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梦月[1](2021)在《寒温带森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赋存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团聚体是土壤结构构成的基础,直接影响着土壤中元素的界面过程与行为。大兴安岭是我国唯一的寒温带森林,开展大兴安岭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赋存特征研究,是不同类型森林土壤有机磷环境行为对比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本研究以大兴安岭为研究对象,考虑到间伐强度、重度林火干扰后不同恢复年限及不同地理位置等样地类型土壤的差异,依据碳库稳定性用湿筛法获取了不同粒级的土壤团聚体(4个粒级、7个级分),采用化学连续提取法和31P核磁共振(31PNMR)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干扰强度下土壤及团聚体中有机磷形态及分子组成差异,结合冗余分析(RDA)和结构方程模型探讨了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再分配过程的关键驱动机制,总结了不同干扰强度下大兴安岭森林土壤及团聚体中有机磷赋存特征,对理解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磷的环境地球化学循环及生态效应,完善不同类型森林土壤团聚体对有机磷的保护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区土壤团聚体粒级以250~2000μm为主,占土壤总质量43%以上。三种样地不同团聚体中(cPOM、LF、iPOM、dSilt、μSilt、dClay和μClay)有机磷均表现出较好的粒度效应。2.研究区土壤有机磷库含量分布为:中等活性有机磷库(MLOP)>非活性有机磷库(NLOP)>活性有机磷库(LOP)。富里酸结合态(FAOP)和残渣态有机磷(Re-OP)为团聚体中有机磷的主导形态。3.团聚体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团聚体稳定性在间伐强度10%时最强,间伐强度30%时最弱,稳定性随林火干扰后恢复年限的增加而增强,中海拔比高海拔与低海拔区域稳定性强。各样地中有机磷含量与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变化趋势相似,林区土壤有机磷分布受团聚体结构稳定性影响,稳定性越强,有机磷含量越高。4.RDA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结果表明,恢复年限增加导致TOC含量和林分密度增长,从而增加土壤有机磷含量;海拔升高,凋落物厚度增加,pH值下降,TOC和TOP含量上升。大兴安岭森林土壤有机磷特征是上述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5.团聚体保护机制与TOP稳定性关系结果表明,团聚体对土壤TOP有保护作用,保护作用强度大小顺序为:物理-化学-生化保护>化学保护>物理保护>无保护。6.31P-NMR结果表明,大兴安岭森林土壤有机磷以磷酸单酯为主。NaOH-EDTA可提取磷在无保护机制的团聚体(250~2000μm)中含量最高,表明大团聚体具有更大的供磷潜力。
王冰[2](2021)在《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气温室气体的重要源与汇,在区域和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森林土壤碳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碳库,森林土壤碳循环,尤其是森林土壤碳库源/汇功能转换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方向,对估算区域碳收支和制定应对气候变化的森林经营措施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为精准预测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寒温带森林土壤有机碳库变化趋势及其潜力,本研究以大兴安岭林区为研究区,以兴安落叶松林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野外样地调查和室内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有机碳组分研究为基础,从有机碳组分的保护机制出发,探讨土壤总有机碳、不同保护机制组分有机碳和植硅体碳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分析其与土壤理化性质间的关系。系统探讨不同环境条件下各组分有机碳的特征及其影响机制,深入揭示不同组分有机碳的稳定与累积机制,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的碳汇潜力,为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精确、定量评估大兴安岭林区及寒温带森林土壤碳库提供方法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的化学指标呈现一定的空间特征。p H值较稳定,气候、植被、土壤等结构性因素对铵态氮(NH4+-N)、速效钾(AK)和有效磷(AP)的空间变异影响较大,而总磷(TP)、有机磷(OP)同时受到结构性因素和人类活动等随机因素的影响。各化学指标含量总体沿东北-西南走向呈现一定东西对称分布特征,总磷和有机磷随纬度降低先增后减,其它各指标呈斑块状分布。兴安落叶松林的土壤理化指标呈现一定剖面特征。随土层深度增加,铵态氮、速效钾、有机磷等养分指标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下降趋势,p H、容重和除CaO外的各金属氧化物含量呈增加趋势,且表层含量与其它土层间差异显着。不同林龄、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的理化性质存在一定差异。随着林龄增加,土壤含水量、容重、速效钾表现出“V”字型变化趋势,而有机磷呈现倒“V”字型趋势,p H随林龄增加而增加;铵态氮和有效磷随林龄增加而减少。(2)大兴安岭林区土壤表层(0-20cm)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48.60 g/kg,高值主要分布在林区中部。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均值为53.35 g/kg,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幂函数方式下降,表聚性特征明显,表层(0-10cm)土壤总有机碳平均贡献率为71.83%。土壤总有机碳含量与土壤含水量、铵态氮、速效钾、总磷、有机磷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关系,与土壤容重、p H和除CaO外其它金属氧化物含量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在兴安落叶松林生长过程中,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呈先减后增的“V”字型变化特征,不同林龄阶段的含量大小依次为幼龄林(64.49 g/kg)>成过熟林(55.34 g/kg)>中龄林(53.22 g/kg)>近熟林(46.81 g/kg);不同林龄阶段,各土壤理化指标对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存在差异。兴安落叶松林各林型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64.14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63.48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39.99 g/kg);在0-10cm土层,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显着小于杜香-兴安落叶松林和杜鹃-兴安落叶松林,随土层深度增加,各林型间差异减小;林型不同,其土壤总有机碳的主导因子不同。(3)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含量大小依次为:非保护有机碳(uPOM,21.51 g/kg)>化学保护有机碳(CPOM,10.00 g/kg)>物理保护有机碳(pPOM,2.9 g/kg)>物理化学保护有机碳(pcPOM,2.72 g/kg)。4种组分均表现为高度空间自相关性,沿东北-西南方向(大兴安岭山脉走向)发生变化。兴安落叶松林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的含量大小依次为:uPOM(36.91 g/kg)>CPOM(6.90 g/kg)>pPOM(2.78g/kg)>pcPOM(1.09 g/kg);除pcPOM外,其它各组分含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聚特征明显。林龄、林型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含量具有一定影响。随着林木生长,uPOM先减后增,pPOM和CPOM先增后降又增,pcPOM的变化趋势先增后减。uPOM在各林型中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52.72 g/kg)>杜鹃-兴安落叶松林(35.33 g/kg)>草类-兴安落叶松林(28.61 g/kg);pPOM和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pcPOM在各林型中的大小依次为草类-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杜鹃-兴安落叶松林。各有机碳组分不仅与总有机碳存在显着正相关性,各组分间也存在密切关系。各组分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均与土壤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关系;与养分和金属氧化物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但组分间相关程度存在差异性。