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中州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中州,孝经,序跋,诗史,价值,佛教,钩沉。
中州集论文文献综述
薛瑞兆[1](2019)在《一代诗史的文化意义及其文献价值——《〈中州集校订〉前言》》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人遗山先生元好问辑纂的《中州集》,被誉为诗史,具有突出的史学、文学与文献价值。但是,由于这部金诗总集是遗山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完成的,难免存在诸多得失问题,因而不能将这部"史诗"简单地当作"史实"来读。只有通过深入研究整理,订其谬误,补其遗缺,才能达到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它所代表的一代优秀文化遗产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内江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吕继北[2](2018)在《《中州集》误收张九成《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考辨》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好问《中州集》卷九白贲名下收录了一首古诗《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跋涉经险阻,钻研阅寒温。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仰观及俯察,万象入见(本文来源于《中国典籍与文化》期刊2018年03期)
冯大北,张秀春[3](2017)在《完颜璹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叁教思想——以《中州集》完颜璹诗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金中期尊经术用儒臣、兴庠序敦教化、开女真进士科、设译经所,大大加快了女真汉化的进程。完颜璹被称为"百年以来宗室中第一流人",是女真文人群体中高度汉化的、最杰出的代表性人物。完颜璹主张叁教融合,叁教思想深入其骨髓,成为其思想底色。这不仅是完颜璹基于追求个体精神解脱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体认,是不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的必然产物,也与金中后期的政治生态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黄震云[4](2017)在《元好问《中州集》的法制思维和诗性正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好问《中州集》中的作品,一定程度表现了金代诗人的法治思维和理想。他们对于天罚神断习惯法的认同,对于尊王托圣的治国思想,关于心治的法理传承以及法制人才的培养,都充分体现和反映了金代诗歌的诗性正义,值得我们关注。(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张静[5](2017)在《历代《中州集》序跋及其时代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中州集》序跋不仅体现序作者对中州集诗歌的评价,更好地引导读者阅读了解金诗,促进《中州集》的传播,而且可以反映不同时期的文学观念和学术思想。宋元时期的中州集序体现了士人的大中华文化意识;明代的中州集序跋反映出明人的儒家诗教传统以及史学意识;清人所作的中州集序则折射出清代的政治思想背景以及学术风气。(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李楠[6](2017)在《元好问《中州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州集》是元好问在金朝沦亡后编录的一部诗集,共收金代作家251位,诗歌2062首,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对《中州集》进行了如下探讨:第一章分析《中州集》的编纂、体例及版本,第一节分析《中州集》的编纂背景和过程,《中州集》的成书是在多方面因素合力作用下的结果,首先是金代统治者重视文治,所以金代诗歌数量多、成就显着,其次是元好问的文学底蕴深厚,并且在交游过程中得到大量的文献资料,再次是元好问对本朝文学的自信和国史自任的态度,最后是元好问的中州观。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历经十余年,十分艰辛。第二节阐述《中州集》编排体例的四个特点:集前录御制诗,以十天干为序,内容具有层次性,以传系人、以人系诗。《中州集》的编排体例具有开创性。第叁节概述《中州集》的版本流传情况。第二章至第四章探讨了《中州集》的叁个宝贵价值,分别是展现金诗发展脉络、凸显金诗审美取向和影响后世的文学研究。金诗的发展脉络大致分为宋儒时代、国朝文派、南渡诗坛叁个阶段,在《中州集》中,元好问不仅把握了金诗发展的阶段,还给每个阶段的代表性诗人做了定位,为后世研究金代诗人诗歌提供了有益思路。金文学承续自北宋文学,却与南宋文学走上不同的道路,原因是金人选择了苏轼、陶渊明和唐人为师法对象,因此风格多样。元好问编纂《中州集》影响了后世的文学研究,分别表现在保存了金诗的基本文献、丰富了遗民文化成果以及凸现了北方诗人价值。(本文来源于《聊城大学》期刊2017-04-01)
张静[7](2016)在《《中州集》题识考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好问的《中州集》在元、明、清拥有广大的读者群体,尤其是在清代。历代文人在阅读《中州集》后,采用题记、书跋、诗文、仿效等多种形式,表达对元好问《中州集》的认知和评价,这些认知和评价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史学价值;文化价值;文学价值以及开创编纂体例之功。(本文来源于《阅江学刊》期刊2016年06期)
