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语词论文_张铭

导读:本文包含了和语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语词,孙子兵法,汉字,日语,词义,名号,绰号。

和语词论文文献综述

张铭[1](2018)在《用于日语教学的和语词理据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词的理据指词表示某一意义的理由和根据。应用词的理据可以帮助学生记忆单词,在中文和英文教育中,已经有很多应用词的理据的教学法。目前,在对日语的研究中,词的理据还未受到广泛关注,以“词的理据”为题的研究还非常少,因此,对日语词的理据进行系统性研究很有必要。因此,本文探讨以下叁项内容,一、提出和语词理据的分类及考察方法,二、对和语词的理据进行数量调查,叁、提出日语教学中应用和语词理据的方法。对于第一个问题,本文认为,词的理据指词表示某一意义的理由和根据。和语词具有音义形叁要素,形指的是汉字,因此,以意义为中心看,具有音义关系和形义关系两对对应关系,和语词的理据也可以分为语音理据和汉字理据两类。语音理据是某一语音形式与表示某一意义结合理由和根据。汉字理据是某一汉字与某一意义结合的理由和根据。另外,考察理据时需要将和语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对单纯词而言,其语音理据可以从同源关系和词源上考察,其汉字理据主要可以从字训上进行考察。对合成词而言,其语音理据可以从词语构成上考察,其汉字理据构成该词的单纯词为单位进行考察。对于第二个问题,本文以《日语能力考试出题基准》中的二级词汇为对象,将和语词分成单纯词和合成词,分别对他们的理据进行了数量调查。二级和语词1206词中,单纯词有879词。考察单纯词语音理据时,本文把单纯词分成单纯名词,单纯动词,单纯形容词,单纯副词,单纯名词中,从动词连用形转化而来的名词具有理据。单纯动词中,成对出现的自他动词具有理据。另外,一部分单纯词在词源上可以分成多个构成要素,这些单纯词也是有理据的。数量调查的结果显示。单纯名词中有语音理据的词有93词,单纯动词中有语音理据的词为138词,单纯形容词中有语音理据的词为3词,单纯语音副词中有理据的词尾3词。考察单纯词的文字理据时,本文把单纯词分成了正训的词,国训的词,熟字训的词,使用当て字的词,使用国字的词。对于正训及熟字训的词,可以通过中文中汉字的意义来寻找其理据。对于使用国字的词,可以从国字的字源考察其理据。数量调查结果显示。正训的词有821词,国训的词有]1词,熟字训的词有12词,使用当て字的词有12词,使用国字的词有6词。二级词汇中,合成词共有327词。合成词的语音理据可以通过分析其词语构成获得。合成词按照构成可以分成复合词、派生词、迭词。复合词共有232词,派生词共有75词,迭词共有20词。对于复合词,本文主要对复合动词、复合名词的理据进行了调查,通过考察其各个语基之间的意义关系来说明理据。复合名词113共有113词,其语基的意义关系可以分成“修饰关系”,“并立关系”,“主述关系”,“补足关系”。复合动词一共有110词,其意义关系可以分成“并列关系”,“主述、补足关系”,“一方表示实质意义,一方表示抽象意义”,“一方表示实质意义,一方表示形式意义”。对于派生词,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其接辞说明了理据,根据接辞位置的不同,派生词可分为使用接头辞的词和使用接尾辞的词,使用接头辞的词有25词,共计使用了 6种接头辞,使用接尾辞的词有50词,共计使用了 23种接尾辞。对于第叁个问题,本文提出了应用词的理据进行教学时的方法,首先,提出了自主性原则,集中性原则,适合性原则叁条应用理据时的基本原则,接下来依照上述的原则,提出了单纯词的语音理据,单纯词的汉字理据,合成词语音理据的应用方法。(本文来源于《北京外国语大学》期刊2018-04-16)

