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好钢用在刀刃上——青岛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纪事(论文文献综述)
郎帅[1](2019)在《青岛市海外利益拓展的现状与战略分析》文中认为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在城市国际化的进程中,在"海洋强国"建设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征程中,青岛市日益成为我国的一个海外利益大市。青岛市关于海外利益拓展背景的考察、目标的设定、方针的制定、力量的凝聚以及措施的实施,体现出了清晰的战略思路,演变成了一个系统的战略设计。这启示我国其他城市,在海外利益的拓展上,要树立城市的海外利益意识、结合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明确自身实际和发展方向、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
高冠龙[2](2017)在《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初步恢复和发展。然而由于“左”的思想未得到彻底纠正,经济工作中出现了以“左”的经济部署、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和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政策为主要内容的新冒进。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随着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也开始起步。为了纠正经济工作中“左”的错误,进行国民经济调整,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979年4月5日至28日,中共中央召开有中央各部门和地方相关负责人参加的中央工作会议。李先念在会议开幕时发表重要讲话,该讲话成为指导此次会议和国民经济调整的纲领性文件。4月6日至28日,会议围绕着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两大主题展开了讨论。关于国民经济调整,与会者主要对调整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即为什么调整、调整什么、如何调整。具体来说,首先,会议通过分析形势、摆出矛盾、找出原因,逐渐对我国的经济形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性、国民经济出现比例失调的原因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从而初步对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达成了一致。其次,以李先念在会议开幕时的讲话为基础,会议从比例关系、规模结构、社会政策三个方面对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建议。会议提出,此次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应是:调整比例关系,贯彻农、轻、重的方针;调整规模结构,精简基本建设和引进项目;调整社会政策,改善人民生活。最后,会议围绕着如何开展调整进行了讨论。会议提出为做好调整工作,应着重统一思想认识、加强党的领导、做好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经过讨论,对于即将进行的国民经济调整,与会者在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这三个问题上初步达成了共识,提出的许多意见建议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的开展。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会议主要对三个重要问题进行了讨论,即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企业的整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原则。会议指出当时我国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过于集中,要以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企业的积极性为原则,首先对企业管理体制、财政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进行改革。这些改革的核心都是中央对地方和企业进行放权让利。会上不仅有改革设想和建议措施,广东省主要负责人还为使广东在对外开放中“先走一步”进行了努力。会议提出当时我国的企业尚有很大潜力可以挖掘,因此应以建立、健全责任制为核心开展企业整顿,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会议围绕着邓小平在理论务虚会上发表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讲话,讨论了如何从中国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以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的环境。同时会议还讨论了与之相关的如何正确处理解放思想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以及如何全面地、正确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会议讨论的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三个问题中,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有利于巩固国民经济调整的成果,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制度保障。整顿企业、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能从根本上推动国民经济调整的顺利进行,并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基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此次会议决定按照“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会后,国民经济调整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大量吸收了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讨论成果,并在会议精神的指导下逐步展开。但由于经济工作中“左”的思想并未根本清除、对经济工作的认识存在片面性以及本位主义思想等原因,会议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决定并未得到全面贯彻执行。但会上关于企业管理体制、财政管理体制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设想则得到了较好贯彻落实。尽管会议精神和部分观点并未得到很好贯彻,但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仍有着重要历史意义。此次会议一定程度上统一了党和政府高级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并为国民经济调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和认识基础,从而推动了调整和建设进程。