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1]2006年在《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出现的会计信息失真、贪污腐败和经济犯罪以及企业管理不善等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创新对解决这些问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首先讨论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明确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涵义、构成及主要模式,在此基础上,回顾了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沿革发展,并对会计委派制进行了评析,然后根据我国实际确定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及原则,研究了应如何构建新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最后针对新体制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新体制的对策建议。本文共分七个部分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概述。作为本文的开场篇,主要介绍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论述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二,对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涵义和构成进行了探讨;第叁,分析了现行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沿革与发展。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建国以来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沿革与发展的历史进程作一概括总结,大致分为五个阶段: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建立时期(1949—1966)、波折时期(1966—1976)、恢复时期(1976—1980)、发展时期(1980—1992)、完善时期(1992年至今)。第叁部分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探索——会计委派制。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会计委派制的实践。这一部分围绕会计委派制的相关问题展开论述。首先,介绍了我国会计委派制的概况;其次,对我国会计委派制的可行性作了分析。第四部分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及原则。这是本文的创新之处,结合我国实际设想构建新的企业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在会计人员回归企业的前提下,将其分为财务会计人员和管理会计人员进行管理。并阐述了新体制的理论基础和法律依据,分析了新体制的优势。此外,这部分还归纳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第五部分构建新型企业主导型会计人员管理体制。这部分内容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上,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探索了怎样实现新体制对会计人员的管理。一方面,以企业为主,加强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独立管理。另一方面,以政府为辅,完善政府对会计人员的监管。第六部分新体制推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这部分通过分析新体制推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完善新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最后部分是全文结论。
董晓明[2]2016年在《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会计管理制度是会计模式研究过程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当中产生的会计管理制度也不尽相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传统的会计管理方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实际发展需要,为此需要充分认知我国会计管理制度当中存在的弊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有效的解决对策。本文主要从会计管理体制的内涵、我国会计管理体制发展的特征出发,发现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问题,并针对我国国情提出创新管理体制改革的新观点。既要加强宏观调控,又要加强立法,使得会计制度更加规范,市场经济更加合理有序。
王艳[3]2002年在《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这给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由于我国是处在一种新旧经济体制的转轨时期,新的体制尚未完全确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法律体系尚不完备,社会监督体系还不健全,致使社会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如会计信息失真,财务监督乏力,会计基础薄弱,国有资产连年流失等问题。对上述情况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刻地分析,人们普遍认为,监督机制不健全是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建立有助于强化会计监督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自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由此引发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大讨论。