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复合薄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薄膜,磁控溅射,甲酰胺,纳米,氧化锰,氮化物,氨基甲酸酯。
复合薄膜论文文献综述
陈浩禹,张亦文,吴忠,秦真波,吴姗姗[1](2019)在《金属含量对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使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同时具备高的磁化强度及电阻率,从而实现更好的高频软磁特性。方法通过磁控共溅射的方法,在不同金属靶功率下制备了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并探究金属含量对薄膜的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电学和静态磁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薄膜中的金属颗粒被非晶态的TiO_2分散。金属含量的增加可以显着提高纳米颗粒薄膜中金属颗粒的结晶性,降低薄膜电阻率,并且通过改变金属含量,可使薄膜逐渐从超顺磁态向铁磁态转变,达到精确调控纳米颗粒复合薄膜的磁学和电学性能的目的。结论在金属含量达到54%时,实现了高电阻率和高饱和磁化强度共存,有望得到具有高频软磁特性的纳米颗粒复合薄膜。(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李洪,崔骏,林松盛,石倩,蔡畅[2](2019)在《铁氧体表面Cr/Ni/Ag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对铁氧体电磁感芯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对金属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综合分析,为其实现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多腔一体式磁控溅射设备在铁氧体磁体表面依次沉积Cr、Ni、Ag,作为铁氧体表面复合金属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薄膜表面、截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薄膜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利用划格法对复合薄膜附着力进行测试;利用冲压试验对复合薄膜剥离强度进行测试;利用拉伸试验对复合薄膜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利用浸锡试验对复合薄膜耐焊性进行测试。结果试验制备的Cr/Ni/Ag复合薄膜各层厚度分别为420、4200、550 nm,Cr层与Ni层有明显柱状晶结构,层间界面清晰、无明显孔隙,Ag层与Ni层紧密结合。复合薄膜表面粗糙度为13 nm,附着力达0B级,结合力为30 N,抗拉强度达42 MPa。复合薄膜经过450℃浸锡18 s后,表面金属薄膜无脱焊或露底。结论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Cr(420 nm)/Ni(4200 nm)/Ag(550 nm)复合金属薄膜结构致密均匀,综合性能优异,达到铁氧体电感磁芯表面金属薄膜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吴易谦,韦春贝,代明江,匡同春,刘敏[3](2019)在《沉积温度对NiCrAlY/Ag复合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改善GH4169合金的表面性能,制备摩擦学性能优良的复合薄膜。方法采用离子源辅助直流磁控溅射技术制备NiCrAlY/Ag复合薄膜,研究沉积温度分别为60、120、180℃对薄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利用能谱仪(ED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进行薄膜元素成分含量、表面形貌、截面形貌、粗糙度和相结构的检测。采用纳米压痕仪、划痕法、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对薄膜的硬度、结合力、摩擦磨损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NiCrAlY/Ag复合薄膜的表面致密度、晶粒尺寸以及表面粗糙度随沉积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物相组成主要为Ni3Al、Ag和Cr,薄膜的硬度在5.67~6.41GPa之间。复合薄膜的膜/基结合力随沉积温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沉积温度为60℃时的膜基结合力最佳(33.1N),并且在此沉积温度下的复合薄膜具有最佳的室温摩擦学性能,其平均摩擦系数为0.24,磨损率为3.52×10–5 mm3/(N·m),磨损机制为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结论沉积温度对NiCrAlY/Ag复合薄膜的结构性能影响显着,当沉积温度为60℃时,薄膜综合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12期)
