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4030619880611XXXX广东河源517000
【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材料对建筑施工质量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近年来建筑项目的逐渐增多,对其质量要求也在逐渐的提高。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建筑施工中混凝土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实际发展需要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方案,以便更好地推动建筑施工的建设发展,并为相关从业人员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作业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
引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建筑施工的发展建设,但是与此同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尤其是混凝土原材料的使用对建筑施工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混凝土裂缝问题是建筑施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质量问题,施工中因混凝土裂缝而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并严重威胁相关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施工中混凝土质量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1.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1混凝土自身的因素
混凝土受自身因素的影响也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现象,如温度、化学、况降、气候等外界环境发生变化都将对自身产生一定影响,从而出现裂缝。此外,水泥水化热等原因也会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水泥在水化热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样就会引起混凝土温度裂缝,其自身强度与弹性的不断升高,温度骤然下降就会使得混凝土出现收缩变形,严重的情况下则会在拉力的作用下而出现裂缝,所以在考虑外部因素变化的影响时,必须注重混凝土自身的因素变化。
1.2结构设计及受力荷载因素
结构设计及受力荷载情况都将对混凝土裂缝产生一定影响,具体如下:结构设计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混凝土实际施工作业情况绝对不能凭借其经验进行结构设计,从而导致结构设计与实际钢筋用量、大小不符等,这就会为混凝土裂缝埋下安全隐患;其次,在预应力作用下要对混凝土受力荷载情况进行合理估算,使其设计阶段对混凝土受力情况及裂缝控制进行掌握,通常情况下,可以采取变形缝、后浇带等方式来进行裂缝控制。
1.3施工因素
施工中存在诸多因素将会引起混凝土裂缝,具体如下:(1)施工中不能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合理施工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出现。大多数建筑施工为了追赶工期或是提前完成建筑施工作业,就会在施工作业过程中凭借其经验采取不恰当的施工作业手法来进行建筑施工,人为的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发生。(2)振捣方式的不止确也会引起混凝土裂缝现象的出现。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必须注意不能出现混凝土分层及离析等现象,否则就会出现混凝土分布不均及收缩不匀从而使得交界处出现裂缝,影响建筑施工质量。(3)后期养护管理不当也将会出现混凝土裂缝等现象。在混凝土后期浇筑过程中为了有效避免混凝土表面水分的快速蒸发,就要做好后期养护作业,但是在实际施工现象,相关人员往往不能重建设轻管理,认识不到养护的重要意义,这就会导致在后期使用中不能进行很好的养护进而出现混凝土裂缝等现象。
2.建筑工程中混凝上裂缝的控制措施
裂缝问题的处理直接关系到混凝上功能和效果实现。在梳理完裂缝的形成机制之后,可以继而针对这些成因在施工中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2.1塑性裂缝的控制
塑性收缩裂缝往往源于外部温度过高而引起水分流失过快或者水泥用量过多而引起。因此,在配置混凝上时,应严格按照相关要求,控制水灰比与水泥的用量,选择良好的砂,以减少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上的抗裂度。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缓因温度过高而导致因内外温差过大而带来的影响,诸如将施工的时间设置为清晨或者傍晚直至晚上进行施工,或者顶棚作业并在浇筑完成后及时在浇筑面铺上一层塑料薄膜并加上潮湿材料诸如草垫、草袋进行覆盖,确保无外漏部位,以防止混凝上中水分的快速流失,另外,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混凝上的凝固情况采取不同的防护手段,调节防护时间,以免长期暴露而出现裂缝。