本文着重研究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有益探索——会计委派制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试图从我国的社会经济环境、理论依据和实践认识叁个方面来加以研究,以期探讨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本文共分四章十四小节,第一章主要阐述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含义及其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密切联系,通过对我国会计环境的剖析,提出了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应遵循的原则,指出了改革的方向。第二章集中论述了在我国实施会计委派制的意义及其理论依据,通过对其理论依据的表述,提出了笔者的看法。第叁章根据我国各地实施会计委派制的具体状况总结了经验与教训,针对理论界对会计委派制的讨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得出结论。第四章笔者根据以上分析,构建出了各行业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形式,并对其中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宋伟官[4]2015年在《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文中指出经过叁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目前我国正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预算会计面临前所未有的动态变革环境。无论是政府会计信息的完整性还是透明度都迎来了新的挑战,其必须改变以适应于政府职能与角色的转变和日渐增强的社会监督与全球一体化的趋同需求。而国内正在改革的公共财政体制与建设中的政府绩效评价制度也需要政府会计的改进来配合。党的十八届叁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建立权责发生制的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政府工作报告》(2014)也提出“建立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把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推行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制度,防止和化解债务风险”。我国政府会计进行新一轮的改革乃大势所趋。如果政府预算会计想要实现根本性的变革,那么如何突破传统运行机制的桎梏将是决策者们所无法逃避的现实问题。为了解决这个现实问题,我们不禁要问: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条件是否成熟?变迁过程将面临哪些障碍?如何设计可行的路径来克服这些障碍以保证改革绩效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于我国实际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制度环境,试图回答这些问题。以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来看,政府会计改革其实质是政府会计制度的变迁。政府会计制度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其变迁过程中的替代、转换与交易活动存在着种种约束条件。由于不确定性的客观存在,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政府会计制度变迁是相关利益方重新缔结契约的过程。在既定约束条件下,对所控制的资源进行有效配置,达到相关利益方效用最大化,这是任何改革的最终目的,政府会计改革也不例外。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系统分析政府会计变迁供求均衡问题、制度变迁障碍、路径依赖和路径选择等深层次改革问题进行研究,以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取向进行恰当定位和合理选择,使得我国的政府会计制度能够顺利实现变迁。本文是关于政府会计的规范研究,以政府会计制度变迁为主线,研究如何从旧的政府会计制度安排过渡到新型政府会计以达到制度的均衡。具体来说,本文重点回答我国政府会计改革叁个基本问题:(1)制度均衡问题——我国现行政府会计是否需要改革?即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供给与需求是否均衡。(2)制度变迁障碍和路径依赖问题——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面临哪些障碍因素,原有的变迁路径将对政府会计制度变迁带来什么样的影响。(3)制度变迁路径选择问题——怎样顺利实现由旧制度向新制度过渡?即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设计、方向策略和绩效保障。对这叁个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问题的回答,是本文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本文共分为八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介绍了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以及创新与不足等。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主要从政府会计制度环境、变迁成效,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变迁路径等方面介绍了国内外政府会计改革的现有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述。第叁部分为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了本文运用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制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和制度供需理论,并对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进行了初步的理论分析。第四部分为政府会计制度供给与需求分析。该部分基于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分析了现行政府会计制度需求和政府会计制度供给,研究了两者的一致性问题,由此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所处的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为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障碍分析。