李春丽,张福勋[8](2016)在《元好问《中州集》作者小传之诗论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元好问《中州集》因诗存人,于其人生平、仕履、交游、性情、佚事、传闻等,共撰就254篇作者小传,厘为10卷。这些小传的重要性,不仅于金代文学史料极具辑存遗佚的不朽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它保存了金代文学批评史尤其是诗歌批评史的最为可靠、最为权威、最为直接的难得资料。这些诗论观点,结合其它零散的见解,可以从整体上把握元氏的诗学观,他既承接传统又大胆创新,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是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本文来源于《忻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梁琦[9](2016)在《《中州集》朱自牧诗歌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学术界目前并没有朱自牧诗歌研究的专着及专题论文问世,只在山西大学韩晓斌的硕士论文《蔡圭及金世宗时期文学研究》中有所提及。作为金代由第一代"借才异代"的文人统治文坛向"正传之宗"蔡圭等人走上文坛之间的过渡性人物,与"借才异代"时的那种内在含蓄、深厚微言迥然不同,朱之才秉持传承了北方地理的文化特质,将金初展露的雄健踔厉文风和北方士人粗放犷达的精神别致结合,他的诗作刚健豪迈,有性情,有才气,诗风在工稳洗练中见苍劲,风骨蕴藏于内,对金元诗歌的发展有一定的贡献。(本文来源于《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期刊2016年05期)
王雨非[10](2015)在《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一文中研究指出北魏鲜卑族作为中国北方存在时间长、建立政权多的一个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做出重大贡献。尤其是孝文帝的改制后,鲜卑族迅速汉化,使很多鲜卑族人有着较好的文化修养,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留下丰富的着述。本文试图通过对原始文献梳理,钩沉出有关中州北魏的诗文,为进一步研究做好文献上的铺垫。本文共分叁部分,一是中州集部文献钩沉导论。这部分简单介绍了文献钩沉的概念及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的背景,北魏中州文献钩沉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北魏中州文献钩沉的研究现状及研究方法。还提到了选题意义及论文写作过程中存在的难点。二是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的结论。这部分主要是说明此次辑佚的创新点和难点。叁是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的内容。这部分将《中原文献钩沉》中所规定的北魏时期中州15位作家进行文献钩沉。《中原文献钩沉》是立足于河南文学作品的一次规模巨大的文献辑佚。而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是其组成部分。本次辑佚又由为以作家生平考、文献着录、和诗文辑佚组成。从中可以较为详细的提供每个作家的信息,为以后的文学研究打下基础。(本文来源于《河南师范大学》期刊2015-04-01)
中州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元好问《中州集》卷九白贲名下收录了一首古诗《客有求观予〈孝经传〉者感而赋诗》:古人文莹理,后人但工文。文工理愈暗,纸札何纷纷。君看六艺学,天葩吐奇芬。诗书分体制,礼乐造乾坤。千歧更万辙,要以一理存。如何臻至理,当从践履论。跋涉经险阻,钻研阅寒温。孝弟作选锋,道德严中军。仰观及俯察,万象入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中州集论文参考文献
[1].薛瑞兆.一代诗史的文化意义及其文献价值——《〈中州集校订〉前言》[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9
[2].吕继北.《中州集》误收张九成《客观余〈孝经传〉感而有作》考辨[J].中国典籍与文化.2018
[3].冯大北,张秀春.完颜璹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叁教思想——以《中州集》完颜璹诗为中心[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4].黄震云.元好问《中州集》的法制思维和诗性正义[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7
[5].张静.历代《中州集》序跋及其时代特征[J].中国文学研究.2017
[6].李楠.元好问《中州集研究》[D].聊城大学.2017
[7].张静.《中州集》题识考论[J].阅江学刊.2016
[8].李春丽,张福勋.元好问《中州集》作者小传之诗论意义[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
[9].梁琦.《中州集》朱自牧诗歌浅析[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6
[10].王雨非.北魏中州集部文献钩沉[D].河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