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rhM-CSF对化疗小鼠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陈阳[1](2019)在《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和细胞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流控芯片(microfluidic chip)又称芯片实验室,是一种在微小空间中操控微流体运动的技术,将化学、生物等领域涉及的样品制备、反应、分离、检测等功能单元集成到一块微小的芯片上,将传统实验室缩小成一块微流控芯片。该技术以纳米至微米尺度的流体为研究对象,具有高通量、高灵敏、微型化、功能集成化程度高、节约时间和试剂等独特优势。液滴微流控芯片作为微流控芯片的一个重要分支,以液滴作为微反应器,单次实验可以包裹生成多至千万个液滴,易于实现高通量筛选。由于液滴的尺寸与细胞大小近似,近年来该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微生物的研究包括,细菌,酵母和蓝藻等,该技术可以用来进行病原体的识别和检测等。目前,聚二甲基硅氧烷是实验室内微流控芯片研究最常用的芯片材料,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适用于培养细胞,之后将细胞代谢物进行固相萃取前处理并进行质谱分析,在药物研发及疾病机制探究方面已取得一些进展。本研究采用微流控芯片技术在药物筛选和质谱联用分析研究细胞代谢物变化两方面进行了以下研究。1、本研究建立了用于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的浓度梯度生成液滴微流控芯片平台,通过染料苋菜红和荧光素钠在芯片上的分布考察浓度梯度生成情况。并通过液相色谱法对芯片内待测药物氟康唑的浓度梯度形成进行定量分析,进一步比较不同流速条件对浓度梯度形成的影响,最终确定两水相流速1:1的比例用于后续药物筛选研究。以阿尔玛蓝为细胞活力指示剂,通过该平台进行两性霉素B的药敏实验,一次实验可以获得两性霉素B的MIC范围是0.5-1.8μg/ml,与CLSI建议的白念珠菌敏感株对两性霉素B的MIC≤1μg/ml相一致,表明该平台可以通过一次实验可以快速筛选得到抗菌药物的MIC值范围。此外,又分别测试了氟康唑和特比萘芬等药物,其中,氟康唑等药物的MIC值范围与标准一致,而该批次白念珠菌对特比萘芬呈现耐药,与96孔板法对照验证结果一致。表明该方法还可以用于耐药菌株的快速筛选。2、基于微流控芯片质谱联用平台开展了细胞代谢产物变化的研究,以hBMEC作为研究对象,采用Aβ1-42刺激该细胞制备AD模型,分别将正常组、AD模型组、给药丹参总提物预保护组和给药石杉碱甲预保护组细胞培养于芯片通道内,通过液质联用分析监测各组间代谢产物变化情况。结果发现在96种监测的代谢产物中,正常组与模型组存在显着性差异的有12种,以氨基酸为主,经过通路分析发现分别涉及氨基酸代谢及生物合成的通路,其中相关程度最高的是与转运RNA生物合成相关的通路,与文献报道一致。同时经过对比发现给药丹参总提物组细胞在以上12种变化的化合物中有6种呈现回调趋势,部分体现出药物对细胞的保护作用及对细胞代谢行为产生的影响。由于微流控芯片内血管细胞的生存环境更接近于体内的血液流动状态,因此该芯片质谱联用的在线检测分析方法可以更好的模拟细胞于机体内的生存状态,从而在AD的发病机制及中药保护作用机制方面的研究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谭健[2](2017)在《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肠组织超微结构及IL-1β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本实验建立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模型,应用灰树花多糖干预,观察感染前后小鼠一般状态、体重及小肠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探讨灰树花多糖对脾虚模型小鼠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的粪便载菌量及小肠组织中IL-1β表达水平的影响。针对脾虚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的问题,应用传统中药提取物灰树花多糖治疗,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材料与方法:本实验应用SPF级昆明小鼠,按随机数字表将小鼠分5个组,即正常对照组(A组),脾虚模型组(B组),脾虚+白念组(C组),脾虚+白念+氟康唑组(D组),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E组)。购入小鼠正常饲养一周后,根据目前公认的方法制备小鼠脾虚模型。除正常对照组A组以外,其余各组均采用游泳、喂食甘蓝和灌胃猪油等复合因素制备脾虚小鼠模型。单日游泳,使其游至耐力极限,之后禁食颗粒饲料,喂食甘蓝,自由饮水;双日造模各组均经口灌胃猪油,0.2m L/10g体重,喂食颗粒饲料,自由饮水,连续造模14天。实验的第15天,除A、B组之外,其余各组均经口灌胃制备好的2×108CFU/m L的白色念珠菌菌悬液,0.2m L/10g体重;A、B组则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实验的第16天,D组小鼠经口灌胃氟康唑溶液0.2m L/10g体重,E组小鼠则经口灌胃灰树花多糖溶液0.2m L/10g体重,每日一次,连续一周,观察各组小鼠的一般状态的变化。在实验的第15天和第22天,分别称取并记录各组小鼠体重;收集各组小鼠粪便,进行白色念珠菌菌数的测定;取各组小鼠肠组织,进行透射电镜扫描,观察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各组小鼠肠组织中IL-1β的含量。结果:1.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一般状态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实验的第15天,其余各组脾虚模型小鼠均表现出食少纳呆、毛色枯槁、体重降低、便溏等症状,说明脾虚小鼠造模成功。实验药物干预后一周(即实验的第22天),脾虚+白念组小鼠食量明显减少,体重明显下降,喜蜷聚堆儿,四肢软弱无力甚至出现走路摇晃等表现。与脾虚+白念组比较,脾虚+白念+氟康唑组、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小鼠,在药物干预后一般状态均有所改善,出现食量有所增多、体重开始上升,粪便稀溏症状也有所好转。2.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粪便载菌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小鼠粪便白色念珠菌数量略有增多,但无统计学意义;与脾虚模型组比较,脾虚小鼠感染白色念珠菌后粪便中白色念珠菌的数量显着增多(P<0.01);与脾虚+白念组比较,脾虚+白念+氟康唑组、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白色念珠菌数量均显着减少(P<0.01);与脾虚+白念+氟康唑组比较,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小鼠粪便中白色念珠菌的数量无明显差异。3.