该部分运用Luder权变模型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环境因素与政府会计改革之间所存在的关系,对于改革进程中所存在的激励因素,社会、经济、政治和管理变量,以及实施障碍等因素进行了综合性分析。同时分析了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成本效益,从个体、社会全体、政治等方面进行了收益与成本的比较,并运用“交易费用两分法”构建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交易费用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会计制度变迁中交易费用的类型和影响。第六部分总结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的变迁历程,分析了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特征和对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选择的影响。第七部分分析和对比了典型的国家和地区政府会计变迁历程和路径特征,归纳出各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的一般规律。并以我国“海南模式”为案例,分析了我国海南省政府会计制度变迁需求和路径选择,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提供借鉴。第八部分研究我国政府会计路径设计和选择。基于前面的分析,该部分提出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路径将是渐进式的增量变迁。为了实现改革的绩效目标,除了分步走、分阶段策略外,还应做好配套制度安排,促进政府会计制度顺利实现变迁。
梁珩[5]2002年在《会计委派制问题探讨》文中研究表明会计委派制是政府部门或产权单位向其所属单位委派会计人员,并授权会计人员监督所在单位会计行为和其他经济活动的一种制度。实施会计委派制是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会计委派制最早于八十年代后期出现在湖北襄樊以及江苏吴县等地,近些年来开始迅速地向全国各地蔓延,实践证明,会计委派制是一种强化会计监督、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反腐倡廉的好办法,正因为如此,中纪委、财政部的领导也多次强调要加快会计委派制的试点和推广。伴随着会计委派制实践的不断刀’展,我国的会计理论与实务工作者均开始了对会计委派制的探讨与研究。 本文共分五章对会计委派制问题展开论述。 第一章概述,首先简单地介绍了会计委派制的基本内涵,然后将会计委派制的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阶段:会计统管阶段、会计回归企业阶段、会计委派制萌芽阶段、探索阶段、试行阶段、推行阶段分别介绍,并根据受派单位的不同,将会计委派制的现存形式分为国有企业委派形式、行政事业单位委派形式、乡镇集体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委派形式叁种,在此基础上,再对每一委派形式进行具体细分,最后比较了会计委派制与其他会计监督形式如政府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内部审计、监事会、稽查特派员制度的异同点。 第二章国外会计委派制有关情况的介绍与启示,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法国公共会计师制度的内容作一简单介绍,如法国公共会计师的选拔与任命、公共会计师的职贡与权限、与派驻单位的关系和待遇等,并阐述了这一制度给我国现行会计委派制的实施所带来的叁点启示,即会计派驻没有统一形式、健全完善的监督和分权机制必不可少、建立对派驻人员权、责、利并重的管理体制。 第叁章会计委派制产生的理论基础与现实必要性,这一章首先从产权角度对会计委派制进行分析,认为我国国有企业产权机制的功能残缺和无序运转是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弱化的根源,会计委派制是产权主体从维护自身利益角度出发,通过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充分行使其会计监督权利,旨在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强化会计监督的一种有效措施,在此基础上,介绍了两种具有代表性的会计委派制的理论依据即受托责任说、内部人控制说,然后从七个方面论述了在当前会计监督乏力、会计信息失真状况比较严重、国有资产流失、预算外资金管理大控等的现实情况下,推行会计委派制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四种反对会计委派制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赵杰[6]2012年在《浅谈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及原则》文中指出纵观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建设,笔者认为,政府主导型的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由于其存在一系列问题,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长远趋势来看,不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主流取向。而企业会计人员是否具备履行其职责的基本利益驱动和必要的权力保障,确实是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
尹世芬[7]2013年在《改革开放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回顾与思考》文中认为文章通过对改革开放以来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回顾,对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进行了评价和思考,指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需对会计人员的综合能力有新的更高的要求,包括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完善会计职业准入标准和制度,建议根据初级、中级和高级分层次构建并完善会计人员的能力框架体系。
