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一片空间给孩子,留一份责任给自己——我谈《品社》教学中为师者的智慧

放一片空间给孩子,留一份责任给自己——我谈《品社》教学中为师者的智慧

王寿友山东省平度市店子镇昌里小学266711

“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对于老师来说并不陌生,但熟悉并不意味着明晰。流于字面的浮华与惯性理念的慵懒往往让我们陷入这样一个误区:学生独立了,但尚不能自主。要想在品社教学中真正实现学生的独立自主,不仅需要为师者的责任,更需要为师者的智慧。

一、入情入境,激发自主

《新课程标准》指出:品德的形成要基于儿童的生活。生活不是刻板的教科书,只有让学生走进生活、了解生活、融入生活的教育,才能真正内化为学生真实的品德认识,并形成学生自己能够控制的品德行为。这就要求我们为师者要在关注和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用更强的责任心和智慧去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既是学生所熟悉,又不能仅停留于表面的生活状态。要能够让孩子看到具体的存在,去实际体验,还要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探索空间,这样才能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平衡,引发新的认知冲突,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去发现、去研究,达到学习新知识的目的。

例如《丝绸之路》一课:

“丝绸之路”对于学生的认知来说,时间跨度大,距离远,如果不能创设有效的情境,很难让学生获得真实的情感体验。简单的设计,可能就是搜集相关的视频资料,用多媒体去填补学生的知识空白,学生这样被动地接受,效果可想而知。我在教学这节课时,是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经验出发:

“说说你吃过的蔬菜、水果……”

水果、蔬菜?再熟悉不过了,很轻松就罗列了数十种。然后再问学生:

“你知道它们的故乡在哪里吗?”

菜地、农民伯伯家里、蔬菜大棚……学生又七嘴八舌地说了很多。

“你们所说的,并不是它们的‘故乡’。在很久以前,它们并不属于中国,想了解有关它们的历史吗?”

……

从没有认知需求,到思考它的来历,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认知需求,实现了学生主动探索、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因此我们所说的“自主”绝对不是“自学”,而是要落实到做“主”上。学生是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只有我们认真倾听来自他们的声音,敏锐捕捉来自他们的信息,才可能去带领他们入情入境,激发出自主。

二、动手动脑,培养独立

“独立思考”是要基于事实和经验的思考、基于知识和资料的思考、基于合作和交流的思考、基于问题和疑问的思考,需要经过“探究、辨析、批判、选择直至最后认同”的过程。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学生的认知才会内化于心,成为学生成长历程中的积淀。要做到这些,既不能放手不管,又不能事事包办。要做到——开放、宽容、接纳,允许学生犯错误,接受不完美。我们要欣赏学生阶段性的进步,具有“独立见解”的不统一,有时也是好的。

例如《摔伤后的处理》一课:

假设:“某同学课间轻微擦伤,该如何进行消毒处理?”

我为学生提供了卫生箱,里面装有棉棒、碘伏、创可贴、固定板、纱布、药片等,让小组积极互动讨论,然后开始实践操作。

如:蘸了碘伏的棉棒来回在伤口上涂抹……

这时我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可是同学们都认同这样的操作。

我临时又加了这样的设计:“经过这样的处理,伤口过了几天不但没有康复,反而发炎了,这是为什么呢?”

请刚才的同学再操作一遍,大家看仔细,找找原因,最后落实到无论采用什么方法、使用什么物品,消毒时都要注意不能使伤口受到污染。

“独立”,顾名思义,就是不依赖、不依靠,用自己的力量去完成,用自己的途径、方式、力量去完成。所以教师不要急于告诉他们结果,而是精心地为学生设计思考的空间,设计问题,适时地追问,促使学生进行更加深层次的思考、参与。

播种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播种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

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人生……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者又何尝不是在播种呢?为学生播种行为,使学生收获习惯、奠定性格、改变人生——其实,不仅仅是在课堂上,生活中同样比比皆是。我们总习惯于以成年人的权威去传递给孩子们:“你应该学什么,这对你有好处,我的经验告诉你,你应该这样学……”我们总是习惯了去支配他们的行动和思想,把他们当作了接受的“容器”,这一切都源于我们是大人,我们有“经验”。这应该就是一种“错误的爱”吧?如果学生天天被动在做一些事情,那又何谈自主、何谈独立呢?为师者应该用心去观察,用行动去感受,放一片空间给我们的孩子,用我们更多的智慧和责任为这片空间护航!

标签:;  ;  ;  

放一片空间给孩子,留一份责任给自己——我谈《品社》教学中为师者的智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