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体重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平均体重均明显降低(P<0.01);与脾虚模型组比较,脾虚+白念组小鼠平均体重显着降低(P<0.01);与脾虚+白念组比较,脾虚+白念+氟康唑组、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小鼠平均体重均明显增加(P<0.01);与脾虚+白念+氟康唑组比较,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小鼠平均体重无明显差异。4.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脾虚模型组小鼠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微绒毛稍短,但排列整齐,胞质内细胞器稍减少;而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后,小鼠小肠绒毛长短稀疏、排列整齐杂乱,细胞质内细胞器的数量及结构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呈空泡样的改变;与脾虚+白念组比较,脾虚+白念+氟康唑组、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小鼠在给药物干预的第7天,小鼠小肠绒毛等结构均有所恢复,排列较整齐,胞质内细胞器结构与丰富程度也有所改善,偶见空泡样改变。5.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肠组织中IL-1β含量的影响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小鼠肠组织中IL-1β的含量均有所升高(P<0.05或P<0.01);与脾虚模型组比较,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后小鼠小肠组织中IL-1β的含量明显升高(P<0.01);与脾虚+白念组比较,脾虚+白念+氟康唑组、脾虚+白念+灰树花多糖组小鼠小肠组织中IL-1β的含量在治疗一周后均显着降低(P<0.01);与脾虚+白念+氟康唑组比较,脾虚+白色念珠菌+灰树花组小鼠肠组织中IL-1β含量用药物干预一周后无显着差异。结论:1.灰树花多糖可改善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的一般状态,增加脾虚感染白色念珠菌小鼠体重,显着降低粪便载菌量。2.灰树花多糖可减轻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小肠黏膜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3.灰树花多糖可降低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小肠组织中细胞因子IL-1β的含量。
杜娟[3](2016)在《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Backusella circina var.circina)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巴克斯霉属(Backusella)属于真菌门,接合菌亚门,接合菌纲,毛霉目,广泛分布于土壤、粪便及腐烂的动植物尸体上。一般为条件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侵入,引起人体浅部或深部真菌病。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是巴克斯霉属其中的一个变种,目前国内外尚无该菌引起人体感染的相关报道。本研究所用菌株是2009年从我院1例白血病患者的面部皮损中分离而来,最终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郑儒永院士鉴定为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Backusella circina var.circina)(已测出基因序列)。本实验一方面通过对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进一步的形态学观察,为实验室鉴定该菌提供依据;另一方面通过动物实验检测其是否可以引起系统性感染,并观察不同免疫状态和接种途径小鼠的一般状况及死亡情况,同时通过对小鼠进行解剖、组织真菌逆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方法观察各脏器的感染情况,进一步了解此菌的致病力、脏器播散情况及组织病理学特点,为临床上诊断和治疗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菌落形态学观察1.1菌落大体形态学观察:常温下复苏保存菌株,3天后转种于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平皿上,分别于27℃和37℃的温箱内培养,每天观察并记录菌落生长情况。1.2小培养(方块法):挑取菌落点种于SDA小培养基上,分别置于27℃和37℃的温箱内,每天观察菌丝生长及孢子产生的情况。1.3光镜观察:每天挑取两个温度下的菌落置于载玻片上,滴加酚棉兰溶液,加盖盖玻片,光镜下观察。2动物致病性试验2.1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系统性感染动物模型的制作:常温下复苏保存菌株,转种于SDA培养基上,置于27℃温箱培养3天。挑取菌株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通过皮下、腹腔两种途径分别接种至免疫状态不同的小鼠。2.2小鼠活动情况及死亡率的观察:观察并记录各组小鼠感染后的一般状况以及4周内的自然死亡日期和数量。2.3内脏的大体形态观察:随机抽取不同感染阶段的小鼠处死解剖,分离出心、肝、脾、肺、肾各脏器,并观察有无肿大或萎缩、有无颜色变化等大体形态改变。2.4组织真菌逆培养:将小鼠各脏器在无菌条件下研磨至匀浆状,3点接种至SDA试管培养基斜面上,每个脏器移种2管,27℃下培养3天,观察生长菌落的大体形态及制成湿片后的光镜下形态。2.5组织病理学检查:将脏器用10℅福尔马林浸泡固定,依次经过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展片,分别经过HE染色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各脏器有无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 SDA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菌落在SDA培养基上27℃下较37℃生长快,第1天、3天、7天直径比较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 SDA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接种8h后开始有菌落生长,形态大体为白色羊毛状。27℃下菌落生长速度快,气生菌丝稀疏、蓬松,向上生长趋势较为明显。37℃下菌落生长较慢,且菌落边缘不整齐。两种温度下培养基背面均呈白色,未见明显颜色变化。3光镜下形态:可见大量粗大、透明、多核、无分隔的菌丝,直径粗细不均匀,分枝比较明显,部分有侧生菌丝。