李玲[8]2003年在《新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变迁史》文中提出本文按时间顺序描述了新中国会计核算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历程,用归纳推理的方法探索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动因,总结改革的经验及教训,并在此基础上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展望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未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经济进入到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巨变。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要求,会计改革逐步展开。“办经济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我国会计事业五十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观今宜鉴史,谙史更知今。研究新中国的会计发展、改革的历程,总结历史留给我们的经验、教训,可以使我们的工作更具有理智性和创造性。会计核算制度改革是会计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会计改革的主线。不同的经济体制,总是要求建立与其相适应的不同会计模式,特别是建立为其服务的有所差别的会计核算制度。本文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变迁历程的描述,探索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动因及改革的经济后果。并在此分析基础之上,总结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经验、教训及带给我们的启示,链接与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相关的问题,以展望我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的未来。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强,资本市场的全球化以及与之息息相关的会计准则国际化,已成为各个国家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中国已加入WTO,作为世界经济组织成员之一,我们必须以全球的视角来处理问题,因此,本文认为将来会计核算制度的改革必将朝着国际化发展。
朱星文[9]2006年在《会计治理论》文中认为现代会计发展的历程表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由单纯的私人事务变成事关多种利益主体、具有社会属性的公共事务。伴随着会计属性的变化,社会对其所采取的态度也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实施管制的转变。而且,这种转变并非是自然形成的产物,而是经历了由乱到治的痛苦过程。会计管制从产生至今已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进入新世纪,随着欧美资本市场上安然、世通、施乐、特拉马特等会计造假案的暴光以及国内银广夏、郑百文、蓝田股份等一系列财务丑闻的先后被揭露,会计又到了需要作出选择的十字路口。即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会计是在加强和改进管制的道路上继续前行还是另辟蹊径的问题。回顾欧美会计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现代会计的发展经历了从自由放任到政府监管的历程。和经济中自由主义思想占统治地位一样,1933年以前的会计也是自由放任的会计,而会计中的自由放任行为已被史学家证明是造成1929—1933年的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之一。正是从那时候开始,会计走上政府监管之路,并且达到了当前详细规则监管的程度。然而详细的规则监管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经营者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偏离企业实际状况的问题。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单纯依赖市场调节的自由放任还是运用政府调控力量的政府监管都未能避免会计中的造假,并在历史上造成了经济灾难。鉴于此,本文以《会计治理论》为题,试图在借鉴现代治理理论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会计的全面治理理念,以期建立一个系统、科学的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财务会计治理理论体系。全文除导论外,由七章所组成,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会计治理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具体内容如下:一、会计治理机理论研究会计治理的基本理论,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会计治理”。它是本文立论的基础,也是本文研究不能回避的问题。首先在厘清“治理”基本含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和狭义的两个会计治理概念。广义地讲,会计治理泛指对会计活动进行监督、控制、调节、协调和管理的规范和制度安排的集合。从治理的层次讲,既有宏观层面的会计治理,也有微观层面的会计治理;从治理的内容讲,既有以法律制度为基础的依法治理会计,也有以伦理道德为基础的以德治理会计;从治理的范围讲,既有以市场参与者、管理者、服务者共同组成的利益相关者实施的公司(企业)外部会计治理,也有以产权制度、两权分离下的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的公司(企业)内部会计治理。狭义地讲,会计治理就是为了保证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真实、完整、客观、公正的制度安排。其次在对会计治理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现代公司治理理论基础的分析借鉴,认为会计治理的理论基础也是现代企业理论中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等。财务会计信息既是解决两权分离条件下建立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委托方和受托方信息不对称的重要手段,同时又是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重要源头之一。因为,作为受托方的经营者,在取得企业的实际控制权的同时,也就充当了会计信息的生产、发布和传播者的角色。这样,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就是不言自明的了。因此就有必要在现代企业理论的指导下,解决会计治理问题,构建会计治理的新机制。研究会计治理的目的是要构建一个科学、高效的会计治理体系。本文在借鉴“商业环境的九月模型”(SEPTEmber model)的原理的基础上,构建了“会计治理模型”。为本文的后续研究打下了基础。