(4)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形态以平滑棒形居多,平均含量为16.42g/kg,土壤植硅体碳平均含量为274.09 mg/kg,约占土壤总有机碳的0.56%。土壤植硅体及植硅体碳含量呈现一定的经、纬度地带性特征,各含量均随纬度升高而增加,随经度升高先增后降,基本沿山脊呈对称分布。土壤植硅体及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受到土壤化学性质和气候因素的影响。随降水量的增加,土壤植硅体和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随气温的降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逐渐增加。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的平均含量为19.10 g/kg,土壤植硅体碳的平均含量为588.57 mg/kg。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降低趋势,表聚效应明显。林型和林龄对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具有一定影响,兴安落叶松林不同林龄阶段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呈现先增后减趋势,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含量大小依次为杜鹃-兴安落叶松林>杜香-兴安落叶松林>草类-兴安落叶松林。(5)大兴安岭林区表层土壤(0-20cm)总有机碳储量为99.32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44.69、6.35、5.88、21.75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的44.99%、6.39%、5.92%、21.90%;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0.59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0.6%。兴安落叶松林0-40cm土壤总有机碳储量为218.47 t/hm2,各组分(非保护、物理保护、物理化学保护、化学保护)有机碳储量分别为155.95、11.35、3.90、28.12 t/hm2,分别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71.38%、5.19%、1.79%、12.87%;土壤植硅体碳储量为2.13 t/hm2,占土壤总有机碳储量的1.0%。不同林龄、不同林型间土壤有机碳组分储量存在一定差异。
刘润,牛香,王兵[3](2021)在《天保工程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内蒙古森工林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更直观地反映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产生的影响,体现天保工程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GB/T 38582—2020)》,以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的林区为研究对象,对天保工程实施前(1998年)和实施后(2018年)2期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进行量化分析,认为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林区(简称"内蒙古森工林区")涵养水源价值为950.16亿元(1998年)和1 341.32亿元(2018年),保育土壤的价值为563.49亿元(1998年)和760.11亿元(2018年)。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森林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功能总价值量排名前3位的林业局依次是根河、莫尔道嘎、乌尔旗汉,保育土壤功能排名前3位的依次是根河、乌尔旗汉、金河。从整体空间分布上分析得出的2期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均呈现中部>北部>南部的趋势。
温慧[4](2021)在《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东北地区国有林占全国总量近1/3,其中大部分分布在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本文选取大、小兴安岭地区共1058块样地进行了植物资源和大型真菌资源调查,其中大型真菌是在凉水自然保护区和呼中自然保护区为基地重点调查。本研究分析了两地的植物和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特征,并对其复杂关系进行了冗余排序。整体比较了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资源和大型真菌资源的区域差异,并讨论了历史差异。结果发现:1、大、小兴安岭优势种的科属构成是相似的,主要差异是优势种构成不同。大兴安岭乔木层前五个优势种是落叶松、白桦、山杨、蒙古栎和樟子松、;灌木层是越橘、兴安杜鹃、榛、欧亚绣线菊及细叶杜香;草本层是小叶章、羊须草、地榆、东方草莓和圆叶鹿蹄草。小兴安岭前五个优势乔木种是落叶松、白桦、山杨、蒙古栎和红松;灌木是毛榛、榛、绣线菊、珍珠梅、山刺玫;草本层是小叶章、皱果薹草、泽薹草、蚊子草、林木贼。2、大兴安岭大型真菌,主要种有细柄丝膜菌、钟形干脐菌、红褶丝膜菌、毛栓菌、褐绒盖牛肝菌等,小兴安岭大型真菌,主要种有木蹄层孔菌、堆金钱菌、云芝、火木层孔菌和洁小菇占比较大。总体来看大兴安岭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高。从大型真菌的功能类型方面看,两地占比最高的是食用菌,约为其他类群的2倍,生境类型统计,大兴安岭以林地真菌居多,小兴安岭以活力木型真菌居多。3、大兴安岭较小兴安岭森林密度高(乔木密度比小兴安岭高27.78%,灌木密度高7.19倍,草本的盖度高1.14倍),但是有更多的小树(树高,胸径降低7.99%-24.17%),小灌木(灌木高,盖度降低58.17%-59.61%)及较矮的草本(草高降低44.74%)。大、小兴安岭乔木平均高分别是9.56 m和10.39 m,平均胸径10.98cm和14.48cm,灌木平均高0.64m和1.53m,草本平均高分别是0.21m和0.38m4、大兴安岭乔木和灌木层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低,但草本层物种多样性较小兴安岭高。具体表现为,大兴安岭乔木和灌木物种分布不均且种类较单一(相比小兴安岭,丰富度低9%-74%,均匀度低7%-67%)草本分布更均匀(相比小兴安岭,均匀度高18%)但种类比小兴安岭少(相比小兴安岭,丰富度低31%)。5、大、小兴安岭植物多样性变化的主要解释因子是草本覆盖度,其次是灌木和草本优势种。与植物多样性不同,真菌多样性特征差异主要受林上(乔木、灌木)结构和关键种的影响。两个地区影响大型真菌多样性的因子在大兴安岭(乔木密度和灌木高度、越橘和兴安落叶松多度)和小兴安岭(乔木大小、乔木多样性)不同。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在植物、大型真菌组成、森林结构及其复杂关系方面,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存在较大的空间和历史差异。上述结果为东北地区森林资源的精细管理和保护提供新依据。
王博,彭伟,余涛,刘玥,应天玉[5](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文中认为天保工程的实施,对于推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资源增长、生态良好、林业增效、职工增收及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新林区具有重要意义。在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都获得突出成就的同时,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在天保工程实施中也凸显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需要在后续的工作中挖掘内生动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各项政策不断调整与优化。
刘曦,刘经伟[6](2020)在《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的监测与评估》文中研究说明以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东部(东经117°6′~135°5′,北纬41°25′~53°23′)的国有林区为研究对象,以阔叶混交林、樟子松林、杨桦林、落叶松林4种林型为森林生态系统构成要素,采用替代市场法、影子工程法、条件价值法等常用的环境价值评估方法,对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等省(区)国有林区的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6个方面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进行监测与评估,分析不同区域、不同林型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结果表明: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差异显着,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量,分别为7 047.71、6 539.77、5 169.8亿元·a-1;东北国有林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差异较大,6个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量比例,由大到小依次为森林涵养水源价值量、固碳释氧价值量、保育土壤能力价值量、净化大气环境价值量、营养物质积累价值量、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量。对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的4种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析表明,不同地区、相同林型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差别较大;虽然森林生态系统各服务功能价值量最大的林分类型不能确定,但樟子松林在所有服务功能中价值量均为最低。
