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竞争性排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沙门氏菌,竞争性,家禽,肠炎,盲肠,雏鸡,病原菌。
竞争性排斥论文文献综述
WolfgangRabsch[1](2001)在《《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2000年第5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 家禽鸡沙门氏菌竞争性排斥肠炎沙门氏菌》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晚期,肠炎沙门氏菌已成为一种与蛋相关的主要致病菌。来自英格兰、威尔士及美国的流行病学数据表明肠炎沙门氏菌因家禽鸡沙门氏菌的消灭而充斥于生态小环境中,导致了人类感染流行的增加。通过对德国流行病学监测的回顾性分析验证了这种假设,证明了肠炎沙门氏菌病例(本文来源于《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期刊2001年01期)
陈杰,王希朝[2](2000)在《沙门氏菌污染程度对小鸡竞争性排斥处理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实际生产中,鸡蛋在孵化前极少感染沙门氏菌。但对商用孵化器的样品检查表明,5%~9%的1日龄小鸡呈沙门氏菌阳性,这就说明相当一部分沙门氏菌的传播发生在孵化过程中。现在生产实际和试验中,常用竞争性排斥(CE)处理来防止小鸡沙门氏菌的感染,CE指一种防止活禽(本文来源于《动物医学进展》期刊2000年02期)
韩海棠[3](2000)在《竞争性排斥培养物对肉鸡沙门氏菌定植、免疫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旨在研究不同禽类竞争性排斥培养物对肉鸡沙门氏菌定植、免疫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一日龄未开食饮水的艾维因肉鸡200只,随机分成四组,一组为对照组(D组),其余叁组分别灌服A、B、C叁种竞争性排斥培养物(分别称为A、B、C组),3日龄用2.3×10~3CFU/ml肠炎沙门氏菌攻击,定期剖杀,检测盲肠及肝脏、脾脏沙门氏菌感染情况;同时,一日龄艾维因肉鸡720只,随机分成四组,一组为对照组(D组),其余叁组分别灌服A、B、C叁种竞争性排斥培养物(A、B、C组),常规方法免疫,定期采血,分离血清,检测NDV、IBDV抗体效价、溶菌酶含量及胆固醇、尿酸、甘油叁酯含量,结果如下: 1、与对照组鸡相比,A、B组鸡,8、18日龄盲肠沙门氏菌分离率显着降低(P<0.01),28日龄盲肠沙门氏菌分离率降低(P<0.05),C组鸡8、18、28日龄盲肠沙门氏菌分离率降低(P<0.05),A、B、C组鸡18、28日龄肝脏、脾脏沙门氏菌阳性鸡数量减少。 2、与对照组鸡相比,A组鸡,28、35、42日龄NDV抗体效价显着升高(P<0.01),B、C组鸡NDV抗体效价无显着差异;A组鸡IBDV抗体效价21日龄差异极显着(P<0.01),35、42日龄差异显着(P<0.05),B组鸡IBDV抗体效价21、35日龄差异极显着(P<0.01),C组鸡IBDV抗体效价21日龄差异显着(P<0.05),35日龄差异极显着(P<0.01);C组鸡42日龄血液中溶菌酶含量升高(P<0.01)。 3、与对照组鸡相比,A组鸡42日龄血液胆固醇含量升高(P<0.01),B组鸡21日龄血液胆固醇含量升高(P<0.01),C组鸡21日龄血液尿酸值升高(P<0.01),甘油叁酯含量均无显着差异。 4、与对照组鸡相比,A组鸡1~10日龄增重较快(P<0.05),其他日龄无显着差异,B、C组鸡增重与对照组鸡无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新疆农业大学》期刊2000-05-01)
胡永东,Mdnica,Winstanley[4](1989)在《竞争性排斥沙门氏菌》一文中研究指出芬兰国立兽医研究所的Esko Nurmi及其同事们最先发现,家禽肠道内的非病原性微生物可保护家禽不受病原菌如沙门氏菌的侵害。他们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种新的有前途的控制禽群沙门氏菌的方法。鸡肠道内以盲肠的两个盲囊中细菌数量和种类最多。1970年,Nurmi和Marjatta Rantala抽取盲肠内容物在实验室进行厌氧培养。当他们把这样的混合物喂给雏鸡时,雏鸡肓肠内迅速发育起类似于成年鸡盲肠的微生物群。然后,再给这些雏鸡接种一些沙门氏菌,这些雏鸡就能较好地抵抗沙(本文来源于《中国家禽》期刊1989年02期)