二、会计法治论会计法治,就是依法治理会计事务,协调、平衡会计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这也是我们所要讨论的会计治理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此,我们首先分析了会计治理的理论依据和法制环境。依法治国方略和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的理论研究成果为会计法治的实施及其有效运行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制度基础。具体而言,会计法治是依法治国方略在会计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实行会计法治,则是“市场经济就是法治经济”的具体化。其次,分析了会计法治的前提条件。相对健全的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国的前提;全社会形成了一定水平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是全面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的基础。那么,建立健全会计法规制度即是实现会计法治的前提;提高会计事务参与者(主要是会计人)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则是会计法治的基础。我国的会计法制建设经历叁个发展阶段:(1)以1985年《会计法》的颁布为标志的会计法制初步建立;(2)以1992年的《企业会计准则》和1993年《会计法》的第一次修订为标志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法制的基本形成;(3)以1999年《会计法》的第二次修订为标志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会计法制趋于完善。经过叁阶段的发展,我国会计法制的法律制度基础基本形成,而进一步提高广大会计人员的法律素质则是会计法之成败的关键。再次,在上述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会计法治的现状、成因进行了理性思考。我国现行的法律规范体系带有明显的时代特点和明显的缺陷:(1)经济发展的滞后使法制建设缺少了必要的动力,具有经验性和实用型的特点;(2)法律体系结构理论不统一、不规范,存在疏漏;(3)立法体现部门利益过多,法律冲突明显。我国现行法律规范体系的这些特点和存在的缺陷,对会计法律规范体系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其主要表现在:(1)《会计法》及其所统率的会计法规制度带有浓厚的行政法规色彩;(2)会计法律责任的追究只注重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而忽视民事责任赔偿;(3)与其他相关法律缺乏基本的协调。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对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各层次进行了法理分析,并得出结论,会计准则与一般法律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从会计准则本身的内容结构来看,它并不构成有关法律的附属,它有着自身的独立性;另一方面,它对公司法、税法、证券交易法及有关法令的制定与修订有积极的参考意义或促进作用,能够防止公司法等一般法律有关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规定的膨胀化。最后对提高我国会计法治水平提出了对策建议。叁、会计德治论会计治理除了依靠健全的法制,实施依法治理之外,还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实行以德治理。为此,我们首先从德治内涵界定和本质认识着手。所谓德治,即是相对于“法治”的“道德之治”,德治的基础是道德。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道德不是神的意志,不是人所固有,也不是人的主观意识所派生的,“一切以往的道德论归根到底都是当时的社会经济的产物”。道德产生于人的社会生活,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一种特殊社会意识。会计德治是社会德治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相对于会计法治的会计道德之治。会计作为现代市场经济体系中一个不可或缺的职业,为了维护它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益,使自己在激烈的职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除了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制度之外,还需要有一个全体职业成员共同遵守的会计道德。通过会计道德来调节会计职业与其他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以及会计职业成员之间的关系就是会计德治的表现。所谓会计德治就是充分发挥会计职业道德的作用,发挥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使会计活动的参与者自觉地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会计道德自觉规范其行为,达到进化会计空气,提升会计职业声誉的目的。会计德治至少要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治理会计要用德;二是治理会计要有德。为了正确地理解会计职业道德,本文首先从伦理上厘清了会计职业道德关系。会计伦理是指会计职业群体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形成的善恶观念、价值取向、价值判断标准及其情感表达方式、行为规范和行为习惯的总和。笔者认为会计职业道德关系是由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所处的职业地位决定的。历史地考察,在会计职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大致经历以下几种职业定位:(1)自然经济时代的“管家”;(2)简单商品经济时代的“账房”先生;(3)市场经济时代的职业会计师。在西方发达国家,会计师与医生和律师共称为市场经济中的叁大职业。据此,本文提出了会计师(包括会计人员)对职业道德有特别要求的观点,因为:(1)会计是与钱打交道的职业,特别要求会计人要经得起金钱的诱惑;(2)会计在现代企业的委托代理关系中的特殊地位要求其诺守客观、公正的立场;(3)会计的不确定性特别要求会计人员要有高尚的职业操守。会计德治从本质上说是依靠道德的维系来得以实现。与会计“法治”比较,具有浓厚的理想化色彩、自律性、前卫性、法治的基础性和广泛性的特点。会计德治德这些特点,使得其在会计治理中具有独特的作用:(1)会计德治是维护会计秩序的调控器;(2)会计德治是深化会计改革的助推器;(3)会计德治是发展会计事业的方向盘。