菌丝顶端可见膨大的球形孢子囊,破裂后可释放出大量具有荧光、壁薄、圆形或椭圆形的孢子,破裂的孢子囊偶见囊领状结构。4小鼠感染后一般状况:不同免疫状态皮下组小鼠活动及进食量无明显改变,免疫抑制组较免疫正常组出现的接种部位局部损害严重,但均可自愈。腹腔接种组小鼠活动量及进食量减少,毛发倒逆无光,逐渐消瘦,有自然死亡情况,免疫抑制组的一般状况更差。5小鼠感染后自然死亡情况:免疫抑制腹腔组接种后第2天小鼠出现死亡,第5天达到死亡高峰,1周死亡率为56.7%,2周死亡率达96.7%;免疫正常腹腔组接种后第2天开始死亡,第910天达到死亡高峰,1周死亡率30%,2周死亡率80%,2周后无自然死亡。两组生存天数差异有显着性(P<0.05),免疫正常腹腔组较免疫抑制腹腔组的生存天数长。不同免疫状态皮下组均无自然死亡。6各脏器的大体改变:腹腔组自然死亡小鼠心肺充血、水肿,肝脾普遍可见不同程度肿大,呈紫红色,肾脏偶见呈紫红色充血水肿,部分小鼠肝﹑脾和肺表面可见针尖至粟粒大小白色化脓感染灶。皮下组各脏器未见明显大体改变。7组织真菌逆培养:皮下组中,免疫抑制小鼠皮肤组织生长出与接种菌株形态相同的菌落,免疫正常小鼠皮肤组织未见菌落生长,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内脏组织逆培养均为阴性。腹腔组部分脏器逆培养有菌落生长,其菌落大体及镜下形态均与接种的菌株相同,免疫抑制和免疫正常两组真菌逆培养阳性率有显着性差异(P<0.05),免疫抑制小鼠脾脏、肺脏、肝脏阳性率明显高于心脏、肾脏(P<0.005)。8组织病理学变化:不同免疫状态皮下组小鼠的各内脏均无明显病理学变化。不同免疫状态的腹腔注射组,HE染色可见血栓形成和邻近组织变性、坏死,有大量炎细胞浸润,少量巨噬细胞增生。两种染色均可见坏死组织、血管内有大量紫红色的菌丝及孢子。结论:1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只有一种菌落形态,在最适合其生长的SDA培养基上27℃下较37℃生长良好。2通过腹腔注射途径可以成功建立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系统性感染小鼠模型;皮下注射接种不能导致小鼠系统性感染。3该菌属于条件致病菌,机体免疫力低下时更易引起感染,且感染也更加严重。但较大菌量也可导致正常免疫小鼠系统性感染,说明该菌致病力及侵袭性强。4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引起的特征性组织病理学改变为极易侵犯血管导致血栓形成和组织坏死,伴有各种炎细胞浸润。5无论何种免疫状态,肝、脾、肺均为该菌最易感染的器官;而心、肾较不易感染。
任强强,万力,巨英超,林元珠[4](2011)在《裂褶菌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构建小鼠裂褶菌系统性感染的动物模型并探讨裂褶菌的致病性。方法:将裂褶菌接种于不同免疫状态的清洁级昆明小鼠皮下、腹腔及静脉。观察不同免疫状态、不同接种途径小鼠28 d内的死亡率,对分期处死的小鼠进行解剖、组织逆培养、组织病理学等检查,通过组织菌载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心、肝、脾、肺和肾等主要脏器的感染程度。结果:免疫抑制静脉组与免疫抑制腹腔组小鼠的平均存活天数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均无自然死亡。无论免疫正常还是免疫抑制状态下,腹腔注射组肝脏感染程度较其他脏器重;静脉注射组肝脏、脾脏感染程度较重。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可见组织细胞变性坏死;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可见炎症组织中有紫红色分枝菌丝。结论:免疫抑制状态小鼠更易引起裂褶菌感染,感染的程度也更重。当进入体内的菌量较多时也可引起免疫正常的小鼠系统性感染,说明裂褶菌的致病力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吴建华[5](2011)在《抗真菌研究的新领域——药物增效剂》文中认为随着真菌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抗真菌药物使用频率和剂量增加,致病真菌的耐药问题逐渐突出。合成开发新一代结构的抗真菌药是目前药物研究的热点,但如何提高现有抗真菌药物的抗菌作用,也是抗真菌研究的另一个热点领域。现结合国内外最新文献,全面阐述抗真菌增效剂的研究成果,展示目前抗真菌研究的新思路。
张金芳[6](2011)在《普通裂褶菌形态学观察及小鼠体内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普通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多在春至秋季节生长,属于木腐生菌,野生于阔叶树及针叶树的枯枝倒木上,有的也发生在枯死的禾本科植物、竹类或野草上。在对人类致病方面,临床以吸入其孢子引起过敏反应比较常见,近年来临床上由普通裂褶菌感染引起人类和犬齿动物-狗深部组织真菌病的病例报道日渐增多,自1950年Kligman首次报道普通裂褶菌感染人类引起甲真菌病,60年来有关该菌感染引起体表或深部组织真菌病的病例报道近50例。普通裂褶菌作为一种潜在的条件致病菌日益受到临床及实验室的重视。本研究所用菌株分离自1例心脏搭桥术后患变应性支气管肺真菌病(ABPM)的患者的痰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Schizophyllum commune。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对普通裂褶菌形态学观察,为临床上诊断普通裂褶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另一方面,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建立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小鼠模型,应用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三种常用抗真菌药物治疗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小鼠,通过对实验小鼠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存率以及小鼠内脏(心、肝、脾、肺、肾)组织的真菌逆培养阳性率和肝脏组织载菌量的检测来评价它们在小鼠体内抗普通裂褶菌活性,为临床上治疗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1形态学观察1.1菌落大体形态学观察将我科保存菌株常温复苏3天,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上,置于27℃和37℃恒温箱交替光照环境下培养4周,观察菌落生长情况。1.2小培养﹙方块法﹚将普通裂褶菌点种于含氯霉素的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的小培养上,27℃和37℃恒温箱培养2周,观察菌丝生长情况。1.3光镜观察取其菌丝标本置于载玻片上,10%KOH溶液溶解后,盖上盖玻片,光镜下观察菌丝形态。2小鼠体内药敏试验2.1系统性普通裂褶菌感染动物模型的制作将我科保存菌株复苏,转种于SDA培养基上37℃培养7天。用无菌生理盐水制备成菌悬液,接种于小鼠体内使其感染,解剖小鼠分离出恢复毒力的菌株。