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源市城市建设档案馆吉林省辽源市136200
摘要:城市档是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资源储备,不能因自然灾害甚至战后灾难而缺失和缺憾。从这一目的出发,我们必须以高度责精神尽快做好异地备份工作。但是由于档异地备份高投入的特点,开展此项工作时各地城建档馆一定要结合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量力而行,要着眼长远建设目标逐步实施。既要结合本地区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征等,又要结合各馆的馆藏状况等,选择适当的方式进行档的异地备份,最大限度地确所有城建档的数据安全。
关键词:城建档案;异地备份;信息化;建设
1基础设施工程,是城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信息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方面组成。软硬件基础设施是档案信息化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是建设数字城建档案馆的有形部分,是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
在硬件系统方面,最低标准是选择能够满足城建档案管理软件运行性能要求的计算机及辅助设备。目前,计算机市场价格逐渐走低,配置却不断提升,一台较低价位的计算机就能满足运行windowsme、2000、xp以及各类档案管理软件的要求。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实际,引进必要的网络设备、扫描仪、数码照相机等,适应网络化和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服务的需要。
在软件系统方面,要求符合国家有关城建档案工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管理的法律法规和业务技术标准;软件的安装和使用必须符合国家、地方有关安全保密规定。
管理软件除了能够完成业务管理、事务管理、档案利用服务等工作外,还应与资源数据库系统相互融合,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形成从数据录入到数据管理到数据加工输出全过程的应用。
软硬件系统是城建档案信息化过程中投入最多的环节。因此,要根据实际需要配备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设备,选择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避免片面追求最新、最高级的技术。有条件的地方,应当与办公自动化或电子政务的基础设施共同建设,形成一个系统平台和设备环境。
2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必要性
我国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重大事故时有发生。各类灾害和事故带来的损失十分惨重,已经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在2008年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房屋倒塌不计其数,供电、供水、排水、燃气等基础设施濒临瘫痪,城建档案工作也损失惨重,汶川、北川、平武县城建档案室的库房倒塌,所存档案均被掩埋,广元、绵阳、江油、都江堰、崇州、绵竹、什邡等市城建档案馆,以及青川、安县、三台等县城建档案室的馆房受损严重,为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因此,如何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城建档案工作应对地震、台风、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和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确保城建档案安全,充分发挥城建档案在各类灾害、事故的灾前预防、灾时应急和灾后修复等工作中的作用,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积极防御地震等自然灾害充分发挥城建档案作用的通知》(建办档[2008]39号)文件精神,各地城建档案馆要适时、有序推进馆藏档案数字化,并加强与其他省市建设(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通过东西结合、南北合作以及省市之间的协作,积极开展本地重要城建档案的电子化、数字化载体在异地备份的相关工作。
3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实施方案
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是建立在数字城建档案馆基础之上的一个更高层面的要求,应既能满足数字化档案存储量大的需求,又能保证应急响应需求时效性强的需要。因此,我们需要构建的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系统应具有高存储能力、高自动备份能力、高保密性、高吞吐量、高传输效率、高查错能力、高保真能力、高容灾能力、高自我保护能力以及高实时切换能力。这就使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系统对软硬件环境、网络传输环境、设备存放环境等的配备都具有较高的要求。
3.1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城建档案事业应对各类紧急突发事件的能力并不乐观,很多城市的城建档案馆,其馆藏档案仍处于纸质化阶段,尽管一些大中城市的城建档案馆已经认识到了纸质档案在容灾能力方面的不足,建立了专门的城建档案管理系统,实现了档案总目录和分类目录的计算机检索;部分城建档案馆已经搭建了数字化城建档案管理平台,并逐步着手于馆藏档案的数字化工作。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城建档案的数字化工作,从总体上讲,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且这些城建档案馆数字化后的档案大多存放于本馆的内部服务器中,鲜有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这就大大限制了城建档案为各种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部门提供信息支持的能力。
3.2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实施条件
由于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工作是建立在数字城建档案馆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各地城建档案馆必须先将馆藏档案进行全文数字化,并构建城建档案信息化管理系统,对馆藏档案实施现代化、电子化管理,才能在此之上,结合现代化网络传输技术,构建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管理平台,以确保在各种紧急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通过异地调用或者远程恢复等措施,实现对数字化馆藏档案及时、准确、高效的应急利用。
3.3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的实施方案
由于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系统具有高容灾性的应急需求,而各个城市的城建档案馆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气候环境的影响不同,面临的突发灾情状况不同,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制约情况也不尽相同,因此要构建一个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最符合自身需求和预期效果的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系统,有必要综合多个方面的因素和应急需求统筹考虑。
3.3.1城建档案同城备份
同城备份,顾名思义,是指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区域之间进行城建档案异地备份。这种异地备份主要适用于应对电路故障、系统故障、网络故障、火灾、馆房倒塌等影响范围较小的突发事件,既可以在本市各档案部门之间进行,也可以选择本市信息化程度较高,信息化设备较好,软硬件环境较佳,档案管理较规范的单位进行备份。
同城备份的优点在于,受远距离网络数据传输速率等因素的制约较小,异地备份可靠性高,备份速度和备份恢复速度较快;其缺点在于,由于同一座城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情况极为相似,当遭遇诸如地震等突发性公共事件时,这种备份的容灾效果就显得力不从心。
3.3.2城建档案远程备份
远程备份,是指在与需要异地备份的城市处于不同气候带、地震带等灾情带,且相隔距离较远,一般不是相邻省份,不会同时受到同一突发性公共事件影响的城市之间进行城建档案异地备份。这种备份往往要先经过充分的选址调研,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软硬件设备设施环境、对城建档案事业的重视程度等因素,再慎重选择,确定备份城市。
远程备份的优点在于,一般可以应对多种紧急突发事件,容灾效果较好;其缺点在于,由于异地备份的距离较远,受网络传输速率的影响较大,异地备份速度和备份恢复速度相对较慢。
因此,在开展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时,应综合考虑同城备份和远程备份的优缺点,根据当地的地理、气候条件,资金支持等因素,有选择性地进行。有条件的城市可以考虑将同城备份与远程备份相结合,实行多地备份。这样,在紧急突发事件或重大灾情发生时,就可以根据实际应急需求的紧急程度和馆藏档案的损失程度,按照从急到缓的顺序,分步还原数据,以逐步满足整体的应急需求。
4结论
本文从城建档案为什么要异地备份的现实问题出发,深入探索研究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如何针对实际做好城建档案异地备份工作、如何有效地管理好异地档案的备份提出一些比较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1]詹艳艳,姚琪.城建档案的异地备份[J].信息化建设,2011(8):39-40.
[2]宋侠.安徽-广西城建档案异地备份省区对接座谈会在南宁召开[J].城建档案,2012(6):71-71.
[3]曹伟.社会保险档案信息化建设之异地备份、灾难恢复数据安全[J].劳动保障世界,2016(31):52-53.
[4]袁志海.档案异地备份的需求解析及相关策略研究[J].城建档案,2012(6):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