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单诺沙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星,动力学,雏鸡,药物,鲫鱼,脂质体,计量学。
单诺沙星论文文献综述
冯仕云,张燕萍,张秋香,刘小鸣,张灏[1](2013)在《基于荧光法的牛奶中单诺沙星的快速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荧光法结合化学计量学来建立牛奶中单诺沙星(DANO)残留的快速检测方法。先利用加标法制备含有不同浓度的DANO(0~56μg/L)的全脂奶作为校正集,除蛋白后经扫描得到荧光光谱,利用化学计量学技术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并建立偏最小二乘法(PLS)和判别分析(PLSDA)模型。采用加入不同浓度DANO的4种品牌的超高温杀菌和巴氏杀菌牛奶作为预测集,验证了两种模型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定性模型可以准确地将阴性与阳性样品区分,定量模型预测出的样品回收率在88%~114.4%,预测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3年07期)
李丽,丁良君,李继昌[2](2010)在《单诺沙星脂质体对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鸡治疗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诺沙星脂质体是用于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肺靶向长效制剂。本试验通过滴鼻、点眼及气囊注射方式对1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进行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6组,即脂质体高、中、低剂量组;原粉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感染不给药)和健康对照组(不感染不给药),每组40只。采用混饮给药方式对发病鸡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当饮水中药物浓度为100、50、25 mg/L时,连用5 d,对感染鸡有明显疗效。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单诺沙星脂质体可显着降低感染鸡群的血清抗体反应阳性率,减轻气囊损伤程度,并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及增重率(P<0.01);其中100、50 mg/L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85.7%,82.1%)与原粉对照组(65.0%)比较,差异显着(P<0.05),临床推荐按50 mg/L剂量混饮给药,连用5 d。(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2010年14期)
柳影,李继昌,徐倩倩,孟倩,潘晓影[3](2009)在《单诺沙星脂质体在蛋雏鸡血浆的药代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别采用静脉注射和内服两种给药途径给予健康蛋雏鸡甲磺酸单诺沙星溶液和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混悬液(剂量为5 mg/kg)。结果显示,两种剂型静注给药的药时数据均符合无吸收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α0.349 60、.351 8 h;T1/2β6.411 4、8.193 2 h;AUC3.799 75、.066 0 mg/(L.h);CLβ1.723 2、1.131 7 L/(kg.h)。两种剂型内服给药的药时数据均符合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T1/2 Kα0.301 7、0.524 4 h;T1/2K 4.479 2、5.021 7 h;AUC 3.284 44、.610 6 mg/(L.h);Cmax 0.483 81、.054 8 mg/L;Tp 1.287 3、1.936 2 h;生物利用度分别为86.44%、91.01%。可见这两种剂型的静注与内服给药的体内药动学特征不同。与甲磺酸单诺沙星溶液相比,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血浆半衰期延长,达峰浓度高,有效浓度维持时间持久,内服生物利用度提高。(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张旭东[4](2008)在《单诺沙星对鲤鱼(Cyprinus carpio L.)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单诺沙星(Danofloxacin)是一种动物专用的氟喹诺酮类药物,具有水溶性好、可多种途径给药、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药动学特性优良、不良反应小及与其它抗菌药物无交叉耐药性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兽医临床治疗各种畜禽细菌性感染疾病。伴随鲤鱼养殖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细菌性疾病成为这一新养殖对象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急需有效药物进行防治。