夏进,R.W.A.Mulder[5](1988)在《用竞争性排斥法控制沙门氏菌》一文中研究指出活禽体内的微生物状况极大地影响屠宰胴体的微生物学质量。集约式饲养的肉鸡往往是数千只聚集在一幢或多或少环境控制的禽舍中,所以致病微生物扩散的可能性始终存在。鸡饲养一段时间后就要屠宰。考虑到微生物污染和其它质量要求,加工的胴体必须处于良好的条件中。产品皮肤上的微生物数量少,便可以保证其在低温贮藏下有较长的货架寿命。由于皮肤上细菌数量少,致病菌存在的可能性也就小。然而,沙门氏菌、空肠弯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存在正使人(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期刊1988年02期)
J、H、Schleifer,明如镜[6](1986)在《竞争性排斥法控制家禽沙门氏菌的效力和机理(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引言由于沙门氏菌属的细菌分布广泛,抵抗力强,因而该属细菌引起家禽慢性感染十分普遍。在整个二十世纪,一直在进行着从家禽中消灭沙门氏菌的斗争。美国农业部于1941年开展了从鸡群消灭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有组织的计划。作为全国家禽改良计划的一项成果,雏白痢和鸡伤寒已有十多年不再是鸡群的主要病因(Hall,1965;Van(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期刊1986年01期)
C.S.Impey,李凯年[7](1985)在《用“竞争性排斥”控制鸡矮化的尝试》一文中研究指出鸡传染性矮化综合征的特征是生长严重受限,羽毛发育不良,卡他性肠炎和腿衰弱。Kouwenhoven等(1978)曾在荷兰作过介绍。Bracewell等(1981)在英国报告过类似的疾病。从那时以来,许多国家普遍发现本病,但病因仍未明确。 Bracewell等(1981)介绍了一种用叁周龄病鸡的肠内容物给易感鸡口服从而传播本病的方法。(本文来源于《国外畜牧学(猪与禽)》期刊1985年04期)
竞争性排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实际生产中,鸡蛋在孵化前极少感染沙门氏菌。但对商用孵化器的样品检查表明,5%~9%的1日龄小鸡呈沙门氏菌阳性,这就说明相当一部分沙门氏菌的传播发生在孵化过程中。现在生产实际和试验中,常用竞争性排斥(CE)处理来防止小鸡沙门氏菌的感染,CE指一种防止活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竞争性排斥论文参考文献
[1].WolfgangRabsch.《EmergingInfectiousDiseases》2000年第5期有关人兽共患病论文摘译家禽鸡沙门氏菌竞争性排斥肠炎沙门氏菌[J].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2001
[2].陈杰,王希朝.沙门氏菌污染程度对小鸡竞争性排斥处理的影响[J].动物医学进展.2000
[3].韩海棠.竞争性排斥培养物对肉鸡沙门氏菌定植、免疫力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D].新疆农业大学.2000
[4].胡永东,Mdnica,Winstanley.竞争性排斥沙门氏菌[J].中国家禽.1989
[5].夏进,R.W.A.Mulder.用竞争性排斥法控制沙门氏菌[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8
[6].J、H、Schleifer,明如镜.竞争性排斥法控制家禽沙门氏菌的效力和机理(综述)[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6
[7].C.S.Impey,李凯年.用“竞争性排斥”控制鸡矮化的尝试[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