此次会议的主要特点在于:既有问题意识,又有攻坚决心;既有务实,又有务虚;既有原则性,又有灵活性。但此次会议也有着自身的历史局限,主要是没有从根本上纠正经济工作和思想中的“左”的错误,没有充分发挥统一思想、集思广益的作用,以及没有采取措施保障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但这些并不能影响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杜超[3](2009)在《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文中提出本文提出了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探讨了中国的财政分权与市场制度的一致性,与政治体制的相容性,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了中国的财政分权总体上促进中国经济增长,同时伴有市场分割、经济波动、福利损失与支出结构异化等问题的结论。提出了坚持市场取向的财政分权改革、完善财政分权制度对地方政府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动态把握财政分权的增长效应的政策建议。首先,本文提出了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不论是理论分析,还是实证分析,都没有形成公认的结论。究其原因是制度概念不清晰、分类不明确,以致制度与增长的关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要研究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对制度与增长的关系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正是基于这种思路,我们对制度的经济学解释,经济理论中关于理性的争论,制度变迁理论,制度、行为与增长的经典理论文献进行梳理。形成了相信理性与尊重传统的制度分析理念。提出了理性建构制度与自发演化制度的制度分类。区分了理性建构制度与自发演化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方式。明确了理性建构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重点:一致性与相容性分析。这样相信理性与尊重传统的制度分析理念,制度、行为与增长的逻辑框架,以及一致性与相容性分析重点,构成了本文对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分析的一个理论框架。其次,财政分权与市场制度在历史发展趋势上的一致性分析。在统收统支时期,理性建构制度几乎吞没了自发演化的市场制度。没有市场作为政府间共生与合作的基础,财政分权主要表现为中央政府与地方之间的零和博弈。这种零和博弈是人治而不是法治的管理型交易,机会主义倾向严重,基于这种博弈的财政分权制度的效率不高,财政分权对经济增长与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然而,在市场化改革之后,财政分权制度采用以固定合约或者分成合约形式,地方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的利益相关性逐渐增强。出现了特定时期,地方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培育、维护区域性市场的独特现象。这种基于市场发展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主要表现为正和博弈,这种政府间博弈有利于区域性市场发育,有利于效率提高、经济增长与发展。因此,本文认为从统收统支时期的策略性财政分权,到包干制和分税制合约形式的财政分权,中国的财政分权制度与自发演化的市场制度在历史发展趋势存在一致性。当然,由于地方政府在我国特定的市场发展阶段是一个重要的准市场主体,出现了为了实现局部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目标的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问题。这些问题与建立健全有利于经济长期经济增长的全国统一市场体系不协调,反映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行为与市场制度的存在不一致的方面。但是,地方政府作为一个准市场主体,只是影响市场分割的一个方面,不是造成市场分割的根本原因。中国市场分割的源于经济结构相似性和市场配套制度不完善。应该从优化经济结构,从规范市场发展和维护有效竞争的角度,建立健全市场配套制度。因此,本文认为需要关注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市场分割问题,但是以市场分割问题来否定财政分权的思维方式是不可取的。再次,财政分权与政治体制的相容性分析。中国的财政分权改革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一个中央政府主导和控制下的机制设计问题。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特殊政治市场上,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方面的信息不足,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任命官员的偏好方面的信息不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存在双向的信息不对称。这样财政激励与政治晋升激励下的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的机制,不仅解决了政治市场上的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甄别问题,也解决了地方政府治理能力的信号显示问题。中国的财政分权与政绩考核体制下的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成为维护市场、改善效率与促进增长的重要因素。这说明在中国市场发育特定阶段,财政分权与政治体制具有理论上的相容性。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建构了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博弈模型。模型的均衡结果表明:一是只考虑财政激励的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考虑政治晋升激励之后,地方政府为增长而进行的竞争就更为激烈。二是财政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分散决策的投资量大于中央政府代表社会的最优投资量,而收益低于中央政府的最优投资收益。考虑政治晋升激励之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投资差异将更为明显。正确认识这种财政分权与政治体制的相容性与相容程度,不仅需要注意区分最理想的制度和最合适的制度,还需要考虑目前中国的市场发育程度和经济发展阶段,中国政治集权体制,以及相应的“自上而下”的政绩考核间接约束机制为主,来自市场直接约束机制不足等因素。因此,我们认为在市场发育和政治体制变迁的动态过程中,把握财政分权与政治体制的相容性,是一种理性的选择。最后,本文对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我们在Zhang和Zou(1998)以及Lin和Liu(2000)的框架下,对1952-2004年中国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实证检验。实证分析中,我们用实际人均GDP来反映经济增长,用地方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来刻画财政分权。为了排除异方差问题,我们对两个变量的相应数据取了自然对数。