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盐酸巴马汀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巴马,盐酸,小檗,高效,复方,制剂,液相。
盐酸巴马汀论文文献综述
徐凯,魏永鸽,郝海军[1](2018)在《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片剂中盐酸巴马汀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氘代甲醇为溶剂,马来酸为内标,通过比较马来酸内标峰与盐酸巴马汀定量峰的峰面积,采用核磁共振法测定了黄藤素片中盐酸巴马汀的含量。结果显示,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 00~10. 00 g/L,相关系数(r)为0. 999 3,定量下限为25. 0 mg/L,检出限为8. 5 mg/L,回收率为98. 5%~104%。测定结果与高效液相色谱法基本一致。该方法操作简便、测定结果准确,且与结构鉴定同步完成,适用于黄藤素片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分析测试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俊芬,张琳,樊鸽,李鹏霞,董川[2](2018)在《光谱法研究G-四链体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谱法探究了盐酸巴马汀与分子内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盐酸巴马汀能够诱导富GDNA序列形成分子内G-四链体结构,并与其产生较强结合作用。随着G-四链体DNA的加入,盐酸巴马汀在波长535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发射峰蓝移;紫外光谱表现出减色和红移现象,说明盐酸巴马汀可能堆积到G-四链体的尾部,或者插入到两个G-四分体之间形成夹心结构。等摩尔连续变化法表明两者的结合比为1∶1,运用Scatchard方程计算出二者的结合常数K为4.83×10~6 L/mol、结合位点n为0.75。圆二色滴定曲线和~1H NMR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盐酸巴马汀对G-四链体/Hemin配合物的过氧化酶抑制实验证实作用模式为末端堆积。(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吴嘉思,黄文戈,罗煜,侯娅,王平[3](2018)在《黄连异喹啉生物碱盐酸巴马汀对NLRP3炎症小体通路调控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黄连主要异喹啉生物碱单体成分盐酸巴马汀的抗炎活性,验证其机制之一为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通路激活。方法:本实验通过内毒素(LPS)联合叁磷酸腺苷(ATP)刺激小鼠腹膜巨噬细胞系建立炎症模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细胞培养基上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beta(IL-1β)水平对黄连主要生物碱小檗碱、黄连碱、巴马汀、表小檗碱以及药根碱进行抑制活性初筛,综合抑制活性强弱以及研究深入程度,选取巴马汀进行后续机制研究。采用免疫蛋白印迹法分别检测NLRP3、ASC、GAPDH、pro-IL-1β、cleaved-IL-1β、p-JNK和JNK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1~30μM/L巴马汀浓度依赖性显着降低细胞液上清中细胞因子IL-1β水平;显着抑制NLRP3、cleaved-IL-1β和p-JNK蛋白表达。结论:巴马汀具有良好的抗炎功效,其机制与其抑制NLRP3、p-JNK和cleaved-IL-1β蛋白水平,从而减少下游细胞因子IL-1β生成有关。(本文来源于《中药药理与临床》期刊2018年05期)
次仁,许芳,高万,吉腾飞[4](2018)在《HPLC法测定藏药小檗皮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藏药小檗皮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色谱柱为Agilent XDBC18(4.6mm×50mm,5μm),流动相为水-乙腈-乙酸-叁乙胺(70:30:0.5:0.745),体积流量1.0mL/min,检测波长345nm。结果:盐酸小檗碱在0.400~2.000μg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盐酸巴马汀在0.016~0.800μg的质量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5%和97.5%。结论:所建立的HPLC法简便快捷、准确,可用于藏药小檗皮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中国民族医药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黄旭东,王琳玲,秦咏九,徐新元[5](2018)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宁泌泰胶囊中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宁泌泰胶囊中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gilent Eclipse XDB-C_(18)色谱柱(150 mm×2.1 mm,5.0μm),流动相A为0.1%甲酸-10%甲醇,B为甲醇,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 L·min~(-1);进样量10μL,柱温3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监测,多反应监测模式用于定量分析,喷雾电压-4.0 kV,干燥气温度为350℃,干燥气流量为11 L·min~(-1),雾化器压力为0.31 MPa。