本文还认为,要使会计德治能够顺利实施,必须要有一个完善的会计职业道德运行的系统,否则德治就会成为一种空谈。对此,我们在对我国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简单回顾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会计德治运行机制的设想。四、会计的政府治理论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和市场都是调节经济的两个不可或缺的手段,二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既不存在“只有市场”的社会,也不存在“只有政府”的社会。为了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本文建立会计治理机制中,充分考虑了政府的作用。首先是政府在会计治理中通过会计规则的制定发挥基础设施建设的作用。现代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和披露必须遵循具有权威性、公认性的会计规则才能客观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的情况。制定一套高质量的会计规则是实现会计治理的基础设施,为会计治理奠定了制度基础。尽管在世界范围内存在由政府制定会计规则和由民间会计职业团体制定会计规则两种模式,但是,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在我国会计规则的制定权都是由政府来来行使的。因此,政府会计规则制定权的行使也是其在会计治理中发挥作用的方式之一。其次是政府在会计治理中依靠行政管理职能进行会计工作管理。政府在会计治理中作用的发挥,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会计工作的管理。这也是我国政府主导型会计治理模式的重要特征之一。在长期会计管理实践中,我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会计工作管理体制,为会计治理的实施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体系。再次是政府在会计治理中运用政府审计的强制手段以及依法有权对企业会计进行监督的政府相关部门实施监督。有效的会计治理有赖于政府监督机构的有效监督机制的执行。政府审计是执行会计监督的最为主要的专业部门。而在我国《会计法》规定的会计监督体系中,除了政府审计监督外,还有财政、税务、人民银行、证监会、保监会等在各自的行政管理职责的执行中行使会计监督权。因此,在我国现行的会计法律规范体系下,一方面政府审计质量直接决定着会计治理的成功与否;另一方面发挥政府各有关会计监督部门在会计治理中的协同作用也至关重要。五、会计的行业治理论会计职业是会计治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会计职业存在的理由是满足企业和投资者有效利用信息资源的共同需要,并以提供签证信息这一专业服务实现之。”这是因为在企业和投资者之间存在着潜在的冲突,即企业有提供低质量信息的动机,而投资者又缺乏足够的能力验证信息质量,因此需要由独立的第叁者——职业会计师来提供审计服务。从会计治理角度来看,注册会计师审计既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机制,也是利益相关者利益协调的结果。首先,本文讨论了会计行业在会计治理中的作用机制。会计行业要在会计治理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取决于其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即通过注册会计师高质量的审计达到监督企业经营者的会计行为,为利益相关者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的目的。如何确保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质量,既是整个会计治理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自身治理的一个永恒的话题。通过理论分析,得到了最优的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障机制应该是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的并存的结论。并且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监督权利合理安排的均衡点。其次,对会计的行业治理的基础——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保障机制的构建进行了分析。我国的注册会计师事业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而发展壮大起来的。在充分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基本形成了包括注册会计师职业资格认定、审计标准制定、审计责任约束、审计质量控制和检查等5方面的内容审计质量保障体系,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保证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并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对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进行贯穿审计前、审计中和审计后的全过程的保证。再次,在分析我国会计行业面临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行业管理,发挥会计行业在会计治理中的作用的建议。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的注册会计师职业取得喜人的成就,但是在前进中也存在许多问题和矛盾,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进。一是,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面临着我国加入WTO后会计服务市场的开放带来的挑战;二是,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中存在领导机制落后和分配制度落后的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1.面对开放会计服务市场完善会计职业治理的对策。即应采取健全规则体系、改革行业协会和提高竞争能力等措施。2.改革会计师事务所内部管理的对策。主要有:(1)以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领导机制作为创新会计师事务所运行机制的关键;(2)以改革会计师事务所的管理机制作为创新会计师事务所运行机制的重点;(3)以建立有效的会计服务机制作为创新会计师事务所运行机制的目标。六、公司内部会计治理论现代财务会计产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接受委托的经营者负有定期向企业外部各利益相关者报告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义务。