为了明确财政分权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关系,我们进行了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接受了财政分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的原假设。由于时间序列的稳定性对计量分析结果的可靠性具有重要的影响,我们对两个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两大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单体根检验,结果表明两个时间序都是一阶单整的时间序列。不论是最小二乘分析,还是协整分析结果都表明:尽管在特定时期由于过度分权与过度集权,造成宏观经济波动,但是财政分权在总体上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综上所述,我们认为中国的财政分权及其激励与约束的政府行为’,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当然,这种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的机制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坚持从财政分权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入手,优化财政分权制度及其制度环境,进一步促进中国的经济增长与发展。
蔡自力[4](2005)在《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文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球经济飞速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环境、生态、人口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同样也在为经济的高速发展付出沉重的代价。为此,人们一直在探寻着一条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之路。 本文首先回顾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内涵加以诠释,并对可持续发展理论进行了评析。在从经济学角度对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环境问题的解决既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需要“市场”和“政府”“两只手”互相协调与配合的观点。进而对环境经济政策手段进行了分类、比较,并对财税政策在控制环境污染、加强环境保护中的功能予以定位,既强调财税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工具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强调财税政策在促进运用市场机制解决环境问题中的关键作用,从而为财税政策介入可持续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接着,本文对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进行了分析比较,并顺应其发展趋势,归结出可资我国借鉴的经验,为确定我国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原则做好铺垫。基于对我国现实国情的考虑,本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的思路,本文将促进我国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的目标细分为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并根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判断,提出了应坚持的原则。 围绕着我国促进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原则,本文用主要篇幅构建了我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税收政策体系,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环境会计体系和政策保障体系。在构建财政政策体系时,首先简要阐述了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的沿革,分析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负面影响,进而勾画出促进可持续发展财政政策体系的技术路线,并着重从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建立环保转移支付制度、改造环保基金制度、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制度创新、实施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战略、进行环保绩效评价等六个方面进行具体设计,从而比较全面地构建了我国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环保财政政策体系。构建税收政策体系时,在分析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现状及缺陷之后,论述了构建我国促进可持续发
郭高伟[5](2005)在《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利用及其金融机制》文中提出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从整体上完成了农业支持工业发展即以工补农阶段,进入工业支持农业即反哺农业的阶段,而农业的发展也由资源约束转变为资源和需求的双重约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业发展面临着重要的战略转型。可以预见,在这一战略转型中,工业化向农业领域延伸的过程以及城市文明向农村发展的过程,都将会被十分关注。本文从研究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以及城市化发展的战略选择出发,引伸探讨城市化发展与小城镇建设的关系,提出小城镇建设在城市化中的重要性和基础作用;从研究、分析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矛盾,提出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用地对策、金融对策;在小城镇土地开发利用的金融机制方面,提出金融服务应转变观念,使金融服务适应小城镇建设发展需求;运用资本营运理论,加大对乡镇企业融资力度,促进小城镇的工业化进程;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房地产金融发展;并从微观上对营销土地储备贷款进行了探讨;在如何促进小城镇建设方面提出,高起点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为小城镇协调发展打好基础;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加建设用地指标;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坚持占补平衡;加大小城镇地改力度,为小城镇建设筹措资金等对策建议。最后,对太原市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实证研究。
