5.2 测绘中真实性记录与测绘精度、广度、深度的要求 |
5.3 不同测绘等级的评定对真实性的反映 |
5.4 本章小结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妙果寺志(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前言 |
大事记 |
第一章 地望 |
第二章 沿革 |
第三章 寺院 |
第一节 寺 |
第二节 塔 |
第四章 人物 |
一、玄觉 |
二、螺溪 |
三、文昌(附天授) |
四、处谦 |
五、继忠 |
六、从义 |
七、宝印 |
八、文赞 |
九、逆川 |
十、雪善 |
十一、雪生 |
十二、清定 |
十三、达崇简介 |
十四、达照简介 |
第五章 艺文 |
第一节 诗歌 |
一、五言古 |
二、五言绝 |
三、五言律 |
四、七言古 |
五、七言绝 |
六、七言律 |
七、杂言 |
八、歌 |
九、词 |
十、童谣 |
第二节 文 |
一、记 |
二、书 |
三、论 |
四、序 |
五、小品 |
六、碑文 |
七、铭文 |
八、杂录 |
第三节 楹联 |
一、妙果寺对联 |
二、松台山对联 |
第六章 文物 |
第一节 书画 |
一、书法 |
二、绘画 |
第二节 碑刻 |
一、妙果寺碑刻 |
二、松台山碑刻 |
第三节 雕塑 |
第四节 钵盂 |
第五节 舍利 |
附录 |
一、文件 |
二、文章 |
三、《禅宗永嘉集》 |
四、妙果寺平面图 |
五、《永嘉大师玄觉着作存世版本一览表》(按年代) |
参考文献 |
《“炉拂”考》 |
摘要 |
一、炉拂作为器物,即手炉与拂子的合称 |
二、作为传法信物,象征佛法精髓的法脉传承 |
三、炉、拂合称,充当一般信物 |
致谢 |
(10)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0.1 选题缘起 |
0.2 相关研究介绍 |
0.3 研究目标、内容及意义 |
0.4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成语的定义和范围 |
1.1 成语思辨 |
1.1.1 “四性说”辨析 |
1.1.2 “新成语”辨析 |
1.1.3 《源流》中的成语观辨析 |
1.2 成语的定义 |
1.2.1 成语定义要素的提取、比较和分析 |
1.2.2 成语定义新探 |
1.3 成语的范围 |
1.3.1 成语及相关概念的关系 |
1.3.2 成语定位新探 |
第二章 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 |
2.1 概念界定 |
2.2 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关系 |
2.2.1 常用成语和核心词的概念 |
2.2.2 成语、常用成语和教学用成语的关系 |
2.3 对汉语成语总体数量的研究 |
2.3.1 前导研究 |
2.3.2 本文的研究思路 |
2.3.3 语料的来源 |
2.3.4 基于成语词典的条目统计和分析 |
2.3.5 对分析结果的思考 |
第三章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的研制 |
3.1 研究思路 |
3.2 语料来源 |
3.2.1 《现代汉语常用词表(草案)》 |
3.2.2 语委语料库和CCL语料库 |
3.3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研制过程 |
3.3.1 现代汉语常用成语表的研制步骤 |
3.3.2 非成语的排除 |
3.3.3 疑似成语的甄别 |
3.3.4 常用成语表的形成 |
3.4 常用成语表带来的思考 |
3.4.1 近似成语条目和成语的关系 |
3.4.2 常用成语的用字频次分析 |
第四章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制定 |
4.1 问题的提出 |
4.1.1 成语教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
4.1.2 从主要问题到基本问题 |
4.2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构想 |
4.2.1 研制目的和意义 |
4.2.2 研制方法和原则 |
4.3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研制过程 |
4.3.1 数据分析 |
4.3.2 条目提取 |
4.3.3 划分等级 |
4.4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最终形成 |
4.4.1 《教学用汉语成语建议表》的形成 |
4.4.2 字种和字频统计分析 |
4.4.3 相关问题的说明 |
结语 |
1. 主要结论 |
2. 未尽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高新”二字含金几何?(论文参考文献)
- [1]表面增强拉曼散射的定量检测 ——基于金-银纳米颗粒基底的设计与制备[D]. 邢理想. 山东大学, 2021(11)
- [2]新中式酒店制服设计研究[D]. 陈颖. 苏州大学, 2020(03)
- [3]二十世纪美国广告创意观念的流变与价值研究[D]. 皇甫晓涛. 上海大学, 2017(02)
- [4]《说文解字》的设计解读[D]. 王璇. 南京艺术学院, 2017(06)
- [5]后Web2.0时代微信营销策略研究[D]. 廖慧敏. 广西大学, 2016(02)
- [6]三重拐点期城镇化质量与效率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吸纳视角[D]. 王春枝. 天津大学, 2017(05)
- [7]Al-Cu-Mn体系600℃和500℃等温截面的实验研究[D]. 张冬冬. 广西大学, 2015(03)
- [8]古建筑测绘中真实性的体现及相关问题研究[D]. 肖然. 太原理工大学, 2015(09)
- [9]妙果寺志[D]. 马丛丛. 上海师范大学, 2014(02)
- [10]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D]. 范小青. 武汉大学, 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