陈昭地[7](2020)在《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寒地城市数量众多,每个寒地城市由于人为活动和地理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态问题也各不相同。由于现有的理论缺乏对寒地城市生态修复的专项研究,而实际的公园设计更是存在着盲目模仿、忽略气候影响以及缺少针对性的生态设计等问题。郊野公园作为寒地城市边缘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是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和进行修复展示教育与居民活动的重要场所。因此,本文对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策略探索具有补充完善现有的理论体系、修复寒地城市的生态屏障,促进寒地城市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设计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寒地城市已有的理论研究为基础,在对寒地城市所面临的生态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之后,对运用了生态修复技术的寒地城市公园和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归纳经验,提出适用于我国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方面的景观设计方法;设计方法基于每个城市所面临生态问题和地理情况的不同,因地制宜的选取气候、水系、土壤等方面的因子进行分析,应用WINAIR分析软件和GIS分析软件对设计地块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进行生态功能区划分,再进行后续的景观功能布局、服务设施系统和节事活动的营造;最后将探索得到的设计方法应用于内蒙古自治区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在实践中对研究进行验证和完善。文章基于寒地城市的国际化视野,以我国寒地城市中存在的生态问题为选题背景,以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如何进行生态修复建设为关键问题展开研究;通过实地调研、案例分析、建模分析等方法;以生态修复为切入点,以郊野公园为研究对象,以营造低成本、生态可持续的寒地郊野公园为目的,进行策略探索和设计实践;以提高寒地城市居民生活质量,为居民提供绿色自然的户外活动空间。
于鹏跃[8](2020)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文中提出本研究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借助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内部5个气象站点的气象数据及1988年、1998年、2008年、2018年四期Landsat系列(Landsat5、landsat8)遥感影像作为数据基础,采用叠置分析法、反距离权重法、相关性分析、重心转移等方法,探索1988~2018年时间段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健康变化特征以及与气候的响应关系,以此为森林保护以及恢复不健康、亚健康森林植植被给予理论支持。研究结果如下:(1)气候特征1988~2018年时间段研究区气温呈上升趋势,降雨量、蒸发量呈下降趋势;且在该时间段气温以北低南高空间格局为主,降雨量以北多南少空间格局为主,蒸发量以北少南多空间格局为主。(2)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变化特征从时间尺度上来看,内蒙古大兴安岭1988~1998年森林健康状态主要呈下降趋势,1998~2008年森林健康状态呈上升趋势,2008~2018年森林健康状态呈下降趋势。从空间尺度来看,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重心主要集中在针阔混交林地区,不健康、亚健康、优质健康等级森林逐渐向北部针叶林区转移,其中健康等级森林逐渐向南部落叶阔叶林区转移。(3)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的响应关系从森林健康与气候的响应分析得出:1988~2018年内蒙古大兴安岭三个林区当气温相对较低,降雨量及蒸发量相对较高时,森林健康状况相对较好;从相关系性分析表明,气温相较于降雨量、蒸发量与内蒙古森林健康的相关性较高,呈现为负相关。
温薇[9](2019)在《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态补偿作为调整生态环境与各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一种政策体制,是协调生态保护和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已逐步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激励机制。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随着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总布局的确立,生态补偿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更加凸显出举足轻重的位置,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年来,我国积极探索地区间的生态补偿机制,实现了从原来的政策推动到现在法律规制的转变,倡导建立多元化的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但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复杂关系,除实践较多的跨流域生态补偿外,跨地域、跨功能区等方式的生态补偿实践却寥寥无几,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凤毛麟角,我国有效的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并未形成。黑龙江省作为林业生态大省,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但由于省内区域间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同,导致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特别是主体功能区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效益的不均衡。因此,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优势,建立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已然势在必行。本文以黑龙江省为样本调研区域,在已有生态补偿机制理论研究和跨流域生态补偿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究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即跨越黑龙江省不同区域空间范围,通过科学调控、协调互补等手段,以政府、公众、企业为补偿主体,主体功能区为补偿客体,市场为导向,建立公众参与机制、企业参与机制、政府协商机制、跨区域管理优先级机制、生态合作和生态交易等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实现区域间资源均衡配置,促进环保和经济协调发展。本文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查阅、收集和整理,归纳评述了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研究现状,在博弈理论、协同理论和区域协调理论等全新理论指导下,系统的采用ArcGIS空间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问卷调查等统计分析方法,以实现区域经济均衡和生态建设协调为切入点,重点从公众和社会视角开展研究,确定不同利益主体协同演进为趋向的作用机理。从博弈视角出发,侧重研究跨区域生态补偿主客体的利益关系,逻辑关系,社会、公众的支付意愿、主体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方案、政策执行、协调机制构建与运行等内容中寻找协调路径。