分离出的菌株用无菌生理盐水制成菌悬液,通过腹腔注射途径接种于应用环磷酰胺免疫抑制的小鼠。2.2给药方法接种后第二天开始给药,氟康唑、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的给药剂量分别为:52mg/Kg、26mg/Kg和32.5mg/Kg,腹腔注射,1天1次,连续5天。2.3生存观察连续观察各组小鼠感染该菌后21天内的自然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日期和死亡只数。2.4组织真菌逆培养无菌条件下将各脏器用组织研磨器研碎后挑取少许分别接种于含氯霉素的沙堡氏琼脂平皿培养基中,37℃恒温箱培养,统计各组小鼠内脏逆培养阳性数。培养阳性的菌落分别移种至平皿培养基及小培养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以及菌丝的形态。2.5肝脏真菌载菌量测定无菌条件下取各组死亡小鼠的肝脏,匀浆后进行组织的真菌平皿培养,计算肝脏的真菌载菌量。结果:1大体菌落观察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上37℃培养2-3天菌落开始生长,1周后菌落直径约7cm,菌落中央形成同心状环纹区,菌丝白色,棉毛至羊毛状,浓密厚重,堆积高出于培养基表面,菌落表面出现微黄色液滴渗出物,培养基背面初为白色,其后变为淡黄色。释放出一种类似沼气的难闻的气味,在光照与黑暗交替的环境下,27℃和37℃恒温箱培养4周未见担子果形成。2光镜下观察可见发达的分支分隔菌丝,菌丝直径差别较大,在分隔处可见闭锁联合。在菌丝表面上常常发现侧生钉状突起,未见担子及担孢子形成。3小鼠感染后生存状况小鼠接种菌悬液后,进食明显减少,并逐渐消瘦,活动减少,精神差,给予药物治疗后,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组小鼠进食增加,精神状况改善,而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特比萘芬组小鼠未见明显变化。4感染后死亡情况接种后第3天开始出现自然死亡,生理盐水对照组第6天达死亡高峰,第15天止,死亡22只;氟康唑组第7天达死亡高峰,第11天止,死亡9只;伊曲康唑组第7天达死亡高峰,第10天止,死亡8只;特比萘芬组第6-7天为死亡高峰,第14天小鼠不再死亡,死亡20只,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21天观察期内生存率和中位生存天数有着显着性差异(P<0.05)。5脏器的大体改变各组实验小鼠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变化,部分小鼠脏器表面可见白色化脓性病灶,以肝脏多见。6脏器组织病理HE染色可见大量炎细胞浸润形成的化脓性肉芽肿病变,PAS染色除肾脏外,均可在组织中看到紫红色的分支菌丝。7组织真菌逆培养部分小鼠内脏组织培养3天后可见白色菌落生长,其菌落形态及镜下结构与实验菌株一致。肝、脾逆培养阳性率: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组较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特比萘芬组低,有显着性差异,氟康唑组和伊曲康唑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特比萘芬组之间无显着性差异。肺脏逆培养阳性率:氟康唑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和特比萘芬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各组小鼠心、肾逆培养阳性率较低,无显着性差异。8肝脏组织载菌量氟康唑组、伊曲康唑组、特比萘芬组肝脏组织载菌量较生理盐水对照组明显减少,氟康唑组与伊曲康唑组、特比萘芬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之间肝脏组织载菌量无显着变化,氟康唑组与特比萘芬组、伊曲康唑组与特比萘芬组之间肝脏组织载菌有显着差异。结论:1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在小鼠体内均有较好的抗普通裂褶菌活性,显着提高了肝、脾组织的真菌清除率,降低了肝脏组织载菌量,延长了小鼠生存时间,提高了小鼠的生存率,而特比萘芬效果较差。2氟康唑和伊曲康唑在对小鼠生存率、生存时间、组织真菌清除率、肝脏组织载菌量方面的影响无显着性差异。
张丁[7](2010)在《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毛癣菌属活性增效作用实验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体内外汉防已甲素(tetrandrine, TET)对益康唑(econazole, ECZ)抗毛癣菌属(Trichophyton)活性的增效作用,为治疗毛癣菌属所致感染提供实验依据,为临床治疗浅部真菌感染提供新思路。方法参照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 CLSI)推荐的M38-A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方法,测定TET对15株红色毛癣菌临床株的最大非细胞毒性剂量,以此为其联合ECZ的剂量。测定ECZ单独及联合TET时对15株红色毛癣菌临床株的MIC值,以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1株须癣毛癣菌标准株构建豚鼠皮肤癣菌病模型,将造模成功的50只豚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5组,分别涂用1%ECZ+1%TET(ECZ+TET组)、1%ECZ(ECZ组)、1%TET(TET组)和霜剂基质(基质组)每天1次,连续7天;空白对照组不涂用任何外用药物。从皮损表现(皮损评分)、病原学(毛根侵犯试验、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皮损直接接种法)、病理学三方面观察TET对ECZ抗须癣毛癣菌的增效活性。皮损评分采用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毛根侵犯实验和皮损直接接种的培养阳性率采用行×列表资料的χ2检验;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的培养阳性数采用完全随机设计方差分析。结果TET对红色毛癣菌的最大非毒性剂量是40ug/mL。ECZ单独及联合TET(40ug/mL)时,15株红色毛癣菌的MIC范围分别为0.250-2ug/mL和0.0313-0.0625 ug/mL,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46,P=0.006)。豚鼠皮肤癣菌病模型在分别涂用1%ECZ+1%TET霜、1%ECZ霜、1%TET霜、霜剂基质的第2天起,ECZ+TET组和ECZ组的皮损评分逐渐下降,TET组、基质组和空白对照组的皮损评分逐渐上升,5组间皮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042,P=0.000)。ECZ+TET组皮损评分于用药后第10天降至2.8分;ECZ组皮损评分总体下降趋势小于ECZ+TET组,用药后第10天的皮损评分为4.2分。两组皮损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与其它4组相比,ECZ+TET组皮损毛根侵犯试验、皮损直接接种法的培养阳性率明显降低(P=0.000和P=0.000);菌落形成单位计数法的培养阳性数明显减少(P=0.000)。病理组织中真菌菌丝和孢子、炎症反应和组织破坏程度明显减轻。结论1.汉防己甲素在体外对益康唑抗红色毛癣菌活性有增效作用。2.汉防己甲素在须癣毛癣菌所致豚鼠皮肤癣菌病模型中能增加益康唑抗须癣毛癣菌活性。