郭锡章[6](1995)在《适应新形势 谋求生产经营新发展》文中指出为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需求,我军生产经营在一定时期内还要继续发展。面对国家经济体制改革逐步深化和军队生产经营整顿改革全面实施的新形势,我军生产经营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谋求新形势下生产经营的新发展,必须从总体筹划、宏观指导、政策扶持和政治规范等四个环节上加强调控。
杨凤山,毛致存[7](1986)在《好钢用在刀刃上——青岛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纪事》文中研究指明 一九八四年青岛市进一步对外开放以来,市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显着加快。 但是,当我们来到这个欣欣向荣的沿海开放城市,给我们印象最深的,还是先进技术的引进,给老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 引进前后 橡胶密封件是工业生产中的基础元件,由于我们技术不过关,这种密封件的密封性能较差,使用该件的设备,漏油、漏气、漏水现象严重。当时作为区办小厂的青岛密封件厂的产品和其他厂家一样不能达到使用要求。
二、好钢用在刀刃上——青岛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纪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好钢用在刀刃上——青岛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纪事(论文提纲范文)
(1)青岛市海外利益拓展的现状与战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城市与海外利益拓展的关系 |
1.城市日益发展为一国对外交往的主体之一 |
2.城市国际化衍生出了日益多元的海外利益 |
3.城市对一个国家的海外利益而言愈发重要 |
二、青岛市海外利益拓展的现状 |
1.海外经济利益 |
2.海外政治利益 |
3.海外文化利益 |
三、青岛市的海外利益拓展战略 |
1.背景考察 |
2.目标设定 |
3.方针制定 |
4.力量凝聚 |
5.举措实施 |
四、青岛市海外利益拓展的启示 |
1.树立城市的海外利益意识 |
2.服务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 |
3.明确自身实际和发展方向 |
4.制定科学完善的发展规划 |
(2)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相关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五、创新点和难点 |
六、研究方法 |
第一章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由来 |
第一节 “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一、“文革”结束后我国的经济形势 |
二、“文革”结束后国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
三、1977、1978年我国经济形势的好转 |
第二节 经济工作中出现新冒进 |
一、经济建设指导思想中“左”的错误 |
二、不切实际的经济发展目标 |
三、急于求成的经济发展政策 |
四、新冒进对国民经济的负面影响 |
第三节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国民经济调整的酝酿 |
第四节 中央工作会议的筹备与召开 |
一、中央工作会议的筹备 |
二、会议名单及分组 |
三、会议的主要经过 |
四、李先念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对会议的指导意义 |
第二章 关于国民经济调整的讨论 |
第一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必要性 |
一、如何认识我国的当前形势 |
二、如何认识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严重性 |
三、如何认识出现国民经济比例失调的原因 |
第二节 国民经济调整的主要内容 |
一、调整比例关系,贯彻农、轻、重的方针 |
二、调整规模结构,精简基本建设和引进项目 |
三、调整社会政策,改善人民生活 |
第三节 调整国民经济的主要原则 |
一、调整国民经济的首要任务是统一思想 |
二、调整国民经济的关键是加强党的领导 |
三、调整国民经济的重要环节是做好宣传工作 |
四、调整国民经济的前提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 |
第一节 以放权让利为核心进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 |
一、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权力过于集中 |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原则:集中与分散有机结合 |
三、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的措施:放权让利于地方和企业 |
第二节 对企业进行挖潜、革新、改造 |
一、以建立、健全责任制为核心开展企业整顿 |
二、多种途径实现企业的增产节约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从国情出发,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 |
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为现代化建设营造安定团结环境 |
第四章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与评价 |
第一节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精神的落实 |
一、国民经济调整在争论中推进 |
二、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开始起步 |
第二节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的评价 |
一、会议的历史意义 |
二、会议的主要特点 |
三、会议的历史局限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文献综述 |
一、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第二节 分析框架、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一、分析框架 |
二、创新之处 |
三、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结构安排与研究方法 |
一、结构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制度、行为与增长的经典理论 |
一、制度的经济学解释 |
二、经济理论中关于理性的争论 |
三、制度变迁理论 |
四、制度与增长经典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分析范式 |
一、哈佛学派的SCP分析范式 |
二、芝加哥学派对SCP分析范式的批判 |
三、本文对SCP分析范式的评价与发展 |
第三节 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分析框架 |
一、财政分权制度的基本概念 |
二、相信理性与尊重传统的制度分析理念 |
三、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逻辑关系 |
四、财政分权与市场制度的一致性分析 |
五、财政分权与政治体制的相容性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 |
