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林水

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林水

导读:本文包含了文化心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文化心理结构

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林水[1](2019)在《从文化心理结构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也是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顽瘴痼疾。我国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具有深厚复杂的思想文化根源。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除了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还要从文化根源入手,标本兼治、综合施策,形成长效机制。(本文来源于《中国党政干部论坛》期刊2019年08期)

刘阳[2](2018)在《“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意识论命题的语言论析疑》一文中研究指出新时期至今,我国人文学界以较高频率使用着"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李泽厚自创的概念,这一主要建立于意识论范式基础上的概念,却需要从语言论层面予以检审。在表层语义上,它存在着康德与中国、形式与内容、事实与价值等模糊之处,以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取代文化心理结构自身。在深层语义上,它从"合理性"层面理解"理性"概念,进而对决定文化心理结构进程的理性化起点,作出了和理性概念史相冲突的阐释。在诉求上,它将文化心理结构与国民性等同,因在"个体—社会"框架内确认自身,而在转换性创造方面陷入了某种矛盾。这表明,一种创新性理论概念要实现对知识话语的有效支持,应做到逻辑上前后自洽、接着学理概念史讲、保持诉求与论证话语协调。(本文来源于《玉溪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1期)

李泾荷[3](2018)在《一场悲壮的“风搅雪”——《白鹿原》黑娃形象文化心理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黑娃是《白鹿原》中贯穿始终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牵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农民长工、共产党、土匪、国民党等多种角色。《白鹿原》以"人物文化心理结构"作为贯穿小说的精魂。小说正是抓住了黑娃这一人物角色善良、自然、叛逆、盲目四种文化心理特点,塑造了一位在时代浪潮中反抗封建宗族制度却最终失败的悲剧人物形象。(本文来源于《湖北文理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王弥笑[4](2018)在《浅析叁代青铜器纹饰体系文化心理结构的更迭》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叁代青铜器纹饰体系的发展和代表为切入点,主要通过比较良渚玉文化的兽面纹,探讨兽面纹和凤鸟纹在叁代青铜器纹饰体系中的兴衰,继而总结隐藏在纹饰发展变化之后的深刻历史原因,以及不同时期文化心理结构的更迭。(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8年18期)

段非[5](2018)在《论文化心理结构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从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结构对中国古代雕塑体系的影响和中国当代雕塑在发展过程中文化心理结构的缺失叁个层面逐步深入分析,指出中国当代雕塑在继承传统文化方面的问题,并从中给予中国当代雕塑以启示。(本文来源于《美术大观》期刊2018年04期)

曹芳[6](2018)在《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五四时期,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是在批判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倡导科学和民主的呐喊声中走向马克思主义的。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不批判传统就不能打破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然而,如果没有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五四时期先进的知识分子同样难以走向并接受马克思主义。这种固有的文化心理结构体现在:重现世、重实践、重事实、重功效的实用理性;和而不同、互鉴互学、博采众长的会通精神;既必须以西方为师又否定资本主义的矛盾社会心理。(本文来源于《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期刊2018年01期)

徐彬[7](2017)在《从“被就业”到“被XX”的符号链结构透视其文化心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流行语作为语言资源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但学界的研究往往囿于语言学范畴内,还没有走向更广阔的视野。本文将以《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流行语"被就业"为例,从语言符号学的角度,对"被就业"以及模仿之而产生的"被XX"结构形态进行分析,从而透视其后的文化心态。(本文来源于《课程教育研究》期刊2017年51期)

李建军[8](2017)在《让一块石头燃烧起来——论陈忠实对“文化心理结构”概念的利用及误解》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拨乱反正的时代,也是一个社会气氛宽舒而活跃的时代。一帮大奸巨憝被"粉碎"了,沉重的压迫性的精神幻象也被打破了。人们体验着从未感受过的自由感和解放感,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现代性生活的向往。在严重的文化破坏之后,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显得尤其迫切和强烈。于是,出现了波及全国的"文化热"。新鲜的理论,新鲜的概念,层出不穷,使人应接不暇。"文化心态""文化心理结构""文化心理的深层(本文来源于《南方文坛》期刊2017年05期)

冯亚竹[9](2017)在《论文化心理结构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产品设计甚至是广告的设计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以及内心深处的审美为优先条件,而产品创始人要想创造出符合当今时代潮流的并且被广大消费者接受甚至喜爱的产品,不仅要研究潮流发展的趋向,更要研究消费者心灵深处的幻想与渴望,只有这样,才能设计出能被消费者接受而而不会面临惨遭时代淘汰的产品,本文写作的目的也在于研究设计师如何收集消费者内心深处的渴望,以及如何将消费者内心幻想的元素很好的运用到产品设计中来,通过对以上两个问题的研究来对产品设计师利用消费者心理标准化成有形设计提供个人见解。(本文来源于《明日风尚》期刊2017年11期)

张勇[10](2017)在《文化心理结构、伦理变迁与乡村政治——陈忠实笔下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秘史”》一文中研究指出陈忠实的小说创作,从《白鹿原》所展现的20世纪上半叶的乡村变迁,到21世纪初期几篇短篇小说中所揭示的农村现实,几乎完整记录了整个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秘史"。20世纪中国经历了帝制的崩溃、现代的创生、战争、革命以及此起彼伏的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一个世纪。如何透过这些纷繁复杂的事件和关系去把握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变迁,是极具挑战性的。《白鹿原》这部着作不仅具备了卢卡奇所说的"史诗的本质标(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文摘》期刊2017年03期)

文化心理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新时期至今,我国人文学界以较高频率使用着"文化心理结构"这一李泽厚自创的概念,这一主要建立于意识论范式基础上的概念,却需要从语言论层面予以检审。在表层语义上,它存在着康德与中国、形式与内容、事实与价值等模糊之处,以中国文化心理结构取代文化心理结构自身。在深层语义上,它从"合理性"层面理解"理性"概念,进而对决定文化心理结构进程的理性化起点,作出了和理性概念史相冲突的阐释。在诉求上,它将文化心理结构与国民性等同,因在"个体—社会"框架内确认自身,而在转换性创造方面陷入了某种矛盾。这表明,一种创新性理论概念要实现对知识话语的有效支持,应做到逻辑上前后自洽、接着学理概念史讲、保持诉求与论证话语协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文化心理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1].林水.从文化心理结构看形式主义、官僚主义[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9

[2].刘阳.“文化心理结构”:李泽厚意识论命题的语言论析疑[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8

[3].李泾荷.一场悲壮的“风搅雪”——《白鹿原》黑娃形象文化心理结构分析[J].湖北文理学院学报.2018

[4].王弥笑.浅析叁代青铜器纹饰体系文化心理结构的更迭[J].明日风尚.2018

[5].段非.论文化心理结构对中国雕塑艺术的影响[J].美术大观.2018

[6].曹芳.五四时期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18

[7].徐彬.从“被就业”到“被XX”的符号链结构透视其文化心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7

[8].李建军.让一块石头燃烧起来——论陈忠实对“文化心理结构”概念的利用及误解[J].南方文坛.2017

[9].冯亚竹.论文化心理结构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J].明日风尚.2017

[10].张勇.文化心理结构、伦理变迁与乡村政治——陈忠实笔下20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的“秘史”[J].社会科学文摘.2017

标签:;  ;  ;  

文化心理结构论文-林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