谢伟,邹长伟,田灿鑫[4](2019)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Bi_2VO_(5.5)/Bi_2O_3迭层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了不同迭层数的Bi_2VO_(5.5)/Bi_2O_3复合薄膜,对薄膜的物相结构、表面形貌、吸收光谱和光催化降解特性进行了表征。X射线衍射图谱表明,迭层薄膜由多晶Bi_2O_3薄膜和c轴取向的Bi_2VO_(5.5)薄膜组成。随着Bi_2VO_(5.5)薄膜层数的增加即Bi_2O_3层数的减少,复合薄膜的吸收光谱向长波方向移动。同时,在模拟日光下,复合薄膜对亚甲基蓝上的降解活性逐渐增加,在适当的迭层数时达到最大值。当复合薄膜为6层Bi_2VO_(5.5)膜迭加在2层Bi_2O_3薄膜上时,降解活性最佳。经过5个降解循环后,降解率仅下降2%,说明该复合薄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复合薄膜光催化性能提升的原因可以归结为迭层结构和能级的匹配,这有利于光生载流子的迁移。根据带隙结果和XPS价带谱的拟合结果,分析了Bi_2VO_(5.5)/Bi_2O_3复合薄膜光催化降解MB的机理,在模拟太阳光照射下,Bi_2O_3导带上的光生电子可以转移到Bi_2VO_(5.5)的导带上,同时,Bi_2VO_(5.5)价带上的光生空穴也可以迁移到Bi_2O_3价带上,从而抑制载流子复合,延长光生载流子的寿命,提高光催化降解效率。该薄膜在光照下还具有抑菌特性。(本文来源于《第叁届粤港澳大湾区真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年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11-28)
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5](2019)在《(Pr0.5Ba0.5MnO3)1-x:(CeO2)x复合薄膜自组装行为的电子显微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组装复合氧化物薄膜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如巨磁阻效应、铁电性、铁磁性等)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在此类薄膜中,应变、缺陷和界面在调控薄膜性能方面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在材料表征方面,先进电子显微学分析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针对自组装复合氧化物薄膜体系,利用高分透射电子显微/扫描透射电子显微(本文来源于《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期刊2019-11-23)
郭聪,付跃举,刘华一,张丹,徐海峰[6](2019)在《P(vdf)/BaTiO_3复合薄膜铁电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1世纪以来,微机电系统(MEMS)的发展,对铁电材料的柔性和电活性的要求随之增加,P(vdf)作为优秀的柔性铁电材料而备受关注。为实现P(vdf)铁电性能的调控,本文使用Ba Ti O3进行了掺杂,并采用旋涂法制备了纳米薄膜,探究了空气湿度与退火温度对薄膜性能影响,为有机柔性材料的电活性调控提供了一个可行思路。(本文来源于《化工技术与开发》期刊2019年11期)
刘燕梅,吴振刚,羡皓晗,吴明明,陈颖[7](2019)在《氮化钛/氧化锰复合薄膜制备及其SERS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四氯化钛为钛源,采用氨气还原氮化法得到氮化钛薄膜,再以草酸锰为原料,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在氮化钛薄膜表面沉积氧化锰纳米结构,利用XRD、XPS、FE-SEM、RAMAN测试表征薄膜组成、结构及其表面增强拉曼光谱(SERS)性能。XPS分析表明制备的复合薄膜中Mn元素以多种价态形式存在,利用XRD对薄膜晶相分析发现氮化钛为面心立方晶型,氧化锰为无定形。随着沉积时间的增加,沉积在薄膜上的氧化锰颗粒长大,并逐渐细化呈细条状,薄膜表面变得粗糙。利用R6G作为拉曼探针分子研究氮化钛/氧化锰复合薄膜的SERS效应,结果表明,氮化钛/氧化锰复合薄膜具有拉曼增强效应,在沉积时间为30 s时达到最大值,拉曼信号强度是纯氮化钛薄膜的2倍,且复合薄膜均匀性较好,拉曼检测极限为10~(-5)mol·L~(-1),经计算其拉曼增强因子为7. 412×10~2。由此可见,采用电化学沉积制备的氮化钛/氧化锰复合薄膜具有作为SERS基底材料的应用潜力。(本文来源于《人工晶体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张伟,胡祖明,于俊荣,王彦,诸静[8](2019)在《耐高温抗静电PMIA/PSA/RGO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改进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并通过水合肼还原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利用RGO对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PMIA)/聚苯砜对苯二甲酰胺(PSA)复合薄膜进行抗静电性能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面电阻率和体积电阻率、热失重(TG)、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力学性能对复合薄膜进行了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通过SEM发现,RGO与PMIA和PSA的相容性良好,RGO被包埋在高分子基体中形成海参状结构;当RGO质量分数为2%时,PMIA/PSA/RGO复合薄膜的体积电阻率为107Ω·cm,相比PMIA/PSA复合薄膜下降了10个数量级,表面电阻率为109Ω,下降了8个数量级,达到了抗静电薄膜的要求;通过TG测试表明,RGO有利于提高复合薄膜的热分解温度和热稳定性;当RGO质量分数为0.5%时,PMIA/PSA/RGO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到116.34MPa,比PMIA/PSA薄膜提高了33.72%,断裂伸长率达到137%,比改性前提高了70%;随着RGO含量的增加,介电常数增大,介电损耗较小,薄膜绝缘性能降低。(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11期)