王丽[8](2010)在《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文中认为目的:进行半夏肝毒性的“量-时-毒”关系研究与评价,探讨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的影响,为锁定毒性物质基础和今后建立相关安全质量标准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酸碱滴定法、酸性染料比色法和HPLC对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进行测定,运用经典急性毒性实验方法研究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毒性大小影响;同时采用小鼠单次灌胃给药方法,进行半夏常用水提组分和毒性富集物的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检查药后血清ALT、AST等肝功能指标,计算肝体比值,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肝组织形态变化。结果:药材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中药固有因素对半夏毒性大小和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均有影响,并且通过探讨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间相关性,初步锁定半夏总生物碱为半夏毒性作用部位。小鼠单次灌胃62.5g·kg-1半夏水提组分、1.63g·kg-1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可产生不同程度肝损伤,两者的血清ALT、AST值高峰分别出现在药后4h、2h,持续时间分别至药后8h、48h;半夏水提组分在53.1-62.5g·kg-1剂量、半夏总生物碱富集物在0.67 g·kg-1~1.63 g·kg-1剂量均可使血清ALT、AST值显着升高,对肝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损伤,且呈现一定的“量—毒”关系。结论:通过系统探讨半夏混淆品、产地、炮制、提取工艺和配伍等因素对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初步锁定总生物碱部位是半夏毒性作用物质基础;小鼠单次灌胃半夏水提组分和总生物碱富集物一定剂量,均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显示明显的“量-时-毒”关系。本研究为确定半夏毒性成分,阐明毒性作用靶点、作用机制提供实验依据,同时为减少半夏临床不良反应,优化生产工艺,控制生产质量提供中药毒理学依据,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应用半夏奠定基础。
任强强[9](2010)在《裂褶菌培养基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试验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属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裂褶菌科,裂褶菌属,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该菌多寄生于腐木上,是林木常见的致病真菌。在对人类致病性方面,临床上以吸入其孢子引起过敏反应较为常见,而由该菌引起人体深部组织感染病例罕见,但近年来国外有关该菌引起人体深部组织感染的报道逐渐增多。本研究所用菌株分离自我科会诊病人的痰液,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鉴定为Schizophyllum commune。本研究一方面通过对裂褶菌在五种不同培养基上的形态学特征进行观察,寻找更适合其生长的培养基,为临床上诊断裂褶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另一方面,采用动物实验的方法,将裂褶菌悬液分别经皮下、腹腔及静脉途径接种于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体内,观察小鼠28天内的死亡率,并通过组织真菌逆培养、组织载菌量测定及组织病理学等检查,比较不同免疫状态下小鼠心﹑肝﹑脾﹑肺和肾等主要脏器的感染程度,为进一步了解此菌的致病力及其引起的组织病理学改变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1 DNA序列分析提取分离菌DNA,PCR扩增其26SrDNA近5’端D1/D2区域,在DNA自动测序仪上进行直接双向测序确定碱基位点,通过GenBank/EMBL/DDBJ核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同源序列检索,通过系统树显示其亲缘关系。2菌落形态学观察2.1五种平皿培养基上菌落大体形态学观察将我科保存菌株常温复苏3天,分别接种于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麦芽浸膏琼脂﹙ME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玉米粉琼脂﹙CMA﹚和察氏琼脂﹙CZA﹚上,分别置于27℃和37℃恒温箱培养2周,观察菌落生长情况﹑测量菌落直径并绘制生长曲线。2.2小培养﹙方块法﹚将裂褶菌分别点种于以上五种培养基的小培养上,27℃和37℃恒温箱培养2周,观察菌丝生长﹑产孢情况。2.3光镜观察取五种培养基生长良好的菌落标本置于载玻片上,经乳酸酚棉兰染色,光镜下观察。2.4扫描电镜观察取SDA培养基两个温度下培养7天的菌落标本,置于4%的戊二醛中固定,常规制片后在扫描电镜下观察。3生理学实验3.1尿素酶试验将菌落接种于尿素琼脂培养基上,室温培养1周,观察培养基变色情况。3.2放线菌酮抑制试验将菌落分别接种于含有放线菌酮和不含放线菌酮的沙堡琼脂培养基上,27℃和37℃恒温箱培养2周,观察菌落生长情况。4动物的致病性试验4.1裂褶菌系统感染动物模型的制作将保存菌株复苏,转种于SDA培养基上37℃培养7天。用无菌生理盐水制备成菌悬液,通过皮下、腹腔、静脉三种途径接种至不同免疫状态的小鼠。4.2死亡率观察连续观察各组小鼠感染该菌后28天内的自然死亡情况,记录死亡日期和死亡只数。4.3感染内脏大体观察将不同感染时间的小鼠分批处死进行解剖,分别取出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观察各脏器是否肿大或萎缩、有无颜色改变等大体形态改变。4.4组织真菌逆培养无菌条件下将各脏器用组织研磨器研碎后挑取少许分别接种于含沙堡氏琼脂培养基的试管中,37℃恒温箱培养一周,统计各组小鼠内脏逆培养阳性数。培养阳性的菌落分别移种至平皿培养基及小培养的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其菌落形态以及菌丝和孢子的形态。4.5脏器真菌载菌量测定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匀浆后分别进行组织的真菌平皿培养,计算各脏器的真菌载菌量。