单诺沙星对引起鲤鱼爆发性出血病的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泡菌有较好的体外抑制作用,但对鲤鱼的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有何影响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应用毒理学实验手段,研究单诺沙星对鲤鱼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探索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对单诺沙星引起的潜在毒性效应的反应,结果如下:鲤鱼经口灌服单诺沙星,给药后连续10 d观察实验鱼的行为及死亡情况。用改进的寇氏法计算LD_(50)为1 502.1040 mg·kg~(-1),95%可信区间范围为1307.8863~1 738.6013 mg·kg~(-1)。以17 mg·kg~(-1)、40 mg·kg~(-1)和80 mg·kg~(-1)的单诺沙星分别经口灌服给药,于给药后第5 d、10 d、15 d和20 d分别取样。在第5 d,80 mg·kg~(-1)剂量组肝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极显着高于对照组(P<0.01=,其它剂量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至第10 d、15 d时,各实验组SOD均保持较高活性。至第20 d,各实验组SOD活性开始呈下降趋势,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从剂量时间关系上看,随着实验的进行,各实验组血浆SOD活性呈现持续降低的趋势。实验期间各实验组红细胞SOD活性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各实验组肝脏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变化趋势都为先升高后降低。实验期内,各实验组红细胞CAT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本实验剂量范围内,单诺沙星对鲤鱼肝脏及红细胞Na~+、K~+-ATP酶活力的影响不显着(P>0.05)。实验期间,除80 mg·kg~(-1)组第20 d鳃Na~+、K~+-ATP酶活力极显着低于对照组外,其余各时间点,各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显着差异(P>0.05)。实验期间鲤鱼肝脏及血浆一氧化氮(NO)含量均没有随单诺沙星剂量增加及实验时间延长而发生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在实验期间,各实验组肝脏丙二醛(MDA)和红细胞MDA含量均无统计学上的差异显着性(P>0.05);各实验组血浆MDA含量与对照组之间虽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异性,但均高于对照组。实验剂量下,单诺沙星对鲤鱼红细胞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均没有明显影响。实验从第10 d开始,各实验组红细胞数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实验进行至第20 d,各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单诺沙星对鲤鱼白细胞数没有明显改变。各实验组肝脏和血浆溶菌酶含量基本上随着实验时间延长呈降低趋势,高剂量组尤为明显(P<0.01=。单诺沙星使白细胞吞噬率升高,但对吞噬指数影响不明显。该药对肝脏及脾脏指数没有产生明显影响,对血清中酚氧化酶活力有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期刊2008-12-01)
柳颖,李继昌,潘晓影,张卓[5](2008)在《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反透析-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结果表明,该法能使甲磺酸单诺沙星与辅料及溶剂得到良好分离,甲磺酸单诺沙星在0.01~10μ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7,n=3),该法准确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05期)
谭超,李彩云,刘湘新,孙志良[6](2008)在《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15 mg/kg的剂量肌肉注射单诺沙星,研究其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代谢规律。取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鲫鱼血浆,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单诺沙星的质量浓度,用MPTCP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健康鲫鱼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表观分布容积(V)为5.099 0 L±0.061 5 L,分布半衰期(t1/2α)为0.527 5 h±0.008 1 h,消除半衰期(t1/2β)为286.944 0 h±18.595 0 h,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87.767 7/(mg/L).h±23.779 3/(mg/L).h。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特征为分布快且完全,消除缓慢,作用时间长。(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08年04期)
