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地面运动影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地面,风机,地震烈度,效应,地震波,汶川,结构。
地面运动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霍涛[1](2019)在《长周期地面运动对风机塔筒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对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大功率风机结构在长周期地面运动作用下的地震响应的研究甚为缺乏。从世界地震记录数据库中选择了1条普通波(EI-Cento波)和2条长周期波(HKD054波和CDAO波),并对两种波的时频特性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基于风机结构整体有限元模型,对风机塔筒结构在2类地震波作用下的地震响应进行对比分析,并对叶片与塔筒的碰撞问题、门框区域的应力集中、机舱内主轴的剪力失效以及基础失效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探讨。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波,长周期地震作用会放大塔筒结构的动力响应。因此针对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风机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需要考虑长周期地震作用影响。另外,塔顶竖向加速度过大会影响到机舱内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在设计中需加以考虑。塔筒与门框连接区域、机舱内主轴和基础等薄弱区域需要适当加强。(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07-19)
朱伟[2](2019)在《超临界反射SmS对强地面运动衰减关系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研究表明超临界反射SmS震相会导致地面运动在一定震中距内增强,从而会改变GMPE(地面运动预测方程)模型在该震中距范围内的形态。鉴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地面运动衰减关系的发展过程,并且介绍了考虑SmS对GMPE影响的研究现状。而目前在国内,基于2008年汶川Mw7.9级地震的一些强地面运动研究表明,在震中距100到300 km范围内,水平分量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值显着增强。为了解释这一观测现象,本文通过观测汶川余震单个地震多个台站及单个台站多个地震的记录波形图,确认了该地区临界震中距内(约100~300 km)有大振幅SmS震相的存在,其振幅是直达S波的3~5倍。根据余震的地面运动衰减关系,本文发现相同震中距范围内水平分量平均峰值地面速度(PGV)和PGA值也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确认该地区大振幅SmS震相的存在及其对地面运动衰减关系的影响,本文利用当地的地壳速度模型进行理论测试,结果发现,在相同震中距范围内仍然可以观测到大振幅SmS,并且会使得地面运动幅值增大,这也说明了汶川主震在临界震中距内PGA值增大的原因。同时,根据盆地台与山区台的观测特征,本文发现SmS不一定会对地面运动产生显着影响。因此,本文还测试了SmS强弱的影响因素(地壳结构、震源参数和频率范围)。结果表明,地壳结构越简单越有利于SmS的发育;震源深度会改变SmS发生超临界反射的震中距范围,震源深度越大,SmS发生全反射的临界震中距越小;而震源机制解对SmS的影响较为复杂,没有明显规律,这可能与地震的辐射花样有关;SmS(1~2 Hz)是比直达S(约1 Hz)更加高频的震相。此外,本文还以龙门山地区为例,定量分析了SmS对地面运动的影响,结合汪素云的模型,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提出了符合汶川主震PGA衰减趋势的叁段式衰减模型。综上所述,本文认为SmS对地面运动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于地壳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区。(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6)
郑云隆,屈秋林,徐连超,刘沛清[3](2018)在《蜻蜓在悬停状态下二维双扑翼运动地面效应影响的数值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蜻蜓飞行是昆虫最古老和最原始的飞行形式之一,能快速起动、均衡前飞、长时间悬停和机动飞行,被认为是传统飞行原理和低雷诺数非定常机理的最佳结合体。其有两对翅膀可以独立拍动,可通过调整前后翼的相位差来控制气动力和能耗,目前这种原始的飞行方式已经成为研究的焦点。在自然飞行环境中,蜻蜓经常栖息于或掠过一些物体,例如起飞着陆、"蜻蜓点水"等,此时地面效应将对其飞行性能产生显着影响。研究相关的气动特性有助于仿生飞行器的稳定性设计。本文采用有限体积法数值求解非定常不可压缩层流Navier-Stokes方程对简化的二维蜻蜓翅膀扑动运动进行数值模拟。首先,基于CFD数值模拟结果,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分析方法,建立起流场与气动力间的对应关系。其次,使用该方法探究在无界流场中相位差对流场结构及整体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在地面效应工况下分析地面对流场及气动性能的影响规律,同时关注相位差和地面效应两者间是否存在耦合关系。(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期刊2018-10-25)