同时,基于调研数据对黑龙江省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牡丹江、双鸭山、绥化等8个不同地区进行了差异化分析,运用离差系数最小化模型、CVM调查法、探索性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全面计量了功能区之间的协调度和支付意愿值,从公众角度测算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标准;围绕哈大齐工业走廊与大小兴安岭实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的预期效果分析,梳理省域范围下不同区域之间补偿协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倡企业在发展受限时可以通过为生态服务付费,买卖碳排放权等跨区域生态补偿方式破解企业发展受限难题;最终针对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协调保障进行了探讨,提出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平台建设、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持续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的产业政策体系、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等构成的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体系。本文旨在突破区域限制,拓宽生态补偿协调渠道,提出具有科学性和建设性的协调机制和保障体系,促使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得到推广使用,为黑龙江省的生态补偿改革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借鉴,完善我国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王之峥[10](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文中提出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确森林系统的生态主体地位和森林经营管理方向,本研究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预测,以实现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溧阳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市域内森林类型多样,但是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森林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溧阳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四种代表性森林类型,选取其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分析其3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其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发展、森林保护和森林开发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法对各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森林发展优化目标及原则,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研究时段内,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较1987年增加53.28%;竹林在森林类型中面积最大,所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服务及功能价值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营养物质积累功能的价值发展最快;单位面积价值量逐年下降,说明不合理森林类型结构阻碍了森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协调发展。(2)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确定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的14项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主导驱动下,影响着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3)结合森林保护要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运用系统仿真法设定自然发展情景、森林保护情景和森林开发情景三种森林发展情景,进行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仿真预测并发现:到2027年,森林开发情景下的生态总价值最高,为548.69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7.07%,高于自然发展情景6.15%;到2037年,森林保护情景下的总价值增长率最大,为30.24%,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增长最为缓慢,仅为前者的92.53%。最后,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从加强生态管控、采取森林保护为长期方针、采用森林开发为短期措施及提升景观品质等四个方面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或参考。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寒温带森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赋存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壤有机磷形态及其环境指示意义 |
1.2.2 土壤团聚体与有机磷稳定性 |
1.2.3 土壤有机磷的分子组成 |
1.3 选题依据与意义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实验方案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实验方案 |
2.2.1 技术路线图 |
2.2.2 样品采集 |
2.2.3 样品处理及分析 |
2.2.4 数据处理 |
第三章 间伐强度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影响 |
3.1 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结构稳定性 |
3.1.1 粒级分布 |
3.1.2 结构稳定性 |
3.2 间伐强度对有机磷的影响 |
3.2.1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总磷与总有机磷含量分布 |
3.2.2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分布 |
3.2.3 磷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间伐强度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磷的影响 |
3.3.1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团聚体有机磷含量 |
3.3.2 不同间伐强度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形态分布 |
3.3.3 土壤团聚体中磷的活性 |
第四章 重度林火干扰后不同恢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影响 |
4.1 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结构稳定性 |
4.1.1 粒级分布 |
4.1.2 结构稳定性 |
4.2 恢复年限对有机磷的影响 |
4.2.1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总磷与总有机磷含量分布 |
4.2.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有机磷形态的分布 |
4.2.3 磷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恢复年限对土壤团聚体有机磷的影响 |
4.3.1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有机磷含量 |
4.3.2 不同恢复年限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形态分布 |
4.3.3 土壤团聚体中磷的活性 |
第五章 寒温带森林土壤团聚体有机磷的空间分布 |
5.1 土壤团聚体粒级分布及结构稳定性 |
5.1.1 粒级分布 |
5.1.2 结构稳定性 |
5.2 有机磷的形态分布特征 |
5.2.1 土壤中有机磷的空间分布 |
5.2.2 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形态分布 |
5.2.3 有机磷再分配过程的影响因子分析 |
5.2.4 土壤中有机磷与有机碳的耦合保护机制 |
5.3 有机磷的~(31)P-NMR分析 |
5.4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有机磷分布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壤有机碳组分划分研究 |
1.2.2 森林土壤有机碳特征研究 |
1.2.3 森林土壤有机碳影响因素研究 |
1.2.4 森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大兴安岭林区概况 |
2.1.2 兴安落叶松原始林试验区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
2.2.2 土壤样品采集与处理 |
2.2.3 土壤样品测定 |
2.2.4 数据处理 |
2.2.5 数据统计分析 |
