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腐败行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腐败,云南省,危房,建设厅,财政厅,资金使用,理论。
腐败行为论文文献综述
李健[1](2019)在《探索塌方式腐败问题:一个基于负面领导行为视角的初步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塌方式腐败在我国频繁发生,探究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以便对症下药尤为必要。从领导理论中的负面领导行为视角出发,本研究认为群体性塌方式腐败与负面领导行为可能存在密切关联,探析负面领导行为的内在结构,有利于为揭示群体性塌方式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奠定基础。鉴于此,本研究应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探索了组织中的负面领导行为类别表现极其相关机制。研究结果显示组织中的负面领导行为可以划分为德行缺失、无能逃避、专横辱虐、放任自流、苛责限制和贪污腐化等六大类别。鉴于从管理学视角探讨群体性塌方式腐败的文献较为有限,本研究对弥补这一研究视角的空白做出了初步尝试。但本文的研究主要揭示了负面领导行为的内在结构,仅仅为今后基于负面领导行为视角探究群体性塌方式腐败产生的深层原因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云南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张良平[2](2019)在《高校辅导员“亚腐败”的行为逻辑——基于“差序格局”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腐败问题历来为学术界关注,分析腐败问题不得不分析其产生的传统社会结构,其中最有创见的是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因此以"差序格局"的理论为切入点,对我国高校辅导员"亚腐败"现象进行逻辑分析以及探索其治理对策,为更好的推动当前高校廉洁教育奠定重要基础。(本文来源于《法制博览》期刊2019年31期)
王莹华[3](2019)在《心理学视角下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分析及干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党员干部贪腐是受其心理影响及支配下利用公共权力来谋取个人利益的行为,其行为是由量变到质变、由部分质变再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分析党员干部贪腐心理表现和腐败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干预对策:提升党员干部幸福感和获得感,使其内心"不想腐";优化外部环境,调控行为,使党员干部"不能腐";建立完善反腐机制,增加贪腐成本,使党员干部"不敢腐",最终形成"党员干部具备健康的从政心理、党内呈现良好的政治生态"局面。(本文来源于《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庞达,张健彪[4](2019)在《“微腐败”的行为本质、产生根源及治理途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如何预防和惩治"微腐败"是新时代廉政反腐工作重点。"微腐败"在本质上是微权力主体官僚主义思想的行为表现,在现实中体现为对微权力的滥用,具有轻微型、隐蔽性、日常性、普遍性、基层性、顽固性和生长性等基本特征。社会生产力和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充分是"微腐败"产生的根本原因,落后的封建主义思想和外来资本主义思想的侵蚀是其产生的思想根源,"微权力"运行的失规、失范是其产生的政治根源,文化的缺失和教育的缺乏是其产生的文化根源。"微腐败"作为一种复杂的官场综合症,需要综合性治理方案。加强思想和职业教育,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强化制度建设,推进社会和文化建设,祛除"微腐败"滋生的社会和文化土壤是关键治理之策。(本文来源于《临沂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郝文清[5](2019)在《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腐败行为“关系化”衍变论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面从严治党的新形势下,党和国家对腐败惩治的力度不断加大,业已取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为了规避打击并继续谋求私利,现实中一些腐败行为衍生出隐形变异的"关系化"形态,它具有渗透范围广、安全系数高、监督漏洞多、查处难度大等特点。对此,文章认为党和国家应保持对诸如"关系化"腐败等衍变形态腐败的深度审视与高度警觉,构建并依托有效的制度和举措,对滋生的各类腐败行为准确识别、有效预警、快速出击,使腐败主体受到严厉打击和惩处,从而标本兼治,巩固反腐败斗争的胜利成果。(本文来源于《新疆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5期)
杜忠锋,王文武[6](2019)在《叙事逻辑与行为动机——新世纪印度反腐败电影的美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印度电影具有强烈的反映社会现实的特点。印度反腐题材影片经历了从"暴露腐败现象"到"严厉打击腐败行为"的过程。印度电影中腐败主体和方式层出不穷,同时,反腐败主体的打击行为和力度也越来越大。印度反腐电影的叙事逻辑依循布雷蒙的叙事理论,其反腐主体的动机充分体现出印度的国家意识形态。(本文来源于《民族艺术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宿纪宣[7](2019)在《广开民主监督渠道 坚决惩处腐败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宿迁境内抗日民主根据地,党政军领导高度重视廉政监督和惩处,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实行民主政治,自觉接受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监督,坚决惩处党政军内的贪污腐败行为,有效地遏制了腐败现象的发生。1941年6月,刘少奇参加盐城第二届参议会,在会上作主题报告,(本文来源于《宿迁日报》期刊2019-08-21)
韦世平,宗德晟[8](2019)在《云南文山州强化监督 遏制扶贫领域腐败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省文山州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严格贯彻落实扶贫资金使用管理有关规定,加强问题线索排查,严格监督执纪问责,从源头上坚决遏制扶贫领域腐败行为发生,切实为加快推进全州农村危房改造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加强资金使用和管理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本文来源于《中国建设报》期刊2019-08-06)
彭林[9](2019)在《从默顿的越轨理论探究基层扶贫干部腐败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美国结构功能主义代表默顿的越轨社会学理论为分析的理论立脚点,结合2018年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公布的多项基层扶贫干部的贪污腐败行为,认为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社会结构的失范和行动者的主观取向的不同。因此,本文采用个案研究法分析,并由此从微观层次上升到宏观层次的抽象路径。同时,本文还提出了从社会结构和规范制度等方面抑制基层扶贫干部的越轨行为。(本文来源于《法制与社会》期刊2019年20期)
刘泽琦,何霜,雷岚[10](2019)在《紧盯痛点难点 坚决斩除病根》一文中研究指出收受好处,便对违法建设视而不见,甚至直接参与违法建设,骗取国家征地补偿款;借危房改造之名同意违建,大肆放水;为涉恶违法建设者充当“保护伞”……近日,广东省广州市纪委监委通报4起违法建设整治中的违纪违法典型问题。据悉,2019年以来,该市已公开曝光此类典型(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9-07-10)
腐败行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腐败问题历来为学术界关注,分析腐败问题不得不分析其产生的传统社会结构,其中最有创见的是费孝通先生的"差序格局"理论,因此以"差序格局"的理论为切入点,对我国高校辅导员"亚腐败"现象进行逻辑分析以及探索其治理对策,为更好的推动当前高校廉洁教育奠定重要基础。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腐败行为论文参考文献
[1].李健.探索塌方式腐败问题:一个基于负面领导行为视角的初步探讨[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9
[2].张良平.高校辅导员“亚腐败”的行为逻辑——基于“差序格局”的分析[J].法制博览.2019
[3].王莹华.心理学视角下党员干部腐败行为分析及干预对策[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
[4].庞达,张健彪.“微腐败”的行为本质、产生根源及治理途径[J].临沂大学学报.2019
[5].郝文清.全面从严治党形势下腐败行为“关系化”衍变论析[J].新疆社会科学.2019
[6].杜忠锋,王文武.叙事逻辑与行为动机——新世纪印度反腐败电影的美学分析[J].民族艺术研究.2019
[7].宿纪宣.广开民主监督渠道坚决惩处腐败行为[N].宿迁日报.2019
[8].韦世平,宗德晟.云南文山州强化监督遏制扶贫领域腐败行为[N].中国建设报.2019
[9].彭林.从默顿的越轨理论探究基层扶贫干部腐败行为[J].法制与社会.2019
[10].刘泽琦,何霜,雷岚.紧盯痛点难点坚决斩除病根[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9