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融合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蛋白,脱落酸,层析,杆菌,荧光,条件,反式。
融合蛋白表达论文文献综述
韩斐,赵睿骁,王刚,江明锋[1](2019)在《定点突变的猪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2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胰高血糖素样肽-2(GLP-2)生产效率以适应畜牧生产应用的需求,本试验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表达出定点诱变的p[Gly2]GLP-2。用甘氨酸取代GLP-2氨基末端第2位的丙氨酸后,再根据大肠杆菌的偏好性对p[Gly2]GLP-2序列进行优化并在目标肽序列N-端添加肠激酶识别位点,合成基因序列,通过KpnⅠ和XhoⅠ双酶切位点连接到pET-40b(+)构建原核重组表达载体p[Gly2]GLP-2-pET-40b(+),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优化后最适表达条件为:菌液D_(600 nm)值为0.6时,用0.2 mmol/L IPTG在37℃诱导培养5 h;最终得到p[Gly2]GLP-2重组蛋白表达量较高的基因工程菌株。通过镍离子亲和层析柱纯化及分梯度洗脱获得纯度较高的p[Gly2]GLP-2融合蛋白,本结果为后续p[Gly2]GLP-2功能性的研究及其在畜牧生产的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兽医》期刊2019年11期)
陈薪竹,柯法钧,王丹,洪艳平,王玉波[2](2019)在《抗呋喃它酮代谢物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表达条件优化及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优化抗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AMOZscFv-AP)的可溶性表达条件,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建立基于此融合蛋白的AMOZ残留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dcELISA)。将含有AMOZscFv-AP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在不同宿主菌、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诱导时期、诱导时间以及诱导剂浓度等条件下此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优选出最佳表达条件,制备得到融合蛋白,建立AMOZ残留的dcELISA方法。结果表明:融合蛋白AMOZscFv-AP的最佳表达条件为选用E.coli BL21(DE3)pLysS为宿主菌,在初始PH为7.0的SB培养基中培养至A600nm为0.6左右时,用浓度为0.6 M的IPTG诱导9 h;建立的dcELISA方法IC_(50)值和LOD值分别10.62 ng/mL、4.83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6.38~23.13 ng/mL,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除原药呋喃它酮外,此融合表达单链抗体与其它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及其代谢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鱼肉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1.31%~82.88%,均符合相关检测要求。本研究建立的dcELISA方法可更快、更简便的检测食品中的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残留。(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13)
董育红,李遂焰,陈渝萍[3](2019)在《一种高亲和结合Ⅰ型胶原蛋白的GST融合蛋白表达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鉴于纤维化疾病病人组织中Ⅰ型胶原的异常沉积和人胎盘生长因子2氨基酸123~144肽段(PlGF-2_(123-144))对Ⅰ型胶原蛋白出众的高亲性,尝试制备PlGF-2_(123-144)短肽用于改善抗纤维化药物的组织靶向特异性。首先对该短肽的编码DNA序列进行修改和扩增,构建了GST-PlGF-2_(123-144)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质粒;进而使用E.coli BL21诱导表达该融合蛋白,并以谷胱甘肽琼脂糖纯化后透析;最后采用ELISA检测确定,经原核表达和纯化所获得的GST-PlGF-2_(123-14)融合蛋白具备对Ⅰ型胶原蛋白的高亲性。为研发特异性靶向纤维化组织的抗纤维化药物打下了可靠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学杂志》期刊2019年05期)
刘渝娇,李耀辉,张冠英,范鹏飞,迟象阳[4](2019)在《尼帕病毒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特异性血清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用真核细胞表达可溶性尼帕病毒融合蛋白(sF),通过免疫小鼠获得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方法:设计构建重组质粒pcDNA-sF,在哺乳动物表达系统中进行表达,通过Strep柱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Western印迹检测目的蛋白,免疫小鼠后制备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并通过ELISA鉴定抗血清的结合活性。结果:尼帕病毒F蛋白在哺乳动物细胞中获得可溶性表达,纯化得到的目的蛋白大小正确,胰蛋白酶切鉴定其具有与天然蛋白相似的切割产物;制备的抗血清能特异性结合目的蛋白。结论:获得了可溶性尼帕病毒融合蛋白及高效价抗F蛋白的特异性血清,可用于尼帕病毒疫苗评价、特异性抗体筛选等相关研究。(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19年05期)