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理化特征 |
3.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1.1 土壤化学性质描述性统计特征 |
3.1.2 土壤化学性质空间变异特征 |
3.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1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指标的剖面分布特征 |
3.2.2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3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理化特征 |
3.2.4 兴安落叶松林各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3.3 讨论与小结 |
3.3.1 讨论 |
3.3.2 小结 |
4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空间变异特征 |
4.1.1 土壤总有碳的数据检验与变换 |
4.1.2 土壤总有机碳的模型筛选 |
4.1.3 土壤总有机碳的空间分布特征 |
4.1.4 土壤总有机碳的影响因子分析 |
4.1.5 土壤总有机碳的通径回归分析 |
4.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2.1 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2.2 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指标间的相关分析 |
4.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3.1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4.3.2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3.3 不同林龄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总有机碳特征 |
4.4.1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含量 |
4.4.2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剖面特征 |
4.4.3 不同林型土壤总有机碳与土壤理化性质的关系 |
4.5 讨论与小结 |
4.5.1 讨论 |
4.5.2 小结 |
5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有机碳组分空间特征 |
5.1.1 有机碳组分团聚体含量特征 |
5.1.2 有机碳组分特征 |
5.1.3 不同保护机制有机碳组分特征 |
5.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2.1 有机碳组分总体特征 |
5.2.2 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
5.2.3 有机碳组分间关系 |
5.2.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3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3.1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
5.3.2 不同林龄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特征 |
5.3.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
5.3.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4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有机碳组分特征 |
5.4.1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比较 |
5.4.2 不同林型土壤有机碳组分剖面分布特征 |
5.4.3 有机碳组分间的相互关系 |
5.4.4 有机碳组分影响因素分析 |
5.5 讨论与小结 |
5.5.1 讨论 |
5.5.2 小结 |
6 大兴安岭林区植硅体碳特征 |
6.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空间特征 |
6.1.1 土壤植硅体形态特征 |
6.1.2 土壤植硅体碳描述性统计特征 |
6.1.3 土壤植硅体碳地带性特征 |
6.1.4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植硅体碳含量间的相关关系 |
6.1.5 土壤植硅体碳与土壤化学性质间的相关关系 |
6.1.6 土壤植硅体碳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6.2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特征 |
6.2.1 土壤植硅体剖面特征 |
6.2.2 土壤植硅体与土壤各指标的相关关系 |
6.3 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3.1 土壤植硅体碳统计特征 |
6.3.2 土壤植硅体碳剖面特征 |
6.3.3 土壤植硅体碳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
6.3.4 土壤植硅体碳影响因素分析 |
6.4 不同林龄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4.1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
6.4.2 不同林龄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
6.5 不同林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植硅体碳特征 |
6.5.1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含量比较 |
6.5.2 不同林型土壤植硅体碳剖面分布特征 |
6.6 讨论与小结 |
6.6.1 讨论 |
6.6.2 小结 |
7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碳储量估算 |
7.1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总有机碳储量 |
7.2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各组分有机碳储量 |
7.3 大兴安岭林区土壤植硅体碳储量 |
7.4 讨论与小结 |
7.4.1 讨论 |
7.4.2 小结 |
8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3)天保工程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内蒙古森工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2.1 森林资源数据来源 |
2.2 物质量转换价值量的社会公共数据来源 |
2.3 指标的选取及计算公式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内蒙古森工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物质量测算结果 |
3.2 内蒙古森工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物质量空间格局特征 |
3.3 内蒙古森工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测算结果 |
3.4 内蒙古森工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功能价值量空间格局特征 |
4 讨论 |
4.1 与林业政策有关 |
4.1.1 停伐减产政策 |
4.1.2 森林抚育政策 |
4.1.3 森林管护政策 |
4.2 与社会经济因素有关 |
4.2.1 富余职工安置 |
4.2.2 科技发展水平 |
4.3 与自然环境因素有关 |
4.3.1 降水量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影响 |
4.3.2 气候条件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的影响 |
5 结论 |
(4)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大、小兴安岭森林植物资源研究进展 |
1.1.2 大、小兴安岭真菌资源研究进展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研究地概况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地概况 |
2.2 研究方法 |
2.2.1 植物和真菌样方调查方法和数据采集 |
2.2.2 物种组成分析 |
2.2.3 群落结构特征的计算 |
2.2.4 物种多样性的计算 |
2.2.5 大型真菌功能组及多样性指数计算 |
2.3 数据处理 |
3 小兴安岭森林资源 |
3.1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3.1.1 植物组成 |
3.1.2 大型真菌组成 |
3.2 群落结构总体特征 |
3.3 物种多样性特征分析 |
3.4 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的环境分异特征 |
3.5 讨论 |
3.5.1 植物资源变化 |
3.5.2 大型真菌资源变化 |
3.6 本章小结 |
4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差异 |
4.1 大小兴安岭森林资源组成差异 |
4.1.1 植物资源组成差异 |
4.1.2 大型真菌资源组成差异 |
4.2 大小兴安岭植物和大型真菌群落结构特征与物种多样性特征差异 |