2.2干缩裂缝的控制
干缩裂缝也是我们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刘-于此种问题的控制,应按如下方式处理,对于混凝上的调制应符合施工要求,水泥的比例、水灰比和砂率既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其计算方式如下:水灰比=水/水泥水胶比=水/胶凝材料。假设施工中的情况是:砂浆等级VI7.5,稠度70-100mm。水泥为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砂为中砂,堆积密度为1450kg/m',含水率为2%;石灰膏稠度为120mm。具体求解如下:
(1)计算试配强度:l=7.5+0.645x1.88=8.7(MPa)。
(2)计算水泥用量:Qc=1000(1+15.09)-3.03C=1000(8.7+15.09)=3.03=42.5=185(kg/m3)(C为水泥强度)。
(3)计算石灰膏用量:Qd=Qa-Qc=300-185=115(kg/m3)(Qa为固定值在300-350之间随意取)。
(4)根据砂的堆积密度和含水率,计算用砂量:Qs=1450x(1+0.02)=1479(kg/m3)
(5)用水量:根据水泥浆强度等级确定,M2.5~M5用水200~230;M7.5~M10用水230~280;M15用水280~340;M20用水340~400。由于本假设中水泥浆强度为M7.5,因此用水宜选为300kg/m3。
(6)各材料用量比为:水泥:石灰膏:砂:水=185:115:1479:300=1:0.62:7.99:1.62。
可见,在施工中,各种原料的使用量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来。对于干缩裂缝亦与温度有着直接联系,在温度过高或者风速过快的情况下也极易出现裂缝的可能,鉴于此,也可以采用遮盖或者向其表面进行洒水作业等方式来保湿
2.3沉降裂缝控制
施工之前要做好地质勘查工作,对于不同的上层与地质结构应进行有效的实验,以检查该地质的结构与上层的性质,对于不同的地质与上层,施工过程中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牢实与加固,例如对于松砂这样的地基,可以通过挤压或振动的方式,使其之间较为密实,增强其承载力,从而降低建筑物的沉降,同时应保证模板有足够的强度与刚度,且支撑牢固并能够使地基受力均匀。另外地基不能被水浸泡,这样会导致地基不稳,因此在混凝上浇灌的过程中,应尽量保持水不外溢到地基上,同时模板的拆除也应有序进行。
2.4化学反应导致裂缝的预防
由于混凝上并不是单一的原料,而是由多种原料混合构成,因此当多种原料混合在一起搅拌时,会产生一些碱性离子,而这些碱性离子会与含有硅骨料的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硅酸凝胶,而碱硅胶温水后膨胀,从而导致混凝上出现裂缝。而这同时又会引发混凝上结构中钢结构的外漏,进而使钢结构也发生锈蚀情况(尽管这种情况出现概率较低)。因此,在对混凝上进行配比时,尽量选用优质的骨料以及一些低碱水泥、低碱或者无碱的外加剂以及可以抑制其发生化学反应的掺和料。在操作过程中应规范混凝上施工浇筑等措施,在钢筋方面进行防护,拌合水中的氯离子以防止钢筋发生锈蚀或者涂刷防腐材料。
2.5温度裂缝的控制
温度在导致混凝上裂缝扮演者重要角色,无论是收缩性的亦或是干缩裂缝究其产生的原因,均与温度有密切的关系。温度裂缝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控制:其一,通过施工时间的调整来避免或者在遮阳板下进行施工以避免气温所带来的影响。其二,选用矿渣水泥、粉煤灰水泥等热量较低的原料或者减少水泥的使用量。其三,对于施工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合理分配工序,对于大体积混凝上采用冷却管等形式,并进行洒水作业来实现散热与减低温差等方式来解决,以便达到良好的维护作用,降低裂缝出现的可能性
3.结语
通过对混凝上裂缝的多种成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施工作业中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出现问题并导致裂缝的出现。从当前我国实际来看,大多数施工团队的一线施工人员素质较低,也极有可能源于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带来上述问题的产生。因此,要解决建筑施工中混凝上裂缝的问题,就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进行统筹协调,无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还是一线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进行协调配合,且分工明确,尽职尽责,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
参考文献:
[1]朱凯.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及处理方法[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45
[2]穆培培.建筑施工中混凝上裂缝控制技术的探讨[J].决策论坛,2016,(05):356
[3]千银敏,卢倩.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裂缝控制技术研讨[J].四川水泥,2016,0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