江天云,陈天鸿,罗陈宇,王丽珍,郭俊超[4](2018)在《半蹲式跳伞着陆下落地速度和负重重心对地面反力和下肢关节运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半蹲式跳伞十分常见,着陆时来自地面的巨大冲击力是造成下肢关节损伤的原因之一。落地速度越大,冲击力越大。此外为了生存和任务,跳伞者常会背负物品,负重重心会影响人体姿态。落地速度对半蹲式着陆时地面反力和下肢关节运动影响的研究较少,而负重重心的影响尚未见报道,因此有必要进行该方面的研究。方法 15名男性健康受试者(21.5±2.1岁,177.1±4.4 cm,67.3±5.0 kg)采用半蹲式着陆姿势,分别在身体(本文来源于《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8-08-17)
李晓朋,刘启方,谷慎昌,李晓轩[5](2017)在《SH波作用下叁维软弱夹杂对地面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有限元数值模拟对单一浅埋软弱立方体夹杂对地面运动的影响进行研究。通过谱比曲线分析了浅埋软弱夹杂及深宽比对地面运动的放大作用,并分析了夹杂对加速度峰值和反应谱的影响。最后,与二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软弱夹杂对R<0.85l区域的地面运动放大作用明显,地面运动最大点位于夹杂中心在地表的投影处;当深宽比较小时(N≤1/2),夹杂会对地面运动产生较大的放大作用,当深宽比N≥1时夹杂对地面运动无明显的放大作用,深宽比N=1/16时对地面运动的最大放大倍数是无夹杂自由场的4.2倍;二维模型下夹杂对地面运动放大的频段范围要比叁维的宽,放大倍数要比叁维的小。(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期刊2017年06期)
王铭锋,郑傲,章文波[6](2017)在《局部山体地形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曲线网格有限差分方法研究了地震波在不同坡度的山体地形及水平地表模型中的传播,得到了各模型速度波形及地表峰值速度特征,从地形自身特征及震源特征两方面出发讨论了地形效应:一是相同的震源模型下地形坡度、形状对地震动的影响;二是同一山体模型下地震动对不同震源机制的点源以及相对复杂的有限断层的响应.主要结论如下:(1)一般情况下,地形放大效应在坡度较大的地方比较明显,并随着坡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放大效应与坡度并不满足正相关,且这种情况的发生与震源性质无关,可能仅受地形形态自身的影响;(2)对于不同的震源机制,地面运动各分量受地形影响程度不同,总体上水平分量受地形影响程度更大;(3)震源机制和震源激发的波的频率会影响放大效应最大值出现的位置,放大效应最大值不一定出现在山顶处,有可能会出现在起伏地形的震源对侧,出现位置可能与波的相互作用有关;(4)有限断层模型下,地面运动特征相对更为复杂,地形效应不仅受断层模型几何特征的影响,同时断层破裂过程对其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周志鹏,曲峰[7](2016)在《运动疲劳对不同方向跳跃单脚落地时下肢关节和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前交叉韧带损伤在体育运动中十分常见,且70%属于非接触性损伤。跳跃落地是造成前交叉韧带损伤的重要危险因素,而单脚落地支撑动作的损伤风险又较双脚落地时更大,特别是当机体处在神经肌肉疲劳状态时会明显增加前交叉韧带的损伤风险。因此,本研究以叁种不同方向(前跳、斜跳与侧跳)跃起单脚落地动作为任务,探讨不同方向跳跃单脚落地动作对造成前交叉韧带损(本文来源于《第十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 2016)论文集》期刊2016-10-13)
王洲鹏,王彦宾,张献兵[8](2016)在《表层沉积物特性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包含震源、沉积盆地和表层低速沉积层的二维模型,采用交错网格有限差分/伪谱混合方法求解地震波传播,讨论沉积层厚度和速度对地震地面运动的作用。结果表明:沉积层内产生的地震波的多重反射以及转换会引起地面运动持续时间的延长,它们的相干迭加会造成地面运动峰值的放大;随着沉积层速度的增加,多重反射与转换波的能量减小,地面运动持续时间减小,但是不同速度或者不同厚度的低速层模型均显示出一致的地面运动峰值放大特征。结果说明,在包含震源、沉积盆地和沉积层的模型中,沉积层对地面运动的作用机理更复杂。在实际应用中有必要同时考虑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本文来源于《地震工程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袁杰,朱守彪[9](2015)在《断层两边材料异性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许多断层区域内,尤其是在板块边界上的断层区域,断层面两边的材料属性通常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跨断层的地质运动及断层周边岩石损伤所造成的。研究断层两边材料异性对于分析地震的危险性及地震的物理本质,都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然而由于地震时断层破裂空间尺度巨大并且在无法直接探测的地下深处,因此一般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来研究断层的自发破裂动力过程。尽管有许多人在研究两边材料异性的断层中破裂传播的速度、形态及应力波在整个(本文来源于《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10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专题1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1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期刊2015-10-10)