4.2.1 大小兴安岭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差异 |
4.2.2 大小兴安岭植物物种多样性差异 |
4.2.3 大小兴安岭大型真菌及多样性差异 |
4.3 植物优势种多度和结构与群落物种多样性的关系 |
4.4 森林物种组成及结构与大型真菌多样性组成特征耦合关系 |
4.5 讨论 |
4.5.1 大小兴安岭森林质量:今天和历史的差异 |
4.5.2 森林植物和大型真菌多样性保护及营林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
(5)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一、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概况 |
二、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 |
(一)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和培育 |
1.森林资源。 |
2.木材产量调减。 |
3.森林管护。 |
4.森林培育。 |
(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显着增强 |
(三)林区就业和民生得到有效改善 |
1.转岗职工得到有效安置。 |
2.深远山职工搬迁工作成效突出。 |
3.落实惠民政策,提高职工收入。 |
4.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
5.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工程。 |
(四)绿色产业持续发展 |
三、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补助政策有待提标、扩面 |
1.森林管护和培育经营的补助标准滞后,与实际成本差距较大,亟待提高。 |
2.社会保障政策有待完善。 |
3.机构运行经费有待实现广覆盖。 |
(二)智能化建设专项资金保障匮乏 |
(三)基础设施建设亟待提升 |
四、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政策建议 |
(一)深化重点国有林区改革,激发天然林保护的内生动力 |
(二)统筹天然林保护资金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三)调整和优化天然林保护补助政策 |
(四)建立信息技术应用与职工培训专项资金 |
(五)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
(6)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的监测与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林区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3.2 不同林型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 |
4 结束语 |
(7)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寒地城市运动的国际化视野 |
1.1.2 我国寒地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突出 |
1.1.3 寒地城市中郊野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理论意义 |
1.2.3 研究的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研究进展 |
1.3.2 国内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寒地城市 |
2.1.1 寒地城市定义 |
2.1.2 寒地城市的气候类型及分类 |
2.1.3 寒地城市因气候受到的影响 |
2.2 郊野公园 |
2.2.1 郊野公园的定义 |
2.2.2 郊野公园的分类和功能特点 |
2.2.3 当前郊野公园建设中的问题 |
2.3 生态修复 |
2.3.1 恢复生态学 |
2.3.2 生态修复 |
2.3.3 寒地城市生态修复 |
2.4 其他理论基础 |
2.4.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4.2 寒地人群活动行为理论 |
2.4.3 寒地城市环境的宜居性理念 |
2.5 小结 |
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的实践基础 |
3.1 寒地城市的地域性特征和发展困境 |
3.1.1 自然特征 |
3.1.2 产业特征 |
3.1.3 人文特征 |
3.1.4 寒地城市发展面临的整体困境 |
3.2 郊野公园对于寒地城市发展的作用 |
3.2.1 寒地城市的地域特点对郊野公园建设的有利影响 |
3.2.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建设的难点 |
3.2.3 郊野公园对寒地城市发展的积极作用 |
3.3 生态修复为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提供的指导 |
3.3.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需解决的生态问题 |
3.3.2 生态修复与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关系 |
3.3.3 生态修复理论在寒地城市郊野公园设计的指导与应用 |
3.4 小结 |
4 国内外案例分析 |
4.1 北京南海子郊野公园 |
4.1.1 项目概况 |
4.1.2 生态修复策略 |
4.1.3 参考价值 |
4.2 日本国营泷野铃兰丘陵公园 |
4.2.1 项目概况 |
4.2.2 设计分析 |
4.2.3 参考价值 |
4.3 哈尔滨群力公园 |
4.3.1 项目概况 |
4.3.2 设计目标 |
4.3.3 生态修复策略 |
4.3.4 参考价值 |
4.4 Valld’en Joan填埋场景观恢复工程 |
4.4.1 项目概况 |
4.4.2 生态修复策略 |
4.4.3 参考价值 |
4.5 美国科罗拉多州洛基山山区景观修复项目 |
4.5.1 项目概况 |
4.5.2 生态修复策略 |
4.5.3 案例借鉴 |
4.6 阿尔卑斯山高寒生态系统修复 |
4.6.1 生态系统退化原因 |
4.6.2 修复措施 |
4.6.3 借鉴意义 |
4.7 江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修复 |
4.7.1 区域概况 |
4.7.2 生态问题 |
4.7.3 修复措施 |
4.7.4 借鉴意义 |
4.8 小结 |
5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原则、目标与内容研究 |
5.1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基本原则 |
5.1.1 基于寒地自然观的人地协调设计原则 |
5.1.2 基于寒地地域观的气候特色设计原则 |
5.1.3 基于寒地生态观的景观可持续设计原则 |
5.2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目标 |
5.2.1 场地生态基底的完善 |
5.2.2 防止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 |
5.2.3 保护生物提高物种多样性 |
5.2.4 打造宜居的寒地城市户外活动空间 |
5.3 寒地城市郊野公园生态修复的内容 |
5.3.1 场地生态修复 |
5.3.2 植被生态修复 |
5.3.3 水体生态修复 |
5.3.4 大气生态修复 |
5.4 小结 |
6 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
6.1 构建不同的生态功能区 |
6.1.1 构建不同生态功能区的方法 |
6.1.2 选取合适的生态修复评价因子 |
6.1.3 基于GIS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
6.1.4 叠加风环境分析的生态功能区划分 |
6.2 公园骨架梳理——不同斑块生态修复 |
6.2.1 生态高敏感区 |
6.2.2 生态中低敏感区修复 |
6.2.3 生态不敏感区修复 |
6.3 完善公园要素——景观基质功能与布局 |
6.3.1 功能组团营造 |
6.3.2 道路布局优化 |
6.3.3 植物配置优化 |
6.4 配套服务设施系统的营造 |
6.4.1 构筑物设计 |
6.4.2 游步道系统设计 |
6.4.3 基础设施设计 |
6.5 节事活动营造与宣传 |
6.5.1 冰雪节事营造 |
6.5.2 与自然教育相结合的活动营造 |
6.5.3 与智慧园林相结合的活动宣传 |
6.6 小结 |
7 项目实践——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景观设计 |
7.1 项目概况 |
7.1.1 区位概况 |
7.1.2 上位规划 |
7.1.3 城市概况 |
7.1.4 周边环境 |
7.1.5 场地分析 |
7.2 设计愿景 |
7.2.1 设计原则 |
7.2.2 设计目标 |
7.2.3 设计依据 |
7.3 总体设计 |
7.3.1 设计策略 |
7.3.2 总平面图 |
7.3.3 功能分区 |
7.3.4 鸟瞰图 |
7.4 分区设计 |
7.4.1 居民运动休闲区 |
7.4.2 中心观赏区 |
7.4.3 森林生态保育区 |
7.4.4 废弃地修复展示区 |
7.4.5 荒地改造入口区 |
7.4.6 深坑花园区 |
7.4.7 郊野景观体验区 |
7.5 专项设计 |
7.5.1 寒地景观专项设计 |
7.5.2 生态修复专项设计 |
7.5.3 交通专项设计 |
7.5.4 水系专项设计 |
7.5.5 智慧专项设计 |
7.5.6 节事活动专项设计 |
7.5.7 公共服务设施专项设计 |
7.6 经济技术指标 |
7.6.1 用地平衡表 |
8 总结 |
8.1 研究总结 |
8.2 经验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件 |
(8)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森林健康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森林健康概念的提出 |