4.6组织病理学检查切取接种菌悬液小鼠的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等脏器,用10%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常规脱水、透明、包埋、切片,进行HE和PAS染色,光镜下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1 DNA序列分析结果基于26SrDNA D1/D2区序列和Neighbor-Joining分析绘制的系统树,示该菌株与Schizophyllum commune具有的100℅同源性。2五种培养基菌株的大体形态学观察五种培养基上均有菌落生长,菌落均为蓬松的白色羊毛状。菌落在沙堡氏琼脂培养基﹙SDA﹚﹑麦芽浸膏琼脂培养基(MEA)﹑马铃薯琼脂培养基﹙PDA﹚上第1周生长速度较快;在察氏培养基(CDA)﹑玉米琼脂培养基﹙CMA﹚上生长速度略慢。3五种培养基上菌落直径裂褶菌在五种培养基上第1周生长较快,生长速度与时间呈正比。同一温度菌落生长第7天和第14天时,不同培养基菌落直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 >0.05);同一种培养基在37℃菌落直径均较27℃大,有显着性差异(P <0.05)。4光镜下观察可见发达的分枝分隔菌丝,菌丝直径差别较大,在分隔处可见闭锁联合。在菌丝表面上常常发现侧生钉状突起。SDA培养基上可见类水母状变异体;担孢子呈长圆型。5扫描电镜观察可见发达的分枝分隔菌丝,在分隔处产生闭锁联合。在菌丝表面上可见较多短且弯曲的侧生的钉状突起及泪滴状或球形分泌,未见孢子。6生理学实验尿素酶试验阳性;放线菌酮耐受试验阴性。7小鼠感染后生存状况免疫正常小鼠接种裂褶菌后,其生活习性无明显改变。皮下接种组小鼠背部接种部位出现一结节。免疫抑制腹腔组及免疫抑制静脉组小鼠的进食量明显减少,并逐渐消瘦。8小鼠感染后的死亡情况免疫抑制静脉组在接种后第4达到死亡高峰,至16天止,死亡率高到85℅;免疫抑制腹腔组在接种该菌后3天开始出现死亡,第6天达到高峰,至12天止,死亡率为35℅;其余各组均无自然死亡。免疫抑制静脉组及免疫抑制腹腔组小鼠的死亡率及平均存活天数有显着性差异(P <0.05)。9脏器的大体改变部分免疫抑制腹腔组和静脉组小鼠脏器表面可见白色化脓性病灶,其中以肝脏表面脓灶为多见。其它各组小鼠各脏器无明显大体改变。10组织真菌逆培养小鼠内脏组织培养3天后见部分脏器有菌落生长,其菌落形态及镜下形态均与接种的菌株相同。11脏器真菌载菌量无论免疫正常还是免疫抑制状态下,腹腔注射组肝脏和脾脏感染程度较重,与肺脏﹑心脏和肾脏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静脉注射组肝脏感染程度最为严重,与其它脏器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12肝脏真菌载菌量免疫抑制静脉组肝脏感染程度最为严重,与免疫抑制腹腔组、免疫正常静脉组和腹腔组相比较,有显着性差异(P<0.05);免疫抑制腹腔组、免疫正常静脉组和腹腔组相比较,肝脏感染程度无显着性差异(P>0.05)。13组织病理学检查HE染色早期为急性炎细胞浸润,可见组织细胞变性坏死;后期可见组织细胞及多核细胞反应性增生及纤维组织增生。PAS染色可见炎症组织中紫红色分支菌丝。结论:1裂褶菌只有丝状型一种菌落形态,在沙堡琼脂培养基﹙SDA﹚上生长状态较好,并且在37℃生长较27℃良好。裂褶菌尿素酶试验阳性;放线菌酮可抑制该菌生长。2通过腹腔和静脉注射途径可以成功建立裂褶菌系统性感染小鼠模型。皮下注射接种则未见致系统性感染。3裂褶菌引起的主要脏器的组织病理学改变为真菌感染的急慢性炎症,即非特异性炎症改变。免疫抑制状态小鼠更易引起感染,感染的程度也更重,说明裂褶菌一种条件致病性真菌,其致病力与机体免疫状态密切相关。4无论何种免疫状态,肝脏为裂褶菌最易感染的器官;肾脏为较不易感染的器官。
韩铁锁[10](2009)在《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根据中药药理学和兽医药理学理论,对TMP与中药联用抗菌增效作用的量效关系及其联用对机体免疫机能的影响进行研究,从而为TMP与中药抗菌复方制剂的研制提供科学依据,为TMP与中药联用预防和治疗畜禽疾病奠定理论基础。本试验采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TMP与单味中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选择黄芩、秦皮、白头翁和苦参4味中药,依据其MIC值设定高剂量、中剂量、低剂量3种水平,按L9(34)正交设计9个组方,然后对各组方的体外抗菌活性进行测定,将最优组合确定为中药复方;采用倾注平板计数法测定TMP与中药联用作用于三种细菌1h、2h、4h和8h后的细菌数,并计算杀菌率,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杀菌率进行拟合,计算TMP的最优添加剂量;在此基础上组成中药复方合剂,再进行中药复方合剂的体内抗菌作用的研究,最后采用脏器系数测定法、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法、比浊法以及MTT比色法分别对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血清溶菌酶活性、血清溶血素水平、淋巴细胞增殖能力和血液学指标进行测定,检测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黄连、连翘、黄芩等14味中药均有抗菌活性,其中黄连的抗菌活性最强,MIC值依次为0.016、0.016和0.031g·mL-1;连翘次之,MIC值均为0.031g·mL-1。确定了组方6为中药复方(黄芩、秦皮、苦参和白头翁的配伍比例是1∶4∶2∶1 ),其对三种病原菌的MIC值均为0.125g·mL-1。计算出TMP的最优添加剂量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的不同依次是:黄连为58.3、55.8、28.5mg·g-1;金银花为3.86、1.98、3.95mg·g-1;苦参为3.62、2.12、2.20mg·g-1;连翘为7.1、7.3、7.1mg·g-1;蒲公英为4.0、1.8、2.0mg·g-1;秦皮为7.62、4.62、3.98mg·g-1;白头翁为4.01、1.85、2.10mg·g-1;黄芩为27.25、13.81、7.14mg·g-1;中药复方为1.94、1.94、1.98mg·g-1。在体内抗菌预防和治疗试验中,中药复方合剂高剂量对90%以上的感染小鼠有预防作用,能使小鼠死亡率降至20%以下。中药复方合剂的中剂量和高剂量可明显增加小鼠免疫器官指数、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和血清溶菌酶含量(P<0.05)、显着提高正常小鼠红细胞总数、白细胞总数和血红蛋白含量(P<0.05),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可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和淋巴细胞增殖能力(P<0.05),增强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等特异性免疫功能。
二、rhM-CSF对化疗小鼠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rhM-CSF对化疗小鼠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和细胞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一、课题背景介绍 |