王学沛,吴明明,刘燕梅,裴媛,魏颖娜[9](2019)在《叁元金属氮化物复合薄膜制备及其SERS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氮化物作为新型等离子激元材料具有作为表面增强拉曼(SERS)基底的应用潜力。为此,本文以四氯化钛、五氯化钼、乙酰丙酮氧钒和五氯化铌为原料,以聚乙烯吡咯烷酮为成膜助剂,利用溶胶-凝胶法结合氨气还原氮化技术制备出TiN基叁元金属复合薄膜,并研究了其组成、结构及SERS性能。结果发现,当引入五氯化钼后,TiN复合薄膜中析出Mo_2N颗粒,其SERS性能较为优异,对R6G的检测极限为10~(-5) M,拉曼增强因子为0.31×10~3。分别添加乙酰丙酮氧钒和五氯化铌后,薄膜中的V和Nb元素与TiN形成固溶体,薄膜中颗粒尺寸长大,复合薄膜在可见光区域内共振吸收峰变宽,禁带宽度变小,因此,掺杂复合薄膜具有更为优异的表面增强拉曼性能。其中,掺杂钒和铌时复合薄膜对R6G的检测极限均为10~(-6) M,增强因子分别为7.323×10~3和5.633×10~3。(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余超,张少杰,刘娜,尹翠玉[10](2019)在《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向纤维素氨基甲酸酯溶液中掺杂不同含量的改性纳米TiO_2,采用流延法制得具有光催化功能的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X射线衍射仪(XRD)、透光性能测试、热分析仪(TG)、拉伸性能测试及光催化降解性能测试等方法对复合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改性纳米TiO_2成功负载到复合薄膜上,并且对复合薄膜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复合薄膜透光性变差,抗紫外光能力明显增强,热稳定性能降低,拉伸强度减小;当改性纳米TiO_2含量为2%时,复合薄膜对甲基橙溶液的光降解率最高,达到100%,薄膜光催化降解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人造纤维》期刊2019年05期)
复合薄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利用真空镀膜技术对铁氧体电磁感芯表面进行金属化处理,对金属薄膜的结构及性能进行综合分析,为其实现工程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多腔一体式磁控溅射设备在铁氧体磁体表面依次沉积Cr、Ni、Ag,作为铁氧体表面复合金属薄膜。采用扫描电镜对复合薄膜表面、截面形貌进行表征;利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复合薄膜表面粗糙度进行测量;利用划格法对复合薄膜附着力进行测试;利用冲压试验对复合薄膜剥离强度进行测试;利用拉伸试验对复合薄膜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利用浸锡试验对复合薄膜耐焊性进行测试。结果试验制备的Cr/Ni/Ag复合薄膜各层厚度分别为420、4200、550 nm,Cr层与Ni层有明显柱状晶结构,层间界面清晰、无明显孔隙,Ag层与Ni层紧密结合。复合薄膜表面粗糙度为13 nm,附着力达0B级,结合力为30 N,抗拉强度达42 MPa。复合薄膜经过450℃浸锡18 s后,表面金属薄膜无脱焊或露底。结论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制备的Cr(420 nm)/Ni(4200 nm)/Ag(550 nm)复合金属薄膜结构致密均匀,综合性能优异,达到铁氧体电感磁芯表面金属薄膜技术要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合薄膜论文参考文献
[1].陈浩禹,张亦文,吴忠,秦真波,吴姗姗.金属含量对Co-TiO_2纳米颗粒复合薄膜微观结构及其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2].李洪,崔骏,林松盛,石倩,蔡畅.铁氧体表面Cr/Ni/Ag复合薄膜制备及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19
[3].吴易谦,韦春贝,代明江,匡同春,刘敏.沉积温度对NiCrAlY/Ag复合薄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J].表面技术.2019
[4].谢伟,邹长伟,田灿鑫.模拟太阳光照射下Bi_2VO_(5.5)/Bi_2O_3迭层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性能[C].第叁届粤港澳大湾区真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暨2019年广东省真空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5].成绍鸫,路璐,成晟,沈律康,刘明.(Pr0.5Ba0.5MnO3)1-x:(CeO2)x复合薄膜自组装行为的电子显微学研究[C].第十届国际(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第六届国际多功能材料与结构学术大会、首届国际新材料前沿发展大会摘要集.2019
[6].郭聪,付跃举,刘华一,张丹,徐海峰.P(vdf)/BaTiO_3复合薄膜铁电性能研究[J].化工技术与开发.2019
[7].刘燕梅,吴振刚,羡皓晗,吴明明,陈颖.氮化钛/氧化锰复合薄膜制备及其SERS特性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9
[8].张伟,胡祖明,于俊荣,王彦,诸静.耐高温抗静电PMIA/PSA/RGO复合薄膜的制备与性能[J].工程塑料应用.2019
[9].王学沛,吴明明,刘燕梅,裴媛,魏颖娜.叁元金属氮化物复合薄膜制备及其SERS效应研究[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10].余超,张少杰,刘娜,尹翠玉.改性纳米TiO_2/纤维素氨基甲酸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人造纤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