报告的主要形式则是编制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其现金流量的财务会计报表。因此,会计治理要保证企业对外报告的财务会计报表能够提供反映企业真实情况的会计信息,那么,首先必须加强对公司内部的会计治理,使虚假的会计信息不能轻易流出企业。本文首先从公司治理理论的角度对公司内部会计治理的必要性进行理论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经营者存在违背已有的会计规则而披露虚假会计信息,以使自己收益而使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受损的动机,这种动机便决定了在企业中有实施会计治理的必要。在现行的公司运作的法制环境下,公司会计治理是植根于公司治理的制度之中的。而各国的法律传统和文化背景的不同,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叁种不同公司治理模式:(1)以英美为代表的外部监控型公司的治理模式;(2)以日德为代表的内部监控型公司治理模式;(3)以东亚为代表的家族监控模式。不同公司治理模式形成了不同的会计治理制度安排。英美国家实行单层制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监督职能一般由董事会中设置的次级委员会,特别是由独立董事担任的审计委员会行使。审计委员会的日常监督加上具有超然独立性、由股东任命的执行财务审计功能的外部审计师(external auditors)以及审计委员会在日常监督中对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工作结果的应用和依赖构成了包括财务控制、财务会计信息的生产、披露控制在内的公司内部监督控制基本模式。日德的公司治理结构采用的是双层制。公司设股东大会、监事会和董事会叁个机关。监事会和董事会呈垂直的双层状态。形成公司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监事会,监事会任命董事会成员,监督董事会执行业务,并在公司利益需要时召开股东会会议的包括财务控制、会计信息披露在内的治理模式。董事会按照法律和章程的规定,负责执行公司业务。然后分析了我国公司内部会计治理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按我国《公司法》规定的设置的公司监事会运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监事制度本身存在缺陷;(2)监事办事机构和人员存在局限性;(3)监事来源存在局限;(4)监事地位存在局限;(5)监事地素质在局限。二是现行法律规范对会计治理制度安排的影响及其存在的矛盾。即尽管依据《公司法》规定设置的监事会与引进独立董事制度后设置的审计委员在职责权限上产生矛盾和冲突。监事会与审计委员会存在职责重迭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当前所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的效果都将大打折扣。它要么使得二者相互推委,谁都不负责;要么二者争持不下,产生新的内耗。使财务控制权、会计信息生成的决策权等完全由经营者等“内部人”控制。最后,针对我国现行公司治理结构中会计治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公司监事会制度、协调监事会与独立董事的关系、理顺监事会与内部审计的关系和完善董事责任追究制度等对策。七、会计治理的环境因素分析会计治理作为一种新提法,是将治理理念引入会计领域,建立以法治和德治为基础,公司内部微观治理与外部宏观治理相结合会计治理模式。其对提高我国的会计管理水平,实现会计工作秩序的好转,遏制会计造假,重树会计诚信,发挥会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将会起到什么样的效果呢?对此,本文分析了处在转型期的我国社会经济环境中影响会计治理效果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影响会计治理实施的积极因素主要有:(1)我国政府管理理念的现代化及其职能的转变为会计治理的实行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条件;(2)我国加入WTO和会计的国际化进程的加快为会计治理的实施提供了有利的国际环境条件;(3)会计及会计职业的发展为会计治理的实行提供了技术条件。影响会计治理有效实施的消极因素主要有:(1)计划经济观念依然存在,严重影响会计治理的顺利推行;(2)企业官僚体制的难以克服,制约了会计治理在企业内部的实施;(3)会计职业界自身建设存在较大差距,未形成会计治理的职业环境。因此,在现阶段能够实施的至多是中国式的会计治理,即在一元化结构的框架内培植非政府公共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发挥其在会计事务管理中的作用。实施这种治理有助于降低监管成本、减轻核心监管结构的监管负荷、扩大监管的合法性基础以及增加监管的理性,从而大幅度地提高现存会计治理结构的治理绩效;同时,有助于形成多元主体、培养其治理能力,为实现典型意义上的“治理”准备条件。
李永珍[10]2012年在《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文中认为政府会计改革既是财政管理领域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公共财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在深入探讨了我国政府组织内、外环境对政府会计的影响,分析现行政府预算会计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有政府预算会计、建立适应新环境的我国政府会计的设想及具体改革建议。会计目标是人们利用会计系统希望达到的境界和结果,决定会计系统的运行方向。在现实社会中,政府和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政府资源配置的目的是为了履行政府职能,即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以满足社会公众的公共需要。相对于社会公共需求而言,政府掌握和控制的资源是有限的,要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的关键是提高政府资源的配置绩效。一方面,政府会计通过提供政府履职资源流动、分配和配置的信息为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决策提供信息支持,以便提高政府履职绩效,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能。因此,本项研究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政府履职绩效作为政府会计的终极目标,并以此为导向对我国政府会计改革进行理论研究。