二、本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第二章 液滴微流控芯片的设计、制作与优化 |
一、引言 |
二、仪器和试剂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与讨论 |
五、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液滴微流控芯片的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研究 |
一、引言 |
二、仪器和试剂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和讨论 |
五、小结 |
第四章 微流控芯片-液质联用分析丹参总提物对阿尔茨海默症细胞模型的药效作用及代谢影响 |
一、引言 |
二、仪器和试剂 |
三、实验方法 |
四、结果与讨论 |
五、小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微流控芯片技术与药物筛选研究 |
(一)微流控芯片技术简介 |
(二)液滴的生成与操控 |
(三)微流控芯片检测方法 |
(四)应用 |
(五)总结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工作情况 |
致谢 |
(2)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肠组织超微结构及IL-1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3)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Backusella circina var.circina)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深部真菌感染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抗真菌研究的新领域——药物增效剂(论文提纲范文)
1 什么是药物增效剂? |
2 国外研究抗真菌药物增效剂的研究现状 |
3 国内研究抗真菌药物增效剂的研究现状 |
4 结束语 |
(6)普通裂褶菌形态学观察及小鼠体内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普通裂褶菌感染的临床及实验室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毛癣菌属活性增效作用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真菌感染流行病学 |
2 唑类药物耐药现状 |
3 真菌耐药机制研究进展 |
4 针对唑类药物耐药所采取的手段 |
5 汉防己甲素概况及其作为增效剂的研究进展 |
6 本研究的内容、创新性及意义 |
第一部分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红色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第二部分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豚鼠体内实验研究 |
1 材料 |
2 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汉防己甲素安全性讨论 |
2 接种菌液的制备对于将CLSI M38-A方案应用于红色毛癣菌的意义 |
3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红色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体外实验的结果讨论 |
4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的体内实验用药时间的选择 |
5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的体内实验疗效评价方法 |
6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须癣毛癣菌活性增效作用体内实验的结果讨论 |
7. 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毛癣菌属活性增效作用的可能机制 |
结论 |
缩略词列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文献研究综述 |
1 历代古籍对半夏毒性的记载 |
2 半夏毒性的现代研究 |
2.1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化学成分研究 |
2.2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炮制减毒研究 |
2.3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配伍减毒研究 |
2.4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毒理学研究 |
2.5 与半夏毒性相关的临床不良反应报道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半夏毒性相关物质基础含量测定方法学研究 |
1 实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总有机酸含量测定 |
2.2 琥珀酸含量测定 |
2.3 总生物碱含量测定 |
2.4 麻黄碱含量测定 |
2.5 鸟苷含量测定 |
3 结论 |
第三部分 半夏不同组分的物质基础含测与急性毒性比较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 |
2.1 受试药物制备 |
2.2 含量测定方法 |
2.3 急性毒性实验 |
3 实验结果 |
3.1 含量测定结果 |
3.2 急性毒性实验结果 |
4 小结 |
第四部分 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因素探讨 |
1 混淆品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1.1 试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1.3 小结 |
2 产地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2.1 试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3 小结 |
3 炮制对半夏毒性大小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3.3 小结 |
4 配伍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4.1 试验材料 |
4.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4.3 小结 |
5 提取工艺对半夏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的影响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5.3 小结 |