谭超[7](2007)在《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残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建立了单诺沙星(Danofloxacin,DAN,)在鲫鱼(Crucian Carps,CarassiusAuratus)血浆和组织中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方法,并对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在水温21±2℃下,单剂量肌注(15mg·kg~(-1))给药。取给药后不同时间的鲫鱼血浆和肌肉、肾脏、肝脏等组织,用乙腈沉淀组织中的蛋白质,正己烷和乙醚去脂。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和各组织中单诺沙星的质量浓度。用MCPKP软件处理血浆药物浓度与时间数据。结果表明:鲫鱼肌注给药的药时数据适合二室开放模型,主要药物动力学参数为:表观分布容积(V)为5.0990±0.0615mg·h~(-1);分布相半衰期(T_(1/2a))为0.5275±0.0081h;消除相半衰期(T_(1/2β))为286.9439±18.5950h;周边室向中央室转运一级速率常数(K_(21))为0.4184±0.0056h~(-1);消除速度一级速度常数(K_(10))为0.0076±0.0005h~(-1);中央室向周边室转运一级速率常数(K_(12))为0.8904±0.0154h~(-1);药时曲线下面积(AUC)为387.7677±23.7793mg·L~(-1)·h~(-1);总消除率(Cl)为0.0387±0.0025L·h~(-1);单诺沙星在健康鲫鱼体内的主要药物动力学特征为:吸收快且完全,消除缓慢,作用时间长,血药浓度高,组织穿透力强。单诺沙星在肾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代谢动力学特征不一。单剂量肌注后在肾脏的代谢动力学模式都为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而肌肉和肝脏中的药代动力学模式都为一级吸收一室开放模型,在肌肉中的代谢动力学参数为:t_(1/2Ka)为0.8241±0.0021h;t_(1/2Ke)为15.2287±0.1858h;Cmax为2.6536±0.0063μg·ml~(-1);Tmax为3.6659±0.0071h;在肝脏中的代谢动力学参数为:t_(1/2Ka)为2.9919±0.6623h;t_(1/2Ke)为4.3335±2.1599h;Cmax为14.3835±1.0043μg·ml~(-1);Tmax为5.1652±0.0393h;在肾脏中的代谢动力学参数为:t_(1/2Ka)为0.4763±0.0004h,t_(1/2β)为20.3188+0.1173h;t_(1/2Ka)为1.8762±0.0129h;Cmax为13.8920±0.0509μg·ml~(-1);Tmax为1.4488±0.0058h。单诺沙星在肾脏、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消除规律不一。3种组织的消除半衰期T_(1/2)肌肉为21.656h;T_(1/2)肝脏为19.250h;T_(1/2)肾脏为25.667h。肝脏消除最快,其次为肌肉,肾脏最慢;但肾脏一般不会食用,故建议肌肉作为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残留靶组织。肌肉以100μg·kg~(-1)为最高残留限量,建议休药期不低于7d。采用改良寇氏法研究了单诺沙星对鲫鱼的急性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单诺沙星肌注给药对鲫鱼的半数致死量(LD_(50))为125.89mg·kg~(-1)·bw~(-1);半数致死量的标准误(SlogLD_(50))为0.0231,LD_(50)95%可信限范围为:125.89±3.04mg·kg~(-1)·bw~(-1),以上数据说明单诺沙星对鲫鱼毒性很低,在治疗范围内(5mg·kg~(-1)·bw~(-1))是安全无毒的。(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07-11-01)
刘远飞,佟恒敏,韩建春[8](2003)在《单诺沙星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的抗菌后效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抗菌后效应(Post-antibiotic effect,PAE)是指细菌短暂接触抗菌药,当药物消除后,细菌生长仍受到持续抑制的效应。20世纪70年代中期Mcdonald、Craig和Kunin发表了有关青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四环(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03年07期)