李伟华,赵成刚[10](2015)在《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Biot提出的流体饱和多孔介质波动理论为基础,建立了成层地基模型,把地下水位以下的饱和土层用水饱和多孔介质模拟,地下水位以上土层用气饱和多孔介质模拟.通过研究入射平面简谐波在成层地基中的传播,分析了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P波入射下,当土体骨架相对刚度较小时,地下水位变化对地表位移尤其是竖向地表位移幅值影响较大,随着地下水位的下降,竖向位移逐渐增加,相对应的峰值频率逐渐减小;当土体骨架相对刚度较大时,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面运动影响不大.(本文来源于《地震学报》期刊2015年03期)
地面运动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研究表明超临界反射SmS震相会导致地面运动在一定震中距内增强,从而会改变GMPE(地面运动预测方程)模型在该震中距范围内的形态。鉴于此,本文首先回顾了地面运动衰减关系的发展过程,并且介绍了考虑SmS对GMPE影响的研究现状。而目前在国内,基于2008年汶川Mw7.9级地震的一些强地面运动研究表明,在震中距100到300 km范围内,水平分量峰值地面加速度(PGA)值显着增强。为了解释这一观测现象,本文通过观测汶川余震单个地震多个台站及单个台站多个地震的记录波形图,确认了该地区临界震中距内(约100~300 km)有大振幅SmS震相的存在,其振幅是直达S波的3~5倍。根据余震的地面运动衰减关系,本文发现相同震中距范围内水平分量平均峰值地面速度(PGV)和PGA值也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为了进一步确认该地区大振幅SmS震相的存在及其对地面运动衰减关系的影响,本文利用当地的地壳速度模型进行理论测试,结果发现,在相同震中距范围内仍然可以观测到大振幅SmS,并且会使得地面运动幅值增大,这也说明了汶川主震在临界震中距内PGA值增大的原因。同时,根据盆地台与山区台的观测特征,本文发现SmS不一定会对地面运动产生显着影响。因此,本文还测试了SmS强弱的影响因素(地壳结构、震源参数和频率范围)。结果表明,地壳结构越简单越有利于SmS的发育;震源深度会改变SmS发生超临界反射的震中距范围,震源深度越大,SmS发生全反射的临界震中距越小;而震源机制解对SmS的影响较为复杂,没有明显规律,这可能与地震的辐射花样有关;SmS(1~2 Hz)是比直达S(约1 Hz)更加高频的震相。此外,本文还以龙门山地区为例,定量分析了SmS对地面运动的影响,结合汪素云的模型,采用线性拟合的方法,提出了符合汶川主震PGA衰减趋势的叁段式衰减模型。综上所述,本文认为SmS对地面运动的影响不可忽视,尤其是对于地壳结构相对简单的地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地面运动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1].霍涛.长周期地面运动对风机塔筒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C].第十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2].朱伟.超临界反射SmS对强地面运动衰减关系影响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3].郑云隆,屈秋林,徐连超,刘沛清.蜻蜓在悬停状态下二维双扑翼运动地面效应影响的数值研究[C].第十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2018
[4].江天云,陈天鸿,罗陈宇,王丽珍,郭俊超.半蹲式跳伞着陆下落地速度和负重重心对地面反力和下肢关节运动的影响研究[C].第十二届全国生物力学学术会议暨第十四届全国生物流变学学术会议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8
[5].李晓朋,刘启方,谷慎昌,李晓轩.SH波作用下叁维软弱夹杂对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7
[6].王铭锋,郑傲,章文波.局部山体地形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J].地球物理学报.2017
[7].周志鹏,曲峰.运动疲劳对不同方向跳跃单脚落地时下肢关节和地面反作用力的影响[C].第十八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CABS2016)论文集.2016
[8].王洲鹏,王彦宾,张献兵.表层沉积物特性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研究[J].地震工程学报.2016
[9].袁杰,朱守彪.断层两边材料异性对强地面运动的影响[C].2015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论文集(四)——专题10核幔边界、地核结构及其动力学特征、专题11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专题12古地磁学与地球动力学.2015
[10].李伟华,赵成刚.地下水位变化对地震地面运动的影响[J].地震学报.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