6 不同毒性富集物对小鼠急性毒性与相关物质基础含量影响 |
6.1 试验材料 |
6.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6.3 小结 |
第五部分 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 |
1 试验材料 |
1.1 药材 |
1.2 仪器与试剂 |
1.3 受试动物 |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
2.1 半夏不同组分单次灌胃肝毒性“时-毒”关系研究 |
2.2 半夏单次灌胃肝毒性“量-毒”关系研究 |
3 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论文着作 |
参加科研课题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9)裂褶菌培养基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论文 裂褶菌培养基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试验研究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图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部分 |
1 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
1.1 单味中药抗菌作用的研究进展 |
1.2 中药复方抗菌作用应用的研究进展 |
2 中药对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2.1 单味中药对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2.2 中药复方对免疫功能的研究进展 |
3 TMP 的抗菌增效作用的研究进展 |
3.1 TMP 对磺胺类药物抗菌增效作用 |
3.2 TMP 对抗生素及其他抗菌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
3.3 TMP 对中药的抗菌增效作用 |
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TMP 与中药联用抗菌试验 |
一 抗菌中药筛选试验及组方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味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2.2 中药组方的筛选试验 |
3 讨论 |
3.1 单味中药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3.2 中药组方的筛选试验 |
4 小结 |
二 TMP 对中药体外抗菌增效及其量效关系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单味中药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2.2 单味中药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量效关系试验 |
2.3 中药复方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增效及其量效关系试验 |
3 讨论 |
3.1 单味中药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活性试验 |
3.2 单味中药和中药复方与TMP 联用体外抗菌量效关系试验 |
4 小结 |
三 中药复方合剂体内抗菌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小鼠100%MLD 的测定试验 |
2.2 中药复方合剂体内抗菌预防试验 |
2.3 中药复方合剂体内抗菌治疗试验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免疫功能影响的试验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2.2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 |
3 讨论 |
3.1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免疫器官发育的影响 |
3.2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血液学指标的影响 |
3.3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血清溶血素水平的影响 |
3.4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 |
3.5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血清溶菌酶活性的影响 |
3.6 中药复方合剂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 |
4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rhM-CSF对化疗小鼠抗白念珠菌感染的实验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微流控芯片技术的抗白念珠菌药物筛选和细胞代谢产物研究[D]. 陈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19(12)
- [2]灰树花多糖对肠道感染白色念珠菌脾虚小鼠肠组织超微结构及IL-1β的影响[D]. 谭健.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7(02)
- [3]卷曲巴克斯霉原变种(Backusella circina var.circina)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D]. 杜娟. 河北医科大学, 2016(04)
- [4]裂褶菌致病性的动物实验研究[J]. 任强强,万力,巨英超,林元珠. 临床皮肤科杂志, 2011(10)
- [5]抗真菌研究的新领域——药物增效剂[J]. 吴建华. 中国真菌学杂志, 2011(03)
- [6]普通裂褶菌形态学观察及小鼠体内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D]. 张金芳. 河北医科大学, 2011(10)
- [7]汉防己甲素对益康唑抗毛癣菌属活性增效作用实验研究[D]. 张丁. 暨南大学, 2010(10)
- [8]半夏肝毒性“量—时—毒”关系研究与毒性影响因素探讨[D]. 王丽.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02)
- [9]裂褶菌培养基形态学观察及致病性的动物试验研究[D]. 任强强. 河北医科大学, 2010(04)
- [10]TMP对中药抗菌增效作用及其复方对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D]. 韩铁锁.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09(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