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着重探讨如何在“主题探讨法”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问题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的用英语这种工具进行表达和交际,真正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和有效交际的能力。
关键词:主题讨论法;英语;文化认知
中图分类号:G40-0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09)08-00-0收稿日期:2009-03-27
作者简介:谢恩,武汉科技大学学生。
目前,英语作为一种交际工具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需要教师能够重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并辅以准确连贯的表达方式教授,使学生能够用准确的语言发表出深刻的观点。口语教学中普遍采用了“主题探讨法(TopicDiscussion)”,本文着重探讨的是如何在“主题探讨法”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认识社会问题和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并能熟练的用英语这种工具进行交际,真正提高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和有效交际的能力。
一、“主题探讨法”的含义
现代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已经不再局限于教会学生准确的发音,正确连贯地道的口语,而已经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境界,即切实提高学生以英语为工具分析问题并传达观点的能力。在口语教学中采用的“主题探讨法”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有效分析问题并传达观点的能力,是由教师事先确立或学生自主确定小组或集体讨论的主题,综合地发散思维并相互交流探讨,从各个方面切入主题的本质,从而实现对主题的全面认识,并最终形成有效的表达和交际。
二、“主题探讨法”背景下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手段
1.学生社会文化认知素养的培育首先在于增加对学生社会知识和素材的储备。为此,笔者要求学生培养坚持阅读和查看英文原版报纸或网站的习惯,将自己融入在英文思维模式的环境背景中,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思考方式,并关注当下的时事热点,每天坚持在收看收听或阅读完毕英语新闻后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和表达,并做好摘录笔记,这是培育学生用英语作为手段深厚社会文化素养,并有效传达观点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通过这第一阶段的培养,使得学生的头脑中积存了数量丰富的素材,在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时才不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2.在准备好丰富的素材后,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培养运用和如何组织素材的能力。笔者在口语教学中尝试利用“个人头脑风暴法”来有效训练学生分析主题的能力。头脑风暴法又叫个人BS法。BS是英文BrainStorming的缩写,由美国被誉为“创造学之父”的A.奥斯本于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BS就是通过无拘无束,自由奔放的发散思维进行信息催化,思维共振,互相启发,让自己的头脑尽量运转,不放过任何与该问题有关的答案,并且认为这些想法都有助于问题的解决。它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被广泛地用于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通过学习掌握这种方法,可以大大激发人的灵感。在运用这种方法激励学生分析问题时,一定要让学生处在最自由和放松的舆论氛围中,提供给学生充足而丰富的想象空间。
3.在”头脑风暴”结束后,要指导学生进行观点的汇总和分类,并能够根据所列观点进行全面而综合的阐述,并能形成最终的观点和明确的结论。
4.鼓励学生勇敢的进行观点的阐述和表达,然后可在全班同学中再针对其观点进行集体讨论,各抒己见,充分表达,给每位同学赋予表达自己阐述看法的机会,从而形成活跃积极的课堂氛围,使得每位同学都参与其中,都能够勇于开口去争辩去表达。
三、口语教学中社会文化认知素养的形成
通过前面的论述和在实际中的应用,使得英语口语不再只是空洞无味的索然表达,而真正地成为了看待、分析问题并进行表达,最终达到有效交流的重要工具。在这一个过程中,学生真正利用口语表达来提高了自己组织素材形成观点的能力,通过交流与合作对问题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并最终提升了学生的社会文化认知素养。笔者在实践经验中,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条件将所学应用于实践。鼓励学生在英语角中争当领导角色,引导话题讨论的趋向,并利用现代交际手段,直接与国际友人进行交际,碰撞观点,从而激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来。
总之,大学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之路是不平坦的,没有一种方法能够百分之百地确保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真正具有绝对的竞争力,但是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那就是不论用哪种方法,一定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只要学生和教师真正融入到探讨合作的轻松氛围中,辅以教师有效的指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有意识地提高口语表达和交际水平,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就一定能上一个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高远.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笔谈之二[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5).
[2]王辉艳,武锐,吕代中.头脑风暴综述[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BridgetO.J.Omatseye.TheDiscussionTeachingMethod:anInteractiveStrategyinTertiaryLearning;Education,Vol.128,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