1.2.2 基于森林调查的健康研究进展 |
1.2.3 基于遥感数据的健康研究进展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概况 |
2.2 土壤状况 |
2.3 气候状况 |
2.4 森林植被状况 |
2.5 社会经济状况 |
3 研究方法 |
3.1 数据来源及技术路线 |
3.1.1 数据来源 |
3.1.2 技术路线 |
3.2 林地信息的提取 |
3.3 森林健康遥感模型的应用 |
3.3.1 模型提取指标及方法 |
3.3.2 遥感模型 |
3.4 统计计算方法 |
3.4.1 重心迁移模型 |
3.4.2 反距离权重法 |
3.4.3 叠置分析法 |
3.4.4 相关性分析法 |
4 研究内容 |
5 结果与分析 |
5.1 气候特征分析 |
5.1.1 气温特征分析 |
5.1.2 降雨量特征分析 |
5.1.3 蒸发量特征分析 |
5.1.4 降雨量与蒸发量对比分析 |
5.2 森林健康动态变化 |
5.2.1 森林动态变化 |
5.2.2 内蒙古大兴安岭多年森林健康分析 |
5.2.3 不同区域森林健康动态变化 |
5.2.4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重心迁移分析 |
5.3 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 |
5.3.1 森林健康与气温的响应 |
5.3.2 森林健康与降雨量的响应 |
5.3.3 森林健康与蒸发量的响应 |
5.3.4 气温、降雨量、蒸发量与森林健康相关性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跨区域 |
2.1.2 跨区域生态补偿 |
2.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 |
2.1.4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公共物品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博弈理论 |
2.2.4 协同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生态补偿制度背景分析 |
3.1.1 生态补偿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
3.1.2 生态补偿政策产生的历史背景 |
3.2 主体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区划情况 |
3.2.1 宏观方面 |
3.2.2 微观方面 |
3.3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现状分析 |
3.3.1 生态补偿整体概况 |
3.3.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状况 |
3.3.3 社会公众参与意识不断增强 |
3.4 黑龙江省不同生态功能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面临的主要问题 |
3.4.1 缺失市域范围下跨区(县)域补偿协调机制 |
3.4.2 缺乏省域范围下跨市域生态补偿横向协调机制 |
3.4.3 缺少省域范围内的跨区协作监管机构 |
3.4.4 区域间利益相关者博弈关系错综复杂 |
3.4.5 跨区域生态补偿法律约束缺失 |
3.4.6 跨区域生态补偿政府资金投入不足 |
3.5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经济博弈分析 |
4.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范畴 |
4.1.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内涵 |
4.1.2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维度 |
4.1.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目标与内容 |
4.1.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度 |
4.2 生态功能区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关系 |
4.2.1 生态功能区与生态功能区之间的博弈 |
4.2.2 地方政府与上级政府的博弈 |
4.2.3 生态功能区与地方政府的博弈 |
4.2.4 生态功能区与企业的博弈 |
4.2.5 生态功能区与社会公众的博弈 |
4.2.6 生态功能区、政府、企业与公众的多方博弈 |
4.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基本假设 |
4.4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一般均衡分析 |
4.5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博弈模型 |
4.5.1 利益共享博弈模型 |
4.5.2 智猪博弈模型 |
4.5.3 跨区域静态博弈模型 |
4.6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理论框架 |
5.1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构建原则 |
5.1.1 公平与效率原则 |
5.1.2 生态优先以人为本的原则 |
5.1.3 利益共享与责任共担的原则 |
5.2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机理分析 |
5.2.1 政府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2 生态功能区之间的补偿协调 |
5.2.3 公众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4 企业与生态功能区的协调 |
5.2.5 生态功能区与政府、公众、企业等多利益主体之间的协调机理 |
5.3 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设计 |
5.3.1 公众参与机制 |
5.3.2 企业参与机制 |
5.3.3 政府协商机制 |
5.3.4 政府与功能区之间的跨区管理优先级机制 |
5.3.5 政府、企业、社会公众的生态合作机制 |
5.3.6 多利益主体的生态交易机制 |
5.4 本章小结 |
6 基于公众意愿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6.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6.2 公众参与的协调构成 |
6.3 公众补偿的协调运行 |
6.4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公众补偿额度测算 |
6.4.1 公众补偿支付额度测算的流程框架 |
6.4.2 基于CVM调查法的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现状分析 |
6.4.3 公众补偿支付的影响因素分析 |
6.4.4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额度测算 |
6.4.5 公众补偿支付意愿的差异性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基于社会视角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 |
7.1 协调机制的运行目标 |
7.2 社会视角的协调构成 |
7.3 社会视角的补偿协调运行 |
7.4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的运行实例 |
7.4.1 社会视角下跨区域生态补偿实例利益主体选择 |
7.4.2 政府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3 企业主导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预期效果 |
7.4.4 “哈大齐—大兴安岭—小兴安岭”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运行启示 |
7.5 本章小结 |
8 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保障措施 |
8.1 不断优化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
8.1.1 搭建跨区域利益共享平台 |
8.1.2 搭建政府主导型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对话平台 |
8.1.3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基金监管平台 |
8.2 加快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的多元投资机制 |
8.2.1 国家财政投资 |
8.2.2 企业投资 |
8.2.3 社会公众投资 |
8.3 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政策体系 |
8.3.1 制定跨区域生态补偿产业政策 |
8.3.2 深化林权改革 |
8.3.3 创新产业格局 |
8.4 构建不同主体之间的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合作机制 |
8.4.1 搭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商合作 |
8.4.2 实现生态功能区间的跨区协作 |
8.4.3 建立生态功能区间的利益协调 |
8.5 建立跨区域生态补偿评价和反馈系统 |
8.5.1 静态评价 |
8.5.2 动态评价 |
8.5.3 反馈系统 |
8.6 构建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的保障体系 |
8.6.1 法律保障 |
8.6.2 社会保障 |
8.6.3 制度保障 |