第一节 统收统支的财政制度与市场制度一致性分析 |
一、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演化过程 |
二、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三、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二节 包干制财政分权制度与市场制度一致性分析 |
一、包干制财政体制的演化过程 |
二、包干制财政分权制度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三、地方政府行为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
第三节 分税制的财政制度与市场制度的一致性分析 |
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演变 |
二、分税制财政分权制度对政府行为的影响 |
三、地方政府行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
第四节 财政分权与市场分割关系的分析 |
第五节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博弈分析 |
第一节 政府间博弈的制度环境 |
一、政治集权与经济分权的四种组合 |
二、中国式财政分权的特征 |
三、中国政治体制的特征 |
第二节 双重激励机制下的政府行为分析 |
一、政治市场上的晋升激励 |
二、经济市场上的财政激励 |
三、地方政府的市场化行为 |
四、分权与竞争的增长模式 |
第三节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博弈与经济增长 |
一、博弈模型的假定及说明 |
二、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模型 |
三、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模型 |
四、结论 |
第四节 财政分权与政治体制的相容性分析 |
第五章 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实证文献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第三节 计量检验 |
(一) 数据处理 |
(二) 趋势分析 |
(三) 因果关系检验 |
(四) 参数估计 |
(五) 单位根检验 |
(六) 协整分析 |
第四节 实证结论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一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1.1 可持续发展理论产生的历史回顾 |
1.1.1 严重的环境问题催生了可持续发展理论 |
1.1.2 增长的极限与无极限的增长 |
1.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 |
1.2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中国的进展 |
1.2.1 中国在发展中的突出环境问题 |
1.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 |
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经济内涵及剖析 |
1.3.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界定 |
1.3.2 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剖析 |
2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财税理论框架 |
2.1 环境污染的经济学探析 |
2.1.1 “共有地的悲剧”与“稀缺”的环境 |
2.1.2 社会成本和私人成本的背离 |
2.2 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基础 |
2.2.1 环境问题的“市场失灵” |
2.2.2 环境问题的“政府失灵” |
2.3 环境经济政策的分类与优化选择 |
2.3.1 环境经济政策的分类 |
2.3.2 环境经济政策的比较与选择 |
2.4 财税政策在促进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2.4.1 财政政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2.4.2 税收政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2.4.3 会计政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功能作用 |
3 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财政税收政策比较与借鉴 |
3.1 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财政税收政策比较 |
3.1.1 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比较 |
3.1.2 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比较 |
3.2 对国外促进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的借鉴 |
3.2.1 稳定的政府投入机制 |
3.2.2 税收负担的转移 |
3.2.3 以能源税为主体,税种多样化 |
3.2.4 税率差别和税收减免的调节 |
3.2.5 推行税收中性政策 |
4 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体系的目标与原则 |
4.1 政策目标 |
4.1.1 近期目标(2005-2010年) |
4.1.2 中期目标(2005-2015年) |
4.1.3 长期目标(2005-2050年) |
4.2 基本原则 |
4.2.1 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协调的原则 |
4.2.2 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 |
4.2.3 国际合作原则 |
5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 |
5.1 近十年我国财政政策回顾 |
5.1.1 适度从紧财政政策-经济增长“软着陆” |
5.1.2 积极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 |
5.1.3 稳健财政政策-有保有控,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
5.2 财政政策对可持续发展的约束 |
5.2.1 积极财政政策的负面影响 |
5.2.2 财政分权对可持续发展的负激励 |
5.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体系设计 |
5.3.1 环保预算支出政策-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环保支出刚性 |
5.3.2 环保转移支付政策-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建立西部生态环境专项转移支付资金 |
5.3.3 环保基金政策-对环保基金制度进行改造 |
5.3.4 环保产业政策-加快环保产业发展的财政制度创新 |
5.3.5 环保投融资政策-实施多元化的环保投融资战略 |
5.4 环保项目资金绩效预算与绩效评价 |
6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 |
6.1 我国环保税收制度的现状及缺陷 |