韩玲[2](2014)在《论日语促音》一文中研究指出日语中有叁个特殊音节,即拨音、促音、长音。叁个特殊音节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形式,同时特殊音节产生的条件也各不相同。纵观迄今为止的语音研究,研究聚焦于一般音节而对特殊音节的关注则远远不够。在现代日语中,促音出现在汉语词、和语词、外来语词中。带有促音的词语约占总词汇量的5%,如果加上不固定单词和外来语单词,可达10%左右,足见其数量之多。因此正确掌握日语单词中的促音,就成为学习日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先行研究可知,促音是日语中的一个特殊音节,属于“逆行同化”现象。原则上,促音只存在于词中,一般出现在[p-]、[t-]、[k-]、[s-]、[-]等无声辅音音素之前。但是,在外来语中或表强调时,促音也会出现在有声辅音音素之前。发音的时候,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堵住呼吸,形成短暂的顿挫,然后放开阻塞,使气流急冲而出。纵观迄今为止的语音研究,研究聚焦于促音的发音方式以及促音后续辅音。并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汉语词、外来语词、复合词,很少涉及和语词。而和语是构成其他日语词汇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种。和语中出现的促音化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在名词、动词、副词等词类中都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探讨和研究和语促音化现象意义深远。同时,在何种语音环境下容易产生促音,在何种条件下不易产生促音,以及促音的分布状况和其意义,更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电子第五版《广辞苑》中所有促音化和语词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法、定量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文献研究法、图表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预测、类推促音的生成环境。同时,对促音的分布状况及其意义进行考察。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序论部分将对本文相关先行研究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立场和研究方法。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语音学着手,考察促音的发音方式及其产生的环境。而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预测和类推促音产生的环境,同时,还将从音韵学角度考察促音的分布状况及其存在的意义。第一章将概述促音的定义、由来、标记等,并对语音学上的促音和音韵学上的促音进行区分。从语音学角度来说,促音是一种带有短暂的顿挫的音,通常出现在辅音之前。而在音韵学上,认为促音是一种起到区分意思或含有一定意义的一个特殊因素,主要考察促音在词语中发挥的作用。第二章将着眼于促音后续辅音、元音、音节,考察、类推促音的生成环境。首先,对后续辅音的考察,主要从调音法和调音点的角度出发。其次,对后续元音的考察,主要从唇形圆否、舌位前后和舌位高低叁方面来进行。另外,本章还将对辅音和元音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即考察促音的后续音节。第叁章将考察、总结促音的分布状况,并详细说明其意义。具体来说,在和语词中,促音主要出现在复合词、派生词与拟声拟态词中,也存在于单纯词中。有些表示强调,有些是作为记录音声的符号,还有一些只是一种表示引用的符号。(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期刊2014-04-01)

温小勇,宁建荣[3](2011)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层次转换和语词特色》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称呼语作为层次过渡和语意转换的标志,既体现了与听众和读者的平等而密切的关系,又有谆谆告诫劝导的意味,使人感觉亲切自然、别具新意;在语词的表现力上,着眼于动态地还原历史和展示未来,综合了对比、递进、排比等修辞手法,接受起来颇具张力。(本文来源于《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余秋冬,王战[4](2010)在《基于逆文献频率和语词位置加权算法的文献自动标引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以普通英文科技文献为测试样本,利用海量信息处理的原理对样本进行标引,为最终的用户检索服务。介绍系统的系统构架,标引原理和数据处理流程等,提出逆文献频率加权和语词位置加权两种算法相结合的方式来达到目的。(本文来源于《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徐海斌[5](2004)在《是被动记录,还是积极干预?——浅谈汉字在词义演变和语词分裂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汉字和其他文字一样。是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但如果据此认为文字是语言以外的因素,应该撇开汉字谈汉语,恐怕有失偏颇。实际上,汉字在记录汉语的同时也一直在积极影响着汉语:影响词义演变,造成语词分裂。(本文来源于《景德镇高专学报》期刊2004年03期)

谢苍霖[6](2003)在《绰号的名号属性和语词特点——绰号研究之一》一文中研究指出绰号是人物名、字、别号之外的特别称号 ,其特别之处在于 :他人擅自施加 ,号主被动蒙受 ,而且施受多在非正式场合。作为称号语词 ,绰号的显着特点是造语新奇鄙俗 ,状人生动传神 ,因此传播广泛而久远。(本文来源于《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李征,王维工[7](2001)在《基于信息粒化和语词计算的模糊控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粒化和语词计算(IGCW)的模糊控制器的结构,此模糊控制器具有更强的信息处理和推理判断能力, 更高程度地模拟了人类智能。对于具有不确定性的复杂大系统的控制、决策,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5期)

傅朝,杨旭[8](2000)在《《孙子兵法》的章法和语词训释》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分析《孙子兵法》的章法入手,从语境研究的宏观层面出发,对困扰《孙子兵法》研究的一些疑难语句进行了一些新的诠释,对《计篇》、《形篇》、《九地篇》的内容和篇章结构均提出了一些创见。(本文来源于《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00年01期)

张淑君[9](1996)在《浅析概念和语词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析概念和语词的关系张淑君概念是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它是构成判断和推理的基本要素,是思维的细胞。而语词泛指词或词组,它是用来表达概念,标志事物的笔划或声音。概念这个思维形式,不仅与客观事物有关,而且和语词有着密切联系。马克思指出:“...(本文来源于《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6年04期)