8.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
1.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
1.3.3 森林发展仿真模拟研究进展 |
1.3.4 森林发展优化研究进展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
2.1 理论基础 |
2.1.1 系统动力学理论 |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
2.2 技术方法 |
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的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 |
2.2.1.1 系统动力学及系统仿真法 |
2.2.1.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
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
2.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 |
2.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
2.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
2.2.3.1 相关分析法 |
2.2.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
2.2.3.3 回归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研究位置及范围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1.4 森林概况 |
3.1.4.1 森林发展概况 |
3.1.4.2 森林资源特点 |
3.1.4.3 森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
3.1.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
3.2 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
3.2.1 涵养水源 |
3.2.2 保育土壤 |
3.2.3 固碳释氧 |
3.2.4 营养物质循环 |
3.2.5 净化大气 |
3.2.6 生物多样性保护 |
3.2.7 林副产品 |
3.3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 |
3.3.1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 |
3.3.2 非遥感数据收集及处理 |
3.3.2.1 土地利用数据 |
3.3.2.2 森林数据 |
3.3.2.3 社会经济数据 |
3.3.2.4 实地调研数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分析 |
4.1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
4.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评价 |
4.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 |
4.2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2.1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2.2 各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2.3 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及仿真模型构建 |
5.1 影响因子的确定 |
5.1.1 影响因子的识别 |
5.1.1.1 城镇化建设 |
5.1.1.2 产业经济发展 |
5.1.1.3 政策规划 |
5.1.1.4 识别影响因子 |
5.1.2 影响因子的确定 |
5.2 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
5.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
5.3.1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模型拟合 |
5.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 |
5.3.3.1 森林类型结构的回归分析 |
5.3.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回归分析 |
5.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构建 |
5.4.1 仿真模型框架构建 |
5.4.2 仿真模型反馈机制构建 |
5.4.2.1 因果关系设计 |
5.4.2.2 系统流程设计 |
5.4.3 仿真模型数学参数构建 |
5.4.3.1 影响机制参数构建 |
5.4.3.2 过程参数构建 |
5.4.4 仿真模型检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预测及优化策略研究 |
6.1 多情景下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仿真预测 |
6.1.1 溧阳森林发展模拟情景设置 |
6.1.1.1 自然发展情景 |
6.1.1.2 森林保护情景 |
6.1.1.3 森林开发情景 |
6.1.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仿真预测 |
6.1.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仿真预测 |
6.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
6.2.1 多情景下的各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
6.2.2 多情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
6.2.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发展趋势 |
6.3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存在的问题 |
6.3.1 森林储备面积不足 |
6.3.2 森林类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
6.3.3 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
6.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目标及原则 |
6.4.1 优化目标 |
6.4.2 优化原则 |
6.5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策略 |
6.5.1 加强生态管控 |
6.5.2 长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
6.5.3 短期开发森林促进经济产出 |
6.5.4 加强景观风貌塑造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2.1 基于影响机制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 |
7.2.2 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模拟预测提出优化策略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保育土壤价值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寒温带森林土壤团聚体中有机磷的赋存特征研究[D]. 张梦月. 内蒙古大学, 2021
- [2]大兴安岭林区森林土壤有机碳库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机制[D]. 王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
- [3]天保工程对森林涵养水源和保育土壤空间格局的影响——以内蒙古森工林区为例[J]. 刘润,牛香,王兵. 中国地质调查, 2021(02)
- [4]大、小兴安岭地区植物及真菌资源特征及其多样性研究[D]. 温慧.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8)
- [5]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实施成效与政策建议[J]. 王博,彭伟,余涛,刘玥,应天玉. 绿色财会, 2020(11)
- [6]东北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的监测与评估[J]. 刘曦,刘经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20(08)
- [7]基于生态修复的寒地城市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内蒙古牙克石市南山郊野公园为例[D]. 陈昭地.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8]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健康与气候变化的响应[D]. 于鹏跃.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黑龙江省跨区域生态补偿协调机制研究[D]. 温薇. 东北林业大学, 2019(01)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D]. 王之峥.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