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力特征论文_汤连生,巫燕萍,赵占仑,赵璐,陈浩昆

导读:本文包含了应力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应力,围岩,基坑,特征,转向架,参数,锚固。

应力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汤连生,巫燕萍,赵占仑,赵璐,陈浩昆[1](2019)在《循环荷载下土体动应力响应特征及pH值变化对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循环荷载下土体内动应力响应特征及pH值变化对动应力累积效应的影响,对不同pH值花岗岩残积土进行了室内循环荷载试验。通过试样内埋设应力盒的方法,实时测得不同pH值试样内动应力响应值。试验结果表明:循环荷载下土中动应力和累积变形都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大;加载时,酸碱处理过的试样峰值应力显着增大;卸载后,碱处理过的试样残余应力也增大,且碱性越强,峰值应力和残余应力增长的幅度越大;碱性试样的动应力和变形均大于酸性试样和未经酸碱处理试样;动荷载下土体内部的附加应力滞后于应变,应变又滞后于外荷载。酸碱度的差异对花岗岩残积土的动应力响应有较大影响,实际工程中应对此问题予以重视。(本文来源于《长江科学院院报》期刊2019年12期)

赵慧波[2](2019)在《高应力综采工作面回采动压对巷道稳定性动态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王庄煤矿91高应力采区首采工作面巷道围岩稳定性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91-20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91-205风巷和紧邻91-203运巷围岩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91-205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30 m,超前支承压力对本工作面回采巷道和相邻91-203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影响较小,对工作面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巷道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为预测91采区其它工作面回采矿压显现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煤》期刊2019年12期)

吴双,汤达祯,李松,李翔[3](2019)在《煤层气储层孔渗参数的应力响应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煤岩质软易碎且力学强度小,煤层气储层具有较强的应力敏感性。在开发排采过程中受孔隙流体压力减小、有效应力增大的影响,储层中的孔-裂隙发生闭合,孔隙度和渗透率降低,致密程度增强,煤岩体对应力的响应程度也随之发生改变。基于力学形变理论,通过推导建立耦合力学应变的孔渗模型,计算并分析轴向应力作用下的煤岩孔隙度和渗透率变化规律,并采用"平均孔隙压缩系数"函数代替传统火柴束模型中的孔隙压缩系数常量,形成改进火柴束模型,以此来分析孔隙压缩系数改变对孔渗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轴向应力增加,煤岩的孔隙度、渗透率及孔隙压缩系数均减小;孔渗参数与轴向应力之间满足负指数型数量关系;孔隙压缩系数随轴向应力的动态变化引起孔隙度和渗透率随轴向应力降低的速率减慢。因此,煤层气储层孔渗参数与应力应变之间具有地质关联性,评判储层物性时应考虑孔渗参数的应力敏感程度。(本文来源于《油气地质与采收率》期刊2019年06期)

李广全,王玉光,梁海啸,孔海朋,杨广雪[4](2019)在《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应力频率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转向架构架有限元模型,得到了构架自由模态和约束模态的固有频率及振型变化。根据应变模态分析结果布置应变片,获取了列车线路运行时构架的应力时间历程,通过傅里叶变换得到了构架应力响应的频率分布。(本文来源于《中国标准化》期刊2019年20期)

李尊,刘强,吴豫,孙才华,高源[5](2019)在《动态载荷下支柱瓷绝缘子的应力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支柱瓷绝缘子的脆性断裂故障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支柱瓷绝缘子在动态载荷下的运行条件要更加恶劣,断裂故障亦更加频繁。为分析动态载荷下支柱瓷绝缘子的应力特征分布规律,基于热-结构耦合数学模型建立了支柱瓷绝缘子有限元数值仿真模型,并分别建立了相应的动态风力、短路电动力和地震动态载荷的数学模型,对动态风力、短路电动力和地震波作用下的应力特征及最大拉应力动态变化特征进行计算分析。(本文来源于《电瓷避雷器》期刊2019年05期)

董林兵[6](2019)在《基坑空间特征对开挖卸荷条件下残余应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坑形状及尺寸效应对开挖卸荷条件下残余应力的影响主要通过数值分析、模型试验或现场监测等方法进行研究,但这些方法均缺少严格的数学理论依据。基于土体附加应力Mindlin解,分析基坑空间特征对开挖卸荷条件下残余应力的影响,为市政工程基坑设计与施工提供指导与参考。研究表明,基坑开挖卸荷条件下的残余应力对宽深比较小的基坑安全稳定性起到有利作用。(本文来源于《土工基础》期刊2019年05期)