魏丽茹[10](1996)在《简论表象和语词》一文中研究指出表象和语词,表象和语词的关系,在心理学教材中大多不被重视。我认为这是很不正常的。表象是认忆过程的第一步,只有表象清晰记忆才得以顺利进行。俄国生理学家谢切诺类说过:“一切智慧的根源都在于记忆”,“记忆是整个心理生活的基础”。没有记忆,人就没有智慧,没有记忆,人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心理生活。目前中小学生大量的课业内容需要记忆,对此,学生、家长苦不堪言。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只强调教给学生记忆方法,而不言其它。我认为教师向学生传授一定的记忆方法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通过语词使学生形成鲜明的表象,提高记忆效果。本文拟就从表象和语词的作用、表象和语词的关系中来探讨(本文来源于《廊坊师专学报》期刊1996年01期)

和语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日语中有叁个特殊音节,即拨音、促音、长音。叁个特殊音节都有自己独特的语音形式,同时特殊音节产生的条件也各不相同。纵观迄今为止的语音研究,研究聚焦于一般音节而对特殊音节的关注则远远不够。在现代日语中,促音出现在汉语词、和语词、外来语词中。带有促音的词语约占总词汇量的5%,如果加上不固定单词和外来语单词,可达10%左右,足见其数量之多。因此正确掌握日语单词中的促音,就成为学习日语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先行研究可知,促音是日语中的一个特殊音节,属于“逆行同化”现象。原则上,促音只存在于词中,一般出现在[p-]、[t-]、[k-]、[s-]、[-]等无声辅音音素之前。但是,在外来语中或表强调时,促音也会出现在有声辅音音素之前。发音的时候,用发音器官的某一部分堵住呼吸,形成短暂的顿挫,然后放开阻塞,使气流急冲而出。纵观迄今为止的语音研究,研究聚焦于促音的发音方式以及促音后续辅音。并且,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汉语词、外来语词、复合词,很少涉及和语词。而和语是构成其他日语词汇的基础,是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语种。和语中出现的促音化现象非常普遍,例如在名词、动词、副词等词类中都占有较大比例,因此,探讨和研究和语促音化现象意义深远。同时,在何种语音环境下容易产生促音,在何种条件下不易产生促音,以及促音的分布状况和其意义,更是值得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以电子第五版《广辞苑》中所有促音化和语词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数理统计法、定量分析法、归纳总结法、文献研究法、图表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预测、类推促音的生成环境。同时,对促音的分布状况及其意义进行考察。本论文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序论部分将对本文相关先行研究进行概述,并说明本文的立场和研究方法。前人的研究主要是从语音学着手,考察促音的发音方式及其产生的环境。而本论文将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进一步预测和类推促音产生的环境,同时,还将从音韵学角度考察促音的分布状况及其存在的意义。第一章将概述促音的定义、由来、标记等,并对语音学上的促音和音韵学上的促音进行区分。从语音学角度来说,促音是一种带有短暂的顿挫的音,通常出现在辅音之前。而在音韵学上,认为促音是一种起到区分意思或含有一定意义的一个特殊因素,主要考察促音在词语中发挥的作用。第二章将着眼于促音后续辅音、元音、音节,考察、类推促音的生成环境。首先,对后续辅音的考察,主要从调音法和调音点的角度出发。其次,对后续元音的考察,主要从唇形圆否、舌位前后和舌位高低叁方面来进行。另外,本章还将对辅音和元音进行一个综合分析,即考察促音的后续音节。第叁章将考察、总结促音的分布状况,并详细说明其意义。具体来说,在和语词中,促音主要出现在复合词、派生词与拟声拟态词中,也存在于单纯词中。有些表示强调,有些是作为记录音声的符号,还有一些只是一种表示引用的符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和语词论文参考文献

[1].张铭.用于日语教学的和语词理据分析[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8

[2].韩玲.论日语促音[D].辽宁大学.2014

[3].温小勇,宁建荣.《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层次转换和语词特色[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

[4].余秋冬,王战.基于逆文献频率和语词位置加权算法的文献自动标引的研究[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

[5].徐海斌.是被动记录,还是积极干预?——浅谈汉字在词义演变和语词分裂中的作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

[6].谢苍霖.绰号的名号属性和语词特点——绰号研究之一[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

[7].李征,王维工.基于信息粒化和语词计算的模糊控制器[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8].傅朝,杨旭.《孙子兵法》的章法和语词训释[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

[9].张淑君.浅析概念和语词的关系[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

[10].魏丽茹.简论表象和语词[J].廊坊师专学报.1996

论文知识图

结束语符或字符十章句和语词十表形和表意...可知,在所有类型的文本中,和语词小1不同被试类型教师对不同语词的反应...互动媒体支持的学习特征习得一个二语词项第一阶段的语义表征

标签:;  ;  ;  ;  ;  ;  ;  

和语词论文_张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