6.1.1 我国现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 |
6.1.2 我国现行环保税收政策的缺陷 |
6.2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体系的设想 |
6.2.1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体系的基本原则 |
6.2.2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税收政策体系的思路 |
6.3 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体系设计 |
6.3.1 开征环境保护附加税 |
6.3.2 对现有税制进行“绿化”调整 |
6.3.3 开征环境污染税相关税种 |
6.3.4 开征环境资源税和环境消费税 |
6.4 环境保护税收纳税级次的划分策略 |
6.5 构建环境税制的障碍削减策略 |
7 构建与可持续发展财税政策配套的环境会计体系 |
7.1 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
7.1.1 可持续发展主题下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 |
7.1.2 可持续发展主题下建立环境会计体系的必要性 |
7.2 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层次结构 |
7.2.1 宏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
7.2.2 微观环境会计核算体系 |
7.3 可持续发展主题下我国环境会计体系的发展 |
7.3.1 初步建立环境会计体系 |
7.3.2 发展完善环境会计体系 |
7.3.3 全面实施环境会计体系 |
8 构建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
8.1 环保法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
8.1.1 我国环保法制体系的现状 |
8.1.2 加强环保法制建设的具体措施 |
8.2 构建绿色GDP-可持续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
8.2.1 绿色GDP的内涵 |
8.2.2 绿色GDP核算体系的构建 |
8.2.3 我国构建绿色GDP核算体系的进程 |
8.3 综合决策-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保障机制 |
8.3.1 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思想的产生 |
8.3.2 构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综合决策机制的途径 |
8.4 发展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方式 |
8.4.1 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原则 |
8.4.2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
8.4.3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践与探索 |
8.4.4 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政策措施 |
8.5 倡导绿色消费、绿色采购-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 |
8.5.1 倡导绿色消费,推进绿色采购制度 |
8.5.2 加大力度推广清洁生产 |
9 结论和讨论 |
9.1 本课题主要论点总结 |
9.2 本课题创新点总结 |
9.3 本课题存在问题总结 |
9.4 下一步需继续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5)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利用及其金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立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城市化发展和小城镇建设 |
2.1 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
2.2 我国城市化滞后引起的问题 |
2.3 小城镇建设是我国农村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
第三章 我国目前小城镇建设的现状和问题 |
3.1 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
3.2 我国小城镇建设的现状 |
3.3 我国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城镇化建设中的土地利用 |
4.1 当前制约城镇化进程的几个土地问题 |
4.2 解决城镇化土地问题的对策和措施 |
第五章 小城镇土地开发的金融机制 |
5.1 转变经营观念适应小城镇发展需求 |
5.2 运用资本营运理论,加大融资力度,加快工业化进程 |
5.3 积极稳妥地推进小城镇房地产金融发展 |
5.4 对营销土地储备贷款的几点思考 |
第六章 促进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
6.1 高起点做好小城镇建设规划,为小城镇协调发展打好基础 |
6.2 加大土地整理力度,增加建设用地指标 |
6.3 积极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6.4 加大土地开发力度,坚持占补平衡 |
6.5 加大小城镇地改力度,为小城镇建设筹措资金 |
6.6 合理确定小城镇建设的重点 |
6.7 乡镇合并与小城镇建设 |
6.8 以结构调整提升乡镇企业和小城镇素质 |
6.9 通过工业小区建设促进乡镇企业集中连片发展 |
6.10 小城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
6.11 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
第七章 太原市小城镇建设的实证研究 |
7.1 小城镇建设的必要性 |
7.2 小城镇建设综合评价 |
7.3 小城镇建设定位研究 |
7.4 小城镇建设政策措施 |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
8.1 结论 |
8.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好钢用在刀刃上——青岛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纪事(论文参考文献)
- [1]青岛市海外利益拓展的现状与战略分析[J]. 郎帅.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9(01)
- [2]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研究[D]. 高冠龙. 中共中央党校, 2017(06)
- [3]财政分权、政府行为与经济增长[D]. 杜超. 山东大学, 2009(01)
- [4]可持续发展与财税政策研究[D]. 蔡自力. 中国海洋大学, 2005(08)
- [5]小城镇建设中的土地开发利用及其金融机制[D]. 郭高伟. 中国农业大学, 2005(04)
- [6]适应新形势 谋求生产经营新发展[J]. 郭锡章. 军事经济研究, 1995(09)
- [7]好钢用在刀刃上——青岛市引进先进技术改造老企业纪事[J]. 杨凤山,毛致存. 了望周刊, 198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