李英明,赵呈星,丛利,孟祥瑞,董春亮[7](2019)在《基于实际围岩变形的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长锚固锚杆支护过程中,锚杆与围岩之间会相互作用,进而引起锚杆应力分布变化。为探究全长锚固锚杆正常支护过程及临界失效时锚杆应力分布规律,以围岩变形为基础,建立了锚杆-围岩相互作用模型,推导出锚杆在正常支护过程中及临界失效时轴力及剪应力沿杆长分布解析表达式,进而获得了轴力及剪应力沿杆长分布曲线。并在考虑锚杆及锚固剂弹性模量、锚杆及锚固剂横截面面积等锚固参数的条件下分别分析了围岩条件、锚杆长度、托锚力对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全长锚固锚杆正常支护过程中,杆体应力分布符合中性点理论;影响锚杆轴力、剪应力分布的因素有围岩条件、锚固参数、托锚力;在锚杆正常支护过程中,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符合中性点理论,随着围岩变软,锚杆为了限制变形,中性点向孔口方向移动且所受轴力、剪应力增大;托锚力影响杆体应力分布,托锚力越大,轴力分布越不均匀,且孔口到中性点处剪应力越小,中性点到杆端剪应力越大。所以在工程实际中可实时监测锚杆托锚力,依靠本文理论依据可深入揭示锚杆支护过程中受力特征;在锚杆支护临界失效时,围岩越坚硬,剪应力及轴力越大,且分布更加集中;锚杆长度影响全长锚固锚杆的支护性能,但在锚杆长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再增大锚杆长度并不能显着提升锚杆的锚固效果。(本文来源于《煤炭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刘诚,刘晓建,刘绪杰[8](2019)在《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床面切应力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OpenFOAM开源程序包建立数值波浪水槽,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床面切应力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一个波周期内涡动首先产生于沙纹背浪侧,并沿背水坡抬升至沙纹峰以上,继而向上游移动,上溯至最大位置后,在下一个波周期影响下转向下游移动直至完全耗散;椭圆余弦波作用下,近底层水体会对沙纹峰迎浪侧和背浪侧的床沙施加一个方向相反的较大作用力,且迎水坡上切应力的波动频率大于背水坡;研究工况范围内(λ/a=1.2~2.0)床面切应力变化未产生明显的差异,不同相位时刻的正负极值切应力均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约在o?t (28)240附近时刻出现极小值。(本文来源于《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期刊2019-10-11)

崔建斌,姬安召,熊贵明[9](2019)在《基于Schwarz-Christoffel变换的圆形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隧道围岩应力还原到实际区域的变换方法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工程实践中,对复杂形状围岩体内的隧道围岩应力计算方法和隧道围岩稳定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该文建立了不规则岩体中开挖圆形隧道的力学模型,运用复变函数理论,通过映射函数Schwarz-Christoffel变换,得到复平面单位圆到隧道所处多边形岩体的映射函数,在复变函数数域内分析了多边形岩体应力的求解步骤,运用弹性力学理论等推导了不规则岩体中圆形隧道的复变应力函数?(ξ)和φ(ξ)的表达式,并得出围岩体任一点应力分量σ_ρ和σ_θ的解析通式.通过具体算例分析可知,岩体形状对圆形隧道的稳定性有较大的影响,隧道所处4种形状下的围岩体最大应力值分布规律为:顶底板的最大应力值从六边形、五边形、四边形、圆形围岩体依次减小,帮部的最大应力值从圆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围岩体依次减小.(本文来源于《应用数学和力学》期刊2019年10期)

聂军委[10](2019)在《考虑围岩应力释放及软化特征的圆形隧道弹塑性位移解》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根据收敛-约束法,围岩径向位移决定支护刚度,而其对围岩稳定性有重要影响。基于后继屈服准则和非关联流动法则,并考虑围岩应力释放影响,分别推导了围岩径向位移的弹塑性解和黏弹性解。对比分析二者间差异,在弹塑性解中采用降低围岩力学参数方法即可较为准确求解围岩径向位移。对该方法的研究表明:黏聚力对隧道开挖界面附近的围岩位移影响较小;基于弹塑性理论的简化计算过程中,降低弹性剪切模量即可得到较为准确的围岩径向位移。此外,用降低围岩力学参数方法还可以将考虑掌子面作用的黏弹塑性叁维问题转化为弹塑性二维问题,简化了求解过程。通过算例分析,经修正参数后所得的围岩径向弹塑性位移为文献所得弹塑性解的上限,且为黏弹塑性解的下限,用降低围岩力学参数方法所得支护刚度适中,有利于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9-09-21)

应力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针对王庄煤矿91高应力采区首采工作面巷道围岩稳定性问题,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91-205工作面回采过程中91-205风巷和紧邻91-203运巷围岩的位移场和应力场。结果表明:91-205工作面超前支承压力的影响范围为30 m,超前支承压力对本工作面回采巷道和相邻91-203工作面回采巷道变形影响较小,对工作面正常回采影响不大,巷道变形量在可控范围内,同时为预测91采区其它工作面回采矿压显现提供理论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应力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汤连生,巫燕萍,赵占仑,赵璐,陈浩昆.循环荷载下土体动应力响应特征及pH值变化对其影响[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9

[2].赵慧波.高应力综采工作面回采动压对巷道稳定性动态特征研究[J].煤.2019

[3].吴双,汤达祯,李松,李翔.煤层气储层孔渗参数的应力响应特征[J].油气地质与采收率.2019

[4].李广全,王玉光,梁海啸,孔海朋,杨广雪.高速列车转向架构架应力频率特征分析[J].中国标准化.2019

[5].李尊,刘强,吴豫,孙才华,高源.动态载荷下支柱瓷绝缘子的应力特征研究[J].电瓷避雷器.2019

[6].董林兵.基坑空间特征对开挖卸荷条件下残余应力的影响[J].土工基础.2019

[7].李英明,赵呈星,丛利,孟祥瑞,董春亮.基于实际围岩变形的全长锚固锚杆杆体应力分布特征分析[J].煤炭学报.2019

[8].刘诚,刘晓建,刘绪杰.椭圆余弦波作用下沙纹床面切应力特征[C].第十九届中国海洋(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2019

[9].崔建斌,姬安召,熊贵明.基于Schwarz-Christoffel变换的圆形隧道围岩应力分布特征研究[J].应用数学和力学.2019

[10].聂军委.考虑围岩应力释放及软化特征的圆形隧道弹塑性位移解[C].中国土木工程学会201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2019

论文知识图

正常回采期间工作面支承压力分布芦草沟组相干属性透视分析Fig.672LuC...鄂尔多斯盆地燕山运动构造应力场(据...泡沫铝试件上惯性作用对其应...隧道分步开挖后塑性区图外钢管应力分布

标签:;  ;  ;  ;  ;  ;  ;  

应力特征论文_汤连生,巫燕萍,赵占仑,赵璐,陈浩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