另一方面,社会公众和政府以及政府内部都存在着广泛的委托代理关系,根据理性人假定,受托方可能由于掌握充分信息的优势,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出现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损害委托方的利益。因此,政府会计的终极目标难以自动达成。社会公众作为委托方有权了解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政府会计的对外报告责任因此产生。委托方需要通过受托方的对外报告所提供的信息对受托方进行绩效评价,了解和监督政府职能的履行情况。在相应的外部监督机制下,内部受托方利用政府会计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绩效管理,来实现对委托方的责任,并通过对外报告来反映和解除这种受托责任。因此,本项研究将对外报告政府履职信息,满足外部信息使用者的需要,解除政府受托责任作为政府会计的基础目标,并以此开展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研究。基础目标与终极目标是相辅相成的,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首先依赖于政府会计系统对外报告的反映、监督,最终依赖于对内绩效管理的信息支持,因此,我国政府会计的“报告目标”是基础,“管理(控制)目标”是政府会计最终目标的实现手段。同时,“报告目标”是外因,“管理(控制)目标”是内因,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起作用,但由于委托代理关系的客观存在,委托方的要求即“报告目标”作为政府会计改革的外部因素,在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中起基础性和关键性作用。在政府会计提供信息的对外报告目标和管理(控制)目标的双导向下,政府会计信息系统提供的信息质量制约着对外报告和对内绩效管理双重作用的发挥,最终影响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可靠、相关、透明、完整的财务信息是政府会计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有效的政府会计核算体系是政府外部监督和内部管理(控制)的基础。政府会计核算的目的是为了提供符合质量要求的财务信息。进行会计核算需要解决在什么范围内核算、核算什么以及如何核算的问题,即政府会计核算主体、核算对象及要素、以及会计处理基础等问题。首先,需要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界定核算范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权益理论中主体理论,把组织界定为核算主体,能够有利于内部管理和控制,提高核算的有效性;另一种是权益论中的基金理论,把组织中有特定用途的基金作为基金主体单独核算,能够有利于反映特定受托责任。本文认为政府会计的终极目标是提高政府资源配置效率,促进政府绩效。以组织作为核算主体更能体现政府会计目标,同时对限定性用途很强的基金应单独核算,以促进政府行为的合规性。因此,本文认为我国政府会计应实行双主体,以政府组织和政府组织中具有限定性用途很强的基金同时作为会计主体。政府履职过程要发生相应的经济资源耗费,由于会计主要以提供财务信息为主,政府会计核算对象应涵盖政府履职过程中能够货币化计量的全部经济资源流动及结果。同时,根据政府承担受托责任的变化与履职过程中经济资源流动的关系来划分政府会计核算要素。政府履职绩效包括行为的合规性和结果的绩效性,其中合规性是基础。在政府会计要素中设置货币性收支要素及权责发生制收入和费用要素同时并存,能够全面反映政府履职绩效,来实现对我国政府会计处理基础的改进。在货币性收支中设置预算内收入、预算外收入和其他收入及相应的支出,把预算收支执行信息包含于政府会计之中。在一套政府会计系统中既提供权责发生制(或修正)下的财务会计信息来反映政府履职耗费,又提供预算执行情况信息反映政府实际收支,实行一套系统两套报告。同时,根据政府会计要素的确认时期与会计处理基础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我国政府会计处理基础应实行双基础同时并存以提供不同的信息,其中,权责发生制的应用应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实行渐进式改革,逐渐把更多的资源和负债纳入到政府会计的核算体系中。政府对外报告对政府会计终极目标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公众作为委托人权力以及政府会计披露的责任角度出发,理论上界定政府会计的披露主体应是各级政府整体及履行政府具体职能的部门或单位,披露的内容应包括政府履职的全部合规性信息及绩效信息。通过分析我国间接民主制度的现状建议采取政府财务报告强制制度,并通过政府财务报告审计鉴证制度提高政府对外报告的信息质量和增强可理解性。最后,根据信息使用者绩效评价的信息需求设计了我国政府会计各报告主体的报表体系和内容。根据报告制度实施的迫切性和难易程度建议我国政府对外报告制度可采取从下至上,从部门到政府整体逐渐推进的改革进程。
参考文献:
[1]. 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张艳.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2]. 论我国会计管理体制改革[J]. 董晓明. 财经问题研究. 2016
[3]. 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王艳. 东北财经大学. 2002
[4]. 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D]. 宋伟官. 东北财经大学. 2015
[5]. 会计委派制问题探讨[D]. 梁珩. 江西财经大学. 2002
[6]. 浅谈我国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方向及原则[J]. 赵杰. 知识经济. 2012
[7]. 改革开放后会计人员管理体制的回顾与思考[J]. 尹世芬. 会计之友. 2013
[8]. 新中国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变迁史[D]. 李玲. 中国海洋大学. 2003
[9]. 会计治理论[D]. 朱星文. 天津财经大学. 2006
[10].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研究[D]. 李永珍. 山东农业大学. 2012
标签:会计论文; 会计人员论文; 会计论文; 政府会计论文; 会计职业论文; 会计与审计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人员管理论文; 审计质量论文; 注册会计师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会计监督职能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社会管理论文; 环境会计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内部环境论文; 利益关系论文; 职业环境分析论文; 审计职业论文; 社会体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