肖政,范里,谭文松[5](2019)在《半乳糖流加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及其表达的Fc融合蛋白糖基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旨在深入认识补料分批培养过程中,以半乳糖替代葡萄糖作为碳源,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和产物表达的影响。通过将补料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用等摩尔的半乳糖进行替换,综合考察了不同比例替换条件下CHO细胞的生长代谢和Fc融合蛋白的产物合成特性。结果显示:摇瓶的数据表明60%比例以上半乳糖的替代对细胞的生长造成了不利影响,培养后期的pH出现了大幅上升。同时随着半乳糖替代比例的增加,虽然代谢副产物乳酸的浓度有明显下降,但氨的生成却显着增多;此外,培养过程中谷氨酸和丙氨酸的浓度也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增加。产物表达方面,在较低替代比例内(0%-40%),Fc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和总唾液酸含量都随着替代比例的增加而升高,而随着替代比例的进一步升高(60%-100%),两者都逐渐降低。最后,在反应器内通过对培养pH的稳定控制,40%半乳糖替代过程的产物表达量和总唾液酸含量分别提高了43%和37%。补料培养基中以半乳糖替代葡萄糖进行补料的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最终Fc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和总唾液酸含量,有助于建立高产高质的CHO细胞培养过程。(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玉真,刘思静,唐明圆,蒋宫羽,汪川[6](2019)在《结核分枝杆菌基因Rv2660c、Rv2460c、Rv3875、Rv3804c细胞表位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基因Rv2660c、Rv2460c、Rv3875和Rv3804c的细胞表位融合蛋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新型多阶段结核疫苗提供可靠的靶抗原。方法将Rv2660c、Rv2460c、Rv3875和Rv3804c基因中的细胞表位串联构成融合抗原基因(命名为msv),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ASY-Blunt E1中,诱导表达后采用亲和层析纯化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后,用纯化的融合抗原蛋白免疫小鼠,ELISA法检测免疫小鼠的特异性抗体滴度;分离免疫小鼠的脾淋巴细胞,采用淋巴细胞增殖法检测其免疫原性。结果成功构建了能表达融合抗原基因msv的原核表达质粒;SDS-PAGE和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表达产物亲和层析纯化后,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41.3×10~3的目的蛋白;ELISA检测免疫小鼠血清抗体滴度,结果表明特异性抗体效价约为1∶81 920;淋巴细胞增殖实验结果表明,抗原致敏的淋巴细胞经融合蛋白msv刺激后明显增殖。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出融合蛋白msv,该融合蛋白可诱导小鼠特异性抗体表达和刺激细胞免疫应答,可作为结核疫苗的抗原组分。(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吴嘉,杨红玉,乔菊香,张国斌,陈俊丞[7](2019)在《拟南芥AtIDD4与3×Flag融合蛋白表达植株的构建及其鉴定》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利用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技术研究转录因子AtIDD4蛋白与下游DNA的互作,通过构建35S-AtIDD4CDS-3×Flag农杆菌原核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花浸法将35S-AtIDD4CDS-3×Flag结构转入野生型拟南芥中,实现ATIDD4和3×Flag标签的共表达和超表达。结果表明:通过PCR扩增、DNA测序、实时荧光定量RT-PCR等方法对转基因突变体进行鉴定,3×Flag标签与AtIDD4共表达,同时AtIDD4基因的表达量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4期)
盛晓丹,黄迪海,郭卉,刘霞,秦卓明[8](2019)在《融合蛋白TAT-RIG-I-GFP的原核表达及其跨膜递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旨在探讨融合蛋白TAT-RIG-I-GFP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并验证TAT在跨膜递送中的作用。首先设计了4对特异性引物,克隆了绿头鸭AnasplatyrhynchosRIG-I基因,构建了pET-TAT-RIG-I-GFP和pET-RIG-I-GFP原核表达载体;转化至感受态DE3细胞,经IPTG诱导表达,利用His60镍亲和层析柱纯化,进行SDS-PAGE;然后,将纯化后的上述两种表达蛋白分别孵育DF-1细胞;最后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是否在DF-1细胞产生相应的荧光。结果证实,携带有TAT的pET-TAT-RIG-I-GFP融合蛋白在DF-1细胞中显示出明显的绿色荧光;而不具有TAT的pET-RIG-I-GFP蛋白却不能显示绿色荧光。