结果: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分别在500.0~5 000、51.00~510.0、9.000~90.00、1 034~10 340 n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宁泌泰胶囊中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的平均加样回收率在97%~100%之间。3批宁泌泰胶囊中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的含量分别为3.43~4.13、0.255~0.649、0.033 8~0.068 7、2.26~3.59 mg·g~(-1)。结论:经方法学验证,本方法简单、快速、灵敏,重复性好,可以用于宁泌泰胶囊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药物分析杂志》期刊2018年06期)
李晓强,陈克玲,于宁[6](2017)在《HPLC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同时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Shim-pack ODS(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乙睛(A)-0.3%磷酸水溶液(叁乙胺调节p H值至3.0)(B),梯度洗脱(0~22 min,22%A;22~24 min,22%~24%A;24~40 min,22%A),流速1.0 m 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柱温40℃。结果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25.044~75.12μg·m L-1(r=0.999 4)、22.64~226.4μg·m L-1(r=0.999 6)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77%、99.11%,且RSD分别为0.78%和0.69%。精密度RSD均小于1.56%,重复性RSD均小于1.70%,供试品溶液放置12h内稳定。结论本方法准确、简便,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祛癣颗粒多指标质量评价及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新疆中医药》期刊2017年05期)
黎春彤,李翔,马建丽,张美芳[7](2017)在《HPLC法测定柏石水调散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HPLC方法同时测定柏石水调散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含量。方法:采用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_(18)(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50∶50)(每100 ml加十二烷基硫酸钠0.2 g);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345 nm;进样量为10μl;柱温为室温。结果: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进样量分别在1.11~22.16μg·ml~(-1)(r=0.999 6)和2.11~42.24μg·ml~(-1)(r=0.999 8)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4%和101.3%,RSD分别为2.43%和2.05%(n=6)。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可用于柏石水调散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师》期刊2017年09期)
安昭琦,栗东霞,于建敏,闫桂琴[8](2017)在《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检测盐酸巴马汀》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3-巯基丙酸(3-Mercaptopropionic Acid,MPA)为稳定剂,采用水相合成法制备了Mn掺杂ZnS量子点(Mn∶ZnS QDs),基于Mn∶ZnS QDs的室温磷光性质,盐酸巴马汀(Palmatine Hydrochloride,PaH)可与Mn∶ZnS QDs发生静电作用,使得Mn∶ZnS QDs发生室温磷光猝灭效应,从而发展了一种高效、快速检测人体体液中痕量PaH的新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当PaH的浓度在0.75~30μmol/L范围时,其浓度与室温磷光猝灭强度(ΔIRTP)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6,检出限为0.35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4.0%~103.3%。(本文来源于《分析科学学报》期刊2017年04期)