张秀英,佟恒敏,郭文欣[9](2003)在《单诺沙星(Danofloxacin)在雏鸡体内的组织动力学及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定量手段 ,研究了单诺沙星 (danofloxacin)在雏鸡体内的组织动力学特征 ,并采用回归分析法研究了血药浓度与组织药物浓度间的相关性。6 0只雏鸡口服单诺沙星 (5 m g/ kg)后 ,血浆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模型。肝脏、肾脏、心脏、肺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叁项指数方程 ;心脏的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项指数方程。血浆、肝脏、肾脏、心脏、肺脏及肌肉的主要动力学参数是 :t1 /2 ka分别为 0 .2 42 8、0 .35 2 4、0 .35 41、0 .2 6 43、0 .3377、0 .2 5 36 h、t1 /2α分别为 0 .8917、1.12 12、0 .7189、1.6 142、0 .44 37h(缺肌肉的 t1 /2α) ,t1 /2β分别为 8.7936、3.6 0 2 5、4.45 70、10 .2 940、4.32 83、5 .95 78h,Tp分别为 0 .9377、1.0 6 6 5、0 .936 2、0 .9993、0 .996 2、1.4381h,Cmax分别为0 .5 487、 2 .8419、 2 .42 95、 0 .2 6 6 8、 1.70 42、 0 .2 72 6 m g/ L ,AUC分别为 3.0 5 2 3、 13.5 86 0、 10 .4180、 2 .15 2 1、9.6 888、2 .715 7mg/ (L· h) ,Tcp分别为 12 .6 130、18.0 730、18.8790、8.0 5 5 7、19.6 930、13.86 0 0 h。研究结果表明 ,组织中的药物浓度以肝脏、肾脏最高 ,其次是肺脏 ,均显着高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 ,心脏、肌肉中的浓度最低 ,血浆?(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学报》期刊2003年01期)
刘芳萍,佟恒敏,李昌文[10](2003)在《单诺沙星在蛋雏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 4~ 5周龄健康蛋雏鸡 12 5只 ,按 5 mg/kg的剂量进行静脉注射和内服单诺沙星的药动学研究及生物利用研究。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血浆中药物浓度 ,MCPKP药动学程序处理药时数据。静脉注射和内服给药后血药浓度—时间数据分别符合无吸收因素二室开放式模型和一级吸收一室开放式模型。静脉注射给药的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α=0 .3313h、t1 /2β= 5 .994 0 h、Vd=7.5 2 4 6 L/kg、AU C=5 .6 916 μg/m l· h、CLB=0 .8935 L/kg· h。内服给药后主要药动学参数为 :t1 /2 Ka=0 .30 2 9h、t1 /2 K=6 .5 12 8h、tmax=1.2 10 0 h、Cmax=0 .5 15 9μg/m l、AU C=5 .132 9μg/ml· h。生物利用度为 90 .18%。(本文来源于《中国兽医杂志》期刊2003年01期)
单诺沙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单诺沙星脂质体是用于治疗鸡毒支原体病的肺靶向长效制剂。本试验通过滴鼻、点眼及气囊注射方式对10日龄健康海兰蛋雏鸡进行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采用随机分组法分成6组,即脂质体高、中、低剂量组;原粉对照组;感染对照组(感染不给药)和健康对照组(不感染不给药),每组40只。采用混饮给药方式对发病鸡进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当饮水中药物浓度为100、50、25 mg/L时,连用5 d,对感染鸡有明显疗效。与感染对照组比较,单诺沙星脂质体可显着降低感染鸡群的血清抗体反应阳性率,减轻气囊损伤程度,并提高治愈率、有效率及增重率(P<0.01);其中100、50 mg/L剂量组治愈率(分别为85.7%,82.1%)与原粉对照组(65.0%)比较,差异显着(P<0.05),临床推荐按50 mg/L剂量混饮给药,连用5 d。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单诺沙星论文参考文献
[1].冯仕云,张燕萍,张秋香,刘小鸣,张灏.基于荧光法的牛奶中单诺沙星的快速检测[J].食品工业科技.2013
[2].李丽,丁良君,李继昌.单诺沙星脂质体对人工感染鸡毒支原体鸡治疗试验[J].中国家禽.2010
[3].柳影,李继昌,徐倩倩,孟倩,潘晓影.单诺沙星脂质体在蛋雏鸡血浆的药代动力学[J].中国兽医学报.2009
[4].张旭东.单诺沙星对鲤鱼(CyprinuscarpioL.)抗氧化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8
[5].柳颖,李继昌,潘晓影,张卓.甲磺酸单诺沙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08
[6].谭超,李彩云,刘湘新,孙志良.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J].动物医学进展.2008
[7].谭超.单诺沙星在鲫鱼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残留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
[8].刘远飞,佟恒敏,韩建春.单诺沙星和恩诺沙星对大肠杆菌和金葡球菌的抗菌后效应[J].中国兽医杂志.2003
[9].张秀英,佟恒敏,郭文欣.单诺沙星(Danofloxacin)在雏鸡体内的组织动力学及残留[J].中国兽医学报.2003
[10].刘芳萍,佟恒敏,李昌文.单诺沙星在蛋雏鸡体内的药物动力学及生物利用度的研究[J].中国兽医杂志.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