这表明携带TAT的融合蛋白已成功进入DF-1细胞,并在跨膜递送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上述为进一步研制家禽的抗病毒药物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王江丽,刘茂东,迟雁青,张益民,李英[9](2019)在《尿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和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尿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UbA52)和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VDBP)含量探讨其在糖尿病肾病(DN)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糖尿病肾病患者46例(糖尿病肾病组)、2型糖尿病患者38例(糖尿病组),以及同期在我院体检的健康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尿UbA52、尿VDBP,比较尿UbA52、尿VDBP、24小时尿蛋白定量、尿白蛋白与尿肌酐的比值(ACR)、尿UbA52联合尿VDBP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3组尿UbA52、尿VD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N组尿UbA52、尿VDBP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健康对照组,糖尿病组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UbA52、尿VDBP、24小时尿蛋白定量、ACR、尿UbA52联合尿VDBP诊断DN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9、0.776、0.629、0.657、0.779。结论检测尿UbA52、尿VDBP水平对于评估糖尿病肾病病情有一定参考价值,联合检测尿UbA52与尿VDBP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来源于《临床荟萃》期刊2019年06期)
吴云华,吴亚婷,李勇[10](2019)在《水稻脱落酸受体PYL2与mNeonGreen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建立脱落酸的荧光检测方法.方法:通过重迭PCR技术,在水稻脱落酸受体PYL2蛋白的C-端融合一种新型黄绿色荧光蛋白mNeonGreen,并对融合蛋白进行原核表达和纯化.结果:获得了高纯度的融合蛋白PYL2-mNeonGreen,加入脱落酸后,该融合蛋白黄绿色荧光强度逐步降低,表明融合蛋白PYL2-mNeonGreen能特异性识别脱落酸.结论:该研究为后续脱落酸的原位检测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融合蛋白表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优化抗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AMOZscFv-AP)的可溶性表达条件,提高融合蛋白的表达量,建立基于此融合蛋白的AMOZ残留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dcELISA)。将含有AMOZscFv-AP融合蛋白的基因工程菌进行液体发酵培养,研究在不同宿主菌、培养基、培养基初始PH、诱导时期、诱导时间以及诱导剂浓度等条件下此融合蛋白表达水平的差异,优选出最佳表达条件,制备得到融合蛋白,建立AMOZ残留的dcELISA方法。结果表明:融合蛋白AMOZscFv-AP的最佳表达条件为选用E.coli BL21(DE3)pLysS为宿主菌,在初始PH为7.0的SB培养基中培养至A600nm为0.6左右时,用浓度为0.6 M的IPTG诱导9 h;建立的dcELISA方法IC_(50)值和LOD值分别10.62 ng/mL、4.83 ng/mL,线性检测范围为6.38~23.13 ng/mL,批内变异系数均小于10%,除原药呋喃它酮外,此融合表达单链抗体与其它硝基呋喃类抗生素及其代谢物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鱼肉样品添加回收率为71.31%~82.88%,均符合相关检测要求。本研究建立的dcELISA方法可更快、更简便的检测食品中的呋喃它酮代谢物AMOZ残留。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融合蛋白表达论文参考文献
[1].韩斐,赵睿骁,王刚,江明锋.定点突变的猪源性胰高血糖素样肽-2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与鉴定[J].中国畜牧兽医.2019
[2].陈薪竹,柯法钧,王丹,洪艳平,王玉波.抗呋喃它酮代谢物单链抗体-碱性磷酸酶融合蛋白表达条件优化及直接竞争酶联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C].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六届年会暨第十届中美食品业高层论坛论文摘要集.2019
[3].董育红,李遂焰,陈渝萍.一种高亲和结合Ⅰ型胶原蛋白的GST融合蛋白表达分析[J].生物学杂志.2019
[4].刘渝娇,李耀辉,张冠英,范鹏飞,迟象阳.尼帕病毒融合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特异性血清的制备[J].生物技术通讯.2019
[5].肖政,范里,谭文松.半乳糖流加对CHO细胞生长代谢及其表达的Fc融合蛋白糖基化的影响[J].生物技术通报.2019
[6].周玉真,刘思静,唐明圆,蒋宫羽,汪川.结核分枝杆菌基因Rv2660c、Rv2460c、Rv3875、Rv3804c细胞表位融合蛋白的表达及其免疫原性评价[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7].吴嘉,杨红玉,乔菊香,张国斌,陈俊丞.拟南芥AtIDD4与3×Flag融合蛋白表达植株的构建及其鉴定[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8].盛晓丹,黄迪海,郭卉,刘霞,秦卓明.融合蛋白TAT-RIG-I-GFP的原核表达及其跨膜递送[J].生物工程学报.2019
[9].王江丽,刘茂东,迟雁青,张益民,李英.尿泛素-核糖体融合蛋白52和尿维生素D结合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表达及意义[J].临床荟萃.2019
[10].吴云华,吴亚婷,李勇.水稻脱落酸受体PYL2与mNeonGreen融合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