李伟泽,韩文霞,赵宁,张寒,付丽娜[9](2017)在《中药挥发油对盐酸巴马汀纳米柔性脂质体药剂学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柔性脂质体(flexible nano-liposomes,FL)是一种优良的给药载体,但液体状态下的药物泄漏已严重阻碍了其进一步广泛应用,因此,抑制药物泄漏已成为亟待解决的行业共性技术问题。本文将5种常见挥发油如艾叶油(Folium Artemisiae Argyi oil,FA)、桉叶油(Folium Eucalypti oil,FE)、茉莉油(Arabian Jasmine oil,AJ)、丁香油(Syzygium Aromaticum oil,SA)和连翘油(Fructus Forsythiae oil,FF)分别包埋于盐酸巴马汀纳米柔性脂质体(palmatine chloride loaded flexible nano-liposomes,PFL)的脂质双分子层内,通过体外泄漏曲线评价筛选能够降低PFL药物泄漏的最佳挥发油及其用量水平;考察包埋挥发油后对PFL包封率、粒径、电位、变形性与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白兔阴道给药考察其对黏膜的刺激性;最后,采用水平双室扩散池评价挥发油对PFL体外透皮透黏膜给药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5种挥发油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PFL内水相中药物的泄漏,但艾叶油抑制泄漏的程度显着优于其他4种挥发油(P<0.05),且艾叶油与脂质质量比为1∶6时具有最佳的抑制泄漏作用;包埋艾叶油的PFL与PFL在包封率、粒径、电位与变形性等方面无显着性差异(P>0.05),且二者层状囊泡结构相似;包埋艾叶油后也进一步增强了PFL促进内水相中药物透皮透黏膜的吸收能力,而对白兔阴道黏膜无刺激性。综上,在柔性脂质体的磷脂膜中包埋合适的挥发油(如艾叶油)不仅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内水相中药物的泄漏,且能够增强柔性脂质体促进药物透皮透黏膜的吸收。因此,本文为克服液体状态下纳米柔性脂质体药物泄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和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药学学报》期刊2017年06期)
郑嘉琦,黄丹莹,程轩轩,丁扬洲,张清民[10](2017)在《HPLC法同时测定宽筋藤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假巴马汀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同时测定宽筋藤药材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假巴马汀和盐酸巴马汀叁种成分的含量。方法使用OMNI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2.5 mmo L/L庚烷磺酸钠和50 mmo L/L磷酸二氢钾(含叁乙胺0.14%)(22:78);检测波长345 nm;柱温40℃;流速1.0 m L/min。结果盐酸药根碱、盐酸假巴马汀和盐酸巴马汀分别在1.872~56.16μg/m L、8.37~167.4μg/m L、2.014~60.42μg/m L浓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平均加样回收率依次为:102.19%(RSD=1.70%)、102.89%(RSD=1.09%)、102.38%(RSD=1.17%)。结论建立的分析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用于宽筋藤药材的质量控制。(本文来源于《现代中医药》期刊2017年01期)
盐酸巴马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光谱法探究了盐酸巴马汀与分子内G-四链体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盐酸巴马汀能够诱导富GDNA序列形成分子内G-四链体结构,并与其产生较强结合作用。随着G-四链体DNA的加入,盐酸巴马汀在波长535nm处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发射峰蓝移;紫外光谱表现出减色和红移现象,说明盐酸巴马汀可能堆积到G-四链体的尾部,或者插入到两个G-四分体之间形成夹心结构。等摩尔连续变化法表明两者的结合比为1∶1,运用Scatchard方程计算出二者的结合常数K为4.83×10~6 L/mol、结合位点n为0.75。圆二色滴定曲线和~1H NMR进一步验证两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盐酸巴马汀对G-四链体/Hemin配合物的过氧化酶抑制实验证实作用模式为末端堆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盐酸巴马汀论文参考文献
[1].徐凯,魏永鸽,郝海军.核磁共振波谱法测定片剂中盐酸巴马汀含量[J].分析测试学报.2018
[2].李俊芬,张琳,樊鸽,李鹏霞,董川.光谱法研究G-四链体与盐酸巴马汀的相互作用[J].分析科学学报.2018
[3].吴嘉思,黄文戈,罗煜,侯娅,王平.黄连异喹啉生物碱盐酸巴马汀对NLRP3炎症小体通路调控机制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8
[4].次仁,许芳,高万,吉腾飞.HPLC法测定藏药小檗皮中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的含量[J].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8
[5].黄旭东,王琳玲,秦咏九,徐新元.液相色谱-质谱联用同时测定宁泌泰胶囊中没食子酸、盐酸小檗碱、盐酸巴马汀、连翘苷的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8
[6].李晓强,陈克玲,于宁.HPLC测定复方祛癣颗粒中盐酸巴马汀、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新疆中医药.2017
[7].黎春彤,李翔,马建丽,张美芳.HPLC法测定柏石水调散中盐酸巴马汀和盐酸小檗碱的含量[J].中国药师.2017
[8].安昭琦,栗东霞,于建敏,闫桂琴.基于Mn掺杂ZnS量子点室温磷光法检测盐酸巴马汀[J].分析科学学报.2017
[9].李伟泽,韩文霞,赵宁,张寒,付丽娜.中药挥发油对盐酸巴马汀纳米柔性脂质体药剂学性能的影响[J].药学学报.2017
[10].郑嘉琦,黄丹莹,程轩轩,丁扬洲,张清民.HPLC法同时测定宽筋藤中盐酸药根碱、盐酸假巴马汀和盐酸巴马汀的含量[J].现代中医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