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市湘桥区开元初级中学蔡元元
随着知识增量的加速,新旧知识更替的日益加快,以及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终生教育、全民教育逐渐深入人心,数学阅读能力日显重要。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体会数学与现实的紧密联系,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事实上,题目长,包含的信息量大、情景丰富、生活气息强的数学问题日益增多,那么,怎样敏捷、准确、有效地获取有用信息,提高数学阅读理解能力迫在眉睫。
常听到有些孩子说:老师,这道题我不会做!哦,那把它读一读吧。通常还读不到一半就有声音说:哦,我会了,原来如此。实际上,有些同学在做题时,根本没把题目读完整就动手解答,又或者在读题的过程中,添字、漏字,没找准关键词,理解错误,因此不会做或做错就不足为奇了。叶圣陶先生有句名言说:“教是为了不教”。因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最终使学生达到能独立自主地学习在今天的环境下就显得尤其重要。怎样加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一、淡化背景,剔除其背景材料,抓住问题的实质,避免一叶障目,浮现纯数学模型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情商”,启动学生的思维,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及“学习数学是为了应用数学”的新的教学理念,新课标的数学问题大多数都用于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引出,把数学问题隐藏其中。因此,读题很重要,在审题中把握大意,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网络体系,可能要用到哪些知识,是哪一类的基本类型,有何相关的解决方法等,边读边想。留心情景、数据、关键词,提炼有用的“数学”信息,理清脉络,把已知条件和问题完全“数学化”。
【例】问题:要想使人安全地攀上斜靠在墙面上的梯子的顶端,梯子与地面所成的角α一般要满足50°≤α≤75°。现有一个长6米的梯子,问:使用这个梯子最高可以安全攀上多高的墙(精确到0.1米)?
问题的关键是:在安全范围内梯子与地面的夹角越大,使用这个梯子可以攀上越高的墙。所以,当α=75°时,梯子顶端与地面的距离是使用这个梯子所能攀到的最大高度。于是问题可以归结为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
已知,在Rt△ABC中,∠A=75°,
斜边AB=6,求∠A的对边BC的长。
二、注重观察和实验,寻找突破口
大数学家欧拉曾说:“数学这科学,需要观察,也需要实验。”阅读理解题的文字表达一般都比较长,学生接触这类题目有时会有畏惧的情绪,产生“不想继续做下去”的感觉,但其实这类题型的难度并不是很大,学生只要平时注意通过观察、试验、归纳、类比等活动研究生活中的一些现实问题,就能够培养和发展自己在具体的情景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当我们遇到难以下手的数学问题时,不妨冷静地用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例如采取“画一画、量一量”。可先按条件准确画出图形,通过测量猜测目标所蕴含的关系,从而为解决问题找到了方向。
【例】如右图,已知点D是△ABC中AC边的中点,M、N是BC边的三等分点,BD分别与AM、AN交于E、F,求BE∶EF∶FD的值。
分析:解这道题,即使先作出了辅助线DN,也容易被众多的相似三角形干扰,不容易准确地求出结果。但如果利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会发现BE∶EF∶FD=5∶3∶2。再作几个不同的准确图形测量,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因为找到了答案,问题的求解就会容易得多。
三、数形结合,相得益彰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基本对象,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补充、密不可分。正如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所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缺数时难入微。”在阅读时如果能以数辅形,或以形辅数,则理解起来就相对容易。
【例】问题:某人上午8时乘装满竹竿的船逆流而上,10时半发现一捆竹竿掉入河中,立即掉头顺流去追,用了30分钟追上了竿,竹竿是何时掉入水中的?
分析:很显然,这是路程应用题的追及问题,但其数量关系不明显,相等关系不容易找到,且容易被“上午8时”这个条件所干扰,给思维带来障碍。若根据数量画出线路图,则所有问题便迎刃而解。
如下图,设竹竿是发现前x分钟落水,水流速度为a,船速为b,则(x+30)a+(V—a)x=30(v+a),解得x=30,也就是说竹竿是在10时掉入水中的。
四、在阅读时还得注意数学语言的相互转化
数学语言包括文字、符号、式子、图形等。数学学习离不开审题,特别是题目中的数学语言的识读,是审题的关键。如在mkg含盐p%盐水中,加入nkg含盐q%的盐水,那么混合后的盐水的浓度是多少?阅读时主要弄清楚浓度怎样算,百分率的意义是什么,不难得出混合后盐水的浓度是%。阅读时还要注意一些“陷井”,如“BC的垂直平分线EF”,必须要弄清楚谁是谁的垂直平分线,继续解题才有意义。
五、近年来,新定义问题不断涌现,解决它不需要太多的数学知识,更多地是需要阅读理解和合情推理能力
特别对新出现的定义,必须要反复咀嚼,准确理解。
【例】如图1,凸四边形ABCD,如果点P满足∠APD=∠APB=α,且∠BPC=∠CPD=θ,则称点P为四边形ABCD一个半等角点。
(1)在图2正方形ABCD内画一个半等角点P,且满足a≠0。
(2)在图3四边形ABCD中画出一个半等角点P,保留画图痕迹。
(不需要写出画法)
本题给出了一个全新的问题情景——凸四边形内的半等角点,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新概念半等角上,要理解半等角所具备的几何特征,然后根据图形特征探究作图的依据是轴对称知识。把此问题放在特殊的正方形内,由正方形的对称性容易解决,注意点P不能在对角线的交点上。但要在图3内求作半等角点P,则要先求作点B关于AC的对称点B',连结B'D与AC的交点即为点P,实际上是利用轴对称构造两个全等三角形,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来达到目的。
实际上,不管是哪一种数学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数学的“双基”。在日常教学中,要重视所学数学内容与典型的实际问题或情景建立联系,切实引导学生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重视教材上有代表性的题目的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体会问题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只有具备了比较扎实的基本功,才能感知阅读材料中有关的数学术语和符号,理解每个术语和符号的真正意义,并能正确依据数学原理分析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达到对材料的真正理解。
因此,在平常教学中本人要求学生认真阅读,准确理解“问题背景”中提供的信息,通过分析、综合等思维创造,类比、转化等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善于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又把数学知识服务于生活的意识与习惯,逐渐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